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06篇文章
< 1 2 2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行间距和秸秆覆盖量对沿海滩涂土壤特性变化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张蛟 陈澎军 +2 位作者 崔士友 韩继军 缪源卿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09,共8页
2021年11月—2022年6月,在江苏南通沿海滩涂地区开展不同行间距和不同秸秆覆盖量的滩涂小麦种植试验,设置2个行间距模式即均匀行距25 cm+25 cm(A1)、宽窄行30 cm+20 cm(A2)和3个秸秆覆盖量处理即0 t/hm^(2)覆盖量(S0)、1.5 t/hm^(2)覆盖... 2021年11月—2022年6月,在江苏南通沿海滩涂地区开展不同行间距和不同秸秆覆盖量的滩涂小麦种植试验,设置2个行间距模式即均匀行距25 cm+25 cm(A1)、宽窄行30 cm+20 cm(A2)和3个秸秆覆盖量处理即0 t/hm^(2)覆盖量(S0)、1.5 t/hm^(2)覆盖量(S1)、3.0 t/hm^(2)覆盖量(S2),旨在研究不同行间距和秸秆覆盖量处理下滩涂小麦生育期土壤盐分、pH、水分和温度的动态变化规律,明确行间距和秸秆覆盖组合对沿海滩涂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沿海滩涂小麦种植过程中各处理0~20和20~40 cm土层盐分均具有相似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表现为12月—翌年2月盐分变化比较平稳,3月出现明显降盐,之后随着温度升高出现土壤返盐状态;同时,整体上S1和S2处理下0~20和20~40 cm的土壤盐分显著低于S0处理,但A1和A2模式下土壤盐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整体上A1和A2模式下滩涂小麦产量均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S1和S2处理相比S0处理下滩涂小麦分别提高了8.68%和11.58%(P<0.05);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S1和S2处理相比S0处理下公顷穗数分别提高了8.90%和7.91%,每穗粒数分别提高了6.23%和6.23%。因此,研究得出秸秆覆盖对耕层土壤具有较好的控盐降盐作用,且小麦拔节分蘖期盐分降低促进了小麦穗数形成和小麦孕穗期减缓土壤返盐促进了穗粒数的增加,最终实现滩涂小麦增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滩涂 盐分动态 滩涂小麦 滩涂利用 粮食安全
下载PDF
滩涂养殖复垦地区不同种植年限和种植方式对土壤特性变化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张蛟 陈澎军 +4 位作者 崔士友 姜夏烨 韩继军 龙锡恩 缪源卿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9期45-51,共7页
为研究不同种植年限和种植方式对沿海滩涂水产养殖复垦地区小麦种植的影响,明确滩涂小麦生长期间土壤盐分、pH和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于2020年11月—2021年6月,在江苏省南通的野外基地试验田(32°16′16″N、121°25′8″E)开... 为研究不同种植年限和种植方式对沿海滩涂水产养殖复垦地区小麦种植的影响,明确滩涂小麦生长期间土壤盐分、pH和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于2020年11月—2021年6月,在江苏省南通的野外基地试验田(32°16′16″N、121°25′8″E)开展试验,设置2个种植年限即小麦第1年种植(1Y)和第2年种植(2Y),2个种植方式即25 cm等行距条播常规种植方式(N)和30 cm+15 cm宽窄行种植方式(T),研究结果表明:(1)滩涂养殖复垦区小麦种植过程中1Y-T、1Y-N、2Y-T和2Y-N处理下0~20 cm和20~40 cm的土壤盐分动态变化均表现为12月—翌年2月盐分变化比较平稳,3月下旬出现盐分达到最低值,之后随着温度升高出现返盐现象;同时,整体上小麦生长过程中在T处理下0~40 cm的土层盐分均高于N处理,1Y处理下0~40 cm土层盐分均高于2Y处理;(2)小麦种植过程中各处理下0~20 cm和20~40 cm的土壤pH均具有相似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同时,整体上种植小麦过程中0~20 cm的土层pH均低于20~40 cm,0~20 cm的土层水分含量均高于20~40 cm;(3)整体上2Y相比1Y处理下小麦产量提高了2.68%,T处理相比N处理下小麦小区产量和理论产量分别降低了6.71%和8.03%(P<0.05);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小麦2Y处理相比1Y处理的穗数增加了5.28%(P<0.05),小麦T处理相比N处理下小麦穗数降低了9.66%(P<0.05);然而,无论是不同种植年限还是种植方式处理下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没有显著差异。研究发现,滩涂养殖复垦区小麦产量会随土壤盐分的降低而提高,可以在小麦种植期间进行生物秸秆覆盖等措施来控制土壤盐分变化。研究旨在为滩涂养殖复垦地区,发展稻茬麦种植合理控制土壤盐分及小麦生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养殖复垦区 土壤盐分 滩涂利用 耐盐小麦 粮食安全
下载PDF
不同促生菌配合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滩涂稻田盐分变化、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蛟 陈澎军 +2 位作者 崔士友 韩继军 龙锡恩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68,共9页
为了探明促生菌和生长调节剂对滩涂稻田盐分变化、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于2020年6—11月,在江苏南通沿海滩涂地区布置水稻种植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促生菌浸种处理,包括清水(CK)、如东促生菌(RD)和宁波促生菌(NB)浸种,... 为了探明促生菌和生长调节剂对滩涂稻田盐分变化、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于2020年6—11月,在江苏南通沿海滩涂地区布置水稻种植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促生菌浸种处理,包括清水(CK)、如东促生菌(RD)和宁波促生菌(NB)浸种,副区为生长调节剂喷施处理,包括喷施清水(W)、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T1)和复硝酚钠(T2)。结果表明,种稻过程中灌溉水盐度变化幅度为0.78~1.12 g·kg^(-1),CK、RD和NB处理水稻生长期间土壤盐分变化幅度为1.11~1.87 g·kg^(-1)。水稻产量在RD和NB下较CK分别增加了4.65%和1.83%;在T1和T2下较W分别增加了5.50%和1.05%;RD-T1下水稻产量较CK-W增加效果最好,达到11.66%(P<0.05),且每穗粒数和实粒数分别增加了13.45%和13.85%(P<0.05)。与CK相比,RD稻米糙米率、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降低,其他品质指标无显著差异。双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对穗长、每穗粒数、实粒数和产量均具有显著影响,促生菌对水稻千粒重具有显著影响,生长调节剂和促生菌仅对水稻千粒重具有显著互作效应。可见,促生菌结合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滩涂水稻增产具有明显效果,且生长调节剂主要提高了每穗粒数和实粒数,促生菌主要改善了滩涂水稻千粒重。本研究结果为探索适宜的农艺管理措施以达到滩涂水稻增产目的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分变化 滩涂水稻 促生菌 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沿海滩涂沟渠堤岸小斑块互花米草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亚芹 成海 +2 位作者 刘长青 李洪山 陈浩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3期79-82,共4页
为治理沿海滩涂沟渠堤岸小斑块互花米草,本研究采用12种不同处理方式均取得不错的治理效果。通过不同方式预处理加覆盖黑色塑料薄膜(30丝)和种植本土植物(盐地碱蓬)都取得100%的互花米草控制效果。通过比较优势治理方法的成本,确定处理... 为治理沿海滩涂沟渠堤岸小斑块互花米草,本研究采用12种不同处理方式均取得不错的治理效果。通过不同方式预处理加覆盖黑色塑料薄膜(30丝)和种植本土植物(盐地碱蓬)都取得100%的互花米草控制效果。通过比较优势治理方法的成本,确定处理11(刈割加覆黑色塑料薄膜(30丝))的成本为320元·100m^(-2),同比其他治理方式成本相对较低,是适合沿海滩涂沟渠堤岸小斑块互花米草治理的较适宜的方法。为了保护本土植株生存空间,维护盐城湿地生态多样性,根除外来互花米草入侵,通过沿海滩涂沟渠堤岸小斑块互花米草治理,取得显著效果,该方式可大规模示范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滩涂 沟渠堤岸 小斑块 互花米草 治理
下载PDF
利于苏北沿海滩涂土壤有机碳固定的绿肥粉垄耦合种植模式研究
5
作者 刘冲 洪立洲 +5 位作者 郁凯 董静 陈环宇 彭昊 卢明海 邢锦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6-221,共6页
为探索利于苏北沿海滩涂土壤有机碳固定的绿肥粉垄耦合种植模式,在苏北沿海滩涂设置:裸地+常规深耕(15 cm)(对照)、裸地+粉垄(20 cm)、裸地+粉垄(30 cm)、裸地+粉垄(40 cm)、种植苕子+常规深耕翻压(15 cm)、种植苕子+粉垄翻压(20 cm)、... 为探索利于苏北沿海滩涂土壤有机碳固定的绿肥粉垄耦合种植模式,在苏北沿海滩涂设置:裸地+常规深耕(15 cm)(对照)、裸地+粉垄(20 cm)、裸地+粉垄(30 cm)、裸地+粉垄(40 cm)、种植苕子+常规深耕翻压(15 cm)、种植苕子+粉垄翻压(20 cm)、种植苕子+粉垄翻压(30 cm)、种植苕子+粉垄翻压(40 cm) 8种种植模式试验,研究对比8种模式土壤有机碳固定表现以及下季玉米产量。结果表明:粉垄耕作降低了沿海滩涂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2.00 mm、>0.25~2.00 mm粒级土壤团聚体质量百分数,降低了0.05~0.25 mm、<0.05 mm粒级团聚体质量百分数。粉垄耕作可使沿海滩涂土壤物理结构,尤其是大团聚体结构得以有效改善。绿肥粉垄耦合模式下,土壤养分及可溶性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显著提高,土壤碳库指数、碳库活度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显著上升,土壤>2.00 mm、>0.25~2.00 mm粒级土壤团聚体质量百分数提高,0.05~0.25 mm、<0.05 mm粒级团聚体质量百分数降低,且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2.00 mm、>0.25~2.00 mm团聚体中有机碳贡献率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显著增加,其中,种植苕子+粉垄翻压(30 cm)模式可较大程度地结合绿肥提供有机碳,粉垄耕作改善土壤物理结构的优势,最有利于滩涂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固定以及玉米产量的增加,从而达到改善沿海滩涂土壤碳封存、提高滩涂土壤耕地质量、实现沿海滩涂地区增产增收的目的。该模式操作简单、见效快,可在苏北沿海滩涂区域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滩涂 绿肥 粉垄 有机碳固定
下载PDF
江苏沿海滩涂垦区不同播种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小麦生长季土壤因子变化动态
6
作者 韩继军 张蛟 +7 位作者 陈澎军 缪源卿 解君艳 许庆华 董军林 汤彬琪 邢锦城 崔士友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4年第1期28-35,共8页
利用供试品种小麦扬麦16在江苏南通沿海滩涂围垦区开展3个播种量水平处理的小麦种植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播种量水平对沿海滩涂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明确滩涂小麦生长期间土壤盐分、pH值、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1... 利用供试品种小麦扬麦16在江苏南通沿海滩涂围垦区开展3个播种量水平处理的小麦种植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播种量水平对沿海滩涂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明确滩涂小麦生长期间土壤盐分、pH值、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1)沿海滩涂小麦种植过程中,0~20 cm和20~40 cm土壤盐分(电导率)变化幅度分别为0.258~0.478 dS/m和0.258~0.496 dS/m,且各处理土壤盐分表现为12月至翌年3月底处于稳定期,4月上旬开始出现土壤返盐状态;2)不同播种量处理下土壤pH值和土壤水分均具有一致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且各处理下0~20 cm和20~40 cm土壤pH值变化幅度分别在7.80~8.55、8.52~9.37,各处理下0~20 cm和20~40 cm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分别在19.35%~24.13%、21.51%~23.66%;3)不同播种量水平处理下各土层温度(0、5、10、15 cm)与大气温度变化均表现出相似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且各土层温度与大气温度之间均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4)沿海滩涂种植小麦过程中,D2(225.0 kg/hm^(2))和D3(262.5 kg/hm^(2))处理相比D1(187.5 kg/hm^(2))处理小麦产量分别显著提高了5.74%、5.06%(P<0.05),穗数显著提高了9.68%、10.54%(P<0.05),且D2和D3处理之间滩涂小麦产量和穗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时,D1、D2和D3处理下滩涂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本试验条件下,滩涂小麦种植过程中不同播种量水平没有明显改变土壤盐分等指标的变化动态,滩涂小麦产量的提高主要是因穗数增加引起的。综合考虑经济效益,播种量225.0 kg/hm^(2)是滩涂小麦比较适宜的播种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滩涂地区 不同播种量 土壤盐分动态 滩涂小麦产量
下载PDF
不同外源物质及喷施时期对滩涂水稻穗部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张蛟 韩继军 +2 位作者 崔士友 陈澎军 缪源卿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6,42,共7页
以南粳5055为供试品种,于2021年在江苏滩涂地区(土壤盐分1.11~1.26 g/kg)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外源物质及喷施时期(2次:分蘖期、孕穗期和3次: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对滩涂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7个处理,即喷施清... 以南粳5055为供试品种,于2021年在江苏滩涂地区(土壤盐分1.11~1.26 g/kg)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外源物质及喷施时期(2次:分蘖期、孕穗期和3次: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对滩涂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7个处理,即喷施清水(CK)、禾稼春喷施2次(L1-2)、碧护喷施2次(L2-2)、萘乙酸喷施2次(L3-2)、禾稼春喷施3次(L1-3)、碧护喷施3次(L2-3)和萘乙酸喷施3次(L3-3)。结果表明,喷施外源物质具有提高水稻产量的效果,与CK相比,L2-2、L2-3、L3-2和L3-3分别显著提高产量17.69%、17.80%、11.62%和13.42%,L1-2和L1-3则分别提高产量6.66%和7.09%,但差异不显著;喷施外源物质对稻米品质影响不大。喷施外源物质对水稻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均没有明显影响,但显著增加实粒数;L1-2、L2-2、L1-3和L3-3处理显著增加每穗粒数,L2-2和L2-3处理显著增加千粒重。喷施外源物质对水稻一次枝梗的枝梗数、总粒数、实粒数和结实率没有显著影响,而对二次枝梗的枝梗数、总粒数、实粒数及结实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效果,且二次枝梗对每穗粒数的贡献率普遍提高。对同一种外源物质而言,喷施2次和喷施3次对水稻产量、穗部性状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碧护喷施处理提高水稻产量主要是由每穗粒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提高引起的,萘乙酸喷施处理提高水稻产量主要是每穗粒数、每穗实粒数提高引起的,而每穗粒数的提高主要与二次枝梗数及二次枝梗的总粒数和实粒数增加有关。因此,今后在滩涂地区种植水稻,可通过在分蘖期和孕穗期喷施外源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改善穗粒结构特别是二次枝梗性状,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外源物质 植物生长调节剂 喷施时期 穗部性状 滩涂
下载PDF
沿海滩涂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对不同外源物质喷施的响应
8
作者 张蛟 韩继军 +2 位作者 崔士友 陈澎军 缪源卿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2-119,共8页
2020年6-11月,在江苏南通沿海滩涂地区选择南粳5055(V1)和扬农稻1号(V2)开展水稻种植试验,设置6个外源物质喷施处理,即清水处理(CK)、禾稼春处理(L1)、真打粮处理(L2)、碧护处理(L3)、硝钠-萘乙酸处理(L4)、1.4%复硝酚钠处理(L5),旨在... 2020年6-11月,在江苏南通沿海滩涂地区选择南粳5055(V1)和扬农稻1号(V2)开展水稻种植试验,设置6个外源物质喷施处理,即清水处理(CK)、禾稼春处理(L1)、真打粮处理(L2)、碧护处理(L3)、硝钠-萘乙酸处理(L4)、1.4%复硝酚钠处理(L5),旨在研究沿海滩涂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对不同外源物质喷施的响应效果。结果表明:(1)水稻种植过程中灌溉水盐分含量变化幅度为0.78~1.12 g/kg, 2个水稻品种生长期间土壤盐分含量变化幅度均在1.10~1.90 g/kg;(2)与CK相比,L1、L2和L3处理下水稻产量均显著提高,V1产量分别提高了7.73%、7.05%和7.30%(P<0.05),V2产量分别提高了5.33%、4.24%和5.45%(P<0.05),但各喷施处理之间水稻产量没有显著差异;各喷施处理对滩涂水稻单位面积穗数和结实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水稻每穗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L1处理对水稻千粒重的提高效果最为显著(P<0.05),L3与L5处理对每穗粒数和实粒数提高效果最为显著(P<0.05);(3)L2和L3处理下水稻品种扬农稻1号的着粒密度显著提高(P<0.05);各喷施处理对滩涂水稻一次枝梗性状的影响会随品种有所差异,但各喷施处理对滩涂2个水稻品种的二次枝梗性状如枝梗数、总粒数和实粒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L3和L5处理对2个水稻品种的二次枝梗总粒数和实粒数均有显著的提高;(4)相关分析表明,整体而言滩涂水稻每穗粒数均与水稻二次枝梗性状有关,特别是二次枝梗总粒数和二次枝梗实粒数。总之,微咸水灌溉条件下外源物质禾稼春、真打粮和碧护喷施处理主要是提高了滩涂水稻的千粒重以及每穗粒数(特别是二次枝梗性状粒数),进而提高了滩涂水稻产量。因此,在滩涂地区微咸水灌溉条件下种植水稻可通过适宜喷施外源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缓解盐胁迫对水稻的不利影响进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肥 植物生长调节剂 水稻穗部性状 滩涂水稻 盐碱地利用
下载PDF
福建滩涂围塘生态混养技术
9
作者 钟幼平 胡家财 +3 位作者 林学国 赖世云 张海亮 汪春林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3期45-48,共4页
在福建沿海滩涂围塘有近90%养殖对象均是对虾,因此,滩涂围塘一直也被称为“虾塘”。近年来,养殖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金刚虾)以及日本对虾成为水产养殖业的聚焦点,也是福建沿海围塘养殖主要的优质养殖种类。围塘的生态混养技术在某种... 在福建沿海滩涂围塘有近90%养殖对象均是对虾,因此,滩涂围塘一直也被称为“虾塘”。近年来,养殖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金刚虾)以及日本对虾成为水产养殖业的聚焦点,也是福建沿海围塘养殖主要的优质养殖种类。围塘的生态混养技术在某种程度已相当成熟,文献[1-10]简述了虾、鱼、贝多方式混养技术的机制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种类 养殖对象 日本对虾 福建沿海 混养技术 水产养殖业 斑节对虾 沿海滩涂
下载PDF
沿海滩涂不同青贮种植模式下土壤盐分、养分及碳库变化特征
10
作者 张蛟 崔士友 +2 位作者 陈澎军 韩继军 张瑞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2期56-61,共6页
2021年10月,在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区布置油菜—玉米轮作(R—M)、苜蓿套种玉米种植(A—M)和纯苜蓿种植周年模式(A—A)等不同种植试验,旨在研究沿海滩涂围垦区不同青贮种植模式下土壤盐分、养分及碳库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模式下0... 2021年10月,在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区布置油菜—玉米轮作(R—M)、苜蓿套种玉米种植(A—M)和纯苜蓿种植周年模式(A—A)等不同种植试验,旨在研究沿海滩涂围垦区不同青贮种植模式下土壤盐分、养分及碳库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模式下0~40 cm土壤盐分8月前均表现出相似的动态变化规律,8月后的R—M下土壤盐分显著高于A-M和A-A;(2)0~20 cm土壤总氮、碱解氮、有机碳和易氧化碳含量均表现为A—A模式最高,且有效养分总库容量在A—M和A—A模式下相比R—M模式分别增加了6.05%和11.64%;同时,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pH、容重和有效磷均没有明显的差异;(3)与种植前田块相比,种植1年后A—M和A—A下碳库指数(CPI)分别提高了3.70%和8.90%,碳库活度指数(AI)分别提高了36.40%和50.50%,碳库管理指数(CPMI)分别提高了41.45%和63.94%;R—M下的AI和CMI分别提高了30.50%和26.37%。可见,沿海滩涂围垦区苜蓿种植或套种苜蓿青贮模式短期内有利于土壤盐分降低和有效养分积累,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改善滩涂土壤质量和肥力,研究结果将为今后发展青贮作物生产研发和大范围推广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滩涂 活性有机碳 土壤养分库 盐分变化 碳库管理指数
下载PDF
盐城沿海滩涂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组成分析
11
作者 殷鹏 李春荣 +3 位作者 陈志洲 申玉香 李洪山 孙悦 《现代园艺》 2024年第4期27-30,33,共5页
采用样方法、样线法,实地调查盐城沿海滩涂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组成。结果表明,盐城沿海滩涂已广布外来入侵植物,种类较多,其中,对生态系统影响较为严重的物种是互花米草、加拿大一枝黄花等,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防治力度。
关键词 盐城沿海滩涂 外来入侵植物 生态系统
下载PDF
潮土与滩涂盐土环境下甘薯块根产量及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洁 赵凌霄 +5 位作者 张安 周志林 戴习彬 肖世卓 曹清河 赵冬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4-593,共10页
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具有高产稳产特性及较好的耐逆能力。为了探究甘薯盐碱地推广的适宜性,本研究对比分析113份甘薯材料在潮土与盐土两种土壤环境下的块根产量,并对其中10份材料的营养成分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含盐量... 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具有高产稳产特性及较好的耐逆能力。为了探究甘薯盐碱地推广的适宜性,本研究对比分析113份甘薯材料在潮土与盐土两种土壤环境下的块根产量,并对其中10份材料的营养成分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含盐量4.4‰的盐土中,约30%的参试材料没有产量,有产量材料的产量平均值相对潮土环境减少79.98%。与潮土相比,除个别材料外(XY153和XY205),盐土中甘薯块根干物率、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具体表现为:盐土中薯块干物率、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分别减少3.86、6.15、1.73个百分点,可溶性糖含量平均值增加4.38个百分点;盐土中多数材料薯块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平均值相对减少22.34%;除栗子香外,其余材料直链淀粉含量在盐土中均降低,所有材料直链淀粉含量平均值降低1.89个百分点。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普薯32淀粉为C型晶体型,其余材料为CA型晶体,两种土壤环境中的淀粉晶体型无明显差异。此外,筛选到高耐盐品系XY33、XY44,耐盐系数分别为0.69和0.61,可作为耐盐种质利用。本研究结果为甘薯在滩涂盐土中的种植推广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盐土 块根 产量 营养成分 淀粉XRD
下载PDF
有限元法作为滩涂光伏阵列桩基设计计算方法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闫俊义 刘毅 +5 位作者 刘立珍 张翔宇 崔炜 李海枫 朱银邦 贾凡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目的】滩涂光伏电站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光伏阵列桩基在土建工程中占比很大,对投资有显著影响,目前承载力设计计算主要借鉴建筑行业规范,其适用性值得探讨。为改进滩涂光伏桩基设计计算方法,探索有限元方法对此的适用性,【方法】以既... 【目的】滩涂光伏电站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光伏阵列桩基在土建工程中占比很大,对投资有显著影响,目前承载力设计计算主要借鉴建筑行业规范,其适用性值得探讨。为改进滩涂光伏桩基设计计算方法,探索有限元方法对此的适用性,【方法】以既有滩涂光伏桩基设计方案为例,依据行业规范方法进行竖向、抗拔、水平承载工况复核计算,同时使用有限元超载法和强度折减法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分析及对比结果显示:两类方法所依据的力学机理基本相同,计算得出的承载力规律一致,安全系数值接近,沉降值接近;竖向承载和抗拔工况,有限元法得出的安全系数略大于规范方法;水平承载工况,有限元法得出的安全系数略小于规范方法;对于滩涂光伏阵列桩基而言,竖向承载力安全系数最低,是承载力设计的控制工况;抗拔承载安全系数最高,远高于规范要求值,不是控制性工况;水平承载安全系数居中,有较充足的安全裕度,该工况容易满足要求。【结论】结果表明:有限元法计算能够生动展示桩基及支架的空间、过程和细部力学响应,有利于指导和改进设计,对滩涂光伏阵列桩基设计有良好的适用性;有限元法用于桩基承载力计算应优先使用超载法;滩涂光伏阵列桩基的承载特点和工作环境与建筑桩基不同,目前规范规定的竖向承载力安全系数偏保守,应适当放宽,对设计理论创新做出尝试,并合理地控制工程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光伏 桩基础 承载力 有限元法 数值模拟 力学性能 新能源 变形
下载PDF
基于适宜性和生态网络的沿海滩涂农渔业利用空间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雨寒 王紫阳 +1 位作者 吴晓青 崔步礼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4-806,共13页
对沿海滩涂区域农渔业国土利用空间进行布局优化,是推进我国“蓝色粮仓”建设和促进滩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南部滩涂围垦地区为例,基于遥感和GIS技术揭示了研究区1995—2020年滩涂主要农业种植和海水养殖等... 对沿海滩涂区域农渔业国土利用空间进行布局优化,是推进我国“蓝色粮仓”建设和促进滩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南部滩涂围垦地区为例,基于遥感和GIS技术揭示了研究区1995—2020年滩涂主要农业种植和海水养殖等农渔业空间利用格局演变特征,并将生态适宜性评价、生态网络构建与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相结合,模拟预测2035年不同发展情景下滩涂农渔业主要土地利用变化格局,并提出空间布局优化调整建议。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滩涂农业种植与海水养殖利用总面积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由1995年的924.62 km^(2)增长至2004年的1224.96 km^(2),2004年后规模开始缩减,2020年缩减至1129.38 km^(2);水田和养殖池塘空间分布格局变化较为明显,旱地空间聚集度增加,海域开放式养殖向远离海岸方向逐渐扩张,滩涂区域主要农渔业利用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陆海梯度分异特征;滩涂农业种植和海水养殖现状分布的生态适宜性较好,但是农业种植未来增长空间受限,滩涂池塘养殖和开放式养殖仍有一定空间发展潜力。严格的湿地生态保护措施限制了滩涂农渔业利用空间的增长;在遵循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农渔业发展情景下滩涂农业种植与海水养殖土地利用规模会有明显增加,但需要重点关注未利用土地的合理开发、滩涂陆海生态连通性的提升和高效生态种养模式的应用推广。研究结果可以为黄河三角洲滩涂农垦区农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 黄河三角洲 布局优化 PLUS模型 生态适宜性
下载PDF
基于CB-RRT^(*)算法的滩涂履带车路径规划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作栋 周悦 +2 位作者 郭威 徐高飞 孙宇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7-1128,共12页
针对滩涂履带车在受潮汐影响的滩涂环境中进行长时间勘测作业的需求,提出柯西贝塞尔快速搜索随机树星(Cauchy Bessel 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 Star,CB-RRT^(*))算法进行路径规划。为规划出安全路径,基于全局地图和潮汐数据,并通... 针对滩涂履带车在受潮汐影响的滩涂环境中进行长时间勘测作业的需求,提出柯西贝塞尔快速搜索随机树星(Cauchy Bessel 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 Star,CB-RRT^(*))算法进行路径规划。为规划出安全路径,基于全局地图和潮汐数据,并通过滩涂履带车到分界区的距离构建出滩涂预测模型;为提高滩涂履带车移动到目标点需进行多次路径规划的速度,对初始路径的关键树节点使用柯西概率密度函数进行采样缩小采样范围来提高节点的利用率,进而提高算法的收敛性;在重选父节点过程中考虑最大转角约束设定相应系数,并使用连续二次贝塞尔曲线进行拼接的方式来生成路径,达到提高路径平滑度的目的和解决平滑后路径与原路径偏差过大造成的安全性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CB-RRT^(*)算法在静态滩涂环境和动态滩涂环境中,能大大提高算法的收敛性和路径的平滑性,且保证路径长度最优,研究内容可以保证滩涂履带车在各种滩涂环境中进行长时间安全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履带车 路径规划 柯西概率密度函数 最大转角约束 贝塞尔曲线
下载PDF
黄河口滩涂翼内茧型藻的分离鉴定及盐度适应性分析
16
作者 肖同阳 陈小凡 +4 位作者 刘兴 杨春富 朱葆华 潘克厚 李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50,共11页
从黄河口滩涂泥样中分离得到11株底栖微藻,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这11株微藻与翼内茧型藻属的藻株亲缘关系更近。为了解这11株微藻的盐度适应性,首先比较了这11株微藻在两个极端盐度(5、80)下的生长情况,并筛选出3株藻株(HaF、HaI和... 从黄河口滩涂泥样中分离得到11株底栖微藻,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这11株微藻与翼内茧型藻属的藻株亲缘关系更近。为了解这11株微藻的盐度适应性,首先比较了这11株微藻在两个极端盐度(5、80)下的生长情况,并筛选出3株藻株(HaF、HaI和HaB)用于比较不同盐度(5、25、45、65、85)对藻株生长、光合潜力及生化组分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实验盐度下,藻株HaF、HaI和HaB生长的最适盐度分别为25、25和45,在该盐度条件下,这3株藻株具有最高的比生长速率和光合色素含量。3株藻株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ETRm)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HaF、HaI藻株的光合潜力在各盐度条件下变化显著。HaF、HaI和HaB藻株的总脂含量均在盐度为5时最高,分别为68.231%、60.125%和63.324%;HaF、HaI和HaB藻株的总多糖含量在盐度为85时最高,分别为9.784%、8.132%和10.302%。研究结果表明,来自滩涂分离的翼内茧型藻具有广范的盐度适应性。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滩涂藻类盐度适应性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滩涂 翼内茧型藻 分离鉴定 盐度适应性
下载PDF
滩涂淤泥固化剂配合比优化及其强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大鹏 练文文 +2 位作者 屈丹妮 巴明芳 房小梁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4期63-67,140,共6页
为提高滩涂淤泥的资源化利用率,可以通过在滩涂淤泥中按一定的配合比加入由水泥、矿渣、石膏等制备的固化剂来提高其工程可利用性。探究了以水泥、矿渣、石膏为原材料的固化剂的固化效果。结果表明:根据抗压强度,确定水泥、矿渣和石膏... 为提高滩涂淤泥的资源化利用率,可以通过在滩涂淤泥中按一定的配合比加入由水泥、矿渣、石膏等制备的固化剂来提高其工程可利用性。探究了以水泥、矿渣、石膏为原材料的固化剂的固化效果。结果表明:根据抗压强度,确定水泥、矿渣和石膏的最优配比分别为22.5%、70.0%和7.5%;在掺入20%最优配比固化剂的情况下,固化后滩涂淤泥3、7、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为1.51、2.03、3.37 MPa。微观分析表明,固化剂中水化产物与淤泥颗粒相互结合,提高了整体抗压强度。固化剂可以在有效提高滩涂淤泥资源化利用率的同时兼顾工程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淤泥 固化剂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无侧限抗压强度
下载PDF
滩涂地区预压作用下人工硬壳层对桥梁桩基的影响分析: 以浙江省十一塘高速为例
18
作者 李赟 陈龙 +2 位作者 谢晨雷 陈永辉 黄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088-5095,共8页
滩涂地区深厚的软土地质条件给现浇箱梁的施工带来了较大挑战,依托浙江省十一塘高速公路一期工程,研究预压荷载作用下人工就地固化硬壳层对桥梁桩基的影响。基于土体硬化模型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对比不同硬壳层深度下桩身轴力、侧摩... 滩涂地区深厚的软土地质条件给现浇箱梁的施工带来了较大挑战,依托浙江省十一塘高速公路一期工程,研究预压荷载作用下人工就地固化硬壳层对桥梁桩基的影响。基于土体硬化模型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对比不同硬壳层深度下桩身轴力、侧摩阻力和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硬壳层厚度为2 m时,桩身轴力减少约16%且硬壳层的厚度会改变负摩阻力的传递深度,表现为硬壳层厚度越厚桩侧阻力中性点越往上移。此外,在一定深度影响范围内,硬壳层能够有效控制桩顶和不同深度处桩身水平位移,硬壳层厚度越大,桩顶水平位移越小。最后通过分析土体模量对桩身水平位移的影响发现,桩身水平位移会随该层土压缩模量的增大而减小且土体卸载/再加载刚度模量E_(ur)的影响高于土体偏量加载刚度模量E_(50)及土体侧限压缩刚度模量E_(eod)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 就地固化 满堂支架 桩身侧移 压缩模量
下载PDF
滩涂光伏GFRP管桩原位承载试验及反馈分析研究
19
作者 张翔宇 崔炜 +3 位作者 刘毅 闫俊义 李海枫 聂鹏飞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0-260,共11页
目前滩涂光伏基础结构主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PHC)管桩方案,在经济性与施工便利性上存在一定劣势。为提高滩涂光伏施工效率,针对滩涂场地地基承载力较弱、土方开挖困难等特点,在满足承载性能的基础上,优化桩基础施工便利性,提出采用具有... 目前滩涂光伏基础结构主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PHC)管桩方案,在经济性与施工便利性上存在一定劣势。为提高滩涂光伏施工效率,针对滩涂场地地基承载力较弱、土方开挖困难等特点,在满足承载性能的基础上,优化桩基础施工便利性,提出采用具有重量优势的纤维复合材料桩——玻璃纤维(GFRP)管桩,探索GFRP管桩的承载性能。通过开展现场承载试验,获取GFRP管桩的承载力表现并与PHC管桩进行对比,同时结合数值模拟进行反馈分析。反馈分析及对比成果显示:PHC管桩能够稳定加载至2.0倍设计荷载,而GFRP管桩加载至1.2倍设计荷载之后出现较大挠度。结果表明GFRP管桩的承载性能满足设计荷载要求,但是在变形控制方面劣于现有PHC管桩方案,相比之下PHC管桩具有更充足的安全裕度。通过对GFRP材料桩基础的研究和探索,提出GFRP管桩制作工艺的改进措施,对GFRP管桩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光伏 桩基础结构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 承载试验 反演分析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珠江河口滩涂演变及保护对策探讨
20
作者 刘培 许劼婧 +2 位作者 何用 李卫 杨留柱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3,共8页
珠江河口滩涂演变对河势稳定、生态保护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新世纪以来珠江河口滩涂演变特征研究显示:-5 m以浅滩涂面积大幅减少,由1999年的1062 km^(2)锐减为2019年的799 km^(2),伶仃洋和黄茅海河口湾平均侵蚀... 珠江河口滩涂演变对河势稳定、生态保护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新世纪以来珠江河口滩涂演变特征研究显示:-5 m以浅滩涂面积大幅减少,由1999年的1062 km^(2)锐减为2019年的799 km^(2),伶仃洋和黄茅海河口湾平均侵蚀厚度分别为1.06 m和0.29 m。内伶仃洋西滩呈现高滩侵蚀、低滩淤积的滩面坦化和底质粗化现象,-3 m以浅高滩面积缩减9.6%,最大侵蚀厚度达1.57 m。流域来沙减少、潮汐动力增强、波浪掀沙作用增强、人类活动干扰是近期高滩侵蚀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口门调水补沙、河口湾治导带修复、高滩保滩固沙、疏浚土资源化利用的治理对策,为新时期滩涂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河口 滩涂 演变 侵蚀 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