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8篇文章
< 1 2 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液燃烧法制备长余辉发光材料——介绍一个大学化学综合性实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盈吉 唐子灵 +1 位作者 周丁香 唐万军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1期166-172,共7页
介绍了一个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测试的大学化学综合性实验。内容包括:尖晶石型碱土铝酸盐发光材料的制备,物相纯度的表征,以及发光性能的测试。本实验安全、简单、迅速,富有观赏性。学生通过本实验可以掌握溶液燃烧的物... 介绍了一个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测试的大学化学综合性实验。内容包括:尖晶石型碱土铝酸盐发光材料的制备,物相纯度的表征,以及发光性能的测试。本实验安全、简单、迅速,富有观赏性。学生通过本实验可以掌握溶液燃烧的物理化学原理,提高基本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呈现化学之美,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余辉发光材料 溶液燃烧法 化学之美 大学化学综合实验
下载PDF
溶液燃烧法制备Ce^(3+)掺杂LaAlO_(3)粉体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2
作者 邰越 许凌子 +2 位作者 吴静 孟竺 储刚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3,39,共6页
以La(NO_(3))_(3)·6H_(2)O、Al(NO_(3))_(3)·9H_(2)O、Ce(NO_(3))_(3)·6H_(2)O为原料,C_(2)H_(5)NO_(2)为还原剂,采用溶液燃烧法合成La_(1-x)Ce_(x)AlO_(3)(x=0.01,0.02,0.03,0.04,0.05)样品。采用XRD、SEM、UV-Vis DRS... 以La(NO_(3))_(3)·6H_(2)O、Al(NO_(3))_(3)·9H_(2)O、Ce(NO_(3))_(3)·6H_(2)O为原料,C_(2)H_(5)NO_(2)为还原剂,采用溶液燃烧法合成La_(1-x)Ce_(x)AlO_(3)(x=0.01,0.02,0.03,0.04,0.05)样品。采用XRD、SEM、UV-Vis DRS、XPS和XRF对实验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825℃下保温4 h制备的La_(0.97)Ce_(0.03)AlO_(3)相比其他温度或Ce掺杂量的LaAlO_(3)而言,XRD特征峰更加突出和明显,其颗粒分散,轮廓清晰,晶粒尺寸为21.59 nm;其在紫外-可见光区域吸收变强,带隙宽度为4.86 eV。Ce^(3+)进入LaAlO_(3)晶格中占据了部分La^(3+)的位置,Ce^(3+)最佳掺杂浓度为0.03,其发射光谱的最强特征峰出现在525 nm处,发黄绿色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燃烧法 LaAlO_(3) Ce^(3+) 掺杂 荧光
下载PDF
杜马斯燃烧法与凯氏定氮法在肥料总氮测定中的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贾斌 尚丽君 +3 位作者 潘洁 孙红梅 王颖 原二玎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1,共7页
为评价杜马斯燃烧法与凯氏定氮法测定不同类型肥料总氮含量的适用性,选用20种不同类型的含氮肥料和4种标准品作为试验对象,分别采用杜马斯燃烧法和凯氏定氮法进行总氮含量测定,并对2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准确度、相关性及优缺点进... 为评价杜马斯燃烧法与凯氏定氮法测定不同类型肥料总氮含量的适用性,选用20种不同类型的含氮肥料和4种标准品作为试验对象,分别采用杜马斯燃烧法和凯氏定氮法进行总氮含量测定,并对2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准确度、相关性及优缺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种方法在测定不含硝态氮肥料时,测定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杜马斯燃烧法测定结果的精密度更高;在测定含硝态氮肥料时,2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显著,杜马斯燃烧法测定结果更接近真实含量,且重复性良好,凯氏定氮法的测定值偏低,且重复性较差;对于氮含量较高的尿素氮肥,凯氏定氮法测定结果精密度略高于杜马斯燃烧法。结合环境友好度、工作效率、试验成本及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等因素,杜马斯燃烧法更适用于肥料总氮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总氮含量 硝态氮 杜马斯燃烧法 凯氏定氮
下载PDF
燃烧法沥青含量测试仪校准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钟晓媚 张毅 +2 位作者 蒙俊伟 陈洁 覃振威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4年第6期4-7,共4页
沥青含量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指标,其准确、快速的测定可为施工控制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撑。本文通过对燃烧法沥青含量测试仪校准方法进行研究,提出改进现有的检定过程,以及对主燃烧室和二次燃烧室的温度示值误差、... 沥青含量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指标,其准确、快速的测定可为施工控制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撑。本文通过对燃烧法沥青含量测试仪校准方法进行研究,提出改进现有的检定过程,以及对主燃烧室和二次燃烧室的温度示值误差、升温时间、称量示值误差、称量重复性主要参数进行校准的方案,并阐述了该测试仪校准各参数时所需的测量标准、校准方法及不确定度评定,为检测和计量校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法沥青含量 温度 称量 示值误差 不确定度
下载PDF
燃料与氧化剂用量比对溶液燃烧法制备尖晶石型高熵氧化物结构和储锂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王之昕 张惠 +5 位作者 李肖 郭\磊 梁雨婷 官仕卿 万宇杰 冒爱琴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9,共9页
以金属硝酸盐为氧化剂、甘氨酸为燃料,采用溶液燃烧法在750℃下制备尖晶石型(K_(1/6)Co_(1/6)Cr_(1/6)Fe_(1/6)Mn_(1/6)Ni_(1/6))_(3)O_(4)高熵氧化物粉体,并将该粉体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了燃料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比(0.2,0.5,1.... 以金属硝酸盐为氧化剂、甘氨酸为燃料,采用溶液燃烧法在750℃下制备尖晶石型(K_(1/6)Co_(1/6)Cr_(1/6)Fe_(1/6)Mn_(1/6)Ni_(1/6))_(3)O_(4)高熵氧化物粉体,并将该粉体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了燃料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比(0.2,0.5,1.0,1.5)对产物结构和储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高熵氧化物化学成分均匀且具有介孔结构;随着燃料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比的增加,高熵氧化物的结晶度、晶格常数、晶胞体积、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增大,晶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大,最可几孔径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当燃料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比为0.5和1.0时,所制备的粉体具有相似的比表面积和类似的孔结构,但是前者具有更小的晶粒尺寸和最可几孔径。当燃料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比为0.5时,制备的电极在0.2 A·g^(-1)小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后放电比容量最高(1196 mA·h·g^(-1)),这与此时电极材料具有较小的晶粒尺寸和最可几孔径以及适中的结晶度有关;当燃料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比为1.0时,电极具有最优的倍率性能,在1.0 A·g^(-1)大电流密度下循环400圈后的放电比容量高达1133 mA·h·g^(-1),在3 A·g^(-1)大电流密度下的比容量保持率仍高达59.4%,这主要与较大的晶胞体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高熵氧化物 尖晶石结构 溶液燃烧法 储锂性能
下载PDF
杜马斯燃烧法测定城市污泥中总氮含量的方法研究
6
作者 班雁华 罗艳 刘洋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63-65,共3页
氮含量是城市污泥土地利用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以城市污泥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用杜马斯燃烧法测定城市污泥中总氮含量的方法,探讨了杜马斯燃烧法在城市污泥中总氮含量测定应用可行性及优缺点,结果表明了杜马斯燃烧法测定城市污泥中总氮含... 氮含量是城市污泥土地利用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以城市污泥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用杜马斯燃烧法测定城市污泥中总氮含量的方法,探讨了杜马斯燃烧法在城市污泥中总氮含量测定应用可行性及优缺点,结果表明了杜马斯燃烧法测定城市污泥中总氮含量的方法操作简单、快捷,适用于城市污泥中总氮含量的测定。检出限为0.030%,试样精密度为2.49%~4.34%,加标回收率为96.2%~10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马斯燃烧法 城市污泥
下载PDF
抽提法和燃烧法检测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及沥青含量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颉珅 《交通世界》 2024年第24期25-27,共3页
为探究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和沥青含量检测中抽提法和燃烧法的适用性,以某高速公路大修养护段为例,选取其面层铣刨再生混合料制备试样;对抽提法和燃烧法的检测步骤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燃烧法下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变异系数小,因此,... 为探究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和沥青含量检测中抽提法和燃烧法的适用性,以某高速公路大修养护段为例,选取其面层铣刨再生混合料制备试样;对抽提法和燃烧法的检测步骤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燃烧法下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变异系数小,因此,应在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确定中推荐使用;而沥青含量标定法比抽提法和燃烧法更加快捷,结果也更为可靠,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提 燃烧法 再生沥青混合料
下载PDF
杜马斯燃烧法测定有机肥料中全氮含量的可行性研究
8
作者 杨莹 桂素萍 +1 位作者 汪美先 李玉兰 《肥料与健康》 CAS 2024年第3期71-74,共4页
考察了杜马斯燃烧法和行业标准《有机肥料》(NY/T 525—2021)中的方法测定有机肥料中全氮含量的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结果表明:NY/T 525—2021中的方法测得5个有机肥料样品的全氮质量分数为1.76%~3.83%,加标回收率为99.5%~101.0%;杜马... 考察了杜马斯燃烧法和行业标准《有机肥料》(NY/T 525—2021)中的方法测定有机肥料中全氮含量的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结果表明:NY/T 525—2021中的方法测得5个有机肥料样品的全氮质量分数为1.76%~3.83%,加标回收率为99.5%~101.0%;杜马斯燃烧法测得5个有机肥料样品的全氮质量分数为1.70%~3.84%,加标回收率为98.1%~104.7%;两种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8%~2.45%,均可满足有机肥料中全氮含量的测定要求。与NY/T 525—2021中的方法相比,杜马斯燃烧法具有操作便捷安全、自动化程度高、测定耗时短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料 杜马斯燃烧法 全氮含量 加标回收率
下载PDF
催化燃烧法处理喷漆有机废气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雪锋 乔永莲 +2 位作者 袁利娜 解二伟 刘晨 《清洗世界》 CAS 2023年第4期7-9,共3页
作为气固相催化反应的一种,催化燃烧法能够有效净化喷漆有机废气。但在实际应用期间,处理效率会受到吸附剂材质、进气浓度,催化温度以及空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催化燃烧法在喷漆有机废气处理领域中的应用流程,并详细探究各... 作为气固相催化反应的一种,催化燃烧法能够有效净化喷漆有机废气。但在实际应用期间,处理效率会受到吸附剂材质、进气浓度,催化温度以及空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催化燃烧法在喷漆有机废气处理领域中的应用流程,并详细探究各组成设备原理及操作参数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燃烧法 喷漆 有机废气
下载PDF
杜马斯燃烧法与凯氏定氮法测定含氨基酸肥料中氮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班雁华 陈桂鸾 +1 位作者 刘晓曈 赵莹莹 《肥料与健康》 CAS 2023年第5期73-76,共4页
为考察凯氏定氮法和杜马斯燃烧法测定肥料中氮含量的差异,以含氨基酸肥料为试验对象,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得的氮含量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肥料中氮质量分数为0.94%~6.03%时,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的准确度较高,加标回收率为9... 为考察凯氏定氮法和杜马斯燃烧法测定肥料中氮含量的差异,以含氨基酸肥料为试验对象,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得的氮含量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肥料中氮质量分数为0.94%~6.03%时,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的准确度较高,加标回收率为96.6%~104.1%。与凯氏定氮法相比,杜马斯燃烧法测定肥料中氮含量更安全、环保、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马斯燃烧法 凯氏定氮 含氨基酸肥料
下载PDF
杜马斯燃烧法与凯氏定氮法测定干牧草中粗蛋白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班雁华 罗艳 +1 位作者 刘洋 邓艺萍 《广东饲料》 2023年第5期45-48,共4页
以16种常见植物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用杜马斯燃烧法测定干牧草中粗蛋白含量的方法,并通过与凯氏定氮法进行比较,探讨了杜马斯燃烧法在干牧草中粗蛋白含量测定应用可行性及优缺点,结果表明杜马斯燃烧法与凯氏定氮法测定16个干牧草样品中... 以16种常见植物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用杜马斯燃烧法测定干牧草中粗蛋白含量的方法,并通过与凯氏定氮法进行比较,探讨了杜马斯燃烧法在干牧草中粗蛋白含量测定应用可行性及优缺点,结果表明杜马斯燃烧法与凯氏定氮法测定16个干牧草样品中粗蛋白结果范围分别是9.15%~24.4%和9.13%~24.3%,两种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0.00%~2.06%,两种方法结果比值为0.99-1.03,杜马斯燃烧法测定干牧草中粗蛋白含量的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可用于干牧草中粗蛋含量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马斯燃烧法 凯氏定氮 干牧草 粗蛋白
下载PDF
黑液燃烧法绿液除硅绿液硅不溶物的形貌组成及其性能研究
12
作者 徐永建 裴阳华 +1 位作者 张晶茹 张莹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19,共7页
采用偏铝酸钠和硫酸镁复配除硅剂进行竹浆黑液燃烧法绿液除硅研究,获得绿液硅不溶物,采用ICP及SEM-EDAX确定组成,采用SEM观察形貌,采用激光粒度仪以及沉降法测定绿液硅不溶物粒径分布、沉降体积和时间评价绿液硅不溶物的沉降性能.研究表... 采用偏铝酸钠和硫酸镁复配除硅剂进行竹浆黑液燃烧法绿液除硅研究,获得绿液硅不溶物,采用ICP及SEM-EDAX确定组成,采用SEM观察形貌,采用激光粒度仪以及沉降法测定绿液硅不溶物粒径分布、沉降体积和时间评价绿液硅不溶物的沉降性能.研究表明,偏铝酸钠和硫酸镁复配除硅剂具有较好的除硅效果,除硅剂摩尔比Si∶Al∶Mg为1∶0.3∶0.4时,除硅率最高可达86.17%,绿液硅不溶物的球形块状结构最明显,絮聚最明显,同时伴随着表面吸附着更细小的绿液硅不溶物颗粒;除硅剂摩尔比Si∶Al∶Mg为1∶0.35∶0.35,绿液中Al、Mg元素含量最低,除硅率为85.84%,相应的绿液硅不溶物的平均粒径最大,为39μm,粒径主要集中在3~70μm,沉降性能也较好;除硅剂摩尔比Si∶Al∶Mg为1∶0.3∶0.4和1∶0.35∶0.35的绿液硅不溶物Si元素含量最高,为5.82%,后者绿液硅不溶物Al、Mg元素含量高于前者,最终确定除硅剂配比工艺Si∶Al∶Mg为1∶0.35∶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浆黑液 黑液燃烧法除硅 复合除硅剂 除硅剂摩尔配比
下载PDF
固相燃烧法制备LiMg_(0.02)Mn_(1.98)O_(4)正极材料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奕妃 杨梅 +2 位作者 向明武 白玮 郭俊明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3-581,共9页
采用固相燃烧法制备出包含{111},{110}和{100}晶面且呈单晶截角八面体形貌的LiMg_(0.02)Mn_(1.98)O_(4)(LMMO)正极材料.结果表明,联合Mg掺杂和截角八面体单晶形貌调控所制备的尖晶石型LiMn_(2)O_(4)材料,既能有效抑制Jahn-Teller效应,... 采用固相燃烧法制备出包含{111},{110}和{100}晶面且呈单晶截角八面体形貌的LiMg_(0.02)Mn_(1.98)O_(4)(LMMO)正极材料.结果表明,联合Mg掺杂和截角八面体单晶形貌调控所制备的尖晶石型LiMn_(2)O_(4)材料,既能有效抑制Jahn-Teller效应,又能减缓Mn溶解及增加部分Li+迁移通道,这对其晶体结构起稳定作用.与纯LiMn_(2)O_(4)(LMO)样品相比,Mg掺杂促进了尖晶石型LiMn_(2)O_(4)材料的结晶性和单晶截角八面体颗粒的形成.在1 C倍率下,LiMg_(0.02)Mn_(1.98)O_(4)材料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16.8 mAh/g, 200次循环后保持率为78.3%;在5 C和10 C高倍率下,LiMg_(0.02)Mn_(1.98)O_(4)样品经1 000次循环后,其容量保持率分别为64.2%和56.3%,而未掺杂Mg的LiMn_(2)O_(4)样品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52.7%和38.7%.单晶截角八面体形貌的LiMg_(0.02)Mn_(1.98)O_(4)材料有较大的Li+扩散系数和较低的表观活化能,这证明其有较好的倍率性能和长循环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n_(2)O_(4) 固相燃烧法 Mg掺杂 截角八面体 正极材料
下载PDF
燃烧法制备氧化物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程永亮 宋武林 谢长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7期70-72,共3页
燃烧法是制备氧化物纳米材料的一种新方法,其中,气相燃烧法、燃烧火焰-化学气相凝聚法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而一些新的工艺方法,如低温燃烧合成法、喷雾燃烧法、电控火焰合成法在制备纳米材料上也各有优缺点,燃烧法与其他技术的结合也... 燃烧法是制备氧化物纳米材料的一种新方法,其中,气相燃烧法、燃烧火焰-化学气相凝聚法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而一些新的工艺方法,如低温燃烧合成法、喷雾燃烧法、电控火焰合成法在制备纳米材料上也各有优缺点,燃烧法与其他技术的结合也在研究开发阶段。详细阐述了然烧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纳米材料 低温燃烧法 喷雾燃烧法 气相燃烧法 燃烧火焰-化学气相凝聚
下载PDF
基于燃烧法的天然气发热量直接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被引量:1
15
作者 屈宏强 邢静芳 +1 位作者 郑雪晶 胡方舒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09,共7页
目的准确测量天然气发热量,实现天然气贸易交接公平准确。方法以定质量式开放火焰燃烧法为原理设计了一种扩展不确定度优于0.3%(k=2)的天然气发热量直接测量实验台;在发热量理论公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天然气发热量测量数学模型,综合考虑... 目的准确测量天然气发热量,实现天然气贸易交接公平准确。方法以定质量式开放火焰燃烧法为原理设计了一种扩展不确定度优于0.3%(k=2)的天然气发热量直接测量实验台;在发热量理论公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天然气发热量测量数学模型,综合考虑经济成本,选定了具有适当技术指标的测量设备,以甲烷为气体样品,对天然气发热量直接测量实验台进行了不确定度评估,确定了该实验台研制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各不确定度分量的贡献率。结果该实验台测量甲烷发热量的不确定度为0.27%(k=2)。结论满足常用的1.0级及其以下的热值仪的发热量的量值溯源,为实验台搭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发热量 甲烷 燃烧法 直接测量
下载PDF
熔盐燃烧法制备Ni-Cr共掺LiMn_(2)O_(4)正极材料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昱娇 罗学英 +2 位作者 林杰 宁平 郭俊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6-172,共7页
采用熔盐燃烧法和不同焙烧温度处理制备了一系列尖晶石型LiNi_(0.05)Cr_(0.05)Mn_(1.90)O_(4)(LNCMO)正极材料,研究了焙烧温度对LNCMO的结构、微观结构形貌、电化学性能和动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都归属于LiMn_(2)O_(4... 采用熔盐燃烧法和不同焙烧温度处理制备了一系列尖晶石型LiNi_(0.05)Cr_(0.05)Mn_(1.90)O_(4)(LNCMO)正极材料,研究了焙烧温度对LNCMO的结构、微观结构形貌、电化学性能和动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都归属于LiMn_(2)O_(4)立方晶系Fd3m空间群,随焙烧温度升高,样品颗粒逐渐增大,其中550℃制备的为纳米级颗粒,其余为亚微米级。其中600℃焙烧温度制备的LNCMO样品展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5C倍率下,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09.1mAh/g,5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为75.7%。电流密度增大到15C和30C时,经800次循环后该样品仍有64.4%和60.6%的容量保持率,并且其具有最大的Li+扩散系数(6.31×10^(-16) cm^(2)/s)和最小的电荷转移电阻(89.0Ω)。Ni-Cr共掺有效抑制了Jahn-Teller效应,适宜的二次焙烧温度有利于稳定材料的晶体结构,从而提高其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n_(2)O_(4) Ni-Cr共掺杂 熔盐燃烧法 焙烧温度 正极材料 JAHN-TELLER效应
下载PDF
基于凯氏定氮法与杜马斯燃烧法测定肥料中氮含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蓉 姚萌奇 +4 位作者 乔志刚 李聪 雒连春 汪天胜 张琪玮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58-2260,共3页
为提高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检测效率及准确度,对质控样品以及6种常见市售肥料中的氮含量分别采用杜马斯燃烧法和凯氏定氮仪法进行检测与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用杜马斯燃烧法测定质控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和相对误差(RE)分别为0.286%和0.0... 为提高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检测效率及准确度,对质控样品以及6种常见市售肥料中的氮含量分别采用杜马斯燃烧法和凯氏定氮仪法进行检测与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用杜马斯燃烧法测定质控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和相对误差(RE)分别为0.286%和0.065%,测定肥料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5.84%~98.07%之间,较凯氏定氮仪法具有更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且具有更加快捷、安全、环保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杜马斯燃烧法 凯氏定氮仪 总氮
下载PDF
蒸馏滴定法与杜马斯燃烧法在肥料总氮含量测定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晓云 王伟玲 +2 位作者 李赵 杨永栋 张容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85,共5页
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使用杜马斯燃烧法能很大程度提高检测效率,但必须与传统的检测方法(蒸馏滴定法)进行科学系统的比较性验证研究,只有取得等效性评价结果后才能作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检测方法。杜马斯燃烧法测总氮在饲料领域应用比较早... 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使用杜马斯燃烧法能很大程度提高检测效率,但必须与传统的检测方法(蒸馏滴定法)进行科学系统的比较性验证研究,只有取得等效性评价结果后才能作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检测方法。杜马斯燃烧法测总氮在饲料领域应用比较早,在肥料领域应用相对较少,该文在参考相关方法的基础上对于杜马斯燃烧法测肥料总氮和蒸馏滴定法进行比对。杜马斯燃烧法以甘氨酸或天冬氨酸为标准物质制作标准曲线,线性均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在94.04%~102.35%之间;精密度RSD在0.239%~1.498%之间(n=6)。结果表明蒸馏滴定法与杜马斯燃烧法对比结果绝对差值在0.03%~0.26%之间,符合肥料检测中对检测误差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杜马斯燃烧法 蒸馏滴定 总氮
下载PDF
固相燃烧法制备去顶角八面体LiZn_(0.08)Al_(0.01)Mn_(1.91)O_(4)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念 李萌 +5 位作者 吉颖 向明武 郭昱娇 白红丽 刘晓芳 郭俊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42-1052,共11页
通过固相燃烧法快速合成了包含{111}、{100}和{110}晶面的单晶去顶角八面体形貌LiZn_(0.08)Al_(0.01)Mn_(1.91)O_(4)正极材料。结果表明,Zn-Al共掺促进了尖晶石型LiMn_(2)O_(4)材料的晶体发育和晶面择优生长,形成了单晶去顶角八面体形... 通过固相燃烧法快速合成了包含{111}、{100}和{110}晶面的单晶去顶角八面体形貌LiZn_(0.08)Al_(0.01)Mn_(1.91)O_(4)正极材料。结果表明,Zn-Al共掺促进了尖晶石型LiMn_(2)O_(4)材料的晶体发育和晶面择优生长,形成了单晶去顶角八面体形貌晶粒,有效抑制了Jahn-Teller效应,减缓了Mn溶解,增强了其晶体结构稳定性,显著提升了合成材料的电化学性能。Li Zn_(0.08)Al_(0.01)Mn_(1.91)O_(4)在5C和10C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92.6和76.5 mAh·g^(-1),经过20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70.4%和74.8%。即使在15C高倍率下,仍有64.2 m Ah·g^(-1)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循环800次后容量保持率达到82.2%。与LiZn_(0.08)Mn_(1.92)O_(4)相比,LiZn_(0.08)Al_(0.01)Mn_(1.91)O_(4)正极材料具有较大的Li+扩散系数(1.02×10^(-1)1cm^(2)·s^(-1))和较小的表观活化能(25.60 kJ·mol^(-1)),表明Zn-Al共掺和单晶形貌调控策略能够降低Li^(+)在脱/嵌过程的能垒和增大Li^(+)在电极材料中的扩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n_(2)O_(4) Zn-Al共掺 正极材料 JAHN-TELLER效应 Mn溶解 去顶角八面体 固相燃烧法
下载PDF
燃烧法制备亚微米Co^(3+)掺杂LaBO_(3)粉体及表征
20
作者 邰越 许玲子 +5 位作者 储刚 吴静 贾雅薇 付丽婷 张静 孟竺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43-547,共5页
以La(NO_(3))_(3)·6H_(2)O、Co(NO_(3))_(3)·6H_(2)O、H_(3)BO_(3)和C_(2)H_(5)NO_(2)为原料,采用燃烧法合成Co^(3+)掺杂LaBO_(3)粉体,其中原料摩尔比为[La(NO_(3))_(3)·6H_(2)O+Co(NO_(3))_(3)·6H_(2)O]:H_(3)BO_(... 以La(NO_(3))_(3)·6H_(2)O、Co(NO_(3))_(3)·6H_(2)O、H_(3)BO_(3)和C_(2)H_(5)NO_(2)为原料,采用燃烧法合成Co^(3+)掺杂LaBO_(3)粉体,其中原料摩尔比为[La(NO_(3))_(3)·6H_(2)O+Co(NO_(3))_(3)·6H_(2)O]:H_(3)BO_(3):C_(2)H_(5)NO_(2)=3:3:5,研究了目标产物La((1-x))Co_(x)BO_(3)(x=0.01~0.04)在750~950℃的合成反应过程及产物结晶形态,分析了合成条件对产物晶体形态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掺杂量。结果表明,燃烧合成法可用于制备Co^(3+)掺杂LaBO_(3)粉体,且实验条件简单,煅烧温度较低,产率高,易于工业化。最佳反应条件为900℃、4 h,改性剂钴的掺杂量为x=0.03,产物为La_(0.97)Co_(0.03)BO_(3)粉体。在该反应条件下,产物颗粒大小均匀,为直径115~185 nm、长度400~600 nm的短棒状粉体。Co^(3+)掺杂LaBO_(3)粉体产物在330~440 nm处出现一个较宽的荧光激发带,说明具有较为均匀粒径和晶体形貌的Co^(3+)掺杂LaBO_(3)粉体可以作为制备发光粉体的基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镧粉体 燃烧法 稀土元素 Co^(3+)掺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