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环境及监测技术探讨 被引量:12
1
作者 陆明勇 刘天海 +5 位作者 黄宝森 李民 寇建新 房宗绯 张金城 于海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1-145,共5页
对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环境的考察发现,某些监测场地中(近20%)存在一定的非地震因素影响。为减少非地震因素的影响,跨断层流动形变水准和基线应该同桩观测;测量仪器应该由具有更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的DiNi电子水准仪代替Ni002... 对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环境的考察发现,某些监测场地中(近20%)存在一定的非地震因素影响。为减少非地震因素的影响,跨断层流动形变水准和基线应该同桩观测;测量仪器应该由具有更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的DiNi电子水准仪代替Ni002光学水准仪,用Di2002甚至TC2003和TCA系列仪器代替传统的24 m基线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圈地区 跨断层 流动形变 监测环境 监测技术
下载PDF
首都圈跨断层流动形变观测资料映震能力及场地监测能力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陆明勇 黄宝森 +5 位作者 刘天海 邵永新 寇建新 房宗绯 张金城 于海生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1-134,共14页
首都圈最早建立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网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布设在北京周围广大地区,覆盖了主要活动断裂带。在过去的40多年里,首都圈地区及附近发生了多次强震,如1976年唐山7.8级、1989年大同6.1级和1998年张北6.2级地震等。本文首... 首都圈最早建立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网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布设在北京周围广大地区,覆盖了主要活动断裂带。在过去的40多年里,首都圈地区及附近发生了多次强震,如1976年唐山7.8级、1989年大同6.1级和1998年张北6.2级地震等。本文首先对首都圈地区的跨断层流动形变观测资料进行了映震能力分析,然后探讨了监测场地的监测能力。结果表明,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69.64%的观测资料和75.00%监测场地对已发生的较强地震具有较好的映震能力及监测能力,能够较好地捕捉到强震孕育、发展、发生等前兆异常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流动形变观测 映震能力 监测能力 首都圈地区
下载PDF
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优化布设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陆明勇 牛安福 +6 位作者 黄宝森 刘天海 马牧军 寇建新 于海生 李宁 张金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1-4,15,共5页
依据跨断层流动形变测量规范,兼顾监测场地的可控性和均匀性、监测服务目的以及活动断裂的地震易发性等,探讨了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的优化布设。
关键词 首都圈地区 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 映震效能 断层活动 优化布设
下载PDF
用流动形变观测判定强震危险地点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车兆宏 刘善华 +1 位作者 刘天海 刘向军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6年第1期46-51,共6页
分析了形变异常形成的机理,认为形变异常的空间与时间分布特征可以用断层活动闭锁区的形成及发展来解释,活动断层的闭锁区为强震发生地点。提出了半年至几年时间尺度判定强震危险地点的原则和判定危险区与危险地点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流动形变测量 地震危险区 地震预报 闭锁断层
下载PDF
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布测状况初步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陆明勇 李宁 +9 位作者 于海生 李志雄 宋彦云 李杰 王秀文 寇建新 李岩峰 冯军 高宴清 张金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79-983,共5页
在搜集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江苏、安徽以及辽宁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布测状况和该区地质构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的布测时间及监测周期、监测场地所跨断裂特征、监... 在搜集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江苏、安徽以及辽宁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布测状况和该区地质构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的布测时间及监测周期、监测场地所跨断裂特征、监测场地分布区域以及监测类型及测桩类型等。结果表明,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各监测单位布测状况差异较大,存在布测时间及监测周期不统一、空间上存在监测盲区、跨断裂活动年代符合规范要求较低、绝大部分监测场地只有水准监测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跨断层流动形变 布测
下载PDF
汶川Ms8.0地震前的流动形变 被引量:8
6
作者 薄万举 杨国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5,共5页
分析汶川Ms8.0大震前南北地震带流动水准和流动GPS观测到的形变图像发现:1)流动水准显示汶川地震之前该区域存在一个相对隆起区,量级在180mm以上;2)流动GPS显示该区域存在长期显著的压性变形,与隆起变形相配套;3)汶川大震前没有任何察... 分析汶川Ms8.0大震前南北地震带流动水准和流动GPS观测到的形变图像发现:1)流动水准显示汶川地震之前该区域存在一个相对隆起区,量级在180mm以上;2)流动GPS显示该区域存在长期显著的压性变形,与隆起变形相配套;3)汶川大震前没有任何察觉的主要原因:一是孕震区缺少足够的观测手段,难以捕捉到可信的前兆信息,二是缺少8级逆冲型地震的震例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流动形变监测 前兆 预测 隆起
下载PDF
利用流动形变及重磁异常判定强震危险区 被引量:2
7
作者 车兆宏 王志敏 +1 位作者 马森林 巩曰沐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17-124,共8页
本文分析了形变及重磁异常形成的机理,研究了其场兆及源兆的区别,认为形变及重磁异常的空间及时间分布特征,可以以断层活动闭锁区的形成及发展来解释。依据与实际资料符合较好的断层闭锁区及震前地下物质上涌的论点,得出活动断层的闭锁... 本文分析了形变及重磁异常形成的机理,研究了其场兆及源兆的区别,认为形变及重磁异常的空间及时间分布特征,可以以断层活动闭锁区的形成及发展来解释。依据与实际资料符合较好的断层闭锁区及震前地下物质上涌的论点,得出活动断层的闭锁区及重磁异常集中的地区为强震发生地点的结论,提出了半年至几年尺度强震危险区判定的具体依据和步骤。当危险区内处于闭锁的断层发生预位移,该断层附近出现集中的重磁异常,表明强震即将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形变 重力 地磁 危险区 闭锁区
下载PDF
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优化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陆明勇 于海生 +6 位作者 李志雄 李杰 王秀文 李岩峰 寇建新 冯军 张平法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37-844,共8页
首先分析了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布测现状及监测效能,继而依据跨断层流动形变测量规范及监测的可控性、均匀性、目的性以及监测场地监测效能等,结合该区域断裂活动及地震活动性研究结果,给出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 首先分析了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布测现状及监测效能,继而依据跨断层流动形变测量规范及监测的可控性、均匀性、目的性以及监测场地监测效能等,结合该区域断裂活动及地震活动性研究结果,给出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拟优化布设结果。该优化布设结果消除了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网监测地震活动盲区,有助于提高该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网监测地震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 监测效能 断层活动 优化
下载PDF
地球物理场流动地磁、流动形变观测数据库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克昌 郑智江 刘文龙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01-1205,共5页
主要介绍地球物理场流动地磁观测数据库和流动形变观测数据库设计的有关方面,包括数据库内容、库和表设计、编码设计、重要技术内容说明等,给出流动地磁观测数据库和流动形变观测数据库的表清单及其E-R关系图。
关键词 流动地磁 流动形变 数据库 设计
下载PDF
流动形变及重磁综合监测断层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车兆宏 巩曰沐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5年第4期59-63,共5页
分析了目前利用流动形变、重力、地磁复测资料进行地震预测所存在的困难,探讨了综合利用三种手段追踪应力场及地下介质动态的途径,提出了断层综合监测布点的原则,并介绍了依此原则所建的京西试验场的基本情况。
关键词 流动形变 地磁测量 综合监测 断层 地震
下载PDF
山西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丽娟 陆明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4-87,共4页
山西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存在极大的盲区,场地监测手段单一,绝大部分场地未布设为环,存在大量的土层基岩混合监测场地。从监测环境、映震效能等方面评价监测效能,个别监测场地存在严重的环境干扰因素,影响监测资料质量。本文探讨跨... 山西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存在极大的盲区,场地监测手段单一,绝大部分场地未布设为环,存在大量的土层基岩混合监测场地。从监测环境、映震效能等方面评价监测效能,个别监测场地存在严重的环境干扰因素,影响监测资料质量。本文探讨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优化并提出建议,以期提高该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地区 跨断层流动形变 监测优化
下载PDF
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基础与数据及其监测环境信息库的构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陆明勇 熊道慧 +8 位作者 于海生 李欣 李建飞 张中五 李志雄 宋彦云 刘天海 穆会泳 高宴清 《国际地震动态》 2015年第10期32-38,共7页
针对全国跨断层流动形变资料库自监测以来存在的监测数据不全、基础与监测环境信息缺乏的情况,本文以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工作、资料为例,研制不仅可以存储管理监测场地完整的监测数据、基础与监测环境信息,而且具有展示基础... 针对全国跨断层流动形变资料库自监测以来存在的监测数据不全、基础与监测环境信息缺乏的情况,本文以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工作、资料为例,研制不仅可以存储管理监测场地完整的监测数据、基础与监测环境信息,而且具有展示基础与监测环境信息、场地演化、数据资料等功能的系统。该信息库将极大地发挥跨断层流动形变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流动形变 数据 环境信息 场地演化
下载PDF
流动形变数据库数据同步和异构数据模式转换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丹宁 任海军 +1 位作者 程陈 周辉 《软件导刊》 2014年第4期109-110,共2页
流动形变监测的有效管理在地震观测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介绍了流动形变监测系统在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数据库问题,重点研究了流动形变数据库的数据同步和在异构环境下的数据库模式转换。提供了简要的实现原理和开发流程,对地震行业流动... 流动形变监测的有效管理在地震观测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介绍了流动形变监测系统在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数据库问题,重点研究了流动形变数据库的数据同步和在异构环境下的数据库模式转换。提供了简要的实现原理和开发流程,对地震行业流动监测管理系统开发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形变 数据同步 异构数据 模式转换 标志位
下载PDF
基于PHPCMS V9的流动形变监测系统数据查询模块开发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海军 王丹宁 《软件导刊》 2014年第6期110-112,共3页
地震监测数据在地震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介绍了流动形变数据共享现状,阐述了流动形变监测系统数据查询模块的开发与实现。着眼于数据查询模块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和开发流程描述,提供了该模块开发实例,可为读者提供直观的感受,... 地震监测数据在地震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介绍了流动形变数据共享现状,阐述了流动形变监测系统数据查询模块的开发与实现。着眼于数据查询模块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和开发流程描述,提供了该模块开发实例,可为读者提供直观的感受,对地震行业流动形变数据有效利用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PCMS V9 流动形变监测 数据查询 数据共享
下载PDF
跨断层流动形变数据处理软件构建
15
作者 陆明勇 吴培稚 +6 位作者 李勤勇 刘天海 马世龙 张平法 杨凌 杨怀宁 于海生 《国际地震动态》 2019年第6期14-19,共6页
由于跨断层流动形变数据具有特殊性,其数据处理均为用户自己编制软件进行处理,缺少涵盖跨断层流动形变数据日常处理方法软件。为此,本文基于Windows系统、使用C#语言、MySQL数据库开发研制日常跨断层流动形变数据处理软件,不仅可以存储... 由于跨断层流动形变数据具有特殊性,其数据处理均为用户自己编制软件进行处理,缺少涵盖跨断层流动形变数据日常处理方法软件。为此,本文基于Windows系统、使用C#语言、MySQL数据库开发研制日常跨断层流动形变数据处理软件,不仅可以存储管理监测场地监测数据,而且具有多种数据包括不等间隔数据预处理、数据处理以及图像与辅助信息编辑输出等功能。该软件将进一步推动跨断层流动形变数据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流动形变 不等间隔数据 处理
下载PDF
鲜水河断裂各流动形变测量场地监测能力的综合评价
16
作者 吕弋培 《四川地震》 1995年第1期61-64,共4页
本文采用动态灰箱法及灰色预测法对鲜水河断裂的十个流动形变测量场地资料进行处理,利用方差SD及信息分辨指标RP综合评价各场地质量,结果表明:安顺场、格篓等场地综合质量较好,而墟虚、侏倭等场地综合质量较差。
关键词 鲜水河断裂 流动形变测量 方差分析 灰色理论 数据处理 动态灰箱法 地震监测
下载PDF
玉门、民乐等地震前跨断层形变异常及与定点前兆观测的相互印证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瑞莎 张希 +1 位作者 唐红涛 贾鹏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8-392,共5页
2002年甘肃玉门5.9级、2003年民乐6.1、5.8级及岷县5.2级地震前震区周围十几至二、三百公里范围内观测到一定数量、明显的跨断层短水准形变异常,其异常形态以加速、突跳或尖点突跳为主,具中期背景或短期前兆意义,反映震前断裂出现先逆... 2002年甘肃玉门5.9级、2003年民乐6.1、5.8级及岷县5.2级地震前震区周围十几至二、三百公里范围内观测到一定数量、明显的跨断层短水准形变异常,其异常形态以加速、突跳或尖点突跳为主,具中期背景或短期前兆意义,反映震前断裂出现先逆断增强后松弛的变化过程,在转折松弛时段易发生地震。其异常空间分布、出现时间等与定点前兆异常具有较好的相互印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形变 定点前兆异常 短水准流动形变观测 玉门5 9级地震 民乐6 1和5 8级地震
下载PDF
南北地震带中南段断层现今活动 被引量:18
18
作者 车兆宏 张艳梅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38,共8页
分析了南北地震带中南段流动形变资料 ,研究了断层现今活动的空间分布及特征。结果表明 ,红河断裂带、楚雄 -通海断裂带及鲜水河断裂带活动水平最高 ,龙门山断裂带活动最弱 ;断层活动水平近年总体未见加剧或减缓。研究认为 :强震前区域... 分析了南北地震带中南段流动形变资料 ,研究了断层现今活动的空间分布及特征。结果表明 ,红河断裂带、楚雄 -通海断裂带及鲜水河断裂带活动水平最高 ,龙门山断裂带活动最弱 ;断层活动水平近年总体未见加剧或减缓。研究认为 :强震前区域断层活动加剧 ;断层突然错动引起的位移在地质资料显示的断层位移中占主要成分 ;近期南北地震带南段仍将保持近 2 0年强震频发的态势 ,中段近年有发生 6级地震的可能 ;楚雄 -通海断裂带中段及鲜水河断裂带两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位移速率 地震活动性 南北地震带 流动形变资料 空间分布
下载PDF
Flow softening behavior 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Al-5Zn-2Mg aluminum alloy during dynamic recovery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落星 王冠 +1 位作者 刘杰 姚再起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1期42-48,共7页
The flow stress behavior and microstructure development of Al-5Zn-2Mg (7005) aluminum alloy were studied by hot compression tests at deformation temperatures between 300-500 &#176;C and strain rates between 0.05-50... The flow stress behavior and microstructure development of Al-5Zn-2Mg (7005) aluminum alloy were studied by hot compression tests at deformation temperatures between 300-500 &#176;C and strain rates between 0.05-50 s-1. The deformed structures of the samples were observed by optical microscopy (O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electron backscattering diffraction (EBSD) analysis. The calculated activation energy is 147 kJ/mol, which is very close to the activation energy for lattice self-diffusion in aluminum (142 kJ/mol). Dynamic recovery is the dominant restoration mechanism during the deformation. At high strain rate of 50 s-1, temperature rise due to deformation heating leads to a significant flow softening. Microstructure observations indicated that the remaining softening after deformation heating correction at high strain rate and the softening observed at high temperature are associated with grain coarsening induced by grain boundary migration during dynamic recovery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05 aluminum alloy DEFORMATION dynamic recovery flow softening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下载PDF
Hot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Al-Zn-Mg-Cu-Zr aluminum alloys during compression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辉 金能萍 陈江华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3期437-442,共6页
The hot compression tests of Al-Zn-Mg-Cu-Zr aluminum alloys (7056 alloy and 7150 alloy) were performed in a temperature range from 300 to 450 °C and at strain rate range from 0.01 to 10 s-1. The results show th... The hot compression tests of Al-Zn-Mg-Cu-Zr aluminum alloys (7056 alloy and 7150 alloy) were performed in a temperature range from 300 to 450 °C and at strain rate range from 0.01 to 10 s-1.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ue stress-true strain curves exhibit a peak stress at a critical strain, then the flow stresses decrease monotonically until high strains, showing a dynamic flow softening. The peak stresses depend on the temperature compensated strain rate, which can be represented by the Zener-Hollomon parameter Z in the hyperbolic-sine equation with hot deformation activation energy of 244.64 kJ/mol for 7056 alloy and 229.75 kJ/mol for 7150 alloy, respectively, while the peak stresses for the former are lower than those for the latter under the similar compression condition. The deformed microstructures consist of a great amount of precipitates within subgrains in the elongated grains at high Z value and exhibit well formed subgrains in the recrystallized grains at low Z value. The smaller subgrains and greater density of fine precipitates in 7150 alloy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high peak stresses because of the substructural strengthening and precipitating hardening compared with 7056 allo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Zr aluminum alloys flow stress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dynamic precipit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