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海底区域环境保护制度分析与中国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万浏 刘大海 +1 位作者 王小华 王春娟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2年第2期11-17,共7页
为促进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在相关领域的话语权和执行力,文章系统分析国际海底区域环境保护制度的发展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总结我国对国际海底区域环境保护的实践和展望,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 为促进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在相关领域的话语权和执行力,文章系统分析国际海底区域环境保护制度的发展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总结我国对国际海底区域环境保护的实践和展望,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海底区域环境保护制度经历萌芽、成形、发展和充实4个阶段,发展特征主要包括理念的更新、原则的完善以及义务和责任的明确,然而至今在规章环境保护条款、《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非缔约国的环境保护权责和相关利益平衡等方面仍存在问题;我国从参与制定相关制度和开展国内法探索等方面积极实践国际海底区域环境保护;未来应从制定环境保护标准、探索政策环境和平衡各方利益等方面完善国际海底区域环境保护制度,我国应继续参与相关国际法律制度的制定以及完善国内海洋环境保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海底区域 深海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制度 深海矿产资源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下载PDF
预防原则在深海采矿活动中的运用及中国的应对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慧青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8年第8期1105-1110,共6页
预防原则是保护深海海洋环境免遭深海活动破坏的重要措施。抽象的预防原则可从三个方面转化为实践:一是组织制度层面,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来实施,即国际海底管理局;二是预防措施层面,包括最佳环境实践、适应性管理、环境战略管理计划等... 预防原则是保护深海海洋环境免遭深海活动破坏的重要措施。抽象的预防原则可从三个方面转化为实践:一是组织制度层面,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来实施,即国际海底管理局;二是预防措施层面,包括最佳环境实践、适应性管理、环境战略管理计划等;三是程序层面,包括确定环境保护的具体目标、制定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的判断标准、收集环境基线数据和监测数据的程序等。我国对深海采矿工作的应对之策是在国际层面主张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在国内层面,组织制度上明确深海采矿活动管理机关,预防性措施上增加多项环境保护制度,程序上加紧环境调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开展资料汇编和文本起草工作,为深海采矿工作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开发 深海环境保护 预防原则 管理局 中国
下载PDF
国际海底区域环境管理计划进程、挑战与中国参与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岩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21年第23期71-76,共6页
深海采矿作为具有潜在污染风险的人类活动,其环境问题备受国际社会关注。为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的国际海底区域管理和环境保护义务,国际海底管理局积极推动制定区域环境管理计划(Region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lan,REMP)... 深海采矿作为具有潜在污染风险的人类活动,其环境问题备受国际社会关注。为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的国际海底区域管理和环境保护义务,国际海底管理局积极推动制定区域环境管理计划(Region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lan,REMP)。REMP是国际海底区域活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管理实践,也是我国参与国际海洋治理的重要契机。本文就REMP的内涵、程序及方法予以综述,重点阐述REMP在东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北大西洋中脊区域及西北太平洋区域的制定进程,分析目前面临的科学证据不足、管理复杂度上升、透明度不够、多进程联动等挑战,并提出了在深海领域发起国际科学计划、开展划区管理研究、搭建环境治理合作平台、积极参与国际谈判进程、丰富我国参与国际环境事务身份的中国参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划区管理工具 区域环境管理计划 国际海底管理局 深海环境保护 深海采矿
下载PDF
《“区域”内矿物资源开发规章》草案试采条款要求下的应对建议
4
作者 韩录维 王春生 张丹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512,共8页
《“区域”内矿物资源开发规章》正在协商中,环境保护与保全已成为各方谈判的焦点。2019年,德国提交给国际海底管理局的一项书面意见中建议增加试采的条款,要求承包者在商业性采矿前进行试采。试采作为勘探阶段向开发阶段的过渡期间需求... 《“区域”内矿物资源开发规章》正在协商中,环境保护与保全已成为各方谈判的焦点。2019年,德国提交给国际海底管理局的一项书面意见中建议增加试采的条款,要求承包者在商业性采矿前进行试采。试采作为勘探阶段向开发阶段的过渡期间需求,对采矿技术、经济性和环境影响评估均起到验证性作用。相较来说,我国在深海采矿进程中紧随西方发达国家之后,但技术成熟性较弱。积极应对试采要求,在试采中验证经济性、技术性和环境影响,跨过环境门槛,成为第一批进入商业深海采矿的承包者对我国至关重要。为此,我国需要大力发展深海采矿关键技术、加强深海环境科学研究、参与环境规则的制定,实现深海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矿产资源及开发 国际海底区域 海洋矿产资源 开发规章 试采 深海环境保护
下载PDF
Diatom assemblages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as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被引量:1
5
作者 吴瑞 高亚辉 +4 位作者 方琦 陈长平 兰彬斌 孙琳 蓝东兆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期31-45,共15页
We studied diatom distribution from 62 samples from the uppermost 1 cm of sedimem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using grabs or box corers in three cruises between 2001-2007. Fifty six genera, 256 species and their v... We studied diatom distribution from 62 samples from the uppermost 1 cm of sedimem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using grabs or box corers in three cruises between 2001-2007. Fifty six genera, 256 species and their varieties were identified. Dominating species included Coscinodiscus africanus, Coscinodiscus nodulifer, Cyclotella stylorum, Hemidiscus cuneiformis, Melosira sulcata, Nitzschia marina, Roperia tesselata, 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 Thalassiosira excentrica, and Thalassiothrix longissima. Most surface sediments in the SCS were rich ill diatoms, except for a few coarse samples. Average diatom abundance in the study area was 104 607 valve/g. In terms of the abundance, ecology,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seven diatom zones (Zones 1-7) were recognized. Zone 1 (northern continental shelf) is affected by warm currents, SCS northern branch of the Kuroshio, and northern coastal currents; Zone 2 (northwestern continental shelf) is affected by intense coastal currents; Zone 3 (Xisha Islands sea area) is a bathyal environment with transitional water masses; Zone 4 (sea basin) is a bathyal-to-deep sea with stable and uniform central water masses in a semi-enclosed marginal sea; Zone 5 (Nansba Islands marine area) is a pelagic environment with relatively high surface temperature; Zone 6 (northern Sunda Shelf) is a tropical shelf environment; and Zone 7 (northern Kalimantan Island shelf area) is affected by warm waters from the Indian Ocean and coastal waters. The data indicate that these diatom zon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opography, hydrodynamics, temperature, nutrients and especially the salinity.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atom distribution and the oceanographic factors would help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SCS in the pa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sediments diatom assemblage zones environmental factors South China Sea (SC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