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现代汉字体系的科学性、简易性》质疑——谈汉字的评价和前途 |
苏培成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06 |
1
|
|
2
|
汉字体系的形成过程 |
应贤君
|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
2006 |
0 |
|
3
|
语文教学要科学认识汉语应用中的汉字和拼音——批评梁永国《现代汉字体系的科学性、简易性》的错误认识 |
彭泽润
曾宝芬
陈胜林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06 |
0 |
|
4
|
《现代汉字体系的科学性、简易性》并不科学 |
朱春敬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06 |
0 |
|
5
|
现代汉字体系的科学性、简易性 |
梁永国
|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2005 |
0 |
|
6
|
从《说文》汉字体系论证《尧典》洪水的特点 |
宋永培
|
《现代中文学刊》
|
1997 |
1
|
|
7
|
从《说文》汉字体系论证“平”、“土”的本义与“居处”的本字 |
宋永培
|
《现代中文学刊》
|
1997 |
0 |
|
8
|
从《说文》汉字体系论证“丘高、山低、丘土、山石” |
宋永培
|
《现代中文学刊》
|
1997 |
0 |
|
9
|
论汉字体系和汉字起源──兼与孟宪章、杜元会同志商榷(下) |
吴鸿逵
|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
1999 |
0 |
|
10
|
从图画文字的性质和发展试论汉字体系的起源与建立——兼评唐兰、梁东汉、高本汉三先生的“图画文字” |
孙常叙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59 |
10
|
|
11
|
汉字古形古音古义体系的研究与前闻六经 |
宋永培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3 |
1
|
|
12
|
《说文》汉字体系研究的新创获──评宋永培《<说文>汉字体系与中国上古史》 |
余延
|
《汉字文化》
|
2000 |
2
|
|
13
|
汉字为什么是难学的文字体系 |
王开扬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06 |
0 |
|
14
|
汉字体系与汉字统一的问题──纪念《说文解字》成书1880年 |
唐松波
|
《汉字文化》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15
|
汉字的超方言功能和汉字体系的演进方向 |
陈保亚
|
《汉字文化》
CSSCI
|
1996 |
2
|
|
16
|
甲骨文在汉字形体体系中的地位 |
秦坚
|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
2008 |
2
|
|
17
|
从汉字研究到汉字教学——认识汉字符号体系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
吴学飞
|
《科教导刊》
|
2011 |
0 |
|
18
|
完善汉字应用水平检测体系 提高汉字应用能力——从日本汉字能力检测引发的思考 |
俞晨怡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9
|
汉字构形方式:一个历时态演进的系统 |
黄德宽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24
|
|
20
|
汉字与文化的互证能量 |
齐元涛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1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