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自配碳酸氢盐置换液行CRRT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回顾性分析
1
作者 黄志鸿 董晓燕 张彦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6期50-54,共5页
目的总结1例流行性出血热(EHF)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采用自配碳酸氢盐置换液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经验,以期为同类病例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21年4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综合内科收治的1例EHF合并ARF患者行内科... 目的总结1例流行性出血热(EHF)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采用自配碳酸氢盐置换液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经验,以期为同类病例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21年4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综合内科收治的1例EHF合并ARF患者行内科综合治疗,同时采用自配碳酸氢盐置换液行CRRT,依据动态监测血气分析、电解质、肾功能及凝血指标水平调整自配置换液配方及抗凝剂剂量。结果患者住院治疗14 d出院,出院后30 d复查随访,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同时及时采用自配碳酸氢盐置换液行CRRT是治疗EHF合并ARF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急性肾功能衰竭 自配碳酸氢盐置换液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联合常规凝血指标在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内源性肝素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秦丹 周华友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20-624,共5页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联合常规凝血指标(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s,CCTs)检测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患者内源性肝素物质,探讨TEG联合CCTs对该类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检测价值,为临...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联合常规凝血指标(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s,CCTs)检测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患者内源性肝素物质,探讨TEG联合CCTs对该类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检测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对35名EHF患者分别在轻/中症期、重症期和恢复期进行APTT、TT、血栓弹力图普通杯R值和血栓弹力图肝素酶杯R值检测。使用Friedman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EHF轻症病例的R值和肝素杯R值均数为7.5和6.7,恢复期病例的TT、R值和肝素酶杯R值分别为16.9、6.2和6.1,轻症病例的普通杯R值和肝素酶杯R值,以及恢复期病例的TT、R值和肝素酶杯R值均为正态分布,其余均为非正态分布。EHF患者在不同疾病进展期APTT、TT的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患者的血栓弹力图R值(凝血反应时间)也显示在轻中症、重症和恢复期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中症期相比,重症期的APTT、TT和R值延长,说明患者凝血功能继续降低;在轻中度、重度和恢复期,EHF患者的R值减去肝素酶杯R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期内源性肝素样物质的残留积累高于轻中症和恢复期。结论EHF患者在不同疾病进展期APTT、TT和R值的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TEG联合CCTs检测显示内源性肝素样物质的蓄积是可能导致EHF患者凝血功能紊乱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TEG与CCTs组合检测的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内源性肝素样物质的累积,为临床医师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血栓弹力图 常规凝血检测指标 内源性肝素样物质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中医病因病机及诊治要点分析
3
作者 杨映映 田传玺 +2 位作者 罗金丽 李青伟 仝小林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9期993-997,共5页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属中医“疫病”范畴。中医防治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疗效明显,但各家寒温迥异的辨治方法亦为后世辨治疫病带来困惑。通过总结资料,从“分类-分期-分证”视角对流行性出血热“因机证治”进行重新...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属中医“疫病”范畴。中医防治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疗效明显,但各家寒温迥异的辨治方法亦为后世辨治疫病带来困惑。通过总结资料,从“分类-分期-分证”视角对流行性出血热“因机证治”进行重新审视。从“分类”的角度将其归属于“寒疫”范畴,从“分期”的角度将其分为“热毒-厥脱-肾损-正虚”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多个证型:“热毒”阶段,以寒戾嗜营、热毒损络为核心病机,主要证型有太阳经证、太阳腑证、邪郁少阳证、阳明热盛证、气营两燔证。“厥脱”阶段,以热厥气脱为核心病机,主要证型有热厥气脱证、元气外脱证。“肾损”阶段,以疫毒伤肾为核心病机,分为少尿期和多尿期,少尿期以毒损肾络为要,主要证型有膀胱蓄血证、水热互结证、结胸证、湿阻三焦证等;多尿期以肾虚失摄为要,主要证型有肾虚不固证、余邪未尽证。“正虚”阶段,以气血阴阳的亏虚为核心病机,主要证型有脾肾阳虚和肝肾阴虚等。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热毒期,到气即可凉营;厥脱期,见厥即要固脱;肾损期,少尿务必通腑,多尿补肾缩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寒疫 戾嗜
下载PDF
2018-2022年大荔县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及防控策略
4
作者 倪海龙 王爱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98-600,共3页
目的 调查2018-2022年大荔县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并提出相关防控策略。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大荔县流行性出血热患者124例,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提出相关防控策略。结果 2018年、2019年、2... 目的 调查2018-2022年大荔县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并提出相关防控策略。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大荔县流行性出血热患者124例,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提出相关防控策略。结果 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别发病14例、3例、35例、48例、24例,占比为11.29%、2.42%、28.23%、38.71%、19.35%;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分别占比25.0%、24.2%、23.4%、27.4%。农民58例,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54例,家庭月收入>5 000元64例,卫生习惯差44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肾衰竭、出血、高热、呕吐、痉挛、皮肤黏膜发红、眼眶痛、低血压等。Spearman分析显示,职业、文化程度、卫生习惯、家庭月收入与2018-2022年大荔县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生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业、文化程度、卫生习惯、家庭月收入为导致2018-2022年大荔县流行性出血热发生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2018-2022年大荔县流行性出血热多发生于农民,职业、文化程度、卫生习惯、家庭月收入为导致流行性出血热发生的重要因素,要积极采取多样化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荔县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特征 防控策略 卫生习惯 职业
下载PDF
2018—2022年固原市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
5
作者 唐福银 计海艳 +1 位作者 马彦燕 王金锁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632-634,共3页
目的对固原市2018—2022年出血热病例报告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2年固原市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报告资料及市辖县(区)的监测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固原市2018—2022年秋冬季共... 目的对固原市2018—2022年出血热病例报告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2年固原市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报告资料及市辖县(区)的监测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固原市2018—2022年秋冬季共报告出血热病例35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11/10万,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5~60岁(占比60.00%),男性高发,占比77.14%(27/35),报告死亡病例4例,病死率达11.43%;2018年以来鼠密度逐渐降低,鼠带毒率及感染率均有所上升。结论固原市2018—2022年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报告数据处于低流行态势。鼠密度下降,但鼠带毒率及感染率上升。环境整治、防鼠、灭鼠和健康教育是下一步出血热主要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疫情监测 固原市
下载PDF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护理在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胡佳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期176-178,18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知信行模式的护理在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98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 目的:探讨基于知信行模式的护理在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98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知信行模式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疾病认知情况、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疾病认知量表中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个人防护和注意事项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尿蛋白转阴时间、退热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血压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92%(47/49),高于对照组的83.67%(4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知信行模式的护理用于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可提高其对疾病认知,缓解不良情绪,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知信行模式 负性情绪 疾病认知 满意度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患者采用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的价值研究
7
作者 胡正虹 陈庆荣 芦娟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3期1-2,共2页
目的:分析六味地黄丸对流行性出血热(EHF)多尿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200例EHF多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电脑法分为普通组和调查组,各100例。普通组行常规治疗,调查组辅以六味地黄丸治疗,检测肾功能,记录恢... 目的:分析六味地黄丸对流行性出血热(EHF)多尿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200例EHF多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电脑法分为普通组和调查组,各100例。普通组行常规治疗,调查组辅以六味地黄丸治疗,检测肾功能,记录恢复指标,统计有效率。结果:治疗前对肌酐以及尿素氮实施检测,调查组、普通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肌酐以及尿素氮实施检测,调查组均低于普通组(P<0.05)。多尿期、尿素氮恢复时间统计后在调查组短于普通组,24 h尿量以及尿β-MG在调查组低于普通组(P<0.05)。有效率统计后在调查组为97.00%(97/100),该结果在普通组为88.00%(88/100),即调查组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可改善肾脏功能,缩短EHF多尿期恢复时间,提升有效率,改善EHF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尿期 有效率 六味地黄丸 肾功能 流行性出血热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的 临床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骏 徐龙 +2 位作者 炉军 王淑梅 樊丹丹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昌市第九医院收治的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12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与CRRT组(61例),两组均施以常规治...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昌市第九医院收治的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12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与CRRT组(61例),两组均施以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HD)治疗,CRRT组给予CRR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肌酐(Cr)、尿素氮(BUN)、白介素-6(IL-6)、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住院天数、死亡率及异常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Cr、BUN、PT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8,t=0.56,t=0.76,t=0.61,t=0.94,t=0.22,P>0.05);CRRT组患者治疗后的Cr、BUN、IL-6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0,t=24.40,t=17.26,P<0.05),而PT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r、BUN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9,t=14.64,P<0.05),而IL-6、PT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t=-0.27,P>0.05)。CRRT组住院天数、死亡率及异常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χ^(2)=4.01,χ^(2)=4.77,P<0.05)。结论CRRT治疗在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的应用,相较HD治疗,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死亡率,而且异常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血液透析 白介素-6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CK-MB、IL-6、IL-10水平与病情程度、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饶建锋 李珊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7期137-141,共5页
目的:分析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与病情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6月—2022年6月于南昌市第九医院进行治疗的EHF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 目的:分析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与病情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6月—2022年6月于南昌市第九医院进行治疗的EHF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以下三组:轻症组(n=28,轻型、中型患者)、重症组(n=19,重型患者)及危重症组(n=13,危重型患者)。检测其入院后第1、3、7天的CK-MB、IL-6及IL-10水平,分析以上3项实验室检查指标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依据90 d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分析CK-MB、IL-6、IL-10与EHF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轻症组入院第1、3、7天血清CK-MB、IL-6、IL-10水平均低于重症组及危重症组(P<0.05),重症组以上指标水平均低于危重症组(P<0.05)。血清CK-MB、IL-6、IL-10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rs=0.562、0.355、0.301,P<0.05)。60例患者随访90 d发现存活54例,死亡6例,存活组入院后第1、3、7天血清CK-MB、IL-6及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第1天血清CK-MB、IL-6、IL-10单独及联合检测均对EHF患者预后有预测价值(P<0.05),其中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最高,其AUC为0.849,敏感度为98.14%,特异度为59.16%。结论:EHF患者血清CK-MB、IL-6及IL-10水平与病情发展呈正相关,可用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且三者联合时的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肌酸激酶同工酶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预后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钠对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艳 蔡炳冈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6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对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对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肝素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少尿期、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钙水平明显升高,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透析4 h时,观察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较透析0 h时明显延长,但较透析2 h时明显缩短(P<0.05);透析2、4 h时,对照组的APTT、TT较透析0 h时明显延长(P<0.05);透析2、4 h时,观察组的APTT、TT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液透析器堵管、心力衰竭、休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可提高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缩短少尿期、住院时间,改善肾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钠 流行性出血热 急性肾衰竭 肾功能
下载PDF
2005-2021年中国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苏永健 梁金良 +3 位作者 张家玮 赵文文 戴诗燕 李海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3年第6期531-538,共8页
目的探讨2005-2021年中国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率的长期趋势,为完善EHF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建立2005-2021年中国EHF发病率数据集.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全国及各地区、各年龄段EHF发病率变化趋势.结果2005-2021年中国共报... 目的探讨2005-2021年中国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率的长期趋势,为完善EHF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建立2005-2021年中国EHF发病率数据集.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全国及各地区、各年龄段EHF发病率变化趋势.结果2005-2021年中国共报告EHF病例192066例,年均发病率为0.8345/10万;死亡1752例,年均死亡率为0.0076/10万,年均病死率为0.9122%.2005-2021年中国出血热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为-5.56%(P=0.017),其中2008年和2012年为出血热发病率趋势变化转折点,2005-2008年间呈下降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26.92%(P=0.001);2008-2012年呈平稳趋势,APC为10.61%(P=0.224);2012-2021年呈下降趋势,APC为-4.11%(P=0.016).2005-2018年中国报告的出血热病例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病例数排名前5位(降序)的地区为黑龙江省、陕西省、山东省、辽宁省和吉林省.9个地区的出血热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均P<0.05),4个地区的出血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均P<0.05),其余14个地区出血热发病率呈平稳趋势(均P>0.05);各年龄组均有病例发生,主要集中在25~64岁,占总发病数的79.86%;其中40~44岁年龄组比例最高,占12.75%.7个年龄组的出血热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均P<0.05),1~岁组呈上升趋势(P<0.05),其余各年龄组处于平稳状态(均P>0.05).结论2005-2021年中国出血热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黑龙江省、陕西省、山东省、辽宁省和吉林省等重点地区发病率仍在较高水平,下降幅度较小,流行风险仍存在.应针对重点地区与群体加强防治工作,持续开展病例与当地宿主动物监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并落实精准综合防控措施,以降低出血热流行强度、发病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发病率 流行趋势 Joinpoint回归模型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的临床治疗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兆娴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9期50-52,63,共4页
目的:观察流行性出血热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邵武市立医院收治的6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利巴韦林... 目的:观察流行性出血热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邵武市立医院收治的6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评估疗程后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临床症状时间(发热、尿蛋白、少尿时间),对比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及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较对照组(73.33%)高(P<0.05);研究组发热、尿蛋白及少尿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CRP、PCT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GQOLI-74各项评分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疗效较佳,可缩短症状时间,改善肾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利巴韦林注射液 肾功能 肾损伤
下载PDF
NGAL、uIL-18联合KIM-1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
13
作者 黄晶晶 高鸾 +3 位作者 张晓东 王惠琦 何花 王闯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20期47-50,共4页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尿白细胞介素-18(uIL-18)联合尿肾损伤分子1(KIM-1)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收治的8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尿白细胞介素-18(uIL-18)联合尿肾损伤分子1(KIM-1)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收治的8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急性肾损伤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NGAL、uIL-18及KIM-1检测以及三种指标的联合诊断,比较两组患者NGAL、uIL-18以及KIM-1因子水平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三种指标与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NGAL、uIL-18联合KIM-1对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NGA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uIL-18、KI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GAL、uIL-18、KIM-1均是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其与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损伤均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GAL、uIL-18联合KIM-1对于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GAL uIL-18 KIM-1 流行性出血热 急性肾损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利巴韦林注射液对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与临床疗效观察
14
作者 关涛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2期25-26,29,共3页
目的:探讨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完成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6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采用丹参注射液完成疾病治疗)和研究组(采用丹参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 目的:探讨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完成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6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采用丹参注射液完成疾病治疗)和研究组(采用丹参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完成疾病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用药总有效率、尿蛋白时间、发热时间、少尿时间以及治疗满意度(症状改善、用药效果、整体治疗水平)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较常规组(66.67%)明显提升(P<0.05);研究组尿蛋白时间、发热时间、少尿时间较常规组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症状改善、用药效果、整体治疗水平评分较常规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在丹参注射液用药基础上,有效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可明显增强疾病治疗效果,有效缩短患者尿蛋白时间、发热时间、少尿时间,在症状改善、用药效果、整体治疗水平几个方面显著提高治疗满意度,促进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良好预后,充分表明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巴韦林注射液 流行性出血热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IgM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2
15
作者 区文华 苏锡康 +1 位作者 戴伟良 林超萍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IgM抗体对流行性出血热确诊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疑似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患者血清185例,正常人血清30例,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IgM(EHF-IgM)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并对该试验进...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IgM抗体对流行性出血热确诊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疑似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患者血清185例,正常人血清30例,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IgM(EHF-IgM)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并对该试验进行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有效率分析。结果(1)185例样本共检出36例EHF-IgM抗体阳性,其中35例最后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1例确诊为登革热;检出149例EHF-IgM抗体阴性,其中8例临床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其余141例经临床观察,排除流行性出血热。30例正常人血清EHF-IgM抗体均为阴性。(2)EHF-IgM抗体灵敏度为81.40%、特异性为99.30%、阳性预测值为97.22%、阴性预测值为94.63%诊断有效率为95.14%。结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流行性出血热IgM抗体,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较高,特异性强,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IgM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救治重型流行性出血热的若干经验和体会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星海 石汉文 +8 位作者 田英平 郭宪立 佟飞 苏建玲 扈琳 霍书花 高恒波 刘力斗 陈慧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0-201,共2页
1 引言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fever,EHF)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近年来发病有增多趋势,我科1998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本症患者89例,其中重型32例,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获治愈.救治中取得了若干经... 1 引言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fever,EHF)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近年来发病有增多趋势,我科1998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本症患者89例,其中重型32例,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获治愈.救治中取得了若干经验,并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治 重型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自然疫源性疾病
下载PDF
西咸新区居民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认知分析
17
作者 赵恬 侯晨露 +2 位作者 汪学奎 吴康 刘华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19-22,共4页
观察西咸新区居民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知识的了解度并提出相关的方法措施提高居民对疾病预防的认识程度。方法 采集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发放的相关调查问卷,并总结所获有效205份样本的相关信息,对样本结果进行数据比对和分析。结果 西... 观察西咸新区居民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知识的了解度并提出相关的方法措施提高居民对疾病预防的认识程度。方法 采集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发放的相关调查问卷,并总结所获有效205份样本的相关信息,对样本结果进行数据比对和分析。结果 西咸新区居民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认知较为缺乏,不能有效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结论 应采取措施加大居民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健康教育,普及流行性出血热疾病传播和预防知识,从根本上阻断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 问卷调查 认知情况
下载PDF
1 例疑似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治体会
18
作者 杨洋 黄鹭 +3 位作者 冯月琪 潘泽英 刘媛媛 罗爱武 《医药前沿》 2023年第29期64-65,共2页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是汉坦病毒,归属布尼亚病毒科,是一种有包膜分阶段的负链RNA病毒,与埃博拉病毒、刚果出血热病毒及尼帕病毒同为第四级病毒,对人类健康构...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是汉坦病毒,归属布尼亚病毒科,是一种有包膜分阶段的负链RNA病毒,与埃博拉病毒、刚果出血热病毒及尼帕病毒同为第四级病毒,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对1例老年患者疑似感染汉坦病毒的临床病历资料及其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国内近年来汉坦病毒的流行情况,强调汉坦病毒早期诊断的重要性,提升对汉坦病毒感染早期诊断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汉坦病毒 感染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甲襞微循环的变化(附164例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春水 侯可法 王振华 《中国微循环》 1994年第4期199-200,共2页
流行性出血热(EHF)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全身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广泛性损伤。为研究其微循环的变化,我们自1990年10月起,对164例EHF病人甲襞微循环进行了观察,并根据田牛甲襞微循环综合定量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 流行性出血热(EHF)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全身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广泛性损伤。为研究其微循环的变化,我们自1990年10月起,对164例EHF病人甲襞微循环进行了观察,并根据田牛甲襞微循环综合定量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本组164例病人中,男90例,女74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71岁,平均为32.6岁,其中40岁以下127例,41~59岁33例,60岁以上4例。发热期36例,低血压休克期20例,少尿期14例,多尿期70例,恢复期24例,轻型78例,中型37例,重型45例,危重型4例。全部病例均经ELISA法测得EHF-IgM(+)。诊断及分型符合1985年全国EHF会议制定标准。 二、检测方法 仪器采用无锡医疗光学仪器厂生产的WXS-5型微循环显微摄影、血液测速电脑综合定量诊断仪。在室温18~25℃下,病人坐位(病重者卧位),测量左手无名指甲襞,观察16项指标。观察时间一般为每日上午9~11时或下午3~5时。 结果分析 甲襞微循环观察最早为第4病日,最迟为21病日,平均为9.82病日,大部分病人只观察一次,只有少数病人进行了复查。(结果附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襞微循环 流行性出血热 微循环观察 低血压休克期 微循环障碍 加权积分值 例分析 少尿期 恢复期 流行性出血热(EHF)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各期凝血指标的变化
20
作者 王缚鲲 刘艳丽 +7 位作者 许素菊 张立 田惠芬 李东 张福广 李伟勇 郄德圣 耿云琴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230-231,共2页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临床上死亡率较高的疾病。病理性凝血是其病程中的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我们对34名EHF患者不同病期的凝血指标进行了检测,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凝血酶时间(TT)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凝血指标 国际和平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白求恩 医院检验科 血小板计数 低血压休克期 传染科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