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天山北部石炭纪火山岩特征与沟弧盆体系 被引量:39
1
作者 姜常义 吴文奎 +1 位作者 谢广成 李伍平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24-231,共8页
本文据岩石化学资料确定了西天山北部石炭纪火山岩的化学系列和岩石组合,并论述了其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该地区的沟弧盆体系。北天山中石炭统上部岩石单元代表了准噶尔板块的活动陆缘,而下部岩石单元属于弧前盆地沉积物。北天山蛇绿岩... 本文据岩石化学资料确定了西天山北部石炭纪火山岩的化学系列和岩石组合,并论述了其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该地区的沟弧盆体系。北天山中石炭统上部岩石单元代表了准噶尔板块的活动陆缘,而下部岩石单元属于弧前盆地沉积物。北天山蛇绿岩套是扩张速度缓慢的古洋壳残片。中天山北缘的下石炭统火山岩和海西中期的花岗岩类岩石组合代表了厚度甚大的大陆型岛弧部分,而阿吾拉勒带中、下石炭统则属于内弧环境的火山岩岩石组合。伊什基里克带是有限拉张的弧后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石炭纪 沟弧盆体系
下载PDF
黑龙江多宝山地区早古生代沟-弧-盆体系重建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晓平 马江水 +3 位作者 庞雪娇 杨雅军 江斌 付俊彧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69-2291,共23页
沟-弧-盆体系恢复对于研究增生造山过程和解析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指示意义,多宝山岛弧带是我国重要的铜钼多金属成矿区带,其沟-弧-盆体系恢复对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及拓展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多宝山地区早古生代地层、岩石和构造的... 沟-弧-盆体系恢复对于研究增生造山过程和解析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指示意义,多宝山岛弧带是我国重要的铜钼多金属成矿区带,其沟-弧-盆体系恢复对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及拓展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多宝山地区早古生代地层、岩石和构造的野外调研和系列编图,结合最新的年代学资料,重新厘定了含矿地层单位——多宝山组、铜山组的形成时代和层位:确定多宝山组形成时代为寒武纪芙蓉世-早奥陶世,铜山组形成时代为早-中奥陶世;将铜山组置于多宝山组之上,暗示地表以下保存有规模较大的主要成矿地质体——多宝山组,由此扩大了深部找矿空间。在此基础上,重建了多宝山岛弧带早古生代地层序列。在多宝山岛弧带西北侧多宝山-三卡一带划分出早古生代俯冲增生杂岩带,根据俯冲增生杂岩带与岩浆弧、伴生沉积盆地的沉积建造及时空关系,划分出弧前盆地、弧间盆地、弧后盆地等构造单元,建立了多宝山岛弧带古生代沟-弧-盆体系格架,认为多宝山岛弧带西北侧多宝山-三卡一带存在早古生代洋盆,并于奥陶纪发生南东向俯冲。指出岩浆弧靠近俯冲增生杂岩带一侧是成矿有利部位,为多宝山岛弧带铜多金属矿的成矿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宝山岛 早古生代 --体系 多宝山组 铜山组 年代学
下载PDF
金沙江沟—弧—盆体系岩石组合特征
3
作者 陈练武 《地学工程进展》 1998年第1期23-28,共6页
金沙江海西印支期海沟-岛弧-弧后盆地-陆缘裂谷体系是从晚二叠世开始发育,有近于典型大洋蛇绿岩套。残余洋壳有两个时代(二叠纪和中下三叠纪),主弧火山岩发育良好,极性清晰。弧后为次生洋盆蛇绿岩及二叠-中三叠世玄武岩,晚三... 金沙江海西印支期海沟-岛弧-弧后盆地-陆缘裂谷体系是从晚二叠世开始发育,有近于典型大洋蛇绿岩套。残余洋壳有两个时代(二叠纪和中下三叠纪),主弧火山岩发育良好,极性清晰。弧后为次生洋盆蛇绿岩及二叠-中三叠世玄武岩,晚三叠世出现反极,是金沙江岛弧发展演化独具特色的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体系 蛇绿岩 岩石组合 --体系
下载PDF
合肥盆地安参1井石炭二叠系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徐春华 宋明水 +6 位作者 李学田 雷敏 邱连贵 徐佑德 江来利 储东如 杜森官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6-580,共5页
合肥盆地安参1井的钻探,发现了既不同于北淮阳型,也不同于淮南型的石炭-二叠系。通过对安参1井石炭-二叠系的研究,认为是一套斜坡相-三角洲前缘沉积。结合北淮阳型石炭系和淮南型石炭-二叠系的沉积特征研究,提出了石炭-二叠纪沉积期在... 合肥盆地安参1井的钻探,发现了既不同于北淮阳型,也不同于淮南型的石炭-二叠系。通过对安参1井石炭-二叠系的研究,认为是一套斜坡相-三角洲前缘沉积。结合北淮阳型石炭系和淮南型石炭-二叠系的沉积特征研究,提出了石炭-二叠纪沉积期在华北地台南缘存在完整的沟-弧-盆体系的认识;同时根据安参1井石炭-二叠系类型,结合地震、电法和平衡剖面恢复,认为合肥盆地的基底应该属于统一的华北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 石炭-二叠系 沉积类型 --体系
下载PDF
雅浦-马里亚纳海沟附近海域的精细地貌特征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志毅 许冬 +4 位作者 韩喜彬 王雁冰 胡智龙 葛倩 阳凡林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41,共15页
利用西太平洋地区的雅浦-马里亚纳海沟附近海域的多波束水深数据,获得了9.8°N—13.2°N、132.2°E—145°E矩形区域内的高精度水深地形图。通过对精细地貌进行研究发现,马里亚纳海沟南部的洋坡上发育有大范围的地垒、... 利用西太平洋地区的雅浦-马里亚纳海沟附近海域的多波束水深数据,获得了9.8°N—13.2°N、132.2°E—145°E矩形区域内的高精度水深地形图。通过对精细地貌进行研究发现,马里亚纳海沟南部的洋坡上发育有大范围的地垒、地堑型地貌,雅浦海沟北部存在明显的分段性特征,菲律宾海盆和帕里西维拉海盆内存在不同展布方向的大规模脊-槽地貌。研究结果表明此处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主要受板块运动的控制。最后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该区域的地形地貌进行了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 雅浦海 马里亚纳海 地形地貌 --体系
下载PDF
辽吉构造带钴-镍成矿地质背景及找矿方向
6
作者 辛后田 邢德和 +5 位作者 刘超 刘航 王文清 李永飞 刘琦 杨佳林 《地质与资源》 CAS 2024年第4期447-466,共20页
针对辽吉构造带内钴-镍矿找矿问题,从古元古代构造-建造等成矿地质条件入手,在充分分析前人资料和总结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辽吉构造带钴-镍成矿物质来源、典型矿床(点)矿体特征、成矿作用进行了系统论述.研究表明,原辽河群浪子山组... 针对辽吉构造带内钴-镍矿找矿问题,从古元古代构造-建造等成矿地质条件入手,在充分分析前人资料和总结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辽吉构造带钴-镍成矿物质来源、典型矿床(点)矿体特征、成矿作用进行了系统论述.研究表明,原辽河群浪子山组到高家峪组是由稳定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乃至沟弧盆体系背景形成的复杂造山带增生岩系,不同成因岩片间均为构造接触,显示“总体无序、局部有序”的构造地层特点;上覆大石桥组—盖县组为稳定的残余海盆沉积,与下伏“地层”非整合接触,显示有序地层的特点.总体来看,该套“地层”既不能按有序地层简单划分,也不能以变质变形程度进行区域对比,一些变质岩石的原岩建造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仅依靠地球化学数据、图解来判断也是极不可靠的.“辽吉花岗岩(条痕状或条带状花岗岩)”是相对成熟的陆缘弧、岛弧岩石组合,主体显示TTG特征,其控矿意义尚不清楚;造山期后伸展作用下形成的侵入岩多为同构造期的深熔(重熔)的(含)石榴石花岗岩或花岗质片麻岩(S型)和造山晚期加厚背景下的具埃达克性质的花岗闪长岩.区域铜钴镍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基性岩脉(墙)、陆壳火山碎屑岩、古洋壳残余的俯冲增生杂岩及远洋沉积岩等4种类型.在辽吉洋俯冲消亡过程中,原始矿源层受造山作用、变质作用影响再富集成矿,伸展作用下的基性-超基性成矿,除此之外,远洋环境中较高的碳质和盐度(海底热卤水)对矿产的富集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结合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在辽吉构造带划分出3个钴-镍矿成矿带及6个找矿靶区,提出了辽吉构造带钴-镍的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分析了成矿潜力,为后期区域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吉构造带 钴-镍矿 古元古代 --体系 辽吉洋 找矿预测
下载PDF
视密度反演在东海及邻区重力异常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7
作者 杨金玉 徐世浙 +1 位作者 余海龙 李海侠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09-1916,共8页
简要介绍了基于位场分离的视密度反演法的原理,并利用该技术对东海的重力异常进行处理并进行了区域地质解释应用.视密度反演的方法在对研究区内的区域性大断裂如郯庐断裂、江绍断裂以及东引—海礁隐伏断裂有很好的分辨能力.不同深度的... 简要介绍了基于位场分离的视密度反演法的原理,并利用该技术对东海的重力异常进行处理并进行了区域地质解释应用.视密度反演的方法在对研究区内的区域性大断裂如郯庐断裂、江绍断裂以及东引—海礁隐伏断裂有很好的分辨能力.不同深度的视密度切片信息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大断裂的发育深度和规模.在沟弧盆等地形以及构造复杂地区利用视密度反演法研究深部地质构造,可以揭示不同深度上补偿质量分布情况,从而推测莫霍面的起伏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密度反演 东海 断裂 沟弧盆体系 密度异常解释
下载PDF
中朝板块中、新元古界年代地层柱与构造环境新思考 被引量:84
8
作者 乔秀夫 高林志 张传恒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3-509,共7页
中国北方燕辽裂陷槽位于中朝板块北部,是巨厚中、新元古界的沉积区。中、新元古界包括长城系(1800~1600Ma)、蓟县系(1400~1000Ma)和青白口系(1000~800Ma)。上述划分是中国地质学家长期研究的共识,由全国地层委员会发布,中国地质调查... 中国北方燕辽裂陷槽位于中朝板块北部,是巨厚中、新元古界的沉积区。中、新元古界包括长城系(1800~1600Ma)、蓟县系(1400~1000Ma)和青白口系(1000~800Ma)。上述划分是中国地质学家长期研究的共识,由全国地层委员会发布,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全国地质调查填图中施行[1]。青白口系自下而上包括下马岭组、龙山组、景儿峪组,由于在下马岭组的斑脱岩中获得了锆石SHRIMPU-Pb年龄1368Ma±12Ma,从而对1000Ma作为青白口系底界的年龄乃至中国中、新元古界地质年表提出了挑战。中国地质学家必须面对新的下马岭组年龄值,拼弃传统思维,重新排定北方中、新元古界年代地层柱中各系、组的界线年龄。本文建议:长城系为1800~1600Ma;蓟县系为1600~1400Ma;新建西山系为1400~1200Ma;1200~1000Ma是一个待命名的系;新的青白口系为1000~800Ma,包括龙山组及景儿峪组。由于下马岭组中的斑脱岩反映了岛弧构造环境,从而可重塑中朝板块北部下马岭组及整个中元古界(指1800~1200Ma)为沟-弧-盆板块体系的弧后扩张盆地,即传统概念中的燕辽裂陷槽是弧后扩张的产物。沟-弧-盆板块体系可以系统地解释燕辽裂陷槽的动力学成因、各种地震灾变事件、火山活动、层控矿床等形成的地质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马岭组 1368Ma 新元古界 --体系 燕辽裂陷槽 中朝板块
下载PDF
西太平洋边缘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学杰 王哲 +2 位作者 姚永坚 高红芳 李波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02-1114,共13页
西太平洋边缘构造带是地球上规模最大最复杂的板块边界,以台湾和马鲁古海为界,自北往南大致可以分为3段。北段是典型的沟-弧-盆体系,千岛海盆、日本海盆及冲绳海槽均为典型的弧后扩张盆地。中段菲律宾岛弧构造带为双向俯冲带,构造复杂,... 西太平洋边缘构造带是地球上规模最大最复杂的板块边界,以台湾和马鲁古海为界,自北往南大致可以分为3段。北段是典型的沟-弧-盆体系,千岛海盆、日本海盆及冲绳海槽均为典型的弧后扩张盆地。中段菲律宾岛弧构造带为双向俯冲带,构造复杂,新生代经历大的位移和重组,使得欧亚大陆边缘的南海、苏禄海和苏拉威西海成因存在很大的争议。南段新几内亚—所罗门构造带是太平洋板块、印度—澳大利亚及欧亚板块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不同阶段的俯冲、碰撞,也有大规模的走滑与弧后的扩张,其间既有新扩张的海盆,又有正在俯冲消亡的海盆。台湾岛处于枢纽部位,欧亚板块在此被撕裂,南部欧亚大陆边缘南海洋壳沿马尼拉海沟俯冲于菲律宾岛弧之下,而北部菲律宾海洋壳沿琉球海沟俯冲欧亚大陆之下。马鲁古海是西太平洋板块边界又一转折点,马鲁古海板块往东下插于哈马黑拉之下,往西下插于桑义赫弧,形成反U形双向俯冲汇聚带,其洋壳板块已基本全部消失,致使哈马黑拉弧与桑义赫弧形成弧-弧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边缘构造 新生代 --体系 双向俯冲带
下载PDF
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夹白山一带晚古生代构造格局及演化 被引量:30
10
作者 左国朝 梁广林 +4 位作者 陈俊 郑勇 高俊宝 邢德超 李绍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57,共10页
研究区早石炭世经历了中天山古陆北缘被动陆缘向活动陆缘沟弧盆体系演化的全过程。阿齐山-雅满苏岛弧带于维宪期发育在广宽陆棚海之上。岛弧为大型背形结构,雅满苏断裂带为火山喷发的主要通道,弧前盆地生成于弧沟间隙部位。晚石炭世早期... 研究区早石炭世经历了中天山古陆北缘被动陆缘向活动陆缘沟弧盆体系演化的全过程。阿齐山-雅满苏岛弧带于维宪期发育在广宽陆棚海之上。岛弧为大型背形结构,雅满苏断裂带为火山喷发的主要通道,弧前盆地生成于弧沟间隙部位。晚石炭世早期,弧后区发生扩张作用而塌陷形成向形的边缘盆地。晚石炭世末,北侧康古尔洋区以弧弧对接方式关闭,弧区伴有深成花岗岩浆侵位。早二叠世早期进入松弛阶段,在弧间及弧后南缘产生上叠断陷盆地。晚二叠世右旋走滑变动席卷全区,最后大型造山带与地块之间发生块体右旋滑移错位,由此奠定了现今的盆山构造格局初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 晚古生代 构造格局 沟弧盆体系 山构造
下载PDF
新疆黄山地区蛇绿岩块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27
11
作者 白云来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93年第1期34-42,共9页
黄山地区镁铁-超镁铁堆积杂岩,岩体小而分异好,岩体边部受构造作用强烈,属蛇绿岩中的堆积杂岩,过渡元素的配分曲线为较明显的“W”型。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LREE弱富集的平坦型。其中辉长岩单元为高钛型(TiO_2最大值为5.20%),这些均反映... 黄山地区镁铁-超镁铁堆积杂岩,岩体小而分异好,岩体边部受构造作用强烈,属蛇绿岩中的堆积杂岩,过渡元素的配分曲线为较明显的“W”型。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LREE弱富集的平坦型。其中辉长岩单元为高钛型(TiO_2最大值为5.20%),这些均反映了堆积杂岩形成环境为洋中脊,分布于现在的位置是板块运动的结果。结合上述事实,通过沉积建造分析,该区在中石炭统曾存在沟弧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 堆积杂岩 高钛型 沟弧盆体系
下载PDF
西准噶尔谢米斯台地区双峰式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翁凯 马中平 张雪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2-703,共12页
西准噶尔谢米斯台地区是研究准噶尔洋盆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新发现的双峰式火山岩为开展研究提供了直接的载体,对其物质组成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U-Pb年代学等进行研究,判别成因机制和大地构造环境,对恢复造山带大地构造格局有... 西准噶尔谢米斯台地区是研究准噶尔洋盆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新发现的双峰式火山岩为开展研究提供了直接的载体,对其物质组成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U-Pb年代学等进行研究,判别成因机制和大地构造环境,对恢复造山带大地构造格局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获得如下认识:该套双峰式火山岩为碱性玄武岩-钙碱性流纹岩组合,流纹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431.8±2.3)Ma;玄武岩来源于俯冲流体交代的地幔部分熔融,流纹岩来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早志留世弧后盆地初始演化阶段;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西准噶尔谢米斯台地区在早古生代存在完整的沟-弧-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式火山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测年 --体系 西准噶尔
下载PDF
内蒙古北山造山带北带晚古生代地层时空格架的建立 被引量:4
13
作者 卫彦升 闫涛 +1 位作者 杨五宝 李拯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67-1388,共22页
内蒙古北山造山带是研究中亚造山带时空演化的重要地区,也是天山造山带与兴蒙造山带对接的关键地区。长期以来,由于工作条件的制约,该地区研究程度相对薄弱,晚古生代地层格架混乱且矛盾。根据近年来在该地区完成的1∶5万区调成果,通过... 内蒙古北山造山带是研究中亚造山带时空演化的重要地区,也是天山造山带与兴蒙造山带对接的关键地区。长期以来,由于工作条件的制约,该地区研究程度相对薄弱,晚古生代地层格架混乱且矛盾。根据近年来在该地区完成的1∶5万区调成果,通过晚古生代地层的区域分布、物质组成、时代归属等方面的系统梳理,并结合构造-岩浆配置和造山带结构的认识,重新建立了内蒙古北山地区黑鹰山地层分区晚古生代地层格架。重新划分和厘定出志留纪-泥盆纪雀儿山群红尖山组、碎石山组、清河沟组和圆锥山组,石炭纪绿条山组、白山组及二叠纪双堡塘组、金塔组,明确了雀儿山群为雀儿山陆缘弧环境形成的火山-沉积组合,包括晚志留世-中泥盆世红尖山组岛弧火山岩和碎石山组-清河沟组弧内盆地碎屑岩组合,以及晚泥盆世圆锥山组岛弧火山岩组合;石炭纪绿条山组、白山组形成于沟-弧-盆体系中,以红石山-百合山结合带为界南北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绿条山组北区为低成熟度的弧间盆地北缘滨浅海碎屑岩沉积,南区为成熟度较高的弧间盆地南缘滨浅海-半深海碎屑岩沉积;白山组北区为晚石炭世继承岛弧火山组合,南区为石炭纪陆缘弧火山组合。双堡塘组和金塔组为后碰撞-碰撞后的裂谷盆地沉积,具有下部碎屑岩、上部火山岩的二元结构,化石组合指示其时代为早-中二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造山带 红石山-百合山结合带 --体系 陆缘岩浆 雀儿山群
下载PDF
东海沉积盆地成因与油气资源评价研究
14
作者 许红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16年第3期60-61,共2页
我国自开展东海油气勘探至发现春晓油气田,在东海总计发现油气田8个。但是,它们全部位于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西部与西南部,而在中国海域,东海陆架盆地拥有最大的面积,特别还包括冲绳海槽盆地与台西盆地,这三大盆地联合构成东中... 我国自开展东海油气勘探至发现春晓油气田,在东海总计发现油气田8个。但是,它们全部位于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西部与西南部,而在中国海域,东海陆架盆地拥有最大的面积,特别还包括冲绳海槽盆地与台西盆地,这三大盆地联合构成东中国海沉积盆地。域内现实存在复杂的盆地成因,典型板块构造沟-弧-盆体系地质构造环境和新层系、新领域、新类型资源潜力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架 地成因 沉积 油气资源评价 --体系 冲绳海槽 地质构造环境 油气勘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