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9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方割”与“融合”:北魏洛阳城的社会空间研究
1
作者 李东泉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118,共8页
北魏在扩建都城平城时,为应对大规模移民的聚居问题,采用“方割”为名的规划建设方式,后在北魏洛阳城推行。“方割”的初衷是保证不同社会阶层的居住隔离,但北魏洛阳城的社会空间却表现出“融合”趋势。目前规划史研究并未关注。根据历... 北魏在扩建都城平城时,为应对大规模移民的聚居问题,采用“方割”为名的规划建设方式,后在北魏洛阳城推行。“方割”的初衷是保证不同社会阶层的居住隔离,但北魏洛阳城的社会空间却表现出“融合”趋势。目前规划史研究并未关注。根据历史文献,将北魏洛阳城的居民划分为胡汉士庶四个等级阶层,以《洛阳伽蓝记》为数据来源。研究发现,各城区都有不同程度的阶层混居;里坊间的阶层差异虽然高于城区间的差异,但里坊内也有民族、士庶、南北朝等不同社会阶层的混居现象。北魏洛阳城的社会空间在统一的“方割”底图上,总体上呈现出城区尺度的居住混合与里坊尺度的居住隔离相交织的结构特征。长期推行的汉化政策是主要原因;汉化政策又通过影响阶层认知和城市规划建设方式,进一步影响了社会融合。其中“方割”而成的里坊,以统一的形制对社会空间分异起到了消弭作用。研究能够丰富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史,并为认识城市规划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历史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洛阳城 方割 社会分层 社会融合 里坊 居住空间分异
下载PDF
《洛阳伽蓝记》与北魏洛阳城
2
作者 黄晓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6期137-140,共4页
魏晋南北朝是中华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流的重要时期,作为本时期建筑文化融合最杰出范例的北魏洛阳城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洛阳伽蓝记》以佛寺为纲,对北魏洛阳城内的众多建筑进行了详细描写,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对于我... 魏晋南北朝是中华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流的重要时期,作为本时期建筑文化融合最杰出范例的北魏洛阳城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洛阳伽蓝记》以佛寺为纲,对北魏洛阳城内的众多建筑进行了详细描写,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对于我们研究北魏洛阳城的城市布局、建筑形制、市井生活等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北魏洛阳城 城市布局 建筑形制
下载PDF
金元洛阳城在隋唐洛阳城内的历史环境和选址逻辑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曾雅洁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3年第1期147-152,共6页
在历史城市保护和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叠加的历史环境是重要的研究对象。不同“时态”的历史遗迹不仅表现了当代历史环境的复杂性,也表达着城市时空演变的内在逻辑。聚焦金元洛阳城(洛阳老城)与隋唐洛阳城的空间叠加现象,剖析两座古代城... 在历史城市保护和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叠加的历史环境是重要的研究对象。不同“时态”的历史遗迹不仅表现了当代历史环境的复杂性,也表达着城市时空演变的内在逻辑。聚焦金元洛阳城(洛阳老城)与隋唐洛阳城的空间叠加现象,剖析两座古代城池内在的空间和功能联系。探究从隋唐到金元时期,洛阳城池规模骤减的现实背景下,古人在充分尊重山水格局、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沿袭街巷空间结构、保障城市功能复合、恢复人文生活场景等维度的营城策略,总结洛阳老城隋唐时期的历史环境和选址逻辑,窥见先人借势营城的规划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元洛阳城 隋唐洛阳城 洛阳老城 古城选址 历史环境
下载PDF
北魏洛阳城佛寺寺名文化刍议
4
作者 王静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21-24,共4页
北魏洛阳城佛寺的命名方式多样,或彰显强烈的政治意味,或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或凸显儒家的世俗化倾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关键词 北魏洛阳城 佛寺 寺名文化
下载PDF
城市历史文脉的表达与传承——隋唐洛阳城“两坊一街”保护展示工程 被引量:1
5
作者 宋自永 《中国文化遗产》 2023年第4期27-34,共8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品质的追求,大遗址的价值日益显现。隋唐洛阳城遗址是洛阳五大都城遗址之一,被列入国家“十一五”以来的大遗址专项规划名单。“两坊一街”遗址是隋唐洛阳城大遗址的一部分。其保护展示工程以保...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品质的追求,大遗址的价值日益显现。隋唐洛阳城遗址是洛阳五大都城遗址之一,被列入国家“十一五”以来的大遗址专项规划名单。“两坊一街”遗址是隋唐洛阳城大遗址的一部分。其保护展示工程以保护遗址本体、展现遗址格局和凸显历史文化为重点,同时兼具城市公园休憩、体验、娱乐、观赏等基本功能。本文以遗址保护展示为主线,以景观设计为辅,以遗址公园为载体,以城市规划为归处,就“两坊一街”规划前后概貌、遗址保护政策、规划原则、设计理念等方面做了阐述。“两坊一街”保护展示工程不仅具有保护城市遗产,而且还具有营造城市休憩空间,打造城市生态绿肺,宣传城市历史文化等意义。以洛阳大遗址保护为契机,将“两坊一街”努力打造为兼具遗址保护、生态休闲、体验观光等功能的遗址文旅公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遗址 隋唐洛阳城 遗址公园 保护展示 景观设计
下载PDF
浅析隋唐洛阳城的建设及园林文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闫兆海 《今古文创》 2023年第36期129-131,共3页
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洛阳曾长期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都城,其得天独厚的位置使其成为丝绸之路的东起点以及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在地理位置上,西依秦岭、东临嵩岳、北靠太行,地跨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伊、洛、瀍、涧、... 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洛阳曾长期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都城,其得天独厚的位置使其成为丝绸之路的东起点以及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在地理位置上,西依秦岭、东临嵩岳、北靠太行,地跨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伊、洛、瀍、涧、黄五水绕城,四通八达,物资供给方便;在军事上,洛阳雄踞中原,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便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文化上,洛阳乃四方交融之区。洛阳曾长期作为隋唐的都城,其园林文化也随之进入了全盛时期,在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大放异彩,洛阳的园林史基本是中国古典园林史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 洛阳城 园林
下载PDF
人大宣传花正艳 请君再看洛阳城
7
作者 张艳艳 《人大建设》 2023年第7期20-21,共2页
2023年以来,洛阳市人大常委会为进一步提升人大新闻宣传工作质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深度研究、谋划、部署,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加大新闻宣传工作力度,让人大新闻宣传的“扩音器”“助推剂”作用得到充分彰显,助力洛阳人大工作高质量... 2023年以来,洛阳市人大常委会为进一步提升人大新闻宣传工作质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深度研究、谋划、部署,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加大新闻宣传工作力度,让人大新闻宣传的“扩音器”“助推剂”作用得到充分彰显,助力洛阳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实现人大工作让党委满意、人民群众满意、人大代表满意、监督对象满意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确舆论导向 人大宣传 新闻宣传工作 洛阳城 监督对象 助推剂 扩音器 人大新闻宣传
下载PDF
洛阳城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志坤 宁福政 +2 位作者 付巧玲 王恒旭 王文成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12-416,共5页
通过用基准值与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对洛阳市城区表层土壤污染程度进行评价。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来自多方面的环境污染不断加重,造成土壤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现代工业生产及古人类活动是造成洛阳城区内局部地段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 通过用基准值与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对洛阳市城区表层土壤污染程度进行评价。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来自多方面的环境污染不断加重,造成土壤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现代工业生产及古人类活动是造成洛阳城区内局部地段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自然地质作用现象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污染现状评价 洛阳城
下载PDF
论隋唐洛阳城的设计思想与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维坤 张小丽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4期127-131,共5页
以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为依据,并结合隋唐长安城的布局进行比较分析,认为隋唐洛阳城的设计思想主要体现为五点:以京师长安为摹本;加强军事防御性;经济中心的转移与仓城的设立;规整里坊以繁荣经济;水陆畅通,交通便利。隋唐洛阳城是一座具... 以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为依据,并结合隋唐长安城的布局进行比较分析,认为隋唐洛阳城的设计思想主要体现为五点:以京师长安为摹本;加强军事防御性;经济中心的转移与仓城的设立;规整里坊以繁荣经济;水陆畅通,交通便利。隋唐洛阳城是一座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都城,对唐以后的都城及邻近国家,尤其对日本的平城京、平安京的设计也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洛阳城 隋唐长安城 设计思想 影响 考古发现
下载PDF
隋唐洛阳城景观水系构景艺术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钱珂 褚振伟 +1 位作者 王铎 田国行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66-70,共5页
依据文献资料,对隋唐洛阳城选址、格局以及当时的城市水系进行探讨,从自然河道、人工渠网及城市内百余处私家园林的理水特点,分析在隋唐洛阳"象天法地"、"天人合一"的朴素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城在山中、水... 依据文献资料,对隋唐洛阳城选址、格局以及当时的城市水系进行探讨,从自然河道、人工渠网及城市内百余处私家园林的理水特点,分析在隋唐洛阳"象天法地"、"天人合一"的朴素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城在山中、水在城中"的最佳人居环境;还探讨了这种遵循自然的生态思想对建设当代洛阳可持续发展的山水城市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系 洛阳园林 隋唐洛阳城
下载PDF
隋唐洛阳城里坊住宅时空变化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久昌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90-695,共6页
目的通过解析隋唐洛阳城里坊住宅的时空变化,探讨这一变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方法采用出土墓志和文献资料分析、数据统计及动态分析等方法。结果发现隋唐洛阳里坊住宅呈满天星斗与局部簇群状分布,具有发展和分布两方面皆不平衡的特点。... 目的通过解析隋唐洛阳城里坊住宅的时空变化,探讨这一变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方法采用出土墓志和文献资料分析、数据统计及动态分析等方法。结果发现隋唐洛阳里坊住宅呈满天星斗与局部簇群状分布,具有发展和分布两方面皆不平衡的特点。结论里坊住宅的发展和变化蕴含着与该时期特定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变迁的信息。隋唐洛阳城里坊住宅的发展及分布变化,是人地关系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洛阳城 里坊住宅 时空变化
下载PDF
中国古代都城城墙建筑技术的考古学观察——以古都洛阳城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荣臻 《史志学刊》 2016年第6期54-61,共8页
文章以古都洛阳为视角,从城墙建筑技术的角度剖析了古代都城的筑城技术。洛阳作为中国古都建都筑城实践始于二里头遗址,从三代肇始期的都城,经由汉魏发展期的都城,至于隋唐转折期的都城,洛阳都城的演变体现了上古至中古时期中国都城发... 文章以古都洛阳为视角,从城墙建筑技术的角度剖析了古代都城的筑城技术。洛阳作为中国古都建都筑城实践始于二里头遗址,从三代肇始期的都城,经由汉魏发展期的都城,至于隋唐转折期的都城,洛阳都城的演变体现了上古至中古时期中国都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其城墙的建筑技术体现了中国古代都城筑城技术的历时性演变特征,在中国古都中具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都城 建筑技术 洛阳城 中国 古都 城墙 考古学 二里头遗址
下载PDF
北魏洛阳城洛汭里和洛滨里方位考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静 《唐都学刊》 2020年第1期75-78,共4页
现存北魏裴谭墓志出现"洛汭里"地名的记载,鄯乾墓志出现"洛滨里"地名的记载,均属于同时期洛阳城坊里新见资料。以《魏书》《洛阳伽蓝记》等文献中记载的"归正里""洛滨"等相关资料为依据,结合... 现存北魏裴谭墓志出现"洛汭里"地名的记载,鄯乾墓志出现"洛滨里"地名的记载,均属于同时期洛阳城坊里新见资料。以《魏书》《洛阳伽蓝记》等文献中记载的"归正里""洛滨"等相关资料为依据,结合考古资料如"地形图""影像图"等做出考证,以及利用现代科学常识进行逻辑推理,认为洛汭里的大致方位在伊、洛水间中央御道西的一片高地上,与《洛阳伽蓝记》所载归正里是为同里异名,推断洛滨里的方位在灵台遗址南面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洛阳城 洛汭里 洛滨里 方位
下载PDF
河阴之变后北魏洛阳城的佛寺与乡里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学超 《中原文化研究》 2014年第3期123-125,共3页
河阴之变是北魏晚期的一大政治变局,对北魏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北魏社会的其他方面留下了深深的印迹。河阴之变后,北魏王朝迅速没落。作为北魏政治中心的洛阳城,城市面貌也发生了一定的改观。由于河刚之变后不久,北魏王朝灭... 河阴之变是北魏晚期的一大政治变局,对北魏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北魏社会的其他方面留下了深深的印迹。河阴之变后,北魏王朝迅速没落。作为北魏政治中心的洛阳城,城市面貌也发生了一定的改观。由于河刚之变后不久,北魏王朝灭亡,洛阳残破,故叙及相关史事的史料较少。但由《洛阳伽蓝记》(以下简称《伽蓝记》)和《魏书》等史籍的相关记载及一些出士.墓志所提供的信息,依然可以寻得一些端倪。笔者拟就其中所体现之佛寺兴建的变化与乡里的重划进行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城 北魏 佛寺 洛阳伽蓝记》 政治中心 城市面貌 《魏书》 王朝
下载PDF
论东汉洛阳城的布局与营造思想——以班固等人的记述为中心 被引量:5
15
作者 曹胜高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25-29,共5页
按照班固等人的记载,东汉洛阳城是充分借鉴了儒家都城营造思想建立起来的。通过有关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可以认定东汉洛阳城参考了《考工记》的营国思想。东汉间人将明堂、辟雍、灵台作为洛阳的标志性建筑,即意味着东汉政治文化对礼乐... 按照班固等人的记载,东汉洛阳城是充分借鉴了儒家都城营造思想建立起来的。通过有关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可以认定东汉洛阳城参考了《考工记》的营国思想。东汉间人将明堂、辟雍、灵台作为洛阳的标志性建筑,即意味着东汉政治文化对礼乐教化的高度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洛阳城 布局 营造思想
下载PDF
洛阳城市建设中的考古发现与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方孝廉 李永强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9-54,共6页
隋唐洛阳城遗址南侧东西向的低洼带是隋代以前古洛河所在。现穿过隋唐洛阳城遗址的洛河是隋代所开通济渠的一段。宇文恺在规划东京洛阳城时,充分利用了洛阳的地理条件,把洛河改道至现在位置,从而形成城郭居中、御园(西苑)在西、通济渠... 隋唐洛阳城遗址南侧东西向的低洼带是隋代以前古洛河所在。现穿过隋唐洛阳城遗址的洛河是隋代所开通济渠的一段。宇文恺在规划东京洛阳城时,充分利用了洛阳的地理条件,把洛河改道至现在位置,从而形成城郭居中、御园(西苑)在西、通济渠偏东的布局,中间用黄道渠将三者连为一体,其规划是比较科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河 通济渠 隋唐洛阳城
下载PDF
北魏洛阳城的规划与改建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涛 《唐都学刊》 2016年第4期73-78,共6页
北魏洛阳城是中古时期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北魏洛阳城的建设,虽多沿用魏晋洛阳城的旧制,但经过孝文帝、宣武帝两朝的不断改建,形成了完整的、独具特色的布局结构。汉魏洛阳城的规划,充分体现出以宫城为核心的规... 北魏洛阳城是中古时期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北魏洛阳城的建设,虽多沿用魏晋洛阳城的旧制,但经过孝文帝、宣武帝两朝的不断改建,形成了完整的、独具特色的布局结构。汉魏洛阳城的规划,充分体现出以宫城为核心的规划理念及皇权至上的统治思想,是拓跋鲜卑汉化和不断创新所取得的最高文化成就,并由此开创了中国古代都城布局的新阶段,对后世都城的布局结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洛阳城 孝文帝 规划思想
下载PDF
张全义与五代洛阳城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连香 《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9-12,共4页
张全义居洛近四十年 ,历经唐末、后梁、后唐的朝代更迭 ,却能稳坐府尹之位 ,除了他注重垦荒务农、储备军用外 ,最卓越的成就在于其对洛阳城的多次修复 ,使其由唐末的一片废墟再度成为三朝帝都两代陪都 。
关键词 张全义 五代 洛阳城 唐朝末年 国都 修复
下载PDF
东汉洛阳城南:中国古代第一个都城文化区的形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久昌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9,共9页
东汉洛阳城南诞生了中国古代都城第一个城市文化区。所谓"东汉洛阳城南文化区"是指东汉时期洛阳城平城门以南到古洛河北岸这一片区域。它以光武帝、明帝时期建设的南郊礼制建筑群发端,因庞大的太学生持续聚集而逐步发展为一... 东汉洛阳城南诞生了中国古代都城第一个城市文化区。所谓"东汉洛阳城南文化区"是指东汉时期洛阳城平城门以南到古洛河北岸这一片区域。它以光武帝、明帝时期建设的南郊礼制建筑群发端,因庞大的太学生持续聚集而逐步发展为一个融太学文化、经学文化和礼制文化等多种类型文化为一体的新兴文化区。作为东汉统治者一项都城空间体制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洛阳城南文化区荟萃洛阳都城文化之精华,影响及于当时和后世,在中国古代都城史和都城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洛阳城 南郊礼制建筑群 太学 城南文化区 形成 地位
下载PDF
浅议隋唐时期东都洛阳城之佛寺 被引量:2
20
作者 田玉娥 《丝绸之路》 2012年第2期13-15,共3页
本文主要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资料,对隋唐时期东都洛阳城的佛寺作了相关探讨,把佛寺所在区域分为宫城中心区,洛水以北、洛水以南里坊区。同时分析了隋唐时期东都洛阳城佛寺的历史沿革、分布规律以及几座寺院的迁移变化。
关键词 隋唐时期 东都洛阳城 佛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