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云水库上游(北京段)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
1
作者 朱莎莎 薛万来 +5 位作者 王赛超 李垒 李文忠 刘可暄 范霄寒 吴卿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108,122,共7页
密云水库是北京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开展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并分析影响水生态健康的关键因素,对于密云水库上游(北京段)流域水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密云水库上游20个小流域生境结构、水质和水生生物数据,结合密云水库上游(北京段... 密云水库是北京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开展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并分析影响水生态健康的关键因素,对于密云水库上游(北京段)流域水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密云水库上游20个小流域生境结构、水质和水生生物数据,结合密云水库上游(北京段)流域生态现状,构建了涵盖生境结构、水质和水生生物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熵权法的综合健康指数法对流域水生态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密云水库上游(北京段)流域水生态健康状况总体为亚健康,其中小流域健康、亚健康、一般等级占比分别为10%、65%、25%;密云水库上游(北京段)流域水生态健康状况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健康等级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白马关河、琉璃河、汤河中游、天河上游,健康等级相对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潮河、白河中下游、汤河下游、清水河、安达木河上游;面源污染、植被覆盖度低、水土流失等是影响密云水库上游(北京段)流域水生态健康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健康 生境结构 水质 水生生物 密云水库上游
下载PDF
典型引调水受水流域氮时空分布特征及硝酸盐来源解析--以汾河水库上游流域为例
2
作者 杨晓宇 孙晖 +4 位作者 王岩 张峰 王朝旭 柴嘉琳 郑佳效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823-3831,共9页
对万家寨引黄水受水区汾河水库上游流域氮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考察,识别了其硝酸盐来源,并针对引黄水对本流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各县四季TN浓度均值为3.67mg/L,TN中NO_(3)--N平均占比>70%;空间上,宁武县TN浓度均值最高,... 对万家寨引黄水受水区汾河水库上游流域氮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考察,识别了其硝酸盐来源,并针对引黄水对本流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各县四季TN浓度均值为3.67mg/L,TN中NO_(3)--N平均占比>70%;空间上,宁武县TN浓度均值最高,沿程逐渐降低;时间上,秋、冬季TN浓度较高,夏季较低,调水期引黄水所携带的氮是流域内氮的最主要来源.定性分析发现各污染源的混合过程是影响氮迁移的主要因素.经MixSIAR模型定量计算,各类来源对NO_(3)--N的平均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是散排及点源污水(39.3%)>牲畜粪便(18.7%)>化学肥料(18.2%)>土壤有机氮(17.7%)>大气氮沉降(6.1%).引黄水中,秋季散排及点源污水、春季化学肥料的硝酸盐贡献率明显高于本地支流,引黄水对汇入口下游干流断面硝酸盐来源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汾河水库上游流域 氮氧同位素 引黄水 MixSIAR模型 来源解析
下载PDF
密云水库上游不同空间尺度景观格局指数与水质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范霄寒 薛万来 +5 位作者 王赛超 李垒 李文忠 刘可暄 朱莎莎 吴卿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4-120,共7页
密云水库是北京市重要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开展不同空间尺度景观格局指数与水质相关性分析,可以精准识别水源保护的关键区域。以密云水库上游为研究区域,基于水质监测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等方法,对2015年、2018年... 密云水库是北京市重要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开展不同空间尺度景观格局指数与水质相关性分析,可以精准识别水源保护的关键区域。以密云水库上游为研究区域,基于水质监测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等方法,对2015年、2018年、2020年研究区水质和景观格局指数进行分析,揭示不同空间尺度景观格局指数与水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密云水库上游不同尺度缓冲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林地、草地;随着缓冲区半径的增大,景观破碎程度降低、斑块数量逐渐增多、不同类型斑块之间的分离程度逐渐提高;不同尺度缓冲区优势景观连通性差别不大,景观组成丰富度和均匀度接近;除TN外,研究区其余水质指标基本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半径为2000 m的缓冲区景观格局指数对水质的解释度最高,2000 m缓冲区是改善水质的关键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景观格局指数 相关性分析 密云水库上游
下载PDF
不同降雨工况下嵩县陆浑水库上游地区地质灾害综合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何进 周晓鹏 +3 位作者 刘书亚 韩新志 杜晓阳 张豪杰 《矿产勘查》 2024年第5期861-871,共11页
降雨强度越大诱发地质灾害的频率越大,大中型水库作为集雨中心,其周围地灾环境的风险性更值得深入探讨,研究区陆浑水库属于大I型水库,其上游地区的降雨强度和地灾风险密切相关,至今相关研究尚且薄弱。因此,本研究选取地貌、高程、与水... 降雨强度越大诱发地质灾害的频率越大,大中型水库作为集雨中心,其周围地灾环境的风险性更值得深入探讨,研究区陆浑水库属于大I型水库,其上游地区的降雨强度和地灾风险密切相关,至今相关研究尚且薄弱。因此,本研究选取地貌、高程、与水系距离、植被覆盖率等9个评价指标因子,利用ArcGIS对陆浑水库上游地区开展地质灾害综合评价。结合不同降雨频率,以10 m×10 m栅格采用统计模型方法开展危险性评价。最终与综合易损性叠加进行矩阵计算分析,得到研究区域在4种不同降雨工况条件下的风险分区,研究结果显示,在50年一遇的降雨条件下,研究区高危险区面积占比8%,发育地灾点占研究区域的18%,中、低危险区面积占比92%,发育地灾点占研究区域的82%;高风险区面积占比8%,发育地灾点占研究区域的36%,中、低风险区面积占比92%,发育地灾点占研究区域的64%。研究成果可为陆浑水库上游地区日后的地灾预警与防护工作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浑水库上游 地质灾害评价 降雨 ARCGIS 嵩县
下载PDF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淑芳 王效科 +4 位作者 张千千 肖钦 罗云建 杨乐 欧阳志云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58-2562,共5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土壤有机碳库作为全球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点之一。以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天然次生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混交林、天然次生辽东栎(Quer...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土壤有机碳库作为全球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点之一。以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天然次生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混交林、天然次生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 Blume)林、人工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林、人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林和灌丛等5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选取典型样区,进行密集采样和试验分析,探讨了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密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整个土壤剖面上(0~40 cm),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密度大小顺序均为:杨桦林〉辽东栎林〉灌丛〉落叶松林〉油松林,总体上呈现出随土地利用强度和人为干扰程度增加而降低的变化趋势,即天然次生林比人工林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储存和积累;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密度均在表层(0~10 cm)最大,并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剖面分布差异明显;此外,不同林分在0~20 cm土层中的单位面积土壤有机碳储量均占其剖面总储量的57%以上,即土壤有机碳富集在0~20 cm深的表层土体中。因此,为增加森林土壤固碳,应加强对天然次生林的保护,减少人类活动对森林及其表土层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 土壤有机碳 林分类型 土层
下载PDF
基于LUCC的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人为干扰动态变化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晓娜 张微微 李红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51-957,共7页
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的干扰所造成的影响和变化正日益增强,正确估计人为干扰对现在和未来环境变化影响的程度以及叠加在自然变化上的幅度具有重大意义。选择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突出、人地关系矛盾剧烈的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为研究区,基... 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的干扰所造成的影响和变化正日益增强,正确估计人为干扰对现在和未来环境变化影响的程度以及叠加在自然变化上的幅度具有重大意义。选择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突出、人地关系矛盾剧烈的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05和2013年2期SPOT 5遥感影像数据,借助人为干扰度指数和GIS空间分析方法,从结构变化、类型变化、空间变化和人为干扰度4个角度,探讨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人为干扰时空动态分异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05—2013年间,密云水库上游流域景观以林地-耕地-园地格局为主导,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加快,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强度增加。(2)农业结构调整、土地开发整理、经济发展、建设占用以及生态恢复工程是流域内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因素;旱地、园地、有林地、灌木林地面积减少,菜地、草地、疏林地、建设用地和滩地增加,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呈退化趋势;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土地主要转为园地、林地和草地,生态恢复工程略显成效。(3)半干扰是流域内主导的干扰景观类型,全干扰和半干扰型景观面积增加,无干扰型景观面积减少,流域内景观的人为干扰强度呈现由深山区向浅山区逐渐增强的空间分异特征,交通道路沿线及人类活动活跃地区是人为干扰强度增加最显著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干扰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 时空格局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
下载PDF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淑芳 王效科 欧阳志云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5-524,共10页
以密云水库上游流域7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为研宄对象,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不周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地形和土 壤特征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内天然次生林和草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最为丰富,其次分... 以密云水库上游流域7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为研宄对象,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不周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地形和土 壤特征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内天然次生林和草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最为丰富,其次分别为灌丛和人工林,农田最低:0~40cm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为:杨桦林〉草地〉辽东栎林〉灌从〉落叶松林〉油松林〉农田;②除草地外,其他6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均以0-10cm土层最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且降幅较大:而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在0—20cm范围内随剖面的延伸略有增加,20cm以后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各l:层之刚的变化幅度均较小:③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均与海拔、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年平均温度、年降水量、土壤体积质量和土壤pH值里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坡度之间存在很弱的正槲关且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偏相关分析表明,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键因素随土壤深度不同而不同。其中0—10cm上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土壤全氮含量、土壤体积质量和土壤pH值.而10-20cm土层为土壤全氮含量、土壤体积质量和坡度,20~40cm土层则为土壤全氮含量和年降水量:④影响不同士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草地和农田均为土壤全氮含量和年平均温度.落叶松林为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含水量,油松林为土壤体积质量、土壤令氮含量和土壤pH值,杨桦林和辽东栎林均为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体积质量,灌丛则为土壤p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 土壤有机碳含量 土地利用类型 土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环境因素对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影响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淑芳 王效科 欧阳志云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78-1383,共6页
土壤是全球重要的碳库和氮库,在全球碳氮循环中具有重要地位。密云水库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库和北京市最重要的地表水水源地,其上游流域山地广布,地形复杂,气候变化明显,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多样,影响土壤碳氮库的环境因素具有较强的变异... 土壤是全球重要的碳库和氮库,在全球碳氮循环中具有重要地位。密云水库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库和北京市最重要的地表水水源地,其上游流域山地广布,地形复杂,气候变化明显,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多样,影响土壤碳氮库的环境因素具有较强的变异性。为揭示环境因素对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和全氮(total nitrogen,TN)含量的作用效应,采用野外采样、实验室分析与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气候(温度和降水)、地形(海拔和坡度)、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容重、含水量、pH值和粘粒含量)等环境因素对流域SOC和T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土壤容重、含水量、pH值和粘粒含量对SOC含量的影响显著(P<0.001),其中各因子的直接通径系数依次为:土壤含水量(0.439)>土壤容重(-0.324)>pH值(-0.238)>温度(-0.209)>土壤粘粒含量(0.092),间接通径系数依次为:土壤容重(-0.425)>土壤粘粒含量(0.305)>土壤含水量(0.287)>pH值(-0.179)>温度(-0.043),因此,土壤含水量、pH值和温度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影响SOC含量,而土壤容重和粘粒含量则主要通过其它因子的作用间接影响SOC含量。海拔、土壤容重、含水量、pH值和粘粒含量对TN含量的影响显著(P<0.001),其中各因子的直接通径系数依次为:土壤含水量(0.456)>海拔(0.234)>土壤容重(-0.228)>pH值(-0.190)>土壤粘粒含量(0.094),间接通径系数依次为:土壤容重(-0.484)>土壤粘粒含量(0.301)>海拔(0.247)>土壤含水量(0.257)>pH值(-0.202),因此,土壤含水量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影响TN含量,而土壤容重和粘粒含量主要通过土壤含水量的作用间接影响TN含量,海拔和土壤pH值的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相当。气候、地形、土壤理化性质等环境因子能够联合解释SOC和TN含量变异性的75.0%和71.2%,但其它影响因子的剩余通径系数仍较大,分别为0.50和0.54,说明还有未考虑的其它重要影响因素,如成土母质、土地利用方式、耕作管理等,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 土壤有机碳含量 土壤全氮含量 环境因素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密云水库上游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楠 王永刚 +4 位作者 徐菲 王旭 范清 潘涛 孙长虹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4-38,共5页
于2013年5月至10月对密云水库上游河流中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以下简称底栖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结果表明,采集到的底栖动物隶属于4门10纲16目45科,其中以节肢动物种类最多,占总数的80%,且水生昆虫占总数的67%,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节肢动... 于2013年5月至10月对密云水库上游河流中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以下简称底栖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结果表明,采集到的底栖动物隶属于4门10纲16目45科,其中以节肢动物种类最多,占总数的80%,且水生昆虫占总数的67%,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节肢动物门蜉蝣目蜉蝣科的昆虫,出现频率达87%;从分布来看,白河流域采集到的底栖动物种类最多、密度最高,而潮河流域采集到的底栖动物生物量最大;以底栖动物为指示生物的水质评价结果显示,密云水库上游河流中50%采样点的水质为Ⅰ级(清洁),其余50%为Ⅱ级(轻微污染),水质整体较好,与现场生境调查和水质监测的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密云水库上游河流 水质评价
下载PDF
山西省汾河水库上游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解蕾 袁春 +2 位作者 周伟 袁涛 钱铭杰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08年第7期598-600,共3页
以Landsat MSS(1976年)、TM(1990年)、ETM+(2002年)三期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监测汾河水库上游区域在1976—2002年的水土流失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76—1990年研究区水土流失程度加剧;1990—2002年水土流失状况... 以Landsat MSS(1976年)、TM(1990年)、ETM+(2002年)三期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监测汾河水库上游区域在1976—2002年的水土流失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76—1990年研究区水土流失程度加剧;1990—2002年水土流失状况整体好转,局部区域仍在发展。目前,汾河水库仍有71.88%的水土流失面积有待治理,水土保持任务仍很艰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GIS 汾河水库上游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下载PDF
官厅水库上游近20年土壤侵蚀强度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为峰 吴炳方 李强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83-186,267,共5页
官厅水库上游地区从1982年就被列入国家级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国家不仅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进行大力投入,而且进行了多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各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的成果在时间上形成序列,客观上为进行区域土壤侵蚀状况和生态环境变化的... 官厅水库上游地区从1982年就被列入国家级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国家不仅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进行大力投入,而且进行了多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各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的成果在时间上形成序列,客观上为进行区域土壤侵蚀状况和生态环境变化的趋势动态分析提供了可能。在历年土壤侵蚀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官厅水库上游永定河流域近20年来土壤侵蚀强度的时空变化分析,确定区域内水土流失强度在空间和等级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时空变化 官厅水库上游
下载PDF
密云水库上游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魏彦昌 张喜旺 +2 位作者 袁超 吴炳方 董立新 《遥感信息》 CSCD 2009年第4期75-79,共5页
基于遥感监测的多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详细分析了密云水库上游地区近10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转变,并借助Fragstats软件分析了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灌木林、有林地、中高覆盖草地始终是研究区的优势类型,维持着景观... 基于遥感监测的多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详细分析了密云水库上游地区近10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转变,并借助Fragstats软件分析了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灌木林、有林地、中高覆盖草地始终是研究区的优势类型,维持着景观的基本功能,但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在近10年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00年前有较多的林草地转变为耕地,之后,大量的耕地实现退耕,林草植被增加迅速。研究区整体景观格局破碎化有增加的趋势,但对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有利的景观类型也在同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时空变化 密云水库上游
下载PDF
辅助数据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中的应用——以密云水库上游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苑全治 吴炳方 +2 位作者 张磊 李晓松 曾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7202-7209,共8页
密云水库上游位于华北平原向蒙古高原的过渡带内,自然条件差异大,人类活动对该区域影响显著。因此,对该地区土地覆盖类型遥感监测方法的研究具有典型的指导意义。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着重探讨辅助数据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中的应用,对... 密云水库上游位于华北平原向蒙古高原的过渡带内,自然条件差异大,人类活动对该区域影响显著。因此,对该地区土地覆盖类型遥感监测方法的研究具有典型的指导意义。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着重探讨辅助数据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中的应用,对密云水库上游地区的土地覆盖进行分类提取。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共包含26类土地覆盖类型,其中落叶阔叶灌木林、落叶阔叶林、草丛以及旱地,这4种类型的面积占总面积的85%,是全区的主要土地覆盖类型。在分类时,采用多源异构辅助数据,研究了北方山区常绿针叶林、旱地等土地覆盖类型的识别方法,有效降低了"同物异谱"和"同谱异物"现象对分类精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土地覆盖 密云水库上游 高分辨率 辅助数据
下载PDF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的密云水库上游河流(北京段)水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旭 王恒嘉 +2 位作者 王永刚 王琦琳 李亚翠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7-167,共11页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水生态健康对保障密云水库水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系统评价密云水库上游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2019年对该流域河流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共布设采样点39个,采集到底栖动物128种,包括节肢动物门106种、软体动物门1...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水生态健康对保障密云水库水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系统评价密云水库上游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2019年对该流域河流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共布设采样点39个,采集到底栖动物128种,包括节肢动物门106种、软体动物门16种、环节动物门5种、扁形动物门1种。从耐污值上看,敏感类群占比为23.1%,耐污类群占比为0.9%。从类群出现频率看,出现频率居前3位的底栖动物分别为蜉蝣属(Ephemera)、短脉纹石蛾属(Cheumatopsyche)、角石蛾属(Stenopsyche),其出现频率分别为82%、79%和74%,3者均为清洁类指示生物。以大型底栖动物为指示生物,对44个候选生物指标进行分布范围分析、判别能力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由总分类单元数、优势分类单元个体数占比、蜉蝣目个体数占比、水生昆虫分类单元个体数占比、敏感类群个体数占比5个指标构建密云水库上游流域B-IBI指标体系。采用四分制法统一各参数量纲,以参照点B-IBI值分布的25%分位值作为河流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评价标准。评价结果表明,23%的样点处于健康等级,33%的样点处于亚健康等级,33%的样点处于一般等级,8%的样点处于差等级,3%的样点处于极差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 B-IBI指数 大型底栖动物 生态健康评价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大伙房水库上游水质评价及预测 被引量:17
15
作者 闫滨 杨骁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4-288,381,共6页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层次分析法对辽宁省浑河大伙房水库上游北杂木、古楼及台沟断面丰、枯水期的水质进行评价,同时将水质评价结果(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指数)与对应上游来水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来水量与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指数的非线性回...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层次分析法对辽宁省浑河大伙房水库上游北杂木、古楼及台沟断面丰、枯水期的水质进行评价,同时将水质评价结果(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指数)与对应上游来水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来水量与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指数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水质预测。结果表明:非线性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效果,应用该模型可以对上游各来水断面的水质类别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水质预测 模糊综合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非线性回归模型 大伙房水库上游 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指数
下载PDF
密云水库上游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变化模拟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淑芳 王效科 欧阳志云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23-1928,共6页
农田土壤有机碳(SOC)库对粮食安全和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开展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研究在政治经济和生态环境层面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农业生物地球化学模型——DNDC对密云水库上游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变化... 农田土壤有机碳(SOC)库对粮食安全和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开展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研究在政治经济和生态环境层面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农业生物地球化学模型——DNDC对密云水库上游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变化进行模拟研究,首先应用当地实测结果进行模型验证,然后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性质和现行农业耕作管理特点等建立GIS区域数据库,并在数据库的支持下进行区域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密云水库上游地区214920hm2农田土壤(0~25cm)的总有机碳储量为7646×106kg,其中位于河北省境内的该地区63.1%的农田储存了全区68.1%的SOC;平均每公顷农田SOC储量为35576.1kg,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化肥和有机肥投入的增加,经过1a耕种后,2006年该地区农田SOC储量增加142.5×106kg,整个地区及各区县农田土壤碳收支均为正,是大气CO2的一个汇。情景分析表明,气温升高对该地区农田SOC积累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而提高秸秆还田比例、适量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增加灌溉和采取免耕方式等措施均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云水库上游地区 农田 土壤有机碳 DNDC模型
下载PDF
RS和GIS技术在汾河水库上游土壤侵蚀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解蕾 袁春 +2 位作者 周伟 钱铭杰 袁涛 《资源与产业》 2008年第4期112-115,共4页
RS和G IS技术是开展土壤侵蚀研究的有效工具,可以对土壤侵蚀分布与强度的动态变化进行快速监测。以黄河流域汾河水库上游为研究区域,利用LandsatMSS(1976年)、TM(1990年)、ETM+(2002年)三期遥感数据,综合运用RS和G IS技术,对研究区的土... RS和G IS技术是开展土壤侵蚀研究的有效工具,可以对土壤侵蚀分布与强度的动态变化进行快速监测。以黄河流域汾河水库上游为研究区域,利用LandsatMSS(1976年)、TM(1990年)、ETM+(2002年)三期遥感数据,综合运用RS和G IS技术,对研究区的土壤侵蚀状况进行动态监测。研究结果表明:1976—1990年,研究区土壤侵蚀程度加剧;1990—2002年,土壤侵蚀状况整体好转,局部区域仍在发展,水土保持任务仍很艰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GIS 土壤侵蚀 动态监测 汾河水库上游
下载PDF
北京与密云水库上游地区水生态合作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凤春 郑华 +2 位作者 王效科 马东春 彭文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4-168,共5页
研究运用In VES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北京与上游地区水生态合作现状进行了生态环境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条件下的植树造林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质,同时减少了15%的水资源供给服务;由于实施稻改旱工程的面积仅... 研究运用In VES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北京与上游地区水生态合作现状进行了生态环境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条件下的植树造林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质,同时减少了15%的水资源供给服务;由于实施稻改旱工程的面积仅占整个流域面积的0.6%,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扩大到整个流域来评价,各种服务功能变化比较细微(小于1%)。通过相关利益方博弈分析,从"整体性、一体化"角度提出"区域生态合作共同体"理念,并通过方案设计和优劣势对比,探讨提出"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最后,建议通过政策补偿、资金支持、项目支持和智力支持等形式开展合作,为促进区域合作共赢、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密云水库上游地区 水生态合作 管理机制
下载PDF
密云水库上游北庄试验区植被性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玉钧 王建中 +2 位作者 刘武生 李国良 李凤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9-44,共6页
通过对植物区系和植物群落的调查分析,研究了北京低山区密云水库上游北庄试验区的植被性质。
关键词 密云水库 水库上游 植物区系 群落类型 植被性质
下载PDF
历史时期汾河水库上游耕地发展与土壤侵蚀之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任世芳 赵淑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6-259,263,共5页
分析研究了西汉至今两千年来,汾河水库上游人口、耕地的增长过程,结合勘察观测资料,得出以下结论:(1)在AD1892以前,本区土壤侵蚀的动力是自然侵蚀作用,耕地的扩大不是导致土壤侵蚀加剧的原因;(2)整个历史时期直至现代,沟蚀在本区总侵蚀... 分析研究了西汉至今两千年来,汾河水库上游人口、耕地的增长过程,结合勘察观测资料,得出以下结论:(1)在AD1892以前,本区土壤侵蚀的动力是自然侵蚀作用,耕地的扩大不是导致土壤侵蚀加剧的原因;(2)整个历史时期直至现代,沟蚀在本区总侵蚀量中占主要成份;(3)19世纪末以来,由于人口激增,开始开垦陡坡地和急坡地,导致土壤侵蚀加剧,但就总体而言,侵蚀量中大部分仍是自然侵蚀即沟蚀,坡地开垦所造成的侵蚀量占第二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耕地 汾河水库上游 历史时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