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6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种植物油料油脂的品质及氧化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王亚萍 姚小华 +4 位作者 曹永庆 常君 任华东 张成才 王开良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0-58,65,共10页
为拓宽我国植物油料的开发利用途径,测定了薄壳山核桃、油茶、香榧、核桃、花生、油菜等6种植物种子的含油率及其油脂的总酚、生育酚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并采用加速氧化试验对其油脂的氧化稳定性进行评价,探究了各项品质指标与氧化稳定性... 为拓宽我国植物油料的开发利用途径,测定了薄壳山核桃、油茶、香榧、核桃、花生、油菜等6种植物种子的含油率及其油脂的总酚、生育酚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并采用加速氧化试验对其油脂的氧化稳定性进行评价,探究了各项品质指标与氧化稳定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仁的含油率最高(73.07%),且其油脂的总酚含量最高(12.6 mg/kg),香榧籽油的生育酚总量最高(114.90 mg/100 g);6种植物油中有5种共同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花生烯酸;6种植物油中,薄壳山核桃油的氧化稳定性最强,其酸值、过氧化值、共轭二烯值、共轭三烯值、羰基值的变化幅度均较小,氧化诱导时间(OSI值)处于最高水平,核桃油的变化幅度较大;加速氧化过程中6种植物油的油酸、亚油酸、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无明显变化;油脂的OSI值与油酸、生育酚、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综上,薄壳山核桃含油率高,薄壳山核桃油含有较高的总酚含量和较好的氧化稳定性,是一种优质的食用油,可作为营养保健油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油 品质指标 加速氧化试验 氧化稳定性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澳洲坚果油储藏期间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康宁 张雪怡 +4 位作者 常明 周葵 张雅媛 刘睿杰 王兴国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3-140,共8页
以热榨澳洲坚果油为原料,以酸价、过氧化值、K232值、K268值和氧化诱导时间为氧化稳定性指标,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法研究60℃下不同储藏阶段澳洲坚果油的氧化稳定性,同时研究储藏期间脂肪酸组成和总酚、总甾醇等脂质伴随物的变化。结果表... 以热榨澳洲坚果油为原料,以酸价、过氧化值、K232值、K268值和氧化诱导时间为氧化稳定性指标,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法研究60℃下不同储藏阶段澳洲坚果油的氧化稳定性,同时研究储藏期间脂肪酸组成和总酚、总甾醇等脂质伴随物的变化。结果表明:酸价从(0.36±0.05)mg KOH/g升高至(1.78±0.09)mg KOH/g,升高4.94倍;过氧化值从(0.0047±5.72×10^(-5))g/100 g升高至(0.0196±2.52×10^(-4))g/100 g,升高4.17倍;K232值从0.41±0.01升高至0.47±0.01,K268值变化不明显;氧化诱导时间从4.37 h下降至2.59 h,缩短1.68倍。储藏过程中澳洲坚果油脂肪酸组成基本未发生变化;总酚含量从33.45μg GAE/g减少至20.94μg GAE/g,减少1.59倍;总甾醇含量变化趋势较小。因此,澳洲坚果油储藏过程中,品质和稳定性均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多酚在澳洲坚果油中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虽然澳洲坚果油的氧化稳定性逐渐降低,但较大豆油、菜籽油等其他植物油相比,其仍具有更好的氧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油 储藏 氧化稳定性 脂质伴随物
下载PDF
富含高溶性β-胡萝卜素油脂体系氧化稳定性及降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新怡 孙清瑞 +1 位作者 李秀波 金丽梅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47,共7页
为研究富含高溶性β-胡萝卜素的油脂体系(β-胡萝卜素总顺式质量分数约40%,其油脂基含量约10 mg/mL)的氧化稳定性及降解规律,在不同储藏温度(-18、4、20、37℃)下,以过氧化值为评价指标,首先通过建立降解动力学方程考察了富含高溶性β-... 为研究富含高溶性β-胡萝卜素的油脂体系(β-胡萝卜素总顺式质量分数约40%,其油脂基含量约10 mg/mL)的氧化稳定性及降解规律,在不同储藏温度(-18、4、20、37℃)下,以过氧化值为评价指标,首先通过建立降解动力学方程考察了富含高溶性β-胡萝卜素的不同油脂(大豆油、橄榄油、月见草油、鱼油)的氧化稳定性,同时进一步探讨了橄榄油中β-胡萝卜素及其异构体的储藏氧化降解规律。结果表明:高溶性β-胡萝卜素在不同油脂体系中的抗氧化效果依次为:橄榄油>大豆油>月见草油>鱼油;且在伴随储藏过程中,β-胡萝卜素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规律,橄榄油中β-胡萝卜素异构体稳定性高低次序为:All-E>Total Z>13 Z,且随着β-胡萝卜素异构体的氧化降解导致的其总含量减少,橄榄油的过氧化值也不断增大,表明高溶性β-胡萝卜素抗油脂氧化的效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胡萝卜素 油脂 氧化稳定性 降解动力学 异构体
下载PDF
核桃内源性多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及对核桃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4
作者 杜伊晗 王书语 +4 位作者 向燕 邓莎 何贵萍 何强 董怡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94,143,共8页
为促进核桃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探究副产物中多酚对核桃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测定了槲皮素、没食子酸、儿茶素、绿原酸、鞣花酸5种核桃内源性多酚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并将5... 为促进核桃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探究副产物中多酚对核桃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测定了槲皮素、没食子酸、儿茶素、绿原酸、鞣花酸5种核桃内源性多酚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并将5种内源性多酚分别加入核桃油中,进行18 d的加速氧化试验,以酸值、过氧化值、共轭二烯值、共轭三烯值、同步荧光光谱、色泽及感官品质(透明度、气味、滋味)作为考察指标,分析其对核桃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槲皮素、没食子酸和绿原酸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较强;5种多酚均能有效减缓核桃油酸值、过氧化值、共轭二烯值和共轭三烯值的升高,其中没食子酸、绿原酸和儿茶素在维持核桃油感官品质方面优于其他2种多酚。综上,在开发核桃油相关产品时,可以考虑通过添加没食子酸、儿茶素和绿原酸提高产品的氧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多酚 核桃油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核桃仁原位水解工艺优化及氧化稳定性研究
5
作者 洪佳伟 王爱琳 +5 位作者 肖柳柳 李闯 朱西平 钱森和 赵世光 薛正莲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4-181,共8页
为延长核桃仁货架期,提高核桃仁储藏品质。以去皮核桃仁为原料,利用复配蛋白酶(胰酶)酶解核桃仁实现原位富集抗氧化肽,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了底物质量分数、酶质量分数、水解温度、水解时间对水解液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 为延长核桃仁货架期,提高核桃仁储藏品质。以去皮核桃仁为原料,利用复配蛋白酶(胰酶)酶解核桃仁实现原位富集抗氧化肽,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了底物质量分数、酶质量分数、水解温度、水解时间对水解液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确定最优水解工艺为:酶质量分数12%、底物质量分数40%、水解温度45℃、水解时间20 min。萃取酶解处理的核桃仁(样品组)和未处理的核桃仁(空白对照组)油脂测定其氧化诱导时间,将样品组和空白对照组用铝袋分装在60℃烘箱内加速氧化。结果表明,样品组具有更长的氧化诱导时间及Q10指数,其氧化自由能从59.896 kJ/mol上升到78.103 kJ/mol;加速氧化过程对照组过氧化值始终高于样品组,以过氧化值为指标结合油脂氧化规律得到在20℃下样品组货架期相对于对照组延长了6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仁 酶解优化 氧化 加速氧化 氧化稳定性 货架期预测
下载PDF
不同来源高相似性人乳替代脂的制备及其氧化稳定性分析
6
作者 陈雁然 孙聪 +7 位作者 王艺炜 闫乙豪 原心茹 曹原 石裳 范嘉辉 司天雷 梁少华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5,共9页
为制备不同来源高相似性人乳替代脂(HMFS),并分析其在氧化稳定性上的差异,筛选了21种动植物油脂及商业OPO产品为基料油,以中国人乳脂中常量脂肪酸、sn-2位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含量为调配目标,利用MATLAB分别优化了牛乳脂/植物油基、羊乳脂... 为制备不同来源高相似性人乳替代脂(HMFS),并分析其在氧化稳定性上的差异,筛选了21种动植物油脂及商业OPO产品为基料油,以中国人乳脂中常量脂肪酸、sn-2位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含量为调配目标,利用MATLAB分别优化了牛乳脂/植物油基、羊乳脂/植物油基、猪油/植物油基和植物油基4种HMFS的最佳配方,并通过烘箱加速氧化试验比较其氧化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4种HMFS与人乳脂的总相似度分别为81.91、83.43、83.18和66.65;在烘箱加速氧化过程中,4种HMFS的酸价均随时间增长呈缓慢升高趋势,最终均低于1 mg/kg;3种动物油基HMFS的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和总氧化值均缓慢升高,在第21天时分别达到(0.18±0.02)~(0.32±0.01) mmol/kg、(1.6±0.0)~(3.5±0.1)和(2.93±0.12)~(4.65±0.05),而植物油基HMFS的氧化程度显著高于其他3种HMFS,最终达到(1.36±0.01) mmol/kg、22.7±0.2和28.13±0.01;相较于植物油基,动物油/植物油基HMFS与人乳脂的相似性更高,氧化稳定性更强。在HMFS中添加乳脂或猪油是提高其与人乳脂相似度、增强氧化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替代脂 人乳脂 相似性评价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壳寡糖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胸肌肉品质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魏琳琳 兰瑞霞 +1 位作者 王语晨 吴帆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7-313,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壳寡糖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胸肌肉品质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选取1日龄雌性AA肉鸡26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1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200、400 m...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壳寡糖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胸肌肉品质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选取1日龄雌性AA肉鸡26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1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200、400 mg/kg壳寡糖(COS),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0 mg/kg COS提高了1~14日龄肉鸡平均日增重(ADG);添加200 mg/kg COS提高了1~14、15~42、1~42日龄肉鸡ADG且降低了耗料增重比(F/G)(P<0.05);添加400 mg/kg COS提高了1~14日龄肉鸡F/G(P<0.05),降低了ADG(P<0.05);饲粮添加100、200mg/kgCOS提高了肉鸡胸肌宰后pH24h(P<0.05),添加200、400 mg/kg COS降低了滴水损失(P<0.05);饲粮中添加200 mg/kg COS提高了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P<0.05),添加200、400 mg/kg COS降低了胸肌丙二醛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100、200、400 mg/kg COS提高了肉鸡胸肌中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COS提高肉鸡抗氧化能力的适宜添加水平为256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肉品质 氧化稳定性 肉鸡
下载PDF
金银花精油对葵花籽油氧化稳定性及煎炸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曹永华 李祥睿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6期137-144,共8页
以葵花籽油为原料,研究金银花精油对葵花籽油储存过程的氧化稳定性影响和对葵花籽油在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葵花籽油储存过程的氧化稳定性上,金银花精油可以显著增加氧化诱导时间,延缓过氧化值、共轭二烯值、共轭三... 以葵花籽油为原料,研究金银花精油对葵花籽油储存过程的氧化稳定性影响和对葵花籽油在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葵花籽油储存过程的氧化稳定性上,金银花精油可以显著增加氧化诱导时间,延缓过氧化值、共轭二烯值、共轭三烯值和游离脂肪酸的上升趋势,其效果优于市售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和VE,金银花精油有较好的提高葵花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的能力。在葵花籽油煎炸试验上,金银花精油可以减缓煎炸过程中葵花籽油色度(黄色和红色)加深,降低粘度,延缓酸价、极性组分和P-茴香胺的上升趋势,其效果优于市售TBHQ和VE,金银花精油有较好的提高葵花籽油煎炸品质的能力。金银花精油可以作为一种天然油脂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行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精油 葵花籽油 氧化稳定性 煎炸品质
下载PDF
甘草提取物对乳化猪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及乳化猪油在蛋糕中的应用
9
作者 吕义忠 张玉金 +4 位作者 柴秀航 符之勇 王安石 李志成 刘元法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95,共6页
为促进乳化猪油在烘焙食品中的应用,分析了甘草提取物及其组分(甘草酸、光甘草定)对乳化猪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将乳化猪油应用于蛋糕中,研究了乳化猪油的含油量对蛋糕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草提取物及其组分均能大幅延缓乳化猪油... 为促进乳化猪油在烘焙食品中的应用,分析了甘草提取物及其组分(甘草酸、光甘草定)对乳化猪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将乳化猪油应用于蛋糕中,研究了乳化猪油的含油量对蛋糕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草提取物及其组分均能大幅延缓乳化猪油的氧化酸败,其中甘草提取物的延缓效果最显著;含有0.02%甘草提取物的乳化猪油(含油量80%)在40℃下储藏28 d,其酸值、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值与空白组相比分别下降了72.53%、47.45%、62.98%;含油量80%的乳化猪油制备的蛋糕的膨胀体积与含油量50%的乳化猪油制备的蛋糕相比增加了99.75%,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分别降低了21.37%、14.58%、31.74%,但各指标均比猪油制备的蛋糕的差。综上,乳化猪油具有替代猪油应用于蛋糕制备的潜力,但仍需进一步深入探究乳化猪油组分与蛋糕中其他组分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提高蛋糕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猪油 甘草提取物 氧化稳定性 蛋糕
下载PDF
不同贮藏条件下水酶法牡丹籽油的氧化稳定性与货架期预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荣菡 蔡至彦 +2 位作者 邓晓彤 甘露菁 杨丹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116,共5页
旨在为水酶法牡丹籽油的品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探究不同贮藏条件下水酶法牡丹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并对其货架期进行预测。采用Schaal烘箱模拟加速氧化法,探究了抗氧化剂、包装材料、温度对牡丹籽油过氧化值的影响,并进行了氧化动力学分析... 旨在为水酶法牡丹籽油的品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探究不同贮藏条件下水酶法牡丹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并对其货架期进行预测。采用Schaal烘箱模拟加速氧化法,探究了抗氧化剂、包装材料、温度对牡丹籽油过氧化值的影响,并进行了氧化动力学分析,采用Arrhenius方程进行拟合,建立了水酶法牡丹籽油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排序为0.01%柠檬酸+0.01%TBHQ>0.02%TBHQ>0.02%柠檬酸>0.2%γ-谷维素;包装材料的抗氧化效果排序为棕色PET瓶>棕色玻璃瓶>透明PET瓶>透明玻璃瓶;随着温度升高,牡丹籽油的过氧化值明显增加;建立的货架期预测模型预测牡丹籽油在10、20、30℃下的货架期分别为117、77、51d,其实测货架期分别为134、90、60d。综上,使用抗氧化剂、避光、低温均能有效延缓水酶法牡丹籽油的氧化进程,建立的水酶法牡丹籽油货架期预测模型准确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水酶法 氧化稳定性 货架期预测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宰后羊肉色泽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曼婷 游紫燕 +3 位作者 黄俐 李可 栗俊广 白艳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0-197,共8页
以宰后羊双侧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在宰后不同贮藏时间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低温等离子体处理,通过分析冷藏期间样品色泽、肌红蛋白含量、脂肪氧化、总巯基含量和表面疏水性的变化,明确宰后不同贮藏时间进... 以宰后羊双侧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在宰后不同贮藏时间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低温等离子体处理,通过分析冷藏期间样品色泽、肌红蛋白含量、脂肪氧化、总巯基含量和表面疏水性的变化,明确宰后不同贮藏时间进行DBD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羊肉色泽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宰后不同时间利用DBD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羊肉的L^(*)、a^(*)值无显著影响(P>0.05),但b^(*)值显著高于未经DBD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对照组(P<0.05);DBD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会降低肉色稳定性,加速肉色劣变,P6(宰后6 h处理)和P12(宰后12 h处理)组色泽稳定性受到的影响较小;宰后不同时间利用DBD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羊肉的肌红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DBD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组样品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且DBD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会显著降低羊肉中总巯基含量并增加溴酚蓝结合量(P<0.05)。综上,宰后6~12 h使用DBD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羊肉对稳定和保持肉色的作用最明显。此外,DBD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可以加速肌原纤维蛋白氧化,在改善羊肉肌肉品质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 冷藏 色泽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不同聚合度菊粉对乳清蛋白基乳液结构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12
作者 陈嘉豪 周文昊 +2 位作者 刘刚 张海枝 秦新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7-165,共9页
该文探究了不同聚合度下不同浓度菊粉对乳清分离蛋白(whey isolate protein,WPI)乳化体系的结构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机制。通过连续相Zeta电位、内源荧光光谱;Mastersizer 3000型激光粒度仪、激光共聚焦等设备对WPI乳液的平均粒径、乳化... 该文探究了不同聚合度下不同浓度菊粉对乳清分离蛋白(whey isolate protein,WPI)乳化体系的结构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机制。通过连续相Zeta电位、内源荧光光谱;Mastersizer 3000型激光粒度仪、激光共聚焦等设备对WPI乳液的平均粒径、乳化性质、界面蛋白吸附率、微观结构以及氧化稳定性等进行表征,研究不同质量分数(0%、2%、4%、6%、8%)的短链菊粉、中链菊粉对WPI乳液结构稳定性以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菊粉质量分数的增大,乳液的平均粒径呈上升趋势。界面吸附蛋白、乳化活性指数(emulsifying activity index,EAI)和乳剂稳定性指数(emulsion stability index,ESI)呈现减小的趋势。乳液初级氧化产物值、次级氧化产物呈现增大趋势,质量分数为2%中链菊粉乳液在15 d内表现出良好的氧化稳定性。低浓度菊粉(质量分数为2%)表现出最小的粒径以及更高的EAI和ESI,较单独使用WPI乳液增加了9.59%以及8.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料 乳液 氧化稳定性 乳化能力 贮藏稳定性
下载PDF
加热温度对甘油二酯氧化稳定性及风味的影响
13
作者 刁小琴 陈晓东 +1 位作者 刘登勇 关海宁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3,80,共5页
以猪板油为原料制备猪油甘油二酯。研究95、120、145℃3种加热温度对猪油甘油二酯的酸价、p-茴香胺值、共轭二烯烃含量、碘值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猪油甘油二酯的酸价、p-茴香胺值、共轭二烯... 以猪板油为原料制备猪油甘油二酯。研究95、120、145℃3种加热温度对猪油甘油二酯的酸价、p-茴香胺值、共轭二烯烃含量、碘值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猪油甘油二酯的酸价、p-茴香胺值、共轭二烯烃和丙二醛含量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碘值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120℃后猪油甘油二酯的氧化劣变程度更加剧烈。主成分分析表明,95℃与145℃的甘油二酯香气成分存在差异,而120℃的甘油二酯香气与95℃和145℃的具有相同或相近成分。感官评价结果显示,适当加热有利于获得甘油二酯的最佳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二酯 温度 氧化稳定性 风味
下载PDF
DSC和Rancimat法测定亚麻籽油氧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杨国燕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9-32,共4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压榨亚麻籽油和菜籽油的起始氧化温度,并采用DSC法和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Rancimat)法测定两种食用油在不同氧化温度下的诱导氧化时间。实验结果表明:亚麻籽油的起始氧化温度比菜籽油的起始氧化温度低30℃;...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压榨亚麻籽油和菜籽油的起始氧化温度,并采用DSC法和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Rancimat)法测定两种食用油在不同氧化温度下的诱导氧化时间。实验结果表明:亚麻籽油的起始氧化温度比菜籽油的起始氧化温度低30℃;DSC法和Rancimat法测定的诱导氧化时间均随氧化温度升高而缩短,两种方法在不同氧化温度下的诱导氧化时间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DSC法的诱导氧化时间与氧化温度的相关系数最高,更利于未知温度下诱导氧化时间的推导。在检测方法上,与Rancimat法比较,DSC法用量小,测定时间短,更适于食用油的快速氧化稳定性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油 氧化稳定性 差示扫描量热仪 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
下载PDF
高油酸花生油与普通油酸花生油的脂肪酸、微量成分含量和氧化稳定性 被引量:48
15
作者 郑畅 杨湄 +4 位作者 周琦 黄凤洪 邓乾春 郭萍梅 刘昌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0-43,共4页
研究了高油酸花生油和普通油酸花生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主要微量营养成分植物甾醇、维生素E以及氧化诱导期、货架期。结果表明:高油酸花生油的油酸含量、植物甾醇含量、氧化诱导期和货架期分别比普通油酸花生油增加了28.03个百分点、... 研究了高油酸花生油和普通油酸花生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主要微量营养成分植物甾醇、维生素E以及氧化诱导期、货架期。结果表明:高油酸花生油的油酸含量、植物甾醇含量、氧化诱导期和货架期分别比普通油酸花生油增加了28.03个百分点、164.57 mg/100 g、27.27 h和4.09年;两种花生油中均检测到α-维生素E和γ-维生素E,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二者的总量无显著差异。因此,与普通油酸花生油相比,高油酸花生油具有更好的氧化稳定性和更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具有市场潜力和竞争力的优质食用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高油酸 微量成分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的分布及其氧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1
16
作者 孙汉印 姬强 +1 位作者 王勇 王旭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9-376,共8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模式条件下土壤团聚体分布、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的含量及其氧化稳定性。结果显示:不同秸秆方式对各级别团聚体影响有差异,秸秆还田降低了微团聚体(〈53μm)的含量,增加了大团聚体(〉2000μm)和中微...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模式条件下土壤团聚体分布、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的含量及其氧化稳定性。结果显示:不同秸秆方式对各级别团聚体影响有差异,秸秆还田降低了微团聚体(〈53μm)的含量,增加了大团聚体(〉2000μm)和中微团聚体(250~53μm)的含量;在不同的还田模式下,总体看来小麦秸秆高留茬还田、玉米秸秆粉碎旋耕直接还田或覆盖还田对团聚体的分布影响较大。短时期内不同秸秆还田处理对团聚体稳定性影响较小。在小麦秸秆粉碎旋耕直接还田条件下,玉米秸秆粉碎旋耕直接还田更有利于大级别团聚体(〉250μm)中有机碳的增加;在小麦秸秆不还田情况下,玉米秸秆粉碎旋耕直接还田或覆盖深松还田则有利于小级别团聚体中有机碳的提高。秸秆还田提高了较大团聚体(〉2000μm和250~2000μm)有机碳的氧化稳定性。降低了较小团聚体(〈53μm)有机碳的氧化稳定性。在同一小麦秸秆还田模式下,玉米秸秆粉碎旋耕直接还田有利于较大团聚体氧化稳定性的提高。相关分析表明:团聚体的平均几何直径(GMD)与250~53μm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和〈53μm级别团聚体数量关系最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水稳性团聚体 有机碳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汉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及货架期预测 被引量:34
17
作者 马攀 赵明烨 +3 位作者 陈敏 何锦风 钱平 陈天鹏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8-91,95,共5页
通过烘箱储存试验,以过氧化值(POV)为参考指标,研究了汉麻籽油在63、50、37、30、25、20℃下的氧化稳定性。采用油脂氧化酸败仪(Rancimat)法比较了汉麻籽油与其他油的氧化稳定性,以及抗氧化剂对汉麻籽油的抗氧化效果。烘箱试验表明,温... 通过烘箱储存试验,以过氧化值(POV)为参考指标,研究了汉麻籽油在63、50、37、30、25、20℃下的氧化稳定性。采用油脂氧化酸败仪(Rancimat)法比较了汉麻籽油与其他油的氧化稳定性,以及抗氧化剂对汉麻籽油的抗氧化效果。烘箱试验表明,温度越高,氧化反应的活化能(Ea)越小,汉麻籽油氧化越快。汉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要远低于菜籽油和棕榈油,将汉麻籽油与菜籽油调和可增强其氧化稳定性。TBHQ的抗氧化效果优于其他抗氧化剂,柠檬酸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添加200 mg/kg TBHQ和100 mg/kg柠檬酸可将汉麻籽油在100℃的诱导期(Oxidative stability indices,OSI)延长3.2倍。汉麻籽油的诱导期随温度的升高呈指数递减趋势,利用外推法预测其货架寿命误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籽油 烘箱法 RANCIMAT法 氧化稳定性 货架期
下载PDF
加工工艺对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及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18
作者 罗凡 费学谦 +2 位作者 李康雄 许伟 郭少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93-299,共7页
为了探究加工工艺对油茶籽油营养品质的影响,了解油酚类物质在加工工艺中的变化规律,该文从油茶籽油加工企业的生产线中取样,对压榨毛油和浸出毛油精炼工艺以及压榨毛油适度精炼工艺等不同工艺中油茶籽油中总酚、多酚组成及含量、抗氧... 为了探究加工工艺对油茶籽油营养品质的影响,了解油酚类物质在加工工艺中的变化规律,该文从油茶籽油加工企业的生产线中取样,对压榨毛油和浸出毛油精炼工艺以及压榨毛油适度精炼工艺等不同工艺中油茶籽油中总酚、多酚组成及含量、抗氧化活性系数和油的氧化诱导时间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压榨毛油精炼工艺包括水洗、脱色、脱臭、冬化;浸出毛油精炼工艺包括碱炼、水洗、脱色、脱臭、冬化;压榨毛油适度精炼工艺包括脱胶、碱炼、水洗、冬化等工艺步骤。结果显示:压榨油茶籽毛油中总酚平均质量分数为103.06μg/g,显著高于浸出油茶籽油48.52μg/g(P<0.05);油茶籽毛油经过精炼工艺后总酚和总酚的抗氧化活性均呈现下降趋势,三种精炼工艺后油茶籽油中总酚分别下降了88.9%,86.7%和63.81%,总酚的抗氧化活性分别下降了88.3%,93.51%和83.25%。适度精炼相比普通精炼对于保留油茶籽油中的多酚有明显优势,前者精炼后油茶籽油中总酚及其抗氧化活性系数分别为37.82μg/g和9.33%,后者仅为11.41μg/g和4.71%。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发现,浸出油茶籽毛油精炼后仅含有少量肉桂酸,压榨毛油传统精炼后压榨油茶籽油中测到苯甲酸、芦丁和肉桂酸等3种多酚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7、1.58和0.22μg/g,压榨毛油适度精炼后的油茶籽油中测到了单宁酸、绿原酸、表儿茶素等9种多酚,其中单宁酸和绿原酸的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4.57和3.26μg/g;适度精炼后油茶籽油氧化诱导时间从初始的8.56 h增加到11.66 h,增加了26.63%;压榨毛油传统精炼后油茶籽油氧化诱导时间从8.14 h增加到10.42 h,增加了21.83%。研究结果表明,压榨毛油适度精炼相比传统精炼工艺对于保留油茶籽油中多酚等成分有明显优势,所生产的茶油具有更强的氧化稳定性。研究结果为油茶籽油中营养成分的保留提供了途径,为油茶籽油加工工艺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 油脂 营养 油茶籽油 酚类物质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沙蒿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马文平 纳鹏 +2 位作者 蔡同一 叶力勤 李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62,共4页
白沙蒿是重要的沙生植物,其籽富含营养物质。采用烘箱加速法,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对超临界CO2流体提取的沙蒿籽油进行氧化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的沙蒿籽油氧化稳定性强于索氏提取的沙蒿籽油但明显不如市售的其它... 白沙蒿是重要的沙生植物,其籽富含营养物质。采用烘箱加速法,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对超临界CO2流体提取的沙蒿籽油进行氧化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的沙蒿籽油氧化稳定性强于索氏提取的沙蒿籽油但明显不如市售的其它植物油稳定,将不同组合的抗氧化剂加入沙蒿籽油中进行抗氧化性试验,表明TBHQ与VC的协同抗氧化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蒿籽油 氧化稳定性 氧化 氧化 油脂
下载PDF
不同产地核桃油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氧化稳定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33
20
作者 朱振宝 刘梦颖 +1 位作者 易建华 刘楠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7-90,共4页
测定了不同产地(云南、新疆、陕西、甘肃、山西、河北)核桃仁的理化性质和核桃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进行了差异分析和变异分析;通过Rancimat法评估了6种核桃油的氧化稳定指数(OSI),利用回归分析研究了核桃油脂肪酸组成及... 测定了不同产地(云南、新疆、陕西、甘肃、山西、河北)核桃仁的理化性质和核桃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进行了差异分析和变异分析;通过Rancimat法评估了6种核桃油的氧化稳定指数(OSI),利用回归分析研究了核桃油脂肪酸组成及其氧化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6种核桃仁理化性质的差异程度依次为: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6种核桃油理化性质的差异程度依次为:过氧化值>酸值>皂化值>碘值>相对密度>折光指数;6种核桃油脂肪酸含量差异程度依次为:亚麻酸>油酸>硬脂酸>棕榈酸>亚油酸;脂肪酸组分对核桃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亚油酸>硬脂酸>棕榈酸>油酸>亚麻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油 理化性质 脂肪酸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