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忘形之交:洪昇与王泽弘交游考论——兼及清初诗坛朝野的离合态势
1
作者 周秀荣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107,共8页
洪昇与鄂东文人王泽弘穷达殊途、命运迥异。洪昇一生境遇坎坷凄凉,以布衣终生;王泽弘的人生经历及仕途则较顺利、显达,是一位典型的显贵之士。洪昇在旅食京华期间与王泽弘保持了长达十六年“情好如一日”的忘形之谊,洪昇南归后,二人的... 洪昇与鄂东文人王泽弘穷达殊途、命运迥异。洪昇一生境遇坎坷凄凉,以布衣终生;王泽弘的人生经历及仕途则较顺利、显达,是一位典型的显贵之士。洪昇在旅食京华期间与王泽弘保持了长达十六年“情好如一日”的忘形之谊,洪昇南归后,二人的联系亦未曾阻断。洪昇、王泽弘二人能长期保持深挚情谊的主要因素有三:其一,王泽弘对洪昇的赏识与洪昇的主动投靠;其二,文学观念相近,志趣投合;其三,王泽弘对洪昇的包容、理解与尊重。洪昇与王泽弘之间的忘形之交,是清初诗坛朝野文士间双向良性互动的一个典型范例,从中亦能察知清初朝野诗坛从离心逆向走向交流融合的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昇 王泽弘 清初诗坛 文人交游
下载PDF
王士禛主盟清初诗坛探因 被引量:4
2
作者 裴世俊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3-58,共6页
王士诗歌在神韵说指导下 ,追求言外之意 ,含蓄深婉 ,深得诗之本旨和艺术创造真谛 ,纠正了明七子貌袭而“神”遗之失 ,弥补反复古派强调个性之真而忽略诗“韵”的偏颇 ,与清初变化了的社会心理合拍 ,触及感伤的时代情绪和失落心态 ,也... 王士诗歌在神韵说指导下 ,追求言外之意 ,含蓄深婉 ,深得诗之本旨和艺术创造真谛 ,纠正了明七子貌袭而“神”遗之失 ,弥补反复古派强调个性之真而忽略诗“韵”的偏颇 ,与清初变化了的社会心理合拍 ,触及感伤的时代情绪和失落心态 ,也为传达心志找到安全合宜的形式。而雅正清远的神韵之什 ,又是营造稳定、太平的“盛世元音” ,被皇权着意选择 ,以之“振兴诗教” ,扶轮大雅 ,他也受到康熙帝的眷遇和擢拔 ,登上诗的“开国宗匠”之位。这除了个人的因素外 ,也是诗歌自身发展与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士禛 清初诗坛 领袖 内外之因
下载PDF
试论清初诗坛的宗唐界宋之风 被引量:2
3
作者 黎孟德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0-106,共7页
明代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并没有带来诗歌的繁荣,而公安、竟陵的“性灵”之说,也没能纠七子之谬。清人要建立自己的诗歌格局,就不得不汲取明人的教训而另辟蹊径。虽然他们也有扬唐抑宋和扬宋抑唐之争,但是门户之见不深... 明代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并没有带来诗歌的繁荣,而公安、竟陵的“性灵”之说,也没能纠七子之谬。清人要建立自己的诗歌格局,就不得不汲取明人的教训而另辟蹊径。虽然他们也有扬唐抑宋和扬宋抑唐之争,但是门户之见不深,而且与明人有本质的不同。以钱谦益为代表的有识之士,主张唐宋兼宗,不必自狭道路。主张宗唐宗宋,应该师其心,师其意,而不应该专事词句外貌的模仿乃至剽窃。清代三百年之诗,远胜明人,清初诗人荜路褴缕之功不可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诗坛 宗唐之风 宗宋之风 唐宋兼宗 钱谦益 门户之见
下载PDF
王又旦与清初诗坛
4
作者 冉耀斌 Yao-bin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6-43,共8页
清初关中诗坛诗人辈出,王弘撰、李柏、李因笃、孙枝蔚、王又旦等最为著名。王又旦一生经历比较复杂,诗风也多变化。他曾作为新朝进士、地方廉吏和台阁重臣,在关中、江南和京师诗坛都有较为广泛的影响。通过研究王又旦的仕宦经历、交游... 清初关中诗坛诗人辈出,王弘撰、李柏、李因笃、孙枝蔚、王又旦等最为著名。王又旦一生经历比较复杂,诗风也多变化。他曾作为新朝进士、地方廉吏和台阁重臣,在关中、江南和京师诗坛都有较为广泛的影响。通过研究王又旦的仕宦经历、交游状况可以发现清初诗坛的许多变化,如朝野诗人的沟通,诗学风尚的演变,以及清初诗人特殊的心态。比较有意义的是,王又旦一生中最重要的两次诗学活动——漫游江南和居官京师,都留下了与当时诗坛名家的画像——《五子论文图》和《五客话旧图》,通过这两幅画像可以较为准确地勾勒出他的诗学交游活动和清初诗歌发展流变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诗坛 诗学 清初诗人 仕宦经历 京师诗坛 江南 活动 画像 关中 发展流变 王弘撰 演变 新朝 心态 诗歌 诗风 漫游 论文 廉吏 进士
下载PDF
方文“嵞山体”及其对清初诗坛的影响
5
作者 宋豪飞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88-93,共6页
方文是明末清初桐城著名诗人,明遗民诗人的杰出代表,在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其诗自成一家,被称作"嵞山体",创作内容丰富,突出表现在抒发强烈的遗民情怀、反映现实、感时纪事等方面;在艺术上表现为语言通俗流畅、浅显如话,所... 方文是明末清初桐城著名诗人,明遗民诗人的杰出代表,在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其诗自成一家,被称作"嵞山体",创作内容丰富,突出表现在抒发强烈的遗民情怀、反映现实、感时纪事等方面;在艺术上表现为语言通俗流畅、浅显如话,所抒发的情感真诚直率等特色。"嵞山体"在清初诗坛多受褒扬,占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文 嵞山体 遗民诗人 清初诗坛
下载PDF
清初诗坛与诗学趋向论 被引量:1
6
作者 江增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55,共4页
清初诗坛,主要有遗民诗人、贰臣诗人、清初入仕新朝的文臣三大创作群体。清初诗学逐渐从拟"高格逸调"与"独抒性灵"中走向重诗歌的价值功能的复古——儒家诗学政教精神的复归。这种复归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的:一是主张... 清初诗坛,主要有遗民诗人、贰臣诗人、清初入仕新朝的文臣三大创作群体。清初诗学逐渐从拟"高格逸调"与"独抒性灵"中走向重诗歌的价值功能的复古——儒家诗学政教精神的复归。这种复归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的:一是主张诗歌的怨刺功能,明显具有抗清、经世的意图,二是主张"温柔敦厚"、"主文而谲谏"的儒家诗学的审美原则的复归,诉求安定与巩固统治现状之目的。清初诗学还对"七子"、"公安""竟陵"诗学等重新审视与反思,由"拟古"之风注重诗歌的高格逸调,而走向现实,重"情"的抒发,再而趋于"神韵"说;伴随着这一进程,宋诗学便悄然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诗坛 儒家诗学的复归 审视 反思 宋诗兴起
下载PDF
清初诗坛的一次论争——兼论赵执信的诗学观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清华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S2期7-11,共5页
虽说清代诗坛表现出五彩纷呈、百卉竞艳的奇姿异态:诗人众多、流派纷繁、风格多变、内容丰富,都几能超越它的前代,堪称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后劲。然比起它同时代诗论的丰富多彩,诗学观的百家争鸣却难以比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代的诗学... 虽说清代诗坛表现出五彩纷呈、百卉竞艳的奇姿异态:诗人众多、流派纷繁、风格多变、内容丰富,都几能超越它的前代,堪称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后劲。然比起它同时代诗论的丰富多彩,诗学观的百家争鸣却难以比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代的诗学,比它以前的任何时代都丰富,成就超越它以前的任何时代。这个局面的出现,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不同诗学观点的勇于论争。清初以王士祯、赵执信翁婿为代表的论争,就充分表现出这种独辟蹊径的创造精神。 赵执信诗学观的内涵 赵执信在《谈龙录》的落笔,即记载了一件颇有意义的趣事,很能发人深思。云: 钱塘洪昉思(升),久于新城之门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执信 《围炉诗话》 清初诗坛 王士祯 诗学观 诗学体系 王夫之 谈龙录 吴乔 诗学理论
下载PDF
《过日集》的编选与清初诗坛
8
作者 王乐为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6期100-106,共7页
《过日集》二十卷是清初诗人曾灿历经十年磨砺编成的大型诗选,收录清顺治二年(1645年)至康熙十二年(1673年)二十八年间佳作名篇,选入各地诗人1500余家,诗8200余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初诗坛之“天下大势”。文章从编辑体例、编选原则... 《过日集》二十卷是清初诗人曾灿历经十年磨砺编成的大型诗选,收录清顺治二年(1645年)至康熙十二年(1673年)二十八年间佳作名篇,选入各地诗人1500余家,诗8200余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初诗坛之“天下大势”。文章从编辑体例、编选原则、征诗与刻资三方面探讨其编选,以期呈现清初诗坛的深层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日集》 编选 体例 原则 征诗 刻资 清初诗坛
下载PDF
朱彝尊与清初诗坛的元诗接受
9
作者 岑瑶瑶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12期109-113,共5页
清初诗坛兴起宋元诗风。本文围绕朱彝尊的收藏、批评与创作三个环节,分析其对元诗的接受情况。朱彝尊积极访求元人诗集并撰写专题书目《潜采堂元人集目录》,他与众多好友互相借阅、传抄元诗文献,促进了元诗在清初的流通。将朱彝尊的元... 清初诗坛兴起宋元诗风。本文围绕朱彝尊的收藏、批评与创作三个环节,分析其对元诗的接受情况。朱彝尊积极访求元人诗集并撰写专题书目《潜采堂元人集目录》,他与众多好友互相借阅、传抄元诗文献,促进了元诗在清初的流通。将朱彝尊的元诗批评放诸诗学观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其在宏观上往往将宋元诗歌捆绑作为否定的对象,但具体就元代吴中文人、元人唱和、元人画作等多有赞赏。创作上朱彝尊引元人入诗,化用元诗典故,模拟元人诗作,开拓了诗歌创作的取材范围,以实践证明师法元人的可行性,为清人学习元诗、推动元诗经典化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彝尊 元诗接受 清初诗坛 元诗观
下载PDF
论清初诗坛的虞山派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永纪 《文学遗产》 1986年第4期89-96,共8页
一 虞山派是清初诗坛上影响很大的一个流派。在钱谦益的带动下,其家乡常熟一带诗学甚盛,形成了所谓的"虞山诗派"。虞山派在明末清初诗坛上,与以陈子龙为首的云间派、以吴伟业为首的娄东派,鼎足而三。除钱谦益外,冯舒、冯班兄弟以及... 一 虞山派是清初诗坛上影响很大的一个流派。在钱谦益的带动下,其家乡常熟一带诗学甚盛,形成了所谓的"虞山诗派"。虞山派在明末清初诗坛上,与以陈子龙为首的云间派、以吴伟业为首的娄东派,鼎足而三。除钱谦益外,冯舒、冯班兄弟以及钱陆灿、钱曾诸人,都是当时比较著名的诗人。虞山派在当时已为人们所公认。冯舒在《以明上人诗序》中明确宣称:"吾虞之言诗者",是反对以锺惺、谭元春为首的竟陵派的诗论和诗风的,在一些基本问题上是与竟陵派对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诗坛 虞山派 虞山诗派 钱谦益 竟陵派 云间派 陈子龙 吴伟业
原文传递
清初中州诗坛的构成与诗学取向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大勇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18,共4页
清初诗坛异彩纷披 ,而中州诗人群体为其中重要一翼。本文对薛所蕴、王铎及孟津诗派、彭而述、张文光、赵宾等一系列诗坛名家进行考证梳理 ,意在展现中州诗人群体在清初的整体面貌 。
关键词 清初诗坛 中州诗群 孟津诗派 诗史
下载PDF
清初诗坛对竟陵诗派的回护--兼论清初诗学对中 晚明诗学的承继
12
作者 代亮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9-140,共12页
清初诗坛对竟陵诗派特别是其领袖锺惺和谭元春的接受,具有多元面相和复调特征。有识之士反拨指责竟陵的风气,廓清锺、谭与其趋从者的界限,并揄扬其诗心、诗风与诗论中的精髓,肯定其在明诗发展链条中的地位。与此同时,众多诗坛翘楚的创... 清初诗坛对竟陵诗派特别是其领袖锺惺和谭元春的接受,具有多元面相和复调特征。有识之士反拨指责竟陵的风气,廓清锺、谭与其趋从者的界限,并揄扬其诗心、诗风与诗论中的精髓,肯定其在明诗发展链条中的地位。与此同时,众多诗坛翘楚的创作实践也不同程度地取法锺、谭。在此基础上,他们折衷七子与竟陵,力图消弭门户之争,呈现出兼容并蓄的趋向,从而催生了回护竟陵诗派的潜流。这一潜流虽然在后世受到了极大的遮蔽,却是竟陵诗派在清初接受的重要侧面,也展现出清初诗学与明代中后期诗学一脉相承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诗坛 竟陵诗派 回护
原文传递
王渔洋——清初诗坛上充满矛盾的“一代正宗”
13
作者 张光兴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8-13,共6页
清代诗坛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流派多、诗人多。在那多如繁星的诗人中,清初'神韵派'领袖王渔洋大概要算最显赫的一位。他'诗笔纵横,上溯八代、四唐之源,旁涵宋、金、元、明之变,体兼众美,妙极天成,……首推为本朝大家’。(... 清代诗坛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流派多、诗人多。在那多如繁星的诗人中,清初'神韵派'领袖王渔洋大概要算最显赫的一位。他'诗笔纵横,上溯八代、四唐之源,旁涵宋、金、元、明之变,体兼众美,妙极天成,……首推为本朝大家’。(《带经堂诗话·纂例》)渔洋曾以其大雅之才,独领风骚,文坛主盟达半世纪之久,被诗家奉为'一代正宗'。但对他的评价,并非如沈德潜所说的'终身无异词'。(《清诗别裁集》卷四)由于各流派间出于门户之见,常常相互弹射、排挤,渔洋一派自然成了众矢之的。加上,生前遇个赵秋谷与之分庭抗礼,身后又有袁随园对其百般诋讦。于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渔洋 清初诗坛 清诗别裁集 带经堂诗话 神韵派 赵秋谷 诗家 本朝 神韵说 诗格
原文传递
重新评价清初京师贰臣诗人的文学史地位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丽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2-96,共5页
在清代诗歌发展史中,清初诗歌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为整个清代的诗歌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作为清初诗歌创作主体——遗民诗人与贰臣诗人,理应进入学界研究的视野,得到相应的重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以往学术界囿于传统的政治道德观念... 在清代诗歌发展史中,清初诗歌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为整个清代的诗歌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作为清初诗歌创作主体——遗民诗人与贰臣诗人,理应进入学界研究的视野,得到相应的重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以往学术界囿于传统的政治道德观念,对清初诗坛贰臣诗人群体的评价多失客观。近年来,随着学术气氛的宽松与研究视角的转换,上述现象逐渐得到改变,但对贰臣诗人的研究仍有大量的空白领域,如清初的京师贰臣诗人群体,这是一个在清初诗坛有着重要影响、对清初诗歌发展的走向起到了重要作用的诗歌群体。因此,本文力求立足历史与文本,以期还原这个群体在清代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京师贰臣诗人 遗民诗人 清初诗坛
下载PDF
论清初文坛对明文的反思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金松 《文学评论丛刊》 CSSCI 2011年第2期24-38,共15页
历经明清易代的士人大多有这样的一个学术经历:总结明王朝灭亡的历史经验教训,反思导致明王朝灭亡的各种因素,这包括政治、经济、思想学术、文学等方面。作为治中国文学史者,自然是关注当时士人对文学的反思。从正统的眼光来看,文学的... 历经明清易代的士人大多有这样的一个学术经历:总结明王朝灭亡的历史经验教训,反思导致明王朝灭亡的各种因素,这包括政治、经济、思想学术、文学等方面。作为治中国文学史者,自然是关注当时士人对文学的反思。从正统的眼光来看,文学的代表性文类是诗与文。而关于清初士人对明诗的反思,蒋寅先生已著有《论清初诗坛对明诗的反思》一文,作了极为深入的探讨,无须笔者置喙。因此,笔者不揣谫陋,拟探讨清初文坛对明文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创作 唐宋派 秦汉派 清初诗坛 前后七子 大人先生 蒋寅 文类 载道 明王朝
下载PDF
论清初浪漫主义诗人屈大均
16
作者 朱则杰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38-44,共7页
清初的遗民诗界,闪烁着无数璀灿的群星。在这个诗人群中,有不少作家在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显示出鲜明的特色。浪漫主义诗人屈大均,就是这样的一位佼佼者。屈大均(1630~1696),字翁山,初名邵龙,又作绍隆,字介子。
关键词 浪漫主义诗人 遗民诗人 岭南三大家 骚余 陈恭尹 仙气 诗人群 故国之思 江左三大家诗钞 清初诗坛
下载PDF
《唐贤三昧集》三卷
17
作者 范玉红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清)王士祯辑清光绪九年(1883)翰墨园刻朱墨套印本王士祯是清初诗坛上“神韵说”的倡导者,他论诗以“神韵”为宗,鼓吹“妙悟”“兴趣”,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诗的最高境界,强调淡远的意境和含蓄的语言。全书选盛唐王维、储光羲、... (清)王士祯辑清光绪九年(1883)翰墨园刻朱墨套印本王士祯是清初诗坛上“神韵说”的倡导者,他论诗以“神韵”为宗,鼓吹“妙悟”“兴趣”,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诗的最高境界,强调淡远的意境和含蓄的语言。全书选盛唐王维、储光羲、孟浩然、刘眘虚、常建、高适等42人,448首诗,而不选李白、杜甫作品。王士祯对严羽“盛唐诸人,唯在兴趣”之说,别有神会,因而“录其尤隽永超诣者”而存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诗坛 王士祯 妙悟 严羽 孟浩然 论诗 储光羲 光绪九年
下载PDF
开府江南的宋荦与“江左十五子” 被引量:9
18
作者 马大勇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8期18-22,共5页
在康熙诗坛,宋荦尝一度与王渔洋并称诗坛盟主,声誉颇著。然其诗史地位却难以从创作认知,而 是主要体现于他对“江左十五子”诗歌集群的建设。“江左十五子”是考察清初诗坛向清中叶诗坛过渡的一个关 键性诗歌群体,由他们与宋荦共同推扬... 在康熙诗坛,宋荦尝一度与王渔洋并称诗坛盟主,声誉颇著。然其诗史地位却难以从创作认知,而 是主要体现于他对“江左十五子”诗歌集群的建设。“江左十五子”是考察清初诗坛向清中叶诗坛过渡的一个关 键性诗歌群体,由他们与宋荦共同推扬的创作风气从正负两方面对清中叶诗坛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荦 “江左十五子” 清初诗坛 清中叶诗坛
下载PDF
读屈大均《广东新语·贪吏》篇札记
19
作者 关汉华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8-159,共2页
关键词 屈大均 广东 新语 札记 民族气节 社会经济发展 清初诗坛 贪官污吏
下载PDF
论王渔洋在《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地位
20
作者 门庭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3-54,共2页
王渔洋是"有清一代被王朝政权认可的开国宗臣"[1]421。他主盟清初诗坛近50年,其诗歌创作与"神韵"诗风,因特定历史环境的促动,成为"一代风气之所主",左右着康熙朝大江南北整个诗坛。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王渔洋 清初诗坛 诗歌创作 历史环境 康熙朝 特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