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伴奏民谣混声合唱训练研究
1
作者 刘成员 《戏剧之家》 2024年第7期89-91,共3页
无伴奏民谣混声合唱作为一种新兴的音乐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的独特性在于,它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无伴奏民谣混声合唱的演唱需要有情感表达和音乐传达,需要表演者有舞台表演技巧和演唱技巧,并具备自... 无伴奏民谣混声合唱作为一种新兴的音乐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的独特性在于,它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无伴奏民谣混声合唱的演唱需要有情感表达和音乐传达,需要表演者有舞台表演技巧和演唱技巧,并具备自己的演唱风格和个性化表达能力。无伴奏民谣混声合唱的训练也需要从声部分配和组合原则、调音练习和音乐感知训练、节奏感知和韵律掌握训练、合唱技巧和演唱表现训练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伴奏民谣 混声合唱 合唱训练 策略研究
下载PDF
混声合唱《雨巷》音乐创作的艺术特色
2
作者 徐昆明 《中国音乐剧》 2024年第3期38-41,共4页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是三十年代象征主义文学的最佳代表作品之一。作者运用象征性手法巧妙地将“雨巷”和“丁香般的姑娘”等意象相结合,共同构筑一场易醒易碎的忧伤幻梦。2017年,夏炎彬将这首诗谱曲,创作出一首与原诗同名的混声...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是三十年代象征主义文学的最佳代表作品之一。作者运用象征性手法巧妙地将“雨巷”和“丁香般的姑娘”等意象相结合,共同构筑一场易醒易碎的忧伤幻梦。2017年,夏炎彬将这首诗谱曲,创作出一首与原诗同名的混声合唱作品《雨巷》。该作品主题动机简单而富有理性,多声部创作手法形式多样,和声语言丰富,大量使用不协和的二度音程等特征,极大程度体现了原诗“凄美、朦胧”的意境,同时音乐的创作手法也体现了音乐与诗词的高度融合。本文将从音乐创作的角度进行分析,从音乐与文学融合、音乐的特性和声运用、复调写作等方面分析该作品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巷》 音乐创作 混声合唱
下载PDF
混声合唱《捉弄》指挥分析
3
作者 暴丰 《戏剧之家》 2023年第27期94-96,共3页
混声合唱是合唱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只有指挥到位才能优化混声合唱的艺术表演效果。文章针对混声合唱《捉弄》音乐、演唱提示、指挥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示,若想提高指挥质量,需专职人员了解音乐,并能根据演唱需求合理地指挥,在此前提下... 混声合唱是合唱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只有指挥到位才能优化混声合唱的艺术表演效果。文章针对混声合唱《捉弄》音乐、演唱提示、指挥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示,若想提高指挥质量,需专职人员了解音乐,并能根据演唱需求合理地指挥,在此前提下基于“省”“准”“美”高效指挥,从演唱的角度切入发挥指挥的作用,通过指挥增强混声合唱的协调性,还需关注细节,以期提升指挥水平,提高混声合唱的艺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声合唱 《捉弄》 指挥 艺术内涵
下载PDF
试论混声合唱《羊角花开》的音乐特点
4
作者 谭金赫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19期56-58,共3页
混声合唱是一种由不同音域的男女声部组成的合唱形式,它可以表现出丰富的音色和和声效果,是一种广泛流行的合唱艺术。混声合唱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早在唐宋时期,就有了男女混声合唱的记载。近代以来,混声合唱在中国得到了迅速... 混声合唱是一种由不同音域的男女声部组成的合唱形式,它可以表现出丰富的音色和和声效果,是一种广泛流行的合唱艺术。混声合唱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早在唐宋时期,就有了男女混声合唱的记载。近代以来,混声合唱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创新,尤其是民族混声合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声合唱 合唱艺术 合唱形式 和声效果 音乐特点 唐宋时期 发展和创新
下载PDF
交响戏剧性合唱作品的指挥艺术探析——以陆在易混声合唱《在十八岁生日晚会上》为例
5
作者 黄少龙 《东方娱乐周刊》 2023年第6期73-75,共3页
为了促使对合唱作品有更深刻更形象的理解,在指挥手势设计方面能得到更好的提升,以及各声部之间的相互连接与呼应有更准确表达,选择此题作为探讨,并结合音乐会上的合唱作品,即作曲家陆在易先生创作的一首交响合唱序曲——《 在十八岁生... 为了促使对合唱作品有更深刻更形象的理解,在指挥手势设计方面能得到更好的提升,以及各声部之间的相互连接与呼应有更准确表达,选择此题作为探讨,并结合音乐会上的合唱作品,即作曲家陆在易先生创作的一首交响合唱序曲——《 在十八岁生日晚会上》进行分析。文章将结合体裁界定、交响性风格、指挥设计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希望对国内经典合唱作品的排练和演绎有所借鉴与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唱研究 混声合唱 指挥设计 《在十八岁生
下载PDF
以混声合唱促进声乐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个松 《黄河之声》 2015年第6期40-41,共2页
我国高校传统声乐课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授课内容主要是单声部教学,其中包括通俗歌曲、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演唱技巧,相关声乐作品的历史文化写作背景和内容;相对而言,混声合唱等多声部声乐的演唱技巧,声乐作品的创作技法及特征,声乐... 我国高校传统声乐课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授课内容主要是单声部教学,其中包括通俗歌曲、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演唱技巧,相关声乐作品的历史文化写作背景和内容;相对而言,混声合唱等多声部声乐的演唱技巧,声乐作品的创作技法及特征,声乐的钢琴即兴伴奏等内容容易被忽视。在教学实践中,多声部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加有效的提升听多声部音乐和进行多声部音乐演唱的能力,而混声合唱正是达到这一效果的不二途径。以混声合唱促进声乐教学模式的创新方式越来越被广大师生所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声合唱 声乐教学 多声部
下载PDF
瑶族民歌混声合唱形式在采茶曲背景音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滔 《福建茶叶》 2018年第7期413-413,共1页
随着茶文化的普及发展,采茶曲逐渐走出各地域性茶乡民族,面向全国进行汇演。采茶曲的背景音乐开始以符合人民大众审美为标准去寻求创新发展。吸收了瑶族民歌中独特混声合唱精华,采茶曲的背景音乐开始更加丰富且有民族个性。基于此,本文... 随着茶文化的普及发展,采茶曲逐渐走出各地域性茶乡民族,面向全国进行汇演。采茶曲的背景音乐开始以符合人民大众审美为标准去寻求创新发展。吸收了瑶族民歌中独特混声合唱精华,采茶曲的背景音乐开始更加丰富且有民族个性。基于此,本文论述了瑶族民歌混声合唱形式在采茶曲背景音乐中的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族民歌 采茶曲 混声合唱 背景音乐
下载PDF
论混声合唱《把崭新的世纪开创》的艺术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文博 《肇庆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61-64,95,共5页
混声合唱《把崭新的世纪开创》是作曲家平黎明教授的代表作品,2007年获得广东省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首作品在结构上巧妙构建,突破了传统理论上的曲式结构;在调式调性上中西并用,巧妙地使用人声特点安排声部... 混声合唱《把崭新的世纪开创》是作曲家平黎明教授的代表作品,2007年获得广东省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首作品在结构上巧妙构建,突破了传统理论上的曲式结构;在调式调性上中西并用,巧妙地使用人声特点安排声部布局,为精炼的歌词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混声合唱《把崭新的世纪开创》在经过多次的锤炼后,已经成为一首优秀的合唱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把崭新的世纪开创》 混声合唱 艺术特征
下载PDF
《彩云追月》及其混声合唱改编曲分析
9
作者 程迎接 《当代音乐》 2016年第5期69-71,共3页
《彩云追月》是任光创作的民族器乐合奏曲。在首发之后的几十年里,曾数度被改编成各类器乐独奏曲、合奏曲及声乐作品。付林填词、田地改编、徐之彤配伴奏的混声合唱《彩云追月——盼归》可谓为改编曲中的民族性与艺术性相融的典型,体现... 《彩云追月》是任光创作的民族器乐合奏曲。在首发之后的几十年里,曾数度被改编成各类器乐独奏曲、合奏曲及声乐作品。付林填词、田地改编、徐之彤配伴奏的混声合唱《彩云追月——盼归》可谓为改编曲中的民族性与艺术性相融的典型,体现出早期中国传统风格音乐作品在新时期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云追月 混声合唱改编曲:音乐分析
下载PDF
小议混声合唱中色调与协调的关系
10
作者 丁岩 《神州》 2011年第9期151-152,共2页
合唱是多声部音乐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受广大群众所喜爱并喜闻乐见的群体性艺术,由于合唱的便捷以及普遍性决定了这门艺术涵盖面及为广泛,他以不同形式不同风格感染着人们的生活。本文论述了混声四部合唱中色调与协调的概念、要... 合唱是多声部音乐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受广大群众所喜爱并喜闻乐见的群体性艺术,由于合唱的便捷以及普遍性决定了这门艺术涵盖面及为广泛,他以不同形式不同风格感染着人们的生活。本文论述了混声四部合唱中色调与协调的概念、要求和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调 协调 四部混声合唱 辩证关系
下载PDF
渔歌新声唱特区——评混声合唱《遥远的小渔村》的创作特点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念念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60-62,共3页
混声合唱《遥远的小渔村》通过对南海边小渔村传奇性的描绘来象征深圳特区经过开放改革的巨大变化。作者汲取了流行于海陆丰及惠东等地的渔歌和民间器乐曲的旋律及调式特点,运用旋律写作的基本手段再进行提炼、加工,创造出既有地方风味... 混声合唱《遥远的小渔村》通过对南海边小渔村传奇性的描绘来象征深圳特区经过开放改革的巨大变化。作者汲取了流行于海陆丰及惠东等地的渔歌和民间器乐曲的旋律及调式特点,运用旋律写作的基本手段再进行提炼、加工,创造出既有地方风味、又有时代特色的新的音乐语言,塑造出感情准确的音乐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声合唱 《遥远的小渔村》 广东渔歌
下载PDF
无伴奏混声合唱《夜夜的晚夕里梦见》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司廷冬 黄苗 《歌海》 2010年第2期47-48,共2页
《夜夜的晚夕里梦见》是黎英海先生根据甘肃花儿《下四川》改编而成的一首无伴奏混声合唱。通过对该作品的结构进行剖析,深入挖掘黎英海先生在其中所体现出的对核心音调、复调技法以及"点描式"等作曲技法的精湛运用,可以对该... 《夜夜的晚夕里梦见》是黎英海先生根据甘肃花儿《下四川》改编而成的一首无伴奏混声合唱。通过对该作品的结构进行剖析,深入挖掘黎英海先生在其中所体现出的对核心音调、复调技法以及"点描式"等作曲技法的精湛运用,可以对该作品的演唱技术技巧进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音调 复调技法 点描式手法 混声合唱
下载PDF
论混声合唱中男低音声部的艺术表现力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帅 《歌海》 2014年第4期63-64,69,共3页
合唱作为一门特有的、多声部演唱的声乐艺术形式,有它自身特有的规律和要求,而男低音声部作为其低声部里最重要的一个声部,起着基础的作用,它所要求的表现力与独唱也有一定的差异。通过对男低音声部在合唱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独特的演... 合唱作为一门特有的、多声部演唱的声乐艺术形式,有它自身特有的规律和要求,而男低音声部作为其低声部里最重要的一个声部,起着基础的作用,它所要求的表现力与独唱也有一定的差异。通过对男低音声部在合唱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独特的演唱技巧来探究其艺术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声合唱 男低音声部 协调 基础低音 辅旋律声部
下载PDF
混声合唱中的声乐艺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韦海曦 《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85-87,共3页
混声合唱讲究声音整体的和谐统一 ,发声时要做到轻、柔、高、美、直 ;其次是各声部之间在混合共鸣比例上要有所侧重 ,以体现合唱声群音色的层次与深度 ,为表现丰富的音乐形象提供基本可能。
关键词 混声合唱 音乐艺术 混声共鸣 发声 歌唱形式 音域 合唱风格
下载PDF
关于训练中老年非专业男女混声合唱团的实践探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镁琳 《北方音乐》 2016年第15期74-74,共1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体验、享受不简单停留在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对于精神生活的享受与愉悦更为迫切,其中音乐逐渐成为丰富精神生活的必须品,而合唱一直以来深受重视,近年来这种艺术活动交流形式也更为流行,特别...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体验、享受不简单停留在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对于精神生活的享受与愉悦更为迫切,其中音乐逐渐成为丰富精神生活的必须品,而合唱一直以来深受重视,近年来这种艺术活动交流形式也更为流行,特别是各种形式的中老年文化艺术活动已在全国蓬勃开展,无论是专业音乐会,还是小在社区的音乐交流活动都必不可少,然而对于如何训练非专业的中老年进行专业的合唱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声合唱 中老年 非专业 训练
下载PDF
硝烟飞扬混声合唱
16
作者 段勇 刘之 《当代音乐》 2016年第9期103-117,共15页
关键词 混声合唱
下载PDF
尹明五无伴奏混声合唱《摇篮曲》创作特点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嘉翼 《北方音乐》 2020年第23期64-66,共3页
《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了抚慰婴儿入睡而哼唱的小曲,是通过音乐来表达母爱的重要艺术形式。尹明五先生创作过许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这首创作于2003年的无伴奏混声合唱作品《摇篮曲》,便是其中一首。作品曾... 《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了抚慰婴儿入睡而哼唱的小曲,是通过音乐来表达母爱的重要艺术形式。尹明五先生创作过许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这首创作于2003年的无伴奏混声合唱作品《摇篮曲》,便是其中一首。作品曾获“2004年第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作品奖和“2004上海市文艺创作”优品奖。本文将从作品的曲式结构、作曲技法、声部进出等方面分析这首合唱作品的创作特点及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尹明五 摇篮曲 民歌合唱 曲式与作品分析 混声合唱
下载PDF
试论混声合唱《满江红》的艺术特点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秀成 《北方音乐》 2020年第6期77-78,共2页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诗词的产生也是诗人在那一刻内心情感的体验,合唱作品更是通过多人齐唱的形式充分体现了人们心中的情感体验。合唱曲《满江红》曲调刚劲而淳厚,感情激昂而壮烈,半个世纪以来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可谓久唱不...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诗词的产生也是诗人在那一刻内心情感的体验,合唱作品更是通过多人齐唱的形式充分体现了人们心中的情感体验。合唱曲《满江红》曲调刚劲而淳厚,感情激昂而壮烈,半个世纪以来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可谓久唱不衰。本文从这首作品的内容、音乐分析、指挥技法及排练上的处理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希望对这一作品在艺术表现上能有一点浅显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声合唱 《满江红》 音乐分析 指挥
下载PDF
简析混声合唱作品《雪花》的钢琴伴奏
19
作者 许馨 《艺术评鉴》 2016年第24期13-15,共3页
在合唱艺术各个声部的演绎过程中,钢琴伴奏可能主要处于从属地位。而在混声合唱作品《雪花》中,笔者认为其钢琴伴奏不仅仅只从属于合唱,此作品的钢琴伴奏在不同的情境中主导着合唱。本文通过对混声合唱作品《雪花》的钢琴伴奏分析与研究... 在合唱艺术各个声部的演绎过程中,钢琴伴奏可能主要处于从属地位。而在混声合唱作品《雪花》中,笔者认为其钢琴伴奏不仅仅只从属于合唱,此作品的钢琴伴奏在不同的情境中主导着合唱。本文通过对混声合唱作品《雪花》的钢琴伴奏分析与研究,阐释了柱式和声、分解式和声以及节奏性和声等常用和声织体在这部作品中的运用与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唱艺术 钢琴伴奏 混声合唱 《雪花》 和声织体 主导地位
下载PDF
现代与后现代间的混声合唱——罗任玲诗歌解读 被引量:1
20
作者 武文茹 《呼兰师专学报》 1995年第1期62-63,共2页
罗任玲是台湾新世代女诗人中的一颗希望之星.1963年生,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地平线”、曼陀罗”诗社同仁.曾获师大文学奖新诗首奖.罗任玲的诗在八十年代台湾女性诗歌的整体格局中显示出鲜明的个性特色.既有现代主义的色彩,又具后... 罗任玲是台湾新世代女诗人中的一颗希望之星.1963年生,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地平线”、曼陀罗”诗社同仁.曾获师大文学奖新诗首奖.罗任玲的诗在八十年代台湾女性诗歌的整体格局中显示出鲜明的个性特色.既有现代主义的色彩,又具后现代主义的倾向,意象盈实,主题厚重,读起来很累人,但又很耐读,也必须去“耐读”,才能体味其深刻独特的诗风和诗艺.因为我们无法简单地运用某种既定的理论框框去进行条理化的归纳,只能试着用心灵去感悟与解读,以期走进罗任玲诗的世界.一、罗庄玲的诗表现出对现代主义的认同1、痛苦体验及生命关注等生命意识的传达.如《关于孤独》写在雨中舍弃一只“空箱子”的经过及种种感受.诗人如同珍惜生命般珍惜这”空箱子”—“我紧紧抓住空了的箱子.空的,什么也没有.”但是那里“有好深好深的记忆.”于是我们理解了那“好瘦的手”是“好深好深的记忆”留下的岁月痕迹;“好冷的天空”表明割舍生命中“好深好深的记忆”的心灵感受;而“我缓缓行过大街./如一尾缄默的鱼.”更显示出赴刑途中的悲壮惨烈.那么,这“空箱子”到底盛满了什么?我们着实无法破译,不过,是生命中刻骨铭心的往事已肯定无疑,要不,怎么会这等无悔无怨的绝决:“我摇摇头.雨恣肆地落了下来.”心中滴血,眼中滴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与后现代 混声合唱 后现代主义 台湾女性诗歌 生命体验 象征意义 第三世界 心灵感受 生命意识 生命关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