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4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种农药在豇豆上单独与混合使用的消解动态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1
作者 梁启富 邹华娇 +4 位作者 黄承远 朱麒靖 朱鹏 余泓慧 姚志萍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4年第5期44-51,共8页
选用豇豆种植中常用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灭蝇胺、啶虫脒、氯虫苯甲酰胺、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氟啶虫酰胺和噻虫嗪等8种农药,在大棚和露地条件下单独使用和混合使用,进行消解动态、最终残留量研究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 选用豇豆种植中常用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灭蝇胺、啶虫脒、氯虫苯甲酰胺、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氟啶虫酰胺和噻虫嗪等8种农药,在大棚和露地条件下单独使用和混合使用,进行消解动态、最终残留量研究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在大棚和露地条件下,灭蝇胺在露地条件下单独使用和混合使用的消解动态过程均不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他处理的消解动态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大棚和露地条件下,这8种农药混合使用后的消解半衰期和最终残留量在部分情况下与单独使用后的有差异。利用急性参考剂量、每日允许摄入量、农药残留数据和膳食消费量数据进行的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本研究中8种农药在大棚和露地条件下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后的长期和短期膳食暴露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其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阿维菌素的长期膳食暴露风险商贡献率(RQc%)相对较高,分别为11%和6%;阿维菌素的短期膳食暴露风险值(%ARf D)相对较高,为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混合使用 农药残留 消解动态 短期膳食暴露风险 长期膳食暴露风险
下载PDF
苦参碱在梨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2
作者 卢莉娜 沈燕 +4 位作者 高美静 仲建锋 卢飞 郑尊涛 张志勇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2184-2189,共6页
为探明植物源农药苦参碱在梨及其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情况,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带氮磷检测器(NPD)分析法,在天津和安徽开展了苦参碱在梨和土壤中消解动态规律和残留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苦参碱在梨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限为1.36×10^(-... 为探明植物源农药苦参碱在梨及其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情况,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带氮磷检测器(NPD)分析法,在天津和安徽开展了苦参碱在梨和土壤中消解动态规律和残留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苦参碱在梨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限为1.36×10^(-12)g,在梨和土壤中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1和0.004 mg·kg^(-1)。在天津和安徽,苦参碱在梨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4.89和3.94 d,在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4.77和5.27 d,其消解均符合消解动态方程。采用高低剂量分别施药3和4次,施药7~28 d后,梨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均低于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中的临时最大限量值(MRL)5 mg·kg^(-1)。因此,在规范施药条件下,苦参碱在梨和土壤中属于低残留、易消解农药,在梨上施用膳食摄入风险低,施用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残留 消解动态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丁氟螨酯和联苯肼酯及2种代谢物在柑橘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3
作者 凌淑萍 付岩 +3 位作者 王全胜 吕燕 张亮 吴银良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7期59-65,共7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测定柑橘中丁氟螨酯和联苯肼酯及代谢产物2-三氟甲基苯甲酸和联苯肼酯-二氮烯的残留量,评价其在柑橘中的残留消解。...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测定柑橘中丁氟螨酯和联苯肼酯及代谢产物2-三氟甲基苯甲酸和联苯肼酯-二氮烯的残留量,评价其在柑橘中的残留消解。方法样品前处理采用QuEChERS方法,经酸化乙腈提取,加NaCl盐析,经无水MgSO_(4)除水和石墨化炭黑净化,采用UPLC-MS/MS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4种目标物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76%~101%,相对标准偏差为0.6%~15.2%。残留消解试验结果显示,柑橘中丁氟螨酯残留检出成分为其母体;而联苯肼酯与联苯肼酯二氮烯均有残留,联苯肼酯转换成联苯肼酯二氮烯非常迅速。不同试验点残留水平和消解速率不同,这不仅受到施用时间的影响,也受环境因子的影响。丁氟螨酯在湖北、广西和湖南试验点的全果中半衰期分别为13.9、28.8和20.0 d;联苯肼酯(总残留量)在广西试验点的全果中半衰期为20.7 d。结论在推荐最高剂量下,丁氟螨酯和联苯肼酯消解迅速,本研究中各采样时间点的残留量均未超过国家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丁氟螨酯 联苯肼酯 消解动态
下载PDF
毒死蜱在大豆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与最终残留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祥喜 廖且根 +5 位作者 袁丽娟 张莉 向建军 刘康成 吴牧晨 张大文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7-82,共6页
为阐明毒死蜱在防治大豆食心虫过程中的残留消解特性,评估其使用安全风险,本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分析了毒死蜱在大豆植株、全豆或大豆籽粒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与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在2 250 g·hm^(-2)... 为阐明毒死蜱在防治大豆食心虫过程中的残留消解特性,评估其使用安全风险,本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分析了毒死蜱在大豆植株、全豆或大豆籽粒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与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在2 250 g·hm^(-2)×1次和1 500 g·hm^(-2)×2次的试验剂量条件下,毒死蜱在大豆植株中的原始沉积量达17.24~19.69 mg·kg^(-1),残留消解曲线分别为C_(t)=17.403 0e^(-0.165t)和C_(t)=12.039 0e^(-0.122 t),半衰期分别为3.5和2.7 d。毒死蜱在全豆中原始沉积量较低,为1.78~2.98 mg·kg^(-1),药后1~3 d消解平缓,5~10 d消解较快,10 d后又趋于平缓,2 250 g·hm^(-2)×1次、1 500 g·hm^(-2)×2次试验剂量条件下的残留消解曲线分别为C_(t)=2.136 3^(e-0.217 t)和C_(t)=2.684 7e-0.199 t,半衰期分别为4.0和3.0 d,比在植株中的半衰期长0.3~0.5 d。药后0~21 d全豆中毒死蜱残留量均超过0.02 mg·kg^(-1)的国家限量标准,此时间段内采摘菜豆食用具有潜在食用安全风险。毒死蜱在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虽然较低,但其消解速度较慢,特别是在超推荐剂量情况下使用,药后28 d仍然有较高的残留。按照推荐剂量在大豆上施药2次,药后14,21,28 d大豆籽粒中均未检出毒死蜱残留,表明毒死蜱可用于大豆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毒死蜱 消解动态 最终残留
下载PDF
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在7种蔬菜中的消解动态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昕淳 李荣玉 +4 位作者 湛兴瑜 孙明明 姚小龙 李明 廖逊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3年第1期87-92,共6页
为评价吡唑醚菌酯在蔬菜中的安全性及其科学使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在7种蔬菜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在0.05、0.20和1.00 mg/kg添加水平下,吡唑醚菌酯蔬菜样品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1.1%~99.5%,相对... 为评价吡唑醚菌酯在蔬菜中的安全性及其科学使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在7种蔬菜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在0.05、0.20和1.00 mg/kg添加水平下,吡唑醚菌酯蔬菜样品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1.1%~99.5%,相对标准偏差为2.3%~4.1%。消解动态试验表明,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在白菜、韭菜、黄心乌白菜、奶油小白菜、奶油生菜、香菜和萝卜菜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其中,吡唑醚菌酯在白菜中的消解速率较快,半衰期为1.36 d,在黄心乌白菜、奶油小白菜、香菜和萝卜菜中的消解次之,半衰期分别为2.10、2.31、2.67和2.89 d;而其在韭菜和奶油生菜中的消解较慢,半衰期分别为5.33和6.93 d,属于易降解农药。最终残留试验结果显示,施药14 d后,吡唑醚菌酯在7种蔬菜中的残留量均可降解至5 mg/kg以下,符合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试验结果为吡唑醚菌酯在蔬菜生产中的科学安全使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蔬菜 高效液相色谱 残留 消解动态
下载PDF
唑虫酰胺在西兰苔中的残留消解动态与膳食风险评估 被引量:3
6
作者 吴耀 章钢明 +4 位作者 周成云 吴燕君 张丹 董代幸 洪文英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4-190,共7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露地栽培条件下唑虫酰胺在西兰苔上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情况,明确使用该药剂防治害虫可能产生的食用安全风险。结果表明,15%唑虫酰胺悬浮剂按2倍最高推荐剂量(有效成分225 g·hm^(-2))施药1次,在西兰苔上的消解半...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露地栽培条件下唑虫酰胺在西兰苔上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情况,明确使用该药剂防治害虫可能产生的食用安全风险。结果表明,15%唑虫酰胺悬浮剂按2倍最高推荐剂量(有效成分225 g·hm^(-2))施药1次,在西兰苔上的消解半衰期为3.35 d。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的残留超标风险与田间用药量、用药次数正相关。经膳食风险评估,以225 g·hm^(-2)的剂量施药1次,药后1 h~17 d风险商值RQ均小于1,施药2~3次则药后1~7 d均存在较大膳食风险;以112.5 g·hm^(-2)的剂量施药2次,药后3 d起膳食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建议生产中采用15%唑虫酰胺悬浮剂以有效成分112.5 g·hm^(-2)的剂量用药,每季最多使用2次,在露地栽培西兰苔上安全间隔期为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虫酰胺 西兰苔 消解动态 安全间隔期 膳食风险
下载PDF
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茶树菇及其菌棒上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被引量:4
7
作者 尹硕 罗雪婷 +2 位作者 李秋梅 潘洪吉 吴迪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4期44-55,共12页
为研究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在茶树菇及其菌棒上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规律,以30%噻虫嗪悬浮剂为供药试剂开展田间试验,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残留检测分析方法,对茶树菇及其菌棒上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的消解动态规律和最终残留进行检... 为研究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在茶树菇及其菌棒上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规律,以30%噻虫嗪悬浮剂为供药试剂开展田间试验,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残留检测分析方法,对茶树菇及其菌棒上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的消解动态规律和最终残留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0.01~0.5 mg/L和0.004~0.2 mg/L线性范围内,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的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间线性关系良好,R2均>0.999,在茶树菇和菌棒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6%~103%,相对标准偏差为0.7%~4.2%。噻虫嗪在茶树菇上消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半衰期分别为1.77 d。用药后3~10 d,噻虫嗪在菌棒中的残留量主要集中在上段,噻虫胺在茶树菇和菌棒上的残留量均<定量限。30%噻虫嗪悬浮剂以有效成分0.009、0.0135 g a.i./m^(2)的剂量施药2~3次,用药10 d后噻虫嗪在茶树菇中的残留量近似于欧盟规定噻虫嗪在真菌上的最大允许残留限量0.01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虫嗪 噻虫胺 茶树菇 残留 消解动态
下载PDF
梨果中残留农药消解动态及自身代谢研究进展
8
作者 朱凯 杨盛 +6 位作者 周鹏程 黄丽萍 郝国伟 张晓伟 白牡丹 刘晓宇 王燕平 《果树资源学报》 2023年第5期85-89,共5页
梨作为日常水果深受人们喜爱,同时梨产业也是我国许多贫困县的产业支柱。在梨树生产中,为了保证产量和收益,化学防治成了病虫害防治的必要手段。农药在有效防控病虫灾害、保障果蔬安全等方面确确实实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众多消费者对农药... 梨作为日常水果深受人们喜爱,同时梨产业也是我国许多贫困县的产业支柱。在梨树生产中,为了保证产量和收益,化学防治成了病虫害防治的必要手段。农药在有效防控病虫灾害、保障果蔬安全等方面确确实实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众多消费者对农药的认知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致使很多人对施过药的农产品持有质疑态度。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残留农药在梨果中消解动态的研究现状,以及农药进入植物中被代谢转化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梨果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为后期深入研究农药在梨果中的代谢规律以及选育抗性品种和修复环境污染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解动态 农药残留 植物代谢
下载PDF
马拉硫磷在西葫芦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研究
9
作者 邵丽群 陈昂 刘建宇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89-92,96,共5页
为探究45%马拉硫磷乳油在西葫芦中使用的安全性,分别在湖南、山东、北京、安徽、山西、黑龙江等地进行田间试验,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施药后不同时间段内西葫芦和土壤中的马拉硫磷残留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马拉硫磷在西葫芦和土壤中的消... 为探究45%马拉硫磷乳油在西葫芦中使用的安全性,分别在湖南、山东、北京、安徽、山西、黑龙江等地进行田间试验,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施药后不同时间段内西葫芦和土壤中的马拉硫磷残留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马拉硫磷在西葫芦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规律。结果表明:施药(有效)剂量为1 125 g/hm~2时,45%马拉硫磷乳油在西葫芦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残留量与施药天数成指数关系,而且其在西葫芦中的最终残留量明显低于土壤中的;马拉硫磷在西葫芦中的半衰期分别为0.85 d(山东)和0.86 d(湖南);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0.71 d(山东)和0.66 d(湖南);各因素对残留量的影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施药剂量>施药次数>间隔期;在用药量为750~1 125 g/hm~2、施药2~3次、施药间隔7 d、采收间隔期大于3~5 d的条件下,45%马拉硫磷乳油在湖南、山东、北京、安徽、山西、黑龙江等地使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拉硫磷 农药 消解动态 安全评价
下载PDF
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在芹菜中的残留量检测及其消解动态
10
作者 蒋丽君 董晖 +5 位作者 陆萍 仇婷婷 石国忠 顾心悦 张晨 何涛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第4期50-51,59,共3页
为探明芹菜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残留量,建立了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量检测方法,该方法的定量限为0.02 mg/kg,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回收率为83.0%~94.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3.9%,最小检出量为0.02 ng。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芹菜中的残留消解... 为探明芹菜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残留量,建立了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量检测方法,该方法的定量限为0.02 mg/kg,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回收率为83.0%~94.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3.9%,最小检出量为0.02 ng。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芹菜中的残留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在芹菜中的半衰期为5.9 d。在每667 m2施用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60 mL 2次的情况下,按照安全间隔期7 d采样,其残留量为0.280 mg/kg,符合我国对氯氟氰菊酯在芹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氯氟氰菊酯 芹菜 残留量 消解动态
下载PDF
虫螨腈在中药材金银花上的残留检测方法与消解动态研究
11
作者 谢颖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56-59,共4页
建立金银花中虫螨腈残留的测定方法,采取乙腈涡旋提取,Alumina-N SPE小柱净化,GC-ECD检测。虫螨腈测定方法在0.01-0.6mg·kg-1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5),样品添加浓度为0.02、0.3、0.6mg·kg-1时,回收率为90.0-96.5%,精密度(R... 建立金银花中虫螨腈残留的测定方法,采取乙腈涡旋提取,Alumina-N SPE小柱净化,GC-ECD检测。虫螨腈测定方法在0.01-0.6mg·kg-1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5),样品添加浓度为0.02、0.3、0.6mg·kg-1时,回收率为90.0-96.5%,精密度(RSD)为1.6-7.8%,方法的检出限为0.005mg·kg-1,定量限为0.015mg·kg-1。该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准确性,满足农药残留分析要求。按农药残留准则,针对金银花开展田间试验,研究虫螨腈在金银花中的残留动态规律,该农药在金银花上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2.4d,最终残留限量为0.3mg·kg-1,消解率高达98.9%。可得虫螨腈属于易降解农药,可合理运用于金银花中,降低金银花病虫害问题的发生,同时也不会对金银花的产品质量造成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螨腈 中药材金银花 残留检测方法 消解动态
下载PDF
毒死蜱在蕹菜及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动态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黄素芳 朱育菁 +4 位作者 林抗美 蓝江林 李芳 史怀 刘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269-271,共3页
采用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毒死蜱在蕹菜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结果表明,毒死蜱在蕹菜上的半衰期为2.11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5.48d。48%毒死蜱乳油按推荐剂量即75mg.hm-2施药3次,停药后7d,蕹菜上毒死蜱的残留量为... 采用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毒死蜱在蕹菜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结果表明,毒死蜱在蕹菜上的半衰期为2.11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5.48d。48%毒死蜱乳油按推荐剂量即75mg.hm-2施药3次,停药后7d,蕹菜上毒死蜱的残留量为0.779mg.kg-1,符合我国无公害蔬菜标准规定;停药后14d,蕹菜上毒死蜱的残留量为0.046mg.kg-1,符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蕹菜 土壤 残留 消解动态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吡唑醚菌酯在烟叶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被引量:28
13
作者 闫晓阳 徐金丽 +4 位作者 徐光军 杨立强 宋超 李义强 王秀国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8-533,共6页
研究建立了吡唑醚菌酯在烟叶和土壤中残留及消解动态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经固相萃取柱SPE-C18和SPE-PSA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2mg!kg添加水平下... 研究建立了吡唑醚菌酯在烟叶和土壤中残留及消解动态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经固相萃取柱SPE-C18和SPE-PSA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2mg!kg添加水平下,吡唑醚菌酯在烟叶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101.9%和93.4%~101.2%,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4.8%~6.8%和1.5%~10.5%。吡唑醚菌酯在烟叶和土壤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01mg/kg。采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了山东、湖南2年2地烟叶和土壤中吡唑醚菌酯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在山东青岛烟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9~9.5d和11.1~13.4d;在湖南长沙烟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1~5.3d和5.4~6.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吡唑醚菌酯 烟叶 土壤 残留 消解动态
下载PDF
烯啶虫胺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被引量:26
14
作者 路彩红 刘新刚 +3 位作者 董丰收 徐军 王旭 郑永权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4-618,共5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烯啶虫胺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烯啶虫胺在棉叶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9.41%—101.54%,变异系数为2.88%—5.76%;棉籽中烯啶虫胺的平均回收率为79.42%—94.19%,变异系数为1.06%—6.30%;在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烯啶虫胺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烯啶虫胺在棉叶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9.41%—101.54%,变异系数为2.88%—5.76%;棉籽中烯啶虫胺的平均回收率为79.42%—94.19%,变异系数为1.06%—6.30%;在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6.68%—105.58%,变异系数为1.40%—4.81%.烯啶虫胺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以及最终残留结果表明,烯啶虫胺消解较快,在山东省和河南省两地棉叶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5.75d和5.58d,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为1.45d和1.35d.在棉花上使用10%的烯啶虫胺水剂,按照最高推荐剂量和最高推荐剂量的1.5倍,施药3次,收获期距最后一次施药21d,烯啶虫胺在棉花和土壤中最终残留量均小于0.006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啶虫胺 棉花 土壤 消解动态 最终残留
下载PDF
噻虫胺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鹏 金芬 +3 位作者 杨莉莉 乌日娜 张艳欣 王静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0-496,共7页
通过两年3地的田间试验,采用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了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在0.005、0.01和0.05 mg/kg添加水平下,噻虫胺在番茄中的回收率为90%~12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0%... 通过两年3地的田间试验,采用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了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在0.005、0.01和0.05 mg/kg添加水平下,噻虫胺在番茄中的回收率为90%~12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0%~4.5%(n=5),在土壤中的回收率为88%~92%,RSD为3.6%~5.8%(n=5),番茄和土壤中噻虫胺的定量限均为0.005 mg/kg,可满足现有限量标准的要求。噻虫胺在番茄中的消解动态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3.5~17.3 d。当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以推荐剂量(有效成分)60 g/hm2在番茄生长到成熟个体一半大小时施药3次,施药间隔7 d时,噻虫胺在番茄上的最终残留量在<LOQ^0.32 mg/kg之间,远低于日本规定的最大允许残留量(MRL)值3 mg/kg,推荐采收安全间隔期为1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虫胺 番茄 土壤 残留 消解动态 分散固相萃取
下载PDF
几种农药在烟草上的消解动态与复合效应 被引量:15
16
作者 花日茂 汤桂兰 +2 位作者 李学德 汤锋 岳永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0-443,共4页
采用室外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在烟草上的消解动态,同时研究了多菌灵、高效氯氰菊酯对吡虫啉及吡虫啉对高效氯氰菊酯降解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吡虫啉在烟叶中的消解半衰期为3.98d,喷药后15d,降解了94.60%;高效氯氰... 采用室外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在烟草上的消解动态,同时研究了多菌灵、高效氯氰菊酯对吡虫啉及吡虫啉对高效氯氰菊酯降解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吡虫啉在烟叶中的消解半衰期为3.98d,喷药后15d,降解了94.60%;高效氯氰菊酯对吡虫啉降解表现出延缓作用,而多菌灵对吡虫啉降解表现出加速作用.高效氯氰菊酯在烟草中消解半衰期为4.82d,喷药后15d,消解了88.32%;吡虫啉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消解表现出延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吡虫啉 高效氯氟菊酯 消解动态 复合效应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呋虫胺在稻田水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被引量:18
17
作者 韦婕 邓婕 +4 位作者 黄慧俐 陈兆杰 韦婧 谭辉华 李雪生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5-200,共6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呋虫胺在稻田水和土壤中残留量的方法,并采用所建方法分析了广西、湖南和安徽3地稻田水和土壤中呋虫胺的消解动态。稻田水样经过滤后直接分析;土壤用乙腈-水提取,提取液经盐析检测,探索在不同色谱条件下呋...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呋虫胺在稻田水和土壤中残留量的方法,并采用所建方法分析了广西、湖南和安徽3地稻田水和土壤中呋虫胺的消解动态。稻田水样经过滤后直接分析;土壤用乙腈-水提取,提取液经盐析检测,探索在不同色谱条件下呋虫胺的保留行为。结果表明:样品中目标峰的分离效果好,方法的最小检出量( LOD)为0.08 ng,最低检出浓度( LOQ)为0.05 mg/kg,平均回收率为74%~83%,相对标准偏差( RSD )为1.6%~5.9%;呋虫胺在稻田水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较快,半衰期分别为20.5 d(广西)、4.5 d(湖南)和3.3 d(安徽);其在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未检出,未进行动力学方程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虫胺 稻田 高效液相色谱 残留 消解动态
下载PDF
烯啶虫胺在水稻和稻田环境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杨金川 胡德禹 +3 位作者 张钰萍 王卉 安凤颖 张侃侃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1-526,共6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D)测定了烯啶虫胺在稻田水、土壤、水稻植株和糙米样品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田水样品用二氯甲烷萃取;土壤样品用水提取后经二氯甲烷萃取;水稻植株和糙米样品依次用水、丙酮提取,提取液经液液萃...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D)测定了烯啶虫胺在稻田水、土壤、水稻植株和糙米样品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田水样品用二氯甲烷萃取;土壤样品用水提取后经二氯甲烷萃取;水稻植株和糙米样品依次用水、丙酮提取,提取液经液液萃取及柱层析净化;HPLC-UVD检测。当烯啶虫胺在田水和土壤中的添加水平为0.1~5 mg/L和0.1~5 mg/kg,在植株和糙米中的添加水平为0.2~5 mg/kg时,其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7.2%~10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9%~12.9%之间。烯啶虫胺在稻田水、土壤、植株和糙米中方法的定量限(LOQ)分别为0.1 mg/L和0.1、0.2、0.2 mg/kg,检出限(LOD)分别为0.04 mg/L和0.04、0.08、0.08 mg/kg。温室模拟消解动态试验结果显示,以推荐使用高剂量的20倍(有效成分1 500 g/hm2)施药,烯啶虫胺在稻田水、土壤以及水稻植株中的消解动态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半衰期分别为0.58、3.31及2.70 d,消解速率较快。最终残留试验表明,于大田分蘖期按推荐使用高剂量的1.5倍(有效成分112.5 g/hm2)分别施药3次和4次,间隔期为7 d,距最后一次施药7 d后采样,糙米中烯啶虫胺的残留量均低于LOD值(0.08 mg/kg)及日本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值(0.5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啶虫胺 水稻 土壤 残留 消解动态
下载PDF
螺虫乙酯及其代谢产物在猕猴桃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被引量:15
19
作者 黄玉南 乔成奎 +6 位作者 庞涛 罗静 庞荣丽 郭琳琳 李君 王瑞萍 谢汉忠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1-227,共7页
研究建立了螺虫乙酯及其4种主要代谢物在猕猴桃及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后,经PSA净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1~2.00mg/kg的添加水平下,螺虫乙酯及代谢产物在猕猴桃和土壤中的回收率为7... 研究建立了螺虫乙酯及其4种主要代谢物在猕猴桃及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后,经PSA净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1~2.00mg/kg的添加水平下,螺虫乙酯及代谢产物在猕猴桃和土壤中的回收率为73.97%~110.5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96%~7.91%。采用所建方法,测定螺虫乙酯及代谢产物在猕猴桃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螺虫乙酯被施用到猕猴桃和土壤中后均迅速降解为B-enol、B-keto。在猕猴桃中螺虫乙酯、B-enol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B-keto和B-mono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在土壤中螺虫乙酯、B-enol、B-keto均呈逐渐降低趋势,B-mono和B-glu在样品中均没有检出。螺虫乙酯和B-enol在土壤中的降解速度(1.42 d、1.99 d)快于在猕猴桃上的降解速度(4.08 d和6.39 d)。以3000倍液稀释液喷施2次,28 d后,猕猴桃中螺虫乙酯母体的残留量为0.06 mg/kg,高于我国制定的0.02 mg/kg的最大残留限量值,在猕猴桃上的安全使用剂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虫乙酯 猕猴桃 土壤 残留 消解动态
下载PDF
小麦和土壤中噻虫嗪残留及消解动态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吴绪金 李萌 +3 位作者 张军锋 汪红 王铁良 李通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10-1017,共8页
为对噻虫嗪在小麦生产上应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通过对小麦籽粒、植株和土壤进行前处理及在样品中添加噻虫嗪,建立其残留量定量检测分析方法;通过两年三地的残留试验,分析了小麦籽粒、植株和土壤中噻虫嗪的残留及消解动态,并对小麦籽粒... 为对噻虫嗪在小麦生产上应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通过对小麦籽粒、植株和土壤进行前处理及在样品中添加噻虫嗪,建立其残留量定量检测分析方法;通过两年三地的残留试验,分析了小麦籽粒、植株和土壤中噻虫嗪的残留及消解动态,并对小麦籽粒中的残留量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噻虫嗪在小麦籽粒、植株及土壤空白添加平均回收率为79.62%~94.70%,相对标准偏差为0.91%~6.56%,其最小检出量为5.0×10-8g,小麦籽粒、植株及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1mg·kg-1。该检测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精密度高,可满足噻虫嗪在小麦及土壤中的残留分析要求。2011和2012年,河南、黑龙江和江苏三地噻虫嗪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0.85~2.24d和2.77~4.79d;通过不同施药次数、施药量及间隔采样检测,噻虫嗪在小麦籽粒中的最终残留量均≤0.038mg·kg-1,占日允许摄入量的15.04%左右(普通人群噻虫嗪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是0.25mg),因此按本试验方式进行施药,通常不会对一般人群健康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虫嗪 小麦 残留 消解动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