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灵魂的内涵与精神构成、价值和境界
1
作者 蔡毅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8,共11页
灵魂是心灵的扩张变形,是思维的一种创造。灵魂也是心灵、思想、精神的化身,是生命的真谛,心灵和意识的升华。人创造了灵魂,灵魂又丰富扩张了人。分析灵魂的内涵、成分与基本构造,它虽然形形色色、千奇百怪,但最终也能将其概括为一个融... 灵魂是心灵的扩张变形,是思维的一种创造。灵魂也是心灵、思想、精神的化身,是生命的真谛,心灵和意识的升华。人创造了灵魂,灵魂又丰富扩张了人。分析灵魂的内涵、成分与基本构造,它虽然形形色色、千奇百怪,但最终也能将其概括为一个融思想情怀、道义人格和理想信念于一体的价值载体,三者交融混合、互促互养,共同构成灵魂相对稳定的状态。价值和境界则是帮助灵魂实现总体目标的最佳内容和手段,带领我们向更高层级不断攀援,力求达到灵魂丰美的最高境界。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和境界的最高远是灵魂追求的大目标,也是一切文艺追求的大目标,为的是要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魂内涵 精神构成 价值 境界
下载PDF
以大概念为灵魂的深度融合教学
2
作者 李松林 游春蓉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8-54,共7页
促进学生多方面素养的整体生成与强健发展需要深度融合教学。作为真正具有整体性的教学,深度融合教学是促成多向融通、聚焦深层灵魂和生成整体效应的教学。作为具有高度概括性、意义丰富性和广泛迁移力的强有力概念,大概念在深度融合教... 促进学生多方面素养的整体生成与强健发展需要深度融合教学。作为真正具有整体性的教学,深度融合教学是促成多向融通、聚焦深层灵魂和生成整体效应的教学。作为具有高度概括性、意义丰富性和广泛迁移力的强有力概念,大概念在深度融合教学中具有灵魂的地位和作用。在内在结构上,作为根本机制的实践任务(外层)、作为基本工具的核心问题(中层)和作为深层灵魂的大概念(内层)是深度融合教学的三根纽带。在操作方式上,以大概念为灵魂的深度融合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是:描述大概念—外显大概念—活化大概念—建构大概念—调用大概念。由此,内在的三层纽带和外在的五个环节共同构成了以大概念为灵魂的深度融合教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概念 灵魂 深度融合教学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的营养灵魂说及其与物理主义的互补
3
作者 朱清华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5-13,共9页
对亚里士多德而言,营养灵魂是生命体最普遍的和最基础的灵魂形式。对营养灵魂的分析表明,灵魂并不是在躯体之中的或是跟躯体并列的神秘实体,然而恰恰是灵魂使得生命体得以成为一个统一的实体。从质形关系来说,营养灵魂使得生命体有独立... 对亚里士多德而言,营养灵魂是生命体最普遍的和最基础的灵魂形式。对营养灵魂的分析表明,灵魂并不是在躯体之中的或是跟躯体并列的神秘实体,然而恰恰是灵魂使得生命体得以成为一个统一的实体。从质形关系来说,营养灵魂使得生命体有独立的组织形式,有个体的生命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同一性。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生物都力图保存其存在,并尽可能地达到永恒不朽,这种目的既是通过营养灵魂的实现来达到,同时也是灵魂自身的追求目标。就身心关系而言,在亚里士多德这里,身体就是灵魂这一追求的具身化。在现代意义上的物理主义还原论之外亚里士多德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的生命解释。还原论试图从最基本的物理因素出发向上对更复杂的生命现象做出解释,而亚里士多德的生命解释则从更为完善的目的和形式——灵魂出发向下对生命体的构造和构成做出说明。本文表明,这两种解释生命的方式可以是有益的互补,而不仅仅是冲突和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灵魂 生命 个体 存在 还原论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灵魂:超越科技的哲学追问——基于概念建构主义视角
4
作者 甘莅豪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30,共10页
在探讨人工智能与灵魂的关系时,概念建构主义视角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深入的理解方式。当前弱人工智能并未被赋予、也不需要灵魂。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强人工智能的到来可能引发对灵魂概念的重新思考。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灵魂可以... 在探讨人工智能与灵魂的关系时,概念建构主义视角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深入的理解方式。当前弱人工智能并未被赋予、也不需要灵魂。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强人工智能的到来可能引发对灵魂概念的重新思考。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灵魂可以被重新定义为数据、计算和交互的集合,并建构所谓的“灵魂智格”。同时,对“轮回说”“中介说”等灵魂概念的话语重设也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些变化不仅将影响人们对人工智能本质的理解,也将引发对其在后人类社会中角色定位的新思考。更重要的是,这种新的概念建构还将对人工智能的伦理和道德责任产生深远影响,为未来的科技发展提供新的道德和伦理参考。从概念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看,人工智能与灵魂的关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这一关系可以不断被重新定义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语言哲学 概念建构主义 后人类 灵魂
下载PDF
跨文化医患冲突的矛盾溯源与化解策略——基于《要命还是要灵魂》的案例分析
5
作者 王爽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0-54,共5页
《要命还是要灵魂》中美国苗族女孩黎亚的就医案例是其求医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默塞德慈善医疗中心发生的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医患冲突,是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医疗矛盾的缩影。如何化解跨文化医疗中的医患冲突,促进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合作... 《要命还是要灵魂》中美国苗族女孩黎亚的就医案例是其求医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默塞德慈善医疗中心发生的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医患冲突,是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医疗矛盾的缩影。如何化解跨文化医疗中的医患冲突,促进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合作,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议题。归本溯源,这场冲突包含了科学与人文、东方与西方、医生与患者的多元矛盾主体。从案例中的三对矛盾出发,解决跨文化的医患冲突,要从医生、社会、医院层面形成合力。医生要提升文化敏感性,培养跨文化能力,学会识别与尊重患者文化;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文化平等环境,促进跨文化医疗合作;医院需要健全体制,完善配套,不断创新与优化服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医疗 医患冲突 《要命还是要灵魂 美国苗族
下载PDF
命题之真与灵魂成真:亚里士多德的双重真理观
6
作者 李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3,200,共10页
亚里士多德将命题之真界定为思想中的词语的结合与分离,而同时命题之真又在于与事物相似。然而,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将真理仅仅局限为命题之真,还有更重要的真理是灵魂成真,包括技艺、科学、明智、智慧与理智,可以分为实践的真与沉思的真... 亚里士多德将命题之真界定为思想中的词语的结合与分离,而同时命题之真又在于与事物相似。然而,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将真理仅仅局限为命题之真,还有更重要的真理是灵魂成真,包括技艺、科学、明智、智慧与理智,可以分为实践的真与沉思的真两类。灵魂成真是从命题的肯定或否定上升而来,通过命题性知识的多次积淀形成某种单一性的潜能,并在灵魂中的欲求部分的作用下形成一种稳定的秉有。命题之真与灵魂成真都属于存在之真,后者是首要的存在之真。从人到神被认为是从理性到思想,人之理性既有命题之真又有灵魂成真,思想则不再有命题之真。基督教不承认神是思想自身的思想,人也不能依靠沉思科学实现存在的超越,因此,真理修饰的对象或真理的处所只能是命题,真理不再与灵魂上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双重真理观 命题之真 灵魂成真 存在之真
下载PDF
从爱欲之路到修辞之路——论柏拉图《斐德若》中灵魂提升的两条道路
7
作者 谭善明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8-86,共9页
苏格拉底对智慧有着极强的爱欲,同时他还爱欲着身边渴求智慧的青年人,如何促成他们的灵魂提升,这成为苏格拉底哲学言辞的一大重心。柏拉图在《斐德若》中通过苏格拉底之口向我们展现了两条灵魂提升之路:爱欲之路和修辞之路。第一条道路... 苏格拉底对智慧有着极强的爱欲,同时他还爱欲着身边渴求智慧的青年人,如何促成他们的灵魂提升,这成为苏格拉底哲学言辞的一大重心。柏拉图在《斐德若》中通过苏格拉底之口向我们展现了两条灵魂提升之路:爱欲之路和修辞之路。第一条道路充满诗意,从追求身体之美走向追求美本身,从而开启了灵魂返乡的道路。第二条道路则更具技艺性,在优美言辞的组织和表达中传递真理的知识,从而在听众或读者的灵魂中播撒希望的种子,在修辞中激发、吸引并引导灵魂对智慧和美本身的追求,这是有限的人踏上了无限提升的道路,前路漫长但更具人性化的考量。两条不同的道路最终在苏格拉底的"哲学修辞学"中汇聚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斐德若》 爱欲 修辞 灵魂提升
下载PDF
概念、关系及视角:人工智能需要灵魂吗?——传播学五人谈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豪 葛岩 +2 位作者 姜华 王峰 甘莅豪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ChatGPT、Sora等生成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激起了人们对新技术与未来人机协同社会的多重想象和忧虑,由此生发的关于人工智能会否拥有灵魂、是否需要有灵魂等问题也引发了激烈论辩。通过与四位传播学领域的人工智能研究学者进行对谈,在重... ChatGPT、Sora等生成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激起了人们对新技术与未来人机协同社会的多重想象和忧虑,由此生发的关于人工智能会否拥有灵魂、是否需要有灵魂等问题也引发了激烈论辩。通过与四位传播学领域的人工智能研究学者进行对谈,在重回人工智能与灵魂的概念丛后,针对人工智能能否被视为一种智能形式、其是否可能拥有灵魂或其要件、没有肉身的智能体灵魂以何为锚点、如何构建未来社会中的人机关系等问题,逐层展开对话,寻找“人工智能需要灵魂吗”这一问题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灵魂 人机交往
下载PDF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发展历程、科学意蕴与时代价值
9
作者 郭莲莲 牛涛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8期42-46,共5页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贯穿并渗透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起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提出的“反对本本主义”的思想论断,并随着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而不断丰富和完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活的灵魂思...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贯穿并渗透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起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提出的“反对本本主义”的思想论断,并随着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而不断丰富和完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活的灵魂思想的科学意蕴,深入把握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发展历程和科学意蕴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时代课题,牢记初心使命,实现历史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活的灵魂 科学意蕴 时代价值
下载PDF
浅谈审美——艺术设计的“灵魂” 被引量:1
10
作者 辛梅 陈莹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6期99-101,共3页
本文旨在探讨审美作为艺术设计的“灵魂”,如何通过精准深邃的审美观念驱动设计创新,并融合美学与人文精神。研究聚焦于艺术审美的核心⸺跨越感官的艺术通感,促进创意的自由交流,探索美的多元可能。当前,新思维与图形审美深度融合于社会... 本文旨在探讨审美作为艺术设计的“灵魂”,如何通过精准深邃的审美观念驱动设计创新,并融合美学与人文精神。研究聚焦于艺术审美的核心⸺跨越感官的艺术通感,促进创意的自由交流,探索美的多元可能。当前,新思维与图形审美深度融合于社会生活,概念图形在视觉艺术中不断演进。本文揭示了设计审美在塑造视觉艺术魅力、引领设计创新方向上的关键作用。研究采用多维度分析方法,最终得出设计审美是连接过去与未来、心灵与世界的桥梁,是推动艺术设计不断前行的灵魂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艺术设计 灵魂
下载PDF
理性与爱欲:《理想国》与《会饮》中的两种灵魂图景
11
作者 田书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柏拉图在《会饮》和《理想国》中为我们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灵魂图景:一是爱欲或爱若斯(Eros)向着美的理念自身的一种和谐的攀升模式(ascent model),二是在灵魂的理性部分与欲望和激情部分之间的一种冲突或斗争模式(conflict model)。这两... 柏拉图在《会饮》和《理想国》中为我们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灵魂图景:一是爱欲或爱若斯(Eros)向着美的理念自身的一种和谐的攀升模式(ascent model),二是在灵魂的理性部分与欲望和激情部分之间的一种冲突或斗争模式(conflict model)。这两种模式并没有任何内在的矛盾之处,而是对柏拉图的同一种实践主题的两种不同的描述:即欲求的秩序或逻辑。柏拉图在这两篇对话中虽然没有发展出一套系统的实践哲学,但这两篇对话却为后来的实践哲学奠定了不可取代的形而上学基础:道德心理学,即灵魂的三分结构和爱欲的本性。理性的统治才是个体灵魂的最佳结构,爱若斯的最终目的是对美的理念的静观,只有在对美和善本身的静观和沉思中才找到了让自己安顿的栖身之所,而灵魂的理性部分通过哲学教化和对智慧的爱而摆脱激情和欲望的奴役,走向个体的正义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魂 理性 爱欲 《理想国》 《会饮》
下载PDF
镜像叙事与灵魂诗学——艾伟《镜中》读札
12
作者 曾攀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121,共7页
作家艾伟向来以洞悉人物内心世界见长,《镜中》延续了他一贯的叙事形态,但是采取的路径更为多元而复杂。本文探究的是这部长篇小说中纷繁立体的“镜像”叙事,透过建筑的、宗教的,当然也包括文学或曰叙事的方式,解析主体心理,透视人物灵... 作家艾伟向来以洞悉人物内心世界见长,《镜中》延续了他一贯的叙事形态,但是采取的路径更为多元而复杂。本文探究的是这部长篇小说中纷繁立体的“镜像”叙事,透过建筑的、宗教的,当然也包括文学或曰叙事的方式,解析主体心理,透视人物灵魂。在此基础上,揭示小说以“媒体中介”建构“镜像”的叙事尝试,使自身获致了一种阐释学的内涵,建造情感、心理、灵魂的结构性关系,经此生成关于灵魂之对照与辩证的可能性诗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伟 《镜中》 镜像叙事 灵魂诗学
下载PDF
“六个必须坚持”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继承与发展
13
作者 邱晓辉 陈林辉 文侃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的“六个必须坚持”。“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的“六个必须坚持”。“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继承和发展,人民至上是从价值论对群众路线的超越,自信自立、胸怀天下是从认识论对独立自主的升华,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是从方法论对实事求是的跃迁,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六个必须坚持 活的灵魂
下载PDF
“魂魄”与“本体”:亚里士多德灵魂概念的传入与汉语词汇的形成
14
作者 陈仪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4年第6期66-76,共11页
现代汉语中的“灵魂”概念在明代前主要指“魂魄”或“神识”,今天所说的“灵魂”很大程度上还包含了明末传入的亚里士多德灵魂学说的诸多特点。但由于现代科学对于亚氏理论的颠覆,晚清以后的概念刨除了原本所包含的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的... 现代汉语中的“灵魂”概念在明代前主要指“魂魄”或“神识”,今天所说的“灵魂”很大程度上还包含了明末传入的亚里士多德灵魂学说的诸多特点。但由于现代科学对于亚氏理论的颠覆,晚清以后的概念刨除了原本所包含的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的部分,淡化了神学和宗教色彩,使得今天所使用的灵魂概念仅保留了其形而上学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魂 魂魄 亚里士多德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论营养灵魂
15
作者 田书峰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15-27,共13页
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中把灵魂界定为潜在地有生命的自然躯体的第一现实性,这种现实性就体现在灵魂的不同功能和部分上,这包括营养、感觉、理性、欲求和位移运动等功能,其中,灵魂的营养功能是最根本的,但营养灵魂的功能不只是吸收营养... 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中把灵魂界定为潜在地有生命的自然躯体的第一现实性,这种现实性就体现在灵魂的不同功能和部分上,这包括营养、感觉、理性、欲求和位移运动等功能,其中,灵魂的营养功能是最根本的,但营养灵魂的功能不只是吸收营养,还包括生殖。本篇论文主要论述如下三个问题:第一,亚里士多德在II 4的开端提出了双重优先性的研究方法,现实活动优先于能力或潜能,而对象又优先于现实活动,但事实上亚里士多德对营养灵魂的讨论并没有遵循这个方法,而是把营养能力视为优先的,它才是自然生命体生长和生殖的原因或本原。第二,既然营养灵魂的功能更在于生殖,为什么这个灵魂部分不能被称为生殖灵魂?第三,食物与被营养者的关系究竟是相同者与相同者的关系,还是相反者的关系,这也是一个需要解释的疑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灵魂 亚里士多德 生殖 潜能与现实
下载PDF
另一种“老灵魂”:新世纪东北城市书写中的怀旧空间与历史记忆
16
作者 许文畅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8-54,共7页
新世纪以来,迟子建、金仁顺、双雪涛、班宇、郑执、杨知寒等作家在东北城市书写中不断注入鲜活可感的元素,那些“老灵魂”——历史建筑、前尘往事、怀旧空间、老物件儿,既存在于昔日的东北,亦存在于现代性的环境中。因之,有必要借助“... 新世纪以来,迟子建、金仁顺、双雪涛、班宇、郑执、杨知寒等作家在东北城市书写中不断注入鲜活可感的元素,那些“老灵魂”——历史建筑、前尘往事、怀旧空间、老物件儿,既存在于昔日的东北,亦存在于现代性的环境中。因之,有必要借助“老灵魂”的力量来考量东北城市书写的过去与当下,挖掘其对历史的回应和与时代的对话,以期展望未来的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灵魂 城市书写 怀旧空间 历史记忆
下载PDF
灵魂的挣扎与救赎——论但丁·罗塞蒂诗画作品中的女性主题
17
作者 慈丽妍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6-82,108,共8页
女性是但丁·罗塞蒂诗画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主要以圣女、妖女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些圣女与妖女的形象或者同时呈现,或者在不同的作品中彼此呼应。在罗塞蒂的艺术语境中,女性是灵魂的显现;圣女与妖女分别代表了灵魂中的理性... 女性是但丁·罗塞蒂诗画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主要以圣女、妖女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些圣女与妖女的形象或者同时呈现,或者在不同的作品中彼此呼应。在罗塞蒂的艺术语境中,女性是灵魂的显现;圣女与妖女分别代表了灵魂中的理性与感性,圣女、妖女的一体两面表现了现代工商业社会中人类灵魂所面临的困境与挣扎;罗塞蒂诗歌中表现出来的对妖女的偏爱体现了诗人对于感性的重视,试图以感性突破理性规则,寻求灵魂的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但丁·罗塞蒂 女性 圣女 妖女 灵魂
下载PDF
论追求有灵魂的教育
18
作者 谢伊霖 《教育科学论坛》 2024年第32期29-32,共4页
柏拉图时代的雅典,私人授课的修辞教育成为收费教育的重灾区。柏拉图认为这样的教育只会茶毒人的灵魂,满足的不过是人的欲望而已。由此,柏拉图提出,要杜绝于人灵魂有害的教育,就必须重视对人灵魂理性的培育,而理性教育的目标不但是符合... 柏拉图时代的雅典,私人授课的修辞教育成为收费教育的重灾区。柏拉图认为这样的教育只会茶毒人的灵魂,满足的不过是人的欲望而已。由此,柏拉图提出,要杜绝于人灵魂有害的教育,就必须重视对人灵魂理性的培育,而理性教育的目标不但是符合柏拉图的知识论结构的,而且只有理性的教育,才会促成人灵魂的上升以认识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教育 柏拉图 修辞 知识 灵魂
下载PDF
重申“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19
作者 张荣伟 《新教师》 2023年第1期13-16,共4页
在价值多元、道德多元、文化多元的全球化时代,因为受到“分数至上”“应试为王”等急功近利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广为人知的观点遭到了不同形式的质疑、否定和批评,而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有些质疑、否定和批评... 在价值多元、道德多元、文化多元的全球化时代,因为受到“分数至上”“应试为王”等急功近利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广为人知的观点遭到了不同形式的质疑、否定和批评,而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有些质疑、否定和批评的声音,竟然来自一线教师甚至一些教师教育者。为此,有必要从“何谓灵魂”“何谓人类灵魂”“何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何重申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何以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五个维度,再次申述、申明,并再次强调、倡导“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经典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灵魂 人类灵魂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下载PDF
恩施土家族吊脚楼建筑“灵魂基因”研究
20
作者 解悦 李明术 《艺术科技》 2024年第2期199-201,238,共4页
目的:恩施土家族吊脚楼当前面临严峻的传承困境。文章挖掘并提取恩施土家族吊脚楼建筑的“灵魂基因”,使之在今后的发展中不受环境、时间等因素影响,保留建筑最本质的特征,为今后恩施土家族吊脚楼建筑设计提供参考与引导,最终对其实现... 目的:恩施土家族吊脚楼当前面临严峻的传承困境。文章挖掘并提取恩施土家族吊脚楼建筑的“灵魂基因”,使之在今后的发展中不受环境、时间等因素影响,保留建筑最本质的特征,为今后恩施土家族吊脚楼建筑设计提供参考与引导,最终对其实现有效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并提升恩施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方法:文章引入生物学基因概念,以恩施土家族吊脚楼为研究对象,此处吊脚楼指传统民居建筑,不包含公共建筑,以此探讨恩施土家族吊脚楼建筑的“灵魂基因”。通过资料收集、分析比较等方法,整理并总结不同时期恩施土家族吊脚楼建筑风貌特征,分析其演变过程,并提取恩施土家族吊脚楼建筑的“灵魂基因”。结果:恩施土家族吊脚楼受到自然环境、社会制度、生产方式等因素影响,不断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萌芽、初步成型、成熟定型、自发改造四个时期,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恩施土家族吊脚楼建筑。结论:文章挖掘出了恩施土家族吊脚楼建筑的4个“灵魂基因”。首先,建筑布局与建筑形式属于决定性因素,在设计中起关键作用;其次,建筑结构对内部结构进行调节,以满足设计所需;最后,建筑细部将地域文化融入建筑,体现本民族特色。这四者由大到小,共同作用,凸显恩施土家族吊脚楼建筑特色,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施土家族吊脚楼 建筑风貌 灵魂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