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宋烽燧线的考察与研究
1
作者 王永胜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1期36-38,共3页
本文由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北宋烽燧线的发现、考证与探究说起,进而论证了烽燧线与丰州城均为北宋的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组成部分,考证了烽燧线与油松王的关系,并结合辽宋夏金元时期诸王朝在鄂尔多斯征战时期对于今准格尔旗地区的反复争夺,... 本文由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北宋烽燧线的发现、考证与探究说起,进而论证了烽燧线与丰州城均为北宋的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组成部分,考证了烽燧线与油松王的关系,并结合辽宋夏金元时期诸王朝在鄂尔多斯征战时期对于今准格尔旗地区的反复争夺,凸显了北宋烽燧线在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军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烽燧线 丰州城 油松王 宋夏辽之战
下载PDF
陕西省明长城沿线烽火台建造形制与分布特征研究
2
作者 同杨阳 马小宁 《中国文化遗产》 2024年第3期59-66,共8页
陕西省明长城沿途地貌类型多样,沿线烽火台共570座,其建造与分布是在地理环境和防御战略等自然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本文以陕西省明长城沿线烽火台为研究对象,从微观视角按照附属设施的不同划分其建筑类型,从宏观视角分析烽火... 陕西省明长城沿途地貌类型多样,沿线烽火台共570座,其建造与分布是在地理环境和防御战略等自然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本文以陕西省明长城沿线烽火台为研究对象,从微观视角按照附属设施的不同划分其建筑类型,从宏观视角分析烽火台建造与地形地貌、坡度坡向、河流水系、战争与防御等要素的关系,并借助Arc GIS和历史文献记载,利用烽燧线的概念阐释明代延绥镇军情传输方向和传递路线。经过分析,陕西省明长城烽传体系主要包括由东、西两路向中路的横向主线传递和由长城沿线向腹地的纵向支线传递两部分。通过横纵结合,实现了长城沿线东西及内外之间的多层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烽火台 建造形制 分布特征 烽燧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