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2篇文章
< 1 2 1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下二叠统太原组灰岩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
1
作者 黄有根 许杰 +5 位作者 郑小鹏 刘燕 钟寿康 李琳 张道锋 谭秀成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1-925,共15页
下二叠统太原组灰岩在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广泛分布,已有多口井试气后相继获得了工业气流,勘探潜力较大,但目前对该组灰岩沉积微相类型与沉积模式的研究尚不够成熟。基于对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下二叠统太原组大量钻井岩心、薄片的详细描述... 下二叠统太原组灰岩在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广泛分布,已有多口井试气后相继获得了工业气流,勘探潜力较大,但目前对该组灰岩沉积微相类型与沉积模式的研究尚不够成熟。基于对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下二叠统太原组大量钻井岩心、薄片的详细描述,综合测井资料,从岩石类型、沉积相类型、典型沉积序列、沉积模式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盆地中东部太原组灰岩的沉积特征与沉积过程。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太原组由海相碳酸盐岩、混积岩及陆源碎屑岩3大类15小类岩石类型构成,其中海相碳酸盐台地相可进一步划分为生屑滩、滩间海、潮上带(泥坪)、潮间带(泥灰坪)等7种沉积微相。依据地层剖面精细刻画,共识别出海陆过渡环境下的6个典型序列,其中序列1、2、3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序列,序列4、5、6为陆相三角洲沉积序列。综合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早二叠世太原组沉积时期经历了由陆相三角洲(碎屑沉积)→海陆过渡相(混积沉积)→海相碳酸盐台地(碳酸盐沉积)的沉积演化,受沉积期地貌影响,整体具有“北砂南灰,上覆泥煤”的沉积充填模式。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对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太原组的沉积地质认识,也为后续太原组天然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下二叠统 灰岩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下载PDF
湘中及周缘中奥陶统黑色细粒岩系沉积特征及环境
2
作者 郭原草 郭建华 +3 位作者 余烨 黄俨然 蔡灵慧 陈广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17-1831,共15页
【目的】中奥陶统烟溪组是近年来在湘中地区新查明的一套海相富有机质黑色细粒岩系,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勘探潜力,对这套黑色细粒岩系的沉积特征研究亟待加强。【方法】通过野外踏勘、薄片鉴定等开展烟溪组岩性、岩相组合类型识别,结合元... 【目的】中奥陶统烟溪组是近年来在湘中地区新查明的一套海相富有机质黑色细粒岩系,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勘探潜力,对这套黑色细粒岩系的沉积特征研究亟待加强。【方法】通过野外踏勘、薄片鉴定等开展烟溪组岩性、岩相组合类型识别,结合元素测试判定沉积环境,采用盆地分析技术结合区域构造运动史查明原型盆地性质、形态,确定黑色细粒岩系有利沉积相带、时空展布及沉积模式。【结果】烟溪组岩性以硅质岩和碳质页岩为主,粉砂质页岩、粉砂岩等次之;硅质岩以浅海环境下生物成因为主,碳质页岩形成于安静缺氧的深水滞留环境。在烟溪组内部可识别出四类岩相组合:厚层纯碳质页岩、碳质页岩与硅质岩组合、粉砂质页岩和硅质岩组合和粉—细砂岩夹薄层泥页岩组合;根据岩相组合类型烟溪组在垂向上可分为上、中、下三段,三段在区域上的分布厚度相对稳定,具有较好的对比性,中段厚层碳质页岩是最重要的烃源层系。烟溪组在区内呈东南厚、西北薄之特征,沉积相类型包括深水盆地、深水陆棚、浅水陆棚和浊积扇,各沉积相带在奥陶纪不同时期分布位置有所不同,分区明显,连续变化。【结论】湘中及周缘地区在中奥陶世处于缺氧的滞留水体环境,是一个稳定地块内的坳陷海盆,深水陆棚相和深水盆地相是烟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发育的有利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中 烟溪组 黑色细粒岩系 沉积特征 沉积环境 原型盆地
下载PDF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北部潜江组盐湖重力流沉积特征与模式
3
作者 包汉勇 郭丽彬 +1 位作者 葛涛元 姜在兴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1-1305,共15页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盐湖沉积中首次发现大范围的重力流沉积,关于其沉积特征、成因机制、主控因素和有利岩相尚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通过对潜江凹陷北部20口取心井的精细观察,结合测录井、薄片、矿物成分和粒度分析,识别出10种重力...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盐湖沉积中首次发现大范围的重力流沉积,关于其沉积特征、成因机制、主控因素和有利岩相尚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通过对潜江凹陷北部20口取心井的精细观察,结合测录井、薄片、矿物成分和粒度分析,识别出10种重力流相关的岩相。研究区重力流沉积可分为4种成因相类型,包括风暴重力流沉积、滑动-滑塌沉积、碎屑流沉积和浊流沉积。根据岩相组合类型,将重力流沉积划分为近端、中端和远端沉积。地震、风暴和洪水为重力流沉积的诱发因素,潜4^(0)沉积期气候干旱,潭口地区的次级断裂带活动,引发斜坡带沉积物的滑动滑塌。潜4^(0中)沉积期为盐湖淡化期,洪水引发长距离搬运的超密度流体。碎屑流成因的纯净块状粉砂岩、细砂岩和浊流成因的平行层理砂岩为有利储集体。平行层理粉砂岩、块状粉砂岩和泥岩的组合是在流体转化过程中形成的优势岩相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重力流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潜江凹陷 潜江组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梁地区延长组长6沉积特征
4
作者 马海勇 王为林 +2 位作者 沈志成 闫占冬 刘海洋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2-520,共9页
为了研究南梁地区延长组重力流沉积特征,利用钻井岩芯、轻重矿物和测井解释等对鄂尔多斯盆地南梁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沉积体系特征与沉积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长6以K2、K3、K4这3套泥岩作为标志层,根据测井分析方法将延... 为了研究南梁地区延长组重力流沉积特征,利用钻井岩芯、轻重矿物和测井解释等对鄂尔多斯盆地南梁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沉积体系特征与沉积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长6以K2、K3、K4这3套泥岩作为标志层,根据测井分析方法将延长组长6划分为3个小层;依据轻、重矿物数据资料分析,明确了南梁地区延长组长6发育有东北、西南2个物源,主要受东北物源的控制,东北部母源来自于大青山、阴山一带的太古界高级变质岩和火山岩;南梁地区延长组长6主要以陆源湖泊、三角洲沉积为主,不同的沉积相的类型控制着砂体的展布形状,长6期发育的砂体自北东向西南方向呈现出条带状展布;延长组在长6期湖盆面积逐渐减小盆地边缘的三角洲沉积范围向湖盆中心收缩。长6期自北东向西南发育了三角洲前缘亚相、深湖亚相、浅湖亚相,由于三角洲前缘斜坡地带沉积物发生了滑塌,在重力作用下形成了浊流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南梁地区 延长组 长6 沉积特征
下载PDF
大渡河上游苟家山大型堆积体沉积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5
作者 罗超 王卓 +1 位作者 陈熙杰 谢佐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3期0055-0058,共4页
大渡河上游第四纪大型堆积体蕴含了丰富的河流地貌演化和气候变化信息。以苟家山大型堆积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沉积学调查和室内试验;对堆积体的粒度特征、沉积特征、形成时代及孢粉成分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苟家山堆积体由... 大渡河上游第四纪大型堆积体蕴含了丰富的河流地貌演化和气候变化信息。以苟家山大型堆积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沉积学调查和室内试验;对堆积体的粒度特征、沉积特征、形成时代及孢粉成分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苟家山堆积体由湖相、河流相和泥石流相沉积物组成;(2)光释光测年结果显示堆积体形成于距今16.4±1.6ka。(3)对不同沉积相中小于2mm粒径的组分进行粒度试验发现;泥石流相和河流相细颗粒运移方式以推移和跃移为主;湖相细颗粒运移方式以跃移和悬移为主;(4)孢粉测试结果显示;距今16.4±1.6ka以来研究区气候可能经历了温暖湿润-冷干-温暖湿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体 大渡河 沉积特征 光释光 孢粉
下载PDF
海陆过渡相三角洲沉积体系陆源有机质沉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海 徐耀辉 +3 位作者 李阳 黄凌松 吕奇奇 刘忠保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1-265,共15页
【目的】海陆过渡相三角洲沉积体系由于油气成藏条件优越,广泛发育陆源海相烃源岩,陆源有机质是其主要的母质来源。为了探究海陆过渡相三角洲沉积体系中陆源有机质的沉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陆源有机质沉积模拟实验。【方法】通过... 【目的】海陆过渡相三角洲沉积体系由于油气成藏条件优越,广泛发育陆源海相烃源岩,陆源有机质是其主要的母质来源。为了探究海陆过渡相三角洲沉积体系中陆源有机质的沉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陆源有机质沉积模拟实验。【方法】通过碳硫分析仪检测总有机碳含量,结合3D激光扫描技术,实现了实验条件下陆源有机质搬运沉积过程的动态定量表征。【结果】(1)在三角洲平原,陆源有机质主要在河道漫溢处、废弃河道、砂坝背流面等部位局部富集,剖面上主要以透镜型、断续型、互层型分布;在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有机质平面上呈席状展布,剖面上以厚度较大的条带型分布;(2)陆源有机质在缓坡三角洲体系搬运距离较远,随着三角洲沉积厚度逐渐增大,三角洲初始坡度对陆源有机质搬运距离的影响减小;(3)水动力强度和波浪是影响有机质搬运距离的重要因素,水动力越弱越有利于有机质的沉积,在三角洲平原低能环境中存在有机质局部富集区。波浪会阻止有机质向前搬运并在三角洲前缘形成多个砂坝,有机质沉积于坝间凹槽呈环带状;(4)在海陆过渡相三角洲沉积体系内,从三角洲平原到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区域的有机碳含量逐步升高,进入陆架区,随着搬运距离的继续增大,有机碳含量减少。【结论】通过深入研究陆源有机质的富集部位和影响因素,建立了水槽实验模式下陆源有机质沉积模式,这对海陆过渡相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油气探勘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源有机质 3D激光扫描 沉积模拟 沉积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别勒滩区段固体钾盐液化后矿物沉积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宋高 赵元艺 +1 位作者 马宏涛 胡涵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73-2882,共10页
别勒滩区段是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固体钾矿的主要分布地区,也是企业固液转化进行生产的主要矿区。本文通过对别勒滩区段涩聂湖东北部生产区S2T3钻孔样品进行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化学元素分析、盐矿鉴定及物性参数分... 别勒滩区段是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固体钾矿的主要分布地区,也是企业固液转化进行生产的主要矿区。本文通过对别勒滩区段涩聂湖东北部生产区S2T3钻孔样品进行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化学元素分析、盐矿鉴定及物性参数分析,研究该地区固体钾盐液化后地层中矿物的沉积特征。经调查,液化后地层中主要的含钾矿物为杂卤石、光卤石和钾石盐,且以杂卤石为主,在2320 cm岩芯中分布最广、含量最高;根据沉积特征分析,2200~1700 cm地层中的杂卤石多为准同生沉积阶段形成的原生杂卤石,呈竹片状、花瓣状和绒球状等与石盐共生,而1000~1700 cm层位杂卤石则为后生交代成因。涩聂湖东北部1000~1700 cm以及300 cm以上层位是S2T3钻孔中光卤石含量最高的地层,可为下一步固液转化生产靶区选取提供参考;300~500 cm地层为杂卤石含量最高层位,既有后生交代形成的杂卤石也有现阶段正在生成的杂卤石,可为后续杂卤石开发研究提供材料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矿物 杂卤石 沉积特征 别勒滩 察尔汗盐湖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白垩统吐谷鲁群沉积特征及铀矿找矿方向
8
作者 冀华丽 何中波 +5 位作者 钟军 陈虹 朱斌 吴玉 东前 耿英英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7-1290,共24页
笔者等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尔禾—黄花沟地区的露头和钻孔岩芯、钻测井综合分析,结合镜下观察,对下白垩统吐谷鲁群主要岩石学特征、地层结构、沉积相类型及其展布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以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为指导,从沉积学角度,探... 笔者等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尔禾—黄花沟地区的露头和钻孔岩芯、钻测井综合分析,结合镜下观察,对下白垩统吐谷鲁群主要岩石学特征、地层结构、沉积相类型及其展布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以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为指导,从沉积学角度,探讨了研究区下白垩统吐谷鲁群有利成矿砂体的类型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下白垩统吐谷鲁a亚群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吐谷鲁b、c和d亚群则以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2)下白垩统吐谷鲁群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等4种沉积相类型,以德伦山为界,乌尔禾—夏子街一带发育远源弱流的浅水三角洲相,物源来自北西的雪米斯坦,而德伦山—黄花沟一带以发育高能量的辫状河沉积为主,物源应来自盆地北部;(3)下白垩统有利找矿层位为吐谷鲁a+b亚群的原生灰—灰绿色粗碎屑建造。乌尔禾—油砂山一带的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支河道是重要的找矿方向;夏子街一带广泛发育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席状砂厚大砂体具备形成一定规模砂岩型铀矿的能力;黄花沟一带在吐谷鲁a+b时期发育宽广且具有较大规模的辫状河砂体是寻找层间氧化和潜水氧化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沉积 砂岩型铀矿 下白垩统吐谷鲁群 乌尔禾—黄花沟地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地下水人工回灌颗粒沉积特征试验——基于回灌水温度与颗粒电荷影响
9
作者 王诏楷 束龙仓 +3 位作者 刘佩贵 董宁澎 顾娜 张世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2-511,共10页
分析地下水人工回灌过程中颗粒的沉积特征以及影响沉积的多种因素,搭建地下水回灌物理试验系统和颗粒沉积过程CT扫描检测系统,在此基础上构建与地下水回灌试验系统内砂柱对应的数值模型,用于分析回灌水温度、回灌颗粒电荷和回灌水头对... 分析地下水人工回灌过程中颗粒的沉积特征以及影响沉积的多种因素,搭建地下水回灌物理试验系统和颗粒沉积过程CT扫描检测系统,在此基础上构建与地下水回灌试验系统内砂柱对应的数值模型,用于分析回灌水温度、回灌颗粒电荷和回灌水头对颗粒沉积的影响权重,从而将回灌水温度和回灌颗粒电荷与回灌水头纳入同一评价体系中。结果表明:对于地下水人工回灌过程中颗粒沉积来说,回灌水头影响最大,回灌水温度的影响不可忽视,在地下水源热泵等水温变化幅度较大的工程场景中,回灌水温度的影响超过了回灌水头,回灌颗粒电荷的影响较小。研究成果拓宽了对地下水回灌颗粒堵塞和颗粒沉积影响因素的认知,有利于在地下水回灌工程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合理规避颗粒堵塞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沉积 人工回灌 数值模拟 沉积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川北旺苍地区奥陶系沉积特征与风暴沉积的发现
10
作者 王牧源 牟传龙 +2 位作者 王秀平 侯乾 王启宇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1-325,共15页
为了厘清上扬子北缘奥陶系古地理格局与沉积环境,在川北旺苍地区奥陶系沉积相研究基础上,选择大两会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实测与室内薄片的详细分析,对旺苍地区奥陶系沉积相进行精细划分。结果表明,大两会剖面奥陶系地层主要... 为了厘清上扬子北缘奥陶系古地理格局与沉积环境,在川北旺苍地区奥陶系沉积相研究基础上,选择大两会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实测与室内薄片的详细分析,对旺苍地区奥陶系沉积相进行精细划分。结果表明,大两会剖面奥陶系地层主要发育赵家坝组、西梁寺组、宝塔组、五峰组。赵家坝组与西梁寺组主要发育海岸相的潮坪亚相;宝塔组主要发育浅海相的碳酸盐岩台地亚相;五峰组主要发育浅海相的陆棚亚相,并依次划分出多个次相。首次在西梁寺组潮坪亚相中发现风暴沉积,风暴沉积构造主要包括底面侵蚀构造、砾屑层、粒序层理、平行层理、丘状交错层理等,并识别出4种风暴沉积序列。因此,上扬子北缘中奥陶纪处于海岸环境的低纬度飓风地带,晚奥陶纪处于浅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奥陶系 沉积特征 沉积 风暴沉积
下载PDF
沾化凹陷垦西斜坡带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沉积特征及有利储层预测
11
作者 刘良刚 吴笑荷 +1 位作者 张彤 万希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66-268,共3页
垦西斜坡带构造处于沾化凹陷中部,孤岛潜山西南倾末端,西北为渤南洼陷,南边过垦西断层为三合村洼陷,是由孤西断层与一组近东西向垂直于孤西断层的断裂构建的“梳状断裂构造带”。研究区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油气充足,深部储层只要位于沟... 垦西斜坡带构造处于沾化凹陷中部,孤岛潜山西南倾末端,西北为渤南洼陷,南边过垦西断层为三合村洼陷,是由孤西断层与一组近东西向垂直于孤西断层的断裂构建的“梳状断裂构造带”。研究区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油气充足,深部储层只要位于沟通油源的通道处,均有可能成藏。但早期研究认为该区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沉积类型为远源的三角洲水道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储层描述 垦西斜坡带
下载PDF
月海油田海南20区块沉积特征及“甜点”预测
12
作者 崔成军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0-826,共7页
文中以辽河坳陷月东-海南构造带南段的月海油田海南20区块东营组油层为研究对象,综合区域钻井、测井、岩心、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在海南20区块开展了精细的沉积特征研究,识别出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2种沉积相类型,进一步识别出6种亚... 文中以辽河坳陷月东-海南构造带南段的月海油田海南20区块东营组油层为研究对象,综合区域钻井、测井、岩心、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在海南20区块开展了精细的沉积特征研究,识别出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2种沉积相类型,进一步识别出6种亚相类型。在沉积相研究基础上,通过分析储层的测井曲线敏感参数变化,定量表征了研究区内优势储层的电阻率及波阻抗响应阈值,并应用基于地质统计学的电阻率反演预测技术,对目的层东营组储层“甜点”进行了约束反演,成功解决了薄互层复杂油藏储层“甜点”预测问题,对同类地区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电阻率反演 “甜点”预测 月海油田 辽河坳陷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宝岛21-1区陵水组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13
作者 江汝锋 曹立成 +5 位作者 邓孝亮 何云龙 焦垚祺 陈子归 李韬 张祺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44,共14页
近期在琼东南盆地宝岛21-1区发现了我国首个深水深层大气田,对南海深水区深层油气勘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宝岛21-1区最新获得的钻井和地震资料,分析了上渐新统陵水组三段的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陵三段沉积时期以双... 近期在琼东南盆地宝岛21-1区发现了我国首个深水深层大气田,对南海深水区深层油气勘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宝岛21-1区最新获得的钻井和地震资料,分析了上渐新统陵水组三段的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陵三段沉积时期以双向物源为主,早期扇三角洲沉积发育于邻近高地,晚期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受NW向海南隆起物源和NE向神狐隆起物源的控制。此外,陡坡和缓坡的沉积物搬运通道表现出较大差异。陵三段沉积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由早期扇三角洲沉积、中期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发展至晚期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物源区也从早期邻近高地的单向供源、中期邻近高地-神狐隆起的双向供源演化至晚期海南隆起-神狐隆起的双向供源。研究区邻近崖城组烃源岩,发育12-1号断裂及伴生断裂,形成构造-岩性圈闭,成藏地质条件优越。宝岛21-1区气田的发现是我国深水油气勘探领域的重大突破,指明了海相盆地中断裂转换带是未来深水勘探的关键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宝岛21-1区 陵水组 沉积特征 油气勘探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青龙山剖面中寒武统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
14
作者 汪涵 吕奇奇 +3 位作者 高永亮 霍勇 孙学虎 王林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I0001,共16页
根据野外露头观察及薄片鉴定,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青龙山剖面中寒武统的岩相类型和岩相组合特征,分析沉积相类型、特征和剖面相,建立沉积模式。结果表明:青龙山剖面中寒武统发育13种(LF1—LF13)岩相类型,识别8种岩相组合,分别为亮晶鲕粒灰... 根据野外露头观察及薄片鉴定,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青龙山剖面中寒武统的岩相类型和岩相组合特征,分析沉积相类型、特征和剖面相,建立沉积模式。结果表明:青龙山剖面中寒武统发育13种(LF1—LF13)岩相类型,识别8种岩相组合,分别为亮晶鲕粒灰岩和土黄色泥页岩,颗粒支撑砾屑灰岩、亮晶鲕粒灰岩和土黄色泥页岩,泥晶生物屑灰岩和土黄色泥页岩,泥晶鲕粒灰岩和土黄色泥页岩,灰绿色泥页岩和泥晶鲕粒灰岩,条带状灰岩和放射状砾屑灰岩,条带状灰岩和土黄色泥页岩,含球粒粉晶白云岩和土黄色泥页岩。中寒武统发育碳酸盐岩缓坡沉积体系,主要为内缓坡相,包括潮坪、潟湖、滩间海、颗粒滩4种亚相和10种微相。中寒武世,青龙山剖面处于碳酸盐岩缓坡环境,随秦祈海槽向东、北方向发生海侵,受青铜峡—固原断裂的影响,沉积中心向东迁移,沉积相带由潮坪—潟湖向颗粒滩—滩间海转变,出现海退迹象,再次转变为潮坪沉积。该结果为鄂尔多斯盆地古环境恢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寒武统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碳酸盐岩缓坡 青龙山剖面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广东乳源大峡谷老虎头组沉积特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15
作者 宁萌萌 杨豫川 +3 位作者 陈斌 刘明 袁茂珂 许竞超 《四川地质学报》 2024年第3期408-415,共8页
为探究广东乳源大峡谷内泥盆系老虎头组沉积特征,选择区内游溪林场典型剖面开展详细的测量和研究工作。通过野外调查、薄片鉴定和粒度分析以及沉积相标志研究,认为乳源大峡谷地区老虎头组为一套辫状河-潮控三角洲-潮坪相沉积,垂向上为... 为探究广东乳源大峡谷内泥盆系老虎头组沉积特征,选择区内游溪林场典型剖面开展详细的测量和研究工作。通过野外调查、薄片鉴定和粒度分析以及沉积相标志研究,认为乳源大峡谷地区老虎头组为一套辫状河-潮控三角洲-潮坪相沉积,垂向上为一套下粗上细的海侵沉积序列。其中,河流沉积从下至上依次为河床滞留相、心滩与天然堤三个微相;潮控三角洲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沉积,可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和河口砂坝;潮坪沉积可识别出潮下带与潮间带两个亚相,砂坪与潮道旋回、混合坪与潮道旋回依次出现,最上部为泥坪。本次研究为老虎头组建立了一套由陆相向海相过渡的完整沉积模式,为乳源地区泥盆系沉积相和岩相古地理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沉积 老虎头组 广东乳源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A区上侏罗统齐古组物源体系和沉积特征
16
作者 张美 宋健 《复杂油气藏》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准噶尔盆地腹部上侏罗统齐古组是近年来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近期,包括A303在内的多口钻井获得了高产油气流,展示了较大的油气资源潜力,但有利砂体分布规律不清制约了A区油气富集高产因素的进一步研究。以A区齐古组为研究对象,以岩心、... 准噶尔盆地腹部上侏罗统齐古组是近年来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近期,包括A303在内的多口钻井获得了高产油气流,展示了较大的油气资源潜力,但有利砂体分布规律不清制约了A区油气富集高产因素的进一步研究。以A区齐古组为研究对象,以岩心、测井、重矿物等资料为基础,结合近期的野外地质调查对研究区齐古组物源体系和沉积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A区齐古组主要来源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扎伊尔山;2)区内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其中分支水道、分流砂坝微相储层物性、含油性最好,是有利的勘探相带;3)区内主要发育东西两支浅水三角洲扇体,纵向上不同期扇体横向迁移变化,控制形成4套砂组叠合连片。研究成果深化了该区浅水河控三角洲沉积特征认识,为下一步优选区带提供依据,也可为类似区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 物源体系 齐古组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沙三上段近源砂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
17
作者 赵汉卿 李超 +2 位作者 郭诚 陈晓明 张博 《世界地质》 CAS 2024年第1期37-46,共10页
为厘清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近源砂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和储层发育规律,应用地震、钻测井资料、岩心观察及粒度分析等资料分析,总结K油田沙三上段的沉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K油田沙三上段可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 为厘清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近源砂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和储层发育规律,应用地震、钻测井资料、岩心观察及粒度分析等资料分析,总结K油田沙三上段的沉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K油田沙三上段可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及辫状河前三角洲等3种亚相,进一步划分出辫状河道、冲积平原、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及水下分流河道间等6种沉积微相,不同沉积微相的粒度分布特征明显不同;沙三上段发育一套完整的升降旋回,初期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砂体储层厚度4~9 m,河道末端发育河口坝,砂体储层厚度3~8 m,分流河道平面分布范围最大,是该地区重要的储集层;之后湖平面逐渐上升,河口坝平面发育范围达到最大,至最大湖泛面后湖平面缓慢下降,并在沙三上段顶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砂岩厚度减薄至2~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三上段 辫状河三角洲 沉积特征 莱州湾凹陷
下载PDF
中上扬子地区陡山沱组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18
作者 陈科 卢妍欣 +1 位作者 李飞 宋腾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4年第5期92-103,共12页
近期鄂西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勘查获得页岩气工业气流。陡山沱组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分布于上扬子德阳—安岳断陷槽及中扬子鄂西断陷槽,探明其沉积特征和油气地质条件是进一步开展页岩气与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依据。通过研究中上扬子两... 近期鄂西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勘查获得页岩气工业气流。陡山沱组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分布于上扬子德阳—安岳断陷槽及中扬子鄂西断陷槽,探明其沉积特征和油气地质条件是进一步开展页岩气与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依据。通过研究中上扬子两个断陷槽内陡山沱组露头、钻井和地球物理资料,对比分析两者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结果显示:①中上扬子地区陡山沱组沉积时期古地理格局在地形上具有西高东低的特征;②陡山沱组沉积早期,上扬子地区仍然存在大面积古陆,其厚度较薄或缺失,中晚期才接受大量沉积,而中扬子地区此时为台地、瀉湖、陆棚和盆地的沉积环境,地层发育较完整,富有机质页岩沉积厚度较大;③陡山沱组是在整体拉张环境下形成的产物,中上扬子地区断陷槽均形成台内断陷盆地,上扬子地区德阳—安岳断陷槽形成时间较晚,陡山沱组主要沉积碳酸盐岩,中扬子地区鄂西断陷槽形成较早,槽内沉积页岩夹碳酸盐岩;④鄂西断陷槽内厚层陡山沱组富有机质页岩,保存较好的构造单元中有望获得页岩气勘查新突破,并可以作为灯影组常规天然气烃源岩,在生储盖匹配地区有望形成常规油气藏。研究成果可以为震旦纪—寒武纪裂陷槽油气调查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山沱组 扬子克拉通 震旦纪 沉积特征 页岩气
下载PDF
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白垩系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
19
作者 周洪锋 吴海红 +4 位作者 杨禹希 向红英 高吉宏 贺昊文 赵旭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7,共13页
在岩心观察和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下白垩统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分布规律与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阿四段发育砂砾岩相、砂岩相、粉... 在岩心观察和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下白垩统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分布规律与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阿四段发育砂砾岩相、砂岩相、粉砂岩相、泥岩相等四大类,可进一步划分为13个小类,粒度概率累计曲线表现为悬浮一段式、低斜两段式、高斜两段式、滚动-跳跃-悬浮三段式4种类型,具有箱形、钟形、漏斗形、指形、平直形5种测井相标志,发育前积、丘状、杂乱状、亚平行状4种地震相。(2)研究区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发育水下分流主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分流间湾、席状砂和远砂坝6种沉积微相,纵向上可分为Ⅰ,Ⅱ,Ⅲ共3个砂组,Ⅱ砂组和Ⅲ砂组沉积时期,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分布广泛,水下分流主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发育;Ⅰ砂组沉积时期,湖盆范围最大,砂体变细、变薄。(3)研究区阿四段自下而上表现为水进沉积序列,发育退积型扇三角洲前缘,预测B51-71井区和B51-74井区发育的水下分流主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为利储集相带,B51-19井区发育的河口坝为较有利的储集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前缘 沉积特征 水进-退积旋回 粒度概率累计曲线 测井相标志 地震相 水下分流河道 河口坝 阿四段 白垩系 巴音都兰凹陷 二连盆地
下载PDF
石臼坨凸起南部陡坡带扇三角洲沉积特征研究
20
作者 吕世聪 王少鹏 +2 位作者 张汶 柳佳期 王西杰 《天然气与石油》 2024年第1期54-62,共9页
近年通过钻探在渤海中部海域石臼坨凸起南部陡坡带东三段发现了大型扇三角洲沉积,其具有储层厚度大、岩性复杂、横纵向非均值性强等特征。充分利用录井、测井、壁心和薄片等分析化验资料,对扇三角洲的沉积模式、储层特征、沉积微相特征... 近年通过钻探在渤海中部海域石臼坨凸起南部陡坡带东三段发现了大型扇三角洲沉积,其具有储层厚度大、岩性复杂、横纵向非均值性强等特征。充分利用录井、测井、壁心和薄片等分析化验资料,对扇三角洲的沉积模式、储层特征、沉积微相特征以及储层展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臼坨凸起南部C构造东三段为湖盆陡坡带的吉尔伯特型扇三角洲沉积,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的近岸水道、远岸水道和水下分流河道间沉积微相。其中近岸水道粒度较粗,以含砾砂岩、砂砾岩为主,储集空间以原生孔隙为主,物性较差,为低孔低渗型储层;远岸水道粒度较细,以含碳酸盐中细砂岩为主,次生溶蚀孔隙发育,物性较好,多为中孔中渗型储层。同时根据地震层序和时频分析技术可将其砂体纵向划分为四期扇体,结合沉积模拟和地震属性,识别了四期扇体的展布范围。研究成果可为扇三角洲储层的油气田勘探开发提供借鉴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带 石臼坨凸起 扇三角洲 沉积特征 地震属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