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瓣下结构保留方式对二尖瓣置换术后瓣膜下游湍流剪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斌 张桂敏 +5 位作者 孙毅 张浒 杨百辉 马润伟 宋怡 王炜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20-23,共4页
目的观察瓣下结构保留方式对二尖瓣置换术后猪瓣膜下游湍流剪应力(TSS)的影响。方法滇南小耳猪27只,在全麻气管插管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随机分为A、B、C组,各9只,分别采用单叶机械瓣膜、双叶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行二尖瓣置换。每... 目的观察瓣下结构保留方式对二尖瓣置换术后猪瓣膜下游湍流剪应力(TSS)的影响。方法滇南小耳猪27只,在全麻气管插管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随机分为A、B、C组,各9只,分别采用单叶机械瓣膜、双叶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行二尖瓣置换。每组又分为3个小组,各3只,A1、B1、C1组未保留瓣下结构,A2、B2、C2组保留后瓣瓣下结构,A3、B3、C3组保留全瓣瓣下结构。采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检测各组人工心瓣下游湍流剪应力。结果猪单叶瓣膜置换术后二尖瓣下游两核心区位点TSS组间比较P均>0.05,边界位点TSS组间比较P均<0.05,保留后瓣瓣下结构者高于不保留瓣下结构者,低于全保留瓣下结构者(P均<0.05)。猪双叶瓣膜置换术后、生物瓣膜置换术后二尖瓣下游两核心区位点TSS组间比较P均>0.05,边界位点TSS不保留瓣下结构者和保留后瓣瓣下结构者相比P>0.05,全保留瓣下结构者高于不保留瓣下结构和保留后瓣瓣下结构者(P均<0.05)。结论采用单叶机械瓣行二尖瓣置换术保留后瓣和保留全瓣均可引起跨瓣血流湍流强度增大,且保留全瓣高于保留后瓣者;采用双叶瓣膜和生物瓣膜者,保留后瓣瓣下结构不会导致跨瓣血流湍流强度增大,但保留全瓣可引起跨瓣血流湍流强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瓣膜 瓣下结构 二尖瓣置换术 湍流剪应力
下载PDF
二尖瓣狭窄下游湍流剪应力体内多普勒超声定量检测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桂敏 石应康 +5 位作者 唐红 张尔永 郭仲三 樊瑜波 蒲放 曾智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1-75,88,共6页
为建立与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相结合的人体二尖瓣狭窄下游湍流剪应力 (Turbulent shear stree,TSS)多普勒超声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多普勒超声技术对正常人和不同程度二尖瓣狭窄病人组的二尖瓣下游血流速度频谱等指标进行多位点记录 ... 为建立与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相结合的人体二尖瓣狭窄下游湍流剪应力 (Turbulent shear stree,TSS)多普勒超声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多普勒超声技术对正常人和不同程度二尖瓣狭窄病人组的二尖瓣下游血流速度频谱等指标进行多位点记录 ,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测算出相关位点 TSS大小。结果表明不同程度二尖瓣狭窄组的二尖瓣下游核心位点 TSS与相对扰动强度 (Relative turbulent intensity,Irel)始终低于边界各位点 ;边界位点 TSS、Irel和流场均匀性等指标在正常对照和不同程度狭窄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并均与有效瓣口面积 (Effective orifice area,EOA)明显相关。结论为二尖瓣有效开口面积越小 ,狭窄越重 ,射流边界 TSS和 Irel越大 ,射流核心区 TSS明显低于边界。研究结果显示 :应用与计算机图像分析相结合的多普勒超声技术所测人体二尖瓣狭窄下游 TSS与流场均匀性等常规多普勒超声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能共同反映不同狭窄程度病人瓣区血流动力学变化 ,因此表明本方法能比较准确地刻画人体二尖瓣狭窄下游 TSS的大小 ,并且 ,还具有安全无创、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可用于瓣膜病病人瓣区流场中 TSS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湍流剪应力 多普勒超声 方法学
下载PDF
瓣后血流湍流剪应力在体无创测量技术 被引量:5
3
作者 樊瑜波 蒲放 +3 位作者 蒋文涛 陈君楷 张桂敏 石应康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3-138,共6页
本文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彩色超声多普勒速度图像分析的瓣后血流湍流剪应力的在体无创测量的数值方法及软件。首先通过图像处理和图像分析得到待测位点至少 5个心动周期的速度曲线 ,然后在每个周期获取该位点N(N≥ 5 )个时刻的瞬时速度信... 本文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彩色超声多普勒速度图像分析的瓣后血流湍流剪应力的在体无创测量的数值方法及软件。首先通过图像处理和图像分析得到待测位点至少 5个心动周期的速度曲线 ,然后在每个周期获取该位点N(N≥ 5 )个时刻的瞬时速度信息 ,由此计算该位点的速度扰动并进一步计算法向雷诺应力和湍流剪应力。软件包括图像捕获、图像预处理、交互式速度获取以及湍流剪应力计算等功能 ,并使用了多媒体数据库对数据和图像进行管理。实际应用表明 ,该方法和软件是一种方便可行的在体无创测量瓣后血流湍流剪应力的手段 ,可为一些瓣膜疾病的诊断和人工心瓣的性能评估提供有效的血液动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后血流 湍流剪应力 在体无创测量 心瓣 软件
下载PDF
二尖瓣狭窄下游湍流剪应力与心瓣膜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桂敏 石应康 +5 位作者 唐红 张尔永 郭仲三 樊渝波 蒲放 曾智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17-221,共5页
目的 明确二尖瓣狭窄下游湍流剪应力 (turbulent shear stress,TSS)与心瓣膜损害的关系 ,为在细胞水平研究 TSS致心瓣膜内皮损伤提供前期研究。 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与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以 14例正常人为对照 (对照组 ) ,对 ... 目的 明确二尖瓣狭窄下游湍流剪应力 (turbulent shear stress,TSS)与心瓣膜损害的关系 ,为在细胞水平研究 TSS致心瓣膜内皮损伤提供前期研究。 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与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以 14例正常人为对照 (对照组 ) ,对 1998年 1~ 4月在我院就诊的 47例二尖瓣狭窄患者 (观察组 )心瓣膜病变及其下游 TSS进行 2年的随访动态观测。 结果 观察组随访期间心瓣膜病变与其下游 TSS均呈明显加重趋势 (P<0 .0 5 ) ,且二者显著相关 (r=0 .82 ,0 .86 ) ;此外 ,TSS的大小和分布与心瓣膜不同部位病变的严重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对应关系。结论 二尖瓣狭窄下游所产生的湍流剪应力是构成患者心瓣膜病变进行性加重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加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湍流剪应力 瓣膜损害 人体
下载PDF
保留相同瓣下结构比较不同人工瓣膜下游湍流剪应力的差异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斌 张桂敏 +3 位作者 孙毅 杨百晖 张浒 黄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7期6906-6909,共4页
背景:保留瓣下结构可引起瓣膜下游血流受阻,目前有关保留瓣下结构不同人工瓣膜下游血流受阻情况的定量研究尚不深入。目的:比较保留相同瓣下结构、不同类型人工瓣膜下游血流动力学性能的优劣。方法:按常规二尖瓣置换方法,在全麻气管插... 背景:保留瓣下结构可引起瓣膜下游血流受阻,目前有关保留瓣下结构不同人工瓣膜下游血流受阻情况的定量研究尚不深入。目的:比较保留相同瓣下结构、不同类型人工瓣膜下游血流动力学性能的优劣。方法:按常规二尖瓣置换方法,在全麻气管插管体外循环下建立标准的猪二尖瓣置换模型。按未保留瓣下结构、保留后瓣瓣下结构以及保留全瓣瓣下结构3种术式处理猪的二尖瓣及其瓣下结构,置换的瓣膜类型为单叶机械瓣膜、双叶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采用多普勒超声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猪保留相同瓣下结构的不同类型的人工瓣膜下游湍流剪应力进行体内定量实验。结果与结论:未保留瓣下结构的单叶双叶机械人工瓣膜下游血流动力学性能相当,均较生物瓣膜差。保留相同瓣下结构的不同类型人工瓣膜置换后其下游的血流动力学性能以生物瓣膜最佳,双叶机械瓣膜次之,单叶瓣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瓣下结构 湍流剪应力 人工心瓣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二尖瓣狭窄手术前后下游湍流剪应力的多普勒超声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桂敏 石应康 +5 位作者 唐红 张尔永 郭仲三 樊渝波 蒲放 曾智 《心脏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 :明确二尖瓣狭窄患者瓣膜病变及其下游湍流剪应力 (turbulentshear stress,TSS)与手术时机和预后之间的关系 ,为选择合适的诊治手段和最佳手术时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与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以正常人为对照 ,对一... 目的 :明确二尖瓣狭窄患者瓣膜病变及其下游湍流剪应力 (turbulentshear stress,TSS)与手术时机和预后之间的关系 ,为选择合适的诊治手段和最佳手术时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与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以正常人为对照 ,对一组接受经皮球囊二尖瓣狭窄扩张术或闭式二尖瓣分离术患者术前后与随访期间瓣膜下游TSS进行检测 ,同期对另一组非手术患者进行 TSS随访观测。结果 :术后 TSS较术前显著改善 (P<0 .0 5 ) ,而与正常对照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P<0 .0 5 )。手术患者两次随访前后 TSS等指标的增加值均显著低于非手术患者 (P<0 .0 5 )。结论 :对于中、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 ,球囊扩张术或闭式分离术不能达到根治目的 ,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缓病情加重的作用。从远期疗效的角度上 ,考虑到术后残留狭窄下游 TSS仍将导致瓣膜病变进行性加重 ,建议推广超声心动图普查 ,有助于早期发现该病 ,同时可以考虑将手术时机选择在瓣膜病变早期、瓣叶和瓣下结构尚无明显损害时 ,以彻底解除瓣口狭窄、消除 T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手术 湍流剪应力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超声 预后 手术时机
下载PDF
与多普勒超声相结合的人体二尖瓣狭窄下游湍流剪应力二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桂敏 石应康 +3 位作者 郭仲三 唐红 张尔永 樊渝波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03-209,共7页
目的探讨一种与多普勒超声相结合的人体二尖瓣狭窄下游湍流剪应力二维有限元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多普勒超声无创检测技术,将体内实时采集到的左心腔二维超声图像和左房、左室壁平均运动速度作为边界条件,对一组二尖瓣狭窄病人随访期间二... 目的探讨一种与多普勒超声相结合的人体二尖瓣狭窄下游湍流剪应力二维有限元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多普勒超声无创检测技术,将体内实时采集到的左心腔二维超声图像和左房、左室壁平均运动速度作为边界条件,对一组二尖瓣狭窄病人随访期间二尖瓣下游湍流剪应力(turbulentshearstress,TSS)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二维有限元分析。结果有限元分析显示:TSS在两次随访前后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瓣膜病变Wilkin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80~0.82);无论病变和狭窄程度怎样,跨瓣血流核心区位点TSS始终低于边界各位点,其最大值<80N/m2,结果同以往研究结论一致。结论二尖瓣狭窄下游所产生的TSS与瓣膜病变进展密切相关。有限元法对局部瓣区和整个流场中TSS和速度大小与分布的描述较为完整而详细,因此它与多普勒超声技术相结合,使心瓣流场中TSS的体内定量研究既全面而又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湍流剪应力 二尖瓣狭窄 超声波诊断
下载PDF
瓣下结构对人工心瓣下游湍流剪应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浒 杨百晖 +3 位作者 张桂敏 李甘牛 孙毅 李斌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2期198-200,共3页
目的在二尖瓣置换动物模型上研究不同瓣下结构保留术式对人工心瓣下游TSS的影响。方法建立二尖瓣置换术动物模型,采用热线流速仪实测三种瓣下结构保留术式人工二尖瓣下游核心区和边界区6个测量点的TSS。结果三种保留术式人工心瓣下游核... 目的在二尖瓣置换动物模型上研究不同瓣下结构保留术式对人工心瓣下游TSS的影响。方法建立二尖瓣置换术动物模型,采用热线流速仪实测三种瓣下结构保留术式人工二尖瓣下游核心区和边界区6个测量点的TSS。结果三种保留术式人工心瓣下游核心区TSS无统计学差异,边界区保留后瓣组与未保留组TSS无统计学差异,保留全瓣组TSS高于未保留组和保留后瓣组(P<0.05)。结论未保留瓣下结构和保留后瓣瓣下结构人工心瓣下游血流流场边界区TSS较全瓣瓣下结构保留小,血流动力学性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下结构 湍流剪应力 热线流速仪 二尖瓣置换
下载PDF
心瓣流场中湍流剪应力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桂敏 石应康 唐红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26-228,共3页
本文从方法学的角度对目前心瓣流场中湍流剪应力体内外研究方法与检测技术及其优缺点进行了综合评估 .鉴于诸多方法各自具有的不足 ,有关湍流剪应力的研究迄今尚缺乏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指出体内无创研究是今后湍流剪应力方法学研究的... 本文从方法学的角度对目前心瓣流场中湍流剪应力体内外研究方法与检测技术及其优缺点进行了综合评估 .鉴于诸多方法各自具有的不足 ,有关湍流剪应力的研究迄今尚缺乏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指出体内无创研究是今后湍流剪应力方法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不断普及的MRI与逐步完善的多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将成为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瓣膜 湍流 湍流剪应力 方法学 体外研究 体内研究 TSS RNS
下载PDF
二尖瓣狭窄下游湍流剪应力与流场均匀性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张桂敏 石应康 +4 位作者 唐红 张尔永 郭仲三 樊渝波 蒲放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46-547,共2页
目的 了解二尖瓣狭窄下游跨瓣血流流场中不同位点湍流剪应力 (turbulentshearstress,TSS)大小与流场均匀性和狭窄程度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普勒超声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对一组不同程度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下游不同位点的TSS与... 目的 了解二尖瓣狭窄下游跨瓣血流流场中不同位点湍流剪应力 (turbulentshearstress,TSS)大小与流场均匀性和狭窄程度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普勒超声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对一组不同程度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下游不同位点的TSS与流场均匀性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边界位点TSS、流场均匀性以及有效瓣口面积在不同狭窄程度组间均存在差异显著性 (P <0 0 5 ) ,且相互间明显相关 (r分别为 0 81~ 0 84和 0 82~ - 0 88)。结论 二尖瓣狭窄下游TSS集中分布于射流边界湍流区 ,狭窄越重 ,流场均匀性越差 ,TSS越大。TSS的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瓣膜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湍流剪应力 流场均匀性 相关性研究
原文传递
心瓣瓣膜区流场中湍流剪切应力对瓣膜损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万嘉 张桂敏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期100-103,共4页
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心血管疾病,在发展中国家,心瓣膜病的患病率高达2%~3%,风湿性心脏病是心脏瓣膜病的主要原因;在发达国家,心脏瓣膜病的患病率估计为2%,退行性变是心脏瓣膜病的主要原因[1]。心脏瓣膜病的主要病因除了风湿热与... 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心血管疾病,在发展中国家,心瓣膜病的患病率高达2%~3%,风湿性心脏病是心脏瓣膜病的主要原因;在发达国家,心脏瓣膜病的患病率估计为2%,退行性变是心脏瓣膜病的主要原因[1]。心脏瓣膜病的主要病因除了风湿热与退行性改变外,还有先天性畸形、黏液变性、缺血性坏死、感染和创伤等。探讨心脏瓣膜损坏的机制,风湿患者感染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后诱发机体的自身免疫性反应,导致心瓣膜及瓣下结构的不同部位粘连融合,瓣膜僵硬、变性、瓣缘卷缩等破坏,但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2-4]:当风湿等感染因素被控制后或某些先天性瓣膜疾病,随时间的推移,瓣膜仍旧出现进行性损害,另外,对应置换生物心脏瓣膜(bioprosthetic heart valve,BHV)的患者研究表明,血流湍急的二尖瓣位和主动脉瓣位,生物心脏瓣膜的衰败程度明显高于流速低缓的三尖瓣位[5-6]。究其原因,可能与瓣区血流动力学紊乱所产生的湍流剪应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剪应力 瓣膜损害
下载PDF
重型燃气轮机DLN燃烧室环形区的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雷俊勇 李宇红 +1 位作者 由长福 祁海鹰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0-344,共5页
为了研究一种引进的燃气轮机干式低污染燃烧室性能并探索其设计方法,采用数值方法计算了该燃烧室环形区的流场和温度场,发现环形区存在燃烧效率低、污染物生成高等不足之处.对可能的设计思路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两种结构改进方案,... 为了研究一种引进的燃气轮机干式低污染燃烧室性能并探索其设计方法,采用数值方法计算了该燃烧室环形区的流场和温度场,发现环形区存在燃烧效率低、污染物生成高等不足之处.对可能的设计思路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两种结构改进方案,数值计算表明,改进方案可显著提高燃烧效率并降低污染物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燃气轮机 干式低污染燃烧室 计算流体力学 湍流剪应力输运模型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体内定量检测人工心瓣下游TSS方法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浒 杨百晖 +4 位作者 张桂敏 王钰 李甘牛 孙毅 李斌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验证多普勒超声检测结合图形分析软件计算TSS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方法建立二尖瓣置换术动物模型,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结合软件计算和热线流速仪实测三种人工瓣膜下游6个测量点的TSS的对比研究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得到的TSS... 目的验证多普勒超声检测结合图形分析软件计算TSS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方法建立二尖瓣置换术动物模型,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结合软件计算和热线流速仪实测三种人工瓣膜下游6个测量点的TSS的对比研究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得到的TSS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分析呈正相关(r=0.91,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结合软件分析计算TSS是一种比较客观准确的体内无创检测TSS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剪应力 多普勒超声 热线流速仪 二尖瓣置换
下载PDF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s and hydrodynamic flow analysis of nanofluids over a plate 被引量:4
14
作者 AOUINET Hana DHAHRI Maher +2 位作者 SAFAEI Mohammad Reza SAMMOUDA Habib ANQI Ali 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3340-3353,共14页
A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log-law behavior for the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of a wall-bounded flow is performed over a flat plate immersed in three nanofluids(Zn O-water,SiO_(2)-water,TiO_(2)-water).Numerical simula... A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log-law behavior for the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of a wall-bounded flow is performed over a flat plate immersed in three nanofluids(Zn O-water,SiO_(2)-water,TiO_(2)-water).Numerical simulations using CFD code a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boundary layer and the hydrodynamic flow.To validate the current numerical model,measurement points from published works were used,and the compared results were in good compliance.Sim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for the velocity series of 0.04,0.4 and 4 m/s and nanoparticle concentrations0.1% and 5%.The influence of nanoparticles’ concentration on velocity,temperature profiles,wall shear stress,and turbulent intensity was investigated.The obtain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iscous sub-layer,the buffer layer,and the loglaw layer along the potential-flow layer could be analyzed based on their curving quality in the regions which have just a single wall distance.It was seen that the viscous sub-layer is the biggest area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areas.Alternatively,the section where the temperature changes considerably correspond to the thermal boundary layer’s thickness goes a downward trend when the velocity decreases.The thermal boundary layer gets deep away from the leading edge.However,a rise in the volume fraction of nanoparticles indicated a minor impact on the shear stress developed in the wall.In all cases,the thickness of the boundary layer undergoes a downward trend as the velocity increases,whereas increasing the nanoparticle concentrations would enhance the thickness.More precisely,the log layer is closed with log law,and it is minimal between Y^(+)=50 and Y^(+)=95.The temperature for nanoparticle concentration φ=5%is higher than that for φ=0.1%,in boundary layers,for all studied nanofluids.However,it is established that the behavior is inverted from the value of Y^(+)=1 and the temperature for φ =0.1%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case of φ =5%.For turbulence intensity peak,this peak exists at Y^(+)=100 for v=4 m/s,Y^(+)=10 for v=0.4 m/s and Y^(+)=8 for v=0.04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s nanofluids hydrodynamic flow wall shear stress turbulent intensity
下载PDF
Influence of Collective Boulder Array on the Surrounding Time-averaged and Turbulent Flow Fields 被引量:2
15
作者 Achilleas G.TSAKIRIS A.N.Thanos PAPANICOLAOU +1 位作者 Seyed M.HAJIMIRZAIE James H.J.BUCHHOLZ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4年第6期1420-1428,共9页
Arrays of large immobile boulders,which are often encountered in steep mountain streams,affect the timing and magnitude of sediment transport events through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the approach flow.Despite their impo... Arrays of large immobile boulders,which are often encountered in steep mountain streams,affect the timing and magnitude of sediment transport events through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the approach flow.Despite their importance in the quantification of the bedload rate,the collective influence of a boulder array on the approach timeaveraged and turbulent flow field has to date been overlooked.The overarching objective is,thus,to assess the collective effects of a boulder array on the time-averaged and turbulent flow fields surrounding an individual boulder within the array,placing particular emphasis on highlighting the bed shear stress spatial variability.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pursued by resolving and comparing the timeaveraged and turbulent flow fields developing around a boulder,with and without an array of isolated boulders being pres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s of an individual boulder on the time-averaged streamwise velocity and turbulence intensity were limited to the boulder's immediate vicinity in the streamwise(x/d c < 2-3) and vertical(z/d c < 1) directions.Outside of the boulder's immediate vicinity,the time-averaged streamwise velocity was found to be globally decelerated.This global deceleration was attributed to the form drag generated collectively by the boulder array.More importantly,the boulder array reduced the applied shear stress exerted on theindividual boulders found within the array,by absorbing a portion of the total applied shear.Furthermore,the array was found to have a "homogenizing" effect on the near-bed turbulence thus significantly reducing the turbulence intensity in the near-bed region.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the collective boulder array bears a portion of the total applied bed shear stress as form drag,hence reducing the available bed shear stress for transporting incoming mobile sediment.Thus,the effects of the boulder array should not be ignored in sediment transport predictions.These effects are encapsulated in this study by Equation(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ulder array Form drag Bed shear stress Time-averaged velocity Turbulence intensity
下载PDF
A Study on Reynolds Shear Stress Measurement by LDV
16
作者 Mizue Munekata, Hideki Ohba, Kazuyoshi Matsuzaki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Science, Kumamoto University, 2-39-l, Kurokami, Kumamoto, 860-8555, Japan)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0-25,共6页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by Laser Doppler Velocimetry (LDV) are compared with the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 by Eggels et al.[1] for a cylindrical pipe flow. In the case of a pipe flow, the bias error for mean ...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by Laser Doppler Velocimetry (LDV) are compared with the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 by Eggels et al.[1] for a cylindrical pipe flow. In the case of a pipe flow, the bias error for mean velocity is very small, because the local turbulent intensity is very small all over the pipe cross section. However the difference of the combination of u’ and v’ have considerable effects on Reynolds shear stress. From our investig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selection of coincidence time that is a necessary parameter for combination of u’ and v’ is more important in obtaining the accurate Reynolds shear stress. The suitable coincidence time is selectal for a jet flow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coincident bine method or equal time interval method with coincidence data is show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V flow measurement Reynolds shear stress pipe flow jet flow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