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叶燮《原诗》中对沈约人品、诗品的评价
1
作者 马斌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3-57,106,共6页
叶燮在《原诗》中批评沈约心胸狭窄,“闻人一善,如万箭攒心”,又对其诗歌极力贬低,“几无一首一语可取”,这样的“英雄欺人之语”过于片面。考察“万箭攒心”之说,最早来源于唐人李冗的《独异志》,其书专记神仙鬼怪,逸闻稗史,实不足信... 叶燮在《原诗》中批评沈约心胸狭窄,“闻人一善,如万箭攒心”,又对其诗歌极力贬低,“几无一首一语可取”,这样的“英雄欺人之语”过于片面。考察“万箭攒心”之说,最早来源于唐人李冗的《独异志》,其书专记神仙鬼怪,逸闻稗史,实不足信。至于沈约的诗品,也绝非叶燮所言,历代诗论家多有客观评价,且沈约提出的“四声八病”之说,为近体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可见叶燮对于沈约的评价,是有待商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燮 《原诗》 沈约
下载PDF
“怀情不尽曰隐”——沈约天监初之崇佛与梁武帝之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何良五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22-30,共9页
沈约天监初年重拾佛教信仰,其实是为了迎合梁武帝推尊佛教的策略。天监六年群臣对《神灭论》进行围剿,是武帝公开以政治权力为后盾,提高佛教地位的行为。尚书令沈约作为朝臣之首,在武帝弘佛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究竟慈悲论》《六道... 沈约天监初年重拾佛教信仰,其实是为了迎合梁武帝推尊佛教的策略。天监六年群臣对《神灭论》进行围剿,是武帝公开以政治权力为后盾,提高佛教地位的行为。尚书令沈约作为朝臣之首,在武帝弘佛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究竟慈悲论》《六道相续作佛义》等佛教论文与梁武帝对佛义的理解极为相似。另外,沈约晚年的忏悔、舍身、千僧会、八关斋等行为,皆直接或间接受意于武帝。然而沈约对佛教的信仰具有很大的投机成分,诚心不足,是以在临终前露出破绽,激化了其与武帝之间的矛盾。沈约天监年间的崇佛行为及其遭遇,须结合梁武帝方能看得分明,亦可借此观察梁代士人的宗教信仰及其所处的政治实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约 梁武帝 佛教 天监
下载PDF
隐侯之“隐”的政治意涵--兼论沈约诗风的清与浅
3
作者 张子尧 《天中学刊》 2023年第6期81-90,共10页
沈约处于南朝皇权渐趋复归但新型君臣关系正在调整的历史节点,善隐自身的处世方式和诗歌的清浅特征共同构成了沈约谥号“隐”的表里两面:他乘时借势,迎合主上趣味,应制诗作竭力弱化个性,形成就题论事的“意浅”之风;他“隐微致戒”,其... 沈约处于南朝皇权渐趋复归但新型君臣关系正在调整的历史节点,善隐自身的处世方式和诗歌的清浅特征共同构成了沈约谥号“隐”的表里两面:他乘时借势,迎合主上趣味,应制诗作竭力弱化个性,形成就题论事的“意浅”之风;他“隐微致戒”,其诗歌于纤毫处着眼,描写重于抒情,呈现出“密丽”特征;他善于压制、淡化、冷却激烈的情绪,其诗具有“清怨”特色。这些亦使他能潜隐沉浮于南朝复杂政治生态中数十载而不倒。然而,谨慎如斯的沈约还是因藐视君威触犯武帝,这是对才能的自负,也是长期自我压抑导致的必然反弹,更是士人与君主磨合调适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约 隐侯 政治意涵 清浅
下载PDF
沈约四声论与五言诗体的契合性之考察
4
作者 桑晨杰 《今古文创》 2023年第14期40-43,共4页
作为永明体诗歌创作的重要理论根据,以及诗歌格律的诞生的前奏,沈约四声的理论,从诞生时便争议不断。前人对四声之平上去入的研究已近完备,理论的阐述已详尽其体,但太过关注于问题本身,往往便容易忽视问题的本源之所在。沈约在《答甄公... 作为永明体诗歌创作的重要理论根据,以及诗歌格律的诞生的前奏,沈约四声的理论,从诞生时便争议不断。前人对四声之平上去入的研究已近完备,理论的阐述已详尽其体,但太过关注于问题本身,往往便容易忽视问题的本源之所在。沈约在《答甄公论》中曾述曰:“作五言诗者,善用四声,则讽咏而流靡;能达八体,则陆离而华契。”为何沈氏在此强调五言诗与四声的关系?四声又是如何使得五言诗达到“流靡”与“华契”的地步?或许沈氏的这一段话是依据甄公所问而答,但《答甄公论》的完整文本我们已不可考据,我们不可知甄公完整所论为何,然我们可以窥见的是沈氏的四声论定然与五言诗有着某种特殊的契合关系,这也是本文的论点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约 四声八病 五言诗
下载PDF
钟嵘与沈约:齐梁诗学理论的碰撞与展开 被引量:7
5
作者 曹旭 杨远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58,共9页
钟嵘的文学理论批评,和当时的文坛巨匠沈约有关。史传钟嵘"尝求誉于沈约,约拒之";为报"宿憾",钟嵘撰写《诗品》品五言诗,把沈约放在"中品"。文章解析这段公案,论述钟嵘与沈约的关系。这不仅是一个名公巨... 钟嵘的文学理论批评,和当时的文坛巨匠沈约有关。史传钟嵘"尝求誉于沈约,约拒之";为报"宿憾",钟嵘撰写《诗品》品五言诗,把沈约放在"中品"。文章解析这段公案,论述钟嵘与沈约的关系。这不仅是一个名公巨卿与位末名卑、长期沉沦下僚者的关系,一个文坛领袖与一个文学评论家的关系,更是两个理论巨人的关系。通过对钟嵘与沈约关系的研究,可以清理中国文学史和批评史发展到齐梁这一历史阶段中出现的观念变化和渗透在观念变化中的个人因素;可以发现感情中的理性和理性中的感情、同中的异和异中的同是如何胶着纠缠在一起,并且共同推动文学和文学批评发展前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嵘 沈约 诗品
下载PDF
沈约前后刘宋史著及《宋书》撰成考述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翰 石维娜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84-89,共6页
《宋书》成书情况复杂,何承天、徐爰等前期撰述构筑了良好的基础。然清人据沈约受诏至进书时间之短,以及避讳等情况,判断"纪传"大部为何承天、徐爰旧稿,"八志"多为沈约自创,未考虑沈约此前之撰述准备与积累,其论未... 《宋书》成书情况复杂,何承天、徐爰等前期撰述构筑了良好的基础。然清人据沈约受诏至进书时间之短,以及避讳等情况,判断"纪传"大部为何承天、徐爰旧稿,"八志"多为沈约自创,未考虑沈约此前之撰述准备与积累,其论未必准确。"八志"进上时间,既非仅随"纪传"之后,也非时隔十多年,而是四五年后的永明末。"八志"之撰述,亦非完全由沈约所自创,沈约所承担者仅其中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承天 徐爰 沈约 裴子野 宋书
下载PDF
论沈约的咏物诗 被引量:6
7
作者 常为群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130-133,共4页
沈约咏物诗不同于前代咏物诗抒怀写心的传统特征,其情志内涵苍白萎缩而描摹刻划铺张生动。其形成原因有二:一是作者人格价值取向、创作方式、吟咏对象难于立意等外部因素;
关键词 沈约 咏物诗 情志内涵
下载PDF
永明诗新论——以沈约为中心 被引量:2
8
作者 戴燕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67,共9页
永明诗人将"四声"运用到文学写作当中,不过短短十来年,就令中国诗歌转向了以声律为基本特征的新主流。在沈约等人的努力建设之下,永明诗不但提出了自己明确的主张,并且付诸大量的创作实践,同时还编制有配合新诗理念而又服务... 永明诗人将"四声"运用到文学写作当中,不过短短十来年,就令中国诗歌转向了以声律为基本特征的新主流。在沈约等人的努力建设之下,永明诗不但提出了自己明确的主张,并且付诸大量的创作实践,同时还编制有配合新诗理念而又服务于创作实践的工具性的韵书,甚至于,对于诗歌是否符合新的理论以及新的审音办法的评判标准,似乎也在计划之中。像这样有一套完整设计的诗歌改革,在中国诗歌史上,还是第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明诗 齐梁文学 沈约 四声 声律
下载PDF
沈约与齐梁宗经隶事之变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宝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69,165-166,共9页
颜延之、谢庄倡导的宗经隶事文风在齐梁时期日趋僵化,形成言必称经、拼凑原典以成文的时弊。沈约具有深湛的礼学修养,在贯彻宗经隶事创作手法的同时,至少从四方面进行创新:其一,针对郊庙歌辞、公宴贵游等官方色彩浓厚的创作题材,在征引... 颜延之、谢庄倡导的宗经隶事文风在齐梁时期日趋僵化,形成言必称经、拼凑原典以成文的时弊。沈约具有深湛的礼学修养,在贯彻宗经隶事创作手法的同时,至少从四方面进行创新:其一,针对郊庙歌辞、公宴贵游等官方色彩浓厚的创作题材,在征引儒典的基础上,吸纳子部、史部及汉晋名家名作等语料,既保证文风典实雅正,又追求新颖奇异的隶事形式。其二,戏拟政治性文书,将宗经隶事游戏化、趣味化、博学化。其三,标举"三易说",将易见事与易识字、易读诵并提,主动避免由炫博而导致的理解困难,以韵节婉畅作为文艺赏鉴的重要标准。其四,宗奉儒典作为文学作品的垂范价值,重视情性自在,强调情感本位,往往立足自然风物与主体情感,提倡直举胸情、指物呈形的自然化写作方式。沈约还通过提携后进文士,促进了隶事新奇、辞义富博、丽则婉畅等审美标准在梁代中后期文坛的传播,也对齐梁重文轻道、文经剥离的创作风气产生了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约 宗经隶事 三易说
下载PDF
论沈约的佛教思想及其创作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满仁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0-84,共5页
沈约是南朝创作佛教作品较多的文人,其佛教作品创作时间上集中在永明年间和天监初两个时期,内容上包括通论或专论类、义章类、争论类、杂论类四类。其佛教思想主要属于大乘涅佛性学说,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主张通过渐修而... 沈约是南朝创作佛教作品较多的文人,其佛教作品创作时间上集中在永明年间和天监初两个时期,内容上包括通论或专论类、义章类、争论类、杂论类四类。其佛教思想主要属于大乘涅佛性学说,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主张通过渐修而达顿悟,强调慈悲戒杀。同时,其身上又体现了鲜明的儒、释、道三教调和性,儒家进取思想是其安身立命之基,释道二教则是其精神解脱之途。其中有政治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社会环境、时代风尚的影响和自身思想发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约 佛教思想 三教融合
下载PDF
《隋书·音乐志》引沈约“向《别录》”考辨--兼论引《别录》而以《汉志》代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振田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3-108,共6页
《隋书·音乐志》引沈约"向《别录》……《龙氏雅琴》百六篇"云云,其中的"向《别录》"可以理解为沈约据刘向《别录》引文。然"向《别录》"实为沈约以《汉志》而代《别录》,也就是在引用《别录》时以... 《隋书·音乐志》引沈约"向《别录》……《龙氏雅琴》百六篇"云云,其中的"向《别录》"可以理解为沈约据刘向《别录》引文。然"向《别录》"实为沈约以《汉志》而代《别录》,也就是在引用《别录》时以《汉志》而代替。文章对之进行了解析,并指出:古人引《别录》而以《汉志》代替并非孤立的个案,弄清这点对理解古人对于《别录》《七略》及《汉志》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别录》与《七略》的亡佚情况及其原因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书·音乐志》 沈约 “向《别录》” 《汉志》 考辨
下载PDF
论沈约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对齐梁诗歌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文 《湖南社会科学》 2003年第2期143-144,共2页
沈约是齐梁时期的重要文人 ,他开辟了当时诗坛的新风气。他的诗声韵和美、自然平易 ,而且讲究情景交融 ,促进了自觉意境诗的初步形成。
关键词 沈约 诗歌 艺术特色 齐梁时期 格律 意境 风格
下载PDF
“一代辞宗”沈约与南朝诗歌的声律追求 被引量:2
13
作者 谈莉 曹永久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67-72,共6页
今人论及中国诗歌史上的南朝"永明体"以及此后的近体诗,无不提及沈约和"四声八病"说。其实,四声是汉语发音时本身就存在的,在沈约之前已经被发现,沈约的贡献是将其运用于诗歌创作;而"八病"并非沈约所提,... 今人论及中国诗歌史上的南朝"永明体"以及此后的近体诗,无不提及沈约和"四声八病"说。其实,四声是汉语发音时本身就存在的,在沈约之前已经被发现,沈约的贡献是将其运用于诗歌创作;而"八病"并非沈约所提,它与永明体也没有关系,后人将"八病"的创始归于沈约,是基于他是诗歌声律论奠基者的一种附会。沈约作为齐、梁文坛的领袖人物之一,勤于著述,长于理论,被誉为"一代辞宗",极大地影响了南朝诗风,这是他被公认为"四声八病"说首倡者的重要原因。从南朝起,讲求声律逐渐成为诗人的自觉追求,这也是音韵研究和乐律演变对古典诗歌发展产生影响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约 四声 八病 声律论 永明体
下载PDF
刘勰与沈约考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蓉蓉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7-162,共6页
《梁书》和《南史》的《刘勰传》都记载了刘勰及其《文心雕龙》与沈约有着重要的关系。刘勰完成《文心雕龙》之后,干之于沈约。沈约“大重之”,谓其“深得文理”。对于《刘勰传》中的这些记载,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就刘勰为何“欲... 《梁书》和《南史》的《刘勰传》都记载了刘勰及其《文心雕龙》与沈约有着重要的关系。刘勰完成《文心雕龙》之后,干之于沈约。沈约“大重之”,谓其“深得文理”。对于《刘勰传》中的这些记载,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就刘勰为何“欲取定于沈约”、为何“无由自达”及沈约为何“大重之”等问题作了考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沈约 《文心雕龙》 声律
下载PDF
“宪章鲍明远”:沈约对鲍照的接受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春兰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3-156,共4页
本文主要论述沈约对于鲍照的接受。沈约除了因为其文坛领袖的地位,以其创作中的“宪章鲍明远”倾向引领了齐梁文风,促进了鲍照的被接受外,其所著《宋书》中所附《鲍照传》是史书中关于鲍照的最早的一笔史料,他比同时代的评论家更早地注... 本文主要论述沈约对于鲍照的接受。沈约除了因为其文坛领袖的地位,以其创作中的“宪章鲍明远”倾向引领了齐梁文风,促进了鲍照的被接受外,其所著《宋书》中所附《鲍照传》是史书中关于鲍照的最早的一笔史料,他比同时代的评论家更早地注意并充分肯定了鲍照的乐府诗,在对鲍照的接受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之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约 鲍照 接受 《宋书·鲍照传》 乐府诗
下载PDF
“名亚迁董”:沈约历史著述的境界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3-118,160,共6页
沈约在兼采前人著述的基础上,精心撰成《宋书》,为二十四史之一,本属名著。然而长期以来,不少论者多诟病沈约曲笔讳饰,而少言其秉笔直书。实际上,沈约著述之旨,在于远追南、董,近效迁、固,撰成一部实录式的《宋书》。撰成"八志&qu... 沈约在兼采前人著述的基础上,精心撰成《宋书》,为二十四史之一,本属名著。然而长期以来,不少论者多诟病沈约曲笔讳饰,而少言其秉笔直书。实际上,沈约著述之旨,在于远追南、董,近效迁、固,撰成一部实录式的《宋书》。撰成"八志"是其重大功绩,他承继前代史家重"通"的编纂理念,于典制记载溯源秦汉,尤详魏晋,弥补了《三国志》、《后汉书》缺载典制的缺陷。沈约对于历史进程的新趋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在《宋书》之中,灌注了他对门阀士族与寒门庶族地位升降、佛教在南朝的传播与儒家伦理之间的张力、南北民族矛盾与融合等现实问题的深沉思考。他还开创了"因事附见"的编纂方法,多角度地展现了刘宋一朝历史人物的风貌。正因为有上述多方面的编纂成就,他才被誉为"高才博洽,名亚迁董"的一代良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约 《宋书》 实录 通识精神 时代风貌 编纂方法
下载PDF
论沈约的山水诗 被引量:1
17
作者 常为群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24-27,共4页
沈约是齐梁之际的著名诗人。他的山水诗集中创作于东阳外任期间。其山水诗作景物描写细致生动,而诗中的情与景却呈现为不相交融的割裂状态,并带有较多的述行意味。沈约山水诗的这种特征与当时的文学风气虽然相左,却与前代的谢灵运有类... 沈约是齐梁之际的著名诗人。他的山水诗集中创作于东阳外任期间。其山水诗作景物描写细致生动,而诗中的情与景却呈现为不相交融的割裂状态,并带有较多的述行意味。沈约山水诗的这种特征与当时的文学风气虽然相左,却与前代的谢灵运有类似之处。而导致这种相左与相似的主要原因便在于个人的遭遇与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诗 创作心态 沈约 景物描写 谢灵运 文学风气
下载PDF
试论沈约对鲍照诗风的发展——《诗品》沈约“宪章鲍明远”辨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大雷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9-24,共6页
鲍照诗风"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魂",是以"颠覆阅读"方式引起世人注意的,但这样的诗风难以为继,其后继者亦不被世人所认可,只有沈约把鲍照的"俗"引向雅化,既多用民歌,又改"险急"... 鲍照诗风"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魂",是以"颠覆阅读"方式引起世人注意的,但这样的诗风难以为继,其后继者亦不被世人所认可,只有沈约把鲍照的"俗"引向雅化,既多用民歌,又改"险急"为清新自然;既多写女性,又改"倾炫心魂"为文人趣味。沈约使鲍照所倡导的民歌与叙写女性文人化,于是成为南朝时诗歌发展的主流,这就是宫体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怪诞诗风 鲍照 沈约
下载PDF
沈约《与徐勉书》探微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晓元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57-59,共3页
沈约晚年所作《与徐勉书》被史书和各种文集收录,引人注目。在这封书信中,沈约对仕隐的态度,与梁武帝的微妙关系,对显赫地位的执着,或隐或显都有所展现。此外,这封信的行文特点也值得关注。本文对沈约《与徐勉书》的创作心态和行文风格... 沈约晚年所作《与徐勉书》被史书和各种文集收录,引人注目。在这封书信中,沈约对仕隐的态度,与梁武帝的微妙关系,对显赫地位的执着,或隐或显都有所展现。此外,这封信的行文特点也值得关注。本文对沈约《与徐勉书》的创作心态和行文风格进行分析,以求更全面还原晚年沈约的整体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约 《与徐勉书》 创作心态 行文风格
下载PDF
从刘勰负《刘子》候沈约的故事看该书的作者——《刘子》为刘昼所撰新证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绍恒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6年第3期4-19,共16页
关于《刘子》的作者问题,自唐代以来主要有两说:一是《刘子》为刘昼所撰;二是《刘子》为刘勰所著。近年来,由于林其锬先生有关《刘子》为刘勰所著说的系列研究成果的陆续问世,使《刘子》为刘勰所著说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有些原本支持《刘... 关于《刘子》的作者问题,自唐代以来主要有两说:一是《刘子》为刘昼所撰;二是《刘子》为刘勰所著。近年来,由于林其锬先生有关《刘子》为刘勰所著说的系列研究成果的陆续问世,使《刘子》为刘勰所著说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有些原本支持《刘子》为刘昼所撰说的学者转而赞同《刘子》为刘勰所著说。但从最近在北宋佛教著作中所发现的有关刘勰负《刘子》候沈约的故事来看,《刘子》却又并非刘勰所著,而是刘昼所撰。自唐至今,学界之所以对《刘子》的作者问题众说纷纭,究其主要原因是有才无位的刘昼为行其书,而"窃取"刘勰之名,编造了刘勰负《刘子》候沈约的故事所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子》作者 刘昼 刘勰 沈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