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气浮池溶气效率与水处理效果的研究
1
作者 王锋 穆薪宇 《供水技术》 2023年第1期43-45,共3页
本文以高速气浮池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溶气压力、不同回流比、不同释放高度条件下的溶气效率及浊度去除率。结果表明:溶气系统的溶气效率与浊度去除率呈现正相关,溶气效率能够决定高速气浮工艺的水处理效果。通过综合考虑能耗及... 本文以高速气浮池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溶气压力、不同回流比、不同释放高度条件下的溶气效率及浊度去除率。结果表明:溶气系统的溶气效率与浊度去除率呈现正相关,溶气效率能够决定高速气浮工艺的水处理效果。通过综合考虑能耗及水处理效果,确定溶气压力为0.40~0.45 MPa、回流比为8%~10%以及释放高度为1.3 m时的工况参数下高速气浮工艺处理效果最优,在此条件下,浊度的去除率均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 溶气效率 浊度 水处理
下载PDF
压力溶气气浮工艺中溶气效率测定方法述评 被引量:7
2
作者 陈福泰 王红宇 +1 位作者 王东升 栾兆坤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3,共3页
气浮工艺中溶气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回流水量的大小 ,即决定着运行费用的高低。对气浮工艺设计者和运营者来讲 ,达到并维持较高溶气效率是优先考虑的问题 ,而对新型气浮设备研发者而言 ,了解并确定其在不同工况下的溶气效率也是至关重要... 气浮工艺中溶气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回流水量的大小 ,即决定着运行费用的高低。对气浮工艺设计者和运营者来讲 ,达到并维持较高溶气效率是优先考虑的问题 ,而对新型气浮设备研发者而言 ,了解并确定其在不同工况下的溶气效率也是至关重要的。就已有溶气效率的测定方法进行了分类介绍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浮工艺 溶气效率 测定方法 回流水量
下载PDF
溶气水饱和度对气浮净水溶气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广丰 张国忠 李文华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45-48,共4页
对气浮净水系统中溶气水饱和度进行了理论分析 ,认为液相传质系数、气液交换界面系数、溶气时间及溶气温度是影响溶气效率的主要因素 .提出气体静态溶解和动态溶解的概念 ,并推导出溶气水相对饱和度的计算式 .认为在溶气和释气过程连续... 对气浮净水系统中溶气水饱和度进行了理论分析 ,认为液相传质系数、气液交换界面系数、溶气时间及溶气温度是影响溶气效率的主要因素 .提出气体静态溶解和动态溶解的概念 ,并推导出溶气水相对饱和度的计算式 .认为在溶气和释气过程连续进行时 ,静态溶气时溶气水达到饱和需时较长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净水 溶气效率 静态 动态
下载PDF
加压气浮法净水效果研究──溶气效率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宋今朝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3期41-43,共3页
通过理论分析,导出了加压溶气系统的溶气效率公式,找出了影响溶气效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强化溶气效果的几点措施,为溶气装置的设计和研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加压浮法 溶气效率 传质系数 紊动
下载PDF
射流加压溶气系统溶气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玉林 时真男 +1 位作者 徐志霞 尹莲凤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1-63,共3页
应用气浮法处理煤矿井下排水 ,采用射流加压溶气系统对溶气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进水流量、压力降、停留时间、布水装置、循环流量、温度等都会影响溶气效率 ,而压力大小的改变对溶气效率无显著影响。并得出射流加... 应用气浮法处理煤矿井下排水 ,采用射流加压溶气系统对溶气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进水流量、压力降、停留时间、布水装置、循环流量、温度等都会影响溶气效率 ,而压力大小的改变对溶气效率无显著影响。并得出射流加压溶气系统试验最佳运行参数 :Q =0 4 0m3/h ;ΔP =0 0 5MPa ;溶气压力 0 2 0~ 0 3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加压系统 溶气效率 影响因素 最佳运行参数
下载PDF
动态气泡柱法测定溶气效率
6
作者 范跃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82年第4期495-500,共6页
水处理的气浮的系统的一个主要设计参数是溶气水回流比或者是相应的气水比,因此必需确定溶气缸的溶气效率。本文提出的测定溶气效率的气泡柱法,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所得结果的再现性较好。
关键词 设计参数 回流比 汽缸 动元件 溶气效率 水比
下载PDF
溶释气效率测定及计算方法浅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文海 任雪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20-22,共3页
加压溶气气浮工艺在水处理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溶释气效率是加压溶气设备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它反映设备的溶气性能,所以准确测定和计算溶释气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提出一种典型的溶释气效率测定方法,对其误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 加压溶气气浮工艺在水处理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溶释气效率是加压溶气设备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它反映设备的溶气性能,所以准确测定和计算溶释气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提出一种典型的溶释气效率测定方法,对其误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修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气效率 测定 误差分析
下载PDF
气浮净水自换气溶气法溶解度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广丰 朴明波 李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76-677,共2页
对加压气浮净水系统中溶气水饱和溶解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和量化,认为一般情况下溶气罐中混合气体的饱和溶解度比新鲜空气低10%左右。提出一种新的自换气式溶气方法,在不排出溶气罐中旧气体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强化溶解,再泵入新鲜空气,可使... 对加压气浮净水系统中溶气水饱和溶解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和量化,认为一般情况下溶气罐中混合气体的饱和溶解度比新鲜空气低10%左右。提出一种新的自换气式溶气方法,在不排出溶气罐中旧气体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强化溶解,再泵入新鲜空气,可使溶气罐中混合气体的平均亨利常数提高,在相同条件下溶气水的饱和溶解度随之提高,相应的泵水量及系统能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浮净水系统 自换方法 解度 溶气效率 亨利常数
下载PDF
加压溶气气浮设备理论溶气量的计算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文海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5-38,共4页
本文通过对加压溶气过程的分析 ,建立了理想加压溶气过程模型 ,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新的理论溶气量计算公式 ,并与现有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加压 浮设备 计算 溶气效率 理论 给排水 水处理
下载PDF
高效加压溶气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廖振方 宋秋萍 +1 位作者 彭万龙 贺荣贵 《贵州环保科技》 1997年第4期6-8,共3页
分析了影响射流气浮溶气效率的诸因素,设计了一套有较高溶气效率的射流加压溶气系统——水泵—射流—填料罐系统,通过对某厂生活污水的处理,实验证明了这套系统的有效性。
关键词 溶气效率 射流器 填料罐 生活污水 污水处理
下载PDF
压力气浮法中喷淋式溶气罐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翼孙 胡斌 金兆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1982年第4期63-70,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项快速、简便、精度高的释气量测试技术,利用该技术对影响喷淋式溶气罐溶气效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了温度、喷淋密度、吸收床填料种类及高度是影响溶气效率的主要因素。得出了喷淋式溶气罐的设计参数,并... 本文提出了一项快速、简便、精度高的释气量测试技术,利用该技术对影响喷淋式溶气罐溶气效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了温度、喷淋密度、吸收床填料种类及高度是影响溶气效率的主要因素。得出了喷淋式溶气罐的设计参数,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初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淋式 溶气效率 浮法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加压溶气浮渣法处理酸性含重金属离子废水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绍威 《环境保护》 CAS 1988年第11期14-16,共3页
加压溶气浮渣法在造纸、印染、电镀、炼油、化工、制革等行业的废水处理上获得广泛应用,但是在冶金系统,尤其是在有色金属行业应用的不多。天津市有色金属轧延厂全厂酸性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的工程设计中,采用了这一处理工艺,现将其工... 加压溶气浮渣法在造纸、印染、电镀、炼油、化工、制革等行业的废水处理上获得广泛应用,但是在冶金系统,尤其是在有色金属行业应用的不多。天津市有色金属轧延厂全厂酸性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的工程设计中,采用了这一处理工艺,现将其工艺设计概要做一简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重金属离子废水 加压 浮渣 废水处理 处理废水 有色金属 酸性 絮凝剂 溶气效率 矾花
下载PDF
气浮法处理煤矿井下排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茁 张玉林 +2 位作者 彭光华 孙广垠 姚建新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03年第2期127-129,共3页
对气浮法处理煤矿井下排水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气浮法加过滤处理煤矿井下排水,当悬浮物含量小于500mg/L,水温为15℃,溶气压力为0.30MPa时,实际溶气效率大于70%,反应最佳GT值在13000~18000之间,添加剂投量以0.1~0.3mg/L为宜;... 对气浮法处理煤矿井下排水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气浮法加过滤处理煤矿井下排水,当悬浮物含量小于500mg/L,水温为15℃,溶气压力为0.30MPa时,实际溶气效率大于70%,反应最佳GT值在13000~18000之间,添加剂投量以0.1~0.3mg/L为宜;回流比的增加可提高处理效率,混凝剂用量的增加可提高处理的水质,处理后的水质可满足工业用水要求.该工艺处理效率高,投资省,占地少,投药量少,是一种简便实用可行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法 煤矿井下排水 试验研究 溶气效率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用新型螺旋射流气浮机处理含油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国华 赵京 +2 位作者 师东阳 公永建 王振艳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3,共4页
针对传统射流气浮机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气体吸入量低、溶气效果差、溶气罐占地大等问题,以双膜理论、溶质渗透理论、表面更新理论为依据,采用螺旋喷嘴、旋转叶轮刀片和Z型板混合器等构件,对传统射流气浮机的气水混合、气泡重组与破碎... 针对传统射流气浮机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气体吸入量低、溶气效果差、溶气罐占地大等问题,以双膜理论、溶质渗透理论、表面更新理论为依据,采用螺旋喷嘴、旋转叶轮刀片和Z型板混合器等构件,对传统射流气浮机的气水混合、气泡重组与破碎方式进行优化。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螺旋射流气浮机在处理含油废水时,油去除率可达97.5%,效果较好,可在含油废水处理领域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射流 溶气效率 含油废水
下载PDF
气浮设备运行效果与除污效能研究
15
作者 田立平 王晓波 +3 位作者 郑振魁 亓华 马汇源 王永磊 《区域治理》 2021年第42期107-110,共4页
本文采用气浮设备处理黄河水库水,研究影响气浮设备性能的因素以及设备性能与除污染效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溶气压力为0.4MPa、进气量为24 mL/min时,设备的溶气效率达到最高值55%,气泡的平均粒径维持在0.24μm,溶解氧含量明显提高... 本文采用气浮设备处理黄河水库水,研究影响气浮设备性能的因素以及设备性能与除污染效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溶气压力为0.4MPa、进气量为24 mL/min时,设备的溶气效率达到最高值55%,气泡的平均粒径维持在0.24μm,溶解氧含量明显提高;设备在溶气压力为0.4MPa、进气量为24 mL/min和混凝剂投加量为6mg/L时对浊度、叶绿素a、TOC和UV254的去除率也分别达到95.76%、96.41%、34.21%和65.96%,污染物去除效果与设备性能参数变化呈正相关,说明设备性能影响着除污染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气效率 泡粒径 泡稳定时间
下载PDF
气浮设备溶释气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蕊 邱天 +1 位作者 夏科 陈旭辉 《中国检验检测》 2021年第5期15-17,共3页
溶释气效率是评估气浮设备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文本采用搭建的检测装置,搭配传统中空式、填料式、喷头式三种类型的溶气罐,探讨压力、温度、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溶释气效率的影响。试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压力、温度、停留时间与溶释... 溶释气效率是评估气浮设备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文本采用搭建的检测装置,搭配传统中空式、填料式、喷头式三种类型的溶气罐,探讨压力、温度、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溶释气效率的影响。试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压力、温度、停留时间与溶释气效率均呈正相关趋势,当压力控制在0.3~0.4MPa,停留时间3~4min,温度18~25℃时,可以实现低能耗运行下溶释气效率维持在80%以上的基本要求。在相同条件下,填料式、喷头式等结构改进型溶气罐较传统中空式可获得更优的溶释气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率 压力 温度 停留时间
原文传递
一种用于油田水处理的新型溶气设备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步超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3,共4页
为了提高油田水处理中气浮溶气设备的溶气效率,通过对三种传质理论和溶气效率公式的分析,提出一种高效旋流溶气技术并研发了相应设备,对此设备的工作原理、构造、特点进行阐述。通过中试表明了该设备的高效性和经济性。此设备具有溶气... 为了提高油田水处理中气浮溶气设备的溶气效率,通过对三种传质理论和溶气效率公式的分析,提出一种高效旋流溶气技术并研发了相应设备,对此设备的工作原理、构造、特点进行阐述。通过中试表明了该设备的高效性和经济性。此设备具有溶气效率高、占地小、调节灵活、能耗低等优点,可同时进行溶气和絮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水处理 设备 双膜理论 质渗透理论 表面更新理论 溶气效率
原文传递
一种用于油田水处理的新型溶气设备的研究
18
《水处理信息报导》 2015年第5期56-57,共2页
为了提高油田水处理中气浮溶气设备的溶气效率,通过对三种传质理论和溶气效率公式的分析,提出一种高效旋流溶气技术并研发了相应设备,对此设备的工作原理、构造、特点进行阐述。通过中试表明了该设备的高效性和经济性。此设备具有溶... 为了提高油田水处理中气浮溶气设备的溶气效率,通过对三种传质理论和溶气效率公式的分析,提出一种高效旋流溶气技术并研发了相应设备,对此设备的工作原理、构造、特点进行阐述。通过中试表明了该设备的高效性和经济性。此设备具有溶气效率高、占地小、调节灵活、能耗低等优点,可同时进行溶气和絮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气效率 水处理 设备 油田 种用 效率公式 传质理论 工作原理
原文传递
Effect of model errors in ambient air humidity on the aerosol optical depth obtained via aerosol hygroscopicity in eastern China in the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Climate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datasets
19
作者 CHANG Wenyuan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9年第3期162-169,共8页
This analysis of the multi-model aerosol optical depth (AOD) in eastern China using the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Climate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ACCMIP) datasets shows that the global models underestimate the ... This analysis of the multi-model aerosol optical depth (AOD) in eastern China using the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Climate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ACCMIP) datasets shows that the global models underestimate the AOD by 33% and 44% 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China, respectively, and decrease the relative humidity (RH) of the air in the surface layer to 71%–80%, which is less than the RH of 77%–92% in reanalysis meteorological datasets.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low biases in the RH partially account for the errors in the AOD. The AOD is recalculated based on the model aerosol concentrations and the reanalysis humidity data. Improving the mean value of the RH increases the multi-model annual mean AOD by 45% in southern China and by 33% in June–August in northern China. This method of improving the AOD is successful in most of the ACCMIP models, but it is unlikely to be successful in GISS-E2-R, in which the plot of its AOD efficiency against RH strongly deviates from the rest of the models. The effect of the improvement in the modeled RH on the AOD depends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aerosols. The shape error in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the RH is likely to be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error in the mean value of the RH, but this requires further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Climate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aerosol optical depth efficiency relative humidity aerosol hygroscopicity
下载PDF
Filtration of fine particles in atmospheric aerosol with electrospinning nanofibers and its size distribution 被引量:7
20
作者 LI Juan SHI XiaoFei +4 位作者 GAO Feng LIU LuQi CHEN Rui CHEN ChunYing ZHANG Zho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239-243,共5页
In this study,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atmospheric aerosol in Beijing was monitored by the scanning mobility particle sizer spectrometer and the optical particle sizer. The size of particles in atmospheric aerosol wa... In this study,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atmospheric aerosol in Beijing was monitored by the scanning mobility particle sizer spectrometer and the optical particle sizer. The size of particles in atmospheric aerosol was primarily distributed in the range of less than 1 pm. It showed different changes with the mass concentrations of particulate matters with an aerodynamic diameter of 〈2.5 pm (PM2.5) for different sizes of fine particles. The amount of ultrafine particles (less than about 60 nm) decreased while the larger ones (〉60 nm)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PM2.5 in atmospheric aerosol. This was be- cause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secondary atmospheric aerosol. The polylactic acid (PLA) nanofibers were prepared for filtering the aerosol by electrospinning. PLA nanofiber mats were used as the middle layer to design the composite filter membranes. Atmospheric aerosol was used as dust source in the filtration t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lt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com- posite filter media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thickness of nanofiber mats, which was controlled by the collection time during electrospinning. Filtration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obviously by compositing with a thin layer of nanofib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ospheric aerosol FILTRATION ELECTROSPINNING polymer nanofiber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