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4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粮食安全观下粮食产业支持政策的演化特征与优化构想 被引量:1
1
作者 罗光强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44,共8页
新粮食安全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共同价值观,确保国家粮食产业安全是新粮食安全观的核心要义、理论意涵和实践方法。新粮食安全观导向下粮食产业具有典型的个性演化规律特征,决定着粮食产业支持政策演化逻辑的特殊性。当前我国粮食产业支... 新粮食安全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共同价值观,确保国家粮食产业安全是新粮食安全观的核心要义、理论意涵和实践方法。新粮食安全观导向下粮食产业具有典型的个性演化规律特征,决定着粮食产业支持政策演化逻辑的特殊性。当前我国粮食产业支持政策具有配置性、再生性、激励性、补偿性、进阶性等五维特征,符合新粮食安全观价值匹配要求,发挥着“牢牢端稳中国饭碗”保障的积极作用。但是,当今国际粮食产业安全的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剧增,中国式现代化战略任务紧迫而又艰巨,粮食产业支持政策需要与时俱进并持续优化,即要遵循新粮食安全观下粮食产业演化规律,从粮食产业支持政策的静态性系统供给、动态性行为响应、适配性行为协调等方面加强优化设计,推动粮食产业高阶化演进,以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粮食产业安全响应行为需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粮食安全观 粮食产业 演化特征 政策匹配
下载PDF
基于知识元引用网络的细分领域演化特征研究
2
作者 毛进 侯博文 王依蒙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5,共9页
[目的/意义]理解科学知识发展演化过程有助于促进科学研究,从微观视角追踪知识在细分领域中的结构与演化特征对知识评估和知识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医学信息学中知识元为例,利用语义类型界定每种疾病的治疗相关细分领域,构建... [目的/意义]理解科学知识发展演化过程有助于促进科学研究,从微观视角追踪知识在细分领域中的结构与演化特征对知识评估和知识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医学信息学中知识元为例,利用语义类型界定每种疾病的治疗相关细分领域,构建125种疾病不同时刻的知识元引用网络,采用Leiden算法识别知识群落,从群落知识演化、群落知识竞争状态等维度揭示疾病个体的演化特征;提出丰富度、均衡性与差异度三种测度指标,揭示疾病个体与整体的多样性特征。[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知识元引用网络中的群落能够反映出疾病知识结构与演进状态。整体层次的疾病知识多样性特征包括:疾病知识群落数量不断增加,群落间规模与组成差异不断扩大;不同疾病表现出常规型、早期争议型、泛指型演化模式;研究较早的疾病普遍均衡性较低、差异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三元组 知识元 引用网络 知识群落 演化特征 知识多样性
下载PDF
美国国防人工智能战略的主题挖掘与演化特征分析
3
作者 赵程程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24年第4期469-482,共14页
面对美国国防部启动的一系列人工智能(AI)战略举措,识别美国国防AI战略主题和演化特征,认清美国国防AI战略的实质意图,能为我国国防AI战略规划提供参考。本文选取2018—2022年美国国防部正式发布的AI战略文本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非结构化... 面对美国国防部启动的一系列人工智能(AI)战略举措,识别美国国防AI战略主题和演化特征,认清美国国防AI战略的实质意图,能为我国国防AI战略规划提供参考。本文选取2018—2022年美国国防部正式发布的AI战略文本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非结构化文本挖掘工具,通过提炼高频词汇,挖掘出美国国防AI战略主题。同时,绘制主题词共现网络图谱,由点及面观察美国国防AI主题演变特征。研究表明,美国国防部的AI发展战略可分为战略主体、技术创新、伦理安全、战略资源、多元合作五大主题。在演化进程中,战略主体方面,形成了以AI联合中心为核心主体,联合多部门共建AI的国家防御体系。技术创新方面,从各军种自建AI作战系统演化为建立陆、海、空一体化的作战指挥控制网络。战略资源方面,数据是关键资产、人才是关键要素、资金是关键助力。伦理安全方面,从“AI伦理准则”到“负责任的人工智能(RAI)”的背后是从“体现民主价值观”到“为美国军事霸权扫清舆论障碍”。多元合作方面,对内,美国公私主体共建AI技术生态系统;对外,国防部与盟友伙伴国家联合共建全球RAI生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防部 人工智能战略 文本挖掘 主题分析 演化特征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及周缘深层二叠系超压形成机制及演化特征
4
作者 苟宇杰 张凤奇 +5 位作者 江青春 鲁雪松 刘刚 卫延召 刘海磊 蒋文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30,共15页
为明确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及周缘深层二叠系超压形成机制及演化特征,基于钻井、测井、实测地层压力等资料,运用测井曲线组合分析法和交会图版法以及盆地模拟技术,对超压成因机制及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定量表征目的层不同成因类型超... 为明确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及周缘深层二叠系超压形成机制及演化特征,基于钻井、测井、实测地层压力等资料,运用测井曲线组合分析法和交会图版法以及盆地模拟技术,对超压成因机制及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定量表征目的层不同成因类型超压的贡献率。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深层二叠系不同岩性地层超压成因具有明显差异,其中风城组和下乌尔禾组烃源岩层超压成因主要为生烃和欠压实作用,其中生烃作用占主导;泥岩盖层超压成因主要为欠压实作用;而风城组和下乌尔禾组储层超压成因主要为超压传递和欠压实作用。②研究区风城组烃源岩生烃增压自早二叠世开始,现今达到最大,不同构造部位增压大小差别较小,烃源岩层超压主要分布于39.43~49.16MPa,但其贡献率具有明显差异,凸起区较大,而凹陷区较小;凸起区和凹陷区生烃增压对总超压贡献率分别为84.49%~94.41%和65%~67.3%,研究区下乌尔禾组烃源岩生烃增压大小与风城组具有相似的规律;欠压实作用对泥岩盖层超压的贡献率一般为100%。③研究区二叠系储层超压传递增压主要形成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以及古近纪至今,其贡献率在不同凸起区存在明显差异,达巴松凸起和石西凸起分别为21.86%~23.35%和100%。厘清研究区深层、超深层超压的分布规律,可以为盆地新区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超压成因 演化特征 定量评价 盆1井西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2024年1月23日乌什M_(S)7.1地震序列b值随时间演化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翟娟 洪德全 +4 位作者 周康云 田雨桐 赵梦强 杨震 朱亮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4年第3期9-15,共7页
选取2024年1月23日乌什M_(S)7.1地震序列目录,利用最大似然法计算该地震序列b值大小,分析震中区b值随时间的演化特征,得到以下认识:①震中区b值在强余震前呈明显下降变化特征,但无法准确评估b值下降后强余震的发生次数;②b值能够反映研... 选取2024年1月23日乌什M_(S)7.1地震序列目录,利用最大似然法计算该地震序列b值大小,分析震中区b值随时间的演化特征,得到以下认识:①震中区b值在强余震前呈明显下降变化特征,但无法准确评估b值下降后强余震的发生次数;②b值能够反映研究区不同时间的应力水平,对强余震的预测具有一定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什M_(S)7.1地震序列 B值 最大似然法 时间演化特征
下载PDF
北洛河流域气象干旱百年演化特征研究
6
作者 杨天增 张洪波 +3 位作者 黎扬兵 王雨巍 高文冰 吕丰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7-198,共12页
[目的]揭示黄土高原典型区域百年尺度干旱演化特征,与地貌类型耦合阐明气象干旱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而为北洛河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科技支撑。[方法]基于1915—2020年北洛河流域1 km分辨率的平均气温及降水数据,计算了年际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目的]揭示黄土高原典型区域百年尺度干旱演化特征,与地貌类型耦合阐明气象干旱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而为北洛河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科技支撑。[方法]基于1915—2020年北洛河流域1 km分辨率的平均气温及降水数据,计算了年际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并结合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反距离权重插值(IDW)等方法,分析了流域内100余年不同地貌类型区的气象干旱时空演变特征。[结果](1)北洛河流域降水量及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总体呈现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点;降水量多呈条带状分布,平均气温沿河道自上而下梯度增加,上游区(丘陵沟壑区)降水量相对较少,下游区(阶地平原区)平均气温相对偏高;(2) 1915—2020年北洛河流域SPEI-12震荡明显,干旱事件交替出现且弱减,下降速率为-0.04/10 a, 1942年,1990年和2010年为旱势转折年,并以1990年最为明显;周期变化大致可从1960年分为两个时期,之前以10 a, 17 a为主,其后为3 a, 7 a, 30 a左右,10 a和30 a周期在不同时期干旱变化中起主导作用;(3) SPEI-12的不显著下降趋势具有全域性且由东北向西南有增大趋势,表明北洛河流域总体呈弱旱化发展;(4)不同年代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差异较大,1990s重旱和特旱发生频率最高;2000s不同类型干旱事件发生的总频率最大,其中上游区(丘陵沟壑区)和下游区(阶地平原区)可达70%,而中游区(土石山林区和高原沟壑区)约为60%;(5)不同类型干旱空间分布存在异质性,轻旱发生频率有自南向北逐渐降低的趋势,中旱发生频率与之相反。总体来看,北洛河流域上游区(丘陵沟壑区)易发生中旱,下游区(阶地平原区)更易发生轻旱,重旱高发区在流域内零散分布,特旱的发生概率仅为1.69%~2.10%。[结论]全球变暖引发的旱化趋势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影响客观存在,北洛河流域不同地貌类型区气象干旱发生的高频类型略有差别,未来应提升中下游地区的抗旱减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SPEI 时空格局 演化特征 北洛河流域
下载PDF
科学突破主题的学科交叉演化特征分析
7
作者 杨俊浩 许海云 +3 位作者 王超 刘春江 张慧玲 谭晓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CSSCI 2024年第4期70-85,共16页
本研究在领域主题粒度上探究学科交叉对科学突破的影响,推进对科学突破动力机制的认知。通过分析时序数据动态变化特征,揭示新兴研究主题的突破性潜力及其学科交叉特征。首先从新兴研究主题中识别科学突破主题,之后分析不同类别中科学... 本研究在领域主题粒度上探究学科交叉对科学突破的影响,推进对科学突破动力机制的认知。通过分析时序数据动态变化特征,揭示新兴研究主题的突破性潜力及其学科交叉特征。首先从新兴研究主题中识别科学突破主题,之后分析不同类别中科学突破主题的学科交叉特征,进而分析科学突破主题及其知识基础文献的被引量与学科交叉数量增减演进趋势的一致性,最后测度科学突破主题的被引量与其学科交叉数量时间序列之间的预测因果关系,以此探究科学突破的产生与学科交叉的关联。以干细胞领域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发现,科学突破主题的学科交叉特征可划为三个类别,且科学突破主题与其知识基础在被引量和学科交叉数量的增减演进趋势上存在较高的一致性,大多科学突破主题被引量时间序列与学科交叉数量时间序列间的预测因果关系并不显著,因此不能仅用学科交叉数量指标识别或预判科学突破主题。本研究为更好地理解科学突破研究的特征提供了有用的线索与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突破 学科交叉 引文曲线 演化特征 动力机制 新兴研究主题
下载PDF
中国林业碳汇效率时空演化特征——基于三阶段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8
作者 张启航 张亚连 +2 位作者 谭桂菲 黄崇超 袁宝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769-6782,共14页
提高林业碳汇效率是缓解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客观评价我国林业碳汇效率及其时空演化特征,有助于加快国土空间绿化进程。采用三阶段超效率SBM-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区)2008—2021年林业碳汇效率进行测度,并运用GML指数... 提高林业碳汇效率是缓解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客观评价我国林业碳汇效率及其时空演化特征,有助于加快国土空间绿化进程。采用三阶段超效率SBM-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区)2008—2021年林业碳汇效率进行测度,并运用GML指数、Moran′s I指数和空间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对林业碳汇效率的变化规律及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林业碳汇效率总体水平不高,不同地区间差异明显;四大林区林业碳汇效率呈现“西南林区>东北林区>南方林区>北方林区”的空间分异格局;剔除外部环境和随机误差的影响后,低效率地区呈现出“追赶”高效率地区的趋势。(2)林业碳汇效率变化呈上升趋势,其中GML指数最高的地区为东北林区、最低的为北方林区;技术进步对林业碳汇效率提升的贡献较大,不同地区对综合效率的依赖程度不同。(3)林业碳汇效率具有空间非均衡性,高效率地区与低效率地区间呈现“包围状”分布,且该特征在时间上保持稳定;2015年后林业碳汇效率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性,空间分布存在聚集效应;考虑空间滞后项的空间马尔可夫链结果表明,邻域类型对林业碳汇效率状态转移影响显著,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近邻效应,呈现“高高趋同,低低趋同,高带动低,低抑制高”的空间演化特征。研究对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碳汇效率 碳中和 时空演化特征 三阶段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多维机理及其演化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邵慰 杨珂 余卫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9,共5页
新时代的共同富裕依托于数字经济的发展。文章构建了测度指标体系,并利用动态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计量分析工具,从多个维度对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经济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于推进共同富裕战略... 新时代的共同富裕依托于数字经济的发展。文章构建了测度指标体系,并利用动态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计量分析工具,从多个维度对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经济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于推进共同富裕战略目标存在正向、动态的边际作用,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收入增长效应起到了显著的中介效应,但当下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富裕”的贡献要大于对“共同”的贡献,滞后的收入分配制度是限制数字经济发挥全部驱动效应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演化特征
下载PDF
中间主应力对花岗岩双轴压缩破坏过程的声发射演化特征影响
10
作者 刘鑫锦 苏国韶 +2 位作者 李小玉 张康 冯木生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7,97,M0007,M0008,共12页
为了探究中间主应力对花岗岩双轴压缩破坏过程的声发射演化特征影响,对花岗岩于不同中间主应力下双轴压缩破坏过程的声发射信号开展了时域及频域多角度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中间主应力对花岗岩双轴压缩破坏的声发射前兆有显著影响,... 为了探究中间主应力对花岗岩双轴压缩破坏过程的声发射演化特征影响,对花岗岩于不同中间主应力下双轴压缩破坏过程的声发射信号开展了时域及频域多角度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中间主应力对花岗岩双轴压缩破坏的声发射前兆有显著影响,即随着中间主应力增大,声发射累计振铃计数达到连续性急剧突变增长阶段的应力水平减小,b值的连续下降速率减小,优势频段(125~250 kHz)占比发生明显转变时的应力水平降低,但低频高幅值信号所占比例增加。得到了花岗岩双轴压缩破坏的多种声发射前兆特征,即在岩石失稳破坏前夕,声发射累计振铃计数呈现连续性急剧突变增长以及b值持续性显著下降,低频高幅值信号出现,优势频段(125~250 kHz)占比展现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双轴压缩 中间主应力 声发射 演化特征
下载PDF
反倾层状斜坡破裂面演化特征离心机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
11
作者 穆成林 张御阳 +3 位作者 裴向军 马浩 周昕 李林燕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破裂面形成演化特征是反倾层状斜坡研究的重点之一,也是稳定性评价和工程设计治理的基础。利用室内大型土工离心机,获取坡体受力和变形参数,同时结合PFC数值模拟成果,展示斜坡破裂面的形成演化过程和特征,并讨论破裂面的形成机理。结果... 破裂面形成演化特征是反倾层状斜坡研究的重点之一,也是稳定性评价和工程设计治理的基础。利用室内大型土工离心机,获取坡体受力和变形参数,同时结合PFC数值模拟成果,展示斜坡破裂面的形成演化过程和特征,并讨论破裂面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首先在坡体内部产生压剪裂隙,随后向中下部扩展,坡体压剪分区;(2)裂隙向中上部发展,破裂面初步形成,深部坡体发生弯折;(3)浅层裂隙完全贯通,形成由坡顶至坡脚的完整破裂面Ⅰ,内部潜在破裂面(Ⅱ、Ⅲ)中上部近似平行坡面,下部合并后至坡脚,而稳定受压区域与弯折区分界潜在破裂面Ⅳ呈阶梯形,同时浅层存在3条次级破裂面;(4)斜坡的变形破坏由于重力作用,使得岩层差异性受力,在压剪、拉剪及弯折作用下,裂隙由预制裂隙尖端萌生、扩展,最终贯通形成破裂面。重力是内在原因,而坡体结构特征是基础条件。研究成果可以为反倾层状斜坡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倾层状斜坡 破裂面 演化特征 物理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碱渣改性充填体早期力学特性及能量演化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海宽 甘德清 +2 位作者 薛振林 刘志义 张雅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6-142,共7页
为探究碱渣改性充填体的早期力学特性及能量演化特征,利用WHY-600压力机开展了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其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破裂模式及能量变化,结合响应曲面法,对质量浓度、尾砂级配及碱渣添加量进行寻优分析。结果表明:随碱渣添加量增... 为探究碱渣改性充填体的早期力学特性及能量演化特征,利用WHY-600压力机开展了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其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破裂模式及能量变化,结合响应曲面法,对质量浓度、尾砂级配及碱渣添加量进行寻优分析。结果表明:随碱渣添加量增加,充填体失稳破坏位移量、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先增大后减小,当碱渣添加量为5%时,充填体抗压强度大,抵抗变形能力强;随碱渣添加量增加,充填体耗散能、弹性变形能、峰值强度下单位体积应变能及总能量均先增加后减小;单轴压缩条件下,碱渣改性充填体破坏模式为半贯穿或贯穿的斜剪切、平行双裂隙以及倒Y型裂隙,破坏程度随碱渣添加量增加而增大;建议采用质量浓度77%、细粗尾砂级配3:7、碱渣添加量5.35%的配比来制备碱渣改性充填体,经计算其抗压强度为5.3458 MPa,能满足矿山早期生产需求。研究结果为碱渣改性材料的可行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渣改性充填体 单轴抗压强度 能量演化特征 破裂模式 配比参数寻优
下载PDF
富含木质素生物质中甲氧基的有机地球化学演化特征研究进展
13
作者 黄敏 王浩哲 +1 位作者 赵冠宇 廖泽文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9-416,共8页
木质素是组成树木、泥炭和低熟煤等生物质的重要结构单元,它的单体和聚合物结构中含有丰富的甲氧基(–OCH_(3)),其含量最初随着生物质腐殖化过程中木质素与纤维素比值的增加而增加,然后在成岩过程中快速下降,在此过程中甲氧基含量及其稳... 木质素是组成树木、泥炭和低熟煤等生物质的重要结构单元,它的单体和聚合物结构中含有丰富的甲氧基(–OCH_(3)),其含量最初随着生物质腐殖化过程中木质素与纤维素比值的增加而增加,然后在成岩过程中快速下降,在此过程中甲氧基含量及其稳定C、H同位素(δ^(13)C、δ^(2)H)演化特征具有重要的有机地球化学意义。本文综述了富含木质素生物质中甲氧基的研究进展,包括甲氧基定量评价方法,甲氧基δ2H在古气候、古环境方面(如大气降水、温度、海拔等)的应用,甲氧基含量及δ13C在甲烷资源(如煤层气)评价方面的应用等,指出建立外标定量曲线是生物质中甲氧基定量评价的有效方法,同时强调了在样品处理、实验分析过程中针对不同研究对象的注意要点。生物质进入沉积体系后甲氧基演化特征及其有机地球化学信息,如甲氧基演化对沉积地层中甲烷聚集的资源效应,以及生物质沉积演化过程中伴随甲烷的生成与释放进入大气引起的环境问题等,是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 木质素 稳定C、H同位素 演化特征 有机地球化学
下载PDF
水平井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诱发垂直邻井光纤应变演化特征
14
作者 王溯 陈勉 +2 位作者 吕嘉昕 郝亚龙 初京义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10,I0007,共12页
水力压裂过程中很难准确获取裂缝高度扩展信息,利用分布式光纤可准确评价裂缝扩展信息。采用有限元耦合内聚力单元方法,建立水平井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诱发垂直邻井光纤应变的正演模型,进行垂直邻井光纤应变数值模拟,分析光纤应变演化特征... 水力压裂过程中很难准确获取裂缝高度扩展信息,利用分布式光纤可准确评价裂缝扩展信息。采用有限元耦合内聚力单元方法,建立水平井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诱发垂直邻井光纤应变的正演模型,进行垂直邻井光纤应变数值模拟,分析光纤应变演化特征;根据压裂施工参数及垂直邻井光纤布设位置,判定水力压裂裂缝的光纤有效监测范围;利用大型真三轴压裂实验与分布式光纤感测设备,进行光纤实时监测水平井水力压裂物理实验。结果表明:裂缝高度扩展诱发光纤应变演化分为应变增强、张应变扩展、应变直线状汇聚及应变弱化4个阶段,光纤应变演化特征表现为中间部分出现张应变汇聚带,两侧出现压应变汇聚带。当水力压裂裂缝在光纤有效监测范围内时,垂直邻井光纤可有效监测裂缝高度扩展情况。垂直邻井的光纤应变演化结果与光纤应变正演模计算结果验证正演模型的正确性。利用裂缝高度扩展诱发垂直邻井光纤应变演化特征可评价裂缝高度扩展状态,为油田压裂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水力压裂 裂缝扩展 垂直邻井 光纤应变 演化特征 分布式光纤 裂缝识别 裂缝高度
下载PDF
巷道围岩承载圈演化特征与工程应用
15
作者 黄金彪 冯涛 +1 位作者 刘进晓 辛承锐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44,共8页
通过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研究了巷道环向围岩承载圈在不同垂直应力影响下的演化特征,随着垂直应力的增加,巷道围岩承载逐渐向围岩深部转移,承载圈的厚度也会增加;利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分析了在掘进过程中巷道轴向围岩承载圈演化特征,... 通过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研究了巷道环向围岩承载圈在不同垂直应力影响下的演化特征,随着垂直应力的增加,巷道围岩承载逐渐向围岩深部转移,承载圈的厚度也会增加;利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分析了在掘进过程中巷道轴向围岩承载圈演化特征,按照承载圈演化特征将承载圈划分为承载圈生成区、承载圈变化区和承载圈稳定区3个区域。根据巷道围岩承载圈演化特征给出了相应的支护对策。以济宁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居煤矿为例,对其-1100 m水平运输大巷的围岩变形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其巷道围岩承载圈内边界半径已经超出了锚杆支护范围,根据提出的支护对策确定了相应的支护方案;选择-1100 m水平运输大巷某段巷道进行了现场试验,监测结果表明支护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承载圈 承载圈演化特征 数值模拟 支护方案
下载PDF
青海省生态安全水平动态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16
作者 贾天朝 胡西武 杨海娟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5-32,54,共9页
为探究青海省生态安全水平时空变化情况,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通过土地利用、Landsat影像等遥感地理数据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数据,基于改进的生态支撑力(ESC)模型,运用熵权TOPSIS、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模型、障碍度模型、地理探测... 为探究青海省生态安全水平时空变化情况,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通过土地利用、Landsat影像等遥感地理数据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数据,基于改进的生态支撑力(ESC)模型,运用熵权TOPSIS、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模型、障碍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研究青海省生态安全时空动态演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90-2020年青海省生态安全水平呈波动式上升态势,处于生态平稳区的市州占87.50%,处于生态改善区的市州占12.50%.(2)全省生态安全水平呈现“东西生态双核”空间分布和“东西延展、南北收缩”空间演化特征,两极化趋势明显.(3)从内部因素来看,青海省生态安全最大的准则层障碍因子是生态结构,主要的指标层障碍因子为叶面积指数和景观破碎度;从外部因素看,政府干预力度、城镇化率、人口密度、人均GDP、产业结构对青海省生态安全的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生态支撑力 动态演化特征 影响因素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载PDF
国土空间精细化管理视角下“三生”空间细分类型的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研究——以河北省张家口市为例
17
作者 许月卿 卢龙辉 +2 位作者 冀正欣 黄安 段亚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2-744,共13页
从国土空间精细化管理视角,以河北省张家口市为案例区,构建“三生”空间细分类体系及其演化驱动机制分析框架,系统地分析“三生”空间细分类型的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将张家口市“三生”空间划分为城镇建成空间、乡村建成空间、农业种植... 从国土空间精细化管理视角,以河北省张家口市为案例区,构建“三生”空间细分类体系及其演化驱动机制分析框架,系统地分析“三生”空间细分类型的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将张家口市“三生”空间划分为城镇建成空间、乡村建成空间、农业种植空间、草地空间、林地空间、水域空间与裸地空间。结果表明,1990-2020年,除裸地空间外,各类空间的空间布局相对稳定,但均存在数量变化与空间转换,特别是农业种植空间、林地空间和草地空间。张家口市“三生”空间演化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类基于不同的需求开展各项生产、生活和生态活动,直接推动“三生”空间的数量变化与空间转换,地理环境则通过影响人类活动的区位选择与植物生长,间接地决定“三生”空间演化的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子空间 演化特征 驱动机制 张家口市
下载PDF
西南山区巨型古滑坡体发育演化特征与城镇空间扩张关联机制分析
18
作者 梁京涛 赵聪 +6 位作者 张肃 董继红 铁永波 高延超 撒兰鹏 杨磊 鄢圣武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0-522,共13页
巨型古滑坡体的变形复活是我国西南山区城镇发展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本文以云南省大关县城古滑坡为例,采用机载LiDAR航测、InSAR监测、多期次光学影像对比解译以及野外调查等技术手段,开展了古滑坡体发育演化特征与稳定性现状研究,并详... 巨型古滑坡体的变形复活是我国西南山区城镇发展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本文以云南省大关县城古滑坡为例,采用机载LiDAR航测、InSAR监测、多期次光学影像对比解译以及野外调查等技术手段,开展了古滑坡体发育演化特征与稳定性现状研究,并详细分析了该古滑坡体演化特征与城镇空间扩张特征的关联机制。结果表明:大关县城古滑坡体具有明显的分级分期次运动演化迹象,现有滑坡地貌形态并非在一次运动过程上形成;古滑坡目前整体处于稳定状态,部分区域受人类工程活动或强降雨影响,存在多处中小规模次级滑坡局部复活迹象;1970年至2022年,大关县城城区面积扩大了7.56倍,受城镇空间扩张影响,该古滑坡体表部的5处新滑坡和6处复活次级滑坡分布于居民地扩展区和道路开挖区域附近,建房切坡和修路开挖是影响大关县城古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在我国西部山区城镇建设和开发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人类工程活动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山区 古滑坡 演化特征 城镇扩张 多源遥感
下载PDF
南漪湖水质时空演化特征及污染来源解析
19
作者 李雯 褚巍 +2 位作者 谢坤伦 许大强 胡广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5-1020,共6页
文章基于水质采样和监测数据开展南漪湖水质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和综合评价法,解析水质时空演化规律,基于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识别湖泊水质主要影响因子,判定主要污染来源。单因子评价结果表明,2013—2021年南漪湖水质均在Ⅳ类及以... 文章基于水质采样和监测数据开展南漪湖水质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和综合评价法,解析水质时空演化规律,基于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识别湖泊水质主要影响因子,判定主要污染来源。单因子评价结果表明,2013—2021年南漪湖水质均在Ⅳ类及以下。综合水质标识法评价结果表明,南漪湖水质呈波动性变化,水质总体上处于Ⅲ类,主要表现为氮磷污染,且入湖河流对湖泊水质影响较大。汛期(6—8月)水质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总氮(total nitrogen,TN)、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_(5)),主要来自农田径流、外湖水产养殖和生活污水等污染源;非汛期(1—5月、9—12月)主要影响因子为氨氮、TN、高锰酸盐指数COD_(Mn)(chemical oxygen demand)、叶绿素a和总磷(total phosphorus,TP),主要受生活污水、湖底内源污染等的共同影响。该研究为制定湖区水质改善方案提供多重污染源控制角度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漪湖 水质分析 时空演化特征 污染源解析 氮磷污染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中新统深水浊流沉积体系演化特征及主控因素
20
作者 高云峰 范廷恩 +6 位作者 蔡文涛 王夏斌 乐靖 卜范青 陈飞 马良涛 何荣胜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I0001,共17页
基于取心、测井和三维地震数据,研究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中新统深水浊流沉积地震响应特征、发育演化过程、沉积模式、储层品质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段自下而上可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Sq1和Sq2)、6个三级层序,主要发育浊积水道... 基于取心、测井和三维地震数据,研究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中新统深水浊流沉积地震响应特征、发育演化过程、沉积模式、储层品质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段自下而上可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Sq1和Sq2)、6个三级层序,主要发育浊积水道、天然堤、溢岸沉积、决口扇及末端扇5种浊积单元;中新世海平面强烈下降阶段的低水位期,从深海盆地逐渐向大陆坡下部过渡,发育浊积水道末端扇体、半限制—非限制性高弯度浊积水道、限制性浊积水道—天然堤复合体沉积,储层为中孔、中高渗物性特征,但砂体规模、砂泥比和横向连续性总体上逐渐变差;中新世,全球冰期气候、强烈构造抬升、海平面不断下降,总体上控制浊流作用的强弱及沉积特征的变化;局部古地貌进一步影响浊流沉积相带分布、规模和形态;目的层段成岩作用弱,沉积条件是影响储层品质的主要因素。该结果为西非深水浊流沉积砂岩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浊流沉积 地震沉积 演化特征 储层品质 主控因素 中新统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