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0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波形蛋白水平与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周松 郝清卿 +3 位作者 黄玲芳 达迎晓 崔振川 狄宁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7期54-57,69,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波形蛋白(VTN)水平与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河北省邢台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79例,根据1年预后分为预... 目的 探讨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波形蛋白(VTN)水平与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河北省邢台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79例,根据1年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63例)和预后良好组(11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CTRP3、VTN水平。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CTRP3、VTN水平对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访1年,179例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5.20%(63/179)。两组年龄、慢性心力衰竭病程、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CTRP3、VT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疾病、收缩压、舒张压、治疗药物、器械辅助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增加[OR(95%CI):1.090(1.007~1.179)]、心功能分级增加[OR(95%CI):3.868(1.405~10.652)]、VTN升高[OR(95%CI):1.101(1.039~1.167)],LVEF增加[OR(95%CI):0.680(0.543~0.850)]和CTRP3升高[OR(95%CI):0.946(0.916~0.978)]为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CTRP3联合VTN水平预测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0.878)大于血清CTRP3、VTN水平单独预测的0.782、0.787(Z=3.779、3.546,P<0.05)。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TRP3水平降低、VTN水平升高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二者联合预测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慢性心力衰竭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波形蛋白 预后
下载PDF
血清波形蛋白、YKL-40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中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刘平闯 王迪 +5 位作者 孙宜田 嵇桂娟 张灿堂 陈玉玲 陈碧 张文辉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11期1660-1665,共6页
目的通过测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血清波形蛋白(VIM)、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的表达水平,评估其与OSA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VIM、YKL-40在OSA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睡眠... 目的通过测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血清波形蛋白(VIM)、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的表达水平,评估其与OSA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VIM、YKL-40在OSA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睡眠中心诊治的67例OSA患者(包括轻度OSA组17例、中度OSA组23例、重度OSA组27例)。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21例为对照组。收集一般资料、睡眠参数等,测定研究对象血清VIM、YKL-40水平。予以重度OSA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3月,测定治疗前后睡眠参数和血清VIM、YKL-40水平变化。结果OSA患者血清VIM、YKL-40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血清VIM诊断OS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1%、81.0%,AUC值为0.866;血清YKL-40诊断OS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6%、66.7%,AUC值为0.768。重度OSA组患者AHI、ESS评分和血清VIM、YKL-40水平经CPAP治疗3月后显著下降(P<0.05)。结论OSA患者血清VIM、YKL-40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OSA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VIM、YKL-40对OSA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价值。CPAP治疗明显改善OSA患者嗜睡症状。监测OSA患者血清VIM、YKL-40水平变化,有助于评估CPAP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血清 波形蛋白 几丁质酶3样蛋白1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联合波形蛋白在腹部去分化脂肪肉瘤中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谈逸文 殷慧康 耿承军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联合波形蛋白(vimentin)在腹部去分化脂肪肉瘤(DD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8例疑似DD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多层螺旋CT技术检查,并检测vimentin的表达水平...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联合波形蛋白(vimentin)在腹部去分化脂肪肉瘤(DD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8例疑似DD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多层螺旋CT技术检查,并检测vimentin的表达水平,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比较DDL患者与非DDL患者vimentin表达情况,分析多层螺旋CT联合vimentin在去分化脂肪肉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理诊断结果显示,88例疑似DDL患者中,共有64例确诊为DDL患者,其余24例均为非DDL患者;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出63例DDL患者,其中,59例DDL与病理诊断一致,20例非DDL与病理诊断一致,经Kappa一致性检验,Kappa=0.746,P<0.01,2种诊断方法的一致性一般。病理诊断为DDL的64例患者中,有59例vimentin表达结果为阳性,5例为阴性;非DDL的24例患者中,6例vimentin表达结果为阳性,18例为阴性。经Kappa一致性检验,Kappa=0.681,P<0.01,2种诊断方法的一致性一般;多层螺旋CT联合vimentin表达检测诊断出63例DDL患者,其中61例DDL与病理诊断一致,22例非DDL与病理诊断一致,经Kappa一致性检验,Kappa=0.866,P<0.01,2种诊断方法的一致性较好;多层螺旋CT、vimentin表达检测及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92.18%,92.18%和95.31%,特异度分别为83.34%,75.00%和91.67%,约登指数分别为0.755,0.671和0.870,联合诊断的价值更高。结论 多层螺旋CT联合vimentin表达检测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一致,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肉瘤 去分化脂肪肉瘤 多层螺旋CT 波形蛋白 联合诊断
下载PDF
不同剂量的地龙提取物对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波形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水平及纤维化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宏 王文增 +6 位作者 李可心 王玉叶 张明浩 邓琳千 张佩颖 赵建云 陈群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3期1573-1576,159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地龙提取物对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波形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水平及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将90只C57雄性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1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通过腹腔注射百...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地龙提取物对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波形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水平及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将90只C57雄性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1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通过腹腔注射百草枯建立肺纤维化模型。建模后1周,分别给予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小鼠灌服80 mg/(kg·d)、40 mg/(kg·d)、20 mg/(kg·d)的地龙提取物,给予空白组和模型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干预14 d。于建模后第14天、第21天和第28天,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波形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水平;建模后第21天,采用HE染色法和Masson染色法分别观察小鼠肺组织纤维化及胶原沉积情况。结果建模后第14天、第21天及第28天,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的波形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组(均P<0.05);建模后第21天、第28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小鼠肺组织的波形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建模后第28天,高剂量组小鼠肺组织的波形蛋白表达水平低于低剂量组,且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均P<0.05)。HE染色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结构异常,正常肺泡结构消失,肺泡壁明显增厚,成纤维细胞增生明显,肺泡间隔和间质均可见到大量蓝色沉淀;相较于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小鼠肺部纤维化程度及胶原纤维沉淀程度明显减轻,肺泡结构相对完整,且高剂量组改善更明显。结论地龙提取物能有效抑制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中波形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减少肺组织胶原沉积,延缓肺纤维化的进程,且高剂量[80 mg/(kg·d)]地龙提取物的改善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地龙提取物 波形蛋白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剂量 小鼠
下载PDF
miR-630经靶向调控波形蛋白抑制胃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研究
5
作者 姜键平 滕文浩 +2 位作者 叶再生 魏晟宏 陈路川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117-122,共6页
目的 探讨微小RNA-630(miR-630)对胃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功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收集2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癌组织及其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以Real-time PCR法检测miR-630及波形蛋白(VIM)表达,分析miR-630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 目的 探讨微小RNA-630(miR-630)对胃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功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收集2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癌组织及其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以Real-time PCR法检测miR-630及波形蛋白(VIM)表达,分析miR-630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将hsa-miR-630 mimics NC,hsa-miR-630 mimics,hsa-miR-630 inhibitor NC,hsa-miR-630 inhibitor转染胃癌AGS细胞后,通过划痕和侵袭试验检测AGS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miR-630、VIM 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明确miR-630与VIM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miR-630表达明显下降,VIM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miR-630表达量在肿瘤直径≥4 cm、T_(3~4)及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胃癌组织中显著下降(P<0.05)。hsa-miR-630 mimics组AGS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均明显下降(P<0.01),而hsa-miR-630 inhibitor组明显增强(P<0.01)。此外,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提示miR-630与VIM间存在直接靶向关系(P<0.01)。结论 miR-630可能通过下调靶基因VIM水平影响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蛋白表达,从而抑制胃癌AGS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miR-630 上皮间充质转化 细胞侵袭 波形蛋白
下载PDF
波形蛋白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相关功能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宇佳 安妮 岑山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3年第4期350-353,共4页
病毒性疾病的暴发日益频繁,促使人们积极研究不同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病毒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的病原体,依赖宿主细胞的酶系统、原料和能量进行复制和传播[1]。它们在感染过程中的发病机制一方面取决于病毒颗粒上的特定效应分子,另一方... 病毒性疾病的暴发日益频繁,促使人们积极研究不同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病毒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的病原体,依赖宿主细胞的酶系统、原料和能量进行复制和传播[1]。它们在感染过程中的发病机制一方面取决于病毒颗粒上的特定效应分子,另一方面取决于宿主细胞上的特定受体。宿主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主要由微管(MT)、微丝(MF)及中间纤维(IF)组成[2]。其中波形蛋白是III型细胞骨架中间纤维的一种,主要在间充质来源的细胞中表达,因此,它主要存在于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免疫系统细胞中[3]。波形蛋白的分布借助了与微丝、微管蛋白的相互作用从核周延伸到细胞膜,在细胞结构和动力学中起着关键作用。一方面,波形蛋白与其他细胞骨架相互作用并调节其功能,充当细胞机械功能的调控者,包括细胞迁移、分裂等[4-6]。另一方面,波形蛋白通过调控几种丝裂原活化蛋白(MAP)激酶的定位和活性、脂质代谢以及基因表达等,从而在细胞信号传导中起重要作用[7]。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波形蛋白对于病毒感染至关重要[8-12]。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详细介绍了波形蛋白在病毒感染各阶段的功能,包括病毒的进入、运输、复制、组装和释放。此外,我们还为靶向波形蛋白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包括抗体或化学药物可以通过调节病毒-波形蛋白相互作用,以潜在地干扰病毒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蛋白 细胞骨架 病毒感染 中间纤维 病毒性疾病 机械功能 成纤维细胞 病毒颗粒
下载PDF
转录因子BATF3通过调控波形蛋白促进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被引量:1
7
作者 甄超 牛云峰 +1 位作者 刘亮 刘爽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94-602,共9页
目的:探讨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ATF样蛋白3(BATF3)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调控ccR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手术切除的64例ccRCC组... 目的:探讨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ATF样蛋白3(BATF3)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调控ccR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手术切除的64例ccRCC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qPCR法检测ccRCC组织、癌旁组织和肾癌ACHN、786-O细胞中BATF3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ccRCC组织、癌旁组织中BATF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构建BATF3敲减及过表达质粒,分别转染786-O、ACHN细胞,通过MTS法、Transwell实验检测BATF3对786-O或ACHN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qPCR法检测敲减或过表达BATF3对786-O或ACHN细胞EMT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CHIP、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BATF3是否与波形蛋白(VIM)启动子区结合并调控其转录,MTS法、Transwell实验检测同时过表达BATF3及敲减VIM对786-O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ccRCC组织中BATF3的mRNA和蛋白均呈高表达(均P<0.01),并且BATF3 mRNA与ccRCC的分化程度和TNM分期密切关联(均P<0.01);与正常肾上皮细胞293T相比,BATF3在ACHN及786-O细胞中均呈高表达(均P<0.01)。敲减BATF3表达均能明显抑制786-O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P<0.01),过表达BATF3则均能促进ACHN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1),敲减或过表达BATF3能抑制786-O细胞或促进ACHN细胞的EMT相关基因的表达(均P<0.01)。BATF3可与VIM启动子区的位点结合,直接调控VIM的转录表达。同时过表达BATF3及敲减VIM可逆转过表达BATF3对786-O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论:BATF3在ccRCC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与其分化程度和TNM分期密切关联;BATF3通过调控VIM的表达影响ACHN、786-O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其可作为临床治疗ccRCC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786-O细胞 ACHN细胞 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ATF样蛋白3 波形蛋白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8
作者 陈敏 李明 +2 位作者 刘小伟 赵晶 龚伟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究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纳入类风湿关节炎组,另选择同期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骨关节炎患者纳入... 目的探究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纳入类风湿关节炎组,另选择同期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骨关节炎患者纳入骨关节炎组。采集所有参检者的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类风湿关节炎(RA)33抗体、抗MCV抗体,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类风湿因子(RF)。对比两组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抗MCV抗体、RF水平;比较两组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抗MCV抗体、RF单项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分析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抗MCV抗体、RF单项及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组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抗MCV抗体、RF水平均高于骨关节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类风湿关节炎组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抗MCV抗体、RF单项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骨关节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于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RF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特异度高于抗CCP抗体单项检测,低于抗RA33抗体及RF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准确度高于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MCV抗体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抗MCV抗体、RF单项及联合检测均可鉴别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但抗MCV抗体的诊断价值与联合检测相当,在疾病判断中可将其作为特异性指标,为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提供有效参考,为临床进一步诊疗及评估病情等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 类风湿因子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配对盒基因8、波形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后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由由 卢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8期1-4,10,共5页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组织中配对盒基因8(PAX8)、波形蛋白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6例患者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内的PAX8、波形蛋白表达情况,分析PAX8、波形蛋白不同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化...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组织中配对盒基因8(PAX8)、波形蛋白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6例患者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内的PAX8、波形蛋白表达情况,分析PAX8、波形蛋白不同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后复发的关系。结果 PAX8、波形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呈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4%、55.8%;PAX8、波形蛋白阳性表达患者肿瘤临床分期及发生淋巴结转移、腹水占比均高于阴性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复发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PAX8、波形蛋白阳性表达患者数量高于阴性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X8、波形蛋白共同表达阳性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化疗后复发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1)。结论 PAX8、波形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呈高表达,对上皮性卵巢癌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配对盒基因8 波形蛋白 临床病理特征 化疗 复发
下载PDF
孕酮和脂联素受体3及波形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张汗青 张黎红 顾国建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3年第10期42-45,共4页
目的 研究孕酮和脂联素受体3(Progesterone and adipo Q receptor family member 3,PAQR3)及波形蛋白(Vimentin)在胆囊癌(Gallbladder carcinoma,GB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77例患者的GBC组织及23例癌旁组织中P... 目的 研究孕酮和脂联素受体3(Progesterone and adipo Q receptor family member 3,PAQR3)及波形蛋白(Vimentin)在胆囊癌(Gallbladder carcinoma,GB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77例患者的GBC组织及23例癌旁组织中PAQR3和Vimentin进行检测。结果 PAQR3在GB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8.1%,低于癌旁组织的78.3%(P=0.011);PAQR3阳性表达率与肿瘤TNM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PAQR3阴性表达的患者相比,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Vimentin在GB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9.7%,高于癌旁组织的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Vimentin阳性表达率与肿瘤TNM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Vimentin阴性表达的患者相比,阳性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GBC组织中PAQR3呈低表达,而Vimentin呈高表达,二者可能成为GBC诊断和预后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 胆囊癌 孕酮和脂联素受体3 波形蛋白
下载PDF
siRNA干扰波形蛋白对肝门部胆管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研究
11
作者 宋双龙 王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10期1210-1216,共7页
目的探究波形蛋白(Vimentin,VIM)在肝门部胆管癌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设计可干扰波形蛋白表达的siRNA(siRNA-VIM1、siRNA-VIM2、siRNA-VIM3)及一组阴性对照siRNA-NC,将siRNA转染进入肝门部胆管癌QBC939细胞株内,观察抑制VIM表达后对QB... 目的探究波形蛋白(Vimentin,VIM)在肝门部胆管癌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设计可干扰波形蛋白表达的siRNA(siRNA-VIM1、siRNA-VIM2、siRNA-VIM3)及一组阴性对照siRNA-NC,将siRNA转染进入肝门部胆管癌QBC939细胞株内,观察抑制VIM表达后对QBC939细胞克隆数目及细胞分裂的影响;将QBC939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成瘤随机分组后将siRNA-VIM组、siRNA-NC组及生理盐水组(Control)每日于瘤体内注射药物干预,15 d后取出各组瘤体测量体积,对各组瘤体进行HE染色验证造模情况并用qRT-PCR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瘤体内VIM的表达。结果(1)siRNA-VIM1组、siRNA-VIM2组及siRNA-VIM3组与siRNA-NC组相比VIM表达均受到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iRNA-VIM2组效果最好。(2)siRNA-VIM1组、siRNA-VIM2组及siRNA-VIM3组与siRNA-NC组相比,细胞克隆数目以及细胞分裂数目呈现出显著减少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比较各组肝门部胆管癌荷瘤裸鼠的肿瘤体积,siRNA-VIM组肿瘤体积小于Control组和siRNA-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qRT-PCR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和siRNA-NC组相比,siRNA-VIM组的VIM表达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HE染色结果显示,siRNA-VIM组与Control组和siRNA-NC组相比,肿瘤细胞减少。结论抑制VIM表达是抑制肝门部胆管癌进展的机制之一,VIM在肝门部胆管癌的进展中起一定作用,深入研究VIM在肿瘤进展中的机制,对肿瘤的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蛋白 肝门部胆管癌 QBC939细胞株
下载PDF
双酚A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波形蛋白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邓茂先 吴德生 +2 位作者 陈祥贵 张立实 孙丁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进一步探索环境雌激素双酚A(BPA)影响大鼠睾丸支持细胞波形蛋白 (Vimentin)的机理。方法采用支持细胞体外原代培养、免疫组织化学以及mRNA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了BPA对支持细胞Vimentin及其基因转录、参与Vimentin降解的蛋白激酶C(PKC)... 目的进一步探索环境雌激素双酚A(BPA)影响大鼠睾丸支持细胞波形蛋白 (Vimentin)的机理。方法采用支持细胞体外原代培养、免疫组织化学以及mRNA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了BPA对支持细胞Vimentin及其基因转录、参与Vimentin降解的蛋白激酶C(PKC)表达的影响。结果BPA使支持细胞拉长 ;支持细胞在体外系统中良好地表达Vi mentin ,BPA使其基因转录抑制 ;PKC在支持细胞中不表达。结论环境雌激素BPA通过抑制基因转录而干扰Vi mentin合成 ,从而影响支持细胞骨架的正常形成 ,导致细胞形态改变 ;PKC不直接干扰支持细胞Vimentin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支持细胞 波形蛋白 蛋白激酶C 大鼠 睾丸 体外实验 环境激素 雄性 生殖机能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2
13
作者 刘春花 江庆萍 +6 位作者 林丹 陈炜 肖艳怡 林莉 邓渊润 蒋惠萍 郭遂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7-164,共8页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4(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并分析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4(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并分析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AP2K4蛋白和波形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128(38.3%)和83/128(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AP2K4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FIGO分期及淋巴结是否转移呈负相关(P=0.010,P=0.016),而波形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FIGO分期(P=0.025)、组织学分级(P=0.017)、肌层浸润深度(P=0.044)及淋巴结是否转移(P=0.032)呈正相关。在子宫内膜癌中,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598,P<0.001)。MAP2K4蛋白阳性表达(MAP2K4+)的患者总体生存率较其阴性表达(MAP2K4-)的患者高(P=0.002),而波形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总体生存率较其阴性表达的患者低(P=0.007)。并且,MAP2K4+/波形蛋白阴性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最长,而MAP2K4-/波形蛋白阳性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最短(P=0.004)。结论 MAP2K4和波形蛋白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4 波形蛋白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结蛋白和波形蛋白在运动性肌肉损伤和再生过程中表达及意义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段立公 李国平 李肃反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7-170,共4页
采用重复跑跳运动模型 ,利用图像分析的方法对结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进行量化 ,并结合肌肉组织病理、超微结构的变化 ,对运动性肌肉损伤和再生的病理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实验中发现肌肉损伤和再生的病理周期约为3- 4周 ,这种周期特点与肌... 采用重复跑跳运动模型 ,利用图像分析的方法对结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进行量化 ,并结合肌肉组织病理、超微结构的变化 ,对运动性肌肉损伤和再生的病理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实验中发现肌肉损伤和再生的病理周期约为3- 4周 ,这种周期特点与肌肉本身性质有关。在重复跑跳运动中 ,肌肉组织出现明显的适应性改变 ,但是这种适应性变化有一定限度。提示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应该注意合理调整训练量和训练周期 ,防止肌肉损伤加重 ,促进肌肉再生 ,加速肌肉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波形蛋白 运动性肌肉损伤 再生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12
15
作者 高志强 陈广卿 +8 位作者 王国庆 王景忠 丁伟 李君 宫坚 张玉柱 楼险峰 王忠文 朱荣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3634-3636,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离心运动致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以及波形蛋白(Vimentin)的变化。方法 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只。实验组根据运动后时间不同分为运动后即刻(实验组A)、运动后12 h(... 目的探讨大鼠离心运动致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以及波形蛋白(Vimentin)的变化。方法 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只。实验组根据运动后时间不同分为运动后即刻(实验组A)、运动后12 h(实验组B)、运动后24 h(实验组C)、运动后48 h(实验组D),每组5只。观察大鼠离心运动情况,各组大鼠血清CK和LDH水平变化,各组大鼠骨骼肌Viment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实验组B、实验组C大鼠血清CK、LDH水平明显上升,且呈依次增加趋势(P<0.05),而实验组D无明显变化(P>0.05);与实验组A、实验组B、实验组C比较,实验组D大鼠血清CK、LDH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A、实验组B、实验组C大鼠骨骼肌Vimentin表达阳性强度吸光度值明显增加(P<0.05),且呈依次下降趋势,而实验组D无明显变化(P>0.05);与实验组A、实验组B、实验组C比较,实验组D大鼠骨骼肌Vimentin表达阳性强度吸光度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大鼠离心运动能够引起延迟性骨骼肌损伤,CK、LDH、Vimentin可更好反映骨骼肌损伤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运动 骨骼肌损伤 肌酸激酶 乳酸脱氢酶 波形蛋白
下载PDF
镉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波形蛋白、E-钙黏蛋白表达及血睾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廖晓岗 石之虎 +2 位作者 邹聪 毛胜艳 范京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14-817,共4页
目的:探讨镉(Cadmium)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波形蛋白、E-钙黏蛋白表达和血睾屏障的影响。方法:21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镉组(0.1%氯化镉腹腔内注射,1 mg/(kg.bw),每周连续注射5 d,处理后1、2、3、4周取材)和对照组(腹腔内注射等... 目的:探讨镉(Cadmium)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波形蛋白、E-钙黏蛋白表达和血睾屏障的影响。方法:21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镉组(0.1%氯化镉腹腔内注射,1 mg/(kg.bw),每周连续注射5 d,处理后1、2、3、4周取材)和对照组(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镧示踪组和镉加镧组(镉剂量同上,1周取材),各实验组及对照组均为3只动物。取睾丸作光镜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血睾屏障超微结构及镧示踪观察。结果:波形蛋白阳性产物主要在支持细胞近基室腔的胞浆中表达,并向曲细精管管腔呈辐射状延伸;E-钙黏蛋白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生精上皮近腔室的支持细胞和部分生精细胞胞浆中。镉处理后两种蛋白阳性产物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降低,支持细胞胞质特化区和紧密连接破坏。镉加镧处理组硝酸镧透过支持细胞紧密连接间隙。结论:镉减弱大鼠睾丸支持细胞波形蛋白和E-钙黏蛋白的表达,造成支持细胞血睾屏障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细胞 硝酸镧 波形蛋白 E-钙黏蛋白
下载PDF
体外周期性单轴压应力作用下大鼠髁突软骨细胞肌动蛋白和中间丝波形蛋白的早期变化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煌 李松 +2 位作者 吴拓江 徐芸 陈扬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2-425,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周期性单轴压应力对大鼠髁突软骨细胞细胞骨架蛋白肌动蛋白(Actin)和中间丝波形蛋白(Vimentin)的早期影响。方法利用四点弯曲加力装置对第3代大鼠髁突软骨细胞进行周期性单轴压应力加载,力值为4000μstrain,时间为15、30、6... 目的探讨体外周期性单轴压应力对大鼠髁突软骨细胞细胞骨架蛋白肌动蛋白(Actin)和中间丝波形蛋白(Vimentin)的早期影响。方法利用四点弯曲加力装置对第3代大鼠髁突软骨细胞进行周期性单轴压应力加载,力值为4000μstrain,时间为15、30、60、120、240min。同时设有不加力的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Westernblot免疫印迹技术研究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在周期性单轴压应力作用下Actin和Vimentin的早期动态变化。结果在4000μstrain压应力作用下,细胞骨架荧光逐渐下调,60min表达最低,但120min后细胞骨架的荧光表达逐渐恢复。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在30min开始下降,Actin蛋白表达在60min明显下调,几乎消失;但120min后两种蛋白表达水平开始迅速回升。结论4000μstrain压应力刺激对大鼠髁突软骨细胞Actin、Vimentin蛋白的表达存在时间效应性,表现为先下调后反馈增强的趋势,提示细胞对力学刺激的反应存在"自我调控保护"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应力 髁突 软骨细胞 肌动蛋白 中间丝波形蛋白
下载PDF
局部高温对青春期前大鼠睾丸支持细胞波形蛋白的影响及其与生精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继强 秦达念 崔海燕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局部高温对青春期前大鼠睾丸支持细胞波形蛋白表达和分布的影响及其与生精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选取青春期前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实验组32只,实验组按热处理后2、4、12、24h均分成4个亚组;通过对睾丸局部高温(43... 目的:探讨局部高温对青春期前大鼠睾丸支持细胞波形蛋白表达和分布的影响及其与生精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选取青春期前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实验组32只,实验组按热处理后2、4、12、24h均分成4个亚组;通过对睾丸局部高温(43℃水浴15min)处理,对照组以22℃水浴15min处理,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方法,分析高温对青春期前大鼠生精小管细胞形态结构、支持细胞波形蛋白表达与分布的影响,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生精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温处理后2h及4h即可见生精细胞与支持细胞发生分离,且自基膜脱落至管腔,数目逐渐增多;免疫组化发现,对照组波形蛋白沿基膜形成环样并随支持细胞胞质向管腔伸展分布,2h组波形蛋白围绕支持细胞核周分布,伸至管腔的蛋白表达减少或消失,其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别,12h及24h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凋亡检测表明,12h及24h组生精细胞凋亡明显增加,而2h及4h组生精细胞凋亡与对照组比较反而减少。结论:高温可导致支持细胞波形蛋白的表达增多及分布变化,其改变与生精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高温可能通过直接作用于支持细胞而破坏生精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细胞 波形蛋白 凋亡 高温 大鼠
下载PDF
血清学阴性类风湿关节炎关节液中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9
作者 曲世晶 叶华 +1 位作者 贾汝琳 栗占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3-936,共4页
目的:检测血清学阴性类风湿关节炎(serum nega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SNRA)患者的关节液中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utated citrullinated vimentin,MCV)抗体水平,了解关节液... 目的:检测血清学阴性类风湿关节炎(serum nega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SNRA)患者的关节液中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utated citrullinated vimentin,MCV)抗体水平,了解关节液中这两种抗体对诊断SNRA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膝关节液中抗CCP抗体和抗MCV抗体,实验组为SNRA患者,共29例,对照组为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共28例,并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结果:实验组29例SNRA患者膝关节液中抗CCP抗体阳性者10例(34.5%),测定值为(114.5±62.6)U/m L;抗MCV抗体阳性者6例(20.7%),测定值为(32.0±11.3)U/m L;对照组28例OA患者膝关节液中3例抗CCP抗体阳性(10.7%),测定值为(20.6±0.1)U/m L,2例抗MCV抗体阳性(7.1%),测定值为(22.1±1.7)U/m L。SNRA组关节液抗CCP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4.5%vs.10.7%,χ2=4.571,P<0.05);SNRA组关节液抗MCV抗体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20.7%vs.7.1%,χ2=2.167,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CCP抗体在SNRA中的敏感性为34.5%,特异性为89.3%,阳性预测值为76.9%,阴性预测值为56.8%;抗MCV抗体敏感性为20.7%,特异性为92.9%,阳性预测值为75.0%,阴性预测值为53.1%;膝关节液中抗CCP抗体和抗MCV抗体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48.0%,特异性为82.8%,SNRA关节液抗CCP抗体阳性组、抗MCV抗体阳性组与各自阴性组相比较,在年龄、病程和晨僵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膝关节液抗CCP抗体阳性组和抗MCV抗体阳性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评分(the 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 joints,DAS28)均比各自阴性组高(P均<0.01)。抗CCP抗体与ESR和CRP之间呈正相关(r=0.567,P<0.01;r=0.664,P<0.01);抗MCV抗体与ESR和CRP之间呈正相关(r=0.344,P<0.01;r=0.749,P<0.01)。结论:SNRA关节液抗CCP抗体和抗MCV抗体联合检测有助于SNRA诊断和疾病活动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血清 类风湿因子 抗体 抗环瓜氨酸肽 抗体 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 滑液
下载PDF
草甘膦对小鼠睾丸支持细胞凋亡及雄激素结合蛋白、波形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文红 俞慧 +1 位作者 张建国 束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09-1712,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草甘膦(GLY)对小鼠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细胞)凋亡及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同时观察雄激素结合蛋白(ABP)及波形蛋白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小鼠sertoli细胞,收集细胞并分为正常对照组和不同剂量草甘膦组,草甘膦...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草甘膦(GLY)对小鼠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细胞)凋亡及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同时观察雄激素结合蛋白(ABP)及波形蛋白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小鼠sertoli细胞,收集细胞并分为正常对照组和不同剂量草甘膦组,草甘膦的浓度分别为60、90、120、150和180 mg/L;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改变;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342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草甘膦对ABP及波形蛋白mRNA表达情况。结果在不同浓度草甘膦作用下,sertoli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缩小、脱落、甚至破碎;细胞的增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ABP mRNA和波形蛋白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减弱(P<0.05)。结论草甘膦对小鼠sertoli细胞有一定的毒性,能诱导细胞凋亡及抑制细胞增殖,且随草甘膦剂量的增加,有害作用有增加的趋势;同时能抑制ABP和波形蛋白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 小鼠睾丸支持细胞 雄激素结合蛋白 波形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