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日本从民族启蒙到军国主义的教育转轨
1
作者 杨晓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77,共5页
近代日本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民族启蒙教育运动。福泽谕吉为其设定了"启智"和"启德"两大任务,培养既具有近代文明知识,又具有忠君爱国情操的"和魂洋才"之国民。这不仅是当时日本社会知识精英的呐喊,也... 近代日本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民族启蒙教育运动。福泽谕吉为其设定了"启智"和"启德"两大任务,培养既具有近代文明知识,又具有忠君爱国情操的"和魂洋才"之国民。这不仅是当时日本社会知识精英的呐喊,也是天皇制国家意志的体现。或者说,是近代日本朝野一致的文化教育取向。明治末期,日本开始以纪元神话为主导编辑中小学文史教材;大正时期,产生了以"帝国读本"命名教科书的现象,反映"帝国"已经成为日本文化的一种象征符号。正是在民族启蒙教育以大和魂铸就日本人信仰的过程中,日本社会滋长了一种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形成了其自诩优等民族的文化自负心理,改变了近代日本以"文明开化"为初衷的文化启蒙之路,逐步走上了以"穷兵黩武"为正当的军国主义教育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日本 民族启蒙 军国主义 教育转轨
下载PDF
破与立的升华——解读莱辛民族启蒙思想特性
2
作者 谢素科 黄虎 《长沙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65-67,共3页
高特荷德.埃夫拉姆.莱辛是十八世纪德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他用破与立的方式推动着德国启蒙运动的发展:反对德国的封建专制,提倡民主自由;反对德国的分裂割据,用世界主义来突破各自为政的心理;反对德国社会的法国化倾向,希望重建德意志民... 高特荷德.埃夫拉姆.莱辛是十八世纪德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他用破与立的方式推动着德国启蒙运动的发展:反对德国的封建专制,提倡民主自由;反对德国的分裂割据,用世界主义来突破各自为政的心理;反对德国社会的法国化倾向,希望重建德意志民族文化。通过这些斗争,他不仅宣传了理性,也给当时封建主义以重创,而且启发了德意志民族意识,建构起了德意志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市民文化,使德国启蒙运动向纵深发展,为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与立 莱辛 民族启蒙思想
下载PDF
试论尹湛纳希的近代民族启蒙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格吉乐图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7-21,共5页
尹湛纳希是蒙古族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积极吸收儒家思想和近代初步民主主义思想,探索并重构蒙古族文化精神,通过他的理论著述与小说创作,推动了蒙汉文学以及文化关系的交流和发展。他批评蒙古地区的封建思想专制和释教蒙昧主义,提... 尹湛纳希是蒙古族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积极吸收儒家思想和近代初步民主主义思想,探索并重构蒙古族文化精神,通过他的理论著述与小说创作,推动了蒙汉文学以及文化关系的交流和发展。他批评蒙古地区的封建思想专制和释教蒙昧主义,提倡文化教育的普及,追求读书明理,形成了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提倡民族平等和民族进步的近代民族启蒙思想。本文从民族自识观、民族平等观和民族发展观三个方面分析了他的近代民族启蒙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尹湛纳希 近代民族启蒙思想 民族自识观 民族平等观 民族发展观
下载PDF
“异变”时空下民族“隐言”的表达--以《中国文艺》为中心
4
作者 高姝妮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2-67,共6页
《中国文艺》是沦陷时期北平最有影响的文学期刊,自创刊起便以刊载“纯文学”的办刊原则表明了疏离政治的文化立场,从而引起了北平有识文人的关注与认同。他们以此为文学阵地,秉持着民族心绪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间接表明了对日伪政权... 《中国文艺》是沦陷时期北平最有影响的文学期刊,自创刊起便以刊载“纯文学”的办刊原则表明了疏离政治的文化立场,从而引起了北平有识文人的关注与认同。他们以此为文学阵地,秉持着民族心绪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间接表明了对日伪政权的不满。然而在特殊的政治语境下,欲求文学的自救以重振民族精神,终究举步维艰,于是《中国文艺》以“隐言”的表达策略拓展民族启蒙话语空间,展写有识文人的民族情怀,呈现出民族文学的创作追求。在《中国文艺》所集结的作家的共同努力下,荒芜的北平文坛得到复苏,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北平文坛的民族向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艺》 民族启蒙 “隐言” 华北沦陷区文学
下载PDF
儒学的蒙古化与尹湛纳希的近代民族启蒙思想 被引量:3
5
作者 扎拉嘎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3,共9页
本文主要联系尹湛纳希的近代民族启蒙思想,对反映在他的理论著述中的儒学蒙古化和边缘化活动,做一些初步的探讨:立足"诚其意"和去其"辟"的民族平等观;解说成吉思汗形象与"生而知之"的民族文化本源观;儒... 本文主要联系尹湛纳希的近代民族启蒙思想,对反映在他的理论著述中的儒学蒙古化和边缘化活动,做一些初步的探讨:立足"诚其意"和去其"辟"的民族平等观;解说成吉思汗形象与"生而知之"的民族文化本源观;儒释比较与"学而知之"的民族文化发展观;"孝"与"勿忘祖先"的民族自识观;"四大五常"说--尹湛纳希对儒学的改造。尹湛纳希的文化遗产是非常丰富的。吸收儒学思想,提出近代民族启蒙思想,是尹湛纳希丰富蒙古族文化,活跃蒙古族理论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尹湛纳希 文化遗产 近代 民族启蒙思想 儒学思想 蒙古文化 小说创作 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灰暗岁月的凝视与诗心的明照——论《中国文艺》的散文创作
6
作者 高姝妮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1-15,共5页
《中国文艺》是沦陷时期北平最有影响的文学期刊之一,秉持着“纯文艺”的办刊理念和“纯文学”的创作追求,力避日伪殖民意识形态的干涉。作为《中国文艺》刊载数量较多的文体,散文以多元的内容承载着作者复杂的情感。无论是杂文创作的... 《中国文艺》是沦陷时期北平最有影响的文学期刊之一,秉持着“纯文艺”的办刊理念和“纯文学”的创作追求,力避日伪殖民意识形态的干涉。作为《中国文艺》刊载数量较多的文体,散文以多元的内容承载着作者复杂的情感。无论是杂文创作的社会思考,还是在现实的压迫中体悟生命的哲思,无论是诗化散文抒怀幽婉的情感,还是书写生活志趣展现出世心境,《中国文艺》的散文创作渗透着有识作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在沦陷区特殊的政治语境下,他们以主观情感的抒怀潜隐地表达出深沉的民族意识与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艺》 散文 华北沦陷区文学 民族启蒙
下载PDF
关于民族器乐启蒙教学的几点思考
7
作者 苏欣 《艺术教育》 2009年第12期43-43,共1页
随着近年来中国民乐频繁地在向世界展示它的魅力,中国民乐进入了一个新的辉煌时期。文章根据笔者多年以来不断摸索的民族器乐教学经验,对启蒙教学过程中的兴趣与情感的培养、演奏技法的规范、教学方法的提高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 民族器乐启蒙教学 兴趣与情感 演奏技法 教学方法
原文传递
从性别遭遇到现代纠缠:中国台湾日据后期现代启蒙的反思——以吕赫若为中心
8
作者 张影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23年第3期107-113,共7页
吕赫若作为日据后期中国台湾重要作家,在《庙庭》《春的呢喃》等小说中通过描述知识男性与乡村女性之间的遭遇,表现了男性知识分子新旧纠缠的思想特征与社会位置。由此可见,吕赫若在殖民式统治气焰喧嚣之际,对知识分子受到后发现代性影... 吕赫若作为日据后期中国台湾重要作家,在《庙庭》《春的呢喃》等小说中通过描述知识男性与乡村女性之间的遭遇,表现了男性知识分子新旧纠缠的思想特征与社会位置。由此可见,吕赫若在殖民式统治气焰喧嚣之际,对知识分子受到后发现代性影响做出的反思与批判,以及对民族现代启蒙意识深陷殖民现代与封建传统之中的忧思。不仅如此,在同时期作家张文环与龙瑛宗的小说中,同样能够发现相似的殖民式统治社会男性知识分子形象,传达了不同于殖民式统治者的现代性认知,其背后对抗日本殖民式统治与立足本民族的情感更是如出一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赫若 男性知识分子 后发现代性反思 民族现代启蒙忧思
原文传递
新戏院和新戏剧——论中国20世纪初视觉现代性的双重驱力
9
作者 李科林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2-149,共8页
20世纪初出现的戏院新景观作为中国视觉现代性的重要表征之一,以过剩的视觉奇观和过剩的观看价值反映出视觉现代性所处的社会环境结构和内在心理动机。作为重要的社会活动空间和内容,戏院和戏剧吸引着新旧知识分子的凝视和参与,并成为... 20世纪初出现的戏院新景观作为中国视觉现代性的重要表征之一,以过剩的视觉奇观和过剩的观看价值反映出视觉现代性所处的社会环境结构和内在心理动机。作为重要的社会活动空间和内容,戏院和戏剧吸引着新旧知识分子的凝视和参与,并成为他们实践文化复兴或者民族启蒙的教化高台。因此,关于此时戏剧活动的讨论需要从戏剧理念扩展到观看的外在视觉空间和观演的内在认同欲望,以观看欲望及此欲望的溢出式满足作为分析观戏活动的两个角度,才能更深入地探讨视觉现代性发生的内在动力。此时新戏院中的摩登梦境以及新戏剧观念下的传统国粹两大奇观,正是在此意义上分别呈现了观众在走进戏院时所持的心理期待和在欣赏戏剧表演时所获得的文化价值。与此同时,这些分析也从视觉文化的角度为精英知识分子对话剧活动的积极推进和早期话剧运动的失利提供了一定的外在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戏院 新京剧 视觉现代性 民族启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