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8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3民间文学:本体研究与跨学科对话 被引量:1
1
作者 毛巧晖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2期45-57,I0002,共14页
2023年民间文学在承续之前研究的基础上,其表现出研究话题更为集中,特别是对民间文学口头性、集体性、人民性及体裁、语境的讨论,彰显出民间文学领域进行理论建设的自觉与学术愿景;而在对学科史、学术史的梳理中,我们所看到的是研究者... 2023年民间文学在承续之前研究的基础上,其表现出研究话题更为集中,特别是对民间文学口头性、集体性、人民性及体裁、语境的讨论,彰显出民间文学领域进行理论建设的自觉与学术愿景;而在对学科史、学术史的梳理中,我们所看到的是研究者立足当下面临问题时的思考及结合时代语境对过去学人研究的重新阐释。在民间文学社会价值研究中,我们能看到相关研究成果既有对学术传统的延续,也注重结合时代命题,多维度、立体化地进行理论拓展。当然,无论在哪个论域,我们都能看到2023年度民间文学研究有待提升之处及未来的新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3民间文学 文学特质 学科史 社会价值
下载PDF
民间文学学科建设笔谈
2
作者 毛巧晖 冯文开 +2 位作者 黄景春 陈泳超 施爱东 《民间文化论坛》 CSSCI 2024年第4期9-31,共23页
2024年1月22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官方网站公开发布《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以下简称《要求》),主要目的是“为各级教... 2024年1月22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官方网站公开发布《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以下简称《要求》),主要目的是“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科专业管理、规范研究生培养、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制订培养方案、开展学位授予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对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从业者来说,《要求》最引人关注之处,是将原有的八个二级学科增加到了十一个:一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分成了“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二是新增设“中文创意写作”,三是“民间文学”时隔27年重回二级学科序列。《要求》对于民间文学的具体要求是:“本学科主要对象是指民众以口头方式创作、流播、传承的文学,分支学科包括神话学、故事学、传说学、歌谣学、史诗学等。从学科历史和特性而言,民间文学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学传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学科内涵及研究内容跨越了民族和国家,注重人类共同关切、表达人类共同愿望;既是超越中外、全人类共享的文学形态,又是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优良载体,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适合国际文化交流,包括‘讲好中国故事’、人类文明交流与互鉴等。本学科兼重文献和田野实践及调研,与中国语言文学其他二级学科充分交叉共通,并能拓展为基层文化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乡土教育、文创产业、旅游开发、社区文化工作等。本学科的方法和理论在通俗文学、戏剧影视和数字时代的网络文学研究等方面已产生广泛影响。”从程序上说,《要求》只是一份提前释放的学科建设“参考依据”,并不是正式官宣的“学科目录”,所以,《要求》特地说明:“本次公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为试行版,有关内容将根据各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进程不断调整完善。”尽管只是一份低调官宣的“参考依据”,但也说明广大民间文学工作者的努力和坚守,得到了学科评议组各位老师的充分肯定和支持。过去27年间,广大民间文学工作者正是在没名没分的学科格局下,依然对民间文学不离不弃,辛勤劳作,默默耕耘,产出了一批又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正是因为有我们这样一个坚韧的学科共同体,每一个民间文学工作者,都在用自己的工作为学科正名。尤其是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云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一批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一直保留着专门的民间文学教学研究机构,坚持不懈地培养中国民间文学硕士、博士研究生,这也为民间文学的回归奠定了深厚的学术基础。为了能更好地贯彻《要求》,我们邀约了不同高校六位主要从事民间文学研究的教学一线从业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民间文学的学科合法性问题以及民间文学学科建设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展开讨论,提供给学界同人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从业者 学科专业建设 二级学科
下载PDF
论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研究的互文性
3
作者 赖彦斌 张国龙 《关东学刊》 2024年第2期139-151,共13页
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关系密切,主要体现在民间文学资源与儿童文学读本、儿童文学创作的关系方面。在现代学科发展史上,中国的民间文学研究与儿童文学研究都发端于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具有学科间互文共建的基础。虽然作为两个... 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关系密切,主要体现在民间文学资源与儿童文学读本、儿童文学创作的关系方面。在现代学科发展史上,中国的民间文学研究与儿童文学研究都发端于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具有学科间互文共建的基础。虽然作为两个独立发展的学科具有学科分野,在现代学科发展的一定阶段阻碍了互文共建,即儿童文学学科重点关注作家文学作品,而民间文学学科重点关注中下层文学,在中国建设民间文艺学,贴近民众的生活和文化,成为民俗学研究的一部分。但是,从两学科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看,儿童文学和民间文学研究的互文共建势在必行。一方面,儿童文学和民间文学的研究者需有意识地加强两个学科的互文共建,共同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在研究方法上相互借鉴,共同促进跨文化对话,讲好中国故事,为提升文化软实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儿童文学 民间文艺学 民俗学 交叉学科研究 互文共建
下载PDF
传播学视域下辽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研究
4
作者 刘艳华 田华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2-76,共5页
采用文献综述法对传播学理论进行梳理,针对辽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其翻译原则和策略。发现遵循文化交流互通原则采用增译法翻译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和专有名词,既能保留文化特色,又能照顾译语受众的接受... 采用文献综述法对传播学理论进行梳理,针对辽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其翻译原则和策略。发现遵循文化交流互通原则采用增译法翻译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和专有名词,既能保留文化特色,又能照顾译语受众的接受能力;遵循译语受众原则对地方性和口语化的词汇采用意译法可增强译本的可接受性,采用改译法将流散型的汉语句子改译为句式严谨的英语句子,符合译语受众的期待。结果表明:传播学对指导辽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翻译
下载PDF
学术史视角下的客家民间文学研究
5
作者 钟俊昆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客家民间文学作品需由空间地域、时间线性、讲述者与讲述内容等四个要素来界定,客家民间文学研究的边界也由此而确定。客家民间文学研究伴随客家历史文化研究而来,总体而言起步晚,除客家歌谣取得重要成绩外,客家神话、故事传说、民俗言... 客家民间文学作品需由空间地域、时间线性、讲述者与讲述内容等四个要素来界定,客家民间文学研究的边界也由此而确定。客家民间文学研究伴随客家历史文化研究而来,总体而言起步晚,除客家歌谣取得重要成绩外,客家神话、故事传说、民俗言语等方面的研究很薄弱,成果较少。客家民间文学研究有其社会价值与学术价值,其研究视角多样化,重视从历史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展开,有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已形成补正史之不足、闽台比较研究、民俗实证研究等学术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民间文学 学术史研究
下载PDF
民族民间文学和舞蹈的交融及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以陇南白马藏族为例
6
作者 安奇贤 魏琳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民间文学和舞蹈是民族艺术文化中生命力极其旺盛的两个部分,因为有着共同的文化地理空间和发展历史,且都用自己的方式确认着本民族的思想特质和精神信仰,所以它们彼此间有着天然的同一共融性。然而,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双方都还存在着... 民间文学和舞蹈是民族艺术文化中生命力极其旺盛的两个部分,因为有着共同的文化地理空间和发展历史,且都用自己的方式确认着本民族的思想特质和精神信仰,所以它们彼此间有着天然的同一共融性。然而,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双方都还存在着一些缺口或者缝隙,需要彼此对照或者补充,才能向前健康发展。在对陇南白马藏族进行广泛调研后发现,它们在内容表达上可以相互补充、互通有无;在意涵阐释上,无论是整体寄寓,还是细节、意象的局部象征,都能互融互解。总之,双方形成了一种密切的交融关系,并对旅游产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这些影响中,既有能促动旅游发展、提高产业效率的积极方面,也有导致旅游肤浅化、过度商业化的消极方面,更有未来数字化技术广泛运用后可能产生的多面影响,都需认真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舞蹈 交融 旅游产业 白马藏族
下载PDF
在民间文学中认知中华传统文化——兼论高有鹏教授《中国民间文艺思想史论》
7
作者 王宪昭 《中州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7-11,共5页
中国民间文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见证。《中国民间文艺思想史论》系列著述系统阐释了民间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我们从中可以进一步认知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多维度了解民间文学反映的人民生活、审美趣... 中国民间文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见证。《中国民间文艺思想史论》系列著述系统阐释了民间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我们从中可以进一步认知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多维度了解民间文学反映的人民生活、审美趣味与美好追求,以及鼓舞人民、化育民众的文化价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关注民间文学学术史的系统研究,努力发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有益滋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民间文艺思想史 中华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校园教育路径研究——以云南民族地区民间文学类国家级“非遗”为例
8
作者 于敏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1-29,共9页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分属文化和教育两大不同系统,但却有着内在的关联。其关联在于不同民族的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直接的资源。...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分属文化和教育两大不同系统,但却有着内在的关联。其关联在于不同民族的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直接的资源。在云南各民族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教育资源、媒介优势及其多渠道多层次进校园的教育路径,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极具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 边疆多民族地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路径
下载PDF
新时期民间文学创新性发展问题探讨
9
作者 郑土有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6,共5页
我国1949年以后的文艺政策继承了延安时期的传统,重视文艺的社会功能。在民间文学领域表现为除了搜集整理传统民间文学作品外,更注重民间文学在适应新形势下的创新性发展,发挥民间文学的宣传、教育作用。新故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继... 我国1949年以后的文艺政策继承了延安时期的传统,重视文艺的社会功能。在民间文学领域表现为除了搜集整理传统民间文学作品外,更注重民间文学在适应新形势下的创新性发展,发挥民间文学的宣传、教育作用。新故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继承了民间故事的基本特征、技法和风格,但又有了许多新的变化,以适应新时期传播、接受的需要。文章讨论了新故事的属性和特征,同时对民间文学的创新性发展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民间文学 新故事 创新性发展
下载PDF
基于指代消解的民间文学文本实体关系抽取
10
作者 魏静 岳昆 +1 位作者 段亮 王笳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2,共9页
民间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成为修复民间文学残缺作品、构建民间文学领域知识图谱等实际应用的重要方式.然而,民间文学文本中指示代词多、实体关系重叠,使得民间文学文... 民间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成为修复民间文学残缺作品、构建民间文学领域知识图谱等实际应用的重要方式.然而,民间文学文本中指示代词多、实体关系重叠,使得民间文学文本关系抽取困难.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指代消解的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方法CR_RSAN,使用指代消解获取指示代词和对应实体的位置信息,并利用该信息设计指示代词替换算法和调整文本序列标注方法,以此强化模型获取文本语义特征的能力.此外,使用同时编码实体和关系信息的序列标注方法以缓解文本实体关系重叠问题.对比实验选用目前主流方法的模型作为基线,并相继在民间文学文本上进行实验,CR_RSAN在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等方面分别提高了13.39个百分点、14.29个百分点和14.98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关系抽取 指代消解 注意力 序列标注
下载PDF
“新史学”与“民间文学”的结缘——以《歌谣周刊》为中心的考察
11
作者 骆羽芯 罗义华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8,共8页
《歌谣周刊》的创刊语境及其旨趣蕴含有“新史学”对于中国现代“民间文学”的发生学意义:其一,以《歌谣周刊》为中心的民间文学运动是眼光向下的“新史学”在新文学领域的民史实践。其二,《歌谣周刊》同人绘制中国民间文学地图的学术... 《歌谣周刊》的创刊语境及其旨趣蕴含有“新史学”对于中国现代“民间文学”的发生学意义:其一,以《歌谣周刊》为中心的民间文学运动是眼光向下的“新史学”在新文学领域的民史实践。其二,《歌谣周刊》同人绘制中国民间文学地图的学术构想契合了“新史学”关于“地理与历史之关系”等论述要义。其三,“新史学”作为一种方法在《歌谣周刊》探寻民间文学的学术主体性道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钩沉二者之关系,有助于甄别“新史学”之于“民间文学”的隐性意义,即隐伏于文学表象之下的“新史学”元素及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谣周刊》 新史学 民间文学 文史互动
下载PDF
民间文学档案搜集的伦理困境与方法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玲玲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107,共4页
民间文学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档案资料的搜集整理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在梳理民间文学档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档案伦理视角切入,系统分析了档案搜集过程中遇到的伦理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多元主体参... 民间文学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档案资料的搜集整理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在梳理民间文学档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档案伦理视角切入,系统分析了档案搜集过程中遇到的伦理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强化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创新信息技术手段、拓展社会化利用服务等优化路径,以期为破解民间文学档案搜集工作的伦理难题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档案搜集 伦理规范 方法优化
下载PDF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景 《特区经济》 2024年第6期111-114,共4页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自身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同时,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知识产权属性,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财富或是无形财产,已经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因而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民间文学艺术作...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自身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同时,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知识产权属性,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财富或是无形财产,已经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因而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即保护范围尚未达成共识、权利主体身份难以确认、独创性要求有不同意见、保护期限存在较大分歧、产权保护制度有待完善,本文提出了完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可行路径:一是增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意识;二是明确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权利归属;三是完善独创性艺术作品标准的认定;四是提供知识产权保护行政救济保障;五是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权利归属 知识产权保护
下载PDF
黎族民间文学在插画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张明薏 曾运东 《上海包装》 2024年第7期46-48,共3页
针对海南民间文学旅游产品同质化及脱离现实的问题,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践研究,阐明黎族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将其元素融入包装设计的建议。通过提取黎族民间文学代表性元素进行插画设计,并创新包装结构,旨在创造具有文化内涵和经... 针对海南民间文学旅游产品同质化及脱离现实的问题,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践研究,阐明黎族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将其元素融入包装设计的建议。通过提取黎族民间文学代表性元素进行插画设计,并创新包装结构,旨在创造具有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的产品包装,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族文化 插画设计 包装设计 民间文学 文化传承
下载PDF
民间文学口述史采集方法与策略研究
15
作者 马津瑾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123,共3页
从文化传承、社会记忆和数字人文三个视角出发,探讨民间文学口述史的采集方法与策略。在文化传承视角下,重点分析口述传统与文化传承的关系,强调选择代表性强的口述对象、考察口述传承的文化情境。社会记忆理论为口述史采集提供理论指导... 从文化传承、社会记忆和数字人文三个视角出发,探讨民间文学口述史的采集方法与策略。在文化传承视角下,重点分析口述传统与文化传承的关系,强调选择代表性强的口述对象、考察口述传承的文化情境。社会记忆理论为口述史采集提供理论指导,唤醒和重构社会记忆,关注多元主体互动的记忆建构过程。数字人文工具为口述史采集带来技术革新,优化采集流程,并为口述资料的整理、分析、呈现提供新的可能。借助数字人文方法,口述史采集有望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学术化拓展,为中国民间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口述史 文化传承 社会记忆 数字人文
下载PDF
社会改造与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兴起(1918-1928)
16
作者 黄元韬 《民间文化论坛》 CSSCI 2024年第1期65-72,共8页
具有现代意义的民间文学研究是中国社会向现代转型的重要成果之一。创建民主社会的现实要求使得平民的价值和权利得到提升,在社会层面上高扬平民的价值和权利。胡适领导的白话文运动以“文学再造”的方式从学理上肯定平民的价值,摆脱了... 具有现代意义的民间文学研究是中国社会向现代转型的重要成果之一。创建民主社会的现实要求使得平民的价值和权利得到提升,在社会层面上高扬平民的价值和权利。胡适领导的白话文运动以“文学再造”的方式从学理上肯定平民的价值,摆脱了语言形式对人表达的束缚。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到民间去”运动把目光深入到中国的乡村和农民,期望通过知识分子的改造,实现农民的觉醒。正是在走向民间、关注现世生活的趋势下,民间文学文学性和民族性的特质被放大,并融入社会改造的进程中,这形塑了知识分子对民间文学的认知,促进了“民众在学术史上的抬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社会改造 白话文运动 “到民间去”
下载PDF
《国家话语与民间文学的理论建构(1949—1966)》
17
作者 张歆 《民间文化论坛》 CSSCI 2024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1949—1966年,民间文学被纳入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进程,成为文学领域接驳、实践国家话语的重要场域。毛巧晖所著《国家话语与民间文学的理论建构(1949—1966)》通过回溯1949—1966年民间文学知识生产场域,引入“国家话语”,分析与阐释这... 1949—1966年,民间文学被纳入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进程,成为文学领域接驳、实践国家话语的重要场域。毛巧晖所著《国家话语与民间文学的理论建构(1949—1966)》通过回溯1949—1966年民间文学知识生产场域,引入“国家话语”,分析与阐释这一时期的民间文学理论建设、民间文学批评体系的构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民间文学与社会主义新文艺等,触摸1949—1966年民间文学理论演进的历史脉络,梳理这一时段学术史的整体概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国家话语 民族国家建构 文学理论建设 社会主义新文艺 理论演进 学术史 理论建构
下载PDF
中国民间文学研究2023年度报告
18
作者 祝鹏程 《民间文化论坛》 CSSCI 2024年第2期27-41,共15页
2023年的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础研究稳步推进,学者在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说唱等分体裁研究和个案阐释上,均取得可观的进展,并对当下的一系列学科核心观念,如口头交流、故事诗学、跨文体传播、仪式文艺等展开深入... 2023年的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础研究稳步推进,学者在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说唱等分体裁研究和个案阐释上,均取得可观的进展,并对当下的一系列学科核心观念,如口头交流、故事诗学、跨文体传播、仪式文艺等展开深入挖掘。同时在学科的社会参与上持续发力,产生了一系列成果。但本年度的民间文学研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体裁研究的不平衡,部分研究有扎堆热门话题、低水平重复、缺乏创造性的问题。针对即将到来的学科目录调整的契机,有必要尽早展开学科规划,抓紧学科布局,推动民间文学研究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3年 民间文学 学科建设 理论研究
下载PDF
非遗视域下民间文学发展与活态传承研究——以郴州市为例
19
作者 黄文 李美妍 +1 位作者 王嘉琪 沈定坤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87-189,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资产,郴州民间文学作为其重要一支,不仅是人民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承载着郴州人民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寄托,同时也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化史价值。为加强郴州民间文学的创造性转...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资产,郴州民间文学作为其重要一支,不仅是人民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承载着郴州人民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寄托,同时也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化史价值。为加强郴州民间文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探索郴州民间文学发展路径,促进传承创新化、生活化、特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郴州民间文学 创新化 生活化 特色化
下载PDF
民间文学非遗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基于甘肃省陇南市的考察
20
作者 安奇贤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9-93,共5页
民间文学非遗具有重要的文化记忆和凝聚功能,是文化旅游事业内涵发展的基底。通过对甘肃陇南地区的考察,发现因共建意识、人才、资金和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民间文学非遗与旅游产业呈现出低耦合的原始状态。为有效解决这些耦合的痛点和难... 民间文学非遗具有重要的文化记忆和凝聚功能,是文化旅游事业内涵发展的基底。通过对甘肃陇南地区的考察,发现因共建意识、人才、资金和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民间文学非遗与旅游产业呈现出低耦合的原始状态。为有效解决这些耦合的痛点和难点,可从全面科学的发展观出发,建立双向耦合、高度协调的智能文旅系统模式,能从内外两个空间8个维度搭好耦合骨架。在此基础上,不断强化互振共建意识以打开发展新格局,努力建设非遗学科以为人才蓄力,活络体制机制以促进资金精准投放,推动区域产业整体发展以激发内生活力,并以数字化手段和乡村文化民宿建设为辅翼,可为民间文学非遗与旅游产业的良性耦合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非遗 旅游产业 耦合 协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