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纺比对PLA棉混纺纱力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刘俊杰 代佳佳 +3 位作者 杨圣明 孙悦 蒋立泉 余豪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79-82,共4页
为了研究混纺比对PLA棉混纺纱力学性能的影响关系,制备了PLA含量为10%~90%的9种混纺纱以及纯PLA纱、纯棉纱,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将混纺纱中各组分纤维的强伸曲线用纯PLA纱和纯棉纱的强伸曲线替代,建立混纺纱强伸性能预测模型,以提... 为了研究混纺比对PLA棉混纺纱力学性能的影响关系,制备了PLA含量为10%~90%的9种混纺纱以及纯PLA纱、纯棉纱,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将混纺纱中各组分纤维的强伸曲线用纯PLA纱和纯棉纱的强伸曲线替代,建立混纺纱强伸性能预测模型,以提升模型预测的精准度。结果表明:试验所用PLA/棉的临界混纺比为70/30,当PLA含量低于70%时,混纺纱的断裂强度随着PLA含量的增加逐渐下降,而断裂伸长率趋于稳定;当PLA含量高于70%时,混纺纱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逐渐增大;混纺纱力学性能指标的实测值与模型预测值具有高度一致性,体现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认为该预测模型为预测混纺纱力学性能提供了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棉混纺 混纺 断裂强度 断裂伸长率 模型预测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毛/粘混纺织物混纺比检测技术
2
作者 林素存 魏菊 常帅才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6,共6页
针对常规织物混纺比检测方法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毛/粘混纺织物混纺比检测方法。以单阶段目标检测算法(YOLOv5)为基础,采集羊毛纤维和粘胶纤维的光学显微镜图像构建数据集,使用CSPDarknet53网络(Cross Stage Pa... 针对常规织物混纺比检测方法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毛/粘混纺织物混纺比检测方法。以单阶段目标检测算法(YOLOv5)为基础,采集羊毛纤维和粘胶纤维的光学显微镜图像构建数据集,使用CSPDarknet53网络(Cross Stage Partial Network)从数据集中提取纤维特征,通过特征金字塔(FPN)和路径聚合网络(PAN)结合的方式完成不同层次特征的融合;在主干网络引入卷积注意力模块(CBAM)以加强局部特征的提取能力。训练后的YOLOv5模型平均精度均值达0.93,可实现毛/粘混纺织物混纺比的自动检测。采用光学显微镜法和化学溶解法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校验,差异在2%以内,说明该方法在毛/粘混纺织物混纺比快速检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粘混纺织物 混纺 深度学习 YOLOv5 卷积注意力模块
下载PDF
阻燃纤维/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线的力学性能分析
3
作者 张喜昌 张海霞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为探讨混纺比对纱线性能的影响,测试分析了5种不同混纺比的阻燃腈纶(A)/阻燃黏胶(R)/不锈钢纤维(G)(A90/G10、A70/R20/G10、A45/R45/G10、A20/R70/G10、R90/G10)混纺纱线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混纺纱线的拉伸断裂性能、弹性、蠕变性能... 为探讨混纺比对纱线性能的影响,测试分析了5种不同混纺比的阻燃腈纶(A)/阻燃黏胶(R)/不锈钢纤维(G)(A90/G10、A70/R20/G10、A45/R45/G10、A20/R70/G10、R90/G10)混纺纱线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混纺纱线的拉伸断裂性能、弹性、蠕变性能、耐磨性能、扭转性能和弯曲性能随阻燃腈纶纤维混纺比的增加而提升;A45/R45/G10混纺纱线的疲劳性能较差,A90/G10混纺纱线的疲劳性能较好;在较大压力下,A70/R20/G10和R90/G10混纺纱线的压缩性能较好,在较小压力下,A20/R70/G10混纺纱线的压缩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黏胶纤维 阻燃腈纶纤维 不锈钢纤维 混纺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灰竹炭纤维/大麻纤维/Coolplus纤维/棉精梳混纺柔洁纱的可纺性研究与生产实践
4
作者 赵博 《江苏丝绸》 2024年第2期10-17,共8页
本文结合生产实践,通过设备改造和半制品及纱测试,分析和讨论各因素对灰竹炭纤维/大麻纤维/Coolplus纤维/棉精梳混纺柔洁纱质量的影响,研究前纺工序和细纱工序通过优化工艺参数、采用新型纺纱专件、合理控制车间的温湿度等,明显地提高... 本文结合生产实践,通过设备改造和半制品及纱测试,分析和讨论各因素对灰竹炭纤维/大麻纤维/Coolplus纤维/棉精梳混纺柔洁纱质量的影响,研究前纺工序和细纱工序通过优化工艺参数、采用新型纺纱专件、合理控制车间的温湿度等,明显地提高了灰竹炭纤维/大麻纤维/Coolplus纤维/棉精梳混纺柔洁纱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纤维 灰竹炭纤维 COOLPLUS纤维 混纺柔洁纱 设计工艺 因素 分析 措施
下载PDF
壳聚糖基膨胀阻燃涤纶/棉混纺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5
作者 李平 朱平 刘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70,共9页
为得到阻燃且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涤纶/棉混纺织物(T/C),选用亚磷酸化壳聚糖(PCS)和γ-哌嗪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GP-108)制备阻燃整理剂(PCS/GP),通过一步浸渍法对涤纶/棉混纺织物进行整理,并研究其微观表面形貌、热稳定性能、阻燃性... 为得到阻燃且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涤纶/棉混纺织物(T/C),选用亚磷酸化壳聚糖(PCS)和γ-哌嗪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GP-108)制备阻燃整理剂(PCS/GP),通过一步浸渍法对涤纶/棉混纺织物进行整理,并研究其微观表面形貌、热稳定性能、阻燃性能、拉伸性能以及白度等。结果表明:PCS/GP成功在涤纶/棉混纺织物表面沉积成膜,包裹住涤纶/棉纤维;T/C-PCS/GP呈现典型的涤纶/棉混纺织物二步热降解过程,在700℃时保留有28.5%的残炭量,说明PCS/GP提高了阻燃涤纶/棉混纺织物在高温区的热稳定性能;T/C-PCS/GP的LOI值提升至26.5%,实现了垂直燃烧测试中的离火自熄,残炭扫描电镜照片表明,PCS/GP的沉积改善了涤纶/棉混纺织物燃烧时存在的“支架”效应;T/C-PCS/GP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和火灾蔓延指数较T/C分别降低了20%和40%,表明其火灾危险性大幅度降低;锥形量热测试后的残炭电镜照片表明,T/C-PCS/GP能够保留完整的织物编织结构,残炭表面存在明显的膨胀炭层,与垂直燃烧测试结果相符;热重红外测试结果表明,T/C-PCS/GP分解提前,主要影响棉组分热降解并促进其成炭,而高温区的红外谱图表明,在致密炭层的保护下,T/C-PCS/GP的热降解得到抑制。T/C-PCS/GP与T/C-PCS相比,断裂强力提升17%,其断裂强力与T/C的断裂强力相差不大;同时,GP-108的使用改善了T/C-PCS的黄变问题,提升了T/C-PCS/GP的白度。然而,阻燃样品耐久性较差,需要后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棉混纺织物 阻燃整理 壳聚糖 膨胀体系 硅烷偶联剂
下载PDF
香蕉茎秆纤维/抗菌纤维混纺纱的制备及其性能
6
作者 刘婷 闫涛 潘志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8-54,共7页
为促进天然香蕉茎秆纤维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采用半精纺纺纱工艺,以香蕉茎秆纤维(BF)、优可丝安泰贝抗菌纤维(ATB)和稀土抑菌再生纤维素纤维(XT)为原料,制备了混纺比为50/50、65/35、70/30、85/15的8种BF/抗菌纤维混纺纱和1种BF纯纺纱... 为促进天然香蕉茎秆纤维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采用半精纺纺纱工艺,以香蕉茎秆纤维(BF)、优可丝安泰贝抗菌纤维(ATB)和稀土抑菌再生纤维素纤维(XT)为原料,制备了混纺比为50/50、65/35、70/30、85/15的8种BF/抗菌纤维混纺纱和1种BF纯纺纱,表征了纱线的线密度和捻度,探究了混纺比例与纱线力学性能、质量指标、抗菌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9种纱线实测的线密度和捻度与设计值存在偏差,但其偏差在允差范围内;ATB和XT的加入提高了BF纯纺纱的力学性能与抗菌性能,改善了BF纯纺纱的条干均匀度、毛羽指数、棉结、粗节、细节等质量指标,且香蕉/抗菌纤维混纺纱强度高、毛羽少、手感柔软,适宜开发各类机织和针织面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茎秆纤维 抗菌纤维 混纺 力学性能 纱线质量指标 抗菌性能
下载PDF
BCI棉/再生涤混纺针织织物染整工艺 被引量:2
7
作者 罗明智 《印染助剂》 CAS 2024年第4期36-41,共6页
采用活性染料/分散染料对BCI棉/再生涤混纺针织织物进行染色,比较不同染色工艺的得色效果、耐汗渍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以及耐光色牢度等指标,筛选BCI棉/再生涤混纺针织织物的大生产工艺,从而减少实际大生产时染色带来废... 采用活性染料/分散染料对BCI棉/再生涤混纺针织织物进行染色,比较不同染色工艺的得色效果、耐汗渍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以及耐光色牢度等指标,筛选BCI棉/再生涤混纺针织织物的大生产工艺,从而减少实际大生产时染色带来废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优化染色质量与成本。实验结果表明:选择方案4#进行印染加工更加节约用水成本、时间成本、用电成本。染色织物耐干摩擦色牢度可达4~5级,耐湿摩擦色牢度可达3~4级,耐皂洗色牢度可达4~5级,耐汗渍色牢度达到4~5级,具有生产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纺针织织物 BCI棉 再生涤
下载PDF
基于涤棉混纺织物的荧光碳点对Cr(Ⅵ)和Hg(Ⅱ)的检测
8
作者 汤鼎初 陆原 +2 位作者 冯魏良 田迪 李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0-446,共7页
该文以废弃涤棉混纺织物为碳源,分别在乙二醇和硫酸溶液中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两种荧光碳点,实现了对溶液中Cr(Ⅵ)和Hg(Ⅱ)的检测。通过透射电镜与红外光谱表征了碳点的形貌与组成,并基于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了碳点的电子跃迁形... 该文以废弃涤棉混纺织物为碳源,分别在乙二醇和硫酸溶液中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两种荧光碳点,实现了对溶液中Cr(Ⅵ)和Hg(Ⅱ)的检测。通过透射电镜与红外光谱表征了碳点的形貌与组成,并基于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了碳点的电子跃迁形式及发光类型。在乙二醇体系中制得的碳点(ETCCDs)能够选择性检测Cr(Ⅵ),检出限为0.093 mg/L,其检测机理为荧光内滤效应;硫酸体系中制备的碳点(WTCCDs)能够选择性检测Hg(Ⅱ),检出限为0.018µmol/L,检测机理为能量转移。对实际水样中的Cr(Ⅵ)和Hg(Ⅱ)进行检测,验证了上述两种碳点的实用性。基于涤棉混纺织物制备的荧光碳点不仅实现了对两种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同时也为废旧纺织物的再生利用提供了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涤棉混纺 检测 Cr(Ⅵ) Hg(Ⅱ) 碳点
下载PDF
纺纱方式和木棉纤维含量对Lyocell/木棉纤维/羊毛混纺纱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喻莉 赵连英 顾学锋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4,共7页
为了提高含木棉混纺纱线的性能,扩大木棉纤维的应用范围,研究了纺纱方式和木棉纤维含量对Lyocell/木棉纤维/羊毛混纺纱性能的影响。采用集聚纺和涡流纺分别纺制了80/10/10、70/20/10、60/30/10/比例的6组Lyocell/木棉纤维/羊毛混纺纱;... 为了提高含木棉混纺纱线的性能,扩大木棉纤维的应用范围,研究了纺纱方式和木棉纤维含量对Lyocell/木棉纤维/羊毛混纺纱性能的影响。采用集聚纺和涡流纺分别纺制了80/10/10、70/20/10、60/30/10/比例的6组Lyocell/木棉纤维/羊毛混纺纱;观察纱线的外观形态,对其捻度、毛羽、条干、强度、回潮率和含水率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并对纱线的质量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混纺比对Lyocell/木棉纤维/羊毛/混纺纱捻度的影响较小;提高木棉纤维的比例,混纺纱的回潮率和含水率上升,吸湿性能提高,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和条干均匀度均降低,毛羽增多;Lyocell/木棉纤维/羊毛比例为80/10/10混纺纱综合质量最优,可用于中高档内衣、卫衣面料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纺 涡流纺 混纺 木棉纤维 吸湿性能
下载PDF
羊毛混纺面料生产流程的碳图谱建模与应用
10
作者 吴涛 李婕 +2 位作者 鲍劲松 王新厚 崔鹏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7-105,共9页
纺织行业绿色转型从原材料生产、纺纱、织造、染整到最终产品循环供应网络的链路长、碳足迹流向和分布极为复杂,面向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碳追溯和管理非常困难。以羊毛混纺面料生产为研究对象,采用流程挖掘和图谱等工业智能技术,提出一... 纺织行业绿色转型从原材料生产、纺纱、织造、染整到最终产品循环供应网络的链路长、碳足迹流向和分布极为复杂,面向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碳追溯和管理非常困难。以羊毛混纺面料生产为研究对象,采用流程挖掘和图谱等工业智能技术,提出一种面料生产的碳图谱建模、碳排放量化和应用方法。首先,建立羊毛混纺面料各级工序流程中能量流、物料流、人员流和碳流4个维度的生产流程工序级别碳排放量化模型;其次,在量化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羊毛混纺面料生产流程知识的碳图谱建模方法,可实现以订单为线索的面料生产流程工序碳排放计算;最后,利用流程挖掘技术生成直接跟随图,可视分析面料生产过程的全局碳排放分布与流向,可实现全局和局部碳排放多角度监测。以上海某纺织企业生产流程为例,进一步验证本文所提出的羊毛混纺面料生产流程碳排放图谱的有效性,以期为企业的碳减排工作提供指导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混纺面料生产 碳图谱 碳排放 工业智能
下载PDF
精梳工艺路线对涤棉混纺面料风格影响
11
作者 王彦彦 任家智 +2 位作者 王旭真 杨天琪 郑小佳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74-78,共5页
为了探讨不同精梳加工路线对涤棉混纺面料风格的影响,将涤纶与棉纤维分别精梳后按照65/35进行混纺制成涤棉混纺精梳纱,同时将普梳涤纶与精梳后的棉纤维进行混纺制成涤棉混纺半精梳纱。将涤棉混纺精梳纱和涤棉混纺半精梳纱利用相同的织... 为了探讨不同精梳加工路线对涤棉混纺面料风格的影响,将涤纶与棉纤维分别精梳后按照65/35进行混纺制成涤棉混纺精梳纱,同时将普梳涤纶与精梳后的棉纤维进行混纺制成涤棉混纺半精梳纱。将涤棉混纺精梳纱和涤棉混纺半精梳纱利用相同的织造及染整工艺分别制成涤棉混纺精梳面料和涤棉混纺半精梳面料,利用KES织物风格仪测试两种面料的拉伸、剪切、弯曲、压缩、表面等风格特征。结果表明:与涤棉混纺半精梳面料相比,涤棉混纺精梳面料的各风格特征均有改善,其中变化最显著指标:抗弯刚度减小20%,弯曲滞后距减小17%,压缩比功减小22%,摩擦因数波动减小18%。认为:涤棉混纺精梳面料比涤棉混纺半精梳面料具有更好的柔软性、光滑性、回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梳 涤棉混纺 面料 织物风格 弯曲性能 压缩性能
下载PDF
共轭静电纺PLA/PU纳米纤维混纺纱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12
作者 徐薇仪 刘让同 +2 位作者 王改改 王慧萍 王钰程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7期54-61,共8页
探讨了共轭静电纺PLA/PU纳米纤维混纺纱的制备及性能。通过共轭静电纺技术,结合PLA优良的可纺性和PU良好的力学性能,进行纳米纤维纺纱,制备连续均匀的PU纳米纤维纱和PLA纳米纤维纱,通过调整正负极推注速率实现PLA/PU纳米纤维混纺纱的制... 探讨了共轭静电纺PLA/PU纳米纤维混纺纱的制备及性能。通过共轭静电纺技术,结合PLA优良的可纺性和PU良好的力学性能,进行纳米纤维纺纱,制备连续均匀的PU纳米纤维纱和PLA纳米纤维纱,通过调整正负极推注速率实现PLA/PU纳米纤维混纺纱的制备。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等对所纺制纱线的结构与性能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最佳纺纱工艺参数为纺丝正负极电压9.5 kV,正负针头呈与水平方向30°夹角向上倾斜,喇叭口转速400 r/min,卷绕辊转速5.3 r/min;PLA/PU纳米纤维混纺纱随着PLA喷丝量的增加,捻回角先增大达到平衡后略微减小,PLA/PU比例为3∶4时捻回角达到最大为39.54°,纱线直径波动范围最小,均匀性好,内部纤维粗细最均匀,孔隙率为34.04%,较纯PU明显提高;随着PLA喷丝量的增加,混纺纱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初始模量和断裂功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静电纺 聚乳酸 聚氨酯 纳米纤维混纺 纺织基材
下载PDF
捻系数比对针织用棉汉麻混纺股线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田苏杰 吉宜军 +2 位作者 高鹂 崔益怀 苏旭中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75-79,共5页
为探究棉汉麻混纺纱合股时捻系数比对股线性能的影响,将棉/汉麻65/3518.4 tex集聚纱以不同的捻系数比反向加捻为股线,对股线的强力、毛羽、条干、耐磨性能等进行测试,并对试验测试结果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当捻系数比在0.52~... 为探究棉汉麻混纺纱合股时捻系数比对股线性能的影响,将棉/汉麻65/3518.4 tex集聚纱以不同的捻系数比反向加捻为股线,对股线的强力、毛羽、条干、耐磨性能等进行测试,并对试验测试结果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当捻系数比在0.52~0.95时,随着捻系数比的增大,股线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先减小后增大,3 mm毛羽数先增大后减小,耐磨性能逐渐提高;当捻系数比超过0.95后,3 mm毛羽数又开始增长,断裂伸长率逐渐减小。当捻系数比为0.95时,棉汉麻混纺股线的综合性能表现最好,考虑针织物织造需求和风格要求,可选择捻系数比在0.90~0.95的棉汉麻混纺股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系数比 股线 棉汉麻混纺 强伸性能 反向加捻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植酸/壳聚糖对涤纶/棉混纺织物的协同阻燃整理
14
作者 胡自强 骆晓蕾 +1 位作者 魏璐琳 刘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5,共10页
针对涤纶/棉混纺织物的易燃问题,采用植酸(PA)和壳聚糖(CS)构成膨胀阻燃体系,通过浸渍烘焙法对涤纶/棉混纺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并对整理前后织物的化学结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燃烧行为、力学性能及耐水洗性等进行探究。通过工艺调控... 针对涤纶/棉混纺织物的易燃问题,采用植酸(PA)和壳聚糖(CS)构成膨胀阻燃体系,通过浸渍烘焙法对涤纶/棉混纺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并对整理前后织物的化学结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燃烧行为、力学性能及耐水洗性等进行探究。通过工艺调控与优化,获得最佳阻燃整理工艺:烘焙温度160℃,烘焙时间120 s,CS质量浓度30 g/L,PA质量浓度400 g/L。经过阻燃整理后,所得涤纶/棉混纺织物的极限氧指数值由17.8%上升到28.7%,达到难燃级别;热重结果表明,相较于原涤纶/棉混纺织物,阻燃涤纶/棉混纺织物的分解速率下降,高温热稳定性显著提高,在氮气气氛下,800℃时残炭率提高到25%以上;阻燃涤纶/棉混纺织物的最大热释放速率由原涤纶/棉混纺织物的145.86 kW/m^(2)下降到96.96 kW/m^(2),总热释放量由原涤纶/棉混纺织物的2.75 MJ/m^(2)下降到2.06 MJ/m^(2);PA和CS在织物表面构成膨胀阻燃涂层,显著提高了织物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棉混纺织物 壳聚糖 植酸 阻燃整理 生物质膨胀阻燃体系 功能性纺织品
下载PDF
废旧涤/棉混纺织物回收再利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汤梦瑶 董洁 +4 位作者 田晓姗 孙润军 刘佳彤 司艺涵 王悦鹏 《纺织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56-59,共4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服装更换周期缩短,废旧纺织品的处理问题日益凸显。文章针对目前废旧涤/棉混纺织物量大但回收利用率低的现状,主要介绍了此类织物回收再利用的常用方法,详细阐述了醇解法、离子液体法、水热法分离涤棉的研究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服装更换周期缩短,废旧纺织品的处理问题日益凸显。文章针对目前废旧涤/棉混纺织物量大但回收利用率低的现状,主要介绍了此类织物回收再利用的常用方法,详细阐述了醇解法、离子液体法、水热法分离涤棉的研究进展,并对回收利用废旧涤棉纺织品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纺织品 涤/棉混纺织物 醇解法 离子液体法 水热法 前景
下载PDF
基于混纺平纹织物的静电吸附式抓取技术研究
16
作者 党帅 王青 +2 位作者 吕绪山 姜越夫 赵恬恬 《轻工机械》 CAS 2024年第1期13-20,共8页
为了实现机械手更好地对混纺平纹织物进行抓取,课题组研究了静电吸附式抓取技术。首先,通过分析混纺平纹织物结构特性,建立混纺平纹织物三维模型与等效介电常数计算模型,并对织物在电场中受力情况进行研究;其次,结合Maxwell应力张量计... 为了实现机械手更好地对混纺平纹织物进行抓取,课题组研究了静电吸附式抓取技术。首先,通过分析混纺平纹织物结构特性,建立混纺平纹织物三维模型与等效介电常数计算模型,并对织物在电场中受力情况进行研究;其次,结合Maxwell应力张量计算方法,建立二维静电吸附力模型,研究不同配置类型的静电极板产生的吸附力大小,用于指导静电极板的配置结构设计。结果表明:织物的等效介电常数与各纤维的体积分数和分布形态有关;织物所受到的静电吸附力随极板所施电压的增加而增大,并与其平方成正比,验证了使用静电吸附式抓取织物的有效性;通过对不同配置类型极板的吸附效果的对比,确定了最优的极板结构。该研究为静电吸附式技术在服装面料抓取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面料抓取 混纺平纹织物 等效介电常数模型 Maxwell软件 静电极板 静电吸附力
下载PDF
酚醛纤维/聚酰亚胺纤维混纺纱开发
17
作者 汪宇 陈霞 +2 位作者 惠林涛 尹纲 汪军 《纺织器材》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酚醛纤维的热学性能开发适合应用的隔热织物,基于其纤维规格及性能,以聚酰亚胺纤维与其进行混纺,详述其原料处理、混纺比例、流程设计、梳理成条、粗纱、细纱工序的工艺要点,在尽可能提高酚醛纤维含量的基础上,纺制出酚... 为了更好地利用酚醛纤维的热学性能开发适合应用的隔热织物,基于其纤维规格及性能,以聚酰亚胺纤维与其进行混纺,详述其原料处理、混纺比例、流程设计、梳理成条、粗纱、细纱工序的工艺要点,在尽可能提高酚醛纤维含量的基础上,纺制出酚醛纤维含量为40%~70%的4种32 tex混纺纱线,并对混纺纱的指标进行测试与分析。指出:在酚醛纤维/聚酰亚胺纤维混纺纱中,随着酚醛纤维含量增大,纱线的断裂强度、毛羽指数、条干CV值以及千米节结等质量指标均呈恶化趋势;酚醛纤维的含量最高能达到约70%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纤维 聚酰亚胺纤维 混纺 断裂强度 毛羽指数 条干CV
下载PDF
基于聚酰亚胺纤维军用三角包扎巾混纺纱的开发
18
作者 钟璠 汪军 +1 位作者 万贤福 薛文文 《纺织器材》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为了提高军用三角包扎巾的性能,采用抗静电剂对聚酰亚胺纤维进行预处理并设计混纺纱工艺流程,以聚酰亚胺纤维和新丽赛纤维为原料,成功纺制聚酰亚胺纤维含量为30%,40%和50%,号数为18.4 tex的混纺纱;对混纺纱的强力、毛羽和条干不匀率进... 为了提高军用三角包扎巾的性能,采用抗静电剂对聚酰亚胺纤维进行预处理并设计混纺纱工艺流程,以聚酰亚胺纤维和新丽赛纤维为原料,成功纺制聚酰亚胺纤维含量为30%,40%和50%,号数为18.4 tex的混纺纱;对混纺纱的强力、毛羽和条干不匀率进行测试分析,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评判出最优混纺比例纱线并试织小样、测试指标。指出:当聚酰亚胺纤维含量增大时,混纺纱的强伸性能增强,毛羽和条干性能逐渐恶化;聚酰亚胺纤维比电阻高、回潮率低,在纺纱时需要对其进行抗静电预处理;聚酰亚胺纤维/新丽赛纤维混纺比例为50/50的纱线综合性能最好,所制三角包扎巾满足YY/T 1467—2016标准要求,且具有止血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纤维 军用三角包扎巾 新丽赛纤维 混纺 预处理 抗静电 断裂强度 毛羽指数 条干
下载PDF
PPS+PTFE混纺针刺滤袋在燃煤电厂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好 陈建文 +1 位作者 郑智宏 林蓝婷 《产业用纺织品》 2024年第6期48-53,共6页
针对某燃煤电厂使用聚苯硫醚(PPS)滤袋不足一年时间即发生大面积破损的问题,制备面层不同PPS和聚四氟乙烯(PTFE)纤维质量比的PPS+PTFE混纺针刺滤袋,对其进行挂袋试验,并从面密度、透气性、拉伸性能、粉尘渗透情况、材质变化及微观形貌... 针对某燃煤电厂使用聚苯硫醚(PPS)滤袋不足一年时间即发生大面积破损的问题,制备面层不同PPS和聚四氟乙烯(PTFE)纤维质量比的PPS+PTFE混纺针刺滤袋,对其进行挂袋试验,并从面密度、透气性、拉伸性能、粉尘渗透情况、材质变化及微观形貌等方面分析使用前后PPS+PTFE混纺针刺滤袋的性能。根据试验数据进行PPS+PTFE混纺针刺滤袋使用寿命的预估分析,推算其剩余使用寿命。研究结果显示,制备的PPS+PTFE混纺针刺滤袋满足粉尘排放质量浓度长期低于10 mg/m3的要求;面层PPS和PTFE纤维质量比为50∶50时,制备的PPS+PTFE混纺针刺滤袋的整体使用寿命可达74个月。研究为燃煤电厂滤袋除尘器的超低排放及滤袋选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PPS) 聚四氟乙烯(PTFE) 混纺针刺滤袋 性能 寿命预估
下载PDF
喷气涡流纺汉麻混纺纱及面料的生产
20
作者 孙仁斌 韩栋 +1 位作者 仓亚萍 严以登 《纺织器材》 2024年第2期14-18,共5页
为了开发色织大提花喷气涡流纺细号高混比汉麻纱及其面料,详细分析以渗透剂改善纤维回潮率,以氧化剂降低木质素含量,提升汉麻纤维可纺性及舒适性的原理及方法;以多组分混纺、使用特殊油剂,提升涡流纺纱线柔软度以及纱线强力的具体工艺;... 为了开发色织大提花喷气涡流纺细号高混比汉麻纱及其面料,详细分析以渗透剂改善纤维回潮率,以氧化剂降低木质素含量,提升汉麻纤维可纺性及舒适性的原理及方法;以多组分混纺、使用特殊油剂,提升涡流纺纱线柔软度以及纱线强力的具体工艺;在纱线表面被覆柔软剂增加经纱柔韧性,在开口区给湿增加经向股线韧性来提升汉麻混纺纱可织性的方法。通过测试汉麻混纺纱的成纱质量和面料质量,表明:选取15%平平加O渗透剂和0.05 L/kg~0.50 L/kg的臭氧用量对汉麻纤维进行养生处理,使用白油作为润滑剂、二甲基硅油作为防粘剂,纺制的汉麻30/粘胶30/棉40 MVS 14.7 tex混纺纱可批量生产且质量稳定;采用MVS 14.7 tex混纺纱合股、在织机开口区给湿结合经纱柔软剂被覆处理技术后,该汉麻混纺纱面料织造效率高、抗菌性优良;今后应进一步加大细号高混比汉麻混纺纱工艺研究,完善织口加湿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涡流纺 汉麻纤维 混纺 渗透剂 氧化剂 MVS 14.7 tex 柔软剂被覆 抗菌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