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3年清代词学研究述评
1
作者 马金水 《嘉兴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103-111,共9页
2023年,学界在清代词学文献整理与研究、词人词作研究、词律词韵研究、词作接受研究、词史研究、词论研究等领域继续开拓,成果不菲。立足于文献整理成果,相关词学研究在系统性上逐步走向深入:一是词人词作研究的对象不再囿于一流大家,... 2023年,学界在清代词学文献整理与研究、词人词作研究、词律词韵研究、词作接受研究、词史研究、词论研究等领域继续开拓,成果不菲。立足于文献整理成果,相关词学研究在系统性上逐步走向深入:一是词人词作研究的对象不再囿于一流大家,二是词韵专书的编韵理据得到关注,三是清人对宋词的接受颇受瞩目,四是词史研究呈现出现象、选本、词谱等多维考察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词学
下载PDF
清代词学三考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则杰 陈凯玲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6-192,共7页
清代词学与清代的诗歌或诗论关系十分密切,有些长期困扰词学界的具体问题如结合诗歌或诗论进行考察,可以比较顺利地得到解决。清初陈维崧《摸鱼儿.听白生琵琶》一词,谭献誉之为"拔奇本师长歌之外",学者对"本师"始... 清代词学与清代的诗歌或诗论关系十分密切,有些长期困扰词学界的具体问题如结合诗歌或诗论进行考察,可以比较顺利地得到解决。清初陈维崧《摸鱼儿.听白生琵琶》一词,谭献誉之为"拔奇本师长歌之外",学者对"本师"始终未得其解,实则"本师"指陈维崧老师吴伟业,"长歌"即其长篇七言歌行《琵琶行》。清代中叶一部可能已佚的词学著作《本事词》,其编撰者的姓名、字号、籍贯和原书规模均不详,而借助《两浙轩续录》、《夙好斋诗钞》等相关诗集,这些情况便可得知。清末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偶尔提到沈善宝所撰的《闺秀词话》,学者每据此以为该《闺秀词话》确有其书,实则有关引文乃出自沈善宝《名媛诗话》,所谓"闺秀词话"只是随意而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词学 陈维崧 陈銮 沈善宝 《本事 《闺秀话》
下载PDF
清代词学流派论 被引量:9
3
作者 孙克强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96,F003,82,共8页
清代词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流派众多且此伏彼起,并一直占据着清代词坛的中心。清代词学流派具有理论观点鲜明系统、针对性强、地域色彩浓重的特点,各派都编有词集词选,作为阐发流派理论的工具。各流派间不仅有对立,也有交融、渗透、... 清代词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流派众多且此伏彼起,并一直占据着清代词坛的中心。清代词学流派具有理论观点鲜明系统、针对性强、地域色彩浓重的特点,各派都编有词集词选,作为阐发流派理论的工具。各流派间不仅有对立,也有交融、渗透、借鉴。清人对本朝流派的得失也进行了反思和批评。流派的活跃深刻地影响了清人的词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词学 流派 思想 地域色彩 得失 交融 借鉴 对立
下载PDF
周济寄托说与清代词学的成熟 被引量:2
4
作者 伏涤修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6-119,共4页
周济提出词“非寄托不入 ,专寄托不出”,他既推尊词的意格 ,同时又充分注重词的词体特征 ,在词寄托说的基础上 ,他提出“词亦有史”的著名观点。周济词论虽滥觞于朱彝尊张惠言之说 ,却对之作了本质性的超越 ,周济之后诸词家虽对周氏之... 周济提出词“非寄托不入 ,专寄托不出”,他既推尊词的意格 ,同时又充分注重词的词体特征 ,在词寄托说的基础上 ,他提出“词亦有史”的著名观点。周济词论虽滥觞于朱彝尊张惠言之说 ,却对之作了本质性的超越 ,周济之后诸词家虽对周氏之说有所增补 ,但总体说来并未超出周氏词论的逻辑框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济 寄托说 史观 清代词学
下载PDF
清代词学批评对两大传统词学宗尚的消解 被引量:2
5
作者 胡建次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50-55,共6页
清代词学批评对传统词学宗尚的消解主要体现在两大维面:一是对婉约与豪放词风宗尚的消解,二是对南北宋词宗尚的消解。上述维面中,前者主要体现为对词作体派与风格高下之论的破解,后者主要体现为对词作艺术表现模式优劣之论的破解。此两... 清代词学批评对传统词学宗尚的消解主要体现在两大维面:一是对婉约与豪放词风宗尚的消解,二是对南北宋词宗尚的消解。上述维面中,前者主要体现为对词作体派与风格高下之论的破解,后者主要体现为对词作艺术表现模式优劣之论的破解。此两方面共构互渗,从一个侧面有力地标示出清代词学批评的理论水平与历史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词学 批评宗尚 风之宗 南北宋之宗 消解
下载PDF
清代词学由辨体向尊体的批评转向 被引量:2
6
作者 伏涤修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8-432,共5页
清初词论家们努力恢复词的雅正传统,因此他们着重强调词曲之辨。在强调辨体的同时,清代词论家们愈益强调推尊词体,由浙西派朱彝尊到常州派张惠言周济再到晚清诸词论家,他们的词学观经历着较明显的由辨体向尊体的理论批评转向过程。这一... 清初词论家们努力恢复词的雅正传统,因此他们着重强调词曲之辨。在强调辨体的同时,清代词论家们愈益强调推尊词体,由浙西派朱彝尊到常州派张惠言周济再到晚清诸词论家,他们的词学观经历着较明显的由辨体向尊体的理论批评转向过程。这一转向不仅促成了清代词学的成熟,它同时也是清代词创作繁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词学 批评转向 辨体 尊体
下载PDF
清代词学批评正变之论的承衍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建次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5-129,136,共5页
清代词学批评正变之论的承衍,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从词作风格角度所展开正变之论的承衍,二是从词学流派角度所展开正变之论的承衍,三是从词史发展角度所展开正变之论的承衍。上述三条线索相辅相成,从不同维面展开了对词作历史发展... 清代词学批评正变之论的承衍,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从词作风格角度所展开正变之论的承衍,二是从词学流派角度所展开正变之论的承衍,三是从词史发展角度所展开正变之论的承衍。上述三条线索相辅相成,从不同维面展开了对词作历史发展及其多方面艺术特征与体貌呈现的认识,共构出传统词学正变批评观念的主体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词学 正变之论 风论 派论 史论
下载PDF
清代词学的体系建构及其现代传承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水云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清代关于“词学”的理解有一个从指向创作到研究的过程,在长期探索过程中基本形成了体制、创作、词史三大知识版块。清代词学的体系建构主要表现在汇编型词话上,到晚清逐渐从单一知识型逐渐向知识、思想兼具型转化,《艺概》《论词随笔... 清代关于“词学”的理解有一个从指向创作到研究的过程,在长期探索过程中基本形成了体制、创作、词史三大知识版块。清代词学的体系建构主要表现在汇编型词话上,到晚清逐渐从单一知识型逐渐向知识、思想兼具型转化,《艺概》《论词随笔》《人间词话》即是其表现。进入清末民国,因为现代教科书编写蔚成风气,词学体系建构亦走向现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词学 知识型 思想型 《艺概》
下载PDF
清代词学批评中正变论的嬗变及其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胡建次 《贵州文史丛刊》 1999年第4期50-54,共5页
正变论在清代词学批评中占有突出的份量,它在承历代词学批评取向的基础上,有自身鲜明的特色。突出地表现为,批评的理论内涵不断深化,其立足点最终落实到坚实的审美批评之上。回顾、反思这一批评的历史脉络,一定意义上,是把握整个... 正变论在清代词学批评中占有突出的份量,它在承历代词学批评取向的基础上,有自身鲜明的特色。突出地表现为,批评的理论内涵不断深化,其立足点最终落实到坚实的审美批评之上。回顾、反思这一批评的历史脉络,一定意义上,是把握整个清代词学批评的一把钥匙。词的正变论是中国古典词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大体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从两宋词论中的以本色论词发展到元明词论中的以词体论正变。二、由词体正变论发展为清代的词学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变论 清代词学 批评 古典 审美特征 王国维 批评取向 理论内涵 张惠言 审美表现
下载PDF
清代词学中的辨体与尊体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桂华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67-71,共5页
辨体与尊体是清代词学中的重要论题。辨体,就是辨析界定词体特征;尊体,就是推尊词体,获得与诗文并尊的地位。清代词学,辨体与尊体交错进行,辨体与尊体贯穿始终。在不断辨体、尊体的过程中,词体特征得到彰显,词体地位获得提升,创作走向... 辨体与尊体是清代词学中的重要论题。辨体,就是辨析界定词体特征;尊体,就是推尊词体,获得与诗文并尊的地位。清代词学,辨体与尊体交错进行,辨体与尊体贯穿始终。在不断辨体、尊体的过程中,词体特征得到彰显,词体地位获得提升,创作走向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词学 辨体 尊体
下载PDF
清代词学与选词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沙先一 《阅江学刊》 2010年第4期103-106,共4页
"选本学"是中国古代"书写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特有的一种建构方式。作为选本批评的一种,所谓"选词",是指根据一定的需要和意图,有意识地选取词家、词作汇集成书。清代选词学的成就较为突出,对清词流派的形... "选本学"是中国古代"书写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特有的一种建构方式。作为选本批评的一种,所谓"选词",是指根据一定的需要和意图,有意识地选取词家、词作汇集成书。清代选词学的成就较为突出,对清词流派的形成、清代词学的建构具有重要的价值。探讨清代选词学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清代选词学的选源和选则;二是清代选词学与清代词史建构的关系;三是清代选词学与清代词学理论建构的关系。总之,通过对清代选词学的系统研究,可以深入地认识清代词学的建构及中国古代选学批评。同时,20世纪以来人们接受的"词史",最初在相当程度上是清代的"选词学"提供的。因此,以清代"选词学"研究为基础和起点,进而回溯唐五代至清以前的选词学,不失为一条扎实的学术路径,有利于梳理古代"选词学"从早期的音乐文学立场逐渐向文本文学立场的转移,有助于更切实地阐释音乐文学向文本文学蜕变的历史走向,也有助于对古代"文学史"的建构方式予以更深入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词学 选本批评
下载PDF
论“知人论世”阐释方法在清代词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祝东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10-116,共7页
孟子的"知人论世"说构建了中国诗学的千年阐释传统,并辐射到词学阐释领域。清代词学阐释系统的建构承袭了古典诗学的阐释方法,并灵活运用到词学批评阐释之中。清人不遗余力地搜集整理历代词人的传记资料,编写词人年谱,搜集作... 孟子的"知人论世"说构建了中国诗学的千年阐释传统,并辐射到词学阐释领域。清代词学阐释系统的建构承袭了古典诗学的阐释方法,并灵活运用到词学批评阐释之中。清人不遗余力地搜集整理历代词人的传记资料,编写词人年谱,搜集作品本事,辑纂词林纪事,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揭示词人词作的相关背景知识,起到论其世、知其人的功效,达到帮助读者了解作者本意与作品本义的阐释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词学 知人论世 阐释 年谱 本事
下载PDF
清代词学对批评方法的运用
13
作者 邱美琼 胡建次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45-50,共6页
清代词学对批评方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意象批评方法的运用;比较批评方法的运用;源流批评方法的运用;摘句批评方法的运用。清代词学是我国古典词学的繁盛与总结阶段,它对不同文学批评方法予以了全面的继承、丰富、深化和完善。
关键词 清代词学 批评方法 运用 继承丰富 深化完善
下载PDF
清代词学中的《诗》学话语
14
作者 彭玉平 陈桂清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3,共7页
儒家《诗》学是清代词学理论的重要源泉。从最初在形式、内容上的攀附《诗经》,并利用孔子删诗的问题为词辩护,到从理论根基、审美原则、诠释方式三个方面系统吸收《诗》学理论,清代词学理论的构建受到了来自儒家《诗》学话语方方面面... 儒家《诗》学是清代词学理论的重要源泉。从最初在形式、内容上的攀附《诗经》,并利用孔子删诗的问题为词辩护,到从理论根基、审美原则、诠释方式三个方面系统吸收《诗》学理论,清代词学理论的构建受到了来自儒家《诗》学话语方方面面的影响。其中动因有词体本身"尊体"的需要,也有词学构建者经学背景的因素。《诗》学话语的渗入,虽说成为主流经学意识影响词学的重要方式,但也客观上提升了词体的地位,丰富了词学理论。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词论的儒家化也从根源上导致了晚清词学的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词学 《诗》 诗教 审美 诠释
下载PDF
清代词学的经纬构建——评《清代词学发展史论》
15
作者 孙克强 赵长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3-384,共2页
关键词 清代词学 《史论》 苑出版社 思想 理论 批评 术著作 文化背景 高水平
下载PDF
清代词学视野中的诗词差异论
16
作者 胡建次 周永忠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78,共4页
清代词学视野中的诗词差异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文体艺术质性角度加以辨分,内容主要围绕如何界定与维护词体本色之性加以展开;二是从审美境界表现角度加以辨分,内容主要围绕诗词境界表现的不同适应性及其内在细微差异加以论说... 清代词学视野中的诗词差异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文体艺术质性角度加以辨分,内容主要围绕如何界定与维护词体本色之性加以展开;二是从审美境界表现角度加以辨分,内容主要围绕诗词境界表现的不同适应性及其内在细微差异加以论说。上述两个维面,从不同视点上深化与完善了北宋中期以来传统诗词之异的认识,推进了我国古典词学对词作体制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词学 差异 体性之异 境界表现之异
下载PDF
清代词学理论批评的品说方式
17
作者 胡建次 王乃清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139-144,共6页
清代词学理论批评的品说方式,主要体现为两种类型:一是喻象化品评方式,二是整体性诗化品说方式。上述两种类型所勾画出的线索,共同建构了我国古典词学理论批评品说方式的主体骨架,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 清代词学 品说方式 喻象化品评 诗化品说 承传
下载PDF
论清代词学三大主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桂华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32-36,共5页
清代词学,虽著作林立,词派纷呈,然各家各派词论,异中有同,殊途同归。构成三大理论主题:辨体和尊体、"正变"批评、比兴和寄托。通过辨体和尊体,彰显了词体特征,提升了词体品格;通过"正变"批评,反映了清代词家的词史... 清代词学,虽著作林立,词派纷呈,然各家各派词论,异中有同,殊途同归。构成三大理论主题:辨体和尊体、"正变"批评、比兴和寄托。通过辨体和尊体,彰显了词体特征,提升了词体品格;通过"正变"批评,反映了清代词家的词史观,对前代词学的审美评价、审美选择;通过追求比兴和寄托,开拓深厚了词境。三大词学主题,对清词理论与创作的繁荣,产生了巨大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词学 三大主题 辨体与尊体 正变批评 比兴寄托
下载PDF
清代词学批评视野中的词境论
19
作者 胡建次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5-170,共6页
清代词学批评视野中的词境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词境表现特征与要求的探讨,二是对词境生成与创造的考察,三是对"境"作为词作之本的标树。上述三个维面,展开了词境之论,较为完整地构建出了古典词境论的论说空间。
关键词 清代词学 境论 特征探讨 创造考察 本质标树
下载PDF
清代词学批评对诗词体性之异的辨分
20
作者 胡建次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4-150,共7页
清代词学批评对诗词体性之异的辨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偏重于从艺术体制与内在质性角度予以辨分,二是偏重于从结构笔法与技巧运用角度予以辨分,三是偏重于从声调运用与音律表现角度予以辨分,四是偏重于从审美风格与面貌呈现角度... 清代词学批评对诗词体性之异的辨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偏重于从艺术体制与内在质性角度予以辨分,二是偏重于从结构笔法与技巧运用角度予以辨分,三是偏重于从声调运用与音律表现角度予以辨分,四是偏重于从审美风格与面貌呈现角度予以辨分。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与相互融通的,它们从不同视点上展开、充实、深化、完善了传统诗词体性理论,为后人全面深入地把握词体之性提供了宽阔而坚实的平台。如果没有清代词学批评对诗词体性之异的辨分,我国近现代抒情性文体理论批评就无法真正得以建构与提升,传统词学理论批评的转型也势必不容易发生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词学 体性 异别辨分 承纳与张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