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桂地区深水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黏土岩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素新 冯庆来 +1 位作者 顾松竹 于吉顺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3,26,共6页
对贵州断杉、纳水以及广西柳桥3条深水相剖面上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黏土岩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断杉、柳桥剖面黏土岩中的黏土矿物主要由伊-蒙混层、蒙脱石和高岭石组成,碎屑物质中存在六方双锥石英、锆石等与火山活动有关的矿物;在... 对贵州断杉、纳水以及广西柳桥3条深水相剖面上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黏土岩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断杉、柳桥剖面黏土岩中的黏土矿物主要由伊-蒙混层、蒙脱石和高岭石组成,碎屑物质中存在六方双锥石英、锆石等与火山活动有关的矿物;在纳水剖面黏土岩中未发现与火山活动有关的迹象。由此可知华南大部分地区在晚二叠世曾受强烈的火山作用影响,但也有少部分深水相地区未受影响或影响很小。同是深水相P-T界线剖面附近的黏土岩以及同一剖面不同层位的黏土岩中的黏土矿物和碎屑物质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与火山作用的强弱、离火山活动中心的远近以及所处地理位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相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黏土岩 黔桂地区 华南
下载PDF
广西柳桥深水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有机碳同位素地层学对比研究及事件响应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凡 冯庆来 +2 位作者 蒙有言 何卫红 顾松竹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2-48,共7页
研究了广西柳桥地区东攀剖面有机碳同位素的组成,并和浙江煤山剖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东攀剖面在1δ3Corg变化趋势上,既具有全球PTB剖面普遍存在的共性,又具有其独特性。在东攀剖面一个显著的1δ3Corg负漂移出现在事件界线(EB)之上和... 研究了广西柳桥地区东攀剖面有机碳同位素的组成,并和浙江煤山剖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东攀剖面在1δ3Corg变化趋势上,既具有全球PTB剖面普遍存在的共性,又具有其独特性。在东攀剖面一个显著的1δ3Corg负漂移出现在事件界线(EB)之上和二叠系/三叠系界线(PTB)之下,这与煤山剖面具有相似性。显著的1δ3Corg负漂移指示了P/T之交生物绝灭后海水表层水原始生产率的降低以及大气和海水中CO2含量的增加,并得到放射虫绝灭事件、火山事件和海退事件的响应。煤山剖面1δ3Corg负漂移从第27层就开始向13C富集的方向恢复,而东攀剖面1δ3Corg在下Induan阶仍持续亏损,表明东攀剖面早三叠世的生物复苏明显滞后于煤山剖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同位素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深水相 东攀剖面 柳桥地区 广西
下载PDF
右江盆地晚古生代深水相地层沉积构造演化 被引量:25
3
作者 陈丛林 史晓颖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2期436-443,共8页
在对测自桂西地区的田林八渡、那坡坡荷、百色平圩、阳圩等地晚古生代的深水相沉积地层的沉积特征、玄武岩地球化学分析以及重要的构造地质事件研究的基础上.对右江盆地晚古生代盆地沉积演化做了阐述,提出了右江盆地自早泥盆世晚期开... 在对测自桂西地区的田林八渡、那坡坡荷、百色平圩、阳圩等地晚古生代的深水相沉积地层的沉积特征、玄武岩地球化学分析以及重要的构造地质事件研究的基础上.对右江盆地晚古生代盆地沉积演化做了阐述,提出了右江盆地自早泥盆世晚期开始出现大陆边缘裂离,先后经历了裂谷盆地形成阶段(早泥盆世晚期-中三叠世早期)、洋壳盆地形成阶段(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洋壳盆地强烈扩张阶段(晚石炭世-中二叠世)、洋壳盆地收缩阶段(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早期)-洋盆封闭快速充填阶段(中三叠世晚期)的完整沉积盆地演化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江盆地 晚古生代 深水相 沉积演化
下载PDF
广西东攀P—T界线深水相剖面与煤山剖面地层学对比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凡 冯庆来 +2 位作者 何卫红 蒙有言 顾松竹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45,共5页
从放射虫生物地层学、黏土矿物事件地层学和有机碳同位素地层学方面对广西柳桥地区东攀二叠系—三叠系深水相剖面进行了研究,并与浙江煤山剖面(GSSP)同期地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东攀剖面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处与煤山剖面具有较好的... 从放射虫生物地层学、黏土矿物事件地层学和有机碳同位素地层学方面对广西柳桥地区东攀二叠系—三叠系深水相剖面进行了研究,并与浙江煤山剖面(GSSP)同期地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东攀剖面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处与煤山剖面具有较好的可比性:①东攀剖面放射虫A.yaoi带可以与煤山剖面的Clarkin achangxingensis-C.postwangi-C.postsubcarinata-C.deflecta组合带对比;②两剖面都具有性质相似、延伸稳定的界线黏土岩;③在两剖面界线黏土岩中,有机碳同位素组成都发生了巨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学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深水相 东攀剖面
下载PDF
黔南晚二叠世深水相地层及双壳类动物群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逢清 高勇群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27-332,共6页
根据生态环境和沉积环境的差异 ,黔南晚二叠世生物群和地层可分出两种类型 :“浅海台地型”和“次深海裂陷槽型”,后者为深水型。简述了深水相地层的特征 ,据地层内所含化石确证了地层时代 ;据所含菊石、遗迹化石及围岩的沉积特点和类... 根据生态环境和沉积环境的差异 ,黔南晚二叠世生物群和地层可分出两种类型 :“浅海台地型”和“次深海裂陷槽型”,后者为深水型。简述了深水相地层的特征 ,据地层内所含化石确证了地层时代 ;据所含菊石、遗迹化石及围岩的沉积特点和类型 ,证实研究区晚二叠世时为深水环境 ;较系统地研究了黔南晚二叠世深水相双壳类动物群 ,它们的特征为薄壳、壳体较小、个体数量多、壳表以光滑和同心饰为主。化石中以 Claraia,H unanopecten最为发育 ,建立了 H u-nanopecten exilis-Claraia primitiva组合 ,并与国内同期的双壳类组合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壳类 裂陷槽 深水相 晚二叠世 贵州
下载PDF
华南Pc-C过渡期深水相剖面的碳、氧同位素记录 被引量:3
6
作者 潘家永 马东升 +3 位作者 曹双林 夏菲 陈少华 吴凯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9期182-185,共4页
本文对湘西三岔、杆子坪与贵州织金3个震旦纪—早寒武世深水相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碳氧同位素研究,研究表明,这3个剖面下寒武统底部都出现明显的δ^13C负漂移。其δ^13C在剖面上的变化规律与全球浅海相碳酸盐剖面相似。这可能是下寒武统... 本文对湘西三岔、杆子坪与贵州织金3个震旦纪—早寒武世深水相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碳氧同位素研究,研究表明,这3个剖面下寒武统底部都出现明显的δ^13C负漂移。其δ^13C在剖面上的变化规律与全球浅海相碳酸盐剖面相似。这可能是下寒武统海洋生物产率的降低而导致沉积碳酸盐的δ^13C负漂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深水相 黑色岩系 华南 碳酸盐 氧同位素记录 剖面 Δ^13C 过渡 下寒武统
下载PDF
秦岭核桃坝石炭系深水相遗迹化石、沉积环境和古地理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崔智林 于在平 +1 位作者 梅志超 孟庆仁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6-122,T001,共8页
研究剖面位于陕西凤县核桃坝,构造上属秦岭造山带的商丹缝合带。核桃坝剖面下部为浅海陆棚相粉砂岩、泥灰岩和灰岩;中、上部以重力流沉积为主。在中部浊积岩中产遗迹化石:Nereites fengxianensis ichnosp. nov., Acanthorhaphe cf. A.in... 研究剖面位于陕西凤县核桃坝,构造上属秦岭造山带的商丹缝合带。核桃坝剖面下部为浅海陆棚相粉砂岩、泥灰岩和灰岩;中、上部以重力流沉积为主。在中部浊积岩中产遗迹化石:Nereites fengxianensis ichnosp. nov., Acanthorhaphe cf. A.incerta Ksiazkiewicz, Chondritesichnosp., Planolites ichnosp. 等。其中Chondrites ichnosp.个体小、数量少,产在灰黑色粉砂质泥岩中,代表前浊积遗迹组合,显示了一种深水缺氧或贫氧环境;其它遗迹化石均产于中厚层状砂岩上层面,代表了后浊积遗迹组合Nereites相,形成于深海扇环境。沉积和古生物证据表明晚石炭世中期以前本区沉积基底较为平级,水体较浅,与南秦岭其它地区的古海水连通性较好,此后由于受拉张作用影响核桃坝一带基底地形流变陡,水体加深,接受了浊流和块状重力搬运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迹化石 沉积环境 秦岭 石灰纪 古地理 深水相
下载PDF
桂西晚古生代深水相地层 被引量:29
8
作者 邝国敦 吴浩若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2-164,共13页
详细描述了分别位于桂西的北、中、南部的几个晚古生代地层剖面 ,据此建立桂西晚古生代深水沉积的地层序列 ,其岩石地层单位自下而上可归入广西原有的平恩组、罗富组、榴江组、五指山组、鹿寨组、巴平组、南丹组、四大寨组和领薅组。和... 详细描述了分别位于桂西的北、中、南部的几个晚古生代地层剖面 ,据此建立桂西晚古生代深水沉积的地层序列 ,其岩石地层单位自下而上可归入广西原有的平恩组、罗富组、榴江组、五指山组、鹿寨组、巴平组、南丹组、四大寨组和领薅组。和这些单位的命名剖面比较 ,桂西腹地的同期地层具有更典型的深水相沉积 ,并含大量玄武岩 ,构成从早泥盆世晚期到晚二叠世末的连续深水沉积。桂西晚古生代为广海远洋环境 ,其中孤立碳酸盐台地上泥盆 石炭系灰岩中出现的二叠纪“化石脉” ,是古特提斯张裂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古生代 深水相 地层序列 古特提斯 广西 深水沉积 平恩组 张裂作用
下载PDF
重庆巫溪红池坝长兴阶深水相沉积记录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巍 张廷山 +2 位作者 杨洋 毛凯楠 张华鑫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7-388,共12页
重庆巫溪红池坝剖面长兴阶上部地层出露齐全,产系列牙形刺和深水陆棚相遗迹化石。通过建立牙形刺带,对该剖面长兴阶沉积相类型及特征进行了精细研究,并讨论了区域大隆组/长兴组界线的时代归属。长兴中—晚期开始,沉积环境由深水盆地向... 重庆巫溪红池坝剖面长兴阶上部地层出露齐全,产系列牙形刺和深水陆棚相遗迹化石。通过建立牙形刺带,对该剖面长兴阶沉积相类型及特征进行了精细研究,并讨论了区域大隆组/长兴组界线的时代归属。长兴中—晚期开始,沉积环境由深水盆地向深水陆棚逐渐过渡,海洋生态环境的不稳定性开始显现并持续发展,基于时间序列的遗迹化石记录详细刻画了深水陆棚水体含氧量频繁加速波动过程,为系统审视二叠纪末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相 生物地层 沉积环境 遗迹化石 长兴阶 巫溪
下载PDF
华南埃迪卡拉纪晚期深水相氮循环过程重建
10
作者 叶凯云 赵坤 +2 位作者 童霞 李松倬 郎咸国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12-3227,共16页
重建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海洋氮循环过程有助于了解当时的海洋氧化还原状态,而目前埃迪卡拉纪晚期的海洋氮循环研究程度较低,因此对桂北泗里口和黔东南上地坪剖面开展了详细的全岩氮(δ15N)和有机碳同位素(δ13C_(org))研究.结果显示,泗里... 重建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海洋氮循环过程有助于了解当时的海洋氧化还原状态,而目前埃迪卡拉纪晚期的海洋氮循环研究程度较低,因此对桂北泗里口和黔东南上地坪剖面开展了详细的全岩氮(δ15N)和有机碳同位素(δ13C_(org))研究.结果显示,泗里口和上地坪剖面的δ15N平均值分别为(1.6±2.0)‰和(3.5±1.1)‰,总体上均表现为由老到新逐渐降低,两个剖面的δ13_(Corg)平均值分别为(-30.0±1.4)‰和(-30.6±1.4)‰.较高的δ15N值表明该时期为硝化‒反硝化作用相耦合的好氧氮循环,海洋中存在一个稳定的硝酸盐库.研究剖面δ15N值由老到新均表现为逐渐降低,可解释为底层缺氧水体的扩张,反硝化作用和厌氧氨氧化作用消耗了表层水体中大量的NO3‒,刺激了固氮作用.因此,埃迪卡拉纪末期深部缺氧水体的扩张可能加剧了~542 Ma埃迪卡拉生物群的灭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同位素 埃迪卡拉纪晚期 深水相 华南 地球化学 地层学.
原文传递
桂西南柳桥地区深水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 被引量:13
11
作者 蒙有言 冯庆来 +3 位作者 何卫红 顾松竹 金雨溪 张凡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3-332,共10页
桂西南柳桥地区上二叠统为厚约84m的浅灰—灰白色块状海绵蓝藻生物灰岩(生物礁),之上为浅灰绿色—暗灰色薄层状含远洋浮游生物硅质岩、含泥质硅质岩、硅质泥岩(大隆组),这套深水相的沉积岩夹有大量浅灰白色的粘土岩。上覆的三叠系罗楼... 桂西南柳桥地区上二叠统为厚约84m的浅灰—灰白色块状海绵蓝藻生物灰岩(生物礁),之上为浅灰绿色—暗灰色薄层状含远洋浮游生物硅质岩、含泥质硅质岩、硅质泥岩(大隆组),这套深水相的沉积岩夹有大量浅灰白色的粘土岩。上覆的三叠系罗楼组底部为黄色泥岩,夹多层灰白色粘土岩,往上渐变为灰色薄层状含大量双壳类、菊石化石的钙质泥岩、泥灰岩。柳桥地区晚二叠世末期沉积岩和中基性火山岩的特征显示其是在地壳裂解、快速沉降、相对海平面快速上升过程中迅速淹没台地边缘的生物礁而形成的深水相海盆,造成深水盆地与浅水台地并存,具有多岛洋的地理分布格局。东攀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的露头完整,对剖面的岩石学特征、生物化石组合特征等方面的详细研究显示,该地区一直处于连续沉积的深水环境中,没有发生沉积间断,界线上下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组合特征较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相 大隆组 地层划分与对比 二叠系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广西
原文传递
贵州紫云晒瓦晚二叠世深水相地层 被引量:14
12
作者 高勇群 杨逢清 彭元桥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6-119,124,共5页
通过对晒瓦晚二叠世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的初步研究 ,认为晒瓦晚二叠世地层属于深水相沉积 ,可划分成4段 ;并根据双壳类、腕足类延限和发育特征 ,分别建立了一个双壳类化石带 (Claraia primitiva- H unanopecten exi-lis组合带 )和二个... 通过对晒瓦晚二叠世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的初步研究 ,认为晒瓦晚二叠世地层属于深水相沉积 ,可划分成4段 ;并根据双壳类、腕足类延限和发育特征 ,分别建立了一个双壳类化石带 (Claraia primitiva- H unanopecten exi-lis组合带 )和二个腕足类化石带 (N eochonetes substrophomenoides- Orthothetina ruber组合带 ,Acosarina dorsisulca-ta- Crurithyris speciosa组合带 ) ;在对牙形石、双壳类和腕足类等典型化石的综合研究基础上 ,首次划分出吴家坪阶和长兴阶 ,改变了以往本区晚二叠世年代地层未细分的状况 ,提高了划分对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晚二叠世 深水相沉积 岩石地层 生物地层 牙形石 双壳类 腕足类
原文传递
中国南方二叠纪末深水相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及其对古生代-中生代之交生物大绝灭事件的启示
13
作者 何卫红 张阳 +3 位作者 张克信 吴顺宝 杨廷禄 乐明亮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9-589,共1页
通过对中国南方二叠系一三叠系界线附近十余条深水相剖面的海相无脊椎动物的研究,发现该动物群有如下特点:1)以浮游动物放射虫、游泳动物头足类、个体小且壳体薄的腕足类和双壳类以及少量小个体有孔虫为特征,总体上,动物群的属级... 通过对中国南方二叠系一三叠系界线附近十余条深水相剖面的海相无脊椎动物的研究,发现该动物群有如下特点:1)以浮游动物放射虫、游泳动物头足类、个体小且壳体薄的腕足类和双壳类以及少量小个体有孔虫为特征,总体上,动物群的属级(大部分门类的种级)分异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层 无脊椎动物 腕足类 放射虫 深水相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 中国南方
原文传递
湖相深水块状砂岩特征、成因及发育模式——以南堡凹陷东营组为例 被引量:36
14
作者 鲜本忠 万锦峰 +2 位作者 董艳蕾 马乾 张建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287-3299,共13页
块状砂岩因其厚度大、储层物性较好而成为深水沉积油气勘探开发中最重要的目标。沉积构造相对简单,但变化迅速且组构特征多变。为了探索不同块状砂岩的成因及其联系,建立预测性地质模型,首先将南堡凹陷东营组深水块状砂岩分为2类8种岩相... 块状砂岩因其厚度大、储层物性较好而成为深水沉积油气勘探开发中最重要的目标。沉积构造相对简单,但变化迅速且组构特征多变。为了探索不同块状砂岩的成因及其联系,建立预测性地质模型,首先将南堡凹陷东营组深水块状砂岩分为2类8种岩相和10种岩相组合,其中单期砂层顶部常含漂浮状砾石,形态多变、内外源均有。本区块状砂岩成分成熟度差,结构成熟度不稳定,粒度累积概率曲线反映了3种搬运过程:多流体改造型、三角洲前缘继承型和混杂快速冻结型。成因分析认为,块状砂岩以砂质碎屑流搬运为主,真正碎屑流和颗粒流次之,并见部分砂质滑塌成因;常与浊流、泥流、泥质滑塌沉积伴生,发育5种相序组合,其中砂质碎屑流-浊流、砂质碎屑流-泥流组合最常见。高密度流体内沉积物浓度分层与特殊的流速剖面共同控制下塑性层流与牛顿紊流间的界面控制了漂浮状砾石搬运和沉积。最后,建立了陡坡带外源型、陡坡带内源型和缓坡地内源型深水沉积过程及块状砂岩发育模式,为断陷盆地深水沉积砂岩储层的预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砂岩 砂质碎屑流 重力流 深水沉积 南堡凹陷
下载PDF
河南泌阳凹陷古近纪核桃园组遗迹化石组合及其环境意义——兼论深水湖泊遗迹相特征 被引量:7
15
作者 齐永安 曾光艳 +2 位作者 胡斌 张国成 龚一鸣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1-452,共12页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古近纪核桃园组湖泊沉积中发育大量遗迹化石,含5个遗迹组合,形成于从滨湖到深湖的不同沉积环境中。Taenidiumserpentinum遗迹组合反映稍有覆水并周期性暴露的低能滨湖环境;Skolithos linearis遗迹组合代表湖泊中上临滨...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古近纪核桃园组湖泊沉积中发育大量遗迹化石,含5个遗迹组合,形成于从滨湖到深湖的不同沉积环境中。Taenidiumserpentinum遗迹组合反映稍有覆水并周期性暴露的低能滨湖环境;Skolithos linearis遗迹组合代表湖泊中上临滨环境;Planolites montanus遗迹组合与低能浅湖环境有关;Skolithos verticalis遗迹组合形成于浅湖的远源风暴沉积中;Semirotundichnus dongyingensis遗迹组合发育在贫氧的半深湖-深湖沉积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迹化石 深水湖泊遗迹 核桃园组 古近纪 泌阳凹陷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海陆过渡相和深水陆棚相页岩气的勘探潜力 被引量:38
16
作者 赵培荣 高波 +1 位作者 郭战峰 魏志红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5-344,共10页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发育海陆过渡相和深水陆棚相两种类型富有机质页岩,其中海陆过渡相含煤页岩层系主要分布于成都-南充-广安-石柱-涪陵一线以南的龙潭组,页岩单层厚度薄,但累计厚度大,干酪根类型以Ⅲ型为主,现今处于高-过成熟阶段;页岩...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发育海陆过渡相和深水陆棚相两种类型富有机质页岩,其中海陆过渡相含煤页岩层系主要分布于成都-南充-广安-石柱-涪陵一线以南的龙潭组,页岩单层厚度薄,但累计厚度大,干酪根类型以Ⅲ型为主,现今处于高-过成熟阶段;页岩储集空间以黏土矿物孔、粒间孔、微裂缝为主,有机质孔不发育,页岩含气性好,但由于页岩黏土矿物含量高、脆性矿物含量较低,可压裂性较差,需要进一步攻关适应性工程工艺技术。深水陆棚相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北部广元-巴中-宣汉-云阳-石柱一带的吴家坪组和大隆组,其中吴家坪组页岩厚度20~80 m,大隆组页岩厚度10~40 m,有机碳含量普遍大于2%,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为主,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页岩储集空间以有机质孔和粒内孔为主,储集性能好,硅质矿物含量高、黏土矿物含量较低,页岩可压裂性好,是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过渡 深水陆棚 页岩 页岩气 上二叠统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湖相深水油页岩段层序地层学属性及成油意义——以济阳坳陷为例 被引量:13
17
作者 卓勤功 宗国洪 +1 位作者 郝雪峰 熊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0-22,42,共4页
以济阳坳陷为例 ,分析了湖相深水油页岩段的岩性、电性及地震反射特征 ,研究发现 :湖相深水油页岩段为陆相层序地层的密集段之一 ,基本对应三级层序的最大湖泛面 ;该油页岩段具有较高的有机质丰度和良好的有机质类型 ,为优质烃源岩 ,且... 以济阳坳陷为例 ,分析了湖相深水油页岩段的岩性、电性及地震反射特征 ,研究发现 :湖相深水油页岩段为陆相层序地层的密集段之一 ,基本对应三级层序的最大湖泛面 ;该油页岩段具有较高的有机质丰度和良好的有机质类型 ,为优质烃源岩 ,且均布于凹陷异常高压带内 ,可向不同体系域中各种砂体供油。因此 ,深水油页岩密集段的识别及追踪 ,对于层序地层划分、烃源岩评价和油气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油页岩段 层序地层学 属性 成油意义 济阳坳陷 油页岩 层序地层 密集段 烃源岩
下载PDF
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沉积期湖岸线的变化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被引量:39
18
作者 纪友亮 冯建辉 +2 位作者 王声朗 张宏安 王德仁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45-156,共12页
东濮凹陷沙三段地层为深水相暗色泥岩与砂岩频繁互层及深水相暗色泥岩与盐膏岩频繁互层,这种砂体是东濮凹陷很重要的含油气储层。过去这种砂体往往按照静态的模式被解释为重力流成因,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些砂体中... 东濮凹陷沙三段地层为深水相暗色泥岩与砂岩频繁互层及深水相暗色泥岩与盐膏岩频繁互层,这种砂体是东濮凹陷很重要的含油气储层。过去这种砂体往往按照静态的模式被解释为重力流成因,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些砂体中存在着牵引流和暴露地表的标志,其成因和沉积模式需要重新认识。东濮凹陷沙三段沉积时期,湖平面变化频繁,有长周期,也有短周期。根据录井、电性及岩心等资料识别出湖平面变化的5级周期,其变化频率约为10 0 0次/Ma。根据计算,东濮凹陷沙三段沉积时期湖水最大深度为30m。高水位沉积期,湖岸线距盆地中心较远,盆地沉积中心发育暗色泥岩夹薄层碳酸盐岩,盆地边缘发育粗碎屑岩沉积;水位下降期,边缘相砂体不断向盆地中心进积;低水位沉积期湖岸线向盆地中心退缩了10~30km ,盆地沉积中心发育盐膏岩沉积,盐膏岩的周围发育低位域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滨湖滩坝相的粗碎屑岩体。正是由于湖平面变化引起的湖岸线迁移,导致高水位和低水位沉积期湖盆的岩相古地理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这种动态的模式来预测砂体的分布,在指导油气勘探中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沉积期 沙三段 古地理特征 湖岸 沙河街组 古近系 湖平面变化 暗色泥岩 沉积中心 碎屑岩沉积 古地理 盐膏岩 油气储层 沉积模式 碳酸盐岩 边缘发育 水位下降 扇三角洲 油气勘探 深水相 高水位 低水位 盆地
下载PDF
黔桂皖二叠纪末期硅泥质岩相地层中的介形类(英文) 被引量:4
19
作者 袁爱华 CRASQUIN Sylvie +1 位作者 冯庆来 顾松竹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5-403,共19页
对广西柳桥剖面、贵州晒瓦剖面和安徽平顶山西剖面晚二叠世末期硅泥质岩相地层中产出的介形类化石进行了系统分类学研究,共鉴定介形类化石30属86种,其中包括1个新属Denticupachydomella Yuan gen.nov.和2个新种Pseudobythocypris guiqia... 对广西柳桥剖面、贵州晒瓦剖面和安徽平顶山西剖面晚二叠世末期硅泥质岩相地层中产出的介形类化石进行了系统分类学研究,共鉴定介形类化石30属86种,其中包括1个新属Denticupachydomella Yuan gen.nov.和2个新种Pseudobythocypris guiqianensis Yuan sp. nov.和Denticupachydomellaspinosa Yuan sp.nov.。该动物群主要由薄壳和个体较小的介形类组成,呈现出以古生代分子为主,同时含有少量典型中生代先驱分子(如:Abrobair-dia,Lobobairdia)的混合动物群面貌。通过这些剖面之间的对比以及与前人研究资料对比,发现各剖面产出的介形类动物群具有强烈的地方性,三个剖面之间无相同分子,亦仅有20种曾报道于欧洲和东南亚等地区晚石炭世-晚二叠世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形类 二叠纪 深水相 贵州 广西 安徽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北部灯影组深水沉积的发现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玺华 彭瀚霖 +5 位作者 文龙 李勇 钟佳倚 马奎 罗冰 田兴旺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0年第4期10-21,共12页
德阳—安岳台内裂陷作为四川盆地重要控藏地质单元,其成因演化认识上存在较大分歧。通过野外地质研究,发现盆地西北部上震旦统灯影组发育深色泥晶灰岩、白云岩夹薄层硅质岩的深水相沉积,与邻区灯影组巨厚台地边缘微生物丘滩复合体呈巨... 德阳—安岳台内裂陷作为四川盆地重要控藏地质单元,其成因演化认识上存在较大分歧。通过野外地质研究,发现盆地西北部上震旦统灯影组发育深色泥晶灰岩、白云岩夹薄层硅质岩的深水相沉积,与邻区灯影组巨厚台地边缘微生物丘滩复合体呈巨大岩相差异,揭示了灯影组四段深水盆地相—斜坡相—台缘丘滩相—局限台地相完整相序,进一步明确了灯影期德阳—安岳裂陷的性质,提出晚震旦世盆地西北部地区已具台—盆分异沉积格局,但盆地中部高磨地区裂陷内灯影组发育藻白云岩浅水沉积,裂陷内外地层厚度差异为后期岩溶侵蚀作用结果。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地质、地震综合研究提出:①现今德阳—安岳裂陷及周缘灯影组厚度差异是"早期伸展作用下的沉积相分异、桐湾期岩溶侵蚀改造"的地质叠加效应,其性质上具有"北段沉积作用主导,中、南段岩溶侵蚀作用主导"的分段性;②盆地中西部地区灯影组构造分异控制地貌分异,发育深水相沉积及灯二段、灯四段两期巨厚的沉积型台缘带,呈北东走向,而盆地中南部地区灯影组发育侵蚀洼地侵蚀台地,呈近南北向展布;③剖析盆地中西部地区灯影组构造沉积分异作用的油气聚集效应,该区是裂陷中心生烃区、沉积型台缘带的有利叠合区,具有生、储、盖成藏三要素包裹式的耦合特征,有利于灯影组大规模的油气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北部 晚震旦世 灯影组 德阳—安岳台内裂陷 深水相 沉积型台缘带 构造沉积分异 成藏要素 油气聚集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