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1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肥施用对水稻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1
作者 郭齐霞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7期157-159,共3页
以最高施氮量225 kg/hm^(2)为基础依次递减,共设计4个施氮水平,于2022年4月-9月在贵州省黎平县中潮镇上黄村开展氮肥减量施用对水稻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氮处理下水稻生长季干物质积累量变幅在2.3... 以最高施氮量225 kg/hm^(2)为基础依次递减,共设计4个施氮水平,于2022年4月-9月在贵州省黎平县中潮镇上黄村开展氮肥减量施用对水稻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氮处理下水稻生长季干物质积累量变幅在2.38~18.07 t/hm^(2)。其中,在施氮量150 kg/hm^(2)时干物质累积量最大,为18.07 t/hm^(2)。不同氮肥施用量下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均随着施氮量增加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施氮量150 kg/hm^(2)时取得最大值,同时氮素吸收利用率等指标也较施氮量225 kg/hm^(2)有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干物质积累量 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下载PDF
氮肥施用量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薄丽秀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21期37-38,共2页
为研究不同氮肥水平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品质的影响,该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每亩施尿素60 kg),设置4个氮肥减量处理,分别为氮肥减量10%(处理1,每亩施尿素54 kg),氮肥减量20%(处理2,每亩施尿素48 kg),氮肥减量30%(处理3,每亩施尿素42 kg)... 为研究不同氮肥水平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品质的影响,该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每亩施尿素60 kg),设置4个氮肥减量处理,分别为氮肥减量10%(处理1,每亩施尿素54 kg),氮肥减量20%(处理2,每亩施尿素48 kg),氮肥减量30%(处理3,每亩施尿素42 kg),研究了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处理2、3、4黄瓜单瓜质量、商品率和产量、以及黄瓜可溶性蛋白、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随施氮量减少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处理1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减氮10%以内对黄瓜以上数据无影响,可在当地日光温室黄瓜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日光温室 氮肥 产量影响
下载PDF
氮肥施用对冬小麦土壤残留NO_3^--N含量及根系分布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曾长立 刘 丽 +1 位作者 王兴仁 张福锁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82-85,共4页
通过6个氮水平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冬小麦土壤剖面NO3--N含量及其与根系空间分布对应关系的影响;探索了土壤剖面NO3--N含量与氮肥施用量的趋势规律,以及冬小麦施用氮肥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成因、规律及最危险时期.
关键词 氮肥施 冬小麦 根系分布 NO3^--N
下载PDF
氮肥施用量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和安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杜春莲 胥岚 朱秀珍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优质强筋小麦 氮肥施用量 安全品质 强筋优质小麦 产量 氮肥 子粒 优质小麦市场 生活水平 农产品
下载PDF
氮肥施用时期对强筋小麦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军 张洪程 +4 位作者 许轲 戴其根 霍中洋 张瑛 徐顺飞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34,共4页
以优质强筋小麦皖麦38为材料,研究氮肥施用时期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江苏淮南麦区,总施氮(纯氮)量为225kg/hm2、基肥与追肥比为1∶1的条件下,氮肥施用时期对子粒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蛋白质组分、磨粉品质、面粉及面团品质... 以优质强筋小麦皖麦38为材料,研究氮肥施用时期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江苏淮南麦区,总施氮(纯氮)量为225kg/hm2、基肥与追肥比为1∶1的条件下,氮肥施用时期对子粒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蛋白质组分、磨粉品质、面粉及面团品质和淀粉糊化特性均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抽穗期和开花期追施氮肥处理的小麦子粒接近或达到强筋小麦品质标准,开花期追施氮肥处理的品质最优,但高产和优质较难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时期 氮肥 强筋小麦 开花期 子粒 品质影响 面团品质 面粉 品质标准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下两种氮肥施用方式对夏玉米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霍竹 王璞 付晋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0-104,共5页
氮肥施用过量、肥效低下以及持续增产效果不显著一直以来制约着农业的发展。近年来,秸秆还田配施氮 肥在农业生产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本试验在向当地农户调查的基础上设置了传统施氮处理(300 kg/hm2),依据 叶片诊断技术所确定的玉米... 氮肥施用过量、肥效低下以及持续增产效果不显著一直以来制约着农业的发展。近年来,秸秆还田配施氮 肥在农业生产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本试验在向当地农户调查的基础上设置了传统施氮处理(300 kg/hm2),依据 叶片诊断技术所确定的玉米需肥量设置了优化施氮处理(60 kg/hm2),以不施氮肥作为对照,研究了北京郊区秸秆还 田下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夏玉米生长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得到如下结果:两种氮肥施用方式对夏 玉米株高、叶面积、茎粗、节根等影响不明显;各指标均高于对照;传统施氮、优化施氮条件下夏玉米产量分别达到 7 297.65 kg/hm2、7 385.1 kg/hm2,产量效应几乎没有差异;然而对照处理只有5 485.65 kg/hm2,传统施氮、优化施 氮增产达到了33.03%和34.63%;优化施氮大大减少了氮肥使用量,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良好的生态 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氮肥 用方式 秸秆还田 生长特性 需肥量 叶面积 农户调查 产量 影响
下载PDF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欧洲菊苣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祖琼 雷有华 《云南农业》 2005年第8期28-28,共1页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欧洲菊苣产量试验结果表明,欧洲菊苣施用氮肥产量明显增高,而不同施肥量对欧洲菊苣产量也有影响,从产量、经济效益分析,每亩施用105kg效果最好。
关键词 欧洲菊苣 氮肥 产量 经济效益 氮肥施用量 产量试验 经济效益分析 肥量
下载PDF
不同比例氮肥施用对稻田蟹生长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范翠翠 吴朝霞 +3 位作者 孙文涛 袁滢滢 张琦 张旋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417-422,共6页
采用稻田围隔法,系统地研究了一次性施肥技术中不同有机和无机氮肥比例施用量在稻田养蟹条件下土壤和水面中的NH4+和NO3-含量变化,以及对河蟹(中华绒螯蟹)的生长状况、营养状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明显增加水稻土壤、水面中的... 采用稻田围隔法,系统地研究了一次性施肥技术中不同有机和无机氮肥比例施用量在稻田养蟹条件下土壤和水面中的NH4+和NO3-含量变化,以及对河蟹(中华绒螯蟹)的生长状况、营养状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明显增加水稻土壤、水面中的NH4+和NO3-含量,施肥后3天左右达到最高值,随后迅速下降并趋于稳定。水田氮素形态以NH4+为主、NO3-次之;与传统施肥方式(FP)和测土推荐施肥方式(OPT)相比,A1配方施肥对河蟹的生长及产量、品质均有较好的效果,河蟹收获时蟹肉可食部分中蛋白质、脂肪、水分含量分别为20.3%、6.3%和72.0%;同时水稻产量也较高,达到(10530.5±719.75)kg/hm2,A1处理的成活率也较高,为66.7%,能够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而OPT处理只对水稻产量反应较好,对河蟹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氮肥 不同氮肥比例 河蟹生长 河蟹营养价值 河蟹成活率
下载PDF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马蹄产量的影响
9
作者 熊玉莉 杨艳萍 +4 位作者 张尚文 廖首发 李明 何芳练 江文 《长江蔬菜》 2017年第2期33-35,共3页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氮肥用量对马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一定磷、钾肥基础上增施氮肥,随着氮肥用量增加,马蹄产量、优品率先增加后降低,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减少;将氮肥用量与马蹄产量进行回归拟合,得出最...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氮肥用量对马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一定磷、钾肥基础上增施氮肥,随着氮肥用量增加,马蹄产量、优品率先增加后降低,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减少;将氮肥用量与马蹄产量进行回归拟合,得出最佳施氮量为20.9 kg/667 m2,最佳产量为1 704.6 kg/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施用量 产量 马蹄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氮肥用量 田间试验 经济效益 氮肥
下载PDF
节水灌溉下不同氮肥施加对稻米品质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恩楠 张忠学 +1 位作者 杨桦 陈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1-278,共8页
为探讨黑土区不同氮肥施加对稻米品质及变异性影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以0、60、85、110、135、160 kg/hm^2氮肥处理的典型黑土区水稻生长基质为例,采用水稻成熟期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垩白度3个主要品质指标田间系统采样数据为研... 为探讨黑土区不同氮肥施加对稻米品质及变异性影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以0、60、85、110、135、160 kg/hm^2氮肥处理的典型黑土区水稻生长基质为例,采用水稻成熟期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垩白度3个主要品质指标田间系统采样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统计学原理探讨了水稻3个品质指标的变异性,并建立了半变异函数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不仅能够促进稻米品质的改善,而且可以改变田间区域内稻米品质的变异性,除垩白度和不施氮肥处理的蛋白质含量属中等变异外,其他处理下的水稻3个品质指标均属于弱变异。3个指标中直链淀粉含量正相关范围最大,大于蛋白质含量和垩白度正相关范围,表明黑土区不同氮肥管理对直链淀粉含量变异结构影响最大。同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不同施氮量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变化与稻米品质变异强度的顺序恰好相反,由大到小为WS0、WS60、WS85、WS160、WS135、WS110,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硝态氮对稻米品质变异性起主导作用,表明不同氮肥的施加可以通过改变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进而对稻米品质变异性有一定的影响。综合来看最佳氮肥施用量为110 kg/hm^2,水稻3个品质指标及其生长基质均具有较好的区域化特征和空间结构。同时引入地统计学理论不仅弥补了经典统计分析的不足,而且可为水肥—土壤—作物系统信息进行空间结构和定量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质 氮肥 变异性 半变异函数 黑土
下载PDF
基于有机替减和水肥一体化管理的怀山药氮肥减施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理向阳 李丽娜 +3 位作者 腊贵晓 陆小静 余彦鸽 杨铁钢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158,共4页
基于有机替减和水肥一体化的施肥管理方式,该研究总结出一套适用于焦作地区怀山药氮肥减施栽培技术模式,主要包括怀山药需肥特性、氮肥减施原则、肥料选择、滴灌系统、施肥方式等,以期为怀山药种植提供施肥技术指导。
关键词 怀山药 有机替减 水肥一体化 氮肥
下载PDF
施肥方式和减施氮肥对寒地水稻抗倒性的影响
12
作者 刘梦红 张喜娟 +5 位作者 李红宇 魏媛媛 赵海成 钱永德 吕艳东 刘丽华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3期17-22,共6页
为明确施肥方式和减施氮肥的主效及互作效应对寒地水稻产量及抗倒性的影响,以水稻‘垦粳8’为材料,比较不同施肥方式和减施氮肥对寒地水稻产量、株高、以及各节间长度、直径、鲜重、茎壁厚度及抗折力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侧深施肥产量... 为明确施肥方式和减施氮肥的主效及互作效应对寒地水稻产量及抗倒性的影响,以水稻‘垦粳8’为材料,比较不同施肥方式和减施氮肥对寒地水稻产量、株高、以及各节间长度、直径、鲜重、茎壁厚度及抗折力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侧深施肥产量、第三节间长度、重心高度分别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全层施肥7.49%、7.02%、2.54%。侧深施肥第一节间直径、茎壁厚度、鲜重、抗折力分别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全层施肥7.85%、14.18%、4.13%、2.03%;第二节间直径、茎壁厚度、抗折力分别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全层施肥8.15%、9.18%、18.61%;第三节间茎壁厚度和抗折力分别极显著低于全层施肥16.00%、16.15%。侧深施肥的抗倒伏指数极显著低于全层施肥16.60%。减施氮肥条件下重心高度、各节间长度、茎壁厚度、节间鲜重及节间抗折力变化多利于提高水稻抗倒性,减氮15%和减氮30%处理的抗倒伏指数较常规施氮分别极显著提高6.19%和9.52%。全层施肥条件下抗倒伏指数随施氮量下降呈增加趋势,而侧深施肥的减氮施肥水平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肥方式 氮肥 抗倒性
下载PDF
“紫云英×油菜”混播还田及减施氮肥对双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瑶 刘宁 +2 位作者 胡启良 黄国勤 杨滨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6-984,共9页
为探究绿肥“紫云英×油菜”混播还田及氮肥减施对双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在冬季种植“紫云英×油菜”并还田的条件下,设双季稻不施氮肥(CK)、施100%氮肥(150 kg·hm^(-2),N1MR)、减施20%氮肥(120 kg·hm^(-2),N2... 为探究绿肥“紫云英×油菜”混播还田及氮肥减施对双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在冬季种植“紫云英×油菜”并还田的条件下,设双季稻不施氮肥(CK)、施100%氮肥(150 kg·hm^(-2),N1MR)、减施20%氮肥(120 kg·hm^(-2),N2MR)、减施40%氮肥(90 kg·hm^(-2),N3MR)和减施60%氮肥(60 kg·hm^(-2),N4MR)共5个处理。在双季稻生育期内平均每7 d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测定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分析绿肥混播还田条件下氮肥减施对双季稻田水稻产量、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累积排放量、全球增温潜势(GWP)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减施20%~40%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减施20%和40%处理水稻产量分别较CK显著提高24.2%和23.8%(P<0.05)。在双季稻生育期,所有施氮处理均较CK显著降低了CH_(4)排放,增加了N_(2)O排放(P<0.05)。氮肥减施20%处理的GWP和GHGI两季总量均为最低,且均显著低于CK、施100%、减施40%和减施60%氮肥处理(P<0.05),GWP分别降低57.9%、16.5%、23.4%和40.8%,GHGI分别降低63.9%、17.8%、24.6%和43.2%。综上,氮肥减施20%对水稻增产和温室气体减排效果最佳。因此,“紫云英×油菜”混播还田配合氮肥减施20%是一种适合当地推广的低碳稳产施肥管理模式。本研究结果为实现南方稻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排放 绿肥混播还田 氮肥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与氮肥配施对紫花苜蓿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青璞 白建海 +4 位作者 姚拓 雷杨 周泽 张琛 付卫刚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4-321,共8页
为获得河西地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人工草地上的最佳施肥组合。以‘惊盛’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微生物菌剂与氮肥减量配施对紫花苜蓿植株生长、营养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全量氮肥(CK)相比,微生物菌剂... 为获得河西地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人工草地上的最佳施肥组合。以‘惊盛’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微生物菌剂与氮肥减量配施对紫花苜蓿植株生长、营养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全量氮肥(CK)相比,微生物菌剂与氮肥减量处理的紫花苜蓿株高、干草产量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C8,G8,C7和G7处理的紫花苜蓿粗蛋白、粗脂肪、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无显著差异,其中G7处理的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最高;微生物菌剂与氮肥减量处理增加了土壤铵态氮含量(P<0.05),而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含水率和pH值差异不显著;与CK相比,G7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通过对不同施肥处理的紫花苜蓿生长、营养和土壤指标的综合分析,综合表现最好的为G7(根瘤菌剂与氮肥减量30%),有利于减少河西地区氮肥用量,为河西地区紫花苜蓿的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微生物菌剂 氮肥减量配 营养品质 土壤理化
下载PDF
秸秆施用下减施氮肥稻田有机碳和氮磷的排放特征
15
作者 赵家阳 于建光 +4 位作者 于孟康 王宁 郭智 薛利红 杨林章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2-1112,共11页
为了解秸秆施用下减施氮肥对稻田有机碳和氮磷排放特征的影响,进而为稻田投入品的优化施用以及田间养分管理提供技术支撑,通过盆钵试验研究小麦秸秆还田与肥料施用对高砂土和黄泥土2种土壤的田面水有机碳和氮磷浓度、潜在可排放量及水... 为了解秸秆施用下减施氮肥对稻田有机碳和氮磷排放特征的影响,进而为稻田投入品的优化施用以及田间养分管理提供技术支撑,通过盆钵试验研究小麦秸秆还田与肥料施用对高砂土和黄泥土2种土壤的田面水有机碳和氮磷浓度、潜在可排放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砂土稻田的田面径流养分排放风险远大于黄泥土,其中基肥期更为明显;磷在基肥期田面径流中的排放风险最大,施加秸秆处理的有机碳在蘖肥期田面径流中的排放风险最大,而氮在穗肥期的排放风险最大;无论高砂土还是黄泥土,秸秆施用基础上,相比施用常量氮肥,施用减量氮肥在保证产量不受明显影响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田面径流养分排放风险。在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施用减量氮肥与常量氮肥相比,高砂土稻田田面水的COD、DOC、TN和TP平均可排放量分别降低34.92%、15.47%、35.37%和53.93%,水稻产量降低12.01%,黄泥土稻田田面水的COD、TN和TP平均可排放量分别降低24.82%、23.75%、2.84%,而水稻产量提高3.99%。总之,秸秆还田时减施氮肥利于降低高砂土和黄泥土田面水COD、TN、NH_(4)^(+)-N和NO_(3)^(-)-N的潜在排放风险,以稳定水稻产量和防控稻田养分田面径流流失为目标,高砂土稻田在水稻种植时氮肥施用应减量多次,并避免小麦秸秆还田,而黄泥土稻田在氮肥施用时应混施秸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秸秆 氮肥 田面水 有机碳 氮磷
下载PDF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配合氮肥减施对辣椒–大豆间作体系氮素吸收的影响
16
作者 余众 刘圆圆 +4 位作者 夏懿 张仕颖 王豹 岳献荣 夏运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目的】叶菜及经济效益较高的茄果类如辣椒、番茄等占云南省设施蔬菜栽培面积的62.19%,蔬菜连作以及氮肥的大量施用制约了设施蔬菜高产优质,降低了土壤质量。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氮水平对作物生长、土壤氮残留及生物相关特性... 【目的】叶菜及经济效益较高的茄果类如辣椒、番茄等占云南省设施蔬菜栽培面积的62.19%,蔬菜连作以及氮肥的大量施用制约了设施蔬菜高产优质,降低了土壤质量。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氮水平对作物生长、土壤氮残留及生物相关特性的影响,为提高设施蔬菜产量,减少氮肥施用量,降低土壤氮残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豆和辣椒间作为种植模式进行盆栽试验。设计了接种AMF、氮肥用量、种植模式三因素试验。在大豆、辣椒单作、大豆辣椒间作3个种植模式下,分别设3个施氮(N)水平:0、100、200 mg/kg土(N0、N1、N2);每个氮水平下,再设土壤不接种、接种AMF菌剂处理(NM、AMF),共组成18个处理。在蔬菜收获期,取样测定蔬菜生物量、根系长度、AMF侵染率,测定根际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氮代谢酶活性以及菌丝密度。【结果】接种AMF、施氮量、种植模式及三者的交互作用对辣椒和大豆根系AMF侵染率、植株生物量和根长的影响都达到显著水平(P<0.01)。N1处理显著增加了辣椒、大豆根系的菌根侵染率,且在间作条件下的增幅最高;N1处理下,接种AMF和间作均显著增加了辣椒、大豆植株生物量和氮吸收量,抑制了根系的伸长。N2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接种AMF显著降低了辣椒、大豆植株根际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间作则显著降低了辣椒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和大豆根际土壤铵态氮含量。接种AMF、间作均明显增加了植物根际土壤中蛋白酶、脲酶及硝酸还原酶活性。N1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菌丝密度,间作条件下接种AMF显著增加了辣椒根际土壤菌丝密度。【结论】配合间作和接种AMF措施,氮肥减施可提高蔬菜根际菌根侵染率,增加土壤中菌丝密度,提高氮代谢酶活性,从而促进蔬菜生长和氮素吸收,减少土壤氮残留,因此,蔬菜间作种植下,接种AMF配合氮肥减施有望成为改善设施土壤肥力,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促进蔬菜健康生长,减少土壤氮素残留的配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设土壤 丛枝菌根真菌 辣椒大豆间作 氮肥 土壤氮循环相关酶活性 菌丝密度 土壤氮残留
下载PDF
旱作条件下氮肥减施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17
作者 赵敏华 宋秉曦 +3 位作者 张宇鹏 高志红 朱勇勇 陈晓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07-1915,共9页
【目的】研究旱作条件下减量施用氮肥对水稻营养元素含量以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方法】以美香粘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设置5个处理:常规淹水施氮(216 kg/hm^(2),CK)、旱作施氮(216 kg/hm^(2),H_(0))、旱作减氮10%(194.4 kg/hm^(2),H_(... 【目的】研究旱作条件下减量施用氮肥对水稻营养元素含量以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方法】以美香粘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设置5个处理:常规淹水施氮(216 kg/hm^(2),CK)、旱作施氮(216 kg/hm^(2),H_(0))、旱作减氮10%(194.4 kg/hm^(2),H_(10))和旱作减氮20%(172.8 kg/hm^(2),H_(20))、旱作减氮40%(129.6 kg/hm^(2),H_(40)),研究不同水分条件和氮肥减施对稻田土壤基础养分、水稻生物量、含氮量以及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与传统淹水栽培相比,水稻旱作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和速效磷含量,其它养分含量均无显著变化。旱作降低了水稻根、茎、叶、穗生物量、总氮含量以及氮肥偏生产力,水稻单位面积株数、千粒重、产量在旱作处理下无明显变化。在旱作条件下减施氮肥,土壤养分状况变化各异,与旱作和传统淹水栽培相比变化较小。水稻根、茎、叶、穗生物量和含氮量随着氮肥减施程度的增加下降,穗生物量和氮含量在H_(40)处理下相比H_(0)处理显著升高。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氮肥减施程度增加而提高,在H_(40)时达到最高。与H_(0)相比,H_(10)、H_(20)的产量降低幅度不显著,H_(40)降低幅度大于H_(10)和H_(20),但其产量与H_(0)差异不显著。【结论】在旱作条件下氮肥减施40%,可在产量不显著降低的同时却显著提高肥料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作 氮肥 氮素利用率 产量
下载PDF
黑土区免耕条件下减施氮肥对大豆光合特性和光合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继龙 曹冉 +3 位作者 曹晓强 刘倩倩 董泽 王志卓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为探究黑土区减氮对大豆光合特性及光合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以传统耕作配合常规施氮为对照处理,设置免耕常规施氮、免耕减氮15%、免耕减氮30%及免耕不施氮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大豆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光合-光响应曲线及光合氮利... 为探究黑土区减氮对大豆光合特性及光合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以传统耕作配合常规施氮为对照处理,设置免耕常规施氮、免耕减氮15%、免耕减氮30%及免耕不施氮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大豆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光合-光响应曲线及光合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生育时期大豆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最大净光合速率(Pn_(max))、暗呼吸速率(R_(d))、表观量子速率(α)、叶绿素含量(SPAD)和叶面积指数(LAI)均随施氮量减少呈先升后降趋势,胞间CO_(2)浓度(Ci)随施氮量减少呈先降后升趋势。与对照处理相比,各生育时期免耕减氮15%处理可显著降低大豆Ci 8.03%~11.16%,提高大豆SPAD、LAI、Pn、Tr、Gs分别为3.21%~6.52%、9.60%~35.00%、14.13%~42.20%、12.93%~38.66%、18.62%~40.87%。免耕减氮15%处理大豆叶片光合-光响应实测曲线变化及光合响应参数显著优于其他处理。不同处理间,各生育时期大豆叶片光合氮利用效率随施氮量减少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中免耕条件下减氮15%处理较对照提高13.29%~25.43%;叶片光合氮利用效率与LAI、SPAD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区 氮肥 大豆光合 光合氮效率 免耕
下载PDF
秸秆还田和氮肥减施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9
作者 陈扬 朱海英 +2 位作者 李得明 焦峰 王秋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5期172-175,共4页
为探究在连续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减施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于2022年在黑龙江省前进农场科技示范园区进行了8年的定位试验;共设7个处理:无秸秆及氮肥施加、施加氮肥、施加秸秆、施加秸秆且常规施氮、施加秸秆且减施10%氮肥、施加秸... 为探究在连续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减施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于2022年在黑龙江省前进农场科技示范园区进行了8年的定位试验;共设7个处理:无秸秆及氮肥施加、施加氮肥、施加秸秆、施加秸秆且常规施氮、施加秸秆且减施10%氮肥、施加秸秆且减施20%氮肥、施加秸秆且减施30%氮肥,以无秸秆及氮肥施加为对照,对水稻生长期内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施加秸秆且常规施加氮肥处理相比,施加秸秆且减施10%氮肥处理、施加秸秆且减施20%氮肥处理、施加秸秆且减施30%氮肥处理的CO_(2)累积排放量分别显著降低20.00%、40.00%和49.43%,CH_(4)累积排放量显著降低16.30%、20.21%和28.80%,N_(2)O累积排放量显著降低48.76%、60.03%、67.74%;全球增温潜势显著降低37.75%、46.90%和54.93%,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分别显著降低32.59%、39.79%和51.51%。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减施会降低水稻产量,在该试验条件下,氮肥减施10%时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且水稻产量不会受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氮肥 温室气体 增温潜势
下载PDF
连续秸秆还田下氮肥减施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20
作者 吴志宇 张玉芹 +2 位作者 杨恒山 金玉 鲁敏媛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4-18,96,共6页
为探明持续秸秆还田下氮肥减施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2023年在通辽市科尔沁区开鲁县蔡家堡村选择秸秆不还田和秸秆还田8年的地块,设常量施氮(N4:300 kg/hm^(2))、氮肥减施20%(N3:240 kg/hm^(2))、氮肥减施30%(N2:210 kg/hm^(2)... 为探明持续秸秆还田下氮肥减施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2023年在通辽市科尔沁区开鲁县蔡家堡村选择秸秆不还田和秸秆还田8年的地块,设常量施氮(N4:300 kg/hm^(2))、氮肥减施20%(N3:240 kg/hm^(2))、氮肥减施30%(N2:210 kg/hm^(2))、氮肥减施40%(N1:180 kg/hm^(2))4个施氮水平,吐丝期测定玉米穗位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光合特性参数,完熟期测定其产量。结果表明:秸秆还田8年4个施氮水平下玉米产量均高于秸秆不还田,其中,N2水平下差异最大,较秸秆不还田高16.1%;秸秆还田8年下氮肥减施30%(N2)产量最高,较常量施氮(N4)高13.5%。玉米穗位叶Pn、Tr、Cond及叶绿素相对含量均高于秸秆不还田;Ci明显降低,N2水平下差异最大。秸秆还田8年下N2水平叶片的Pn、Tr、Cond及叶绿素含量均有明显提高,而Ci浓度较低;与N3相比,叶绿素的相对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高于N4和N1。因此,施氮水平相同条件下,秸秆还田8年玉米穗位叶光合能力和产量均高于秸秆不还田,秸秆还田8年下N2水平净光合速率、叶绿素相对含量最高,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氮肥 产量 光合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