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河道断面水动力模拟的黎曼求解器改进 被引量:1
1
作者 位昊昆 高希超 +1 位作者 冯杰 杨志勇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37,共12页
【目的】自然河道具有断面复杂、流态多变等特点,影响了水动力模拟的收敛性、稳定性,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改进复杂断面的黎曼求解器以解决低水位时断面不连续造成的数值不稳定问题,对提升自然河道一维水动力模拟的适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自然河道具有断面复杂、流态多变等特点,影响了水动力模拟的收敛性、稳定性,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改进复杂断面的黎曼求解器以解决低水位时断面不连续造成的数值不稳定问题,对提升自然河道一维水动力模拟的适用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对低水位时存在“锥形凹陷”形态特征的复杂自然河道断面,传统不规则断面HLL黎曼求解器模拟时,会在河道干湿界面处出现通量演进受阻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在河道干湿界面处直接采用界面流量值代替传统不规则断面HLL黎曼求解器计算的通量,改进传统黎曼求解器,使其能够适用于存在“锥形凹陷”形态特征的复杂自然断面河道干湿界面模拟,基于改进后的黎曼求解器构建不规则河道断面一维水动力模型,并采用五个通用算例对该方法在不同条件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结果显示:在一维溃坝算例中,对存在“锥形凹陷”特征的复杂河道断面,采用传统不规则断面HLL黎曼求解器模拟时,在河道干湿界面处出现了数值失稳和通量演进受阻问题,应用改进后的HLL求解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数值解与理论解的相关系数高于0.99,结果准确可靠;在三角形挡水建筑物溃坝试验中,模型对4个测站的洪水到达时间和洪水过程的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相关系数都在0.95以上;在一维过驼峰恒定流算例和急缓流交替模拟的陡坡河道水面线计算中,模型与传统模型表现相当,都能正确地预测不同河道断面形状下水跃位置和水跃前水深的变化;在长江口澄通河段潮位模拟算例中,模型预测的4个观测站点的潮位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相关系数都在0.99以上,均方根误差都在0.08以内。【结论】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黎曼求解器可有效解决自然河道存在“锥形凹陷”形态特征导致水动力模型在干湿交界处通量演进受阻问题,构建的不规则河道断面一维水动力模型能够准确模拟复杂地形下的洪水波过程和潮位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水动力模型 有限体积法 不规则河道断面 干湿界面 径流 数值模拟 水力特性 洪水预报
下载PDF
多波束点云中复杂河道断面地形的自动提取方法
2
作者 李启涛 张世明 +1 位作者 孙振勇 郑亚慧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34,共5页
针对水下地形复杂、多波束点云数据量冗余、无拓扑结构、密度分布不均匀,高效率、高精度提取河道断面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P算法的多波束点云中复杂河道断面地形的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根据河道场景内点云的空间分布特征剔... 针对水下地形复杂、多波束点云数据量冗余、无拓扑结构、密度分布不均匀,高效率、高精度提取河道断面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P算法的多波束点云中复杂河道断面地形的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根据河道场景内点云的空间分布特征剔除噪点;通过桩点将点云分割成线性数据结构体,并转换到独立坐标系内,实现点云断面提取与组织管理;分析断面曲线与拟合曲线的亲和度,保留形态特征点和平滑点、剔除冗余点,完成断面形态精化。定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形态特征点保留完整、冗余度有效降低。定量评价表明:面积差百分比平均值为0.02%、冗余度降低百分比平均值为80.85%,在降低数据冗余度的同时,河道断面形态、面积精度未受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点云 河道断面 DP算法 面积差百分比 冗余度降低百分比
下载PDF
无人船在淮河河道断面监测中的应用
3
作者 戴碧碧 《水利技术监督》 2024年第4期26-30,共5页
无人船测量技术应用于河道水下测量与传统人工测量方法相比,其具有便捷、速度快、安全性高等特点,而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及使用。本文基于无人船测量技术对淮河干流安徽境内哑巴渡段进行河道大断面监测,绘制河道横断面图。通过数据分析,... 无人船测量技术应用于河道水下测量与传统人工测量方法相比,其具有便捷、速度快、安全性高等特点,而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及使用。本文基于无人船测量技术对淮河干流安徽境内哑巴渡段进行河道大断面监测,绘制河道横断面图。通过数据分析,测量数据精确度有效可靠;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测量深度互差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据聚集、收敛,符合正态分布。通过河道断面测量结果分析,了解河道发展趋势,为河道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船 河道断面 监测 应用
下载PDF
柯街河道断面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工程措施研究
4
作者 阮良鸿 段奇涛 《水利信息化》 2024年第4期82-87,共6页
为掌握柯街河道断面工程措施后断面冲淤变化、水文要素测验条件和水位流量关系变化等水文特征规律,推进水文数据采集自动化,数据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开展柯街河道断面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工程措施研究。依据工程措施前后实... 为掌握柯街河道断面工程措施后断面冲淤变化、水文要素测验条件和水位流量关系变化等水文特征规律,推进水文数据采集自动化,数据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开展柯街河道断面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工程措施研究。依据工程措施前后实测水文资料,采用对比分析法和误差分析法,对工程措施实施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工程措施实施后河道断面冲淤变化明显减小,水位及流量监测条件得到改善,水位流量关系变化趋于稳定,河道断面河段高洪水位至保证水位行洪能力降低6.4%~14.9%。柯街河道断面单值化工程措施效果明显,可为下一步工作的推进及河道断面单值化工程措施的应用推广和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断面 水位流量关系 单值化 工程措施
下载PDF
基于边坡可靠性分析的调水工程河道断面优化研究
5
作者 张仁容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5期62-67,共6页
研究以调水工程河道断面优化为背景,提出基于边坡可靠性分析的设计方法。通过建立边坡开挖模型,采用随机场理论,分析土体参数变化,确保每一级挖掘后边坡安全系数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断面水位更为稳定,水流速度波动范围... 研究以调水工程河道断面优化为背景,提出基于边坡可靠性分析的设计方法。通过建立边坡开挖模型,采用随机场理论,分析土体参数变化,确保每一级挖掘后边坡安全系数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断面水位更为稳定,水流速度波动范围减小,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有助于确保河道断面在挖掘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工程的可行性,对调水工程领域与河道断面优化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可靠性分析 调水工程 河道断面优化 随机场理论
下载PDF
流域水文模型中河道断面概化的原理和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胡鹏 崔小红 +2 位作者 周祖昊 周娜 庞金城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41,79,共5页
河道断面概化是开展水文、水动力学模拟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在对已有概化方法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流域水文模型的概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实测断面的水深~过水面积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概化梯形断面的下底宽和边坡系数两个重... 河道断面概化是开展水文、水动力学模拟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在对已有概化方法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流域水文模型的概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实测断面的水深~过水面积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概化梯形断面的下底宽和边坡系数两个重要参数,使得概化后的断面与实测断面保持一致的水位~流量关系。以图们江流域为例,应用该方法对流域内15个实测断面进行概化,同时分析断面集水面积与断面形状、大小间关系。实例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能较好地对河道断面进行概化,可应用于分布式水文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断面概化 水位面积关系 图们江流域 分布式水文模型
下载PDF
基于DEM的河道断面数据提取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畅 辛小康 尹炜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9-11,共3页
河流数值模拟中常需要根据二维散点地形提取一维河道断面。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河道断面地形数据的方法。详细介绍了Auto CAD数据的提取,以及在Arc GIS10.0软件平台上将Auto CAD二维散点地形图转换成DEM,布设... 河流数值模拟中常需要根据二维散点地形提取一维河道断面。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河道断面地形数据的方法。详细介绍了Auto CAD数据的提取,以及在Arc GIS10.0软件平台上将Auto CAD二维散点地形图转换成DEM,布设断面线,断面线插值至DEM,提取断面地形数据,丈量断面里程的具体操作方法。以汉江中下游干流丹江口至河口长约650 km的河段为例,利用该方法布设并提取了275个断面的地形数据。实践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便于掌握且处理能力较高,可广泛应用于河道演变分析、一维河流水动力、泥沙冲淤和污染物输移模拟的前处理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河道断面 地形数据 ARC GIS
下载PDF
基于河道断面自净需水要求的自净补水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白露 肖娟 +1 位作者 范肖予 谢洪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64,108,共4页
根据汾河干流污染较为严重的现状和污染物类型,以一维水质数学模型和水量平衡原理为基础,建立了河流自净需水量的计算模型,据此计算出满足地面水环境质量目标的自净需水量,并根据年径流量的大小,进一步确定河道断面的自净补水量。结果表... 根据汾河干流污染较为严重的现状和污染物类型,以一维水质数学模型和水量平衡原理为基础,建立了河流自净需水量的计算模型,据此计算出满足地面水环境质量目标的自净需水量,并根据年径流量的大小,进一步确定河道断面的自净补水量。结果表明,选取COD和NH3-N作为控制因子,计算的二坝和义棠断面自净需水量分别为2.97×10~8、5.53×10~8m^3,义棠断面自净需水量较大;自净补水主要发生在平水年和枯水年,丰水年的自净需水量基本满足要求,自净补水主要发生在一年的非汛期中;所得结果为汾河干流生态恢复和汾河水库的生态调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水质数学模型 河流自净需水量 河道断面自净补水量 汾河干流
下载PDF
河道断面分形维数对面积测算误差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元媛 卢金友 +1 位作者 齐孟骥 张小峰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18,共6页
采用分形布朗运动模型和数学函数模拟了不同形态的断面。参考长江河道地形测量方式,按一定间距在断面上提取测点数据并计算断面面积,引入分形维数描述断面不规则程度。通过断面面积的相对误差与分形维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揭示了横断面... 采用分形布朗运动模型和数学函数模拟了不同形态的断面。参考长江河道地形测量方式,按一定间距在断面上提取测点数据并计算断面面积,引入分形维数描述断面不规则程度。通过断面面积的相对误差与分形维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揭示了横断面面积计算误差的根源是河道地形起伏,误差随着断面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呈幂函数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演变 河道断面 断面面积 分形理论 误差
下载PDF
河道断面流速分布函数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森林 肖舸 +2 位作者 赵云发 张继顺 王文军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0-74,共5页
本文分析了影响河流或渠道断面流速分布的因素,建立了反映水流特点和河渠断面形状的指数型流速经验分布函数,并提出了相应的参数率定方法、导出了流速预报公式.实例应用表明,本文建立的河道断面流速分布函数模拟和预报精度较高,其... 本文分析了影响河流或渠道断面流速分布的因素,建立了反映水流特点和河渠断面形状的指数型流速经验分布函数,并提出了相应的参数率定方法、导出了流速预报公式.实例应用表明,本文建立的河道断面流速分布函数模拟和预报精度较高,其成果为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期龙口和导流明渠的流速预报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断面 流速分布函数 参数率定 模拟 流速预报
下载PDF
基于ArcGIS Engine的河道断面生成与数据获取 被引量:8
11
作者 贺巧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16229-16231,共3页
河道断面分析是河床演变分析的基础。传统河床演变分析方法中的断面分析主要是针对固定断面来进行,分析过程是根据固定断面的实测地形资料,绘制河道断面图,处理数据的工作量较大,且分析依赖断面实测资料的完整性。基于ArcGIS Engine的... 河道断面分析是河床演变分析的基础。传统河床演变分析方法中的断面分析主要是针对固定断面来进行,分析过程是根据固定断面的实测地形资料,绘制河道断面图,处理数据的工作量较大,且分析依赖断面实测资料的完整性。基于ArcGIS Engine的河道断面生成与数据获取解决了传统河床演变断面分析必须立足固定断面的局限。以河道地形测量数据为基础,利用GIS空间分析,可根据需求任意布设河道断面,河床演变的断面分析不再受到实测固定断面资料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断面 自动生成 半自动生成 ARCGIS ENGINE
下载PDF
基于地质雷达的河道断面测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阚生雷 穆伟刚 李晓芳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62-65,共4页
河道断面测量工作烦琐,其测量精度取决于测点的密度和仪器精度,如果测线密度不足,则断面位置精度难以保证,反之则增加工作量;如果仪器精度不足,则同样存在这些问题.本文采用SIR-20地质雷达,通过室内实验方法探索河道断面测量技术的方法... 河道断面测量工作烦琐,其测量精度取决于测点的密度和仪器精度,如果测线密度不足,则断面位置精度难以保证,反之则增加工作量;如果仪器精度不足,则同样存在这些问题.本文采用SIR-20地质雷达,通过室内实验方法探索河道断面测量技术的方法.介绍地质雷达用于河道断面测量的实验过程及其参数反分析确定方法,然后计算断面形状,并与实际图形对比.实验结果表明SIR-20地质雷达可以应用于河道断面测量,它不仅满足测量精度要求,而且可以实现断面连续扫描测量,提高断面形状描绘的精度,同时可以自动输出断面图像.此方法内业处理速度快、工作量小、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制图精度,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断面 地质雷达 测量 扫描
下载PDF
关于黄河治理的思索——主论实现黄河下游河道断面的三角形化,定槽减沙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力行 《科技导报》 CAS CSCD 1999年第8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黄河治理 黄河下游 河道断面 三角形化 定槽减沙
下载PDF
利用DEM自动识别河道断面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敏 董朝霞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05年第11期64-67,共4页
在分析了传统河道断面提取方法后,以数字清江项目为例给出了一个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的河道断面提取方法,利用DEM数据中丰富的地面坐标和高程信息,自动识别河道断面方向并提取断面数据,整个过程主要由计算机进行处理,人工干预少,... 在分析了传统河道断面提取方法后,以数字清江项目为例给出了一个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的河道断面提取方法,利用DEM数据中丰富的地面坐标和高程信息,自动识别河道断面方向并提取断面数据,整个过程主要由计算机进行处理,人工干预少,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流域 河道断面 数字高程模型 自动识别
下载PDF
对边测量与CASS软件在水利河道断面测量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井泉 吴世刚 郭富兴 《东北水利水电》 2010年第8期53-53,60,共2页
文章从全站仪对边测量的方法入手,详细阐述了对边测量与CASS软件在过河水准测量中联合应用的方法,对水利河道断面过河测量工作起到了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全站仪 对边测量 CASS软件 河道断面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顶点河道断面侵蚀形态的演变
16
作者 汪丽娜 陈晓宏 邝远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3期120-124,共5页
[目的]研究断面形态的演变特征,给上游来水来沙、人类活动影响的分析提供检验,也为下游水文地貌的演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珠江三角州网河区三水站和马口站资料,通过提取反映河道断面侵蚀形态的指标,采用模拟退火算法优化的投影寻... [目的]研究断面形态的演变特征,给上游来水来沙、人类活动影响的分析提供检验,也为下游水文地貌的演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珠江三角州网河区三水站和马口站资料,通过提取反映河道断面侵蚀形态的指标,采用模拟退火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综合解析河道断面侵蚀形态的演变特征。[结果]由于三水站2009年的虚实比远大于其他年份的虚实比,2009年三水站断面侵蚀形态异于其他年份外,其他年份侵蚀形态的变化较为缓和;对于马口站而言,尽管该断面的侵蚀形态变化较多,但综合5项反映河道断面侵蚀形态指标来看,该断面形态的变化类型总体上可以划分成2种侵蚀类别。[结论]总体上,21世纪初马口和三水站断面比20世纪90年代过水断面增大,断面的过水能力有加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河道断面 侵蚀形态
下载PDF
利用GPS-RTK及超声波测深仪测量河道断面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青松 《治淮》 2006年第5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声波测深仪 河道断面 断面测量 RTK GPS 全站仪 数据量 指挥 地形 河底
下载PDF
基于ArcGIS的河道断面数据提取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献志 施勇 陈炼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9-141,共3页
基于ArcGIS软件的内置工具和模块,采用将二维断面线进行TIN的三维表面内插法实现河道任意断面数据的半自动提取,并针对目前河道数字地形图大多以CAD软件平台开发的现状,介绍了将CAD数据转换为GIS数据格式的方法,探讨了转换过程中存在的... 基于ArcGIS软件的内置工具和模块,采用将二维断面线进行TIN的三维表面内插法实现河道任意断面数据的半自动提取,并针对目前河道数字地形图大多以CAD软件平台开发的现状,介绍了将CAD数据转换为GIS数据格式的方法,探讨了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技术要求较低、便于推广,可为河道演变分析、防洪减灾等研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 ARCGIS 数据转换 河道断面 TIN
下载PDF
河道断面CAD绘图系统简介
19
作者 徐春才 吴干城 《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 1997年第2期13-16,共4页
关键词 河道断面 CAD 绘图系统 计算机辅助制图 数据格式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道断面沉积速率的时段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慰 王随继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7-174,共8页
黄河中游的大量来沙导致其下游河道沉积升高而变成了悬河,成了防洪的潜在威胁。为了揭示半个世纪以来黄河下游的沉积态势及其沉积速率的时空变化,选取了黄河下游花园口、高村、洛口、利津4个典型水文站1960年以来的水沙和河道断面的实... 黄河中游的大量来沙导致其下游河道沉积升高而变成了悬河,成了防洪的潜在威胁。为了揭示半个世纪以来黄河下游的沉积态势及其沉积速率的时空变化,选取了黄河下游花园口、高村、洛口、利津4个典型水文站1960年以来的水沙和河道断面的实测资料,分析了水沙变化趋势,计算了不同时段河道断面河床沉积速率。结果表明:上述4个断面的沉积速率在时间上都有明显的减小趋势,这与流域逐渐增强的水土保持措施、水库调节和引水相关,而由于水库运行方式的不同,其中部分时段呈现较大的侵蚀速率,尤其自2010年以来侵蚀态势更为明显。断面河床沉积速率在空间上自高村以下呈现出沿程增大趋势,从沿程分布的辫状、弯曲和顺直3类河型来看,1960年以来的平均沉积速率在辫状和弯曲河段相近,而顺直河段最大,这主要与河道比降逐渐变小而引起的水动力变弱有关。为了持续降低黄河下游的沉积速率,中上游水土保持措施的持续实施和小浪底水库有计划的清水冲沙仍然是未来黄河下游河道治理的最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河道断面 沉积速率 时空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