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3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人格到民事权利能力的平等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军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2-44,共3页
人格与民事权利能力是内容一致而实质不同的法律上的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那种试图将统一的民事权利能力划分为一般民事权利能力与限制民事权利能力以期解释实践的理论在宏观上欠考虑、在理论上不能自圆其说,是没有找到问题症结所在... 人格与民事权利能力是内容一致而实质不同的法律上的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那种试图将统一的民事权利能力划分为一般民事权利能力与限制民事权利能力以期解释实践的理论在宏观上欠考虑、在理论上不能自圆其说,是没有找到问题症结所在的错误论断。坚持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不仅具有政治意义也是符合法律理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民事权利能力 一般民事权利能力 限制民事权利能力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民事权利配置与保护问题
2
作者 万学敏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4年第8期157-161,共5页
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民事权利意在保障其对数据的自主决策权,以避免因非法收集与利用而致使其人格权益以及财产权益遭受损害。此种权利属于有别于传统物权、知识产权等的全新民事权利类型,其作用在于协调个人隐私权保护和数据利用之间的... 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民事权利意在保障其对数据的自主决策权,以避免因非法收集与利用而致使其人格权益以及财产权益遭受损害。此种权利属于有别于传统物权、知识产权等的全新民事权利类型,其作用在于协调个人隐私权保护和数据利用之间的关系。文章立足个人数据的流通及保护需求,针对不同主体设定不同权属和保护规则。鉴于个人数据同时具备人格权益和财产权益的双重特性,认为可引入直接识别标准予以区分,普通个人数据的财产权益由数据业者与数据主体共有,而敏感个人数据的人格权益仅归数据主体所有;针对不同主体之间的权益冲突,认为可通过权利配置实现数据保护利用的有效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权属 数据民事权利 数据流通与利用
下载PDF
试论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军 袁文波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26-29,共4页
关键词 特殊民事权利能力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罗马法 苏俄民法典 德国民法典 “自然人” 民事主体资格 市民权 法人民事权利能力 大陆法系
下载PDF
新型民事权利的界限及其证成 被引量:10
4
作者 姚宇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1-66,共6页
法律既需要安定,也需要发展。新型民事权利系因应社会发展产生的需要被立法予以确认和保护的新生民事利益关系,但新生民事利益未必都是新型民事权利。由宪法权利向私法权利转化、公法与私法交叉、科技发展所致生活方式改变、传统民法体... 法律既需要安定,也需要发展。新型民事权利系因应社会发展产生的需要被立法予以确认和保护的新生民事利益关系,但新生民事利益未必都是新型民事权利。由宪法权利向私法权利转化、公法与私法交叉、科技发展所致生活方式改变、传统民法体系松动、诉讼程序固化等客观原因产生的新生民事利益具有成为新型民事权利的可能性。对类推适用、法律原则、侵权责任、公知的习惯、自由裁量权等现行法律框架的张力下无法充分保护的新生民事利益才有必要将其作为新型民事权利,通过立法予以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权利 民事利益 新型权利 新型民事权利
下载PDF
论民事权利体系
5
作者 沈思 《大观周刊》 2011年第30期221-221,共1页
民事权利及其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如何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民事权利体系,是民事权利体系化研究的重点.基于这个构思,本文构建的民事权利体系,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即人身权、财产权。
关键词 民事权利 民事权利体系 民事权利类型化
下载PDF
论国家利益--兼论我国民法典中民事权利的边界 被引量:32
6
作者 王轶 董文军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8-76,共9页
权利的内容,为法律上的自由;权利的外形,为法律上之力;权利的目标,是服务于权利人特定利益的实现或维持。因而,权利就是服务于民事主体特定利益的实现或维持,由法律上之力保证实现的自由。自由不能没有限制,权利也当如此。在民法上,限... 权利的内容,为法律上的自由;权利的外形,为法律上之力;权利的目标,是服务于权利人特定利益的实现或维持。因而,权利就是服务于民事主体特定利益的实现或维持,由法律上之力保证实现的自由。自由不能没有限制,权利也当如此。在民法上,限制民事主体自由的足够充分且正当的理由就是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包括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利益是指国家在整体上具有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在法治社会中,对国家利益进行最终具体的认定需要借助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由它们遵循法律认可的表决程序和表决规则去作出决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利益 国家利益 社会公共利益 民事权利
下载PDF
关于民事权利的宪法学思维——以一般人格权为对象的观察 被引量:31
7
作者 姚辉 周云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98,共8页
论文以人格权为例,以一般人格权的创制为线索,集中探讨了基本权利(宪法权利)与民事权利二者间的关系,并对当下关于人格权特别是一般人格权性质的争议发表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基本权利具有双重性质,这与宪法自身的特性紧密相关;就作为... 论文以人格权为例,以一般人格权的创制为线索,集中探讨了基本权利(宪法权利)与民事权利二者间的关系,并对当下关于人格权特别是一般人格权性质的争议发表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基本权利具有双重性质,这与宪法自身的特性紧密相关;就作为基本权利的人格权而言,其同样具有主观权利和客观秩序的双重属性。民法上人格权具有其独立意义;而民法对基本价值的维护则主要依靠一般人格权制度。因此,一般人格权是人之为人的重要价值在民法上的映射,是宪法价值民法化的民法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权利 民事权利 一般人格权
下载PDF
论胎儿民事权利的保护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德全 陈爱玲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62-64,共3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人权观念的发展,胎儿民事权利的保护变得更加复杂。文章认为,在采取总括的保护主义对胎儿利益进行保护的同时,还应扩大对胎儿民事权利的保护范围。文章在对胎儿具体民事权利加以列举之后,对胎儿损害赔偿请...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人权观念的发展,胎儿民事权利的保护变得更加复杂。文章认为,在采取总括的保护主义对胎儿利益进行保护的同时,还应扩大对胎儿民事权利的保护范围。文章在对胎儿具体民事权利加以列举之后,对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行使程序规则和诉讼时效规定也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民事权利 民事权利能力 期待权
下载PDF
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民事权利客体之解读与重构 被引量:6
9
作者 刁胜先 蔡旋滔 刘仲秋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33-40,共8页
信息时代对传统法律带来诸多挑战,民事法律关系也未幸免,其中对民事权利客体进行信息等多维视角的解读与重构即为核心之一。在一系列现实困境中,民事权利客体应从分类标准、内涵与外延的重新界定、突出信息的民法地位等方面对传统进行扬... 信息时代对传统法律带来诸多挑战,民事法律关系也未幸免,其中对民事权利客体进行信息等多维视角的解读与重构即为核心之一。在一系列现实困境中,民事权利客体应从分类标准、内涵与外延的重新界定、突出信息的民法地位等方面对传统进行扬弃,以寻求历久弥新的民事权利客体理论,从而为新时期民事立法和民法功能的实现尽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权利客体 信息视角 分类标准
下载PDF
人格权的“上天”与“下凡”——兼论宪法权利与民事权利的关系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平华 曹相见 《江淮论坛》 CSSCI 2013年第2期95-102,共8页
宪法权利是实证权利,人之尊严(人权)是实证权利的价值基础,应予区分。人格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前者指人之尊严,后者则是人格权。"上天论"误将广义人格等同于狭义人格,偷换了概念。宪法权利与民事权利是一个权利的两个面相,前者... 宪法权利是实证权利,人之尊严(人权)是实证权利的价值基础,应予区分。人格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前者指人之尊严,后者则是人格权。"上天论"误将广义人格等同于狭义人格,偷换了概念。宪法权利与民事权利是一个权利的两个面相,前者对抗国家,后者对抗私人。宪法人格权对应公法人格,民法人格权对应私法人格,二者"平行"存在。人格权独立成编是权利体系化的需要,顺应了民法人文关怀的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权 宪法权利 民事权利 独立成编
下载PDF
论我国民法典私权保护对象的扩展——从“民事权利”到“私法权益”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建华 王国柱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0-146,共7页
民法以民事权利为本位,传统民法典以民事权利为核心保护对象。现代民法典不仅应以民事权利为保护对象,而且应予以扩展。我国未来民法典保护对象的确立也不应只局限于民事权利。顺应民商合一立法趋势以及实现私权一体化保护的需要,应将... 民法以民事权利为本位,传统民法典以民事权利为核心保护对象。现代民法典不仅应以民事权利为保护对象,而且应予以扩展。我国未来民法典保护对象的确立也不应只局限于民事权利。顺应民商合一立法趋势以及实现私权一体化保护的需要,应将民法典的私权保护对象确立为私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私权 保护对象 民事权利 私法权益
下载PDF
论个人信息权益的民事权利性质与立法路径——兼评《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的不足 被引量:15
12
作者 严鸿雁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46,共4页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将个人信息权利归纳为一种新型的公法权利,不符合个人信息权益属于民事权利的本质。建议稿中大部分内容为规范行政管理的法律条文,不利于个人信息权益的维护和实现。个人信息保护法应将个人信息权益...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将个人信息权利归纳为一种新型的公法权利,不符合个人信息权益属于民事权利的本质。建议稿中大部分内容为规范行政管理的法律条文,不利于个人信息权益的维护和实现。个人信息保护法应将个人信息权益设计为独立的人格权,并着重规定权利的内容、行使和救济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权益 民事权利 立法路径
下载PDF
论民事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关系 被引量:11
13
作者 丁海俊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8-121,共4页
侵权行为法在民法典中居于何种地位?传统民法理论对此尚无法做出满意回答。若将民事权利、义务和责任视为属于同一个位阶,三位一体统一于民事法律关系之中的概念,而视人格权、物权、知识产权、债权与其相对应的义务(债务)为此三个基本... 侵权行为法在民法典中居于何种地位?传统民法理论对此尚无法做出满意回答。若将民事权利、义务和责任视为属于同一个位阶,三位一体统一于民事法律关系之中的概念,而视人格权、物权、知识产权、债权与其相对应的义务(债务)为此三个基本概念的下位概念,则可以推导出侵权行为产生的不是债而是民事责任,侵权行为法主要是绝对权的救济法,应当从债法中独立出来。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民事责任体系,实践着私法自治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权利 侵权行为法 民法 侵权责任 债法 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责任 权利 义务
下载PDF
各自为战抑或互通款曲?——小议宪法基本权利与民事权利的关系 被引量:14
14
作者 冯健鹏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在古典宪政主义时期,基于自由主义以及由此形成的“国家—社会”二元关系,宪法基本权利体现为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民事权利体现为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二者在权利客体上有重合部分,但在请求权内容上则是相异的。在现代,出现了宪法基本权利... 在古典宪政主义时期,基于自由主义以及由此形成的“国家—社会”二元关系,宪法基本权利体现为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民事权利体现为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二者在权利客体上有重合部分,但在请求权内容上则是相异的。在现代,出现了宪法基本权利适用范围膨胀的趋势,其典型代表“宪法第三人效力”已涉及到传统的民事领域。对此,宪法学一方面要对相关理论与制度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需要;另一方面也应谨守宪法规范的界限,确保宪法和宪法基本权利能够在适当的范围内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权利 民事权利 宪法与民法关系 宪法第三人效力
下载PDF
民事权利能力质疑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秦伟 杨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5-102,共8页
民事权利能力制度起源于罗马法中的人格制度,是现代民法主体制度的组成部分。自民事权利能力的缘起、设计目的并结合我国关于自然人和法人权利能力现行规定之缺漏及歧义考量,在人权保护日益完善之当今,权利能力制度的社会基础已经丧失... 民事权利能力制度起源于罗马法中的人格制度,是现代民法主体制度的组成部分。自民事权利能力的缘起、设计目的并结合我国关于自然人和法人权利能力现行规定之缺漏及歧义考量,在人权保护日益完善之当今,权利能力制度的社会基础已经丧失。民事权利能力制度的存在与其说是实现其传统功能,不如说是长期适用该制度惯性的延续。现代民法均自民事主体诞生或成立起便赋予民事权利能力,不具有者已不复存在。从法律实效性出发,应该废除民事权利能力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权利能力 人格 民事主体 否定
下载PDF
自然人人格标识商业利用民事权利独立设为新型财产权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于晓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1-137,共7页
自然人人格标识商业利用的民事权利到底应归属于人格权还是财产权,学界分歧明显。用人格权制度调整自然人人格标识商业利用活动,在逻辑上难以自洽,在实践中也难以实现相关民商事主体的商业目的。自然人人格标识商业利用的民事权利实际... 自然人人格标识商业利用的民事权利到底应归属于人格权还是财产权,学界分歧明显。用人格权制度调整自然人人格标识商业利用活动,在逻辑上难以自洽,在实践中也难以实现相关民商事主体的商业目的。自然人人格标识商业利用的民事权利实际上是一种新型财产权,它具有可转让与可继承的财产权属性,能够呈现人格标识自主与商业活动结合的特点。将自然人人格标识商业利用的民事权利从人格权中独立出来,设为一种新型财产权,具有扎实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从人格权中独立出来的这一新型财产权,应归入民法财产权体系,由财产权制度予以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标识 商业利用 民事权利 人格权 财产权
下载PDF
民法总则如何反映民事权利? 被引量:9
17
作者 崔建远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83,173,共9页
民法总则虽然不宜再沿用民法通则一字排开地规定财产所有权、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等类型,但并不可将民事权利的规范完全交给民法典的各分则编,而是应当设置民事权利的一般规则,其规范范围受制于民法总则... 民法总则虽然不宜再沿用民法通则一字排开地规定财产所有权、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等类型,但并不可将民事权利的规范完全交给民法典的各分则编,而是应当设置民事权利的一般规则,其规范范围受制于民法总则的体系及其章节内容,受制于民法典所规制的内容,受制于民法典奉行的理念、指导思想。民法总则不但应规定民事权利的设立及行使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原则,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等原则,而且应就期待权、抗辩权的构成、类型、效力等内容设置必要的规范。即使民法总则乃至民法典无法将所有的民事权利规范收拢在怀,也不可盲目地高倡"法不禁止即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总则 民事权利 规范 期待权 抗辩权
下载PDF
宪法权利与民事权利关系辨 被引量:9
18
作者 曹治国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9-82,102,共5页
宪法是一国法律体系中的根本法,民法是对宪法在民事领域的具体化;但宪法又是公法,与作为私法的民法有本质上的区别。与此相对应,宪法权利与民事权利在性质、内容和行使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别,但宪法权利功能的变迁又使其有影响民事权利发... 宪法是一国法律体系中的根本法,民法是对宪法在民事领域的具体化;但宪法又是公法,与作为私法的民法有本质上的区别。与此相对应,宪法权利与民事权利在性质、内容和行使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别,但宪法权利功能的变迁又使其有影响民事权利发展的可能性。人权是整体法律体系的价值基础,人权入宪为宪法权利通过其体现的人权价值影响民事权利提供了法律基础,尽管如此,两者仍是不同性质的权利,宪法权利规范不能直接用于调整私人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权利 功能变迁 民事权利 人权 价值基础
下载PDF
民事权利的双重属性:人格权权利地位的法理证成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召成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6-115,共10页
局限于民事权利是一种法律赋予的得享受特定利益的意思之力的传统认识,人格权被认定为消极性法益而非民事权利。虽然意思力是民事权利的核心属性,却非其唯一属性。随着社会连带和社群合作理念的兴起,民事权利被认为是客观价值的主观化表... 局限于民事权利是一种法律赋予的得享受特定利益的意思之力的传统认识,人格权被认定为消极性法益而非民事权利。虽然意思力是民事权利的核心属性,却非其唯一属性。随着社会连带和社群合作理念的兴起,民事权利被认为是客观价值的主观化表达,具备了客观价值的属性。民事权利的具体构造就是由意思力和客观价值双重属性相互作用与限定所形塑的,因此,意思力在多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并非判定民事权利地位的考量因素。虽然人格权的意思力因受浓厚客观伦理价值的限制而表现得非常有限,但其作为人格权实现其发展人格功能的必要手段而成为人格权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人格权在法理上能够作为主观权利。在人格权的司法实践和学理上,人格权已经具有了防御性请求权、精神性的自我决定权和财产性的人格商业化利用权等积极的意思力成分,真正成为了主观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权利 意思力属性 客观价值属性 人格权 法理证成
下载PDF
网络时代论元宇宙中的民事权利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延超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4期31-44,146,共15页
与现实世界相比,元宇宙具有虚拟性、智能性、去中心化特质,其引发民事权利主体、客体和内容的深刻变革。为此,有必要重新建构元宇宙中的民事权利制度。有必要确定虚拟人的法律地位,赋予其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并将其与自然人主体资格相... 与现实世界相比,元宇宙具有虚拟性、智能性、去中心化特质,其引发民事权利主体、客体和内容的深刻变革。为此,有必要重新建构元宇宙中的民事权利制度。有必要确定虚拟人的法律地位,赋予其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并将其与自然人主体资格相区分。元宇宙中的民事权利客体同样包括人格权客体与财产权客体。作为虚拟人同样享有生命、健康、姓名、隐私、名誉等人格要素,其虽与自然人的人格要素同名但非同质,有必要给予其全新的准确内涵。虚拟物、智力成果、行为又将成为元宇宙财产权的客体。关于元宇宙中权利内容的变革与设计,虚拟人的人格权将被赋予全新内涵,虚拟物权、知识产权、债权又将共同构成元宇宙中的财产权。总之,伴随着科技发展,元宇宙民事权利的内涵与外延还将不断丰富,它又将成为元宇宙这一全新市民社会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民事权利 虚拟物 虚拟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