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7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氮量对优质稻G优325氮肥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立江 蒋明金 +7 位作者 何星雷 姬广梅 张佳凤 罗丹秋 江学海 田晋钰 黎勇 李敏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522,共8页
【目的】探明优质杂交籼稻新品种G优325的适宜施氮量。【方法】设5个施氮量处理(0、60、120、180和240 kg/hm^(2),分别记为N0、N60、N120、N180和N240)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G优325主要生育时期茎糵数、干物质积累与转运能力、... 【目的】探明优质杂交籼稻新品种G优325的适宜施氮量。【方法】设5个施氮量处理(0、60、120、180和240 kg/hm^(2),分别记为N0、N60、N120、N180和N240)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G优325主要生育时期茎糵数、干物质积累与转运能力、氮肥吸收利用率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适当增加施氮量能显著提高G优325的产量,且在N180处理下产量最高。施氮量对产量构成因素、茎蘖数和干物质积累总量影响显著,随着施氮量增加,G优325成熟期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干物质积累总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有效穗数和干物质积累总量均在N180处理达到最高值,而每穗粒数在N120处理最多。随着施氮量增加,抽穗前后的干物质积累向籽粒的转运量均表现为处理N180>N240>N120>N60>N0;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氮素积累总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N180处理下最高;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生理利用率均表现为处理N0>N60>N120>N180>N240。【结论】适宜提高施氮量(180 kg/hm^(2)),可协同实现优质杂交籼稻新品种G优325高产与较高氮肥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杂交籼稻 施氮量 干物质 氮肥利用率 产量
下载PDF
长期有机无机外源氮素配施作物氮肥利用率及土壤剖面氮分布特征
2
作者 张珂珂 宋晓 +7 位作者 郭斗斗 郭腾飞 岳克 丁世杰 张水清 黄绍敏 李杰 刘新浩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87,共9页
探究有机无机外源氮素配施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土壤剖面氮素分布的影响,为华北平原潮土区合理减少氮肥使用、提高氮肥利用率和科学管理土壤氮素资源提供参考。基于28年肥料定位试验,选择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化肥与有... 探究有机无机外源氮素配施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土壤剖面氮素分布的影响,为华北平原潮土区合理减少氮肥使用、提高氮肥利用率和科学管理土壤氮素资源提供参考。基于28年肥料定位试验,选择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化肥与有机肥配施(CFM)、化肥与秸秆配施(CFS)4个处理,分析了化肥、有机肥、秸秆作为主要外源氮素长期配施对作物可持续生产能力、氮肥利用率、施肥后效及潮土氮素剖面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入外源氮素能提高作物产量,小麦季CF、CFM、CFS处理平均分别增产280.49%、276.02%、286.73%,玉米季平均分别增产160.15%、170.86%、178.45%。CF、CFM、CFS处理小麦季、玉米季产量变异系数均高于CK处理,小麦季增幅更大。小麦季CFS处理产量可持续指数最高,为66.32%,玉米季CFM、CFS处理产量可持续指数基本一致,高于CF处理。与CF处理相比,CFM、CFS处理平均氮素吸收量分别提高2.11%、4.29%。CF、CFM、CFS处理氮肥累积利用率分别为61.12%、62.91%、64.78%,后效分别为0.72%、0.90%、0.60%,化肥与有机肥配施效果高于单施化肥、化肥与秸秆配施。与CF处理相比,CFM处理0~40 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提高22.08%~35.94%,碱解氮含量提高12.05%~38.17%。综上,投入外源氮素可提高作物产量和氮素吸收量、提升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化肥配施秸秆最有利于维持可持续生产能力。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化肥与秸秆配施提高了土壤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氮素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氮肥累积利用率 土壤剖面氮素分布
下载PDF
长期覆膜旱作和施用包膜尿素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祁通 汤胜 +2 位作者 周静杰 马庆旭 吴良欢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22,136,共15页
水稻覆膜旱作栽培(non-flooding plastic film mulching cultivation,PM)是以地膜覆盖为核心来实现水稻节水生产的综合集成创新技术。然而,在覆盖地膜后,氮肥只能在移栽前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导致水稻前期营养生长过盛和生育后期潜在缺... 水稻覆膜旱作栽培(non-flooding plastic film mulching cultivation,PM)是以地膜覆盖为核心来实现水稻节水生产的综合集成创新技术。然而,在覆盖地膜后,氮肥只能在移栽前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导致水稻前期营养生长过盛和生育后期潜在缺氮,从而限制了水稻高产。聚合物包膜尿素(polymer coated urea,CR)是一种控释氮肥,在传统淹水栽培(traditional flooding cultivation,TF)模式下已成为提高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最佳管理措施之一,但尚未在PM模式下进行长期定位试验评估。本研究以高产中熟籼型杂交稻‘两优培九’为供试水稻品种,比较在PM和TF 2种栽培模式下施用CR和普通尿素(urea,UR)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UR相比,在TF和PM模式下施用CR使水稻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9.2%和15.4%(P<0.05),使水稻产量分别提高8.6%和15.0%(P<0.05)。与TF模式相比,PM模式加速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降低了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与施用UR相比,在PM模式下施用CR能缓解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的下降,并使经济效益提高16.8%。综上所述,施用CR是解决在PM模式下水稻生育后期缺氮问题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覆膜旱作栽培 控释氮肥 氮肥利用率 经济效益 作物产量 土壤养分
下载PDF
秸秆及生物炭还田对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4
作者 马林杰 张诚信 +9 位作者 覃宝利 杨军 杨婷 徐荣 王守红 张家宏 寇祥明 陈选青 王展 张旭晖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3-1632,共10页
为了明确稻虾共作模式下促进水稻增产、氮肥利用率提高和土壤肥力提升的适宜的秸秆还田方式,本研究设置了5个处理[无秸秆还田和无氮肥施用(CK)、无秸秆还田(NS)、秸秆还田(S)、低量生物炭还田(LB)和高量生物炭还田(HB)],对比研究秸秆还... 为了明确稻虾共作模式下促进水稻增产、氮肥利用率提高和土壤肥力提升的适宜的秸秆还田方式,本研究设置了5个处理[无秸秆还田和无氮肥施用(CK)、无秸秆还田(NS)、秸秆还田(S)、低量生物炭还田(LB)和高量生物炭还田(HB)],对比研究秸秆还田及生物炭还田处理在水稻产量、水稻生长、氮肥利用率和土壤肥力指标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与NS处理相比,仅LB处理和HB处理显著增加了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茎蘖数、叶片SPAD值、叶面积指数、成穗率、地上部生物量、氮吸收量和产量,但LB处理和HB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与NS处理和S处理相比,水稻氮肥利用率指标在LB处理和HB处理下均显著提高,但LB处理和HB处理在氮肥偏生产力、氮肥籽粒生产效率、氮肥干物质生产效率上无显著差异。整体上看,LB处理和HB处理较NS处理显著提高氧化还原电位、pH、阳离子交换量、有机碳含量和氮磷钾有效性,但两者在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和pH上差异不显著。综合各处理在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肥力上的表现,本研究认为,稻虾共作模式下低量生物炭还田(7.5 t/hm^(2))是促进水稻高产、氮肥利用率提高和土壤肥力提升的适宜的秸秆还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生物炭 水稻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土壤肥力
下载PDF
不同氮肥类型对稻-油轮作氨挥发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5
作者 饶怡晴 岳子钦 +1 位作者 汪金平 李成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0-789,共10页
水稻-油菜(稻-油)轮作是我国代表性轮作方式之一,然而不合理的氮肥施用导致稻-油轮作系统氮肥利用率下降和氮素流失。为此,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不施氮肥(CK)为对照,设尿素(UF)、缓释肥+尿素(SF)、尿素+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DF)... 水稻-油菜(稻-油)轮作是我国代表性轮作方式之一,然而不合理的氮肥施用导致稻-油轮作系统氮肥利用率下降和氮素流失。为此,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不施氮肥(CK)为对照,设尿素(UF)、缓释肥+尿素(SF)、尿素+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DF)和生物炭+尿素(BF)4个处理,拟探明不同氮肥类型对稻-油轮作系统氨挥发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类型显著影响NH_3挥发、氮肥利用率与作物产量。1)各处理水稻季氨挥发均高于油菜季。与CK相比,UF、SF、DF和BF处理周年累积NH_3挥发量分别显著提高1.6倍、1.0倍、1.1倍和0.8倍。与UF相比,SF、DF和BF周年累积NH_3挥发量分别显著降低20.5%、19.7%和30.9%。2)与UF相比,SF、DF和BF油菜季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27.9%、10.3%和19.3%,水稻季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49.3%、32.8%和41.5%。3)与UF相比,SF、DF和BF油菜产量分别提高6.7%、2.8%和4.3%,水稻产量分别提高36.7%、14.0%和23.4%。与UF相比,SF油菜季经济效益提高24.3%,SF、DF和BF水稻季经济效益分别提高70.7%、21.1%和1.1%,其中SF经济效益最高。本研究结果表明,缓释肥+尿素能显著减少稻-油轮作NH_3挥发损失,并更有效地提高氮肥利用率、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是一项经济生态的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油菜轮作 缓释肥 氨挥发 氮肥利用率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压差式和泵吸式施肥装置对棉花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6
作者 杨茂琪 侯振安 闵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1-278,共8页
【目的】研究压差式施肥和泵吸式施肥两种施肥装置对滴灌棉田氮素吸收、棉花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新疆干旱区滴灌棉田水肥一体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3个处理:不施氮(N_(0))、压差式施肥装置(N_(300)-压差式)、泵吸式施... 【目的】研究压差式施肥和泵吸式施肥两种施肥装置对滴灌棉田氮素吸收、棉花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新疆干旱区滴灌棉田水肥一体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3个处理:不施氮(N_(0))、压差式施肥装置(N_(300)-压差式)、泵吸式施肥装置(N_(300)-泵吸式),其中氮肥为硫酸铵,用量为300 kg/hm^(2)。【结果】与N 0处理相比,N_(300)-压差式和N_(300)-泵吸式处理显著增加棉花总生物量、氮素吸收量和籽棉产量;与N_(300)-压差式处理相比,N_(300)-泵吸式处理滴头肥液铵态氮浓度分布更加均匀,且N_(300)-泵吸式处理棉花生物量、氮素吸收量、籽棉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显著增加15.94%、31.50%、7.32%和52.98%。【结论】同一施肥量的条件下,泵吸式施肥装置滴头肥液铵态氮浓度随时间变化幅度比压差式施肥装置小,泵吸式施肥装置施肥均匀性优于压差式施肥装置,泵吸式施肥装置较压差式施肥装置促进棉花生长,且显著提高氮素吸收量及籽棉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压差式施肥装置 泵吸式施肥装置 产量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氮肥减施时期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肥去向的影响
7
作者 李建强 王强 +3 位作者 马军伟 马进川 费冰雁 陈照明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7-153,共7页
为探明氮肥减施时期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肥去向的影响,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水稻氮肥减施措施提供理论支持。于2018—2019年,在大田条件下设置5个处理:(1)不施氮肥(N0);(2)常规施肥(N1,N 225 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分别为N 90... 为探明氮肥减施时期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肥去向的影响,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水稻氮肥减施措施提供理论支持。于2018—2019年,在大田条件下设置5个处理:(1)不施氮肥(N0);(2)常规施肥(N1,N 225 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分别为N 90、67.5、67.5 kg/hm^(2));(3)基肥减氮(N2,N 202.5 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分别为N 67.5、67.5、67.5 kg/hm^(2));(4)分蘖肥减氮(N3,N 202.5 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分别为N 90、45、67.5 kg/hm^(2));(5)穗肥减氮(N4,N 202.5 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分别为N 90、67.5、45 kg/hm^(2))。2019年在施氮处理小区内设置^(15)N稳定同位素示踪微区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N1)相比,减氮10%不会降低水稻产量。然而,不同减氮时期对水稻产量有显著影响,N2处理的水稻产量较N3处理增产7.8%~9.4%。N2和N3处理较N1处理显著提高了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而N1和N4处理间氮肥表观利用率无显著差异。与N4处理相比,N1和N2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植株对^(15)N肥料的吸收量。各处理^(15)N肥料利用率为26.0%~30.1%,其中N2处理显著高于N4处理。^(15)N肥料主要残留在0~20 cm土层中,其约占^(15)N肥料总残留量的90%。基肥减氮(N2)可以提高水稻^(15)N肥料利用率和残留率,降低氮肥损失率。因此,减少施氮量应减少基肥中的氮肥用量,不仅可以保证水稻产量,而且还能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肥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减量 产量 氮肥利用率 15N同位素示踪
下载PDF
基于长期氮肥示踪试验评估氮肥利用率算法的合理性
8
作者 巨晓棠 田雪 +1 位作者 冀宏杰 田昌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84-1294,共11页
氮肥利用率是衡量氮肥被作物利用的一个指标,常规采用的计算方法为差减法和15N示踪法,主要是通过作物吸收的氮量来计算氮肥利用率。由于这两种方法没有考虑氮肥在土壤中的残留和后效,显著低估了施用氮肥的实际效应。为此,国内外研究者... 氮肥利用率是衡量氮肥被作物利用的一个指标,常规采用的计算方法为差减法和15N示踪法,主要是通过作物吸收的氮量来计算氮肥利用率。由于这两种方法没有考虑氮肥在土壤中的残留和后效,显著低估了施用氮肥的实际效应。为此,国内外研究者一直在探索更实际的氮肥利用率计算法。不同的改进方法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包含了氮肥的遗留效应,弥补了差减法和15N示踪法在短期试验中对实际氮肥利用率的严重低估,基本接近于实际氮肥利用率,但远高于常规差减法或15N示踪法估算值。在本文中定义的实际氮肥利用率(ANUE)为:在土壤残留示踪氮被完全消耗的条件下,作物地上部吸收肥料氮占施氮量的百分比。法国28年旱地作物的氮肥叠加利用率为61.3%~65.3%,中国太湖地区17年的水旱轮作体系示踪氮肥试验中氮肥叠加利用率为38.6%~43.0%。本研究采用Origin 2021的图形数字化工具,获取这两个长期定位试验数据,包括每季作物吸收15N、土壤残留15N数据,分别以耗竭耕层(0—20 cm)、1 m、2 m土体中的氮素残留量来计算氮肥利用率。以此为参照标准,评估土壤氮素平衡法和氮肥有效率法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基于2 m土体残留肥料氮的土壤氮素平衡法和氮肥有效率法,会高估旱地作物的氮肥利用率;而以耕层土壤残留肥料氮作为估计参数时,则与旱地实际氮肥利用率基本一致(61%~74%);而氮肥有效率(41%~52%)可以很好地估算我国太湖地区水旱轮作体系的实际氮肥利用率。因此,跨地块或作物系统的氮肥利用率比较,应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以避免由不同方法导致的不可比性而产生误解。氮肥有效率法(将作物吸收和土壤残留氮均视为有效部分)可以通过短期试验获得接近实际的氮肥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利用率 差减法 15N示踪法 土壤氮素平衡法 氮肥有效率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式与新型肥料匹配对巢湖流域水稻品质、经济效益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9
作者 马丽 张雪儿 +10 位作者 张如梦 衡继璇 熊启中 郝杏中 陈骏 喻海峰 王孝忠 柴如山 景建元 罗来超 张卫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4期669-676,共8页
为了探明在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条件下,不同施肥方式与新型肥料匹配对水稻生产的影响,选用5种不同类型复合(混)肥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不施肥(CK)、普通复合肥一基两追(T_(1))、水稻配方肥一基两追(T_(2))、增效控失肥一基一追(T_(3))、... 为了探明在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条件下,不同施肥方式与新型肥料匹配对水稻生产的影响,选用5种不同类型复合(混)肥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不施肥(CK)、普通复合肥一基两追(T_(1))、水稻配方肥一基两追(T_(2))、增效控失肥一基一追(T_(3))、缓释掺混肥一次性施肥(T_(4))、无机包裹型复合肥一次性施肥(T_(5))6个处理,分析了不同施肥方式与新型肥料匹配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氮肥利用率、经济效益及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复合肥一基两追处理(T_(1))相比,4种新型肥料处理(T_(2)、T_(3)、T_(4)、T_(5))均显著提高了稻米蛋白质含量,氮肥利用率均提高至50%以上,各处理氮肥利用率分别增加35%、68%、75%和48%,各新型肥料处理同时显著降低了田面水氮素浓度,减少氮素流失风险。其中水稻配方肥一基两追处理相比普通复合肥可显著降低稻米垩白度与垩白粒率,提升稻米外观品质;缓释掺混肥一次性施肥处理可提高水稻产量,相比普通复合肥一基两追处理增产30%,节约生产成本5 442元.hm^(–2),总收益增加12 437元.hm^(–2)。综合来看,在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条件下,一次性施肥方式匹配缓释掺混肥的水稻生产方式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增加水稻产量,是提高水稻效益的最佳种植模式。一次性施肥方式匹配缓释掺混肥的水稻种植模式可适用于巢湖流域水稻生产推广,对水稻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巢湖流域水稻绿色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施肥 新型肥料 水稻品质 经济环境效益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夏玉米氮肥利用率及N_(2)O排放的影响
10
作者 李新美 齐红志 +9 位作者 何家帅 杨康娜 魏跃鹏 郭航兆 孙磊康 李孝永 贾绪存 李玉霞 李荣发 王群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100,共9页
2022—2023年连续2 a设置不施肥(CK)、常规施肥(CF)、有机肥替代10%化肥(FM1)、有机肥替代30%化肥(FM2)和有机肥替代50%化肥(FM3),共5个处理,探究有机肥替代不同比例化肥对玉米产量和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处理相比,FM1... 2022—2023年连续2 a设置不施肥(CK)、常规施肥(CF)、有机肥替代10%化肥(FM1)、有机肥替代30%化肥(FM2)和有机肥替代50%化肥(FM3),共5个处理,探究有机肥替代不同比例化肥对玉米产量和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处理相比,FM1、FM2、FM3处理的2 a平均土壤容重分别降低1.43%、2.15%、4.67%,2 a平均土壤孔隙度分别增加2.07%、2.60%、5.51%,2 a平均硝态氮含量分别增加9.67%、14.86%、11.01%。与CF处理相比,FM1处理玉米植株2 a平均干物质累积量和产量分别增加3.41%、3.42%,FM3处理分别减少3.25%、6.73%。与CF处理相比,FM1处理2 a平均氮素累积量增加4.49%,2 a平均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增加13.62%、6.11%,2 a平均经济效益增加2.87%,2 a平均一氧化二氮(N_(2)O)排放量减少16.41%,且FM1处理增加了茎秆、叶片的氮素累积量。当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在30%及以上时(FM2、FM3处理),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明显降低,经济效益减少。综上,有机肥替代10%化肥可以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N_(2)O排放量,是实现氮肥减施和农业绿色高产的推荐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有机肥替代化肥 产量 氮肥利用率 N_2O排放 经济效益
下载PDF
高碳基肥对烟稻轮作系统烟田氮肥利用率和氮效益的影响
11
作者 陈卓 李晓龙 +7 位作者 方明 吴文信 李思军 李岩 王羿 付佳 刘国顺 殷全玉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9-105,共7页
高碳基肥是一种以生物炭为主要原料的新型有机肥,具有碳封存的效果。本研究在烟稻轮作生态系统下采用大田试验法,设置不施氮肥(CK0)、仅施化肥(CK1)、饼肥替代13%化肥氮(N1)、饼肥替代26%化肥氮(N2)、高碳基肥替代13%(N3)和26%化肥氮(N4... 高碳基肥是一种以生物炭为主要原料的新型有机肥,具有碳封存的效果。本研究在烟稻轮作生态系统下采用大田试验法,设置不施氮肥(CK0)、仅施化肥(CK1)、饼肥替代13%化肥氮(N1)、饼肥替代26%化肥氮(N2)、高碳基肥替代13%(N3)和26%化肥氮(N4)共6个处理,研究饼肥和高碳基肥替代不同比例化肥对郴州烤烟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1相比,饼肥替代26%化肥氮时,烤烟整株干物质积累量、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施氮效益分别提高13.19%、6.80个百分点、12.82%和10.41%;高碳基肥替代比例为26%时,各指标值分别提高11.01%、9.27个百分点、20.76%和19.69%。两种有机肥均显著提高烟叶氮肥利用率和施氮经济效益,在同等施用比例下,高碳基肥的效果优于饼肥。施用同种有机肥时,替代比例为26%的氮肥利用率高于替代比例13%,说明有机肥配施化肥替代比例较高更有利于烟株生长。(2)单施化肥,氮素在烤烟根、茎、叶和花中的分配比例分别是26%、27%、23%和24%,饼肥或者高碳基肥部分替代化肥显著增加氮素在烤烟茎中的分配比例,略微降低了氮素在根和叶片中的分配比例。综上,化肥配施高碳基肥明显提高烟稻轮作系统下烤烟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其作用效果优于饼肥,且替代化肥氮比例为26%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基肥 烤烟 烟稻轮作系统 氮素分配 氮肥利用率 施氮效益
下载PDF
不同形态氮肥配比对西瓜生长发育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12
作者 唐超男 杜少平 +4 位作者 马红艳 邓云霄 张俊峰 马彦霞 蒯佳琳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864-870,共7页
为明确不同形态氮肥及配比对西瓜生产性能的影响,为西瓜栽培中氮肥选择提供依据。以陇抗9号为供材,在等氮水平(N200kg/hm^(2))下,设3种形态氮肥(酰胺态氮、硝态氮、铵态氮)和3种硝铵配比(70%硝态氮+30%铵态氮、50%硝态氮+50%铵态氮、30... 为明确不同形态氮肥及配比对西瓜生产性能的影响,为西瓜栽培中氮肥选择提供依据。以陇抗9号为供材,在等氮水平(N200kg/hm^(2))下,设3种形态氮肥(酰胺态氮、硝态氮、铵态氮)和3种硝铵配比(70%硝态氮+30%铵态氮、50%硝态氮+50%铵态氮、30%硝态氮+70%铵态氮)处理,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西瓜干物质积累、产量、品质及氮素养分积累利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氮肥种类对西瓜植株干物质积累、产量、氮素养分积累及利用的影响为硝态氮>酰胺态氮>铵态氮;70%硝态氮+30%铵态氮能够维持较好的果实品质,其西瓜产量、经济收益、氮肥利用率和偏生产力最高,与酰胺态氮相比,西瓜产量提高了15.24%、经济收入增加了6056元/hm^(2)、氮肥利用率提高了7.95个百分点、氮肥偏生产力增加了15.24%。综上所述,西瓜生产在施氮200 kg/hm^(2)水平下以70%硝态氮+30%铵态氮的比例投入为佳,适宜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形态配比 西瓜 产量 品质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灌溉方式与氮肥运筹对双季晚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13
作者 关常铮 段玉婷 +3 位作者 刘风 罗龙欣 祝海竣 王学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148,共10页
为探究不同灌溉方式与氮肥运筹对双季晚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于2022—2023年,在湖南益阳市赫山区,以Y两优911为试材,设2种灌溉方式(W1.淹水灌溉;W2.湿润灌溉)和3种氮肥运筹(N1:基肥∶蘖肥∶穗肥=5∶3∶2;N2:基肥∶... 为探究不同灌溉方式与氮肥运筹对双季晚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于2022—2023年,在湖南益阳市赫山区,以Y两优911为试材,设2种灌溉方式(W1.淹水灌溉;W2.湿润灌溉)和3种氮肥运筹(N1:基肥∶蘖肥∶穗肥=5∶3∶2;N2:基肥∶蘖肥∶穗肥=3∶4∶3,N3:基肥∶蘖肥∶穗肥∶粒肥=3∶4∶2∶1),不施氮肥为对照(CK1.淹水灌溉;CK2.湿润灌溉),测定各处理组合下水稻的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率。结果表明,与W1相比,W2处理下水稻LAI在生育前期LAI较低,生长中后期W2处理LAI整体表现较高;SPAD值以W1处理较高,但生育后期SPAD值差异不显著;在相同的灌溉条件下,与N1相比,N2、N3处理能够延缓水稻生育后期LAI与SPAD值的下降;W2处理能显著提高水稻干物质积累量,较W1处理增加6.61%~16.37%,氮肥运筹下生育前中期干物质量以N1较高,生育后期干物质量以N1、N3较高;W2模式比W1模式增产7.59%~10.47%;2种灌溉模式下均以N3处理产量表现最佳,W2N3处理要比其他处理增产3.24%~14.53%,W2N3处理虽然有效穗数较低,但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有所提高,从而使产量提高;2 a间,氮素总积累量、氮肥吸收利用率以W2N2与W2N3较高,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与氮素收获指数均为W2N3较高,氮肥生理利用率以W1N3处理较高。综上,灌溉方式和氮肥运筹显著影响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以W2(湿润灌溉)耦合N3(基肥∶蘖肥∶穗肥∶粒肥=3∶4∶2∶1)的氮肥运筹方式更有利于水稻干物质的积累、产量的提高和氮肥的高效利用,既能满足高产,也能起到节水的作用,为最佳水肥耦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灌溉方式 氮肥运筹 干物质 产量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巢湖流域氮肥减施下2种控释肥料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环境效益的影响
14
作者 汤佳玮 丁婕婕 +6 位作者 刘晓淑 陈勇 陈骏 李慧敏 罗来超 熊启中 张卫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26-1833,共8页
探讨2种控释肥料减氮施用对作物产量与氮素利用率及环境效益的影响,为巢湖流域氮肥减量增效、作物丰产及面源污染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于2022年在巢湖流域进行2种新型控释肥料减量施用田间试验,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选取无机包裹肥和... 探讨2种控释肥料减氮施用对作物产量与氮素利用率及环境效益的影响,为巢湖流域氮肥减量增效、作物丰产及面源污染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于2022年在巢湖流域进行2种新型控释肥料减量施用田间试验,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选取无机包裹肥和增效控释肥2种控释肥料,并设置5个施氮水平(不施氮、农户模式施氮量及在农户模式施氮量的基础上减量20%、28%和40%,即施氮量为0 kg/hm^(2)、263 kg/hm^(2)、210 kg/hm^(2)、189 kg/hm^(2)和158 kg/hm^(2))。分析2种控释肥料氮肥减量施用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氮素转运利用及水稻季环境效益的影响。与农户模式相比,减氮20%施用2种新型控释肥料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可以实现减氮不减产,且显著降低了水稻季活性氮损失的风险。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无机包裹肥和增效控释肥的最佳施氮量为230 kg/hm^(2)和19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减量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活性氮损失 巢湖流域
下载PDF
腐熟鸡粪替代氮肥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5
作者 荀贤玉 夏阳洋 +5 位作者 钟月华 孟爱红 何玲玲 张军强 马洪波 王晓云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5期1-5,共5页
针对东台缠脚土土壤结构较为紧实的特点,研究施用腐熟鸡粪对水稻产量、品质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2022年在江苏省东台市五烈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内试验点开展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南粳9108’为供试水稻,在潴育型水稻土缠脚土上种植,依据... 针对东台缠脚土土壤结构较为紧实的特点,研究施用腐熟鸡粪对水稻产量、品质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2022年在江苏省东台市五烈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内试验点开展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南粳9108’为供试水稻,在潴育型水稻土缠脚土上种植,依据等氮替代原则,设置不施肥处理、常规处理、鸡粪替代氮肥10%、鸡粪替代氮肥20%、鸡粪替代氮肥30%、鸡粪替代氮肥40%、鸡粪替代氮肥50%7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鸡粪替代氮肥有效增加了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且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幅度分别为0.86%~3.45%和0.57%~9.53%,容重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而降低,降低了0.73%~4.41%,有效改善了土壤肥力和结构,进而增加了水稻产量、提升了稻米品质,其中鸡粪替代氮肥20%处理显著增加了水稻产量,增产19.44%(P<0.05),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16.58%(P<0.05)。综合比较,鸡粪替代氮肥20%的水稻经济效益最高,既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又改善了土壤结构,是较优的鸡粪替代氮肥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缠脚土 腐熟鸡粪 替代氮肥 产量 品质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中浙优1号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陆海 《南方农业》 2024年第8期8-10,共3页
以中浙优1号水稻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施氮量对水稻籽粒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置了4个施氮量处理,分别为不施氮肥(CK处理)、施氮量85 kg·hm^(-2)(T_(1)处理)、施氮量175 kg·hm^(-2)(T_(2)处理)、施氮量255 kg&#... 以中浙优1号水稻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施氮量对水稻籽粒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置了4个施氮量处理,分别为不施氮肥(CK处理)、施氮量85 kg·hm^(-2)(T_(1)处理)、施氮量175 kg·hm^(-2)(T_(2)处理)、施氮量255 kg·hm^(-2)(T_(3)处理)。结果表明:施氮量对水稻籽粒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适量施氮可显著提高水稻籽粒产量和品质,但过量施氮会导致氮肥利用率降低;当施氮量为175 kg·hm^(-2)时,水稻籽粒产量和品质均较高,氮肥利用率也较高。在实际中浙优1号水稻生产中,推荐按175 kg·hm^(-2)的施氮量进行施肥,以达到高产、高效、环保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中浙优1号 产量 品质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氮肥增效剂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陶娟花 温苗 +3 位作者 石其伟 张惠泽 金亮 马进川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为研究氮肥增效剂与化肥配施对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产量、植株氮含量和氮肥利用率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施肥量情况下,与单施化肥相比(RF1、RF2),化肥与氮肥增效剂配施(RF1+N... 为研究氮肥增效剂与化肥配施对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产量、植株氮含量和氮肥利用率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施肥量情况下,与单施化肥相比(RF1、RF2),化肥与氮肥增效剂配施(RF1+NS、RF2+NS)可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增产幅度分别为12.2%和8.8%。与RF1和RF2相比,RF1+NS和RF2+NS处理氮肥表观回收率分别显著提高了9.26和6.20百分点。综上,化肥与氮肥增效剂配施有助于减少氮肥施用量,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氮肥增效剂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控释尿素配比对华南双季稻产量、氮素吸收累积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18
作者 易琼 吴腾飞 +5 位作者 曾招兵 唐拴虎 付弘婷 李苹 戴文举 张木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7-1316,共10页
【目的】探讨2种不同释放期控释尿素不同配施模式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累积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我国华南双季稻区优化施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6个处理:T1,不施氮处理;T2,速效氮肥单施处理;T3,60 d控释尿素单施... 【目的】探讨2种不同释放期控释尿素不同配施模式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累积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我国华南双季稻区优化施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6个处理:T1,不施氮处理;T2,速效氮肥单施处理;T3,60 d控释尿素单施处理;T4,90 d控释尿素单施处理;T5,60 d控释尿素配施处理(30%60 d控释尿素+70%速效氮肥);T6,90 d控释尿素配施处理(30%90 d控释尿素+70%速效氮肥)。动态分析不同处理的水稻叶片SPAD值,灌浆后地上部、剑叶、穗部氮含量及干物重;收获期测定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计算不同施肥处理的氮肥利用效率。【结果】由早、晚稻年平均产量可知,施用控释尿素的T3~T6处理较速效氮肥单施的T2处理产量显著增加(P<0.05,下同),增幅为4.7%~8.5%。其中,T5处理产量(5.8 t/ha)最高,显著高于T3和T4处理,但与T6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与T1处理相比,施用氮肥提高了早稻剑叶SPAD值,T6处理的剑叶SPAD值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始终高于T5处理,T3处理的剑叶SPAD值总体高于T4处理。T5处理产量较高归因于其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同时保持较高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稻植株地上部氮含量逐渐下降,而干物重逐渐增加,且各处理不同部位干物重存在明显差异,至收获期,T5和T6处理穗干物重均显著高于T2处理,但T5处理地上部氮素累积量相对低于其他施氮处理。各控释尿素处理的氮素表观回收率和氮肥农学效率均显著高于T2处理,其中氮素表观回收率以T3处理最高(35.7%),氮肥农学利用率以T5处理最高(7.3%)。【结论】等氮肥用量下,30%60 d控释尿素配施70%速效氮肥处理在提高籽粒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方面具有优势,可作为华南双季稻区的推荐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尿素 养分配施 氮素吸收积累 氮肥利用率 产量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19
作者 公臣 王世伟 +5 位作者 冯尚宗 袁茂胜 张建达 胡涛 张春艳 庄克章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102,共7页
针对当前中低产夏玉米田耕层薄、犁底层厚、单施缓释肥及玉米生育前期氮素供应不足的问题,本试验以玉米品种联创839为材料,在施氮240 kg/hm^(2)条件下,设置免耕单层PK肥(无氮肥,SPK)、免耕单层缓释NPK肥(SNPK)、免耕单层掺混NPK肥(SNMPK... 针对当前中低产夏玉米田耕层薄、犁底层厚、单施缓释肥及玉米生育前期氮素供应不足的问题,本试验以玉米品种联创839为材料,在施氮240 kg/hm^(2)条件下,设置免耕单层PK肥(无氮肥,SPK)、免耕单层缓释NPK肥(SNPK)、免耕单层掺混NPK肥(SNMPK)、深松分层PK肥(无氮肥,DPK)、深松缓释NPK肥(DNPK)、深松分层NPK肥(DNLPK)共6个处理,所有肥料均一次性基施,研究不同耕作施肥处理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施肥处理对玉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影响显著,其中DNLPK处理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均最高,较DNPK、SNMPK、SNPK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8.8%、5.7%,9.5%、5.4%和13.0%、12.0%;不同耕作施肥处理对茎叶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率影响显著,缺氮处理的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率均较高,其中DPK处理均最高,较DNLPK处理高出511.00 kg/hm^(2)和7.99个百分点;不同耕作施肥处理显著影响花前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缺氮处理的较高,其中SPK处理最高,比DNLPK处理高出11.17个百分点;不同耕作施肥处理对植株氮素积累量影响显著,其中DNLPK处理最高,较DNPK、SNMPK、SNPK处理分别提高1.9%、3.9%、5.4%,均达显著水平;不同耕作施肥处理对氮肥表观利用效率影响显著,其中DNLPK处理最高,较DNPK、SNMPK、SNPK处理分别提高4.9%、7.1%、11.0%,均达显著水平。综上看出,深松分层施肥技术既能满足中低产田夏玉米对养分的需求,又能提高氮肥利用率,实现产量提升。该结论可为深松分层施肥技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分层施肥 中低产田 夏玉米 干物质积累 产量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粪肥部分替代化肥对滇东北红壤地区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20
作者 卢俊媛 单庆绕 +5 位作者 赵会玉 王劲松 蔡奇林 赵丽梅 张勤斌 敖文 《云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4-20,共7页
针对滇东北红壤地区玉米种植施肥和固态粪肥的利用,探讨玉米化肥减量与粪肥替代化肥的肥料施用效果。在滇东北沾益、富源、麒麟等3个地点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施肥(CK)、100%化肥(CF)、粪肥替代15%化学氮肥(M1)、粪肥替代30%化学氮肥(M2... 针对滇东北红壤地区玉米种植施肥和固态粪肥的利用,探讨玉米化肥减量与粪肥替代化肥的肥料施用效果。在滇东北沾益、富源、麒麟等3个地点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施肥(CK)、100%化肥(CF)、粪肥替代15%化学氮肥(M1)、粪肥替代30%化学氮肥(M2)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粪肥替代化肥可提升玉米穗长、穗粗、穗粒数、秃尖度、百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3个试点玉米产量粪肥替代处理均比化肥处理高,M1比CK增产79.49%~88.30%,比CF增产6.94%~17.04%;M2比CK增产72.23%~93.97%,比CF增产4.73%~15.55%,比M1增产3.01%~4.65%;但随着粪肥的施入,玉米投产比出现负增长。3个点氮素积累总量均表现出M1>M2>CF>CK,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收获指数表现为CK>CF>M2>M1。3个试点的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回收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都随着粪肥施用量加大而上升;而氮肥生理利用率M1最低,M2与CF接近。粪肥替代化肥,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提高玉米种植氮素的利用效率和氮肥的偏生产力。生产上还需针对各地实际,找出粪肥替代的最佳经济施用量;在粪肥生产过程中,要注重提高粪肥质量和降低粪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肥 肥料替代 产量影响 氮肥利用率 红壤 玉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