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王符对汉代经学散文风格的突破 被引量:3
1
作者 戴建业 李晓敏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36,共4页
王符在继承汉代经学散文风格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表现出背离和突破:以民间谚语作为论政的重要依据,以受汉儒鄙夷的五言句式写作自己《叙录》的大序,有时在论政中直斥当朝君主,突破了汉代经学文章"温柔敦厚"的文风。王符散... 王符在继承汉代经学散文风格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表现出背离和突破:以民间谚语作为论政的重要依据,以受汉儒鄙夷的五言句式写作自己《叙录》的大序,有时在论政中直斥当朝君主,突破了汉代经学文章"温柔敦厚"的文风。王符散文这种风格上的突破主要源于其思想中对先秦民本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复归,同时也是王符沉寂乡野,主动向民间文学学习的结果。这种突破虽然只是部分尝试,但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符 《潜夫论》 汉代经学 散文风格 突破
下载PDF
王符散文与汉代经学 被引量:3
2
作者 戴建业 李晓敏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5-110,共6页
王符的《潜夫论》是东汉散文的代表作。由于身处汉代经学盛行时期,王符散文创作受到了经学经典和经学活动的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文章结构上,体现出"依经立意"的构思方式;文章构句上,表现出对儒家经典句式的仿写和句法技巧... 王符的《潜夫论》是东汉散文的代表作。由于身处汉代经学盛行时期,王符散文创作受到了经学经典和经学活动的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文章结构上,体现出"依经立意"的构思方式;文章构句上,表现出对儒家经典句式的仿写和句法技巧的借鉴;文章论述方式和文体上,表现出受经师解经言说方式和经学论辩活动影响的痕迹。王符散文与汉代经学关系密切,是汉代经学与文学互动的典型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符 《潜夫论》 汉代经学
下载PDF
汉代经学走向管窥——以《春秋繁露》与《白虎通》的对比分析为视角 被引量:7
3
作者 宋锡同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8,共7页
汉代经学是中国学术史上一大盛事,其发展也有其独特的内在理路。本文从分析汉代经学发展中的两部代表性著作《春秋繁露》与《白虎通》入手,通过对二者的对比研究,分别对汉代的天道观、阴阳五行说、儒家纲常伦理进行了阐释,分析了汉代经... 汉代经学是中国学术史上一大盛事,其发展也有其独特的内在理路。本文从分析汉代经学发展中的两部代表性著作《春秋繁露》与《白虎通》入手,通过对二者的对比研究,分别对汉代的天道观、阴阳五行说、儒家纲常伦理进行了阐释,分析了汉代经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点,探讨汉代经学从今文经学独大走向今、古文经学的融合,以及经学对谶纬之学的吸纳,以期勾勒出汉代经学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经学 春秋繁露 白虎通 天道 阴阳五行 谶纬
下载PDF
陆贾与汉代经学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禹阶 刘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41,共7页
鉴于秦二世灭亡的教训,西汉初年的陆贾提出了以儒家孔、孟"仁"、"礼"思想为主体构建"治道"思想的新儒家理论学说。在此学说中,陆贾强调原圣王之意,以"五经"为治国之经典,以"仁"、&qu... 鉴于秦二世灭亡的教训,西汉初年的陆贾提出了以儒家孔、孟"仁"、"礼"思想为主体构建"治道"思想的新儒家理论学说。在此学说中,陆贾强调原圣王之意,以"五经"为治国之经典,以"仁"、"礼"为治国之则。并率先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本体论观点、大一统君道与"圣"、"君"合一思想、"经以致用"的厚今薄古的历史观与方法论,总结出德刑相兼、先德后刑的思想学说。陆贾的新儒家理论,对汉代中叶经学的形成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贾 天人感应 圣君合一 大一统 汉代经学
下载PDF
鲁学在汉代经学中的地位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朝明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80-84,共5页
鲁学在汉代经学中的地位杨朝明汉代经学有今、古文之分,“齐学”、“鲁学”之别.笔者曾就“齐学”与西汉今文经学的关系谈过个人的看法。(《齐学与西汉今文经学》,载“管予与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管子与齐文化》,北京经... 鲁学在汉代经学中的地位杨朝明汉代经学有今、古文之分,“齐学”、“鲁学”之别.笔者曾就“齐学”与西汉今文经学的关系谈过个人的看法。(《齐学与西汉今文经学》,载“管予与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管子与齐文化》,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11月版)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文经学 鲁学 汉代经学 古文经学 《鲁诗》 齐学 《春秋》 《谷梁传》 叔孙通 《周礼》
下载PDF
先秦儒家道论与汉代经学的兴起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祥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7-91,共5页
儒家学说由先秦诸子学之一的原始儒学转变为汉代经学 ,其中有着内在的思想发展规律。考察先秦儒家道论 ,可以看出 ,孔孟之道重在日常的人伦践履 ,荀子论道更强调其作为认识论上的真理 ,《易传》则通过道、意、言的关系 ,把道与儒家经书... 儒家学说由先秦诸子学之一的原始儒学转变为汉代经学 ,其中有着内在的思想发展规律。考察先秦儒家道论 ,可以看出 ,孔孟之道重在日常的人伦践履 ,荀子论道更强调其作为认识论上的真理 ,《易传》则通过道、意、言的关系 ,把道与儒家经书紧密结合起来 ,突出了经书的真理性。汉代董仲舒继承先秦儒家道论 ,提出了“深察名号”的认识论和“微言大义”的经学解释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汉代经学 道论 认识论 经学解释学
下载PDF
汉代经学教育述评 被引量:3
7
作者 俞启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6年第1期57-65,共9页
汉代经学教育制度的形成儒家经学成为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儒家经籍最初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统称六经,其中《乐》经早佚,也有人《乐》本无经。所经实际上只有五经。古... 汉代经学教育制度的形成儒家经学成为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儒家经籍最初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统称六经,其中《乐》经早佚,也有人《乐》本无经。所经实际上只有五经。古代的今文经学家认为五经全出于孔子之手,古文经学家则认为五经古已有之,孔子只不过是'述而不作'罢了,这两种观点都带有片面性。但孔子确实进行了大量的编纂、修订工作,并以此作为教学内容,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经学 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 儒家经学 古代教育 历史进程 《书》 经说 白虎观会议 《礼》
下载PDF
经典的力量:中国传统的现代去路——从汉代经学的发展对中国古代文献传统形成的影响谈起 被引量:2
8
作者 谢维扬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5,共15页
文献在整个古代生活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这是中国古代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构成中国古代的文献传统。其最高表现是特定文献的组合即儒家经典,不仅是人们行为目标和规范的最高说明,而且是表明国家活动合理性和国家权力合法性来源的终... 文献在整个古代生活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这是中国古代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构成中国古代的文献传统。其最高表现是特定文献的组合即儒家经典,不仅是人们行为目标和规范的最高说明,而且是表明国家活动合理性和国家权力合法性来源的终极依据。汉代经学的发展对这一传统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包括通过立五经博士而使六艺被置于特殊地位,以及通过对儒学形上学的建设和强化对儒学的经世的运用使儒家经典组合最终具备指导国家政治和国民生活的至高品质。古代文献传统本身对于现代生活的意义已不存在。学术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发生作用的概念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经典的永久价值在于脱离原本纠缠的形态而显示古代中国认知本身所达到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献传统 汉代经学 六艺 现代中国
下载PDF
汉代经学对汉代文论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包兆会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7-91,共5页
本文梳理了汉代经学对汉代文论的影响。认为,在汉代经学经典化过程中经学出现了神圣化和政治化倾向,这影响了汉代文论的产生和构成。经学的神圣化给两汉文论整体带上了儒家文艺思想的特点,经学的政治化则使封建帝王的权威性得到推崇,合... 本文梳理了汉代经学对汉代文论的影响。认为,在汉代经学经典化过程中经学出现了神圣化和政治化倾向,这影响了汉代文论的产生和构成。经学的神圣化给两汉文论整体带上了儒家文艺思想的特点,经学的政治化则使封建帝王的权威性得到推崇,合法性得到肯定,对帝王的歌功颂德也成了汉代文论家不可回避甚至持肯定态度的一个论题。汉代经学自身也对汉代文论产生了影响。《诗》《乐》本身就构成了汉代文论的一部分,汉代经学中部分经书章节对汉代文论也产生影响。总之,汉代文论家和作家对文学的思考极大地受到汉代经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经学 汉代文论 经学神圣化 经学政治化
下载PDF
汉代经学与散体赋的政论化倾向 被引量:1
10
作者 尚学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2-47,共6页
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位代表作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政论化的倾向在散体赋中越来越明显。议论在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观点越来越显豁。赋中由泛论一般社会现象变为有针对性地阐明政治观点,其中不仅有批评,更有对政治理念和... 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位代表作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政论化的倾向在散体赋中越来越明显。议论在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观点越来越显豁。赋中由泛论一般社会现象变为有针对性地阐明政治观点,其中不仅有批评,更有对政治理念和政治主张的表述。从作品的表述方式来看,赋中由一方批评另一方发展为双方展开论难,论辩的双方为争论一个问题各自引经据典。这些变化源于经学引起的赋家创作意识的变化,也与经学影响下的文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经学 汉赋 散体赋 政论化
下载PDF
汉代经学与诗学理念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松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5期89-94,共6页
经学是汉代居于主导地位的政治意识形态,也是汉代文化与学术的主体。汉代诗学把“天人感应”落实到“仁”与“和”上,确立了诗和艺术存在的终极原因和终极价值。以“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作为艺术创作的纲领与原则,以“比兴互陈”和“以... 经学是汉代居于主导地位的政治意识形态,也是汉代文化与学术的主体。汉代诗学把“天人感应”落实到“仁”与“和”上,确立了诗和艺术存在的终极原因和终极价值。以“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作为艺术创作的纲领与原则,以“比兴互陈”和“以史证诗”作为艺术阐释与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使诗学成为经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诗学精神与理念也只能是经学语境中的特定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经学 天人感应 儒家诗教 比兴互陈 以史证诗
下载PDF
稷下学宫与汉代经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邱文山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58-61,共4页
经学是汉武帝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来建构意识形态霸权之后的特殊产物。两汉时期的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其中今文经学被汉王朝立为官学,设博士、置弟子员,优秀者可以依次入仕做官。经学借着政治的力量得到广泛传... 经学是汉武帝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来建构意识形态霸权之后的特殊产物。两汉时期的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其中今文经学被汉王朝立为官学,设博士、置弟子员,优秀者可以依次入仕做官。经学借着政治的力量得到广泛传播,直接将经文与现实政治相结合,讲阴阳灾异、讲微言大义,从而形成了学风活泼、议论合时的风格。在经学的形成过程中,无论是从经学大师的"参政"、"议政",还是从经学的内容与学术特点来看,都与稷下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稷下学宫 汉代经学
下载PDF
汉代经学与汉代辞赋创作
13
作者 王洲明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63,共6页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此衍化出的汉代经学延续了三百多年,是此后汉代士人具体生活的思想文化环境,其对汉代辞赋创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汉代辞赋创作的阶段性特点,与汉代经学发展的阶段性存在着内在联系;汉代辞赋...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此衍化出的汉代经学延续了三百多年,是此后汉代士人具体生活的思想文化环境,其对汉代辞赋创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汉代辞赋创作的阶段性特点,与汉代经学发展的阶段性存在着内在联系;汉代辞赋所表达的政治理念与汉代经学所承载的儒家政治思想相一致;汉代儒道互补,影响及汉代辞赋家对个人出处以及人格理想追求的思考,西汉中后期至东汉中前期儒家人格思考意味颇重,而东汉中后期至汉末,道家人格思考则有渐趋强盛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经学 辞赋创作 内在联系
下载PDF
两汉作家入仕途径考察——以探讨汉代经学与文学的关系为目的
14
作者 侯文学 《天府新论》 CSSCI 2010年第3期144-150,共7页
入仕是古代知识分子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汉代尤其如此。汉代入仕制度举其大要,有察举、课试学僮与太学生、征辟、任子四端。其中,征辟、试学僮与任子三途与经学关系较为疏离,却为作家入仕大开方便之门,成为催生作家才情、促动作家... 入仕是古代知识分子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汉代尤其如此。汉代入仕制度举其大要,有察举、课试学僮与太学生、征辟、任子四端。其中,征辟、试学僮与任子三途与经学关系较为疏离,却为作家入仕大开方便之门,成为催生作家才情、促动作家创作的有效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 作家 入仕途径 汉代经学与文学
下载PDF
近三十年来的汉代经学研究述评
15
作者 林晓希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7-31,共5页
20世纪80年代至今,汉代经学的研究历经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文化热和意识形态色彩下大专题研究阶段;第二,国学热背景下新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的构建阶段;第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审视下的现代化转型阶段。当前汉代经学研究的薄弱之处主要在... 20世纪80年代至今,汉代经学的研究历经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文化热和意识形态色彩下大专题研究阶段;第二,国学热背景下新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的构建阶段;第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审视下的现代化转型阶段。当前汉代经学研究的薄弱之处主要在于:经学史方法论研究的不足和现代学科体系下"以史代经"的单一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经学 经学史方法论 现代化转型
下载PDF
建国以来汉代经学研究概述
16
作者 刘国石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37-39,共3页
本文通过汉武帝独尊儒术原因、汉代崇经原则、汉代经学学派、汉代经学作用、董仲舒思想、王莽改制与经学关系、《白虎通义》等几个方面,对建国以来汉代经学研究做一概略总结,旨在为学者们研究汉代经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汉代经学 独尊儒术 董仲舒 王莽改制 《白虎通义》
下载PDF
齐文化与汉代经学的今古文之争
17
作者 邱文山 《管子学刊》 CSSCI 2007年第1期84-89,共6页
齐文化在汇入中国传统文化“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之中后,以新的形式和形态继续向前发展。齐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全面整合之后的流变之一是与秦汉时期的经学合流,形成了齐派经学。本文就汉代经学的今、古文之争的历史背景、汉代经学的今... 齐文化在汇入中国传统文化“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之中后,以新的形式和形态继续向前发展。齐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全面整合之后的流变之一是与秦汉时期的经学合流,形成了齐派经学。本文就汉代经学的今、古文之争的历史背景、汉代经学的今、古文之争的概况以及齐文化对今古文之争的影响等方面试作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文化 汉代经学 今古文之争
下载PDF
汉代经学章句发展说略
18
作者 骆瑞鹤 《人文论丛》 CSSCI 2015年第1期131-149,共19页
汉代儒家经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章句与章句之学。章句将经文分为篇、章、句、字,由字至篇依次说解。其主要内容包括解释文字,界定名物,说明制度,疏通文句,总结章指,发挥经义。学者在有关汉代学术的著述中,多论及章句,具有启发意义。... 汉代儒家经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章句与章句之学。章句将经文分为篇、章、句、字,由字至篇依次说解。其主要内容包括解释文字,界定名物,说明制度,疏通文句,总结章指,发挥经义。学者在有关汉代学术的著述中,多论及章句,具有启发意义。唯已有论述,某些方面似仍不够理想,今试以官立章句为主重为之说。一、章句的起源与形成《说文·音部》:'章,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文学 古文学 汉代经学 五经博士
下载PDF
钱穆与张舜徽汉代经学研究之比较
19
作者 许刚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65-68,共4页
钱穆、张舜徽二人,均被当今学界视为”通人之学”的国学大师,两人于经学之研治,亦皆在汉代经学上有专门的代表性著作。通过对二者汉代经学研究的比较,可窥见其各自治学方法、旨趣的异同,从而更好地解读两家经学研究等方面的学术思想。
关键词 汉代经学 钱穆 张舜徽
下载PDF
汉代经学与文学批评
20
作者 张强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374-384,共11页
在经师与君主的共同推动下,经学成为汉代文化的主流,经师及君主也成为汉代思想及文学建设中的权威。经师及君主以经学干预文学,不但对朝政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还支配着文学价值观的生成,乃至于经学成为文学思想表达的最高准则,文学追求... 在经师与君主的共同推动下,经学成为汉代文化的主流,经师及君主也成为汉代思想及文学建设中的权威。经师及君主以经学干预文学,不但对朝政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还支配着文学价值观的生成,乃至于经学成为文学思想表达的最高准则,文学追求的最高标准。汉代是宗教神学信仰的时代,汉代文学创作的走向及文学批评的提出与礼乐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诗序》是汉代诗学的重要收获,近年来学术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把《诗序》视为汉代经学视野下的诗学理论,是汉代文学理论方面的重要收获。辞赋是汉代最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学,作家在从事辞赋创作的同时对辞赋进行了理论探索及批评。司马相如提出了"赋迹"、"赋心"说;扬雄提出了"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的论断;班固在前人的基础上从不同的层面探讨了汉赋的来源及内容与形式等。除此之外,班固对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思想提出了批评。司马迁的文学批评及理论主要保存在《史记》之中。司马迁以六经为价值评判尺度,对历史上的文学家进行了文学批评,并提出了发愤著书说,在司马迁的进一步阐释下,"发愤"作为专用名词列入了文艺理论的殿堂。王充的文学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衡》的篇目中。王充从文章批判入手,提出了新的文学观念和批评理论,王充的文学批评及主张对后世文学理论建设起到了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经学 诗学及《诗序》 辞赋批评 司马相如 扬雄 班固 司马迁 发愤著书说 王充与《论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