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分子配位对叶绿素a氧化还原势与红外光谱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胡琼 王国营 +1 位作者 欧家鸣 王瑞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035-3040,共6页
以光系统I反应中心电子传递链上的辅助叶绿素a为目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结合三种基组,系统计算了该叶绿素及其两种配位分子模型在气相、模拟蛋白质环境和水中的氧化还原势和离解能;同时计算了这三种模型在气相中的几何结... 以光系统I反应中心电子传递链上的辅助叶绿素a为目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结合三种基组,系统计算了该叶绿素及其两种配位分子模型在气相、模拟蛋白质环境和水中的氧化还原势和离解能;同时计算了这三种模型在气相中的几何结构、红外光谱及其13C、15N和2H的同位素标记谱.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水分子配位引起镁离子偏离叶绿素a的卟啉环平面中央,导致以镁原子为中心的键角减小,Mg—N键长增长;而天冬酰胺对配位的水分子施加氢键影响后,使得Mg—N键进一步增长,镁离子与水分子中氧原子的配位键Mg—O键长减小,离解能增加,合成分子的氧化还原势减少;另外,分子的氧化还原势和配位键离解能随着相对介电常数的增加以及计算基组的增大而减小;三种分子模型的羰基(C襒O)和卟啉环上C襒C键的特征振动频率差值小于7cm-1,而同位素标记引起其峰位变化量的差值小于3cm-1.该计算为研究光合反应中心电子传递链上叶绿素a的作用与功能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叶绿素A 氧化还原势 离解能 红外光谱 基组
下载PDF
不同形态氮素对水稻叶中抗坏血酸氧化还原势和气孔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拥海 蒋林蓉 +1 位作者 俞乐 彭新湘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69-771,共3页
硝态氮下培养的水稻叶中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明显高于氨态氮下的,并随着培养时间进程而明显升高,氨态氮下的随着时间进程呈稍有下降趋势;硝态氮下氧化型AsA和总AsA含量虽高于氨态氮下的,但在前2d二者差异不明显,至3d时差异才显著。... 硝态氮下培养的水稻叶中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明显高于氨态氮下的,并随着培养时间进程而明显升高,氨态氮下的随着时间进程呈稍有下降趋势;硝态氮下氧化型AsA和总AsA含量虽高于氨态氮下的,但在前2d二者差异不明显,至3d时差异才显著。硝态氮下的AsA氧化还原势和气孔导度均显著高于氨态氮下的,二者的变化趋势相似,并呈现明显的平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坏血酸(AsA)氧化还原势 气孔导度
下载PDF
绿茶汤色与组织氧化还原势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正惠 汪琢成 阮宇成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417-420,共4页
茶叶生物系统内通过氧化还原所产生的基团,制约着茶叶品质的形成特征。研究结果证明,调控系统内的偶联氧化还原体系,可调节绿茶汤色品质的形成,改善绿茶汤色品质,并能充分体现绿茶绿色之品质特征。若以内源Vc绝对保留量(X:每100克干茶中... 茶叶生物系统内通过氧化还原所产生的基团,制约着茶叶品质的形成特征。研究结果证明,调控系统内的偶联氧化还原体系,可调节绿茶汤色品质的形成,改善绿茶汤色品质,并能充分体现绿茶绿色之品质特征。若以内源Vc绝对保留量(X:每100克干茶中的Vc毫克量)代表茶叶组织氧化还原势,则调控茶样色差测定值a,b,L与X的关系可以用回归方程来表示,这就客观地建立了绿茶汤色与组织氧化还原势的关系。借此进一步从生物势能变化角度讨论了绿茶色泽品质的形成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汤色品质 氧化还原势
下载PDF
锌细菌叶绿素a和镁细菌叶绿素a氧化还原势的比较
4
作者 赵东霞 朱尊伟 杨忠志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499-503,共5页
在光合体系中,叶绿素分子可以和不同的氨基酸配位.笔者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不同氨基酸与镁细菌叶绿素a和锌细菌素a配位时,离解能和氧化还原势的变化情况.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镁细菌叶绿素a分子中的金属镁原子被锌原子取代后,氧化还原... 在光合体系中,叶绿素分子可以和不同的氨基酸配位.笔者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不同氨基酸与镁细菌叶绿素a和锌细菌素a配位时,离解能和氧化还原势的变化情况.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镁细菌叶绿素a分子中的金属镁原子被锌原子取代后,氧化还原势变化不大.并且不同氨基酸分子与2种细菌叶绿素分子配位时,所引起氧化还原势的变化可以弥补因镁被锌取代所引起的变化.这2种互补的作用使得锌细菌叶绿素a分子在光合作用中仍然是一种很好的电子传递体.最后用TDDFT方法,计算了2种细菌叶绿素a分子在气相中的吸收光谱.结果表明锌细菌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相对于镁细菌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有6~7nm的蓝移,这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细菌叶绿素a 镁细菌叶绿素a 离解能 氧化还原势 吸收光谱
下载PDF
加强对玻璃配合料氧化还原势的控制
5
作者 原洪春 《辽宁玻搪》 1990年第1期29-32,共4页
关键词 玻璃 配合料 氧化还原势 平板玻璃
下载PDF
认识消毒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势
6
《城镇供水》 1995年第3期42-43,10,共3页
以往对氯的消毒控制,多从普通化学角度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本文从物理化学的氧化还原电位着手分析氯、氯胺、细菌、有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对消毒效果的影响,使对氯消毒效果有了新的控制途径,并由此可以研制出新的控制仪器设备。
关键词 氧化还原势 氧化 氧化能力 氧化还原电位 次氯酸钠 消毒效果 溶液 测量电极 细菌 氯浓度
下载PDF
亚细胞结构的氧化还原势梯度
7
作者 赵玉政 杨毅 +1 位作者 郑文云 杨弋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07-307,共1页
近十几年来,氧化还原信号转导成为了国际研究热点之一。活性氧分子在信号转导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得到了揭示,而其作用大多是通过改变受体、酶。
关键词 氧化还原势 亚细胞结构 巯基修饰
原文传递
氧化还原势法可有效地控制投氯量
8
作者 姚芳宇 《给水排水技术动态》 1997年第3期47-51,共5页
关键词 氧化还原势 余氯检测 需氯量
原文传递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取印刷线路板中铜的多点添加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梁国斌 刘维平 唐江宏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16-20,共5页
考察了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对废弃印刷电路板(PCBs)中铜回收的影响.由于PCBs添加时间和浓度显著影响菌体生长及铜浸取率,因而通过多点添加PCBs的策略促进铜浸取并减少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结果表明,PCBs添... 考察了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对废弃印刷电路板(PCBs)中铜回收的影响.由于PCBs添加时间和浓度显著影响菌体生长及铜浸取率,因而通过多点添加PCBs的策略促进铜浸取并减少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结果表明,PCBs添加量为18 g/L(4 g/L于48 h,6 g/L于96 h和8 g/L于144 h)时,经过240 h培养,铜浸取率达80%,说明该策略有效和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浸取 印刷电路板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 多点添加 氧化还原势
下载PDF
冶金炉渣电子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世铮 吴开明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37-342,共6页
在宏观冶金热力学的基础上,将具有微观电子化学势内涵的氧分压引入冶金工艺原理中,进行了冶金炉渣电子理论的研究,得出炉渣组元i的活度计算公式及冶金过程中铁液内的元素i氧化还原的热力学判据——氧化还原势。
关键词 氧分压 氧化还原势 冶金炉渣电子理论 冶金工艺原理 冶金工艺技术
下载PDF
叶面宝、“802”对脐橙保果效应试验初报
11
作者 潘家铮 吴金虎 丰红昌 《浙江柑桔》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4-24,共1页
本试验于1988年在华中农业大学脐橙大棚中进行。试材为7年生枳砧朋娜脐橙。除冬季盖塑料薄膜保温防冻外,其他管理与生产相同。 试验所用的叶面宝是广西化工研究所研制的产品,它含有多酚基功能团。该基团易氧化成醌,又可还原为酚,能调节... 本试验于1988年在华中农业大学脐橙大棚中进行。试材为7年生枳砧朋娜脐橙。除冬季盖塑料薄膜保温防冻外,其他管理与生产相同。 试验所用的叶面宝是广西化工研究所研制的产品,它含有多酚基功能团。该基团易氧化成醌,又可还原为酚,能调节植物的氧化还原势。“a802”为天门化肥厂生产。它的主要成份是硝基苯酚钾和邻硝基苯酚钾,能活化正在发育的胚、子房和果实的新陈代谢,抑制果实脱落。 试验设叶面宝8000、10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宝 保果 枳砧 苯酚钾 保温防冻 氧化还原势 化工研究所 酚基 功能团 座果
下载PDF
毕赤酵母合成S-腺苷甲硫氨酸过程谷胱甘肽流量分析与控制
12
作者 胡晓清 王汝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共4页
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L-methionine,SAM)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活性氨基酸,利用毕赤酵母催化合成是SAM主要生产方法,但SAM可被细胞转化为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reduced,GSH),后者可进一步转化为氧化型谷胱甘肽(glutathio... 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L-methionine,SAM)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活性氨基酸,利用毕赤酵母催化合成是SAM主要生产方法,但SAM可被细胞转化为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reduced,GSH),后者可进一步转化为氧化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oxidized,GSSG)。该研究分析了SAM合成过程中谷胱甘肽总量的动态变化,并基于GSSG/GSH偏移,揭示了胞内氧化还原势与GSH流量变化的相关性。最后添加抗氧化剂维生素C,通过降低胞内SAM→GSH流量及改善细胞活性,进一步提高SAM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腺苷甲硫氨酸 毕赤酵母 谷胱甘肽 氧化还原势 维生素C(VC)
下载PDF
大肠杆菌K235能量代谢扰动影响聚唾液酸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闫霞 吴剑荣 +1 位作者 郑志永 詹晓北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9-217,共9页
通过不同装液量、不同氧化还原状态的碳源和添加NA D+的前体烟酸来调控大肠杆菌胞内的能荷、还原力水平,研究胞内核苷酸和聚唾液酸合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聚唾液酸合成量越高,胞内UTP含量越低、UMP含量越高;同时,合成UTP、CTP消耗大... 通过不同装液量、不同氧化还原状态的碳源和添加NA D+的前体烟酸来调控大肠杆菌胞内的能荷、还原力水平,研究胞内核苷酸和聚唾液酸合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聚唾液酸合成量越高,胞内UTP含量越低、UMP含量越高;同时,合成UTP、CTP消耗大量ATP使胞内能荷水平较低。与其他碳源的发酵相比,以山梨醇为碳源时,由于胞内NADH水平的提高使菌体合成的聚唾液酸量最高。添加烟酸可以提高胞内的NAD+水平,导致胞内的氧化水平提高,从而使胞内还原产物如聚唾液酸、琥珀酸、乳酸的产量降低甚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聚唾液酸 能荷 核苷酸 氧化还原势
下载PDF
次氯酸钠在蔬菜加工中循环利用的杀菌效果评价 被引量:20
14
作者 侯田莹 赵园园 郑淑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7-30,共4页
为保证次氯酸钠(NaClO)溶液循环使用后的杀菌效力,研究黄瓜切片、油菜连续加样对次氯酸钠(NaClO)溶液杀菌效果的影响,同时探讨油菜和黄瓜汁液对NaClO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势(ORP)值影响。结果表明:切片黄瓜汁液渗出较多,多于1kg的样品量... 为保证次氯酸钠(NaClO)溶液循环使用后的杀菌效力,研究黄瓜切片、油菜连续加样对次氯酸钠(NaClO)溶液杀菌效果的影响,同时探讨油菜和黄瓜汁液对NaClO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势(ORP)值影响。结果表明:切片黄瓜汁液渗出较多,多于1kg的样品量即会导致NaClO溶液的ORP值和有效氯含量骤降,失去杀菌能力;而未切分的油菜对NaClO溶液的ORP值影响较弱,质量达9kg时,NaClO溶液的ORP值仍有约600mV;蔬菜汁液对NaClO溶液的ORP影响呈反"S"曲线,依据Boltzman拟合方程以及拐点理论,NaClO溶液ORP值降到600mV时,溶液已基本失去杀菌能力,需补充新鲜杀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氯酸钠 氧化还原电位 鲜切蔬菜 杀菌效力
下载PDF
玻璃原料及配合料的控制 被引量:8
15
作者 曾雄伟 程红莉 +2 位作者 张文玲 赵恩录 王志平 《玻璃》 2009年第1期27-33,共7页
简述了浮法玻璃硫酸盐的澄清机理,介绍了玻璃原料COD值的分析方法及影响因素,主要介绍了玻璃Redox的控制原理及计算方法。
关键词 玻璃原料及配合料 还原性硫 化学需氧量 氧化-还原 控制
下载PDF
漆酶-ABTS介体体系活化木质素磺酸铵制备环保型纤维板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文鑫 张永明 郭明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5-80,84,共7页
以木纤维为基体,漆酶-ABTS介体体系活化后的木质素磺酸铵(Lac+ABTS/ML)为黏结剂制备环保型纤维板(Lac+ABTS/MLF),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X射线衍射仪(XRD)和热重分析仪(TGA)分别分析材料的化学组分、... 以木纤维为基体,漆酶-ABTS介体体系活化后的木质素磺酸铵(Lac+ABTS/ML)为黏结剂制备环保型纤维板(Lac+ABTS/MLF),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X射线衍射仪(XRD)和热重分析仪(TGA)分别分析材料的化学组分、酚羟基质量分数、结晶度和热稳定性;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漆酶用量、介体用量和活化时间3个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参数为漆酶添加量为20 U/g、介体添加量为0.3%和活化时间为60 min,在此工艺下制备的纤维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均已达到GB/T 11718—2009中干燥状态下使用的普通型中密度纤维板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介体体系 木质素磺酸铵 环保型纤维板 工艺参数 物理力学性能
下载PDF
AS-301型酸性蚀刻液蚀刻机理、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镇权 吴培常 +1 位作者 林周秦 陈冠刚 《印制电路信息》 2018年第9期42-46,共5页
充分了解和掌握铜在各种类型蚀刻液中的蚀刻机理,通过严格的科学实验,测定出各类蚀刻液中工艺参数,把好PCB板蚀刻这一关。为此,就我公司AS-301型酸性蚀刻液的特点、蚀刻机理、影响因素、故障排除等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 蚀刻机理 蚀刻速率 氧化还原势
下载PDF
2呼吸链的组份
18
《微生物学杂志》 CAS 1987年第3期9-25,共17页
真核有机体的呼吸链位于线粒体的内膜上(3.1节),主要催化NAD(P)H和琥珀酸(同较小的底物,诸如3—磷酸甘油,脂肪乙酰辅酶A一起)做分子氧的氧化作用。它是四个彼此无关的氧化还原载体复合物(ⅠⅡⅢ和Ⅳ)、转氢酶、辅酶Q和细胞色素C的聚合体。
关键词 细胞色素氧化 线粒体 复合体 粒线体 电子传递链 呼吸链 氧化还原势 黄素蛋白 组份
下载PDF
Ozonation of Sulfur Dioxide in Sulphuric Acid Solution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丽梅 张书廷 +2 位作者 吕学斌 于晓艳 支苏丽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7期808-812,共5页
In this study, the oxidation rates of sulfur dioxide (SO2) in sulphuric acid solution by ozone and oxygen were compared, and the oxidation mechanism of ozone on SO2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xid... In this study, the oxidation rates of sulfur dioxide (SO2) in sulphuric acid solution by ozone and oxygen were compared, and the oxidation mechanism of ozone on SO2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 of the acidic solution was enhanced, the transformation rate of sulfuric acid to sulphuric acid was increased and the absorption driving force was improved in the presence of ozone. By comparing the amount of sulfate ions measured in the experiments and the theoretical amount of sulfate ions calculated from the amount of ozone consumed in the reaction, it can be confirmed that oxygen free radicals from dissociation of ozone are reactive as an efficient oxidant and oxygen from ozone generator participates in the reaction with SO2. 0.602 mol of effective oxygen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reaction by one mole of ozone in 10.15 rain at sulphuric acid concentration of 3% (by mass), SO2 concentration of 1.33% (by volume) and oxygen flow rate of 1.5 L.min^-1 from ozone genera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ZONE sulfur dioxide DESULFURIZATION sulphuric acid flue gas
下载PDF
Dehydrogenase Activity of Soil Microorganisms and the Total DNA Level in Soil of Different Use
20
作者 Wolinska Agnieszka Stepniewska Zofia Emilia Szymafisk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 2013年第9期613-622,共10页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find the interrelations between the activity of intracellular dehydrogenases, abundance of microorganisms, and the level of soil DNA in the Mollic Gleysol profile, with notification on the ...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find the interrelations between the activity of intracellular dehydrogenases, abundance of microorganisms, and the level of soil DNA in the Mollic Gleysol profile, with notification on the dominant DNA form (extra-or intra-cellular),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land use. Two neighbouring meadows were selected for investigations: one systematically cultivated and fertilized and the other deprived of any effect of anthropogenic activity, used as a control. We have demonstrated that dehydrogenase activity (DHA), the DNA content and microbial abundance strongly depended on the type of land use. DHA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 DNA content (r = 0.99^*** and r = 0.74^*, for cultivated and control sites, respectively). This relationship with such a high r value might suggest domination of the intracellular form of DNA in the cultivated meadow, which is also confirmed by the c.a. 13% increase in microorganism abundance in the cultivated soil.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microbial activities were defined by the significant positiv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microbial abundance and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an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pH, redox potential and soil bulk den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hydrogenase activity DNA microorganism abundance type of land us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