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1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下胸膜滑动征在婴幼儿气管导管位置调整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刘杰 王涛 +3 位作者 姜丽华 马文婷 侯银龙 董正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557-1561,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超声观察胸膜滑动征调整不同年龄段婴幼儿气管导管位置的准确率及所需时间。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40例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儿,年龄0~3岁,按照年龄分为<1岁和≥1岁2个年龄段,2个年龄段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利用超声观察胸膜滑动征调整不同年龄段婴幼儿气管导管位置的准确率及所需时间。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40例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儿,年龄0~3岁,按照年龄分为<1岁和≥1岁2个年龄段,2个年龄段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和听诊组,分别采用超声法和听诊法调整气管导管的位置,分析2种方法调整气管导管位置的准确率及所需时间。结果<1岁年龄段中,超声组调整气管导管位置的准确率及调整所需时间均优于听诊组(P<0.05)。1~3岁年龄段中,超声组调整气管导管位置的准确率优于听诊组(P<0.05),但调整位置所需时间与听诊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听诊组(P=0.031)。结论在对婴幼儿进行气管插管时,超声法调整气管导管位置比听诊法更准确,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且在<1岁年龄段的患儿中用时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胸膜滑动征 气管导管
下载PDF
特制双导管结构在使用换管器更换气管导管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陈昌林 文雯 +2 位作者 胡琼方 李佳鑫 陈利蓉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974-976,993,共4页
目的:探讨特制双导管结构在使用换管器更换气管导管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围麻醉期需要更换气管导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换管器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导管换管;试验组采用特制双导管... 目的:探讨特制双导管结构在使用换管器更换气管导管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围麻醉期需要更换气管导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换管器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导管换管;试验组采用特制双导管换管。比较两组患者换管指标[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换管器折痕发生率、术后24 h咽痛(VAS评分)、声嘶发生情况]、换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换管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插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换管器折痕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试验组患者咽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声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换管过程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低氧血症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特制双导管结构能提高换管器换管一次性成功率,减少换管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导管 导管 换管器 换管
下载PDF
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在胸科手术麻醉应用中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陈进进 于刚 曹俊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51-0153,共3页
分析胸部手术患者接受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下麻醉的效果。方法 从2020年1月-2023年1月内因胸部手术人员的患者内抽取96例,1:1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均48例。对照组给予双腔支气管导管麻醉,实验组给予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麻醉,对比效果。结果... 分析胸部手术患者接受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下麻醉的效果。方法 从2020年1月-2023年1月内因胸部手术人员的患者内抽取96例,1:1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均48例。对照组给予双腔支气管导管麻醉,实验组给予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麻醉,对比效果。结果 实验组、插管时间、定位时间、咽部疼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胸科手术麻醉患者实施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麻醉,可缩短插管时间,减轻患者的咽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 胸科 手术麻醉
下载PDF
双腔气管导管和支气管封堵器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对比
4
作者 钱兵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33-0035,共3页
比较双腔气管导管(DLTs)和支气管封堵器(BBs)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以随机抽样法在本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开展的胸外科手术中选择72名患者,其中36例术中应用DLTs,另36例应用BBs。观察比较2组手术情况和安全性。结果 BBs... 比较双腔气管导管(DLTs)和支气管封堵器(BBs)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以随机抽样法在本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开展的胸外科手术中选择72名患者,其中36例术中应用DLTs,另36例应用BBs。观察比较2组手术情况和安全性。结果 BBs组患者术中定位用时、插管用时均明显少于DLTs组,但BBs组肺萎陷时间长于DLTs组,p<0.05。BBs组OLV pp值显著低于DLTs组;单肺通气30min时PaO2、PaO2/FiO2明显高于DLTs组;A-aDO2低于DLTs组,p<0.05。BBs组术后低氧血症、发热、白细胞升高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2.78%明显少于DLTs组11.11%,p<0.05。结论 应用DLTs和BBs均能在胸外手术中起到很好的肺隔离作用,但BBs相较于DLTs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气管导管 气管封堵器 胸外科手术 氧合指数 定位时间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技术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嵇家燕 赵海波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1期18-20,共3页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技术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4年1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行胸腔镜手术的62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选用可视双腔支气...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技术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4年1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行胸腔镜手术的62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选用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技术处理)与研究组(31例,选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技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插管前后与拔管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插管定位用时、术后至下床时间、住院总天数均短于对照组;与插管前比,插管后两组患者心率与平均动脉压水平均升高;与拔管前比,拔管后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拔管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技术应用于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中效果更好,有效地缩短插管定位时间,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还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右美托咪定 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技术
下载PDF
术前雾化吸入右美托咪定对胸科手术患者双腔支气管导管拔管后咽部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蒋华萍 李晖 孙听姣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341-344,共4页
目的 评价术前雾化吸入右美托咪定对胸科手术患者双腔支气管导管拔管后咽痛、声嘶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宜兴市中医医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择期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全麻的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分别接受生理... 目的 评价术前雾化吸入右美托咪定对胸科手术患者双腔支气管导管拔管后咽痛、声嘶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宜兴市中医医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择期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全麻的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分别接受生理盐水或右美托咪定作为术前雾化。两组均在可视喉镜暴露下置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并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定位。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 h、4 h、12 h、24 h的咽痛发生率、严重程度以及声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记录雾化给药前(T_(0))和麻醉诱导前(T_(1))的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以及不良反应;同时记录插管时间、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时间、插管阻力、插管尝试次数、带管时间。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术后1 h、4 h的咽痛和声嘶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两组患者咽痛和声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两组患者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插管时间、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时间、插管阻力、插管尝试次数、带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雾化吸入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降低双腔支气管导管拔管后早期咽痛及声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双腔支气管导管 咽痛 声嘶
下载PDF
左双腔气管导管两种插管方法的比较
7
作者 周会影 费昱达 权翔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头正中位左双腔气管导管(DLT)逆时针旋转90°与头右偏位左DLT逆时针旋转180°两种插管方法的左主支气管插管成功率。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拟接受左DLT插管的肺切除术患者648例,随机分为90&#... 目的探讨头正中位左双腔气管导管(DLT)逆时针旋转90°与头右偏位左DLT逆时针旋转180°两种插管方法的左主支气管插管成功率。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拟接受左DLT插管的肺切除术患者648例,随机分为90°组和180°组,每组324例,其中,90°组采用患者头正中位、左DLT支气管套囊越过声门后逆时针旋转90°的传统插管方法进行插管;180°组采用患者头右偏位、左下颌角与胸骨正中对齐左DLT逆时针旋转180°的方法进行插管。比较两组患者左DLT置入左主支气管的插管成功率以及隆突黏膜损伤情况。结果648例患者中,男336例,女312例,年龄39.0~75.0岁,平均(54.6±9.0)岁。90°组和180°组首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80.3%、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9)。180°组第2次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90°组(P<0.001)。90°组和180°组插管后隆突黏膜损伤率分别为23.8%、2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5)。结论与传统插管方法相比,患者头右偏位、左DLT逆时针旋转180°的插管方法不能提高首次左主支气管插管的成功率,但作为一种补救插管方法可以提高再次左主支气管插管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双腔气管导管 插管成功率 气道管理 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气管导管套囊不同放气方式对拔管期呛咳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8
作者 郁言龙 张芯绮 +4 位作者 李虎 李宁 袁博 陈超 张转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5-19,24,共6页
目的 探讨气管导管套囊不同放气方式对拔管期呛咳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择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将气管导管套囊的气囊端经三通分别连接注射器和无液压力计... 目的 探讨气管导管套囊不同放气方式对拔管期呛咳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择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将气管导管套囊的气囊端经三通分别连接注射器和无液压力计,拔管前抽吸套囊,使套囊内压下降3 cmH_(2)O/s;对照组拔管时使用注射器一次性快速抽尽套囊内气体。记录2组患者拔管期呛咳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记录全麻诱导前(T_(0))、套囊放气前(T_(1))、放气后即刻(T_(2))、拔管后1 min(T_(3))、拔管后3 min(T_(4))、拔管后5 min(T_(5))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记录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拔管期呛咳反应的起始时刻均为气管导管套囊放气即刻;研究组患者呛咳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T_(2)~T_(4)时点MAP降低,T_(2)~T_(5)时点H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拔管后咽部不适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拔管后通气不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恒定速度缓慢降低气管导管套囊压力的方法可以降低呛咳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减少术后拔管并发症,稳定血流动力学,效果优于一次性快速抽尽套囊内气体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导管 套囊 压力 拔管 呛咳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新型气管导管固定方法在全麻下侧卧位消化内镜治疗中的应用
9
作者 付紫辉 蒋明 +5 位作者 史长喜 张明明 付群 张晓坤 葛靖 张以洋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5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在消化内镜治疗手术中,新型气管导管固定方法在侧卧位气管插管中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3~8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实施全麻下内镜治疗的患者80例,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20~45岁,体质量50~76 kg... 目的探讨在消化内镜治疗手术中,新型气管导管固定方法在侧卧位气管插管中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3~8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实施全麻下内镜治疗的患者80例,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20~45岁,体质量50~76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用胶布固定气管导管,将胶布固定上侧面颊,呈“>”型,并在胶布上贴上3M透明贴膜;观察组采用新型气管导管固定方法固定导管,观察和比较两种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气管导管位移发生率5.0%,口腔、嘴角及面部皮肤损伤发生率6.7%,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舒适度评分<3分占比72.5%,<6分占比97.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侧卧位状态下经口内镜治疗的患者,使用新型气管导管固定方法可以明显降低气管导管位移度和脱管率,并可降低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操作简单快捷、取材方便、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上常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气管导管固定 消化内镜治疗 侧卧位
下载PDF
动脉测压管引导经口气管导管改经鼻气管导管置换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景业 全世超 《医学研究通讯》 2005年第6期52-54,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动脉测压管做引导,置换经口气管导管为经鼻气管导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30例经口气管内插管的病人由于需要长期气管插管,而要改为经鼻插管,对照组(n=22)使用先拔经口气管内插管再用纤支镜引导经鼻插管的老办法,而试验组(n=8... 目的观察应用动脉测压管做引导,置换经口气管导管为经鼻气管导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30例经口气管内插管的病人由于需要长期气管插管,而要改为经鼻插管,对照组(n=22)使用先拔经口气管内插管再用纤支镜引导经鼻插管的老办法,而试验组(n=8)通过徒手(不借助其他如纤支镜等器械)将引导管沿鼻腔插至咽部,由咽部拉到口腔外,再插入原经口气管导管内至隆突水平,并剪开拔出原经口气管导管;将经鼻气管导管套在引导管外,在引导管引导下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完成换置;结果全部30例病例均顺利完成更换气管导管,但相比较试验组在换管过程中病人氧合良好,心率血压变化小,鼻出血发生率低,总耗时短,术后未发生与更换导管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气管导管置换,方法安全、简便易行,可替代传统的先拔管再借助纤支镜引导插管换管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气管导管 气管导管 动脉测压管 经口气管内插管 置换术 导管相关并发症 气管导管插入 经鼻插管 纤支镜引导 临床效果 气管插管 经鼻气管 导管引导 比较试验 血压变化 引导插管 导管 对照组 导管 发生率 鼻出血
下载PDF
不同吸痰时机对全麻患者气管导管拔除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11
作者 王秀丽 刘晓黎 +1 位作者 孙亮 何苗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5期254-259,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吸痰时机对成人患者气管导管拔除效果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有关不同吸痰时机对全麻患... 目的比较不同吸痰时机对成人患者气管导管拔除效果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有关不同吸痰时机对全麻患者气管导管拔除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日期从2000年1月至2022年10月。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并提取,使用Cochrane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本研究最终纳入9项随机对照试验,共包括1090例患者,对照组542例,试验组548例,文献质量中等。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拔管后血压[MD=-4.34,95%CI(-5.25~-3.42),P<0.01]、心率[MD=-6.26,95%CI(-6.99~-5.54),P<0.01]较平稳,呛咳发生[RR=0.40,95%CI(0.23~0.69),P<0.01]较低,患者拔管后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高于对照组[MD=4.26,95%CI(3.52~5.0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下吸痰、清醒后拔管在维持患者心率、血压的稳定,减少呛咳及缺氧的发生方面优于清醒后吸痰拔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痰 全身麻醉 气管导管 拔管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超滑涂层气管导管用于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江建峰 孙焱芫 +2 位作者 闫云飞 李婷婷 旷昕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4期614-618,共5页
目的比较超滑涂层气管导管、普通加强导管在可视喉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的难易程度与并发症。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选择深圳大学总医院2023年6月至2023年8月拟行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择期手术的患者120例,包括口腔科、脊... 目的比较超滑涂层气管导管、普通加强导管在可视喉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的难易程度与并发症。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选择深圳大学总医院2023年6月至2023年8月拟行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择期手术的患者120例,包括口腔科、脊柱骨科等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超滑涂层气管导管组(C组)和普通加强气管导管组(P组),每组60例。记录导管经过鼻腔的时间、插管时导管尖端染血评分(B_(1))、套囊染血评分(B_(2))及损伤总分(B=B_(1)+B_(2)),同时记录插管前(t_(1))、导管过鼻后腔(t_(2))及过声门后1 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在经鼻气管插管过程中,C组导管经过鼻腔的时间[(8.43±4.85)s]比P组[(17.00±8.91)s]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导管尖端染血发生率[9.4%(5/53)]较P组[27.6%(16/58)]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患者3个时间点的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滑涂层气管导管在经鼻插管时能缩短导管经鼻时间,减轻导管尖端对鼻腔损伤,同时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经鼻气管插管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气管插管 超滑涂层气管导管 普通加强导管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左侧与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胸腔镜手术麻醉管理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国红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6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左侧与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用于胸腔镜手术麻醉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3年9月在医院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术中插入右侧DLT,... 目的探讨左侧与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用于胸腔镜手术麻醉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3年9月在医院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术中插入右侧DLT,研究组术中插入左侧DLT。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气道峰压(Ppeak)、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其他监测指标。结果两组不同时间点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3时的Ppeak均明显升高,但研究组T1、T2时的Ppeak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0时和T3~T4时的Ppea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的PaO_(2)、SaO_(2)、PaCO_(2)、单肺通气时间及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插管时间、体位改变后末端导管错位率、纤维支气管镜(FOB)使用次数、低氧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首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麻醉管理中使用左侧DLT可提高插管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减少FOB使用次数,降低体位改变后末端导管错位率及低氧血症发生率,维持Ppeak稳定,更利于麻醉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双腔支气管导管 麻醉管理 动脉血气分析指标 气道峰压
下载PDF
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气管插管后气道破裂1例
14
作者 赵基鹏 熊添 +2 位作者 樊宏 杨胜男 张茂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5期285-286,共2页
胸外科手术多需要双肺隔离和单肺通气,双腔支气管导管广泛应用于此类手术并成为单肺通气的首选气道管理工具[1]。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麻醉安全和质控,相较于普通双腔支气管导管,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video double-lumen end... 胸外科手术多需要双肺隔离和单肺通气,双腔支气管导管广泛应用于此类手术并成为单肺通气的首选气道管理工具[1]。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麻醉安全和质控,相较于普通双腔支气管导管,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video double-lumen endobronchial tube,VDLT)显示出优越性,临床使用日益普及[2]。现报道1例VDLT并发气道破裂诊疗经过,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导管 单肺通气 麻醉安全 临床医生 气道管理 胸外科手术 气管插管 可视化技术
下载PDF
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单肺通气肺塌陷的效果比较
15
作者 王进文 曹天彪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9期99-102,共4页
目的比较支气管封堵器(BB)与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用于单肺通气(OLV)肺塌陷的效果,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于我院择期行胸腔镜下右肺叶切除术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肺塌陷方式不同将其分为BB组和DLT组... 目的比较支气管封堵器(BB)与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用于单肺通气(OLV)肺塌陷的效果,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于我院择期行胸腔镜下右肺叶切除术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肺塌陷方式不同将其分为BB组和DLT组,每组20例,BB组和DLT组中分别有2、1例发生低氧血症,改为双肺通气,剔除研究,最终BB组18例、DLT组19例完成研究。BB组将BB用于OLV肺塌陷,DLT组将DLT用于OLV肺塌陷。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的肺塌陷评分(LC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卧位即刻(T_(1))~开胸后5 min(T_(4)),两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及动脉血氧分压(P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B组和DLT组分别有2例和3例患者发生SpO_(2)下降,但均未出现低氧血症。BB组和DLT组开胸时肺塌陷均较优,术侧肺完全萎陷,手术视野暴露满意。结论BB可有效完成开胸前肺塌陷,对开胸前肺塌陷的影响及OLV效果与DLT相当,可将其推广应用于临床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封堵器 双腔支气管导管 肺塌陷 单肺通气 血流动力学指标
下载PDF
机械通气新生儿气管导管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情况、耐药性及继发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16
作者 刘哲 齐红双 +1 位作者 王洪路 王予皖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4期3565-3568,共4页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新生儿气管导管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情况、耐药性及继发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4年3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487例接受气管插管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情况,采用E-test法检...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新生儿气管导管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情况、耐药性及继发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4年3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487例接受气管插管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情况,采用E-test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患儿是否继发呼吸道感染分为继发组(n=19)与非继发组(n=66)。比较继发组与非继发组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患儿继发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487例鼻拭子标本分离出8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率为17.45%,其中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56株(65.8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9株(34.12%);MRSA菌株对红霉素、青霉素、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夫西地酸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且对青霉素、苯唑西林耐药性均为100.00%。MSSA菌株对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继发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分别为(14.81±3.62)d、(95.87±10.74)h,明显长于非继发组的(11.02±2.37)d、(62.41±7.25)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患儿继发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行气管插管的新生儿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与青霉素耐药性较高,且住院时间、气管插管时间较长的患儿继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新生儿 气管导管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定植 呼吸道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双腔气管导管和支气管封堵器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17
作者 赵国芹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3期45-48,共4页
目的对比胸外科手术患者应用双腔气管导管、支气管封堵器实施肺隔离的效果。方法80例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双腔气管导管隔离其肺,研究组患者利用支气管封堵器隔离其肺。比较两组... 目的对比胸外科手术患者应用双腔气管导管、支气管封堵器实施肺隔离的效果。方法80例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双腔气管导管隔离其肺,研究组患者利用支气管封堵器隔离其肺。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定位时间、插管时间、肺萎陷时间)、肺萎陷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静脉血氧分压(Pv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肺血分流率(Qs/Qt)、肺动态顺应性(CLdyn)水平。结果研究组手术过程中定位时间(4.26±0.57)min、插管时间(124.75±14.61)s均短于对照组的(6.89±0.85)min、(173.41±19.43)s,肺萎陷时间(8.21±1.01)min长于对照组的(5.82±0.7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萎陷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vO_(2)(61.21±6.57)mm Hg(1 mm Hg=0.133 kPa)、PaO_(2)(185.32±22.65)mm Hg、Qs/Qt(19.24±4.37)%低于对照组的(68.49±6.43)mm Hg、(214.38±21.45)mm Hg、(23.87±4.52)%,CLdyn(35.89±5.74)ml/cm H2O(1 cm H_(2)O=0.098 kPa)高于对照组的(26.23±3.14)ml/cm H_(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外科手术患者采取双腔气管导管与支气管封堵器进行肺隔离各有优势,但支气管封堵器插管耗时较短,对患者下气道损伤也比较小,但其肺萎陷的时间则相对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气管导管 气管封堵器 胸外科手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CT测量不同部位气管内径对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选择的指导分析
18
作者 陈小军 李忠云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7期1329-1331,共3页
目的比较CT测量不同部位气管内径对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选择的指导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择期实施胸科手术需要实施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的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T测量环状软骨平面气管最短径线组(A组,42例),CT测量... 目的比较CT测量不同部位气管内径对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选择的指导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择期实施胸科手术需要实施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的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T测量环状软骨平面气管最短径线组(A组,42例),CT测量胸骨角平面气管最短径线(B组,42例),观察2组患者插管完成时生命体征,插管时间,换管例数及并发症发生数。结果A组气管插管完成时,血压、心率低于B组,指脉氧(%)高于B组,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插管时间少于B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换管率为5%,低于B组的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11例(26%)患者术后出现咽喉痛,B组有23例(55%)患者出现并发症(21例咽喉痛,2例声音轻度嘶哑),A组并发症例数少于B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CT测量环状软骨平面气管最短过中心径线对于指导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有较好的指导作用,能提高选管准确率,增加患者安全,减少换管造成医疗资源浪费,降低患者气管插管并发症,但该方法仍有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外周 麻醉 CT测量 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 胸科手术
下载PDF
三种不同方法用于气管导管套囊压力评估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比较
19
作者 桂超迪 姚庆欢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 探讨触摸法、最低漏气法和被动回流法用于气管导管套囊压评估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次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行择期全麻气管插管手术的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MP组、MOV组和PR组,各为50例。MP组采用触摸... 目的 探讨触摸法、最低漏气法和被动回流法用于气管导管套囊压评估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次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行择期全麻气管插管手术的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MP组、MOV组和PR组,各为50例。MP组采用触摸法,MOV组采用最低漏气法,PR组采用注射器被动回流法,比较三组套囊压力实测值以及套囊压力分级情况。结果 MP组、MOV组和PR组患者的套囊压力实测值分别为(58.95±17.55)cmH_(2)O、(25.67±8.49)cmH_(2)O和(29.68±7.35)cmH_(2)O,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00,P<0.05),MP组患者的套囊压力实测值明显高于MOV组和P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19.56、17.20,P均<0.05),MOV组和PR组患者之间套囊压力实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2.35,P>0.05)。MP组、MOV组和PR组压力准确率(处于常压分级)分别为6.00%、64.00%和44.00%。MOV组压力准确率高于MP组和P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61.60、8.65,P均<0.05)。结论 最低漏气法用于气管插管患者套囊压力的评估具备较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导管 套囊压力 触摸法 最低漏气法 被动回流法
下载PDF
气管导管引导下插胃管洗胃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中的使用价值
20
作者 张是善 《中外医疗》 2024年第6期49-52,共4页
目的分析气管导管引导下插胃管洗胃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中的使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5月—2023年6月福建省尤溪县总医院收治的15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洗胃方... 目的分析气管导管引导下插胃管洗胃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中的使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5月—2023年6月福建省尤溪县总医院收治的15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洗胃方法,研究组采用气管导管引导下插胃管洗胃。比较两组第1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胆碱指标恢复时间、中毒症状缓解时间、出现阿托品化时间。结果研究组第1次插管成功率(92.41%)高于对照组(7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7,P=0.013)。研究组插管时间为(93.28±17.62)s短于对照组的(161.27±31.6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99,P<0.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8,P=0.029)。研究组胆碱指标恢复时间、中毒症状缓解时间及出现阿托品化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气管导管引导下插胃管洗胃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中首次插管成功率较高,插管时间较短,且能够降低并发症风险,有助于促进患者的症状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导管 洗胃 有机磷农药中毒 插管成功率 并发症 中毒症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