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超长隧道双车追踪模式下火灾烟气控制与人员安全疏散研究
1
作者 李宇辉 费瑞振 李芳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0-107,112,共9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发车间隔一般较短,在超长隧道内会出现同方向行驶两列列车的情况,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需对超长隧道双车追踪模式下的火灾烟气蔓延规律和人员安全疏散策略进行研究。[方法]采用FDS(火灾...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发车间隔一般较短,在超长隧道内会出现同方向行驶两列列车的情况,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需对超长隧道双车追踪模式下的火灾烟气蔓延规律和人员安全疏散策略进行研究。[方法]采用FDS(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和Path-finder软件,建立超长隧道火灾模型和人员安全疏散模型,对双车追踪模式下的火灾烟气蔓延规律,以及人员疏散进行仿真分析。[结果及结论]双车追踪模式下,前车尾部着火,通过临界风速纵向通风可保证前车火灾安全;火源下游烟气前锋的蔓延速度为3.20 m/s,至600 s时烟气蔓延至后车,620 s时烟气可完全覆盖后车;烟气温度沿隧道纵向衰减很快,且温度衰减符合双指数模型规律。双车追踪模式下,减小联络通道间距可减少人员疏散总时间,对人员疏散时离开列车的时间影响不大;开启列车端门和疏散平台一侧车门,可显著减少人员疏散时间。在超长隧道双车追踪的最不利火灾场景下,人员疏散存在困难,可通过减小联络通道间距保障人员疏散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超长隧道 双车追踪模式 火灾烟气控制 人员安全疏散
下载PDF
交通活塞风作用下H型隧道火灾烟气蔓延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文波 王雅娟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4年第9期45-49,共5页
为探究非事故隧道交通风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规律,基于理论分析,通过FDS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车流量产生的交通风速在H型隧道中不同火源功率情况下对烟气扩散、温度分布和流速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交通风在不同火源功率条件下,烟... 为探究非事故隧道交通风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规律,基于理论分析,通过FDS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车流量产生的交通风速在H型隧道中不同火源功率情况下对烟气扩散、温度分布和流速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交通风在不同火源功率条件下,烟气扩散、温度分布和流速变化规律基本相同。随着交通活塞风速的增加,横通道两端压力差越大,火灾烟气运动到非事故隧道时间越短,在隧道内蔓延的长度越长;随着火源功率增大,火灾烟气逆流到事故隧道入口和扩散到非事故隧道内的时间越短,非事故隧道内流速场发生变化的时间越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隧道 隧道火灾烟气 交通活塞风 火灾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聚氯乙烯火灾烟气环境中无铅焊料腐蚀动力学预测模型
3
作者 李倩 林锦 +2 位作者 赵梦珂 黎昌海 陆守香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2304-2312,共9页
采用质量损失法研究聚氯乙烯火灾烟气环境中283.15~323.15 K温度范围内无铅Sn-3.0Ag焊料的腐蚀动力学、表面微观结构和腐蚀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从283.15 K升高到323.15 K,Sn-3.0Ag焊料的质量损失从(22.09±2.01)g/m^(2)增加到(4... 采用质量损失法研究聚氯乙烯火灾烟气环境中283.15~323.15 K温度范围内无铅Sn-3.0Ag焊料的腐蚀动力学、表面微观结构和腐蚀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从283.15 K升高到323.15 K,Sn-3.0Ag焊料的质量损失从(22.09±2.01)g/m^(2)增加到(44.66±1.20)g/m^(2)。此外,腐蚀动力学符合阿伦尼乌斯定律。Sn-3.0Ag焊料表面腐蚀产物呈叠加生长趋势。在283.15 K,Sn-3.0Ag焊料的表面出现大量的腐蚀产物。Sn-3.0Ag无铅焊料的腐蚀过程为电化学腐蚀,阴极发生析氢和吸氧反应,阳极发生富锡相的溶解。腐蚀产物为Sn_(21)Cl_(16)(OH)_(14)O_(6)、SnO_(2)和S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预测模型 Sn-3.0Ag焊料 火灾烟气 温度
下载PDF
地下空间火灾烟气的泡沫净化技术研究
4
作者 赵子琦 吴爱军 +1 位作者 李成娇 田世祥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为了有效控制地下空间火灾烟气,本文提出一种泡沫净化的新型消烟技术,并搭建了试验平台,简要介绍了泡沫消烟技术的优点,并阐述了净化工作原理。通过试验分析不同溶液与不同烟气浓度(以CO_(2)体积分数为跟踪表征物质)对CO_(2)脱除率的影... 为了有效控制地下空间火灾烟气,本文提出一种泡沫净化的新型消烟技术,并搭建了试验平台,简要介绍了泡沫消烟技术的优点,并阐述了净化工作原理。通过试验分析不同溶液与不同烟气浓度(以CO_(2)体积分数为跟踪表征物质)对CO_(2)脱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纯水、单体发泡液、复配发泡液3种溶液的CO_(2)脱除效率分别为38.18%、56.71%、92.2%,从而得出复配发泡液对于CO_(2)有着明显的净化效果。随着入口烟气浓度增加,CO_(2)脱除率由93.21%降低至80.85%,降幅较小,证明了该泡沫净化技术对烟气中CO_(2)良好的吸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泡沫对地下烟气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火灾烟气 泡沫 净化
下载PDF
火源位置对深井火灾烟气流动影响的数值模拟
5
作者 冯子良 冯世豪 +1 位作者 雷鹏 刘毅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24年第4期551-556,共6页
探究深井立式空间中不同火源位置对火灾严重程度的影响,构建深井立式空间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法分析火源的热释放速率、火源与墙壁距离对深井立式空间火灾烟气流动、烟气温度和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深井立式空间中,火羽流易受到墙壁限... 探究深井立式空间中不同火源位置对火灾严重程度的影响,构建深井立式空间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法分析火源的热释放速率、火源与墙壁距离对深井立式空间火灾烟气流动、烟气温度和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深井立式空间中,火羽流易受到墙壁限制。当火源向单侧墙壁靠近时,火羽流向近壁面倾斜。在同等条件下,火源越靠近单侧墙壁,火源正上方的烟气高度和温度越高,烟气向上流动速度越快。在模拟结果基础上使用公式拟合得到羽流温度与深度、火源距与墙壁距离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立式空间 近壁火灾 火羽流 火灾烟气流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阶梯长度对阶梯式剖面中庭火灾烟气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毛开宗 战乃岩 +1 位作者 苗盼 蔡宗佑 《四川水泥》 2024年第2期69-72,共4页
火灾烟气研究中的中庭空间大都是矩形剖面,对阶梯式剖面中庭火灾烟气的研究较少。利用pyrosim软件模拟阶梯式剖面中庭火灾发生后的烟气蔓延,对比不同阶梯长度下中庭烟气的运动特征和温度分布。结果表明:阶梯长度对烟气运动、烟气温度和... 火灾烟气研究中的中庭空间大都是矩形剖面,对阶梯式剖面中庭火灾烟气的研究较少。利用pyrosim软件模拟阶梯式剖面中庭火灾发生后的烟气蔓延,对比不同阶梯长度下中庭烟气的运动特征和温度分布。结果表明:阶梯长度对烟气运动、烟气温度和中庭排烟量影响较大。阶梯较短时,侵入楼层的烟气较多,中庭烟气较少;阶梯较长时,烟气在阶梯处发生翻滚并卷吸大量空气,中庭的烟气增多;阶梯过长时,烟气卷吸空气的能力减弱,中庭的烟气减少。数据显示,设置阶梯后,中庭的烟气温度升高,排风口的排烟量减小;阶梯长度与楼层高度比值达到临界值0.75时,排烟量达到最小值,烟气温度达到最高值;超出这个临界值后,排烟量会增大,烟气温度也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式剖面中庭 火灾烟气 pyrosim软件 阶梯长度 运动 温度
下载PDF
室外风对火灾烟气蔓延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7
作者 孙雷 刘登应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50-56,共7页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室外风作用下烟气蔓延特征,以期为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提供理论依据。利用FDS软件建立高层建筑起火层全尺寸模型,分析室外风风速对火灾烟气蔓延规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风速为6.5 m·s^(-1)场景热释放速率峰值约为...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室外风作用下烟气蔓延特征,以期为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提供理论依据。利用FDS软件建立高层建筑起火层全尺寸模型,分析室外风风速对火灾烟气蔓延规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风速为6.5 m·s^(-1)场景热释放速率峰值约为无风条件下的1.6倍,当室外风风速大于10 m·s^(-1)时,热释放速率随风速增大反而减小;室外风进入起火房间后,起火楼层各区域温度、能见度、烟气层高度、流体速度均与无风条件下存在较大差异。针对此情况,需采取优化系统性能、充分侦察评估、精准应用设施、灵活选用装备等相应对策确保灭火救援作战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 室外风 火灾烟气 数值模拟 灭火救援
下载PDF
通风方式对非对称隧道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
8
作者 肖峻峰 胡涛涛 +1 位作者 秦荣水 梁至昕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90-96,共7页
为研究非对称隧道内不同通风方式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利用PyroSim数值模拟软件构建非对称隧道模型,对隧道内烟气流速、温度分布和烟气运动进行研究,并分析了不同风速对人员疏散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坡隧道内诱导气流与补充气流存在竞... 为研究非对称隧道内不同通风方式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利用PyroSim数值模拟软件构建非对称隧道模型,对隧道内烟气流速、温度分布和烟气运动进行研究,并分析了不同风速对人员疏散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坡隧道内诱导气流与补充气流存在竞争关系,随着坡度差增大,烟气流速增加,烟气从上坡隧道排出,新鲜空气从平坡段隧道进入补充燃烧消耗;自然通风下隧道充满烟气,在纵向风速1.5 m/s下隧道环境得以改善;随着风速继续增大,隧道烟气流速紊乱,烟气层被扰乱。在实际非对称隧道中,建议火灾初期以1.5 m/s的纵向风速进行通风,待人员疏散后再增加风速加速排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烟气 数值模拟 温度分布 人员疏散 坡度差
下载PDF
特长公路隧道无辅助通道火灾烟气控制方案研究
9
作者 谢也真 王建华 +3 位作者 王海林 李玉豪 张果 何颖 《公路交通技术》 2024年第4期76-83,共8页
为探究5000 m以上隧道的火灾烟气蔓延特性及无辅助通道排烟方案的可行性,以慈利隧道为例,采用FDS火灾模拟软件模拟隧道火灾情景,分析了无辅助通道时慈利隧道烟气蔓延规律及温度场、CO浓度、能见度分布情况,并将不同风速下隧道烟气蔓延... 为探究5000 m以上隧道的火灾烟气蔓延特性及无辅助通道排烟方案的可行性,以慈利隧道为例,采用FDS火灾模拟软件模拟隧道火灾情景,分析了无辅助通道时慈利隧道烟气蔓延规律及温度场、CO浓度、能见度分布情况,并将不同风速下隧道烟气蔓延规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隧道排烟风速设置为4 m/s时,不设置辅助通道对火灾上游人员疏散安全性无影响,采用全射流纵向通风能够保证人员安全疏散,且烟气不会窜流;2)慈利隧道取消辅助通道方案是可行的,该方案极大地降低了隧道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长隧道 隧道火灾 火灾烟气控制 分布规律 纵向通风
下载PDF
基于PyroSim的老年公寓火灾烟气运动规律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世龙 綦韦 李畅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7-914,共8页
目的 对某高层老年公寓火灾烟气分布特征和人员疏散规律进行研究,科学地进行疏散路径决策,提高疏散效率,以减少老年公寓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方法 以苏州某高层老年公寓为研究对象,通过PyroSim软件进行火灾仿真模拟,分析火灾发生后温度... 目的 对某高层老年公寓火灾烟气分布特征和人员疏散规律进行研究,科学地进行疏散路径决策,提高疏散效率,以减少老年公寓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方法 以苏州某高层老年公寓为研究对象,通过PyroSim软件进行火灾仿真模拟,分析火灾发生后温度、能见度、O2浓度、CO浓度和烟气层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 火灾模拟考虑温度、能见度、O2和CO浓度、烟气层高度5个因素的人体耐受临界值,得到可用疏散时间为172 s;位于2层及以上楼层的老年人在134 s之前可通过3个楼梯间中的任意一个进行疏散,134 s到142 s之间可通过2、3号楼梯间进行疏散,142 s后只能通过3号楼梯间进行疏散。结论 得出老年公寓火灾燃烧产物的时空分布规律,计算出疏散时间,为老年公寓火灾疏散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公寓 火灾烟气 PyroSim 数值模拟 疏散时间
下载PDF
城市地下快速路入口段火灾烟气蔓延规律
11
作者 林志 蒋浩 +3 位作者 苏培循 邵羽 何廷全 章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4期14832-14840,共9页
依托上海北横通道泸定路枢纽工程,建立依托工程的全尺寸仿真模型,选取城市地下快速路入口段的主线风速和匝道风速作为变量,研究火灾发生后隧道内人员安全高度处的温度、能见度、CO浓度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主线风速与匝道风速的提高都... 依托上海北横通道泸定路枢纽工程,建立依托工程的全尺寸仿真模型,选取城市地下快速路入口段的主线风速和匝道风速作为变量,研究火灾发生后隧道内人员安全高度处的温度、能见度、CO浓度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主线风速与匝道风速的提高都会导致温度下降速率减缓,能见度上升,CO浓度降低,但是匝道风速对烟气的影响要弱于主线风速的影响。主线与匝道共同提供排烟风速时,保持临界风速即可有效排烟,主线为1.72 m/s,匝道为1.84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快速路 入口段 火灾烟气 仿真模型 Pyrosim
下载PDF
矩形中庭顶部开口比例对火灾烟气扩散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贤平 钟钒 刘杰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591-3599,共9页
为探究带回廊的矩形中庭内顶部开口比例对火灾烟气扩散规律的影响,改善建筑防排烟条件,以某矩形中庭商场为例,运用火灾动力学模拟(Fire Dynamics Simulator,FDS)软件设置了温度测点,模拟了不同顶部开口比例下的矩形中庭底层起火时的烟... 为探究带回廊的矩形中庭内顶部开口比例对火灾烟气扩散规律的影响,改善建筑防排烟条件,以某矩形中庭商场为例,运用火灾动力学模拟(Fire Dynamics Simulator,FDS)软件设置了温度测点,模拟了不同顶部开口比例下的矩形中庭底层起火时的烟气流场,基于线性回归模型拟合了烟气温度随顶部开口比例变化的关系,并以缩尺模型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矩形中庭内烟气在有顶部开口的情况下能在短时间内向上扩散至顶部,同时在各层回廊顶部水平扩散,在400 s内填充整个空间;烟气温度与顶部开口比例的关系总体为线性负相关,在开口比例从1下降到1/2时能见度下降最快;试验中的烟气温度变化规律与模拟结果相吻合,验证了FDS用于火灾烟气研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火灾烟气 中庭 数值模拟 自然排
下载PDF
高层建筑火灾烟气对邻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飞 余照阳 +1 位作者 李薇 赵浩佑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80-1385,共6页
为了研究高层建筑火灾烟气对邻室的影响,通过搭建1:10小尺寸高层建筑火灾试验平台,模拟高层建筑火灾,通过设置不同起火位置、火源功率,分析邻室温升情况来初判烟气对邻室的影响。结果表明:起火楼层越高,烟囱效应减弱,烟气大量聚集在水... 为了研究高层建筑火灾烟气对邻室的影响,通过搭建1:10小尺寸高层建筑火灾试验平台,模拟高层建筑火灾,通过设置不同起火位置、火源功率,分析邻室温升情况来初判烟气对邻室的影响。结果表明:起火楼层越高,烟囱效应减弱,烟气大量聚集在水平空间,邻室温升较大;随着起火房间位置靠近前室,邻室温升幅度逐渐下降,燃烧初期,邻室温升随着与着火房间距离的变大而减小;随着燃烧的持续,远离着火房间、靠近走廊尽头房间内的温升变大;火源功率越大,烟囱效应越强,减弱了烟气在着火房间远端邻室的聚集。因此,高层建筑高楼层起火,高楼层、远离竖向通道的着火房间火灾烟气对邻室的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火灾烟气 蔓延 邻室温升
下载PDF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火灾烟气温度场研究 被引量:65
14
作者 赵永昌 朱国庆 高云骥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0,共4页
为研究综合管廊电力舱室内火灾初期温度场特征,建立1∶3.6小尺寸综合管廊模型,通过改变盛放汽油盘的大小改变火源功率,进行油池火火灾实验。运用Origin软件对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烟气温度与距离的衰减经验公式;运用FDS软件对与实验相... 为研究综合管廊电力舱室内火灾初期温度场特征,建立1∶3.6小尺寸综合管廊模型,通过改变盛放汽油盘的大小改变火源功率,进行油池火火灾实验。运用Origin软件对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烟气温度与距离的衰减经验公式;运用FDS软件对与实验相同工况下的几何模型进行计算机模拟,以验证FDS模拟结果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火源功率下,烟气温度均呈现幂函数衰减;火源功率较大时,温度衰减梯度也较大;对距火源0.3m处垂直方向上烟气温度进行分析得知,火灾烟气蔓延过程中存在烟气分层现象。通过FDS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得出两者结果较为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综合管廊 油池火 Origin FDS 火灾烟气 温度场 火灾实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纵向通风水平隧道火灾烟气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35
15
作者 卢平 丛北华 +2 位作者 廖光煊 范维澄 厉培德 《中国工程科学》 2004年第10期59-64,共6页
地铁隧道火灾烟气控制是城市公共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地铁隧道火灾烟气流动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将地铁隧道通风和排烟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考虑 ,引入地铁隧道火灾烟气的浮力效应和热阻效应 ,建立了隧道通风网络火灾模拟的数... 地铁隧道火灾烟气控制是城市公共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地铁隧道火灾烟气流动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将地铁隧道通风和排烟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考虑 ,引入地铁隧道火灾烟气的浮力效应和热阻效应 ,建立了隧道通风网络火灾模拟的数学模型 ,分析了地铁隧道火灾烟气逆流的临界条件、临界流速、隧道风流及烟流流速与火灾强度的变化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火灾烟气 浮力效应 热阻效应 临界风速
下载PDF
狭长通道内火灾烟气毒性成分空间分布的实验 被引量:9
16
作者 冯文兴 杨立中 +1 位作者 方廷勇 范维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4,共4页
利用模拟狭长通道的小型实验台研究了火灾烟气传播过程中毒性成分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发现,烟气成分的分布沿着水平方向呈现不同的特点,在远离火源的位置呈上下两层分布,符合两层区域模型,而在离火源较近位置则递变分布,则须用场模型或... 利用模拟狭长通道的小型实验台研究了火灾烟气传播过程中毒性成分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发现,烟气成分的分布沿着水平方向呈现不同的特点,在远离火源的位置呈上下两层分布,符合两层区域模型,而在离火源较近位置则递变分布,则须用场模型或者多层区域模型评估.实验表明,烟气毒性成分的浓度峰值随高度的降低呈现明显的阶梯变化,在过渡区段骤升骤降.实验测量到,CO和CO2迁移时浓度峰值在远离火源处仍然保持相当高的浓度甚至高于火源近处的浓度,这与火灾中很多遇难者死于远离火源位置的结果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烟气 狭长通道 毒性成分 CO 区域模型 峰值
下载PDF
地铁站火灾烟气三维动态场模拟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兆文 何嘉鹏 +2 位作者 陈忠信 季俊贤 唐晓亮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7期52-54,共3页
由于城市地铁的建设在我国迅速发展,地铁站的火灾防范和安全疏散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为了探讨地铁站火灾烟气的发展流动规律,笔者根据我国大多数现有地铁站的建筑结构模式建立了双层地铁车站的物理模型,并采用CFD的方法完成了火灾... 由于城市地铁的建设在我国迅速发展,地铁站的火灾防范和安全疏散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为了探讨地铁站火灾烟气的发展流动规律,笔者根据我国大多数现有地铁站的建筑结构模式建立了双层地铁车站的物理模型,并采用CFD的方法完成了火灾烟流三维动态的场模拟。在模拟中采用Rosseland辐射模型,将火源设定为放热量随时间变化的热源。计算结果表明在没有机械通风的情况下,烟气6分钟就将充满整个地铁站,人员难以在规范要求的时间内安全疏散。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地铁站火灾发生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及烟气的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 火灾烟气 三维动态场模拟 火灾防范 安全疏散 物理模型
下载PDF
多层建筑火灾烟气运动的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朱伟 侯建德 +2 位作者 廖光煊 卢平 厉培德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8-21,8,共5页
火灾烟气是导致多层建筑火灾中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结合多层建筑的实际情况 ,利用缩尺度模型实验楼模拟多层建筑火灾的典型情况 ,对其火灾烟气自火源产生后的运动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烟气沿程由于热交换温度不断降低 ,会迅速... 火灾烟气是导致多层建筑火灾中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结合多层建筑的实际情况 ,利用缩尺度模型实验楼模拟多层建筑火灾的典型情况 ,对其火灾烟气自火源产生后的运动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烟气沿程由于热交换温度不断降低 ,会迅速达到顶部楼层并立即沉降 ,而且不同工况条件下所包含的有毒成分浓度随着火源温度的升高而上升。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够较好地符合实际火灾的一些典型调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建筑 火灾烟气 火源 楼层 沉降 情况 模型实验 运动 升高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胶带运输巷水幕抑制火灾烟气效率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祁云 齐庆杰 +1 位作者 汪伟 周新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3-129,共7页
针对胶带运输巷火灾时期有毒烟气蔓延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问题,提出利用水幕阻烟法抑制火灾烟气传播,搭建小尺寸实验台研究水幕对矿井巷道火灾烟气的阻挡效果。通过分析火灾烟气的运移规律,测量温度分布、非水溶性火灾烟气体积... 针对胶带运输巷火灾时期有毒烟气蔓延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问题,提出利用水幕阻烟法抑制火灾烟气传播,搭建小尺寸实验台研究水幕对矿井巷道火灾烟气的阻挡效果。通过分析火灾烟气的运移规律,测量温度分布、非水溶性火灾烟气体积分数的变化,检验矿井运输巷内设置水幕阻烟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水幕开启后,其下游空间烟气体积分数降低,能够有效阻止火灾烟气的扩散;水幕远离烟气源、增加水幕层数、水幕向上喷射、喷头压力增大均能够提高水幕的阻烟效果。实验为矿井巷道等地下建筑的防排烟设计提供了思路,对火灾的救援与人员的疏散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带运输巷 小尺寸实验台 火灾烟气 水幕 效果
下载PDF
大型综合购物广场中庭火灾烟气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耀伟 廖艳芬 +1 位作者 胡善超 马晓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117,共5页
中庭火灾的烟气流动与控制数值模拟是性能化消防设计的关键。借助Fluent软件,以广州某广场中庭为实例,考虑火源位置和补风口位置两因素,设计了不同的中庭类建筑火灾场景,并建立了数值模型。结果表明:当补风口稍高于火源时,不仅对火源的... 中庭火灾的烟气流动与控制数值模拟是性能化消防设计的关键。借助Fluent软件,以广州某广场中庭为实例,考虑火源位置和补风口位置两因素,设计了不同的中庭类建筑火灾场景,并建立了数值模型。结果表明:当补风口稍高于火源时,不仅对火源的影响较小,还有利于烟气的排出;烟气中的CO向远距离处迁移时浓度变化较小;发生火灾时,中庭底部烟气的毒性危害高于烟气的高温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火灾烟气 数值模拟 中庭 CO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