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牙本质粘接剂强度的体外测量与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常青 俞立英 +1 位作者 吴斌 丁国强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目的为选择适用于折裂牙接合的材料,对常用的三种牙本质粘结剂进行了体外测量和比较。方法选用拔除的36颗人磨牙随机分为3组,制备成纵裂模型,颊侧半剖面牙本质上粘结树脂块,3组粘结系统分别为ClearfilSEBond、SingleBond、SuperBondC&am... 目的为选择适用于折裂牙接合的材料,对常用的三种牙本质粘结剂进行了体外测量和比较。方法选用拔除的36颗人磨牙随机分为3组,制备成纵裂模型,颊侧半剖面牙本质上粘结树脂块,3组粘结系统分别为ClearfilSEBond、SingleBond、SuperBondC&B。标本置370C水中恒温24h后,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以1mm/min的横梁移动速率做剪切力测试。试件断裂方式用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用剪切法所测得的3组粘结剂强度分别为:ClearfilSEBond:(15.3±0.53)MPa;SingleBond:(10.3±1.49)MPa;SuperBondC&B:(12.3±0.82)MPa,经方差分析,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5%以上试件断裂为界面破坏,其余伴有混合破坏,卡方检验,3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组粘结系统中,ClearfilSEBond具有相对较高的粘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粘接剂 粘结强度 体外测量 比较 粘结 Clearfil SE BOND SINGLE BOND Super BOND C&B
下载PDF
三种牙本质粘接剂修复V类洞的微漏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周丽晶 谭建国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6-258,共3页
目的评价三种牙本质粘接剂对V类洞边缘的封闭效果。方法30颗新拔除的正常双尖牙随机分为三组(n=10),在颊侧颈部釉牙骨质界处制备标准的V类洞(溶2mm、宽3mm)。三种粘接系统:Scotchbond Multi-Purpose,Adper Prompt L-Pop,Contax和相应的... 目的评价三种牙本质粘接剂对V类洞边缘的封闭效果。方法30颗新拔除的正常双尖牙随机分为三组(n=10),在颊侧颈部釉牙骨质界处制备标准的V类洞(溶2mm、宽3mm)。三种粘接系统:Scotchbond Multi-Purpose,Adper Prompt L-Pop,Contax和相应的修复树脂修复V类洞缺损并成形和抛光后,在37℃水中存放一周,然后进行300个冷热循环(5/55℃),最后将牙齿浸泡在2%的甲基兰溶液中(37℃)24小时,将所有牙齿沿颊舌向切成两半,立体显微镜观察边缘微漏的染色情况,记录评分结果。数据进行Kruskal-Wallis Test检验。结果三种粘结剂在V类洞的釉质均没有微漏发生,Adper Prompt L-Pop牙本质边缘的微漏评分结果较ScotchbondMulti-Purpose差,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它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釉质边缘的整体评分明显优于牙本质边缘。结论三种粘接系统对釉质边缘的封闭效果相对更稳定;釉牙骨质界下方的特殊预备体边缘结构可能造成边缘封闭效果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粘接剂 V类洞 微渗漏
下载PDF
牙本质粘接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帅 吴红崑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S1期163-165,共3页
牙本质粘接剂的发展已经经历了7代,它的发展趋于多功能化和临床操作步骤简单化。本文就牙本质粘接剂的发展、性能及其在牙体修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牙本质粘接剂 边缘完整性 抗剪切强度
下载PDF
五种牙本质粘接剂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晶 张琛 +1 位作者 刘红岩 侯本祥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173-175,178,共4页
目的对5种牙本质粘接剂的体外细胞毒性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观察第7代牙本质粘接剂Clearfiltri-SBond和4种第6代牙本质粘接剂ClearfilSEBond、AdperPrompt、ONEU... 目的对5种牙本质粘接剂的体外细胞毒性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观察第7代牙本质粘接剂Clearfiltri-SBond和4种第6代牙本质粘接剂ClearfilSEBond、AdperPrompt、ONEUPBONDF、XenoⅢ粘接剂浸提液对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测定各组吸光度值(OD值),计算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的相对增殖率,用5级毒性分类法评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组细胞生长均较好,Clearfiltri-SBond组和ClearfilSEBond组的OD值显著高于其它各组的OD值。结论5种牙本质粘接剂的体外细胞毒性均较弱,其中第7代牙本质粘接剂Clearfiltri-SBond和第6代牙本质粘接剂ClearfilSEBond的细胞毒性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粘接剂 细胞毒性 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牙本质粘接剂与复合树脂修复术后牙敏感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师保江 侯本祥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75-76,共2页
牙本质粘接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依靠洞型固位的概念,使更多牙体组织得以保留。同时,复合树脂修复术后的牙敏感问题却始终存在并困扰着临床医师。本文就牙本质粘接剂与复合树脂修复术后牙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关键词 牙本质粘接剂 修复术后 复合树脂 敏感 粘接技术 体组织 临床医师 敏感问题
下载PDF
两种牙本质粘接剂修复牙颈部非龋性缺损两年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周丽晶 谭建国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7-629,共3页
目的评价两种牙本质粘接系统修复牙颈部非龋性缺损两年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完成23例患者的30颗牙颈部非龋性缺损的修复,其中男性11例,女性12例,年龄35~55岁。修复用两种粘接系统分别为Scotchbond Multi-Purpose和Adper Prompt L-Pop,... 目的评价两种牙本质粘接系统修复牙颈部非龋性缺损两年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完成23例患者的30颗牙颈部非龋性缺损的修复,其中男性11例,女性12例,年龄35~55岁。修复用两种粘接系统分别为Scotchbond Multi-Purpose和Adper Prompt L-Pop,修复树脂为Z250,以改良的USPHS标准评价修复后两年的随访结果。结果Scotchbond Multi-Purpose和Adper Prompt L-Pop两组在各个复查阶段均没有出现C或D的结果,两年的修复成功率均为100%。结论Scotchbond Multi-Purpose和Adper Prompt L-Pop与相应的修复树脂对牙颈部非龋性缺损的临床修复效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粘接剂 非龋性缺损
下载PDF
两种牙本质粘接剂粘接界面的扫描电镜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解保生 Sabine H.Dickens +1 位作者 GaryE.Schumacher A.A.Giuseppetti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0-273,共4页
目的 研究两种新型牙本质粘接剂 Prim e & Bond○RNT(PBNT)和 Prim e one Mirage TM(P- One)粘接界面的超微结构和粘接机理。方法 选用 15颗拔出的无龋人类磨牙 ,按牙本质粘接剂微拉伸强度测试标本预备法 ,将各试验牙预备成牙冠... 目的 研究两种新型牙本质粘接剂 Prim e & Bond○RNT(PBNT)和 Prim e one Mirage TM(P- One)粘接界面的超微结构和粘接机理。方法 选用 15颗拔出的无龋人类磨牙 ,按牙本质粘接剂微拉伸强度测试标本预备法 ,将各试验牙预备成牙冠中部有一深约 5 m m的小槽隔开的两个粘接面 ,以分别接受两种粘接剂处理。粘接后的标本浸于 37℃的蒸馏水中 2 4 h后分成两组 : 组 (5颗牙 )直接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粘接强度测试 ; 组 (10颗牙 )则在扫描电镜观察和粘接强度测试前行 5℃和 5 5℃的冷热循环 2 4 0 0次。将两组牙齿标本修整、片切成厚约 0 .5 mm的哑铃状系列微型薄片 ,供扫描电镜观察和拉伸测试。结果  PBNT和 P- One各自的粘接界面均可见厚约 3~ 5μm的混合层和伸入牙本质小管内的树脂突及彼此交织成网的树脂突侧支。此两种粘接剂以及它们各自是否经过温度循环 ,粘接界面的 SEM形貌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PBNT和 P- One均可产生良好的树脂浸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粘接剂 粘接界面 扫描电镜
下载PDF
牙本质粘接剂间接盖髓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8
作者 殷晓春 林松 《社区医学杂志》 2007年第09S期30-30,共1页
目的观察牙本质粘接剂在间接盖髓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102例牙合面深龋未直接露髓的患牙分别用Scotchbond2和Dycal间接盖髓,于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进行临床检查。结果牙本质粘接剂组2年成功率为91.8%,Dycal组为83.3%。结论牙本质... 目的观察牙本质粘接剂在间接盖髓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102例牙合面深龋未直接露髓的患牙分别用Scotchbond2和Dycal间接盖髓,于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进行临床检查。结果牙本质粘接剂组2年成功率为91.8%,Dycal组为83.3%。结论牙本质粘接剂是一种较好的间接盖髓剂,可提高深龋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龋 间接盖髓术 牙本质粘接剂 疗效
下载PDF
5种牙本质粘接剂的细胞毒性与单体双键转化率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高平 于改改 +3 位作者 王晗 刘昭影 李璇 朱松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9年第4期191-198,共8页
目的比较5种牙本质粘接剂的细胞毒性,探讨影响其差异的相关因素及其与单体双键转化率的关系。方法选择5种临床常用的商品牙本质粘接剂OptiBond FL(FL)、Single Bond 2(SB)、Prime&Bond NT(PB)、Clearfil SE Bond(SE)和Adper Easy On... 目的比较5种牙本质粘接剂的细胞毒性,探讨影响其差异的相关因素及其与单体双键转化率的关系。方法选择5种临床常用的商品牙本质粘接剂OptiBond FL(FL)、Single Bond 2(SB)、Prime&Bond NT(PB)、Clearfil SE Bond(SE)和Adper Easy One(EO),采用MTT法检测材料的细胞毒性,运用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测量5种牙本质粘接剂的单体双键转化率。结果牙本质粘接剂浸提1 d时,MTT检测得到的OD值从大到小依次为SE>C≈FL≈EO≈PB>SB,其中SB组的吸光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本质粘接剂浸提3 d和5 d时,SB组和EO组的吸光值远低于对照组,呈现明显的细胞毒性。牙本质粘接剂单体双键转化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PB>EO>FL>SB>SE,相邻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分本质粘接剂的细胞毒性和单体双键转化率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牙本质粘接剂的细胞毒性不同,与其单体双键转化率不存在线性关系,两者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粘接剂 细胞毒性 单体双键转化率
下载PDF
两种牙本质粘接剂的微拉伸强度测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解保生 SabineH.Dickens +1 位作者 GaryE.Schumacher A.A.Giuseppetti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9-523,共5页
目的 探讨改良的微拉伸法在同一牙上做平行配对粘接比较的可行性 ,并评价两种新型牙本质粘接剂 (Prime & Bond RNT;Prime one Mirage TM)的粘接效果。方法 选用 15颗拔出的无龋人类磨牙 ,冠部横切暴露牙本质 ,于中央垂直向下开一... 目的 探讨改良的微拉伸法在同一牙上做平行配对粘接比较的可行性 ,并评价两种新型牙本质粘接剂 (Prime & Bond RNT;Prime one Mirage TM)的粘接效果。方法 选用 15颗拔出的无龋人类磨牙 ,冠部横切暴露牙本质 ,于中央垂直向下开一深约 5 mm的小槽 ,将粘接面分成大致相等的两部分 ,以分别接受两种粘接剂处理。粘接后的标本浸于 37℃的蒸溜水中 2 4小时后分成两组 : 组 (5颗牙 )直接测试粘接强度 ; 组 (10颗牙 )则在粘接强度测试前行 5℃和 5 5℃的冷热循环 2 40 0次。各预备的标本被片切成若干“酒杯”形薄块 (凹槽间最窄处相距约为1.0 m m)供拉伸测试。结果 未经温度循环和经温度循环的两组试件的粘接强度分别为 :Prim e & Bond RNT:42 MPa、 31MPa;Prim e one Mirage TM:6 4MPa、38MPa。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 ,此两种粘接剂的微拉伸强度间以及它们各自是否行冷热循环处理的粘接强度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0 .0 0 1)。而配对多重比较 (t检验 )提示 ,经冷热循环后这两种粘接剂的微拉伸强度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回归分析提示 ,以每牙为单位分别得出的这两种粘接剂各自的平均微拉伸强度间存在相关性 ,并具有统计学意义 (r=0 .5 75 ,P<0 .0 5 )。结论 改良微拉伸法可用于比较和评价两种牙本质粘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粘接剂 粘接强度 微拉伸测试
下载PDF
牙本质粘接剂盖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安少锋 凌均棨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4年第1期56-58,共3页
盖髓剂的选择是盖髓术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已有多种材料被用作盖髓剂。本文对牙本质粘接剂用作间接盖髓剂的粘接原理、屏障作用、抗菌作用及细胞毒性;用作直接盖髓剂的生物相容性和止血作用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 牙本质粘接剂 盖髓术 盖髓剂 生物相容性 细胞毒性 抗菌
下载PDF
牙本质粘接剂对窝洞充填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清岭 曹婷婷 陈建国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7年第3期33-34,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牙本质粘接剂对窝洞充填后封闭性效果的影响。方法:40颗离体牙随机平分为4组,颊、舌侧制备盒状洞,分别涂Prime&Bond NT、XenoⅢ、釉质粘结剂后,充填Charisma树脂,剩余一组酸蚀后直接进行树脂充填,经温差循环和染料渗... 目的:研究不同牙本质粘接剂对窝洞充填后封闭性效果的影响。方法:40颗离体牙随机平分为4组,颊、舌侧制备盒状洞,分别涂Prime&Bond NT、XenoⅢ、釉质粘结剂后,充填Charisma树脂,剩余一组酸蚀后直接进行树脂充填,经温差循环和染料渗透实验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微渗漏情况。结果:4组中除Prime&Bond NT组和釉质粘接剂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其余组两两结果比较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与各实验组间差异也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Prime&Bond NT较XenoⅢ具有较好的边缘封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粘接剂 窝洞充填 密合性
下载PDF
一种自制牙本质粘接剂的粘接性能研究(摘要)
13
作者 管利民 吴刚 +2 位作者 刘小青 雷贤康 陈治清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114-114,共1页
作者研制了一种含30~40%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和3~8%戊二醛混合物的粘接剂。现就其对牙本质的粘接性能,摘要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取新鲜离体人磨牙制备成平滑的牙本质表面,水洗吹干后分别用:①37%磷酸;②10%柠檬酸与3%三氯化铁... 作者研制了一种含30~40%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和3~8%戊二醛混合物的粘接剂。现就其对牙本质的粘接性能,摘要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取新鲜离体人磨牙制备成平滑的牙本质表面,水洗吹干后分别用:①37%磷酸;②10%柠檬酸与3%三氯化铁混合液(简称10-3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粘接剂 粘接性能 三氯化铁 拉伸强度 吹干 混合液 接触角测定仪 表面处理 自凝树脂
下载PDF
牙本质渗透性体外实验:一项关于牙冠预备时牙本质粘接剂的相关研究
14
作者 屠军波 薛瑛 邢喆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126-126,共1页
本文作者为了研究牙本质粘接剂是否町以减少粘接的临时冠下方的液体渗透,首先进行了34颗前磨牙的牙冠预备,再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冠预备时使用酸蚀后然后用牙本质粘接剂,对照组不使用。两组均用锌汀粘接戴入临时冠... 本文作者为了研究牙本质粘接剂是否町以减少粘接的临时冠下方的液体渗透,首先进行了34颗前磨牙的牙冠预备,再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冠预备时使用酸蚀后然后用牙本质粘接剂,对照组不使用。两组均用锌汀粘接戴入临时冠。两组的液体渗透率在牙冠预备时、粘接时、冠戴入后1h、1天、1周和3周时反复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 渗透性体外实验 冠预备 牙本质粘接剂 相关研究
下载PDF
2种自制牙本质粘接剂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和耐久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KYOUNG PARK 朱梓园 +2 位作者 黄慧 徐艺 张斌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6年第3期144-149,共6页
目的测试自行研制的自酸蚀及全酸蚀粘接剂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和耐久性能,并与市售的进口同类产品进行对比。方法选用正畸拔除前磨牙60颗,随机分成4组,每组分循环前、后各2个亚组,各15个试件,分别为自制的自酸蚀粘接剂(44组)和全酸蚀粘接剂... 目的测试自行研制的自酸蚀及全酸蚀粘接剂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和耐久性能,并与市售的进口同类产品进行对比。方法选用正畸拔除前磨牙60颗,随机分成4组,每组分循环前、后各2个亚组,各15个试件,分别为自制的自酸蚀粘接剂(44组)和全酸蚀粘接剂(45组),Easy one(EO组)和Single Bond2(SB组)。测试各组冷热循环前后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体视显微镜观察断裂模式。结果冷热循环前,各组微拉伸粘接强度从大到小分别为SB组(35.05±3.01)Mpa>44组(27.76±1.44)Mpa>45组(27.65±1.67)Mpa>EO组(26.03±2.15)Mpa,45组和SB组之间及44组和EO组之间微拉伸粘接强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热循环后,各组从大到小为SB组>44组>EO组>45组,45组和SB组之间及44组和EO组之间微拉伸粘接强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粘接剂冷热循环前后相比,粘接强度均呈下降趋势(P<0.05);试件的断裂面类型以混合型断裂为主。结论自制牙本质粘接剂和市售的进口同类产品相比,自酸蚀粘接剂粘接强度高且耐久性能好,全酸蚀粘接剂则与之相反。冷热循环后各组粘接剂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均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粘接剂 微拉伸强度 冷热循环
下载PDF
牙本质粘接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崔春 陈智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04年第1期38-40,共3页
牙本质粘接剂已发展到第五代和第六代。第五代牙本质粘接剂采用全酸蚀或自酸蚀技术,第六代牙本质粘接剂采用一步法粘接,对牙本质和釉质的结合力可达15-30MPa。其与牙齿有良好的粘接性能,不需磨除完好的牙齿结构而获得固位,且改善牙齿和... 牙本质粘接剂已发展到第五代和第六代。第五代牙本质粘接剂采用全酸蚀或自酸蚀技术,第六代牙本质粘接剂采用一步法粘接,对牙本质和釉质的结合力可达15-30MPa。其与牙齿有良好的粘接性能,不需磨除完好的牙齿结构而获得固位,且改善牙齿和修复体界面的边缘封闭性。随着粘接技术和材料方面的进展,牙本质粘接剂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并用于盖髓和根管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粘接剂 研究进展 根管治疗 结合力 边缘封闭性 髓刺激性
下载PDF
3种牙本质粘接剂粘结强度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金玲 吴佩玲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814-816,共3页
目的对比3M第五代全酸蚀Single Bond、第五代自酸蚀可乐丽菲露Cleafil及3M第七代易邦德粘Easyone的粘接强度,评价其粘接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20颗正畸减数拔除的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4组:3M第五代全酸蚀Single Bond组(A组)... 目的对比3M第五代全酸蚀Single Bond、第五代自酸蚀可乐丽菲露Cleafil及3M第七代易邦德粘Easyone的粘接强度,评价其粘接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20颗正畸减数拔除的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4组:3M第五代全酸蚀Single Bond组(A组),第五代自酸蚀可乐丽菲露Cleafil组(B组),3M第七代易邦德粘Easyone组(C组),选择性酸蚀+第五代自酸蚀可乐丽菲露Cleafil组(D组)。用电子万能测力机测定剪切力并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结果 A、B、C、D组的抗剪切粘结强度分别为(5.56±1.48)、(3.60±1.23)、(2.40±0.99)、(3.76±1.18)Mpa。A组粘接强度最高,C组粘接强度最弱,B组与D组粘接强度介于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M第五代全酸蚀Single Bond组粘接强度最高,在临床中对固位力要求较高的可选用。对于深层牙本质的粘接尽量选用第五代自酸蚀可乐丽菲露Cleafil SE-Bond及3M第七代易邦德粘Easy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酸蚀 自酸蚀 牙本质粘接剂 剪切力 粘接强度
下载PDF
新型抗菌性牙本质粘接剂抗菌性和粘接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梅美 李晓蕾 张宁 《口腔生物医学》 2014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研究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二甲铵(dimethylaminododecyl methacrylate,DMADDM)对牙本质粘接系统的粘接强度和菌斑生物膜的影响。方法:合成DMADDM,并以质量分数为10%的比例添加到商品化的牙本质粘接剂中作为实验组,商品化的牙本质粘... 目的:研究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二甲铵(dimethylaminododecyl methacrylate,DMADDM)对牙本质粘接系统的粘接强度和菌斑生物膜的影响。方法:合成DMADDM,并以质量分数为10%的比例添加到商品化的牙本质粘接剂中作为实验组,商品化的牙本质粘接剂作为对照组。使用人唾液培养所得到牙菌斑全菌生物膜模型来研究粘接剂的抗菌性,检测死/活细菌染色;检测蒸馏水和口腔全菌生物膜培养14 d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粘接强度的差异。结果:添加DMADDM的粘接系统显著降低了菌斑生物膜活性;蒸馏水浸泡14 d对粘接强度没有明显影响(P>0.05),菌斑生物膜浸泡14 d后,对照组粘接强度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含有DMADDM的牙本质粘接系统具有很强的抗菌性,能够抵抗口腔环境对粘接性能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粘接剂 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二甲铵 菌斑生物膜 抗菌性能 粘接强度
下载PDF
新型牙本质粘接剂抗菌性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梅美 杨巍 +1 位作者 马永刚 张宁 《转化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评价一种含有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2-methacryloyloxyethyl phosphorylcholine,MPC)、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二甲铵(dimethylaminohexadecyl methacrylate,DMAHDM)和无定形磷酸钙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 of amorphous calcium pho... 目的评价一种含有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2-methacryloyloxyethyl phosphorylcholine,MPC)、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二甲铵(dimethylaminohexadecyl methacrylate,DMAHDM)和无定形磷酸钙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 of 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NACP)的牙本质粘接剂的抗蛋白和抗菌性能。方法商品化的牙本质粘接剂作为对照组。商品化的牙本质粘接剂中加入MPC、DMAHDM和NACP作为实验组,测试牙本质剪切粘接强度,双辛丁酸法测试试件表面蛋白的附着量,使用人唾液培养所得的牙菌斑全菌生物膜模型来研究生物膜的活性。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间的牙本质剪切粘接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426)。实验组的蛋白附着量、菌斑的代谢活性和乳酸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00),大约是对照组的5%。实验组试件表面粘附的细菌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以死细菌为主。结论含有MPC、DMAHDM和NACP的牙本质粘接剂具有较强的抗蛋白附着和抗菌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蛋白附着 抗菌性能 牙本质粘接剂
下载PDF
飞行和潜水对一种新型通用型牙本质粘接剂粘接强度的影响
20
作者 李文荟 饶桂荣 +2 位作者 陈宇梅 米长江 刘兴容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656-658,共3页
目的观察在飞行和潜水条件下一种新型通用型牙本质粘接剂(all bond universal,ABU)粘接强度的变化。方法选取人体90颗完整前磨牙,制备标准的近中-颌-远中洞型,使用ABU粘接剂用酸蚀-冲洗法粘接技术,在其上堆砌FihekTM P60树脂。分为3组... 目的观察在飞行和潜水条件下一种新型通用型牙本质粘接剂(all bond universal,ABU)粘接强度的变化。方法选取人体90颗完整前磨牙,制备标准的近中-颌-远中洞型,使用ABU粘接剂用酸蚀-冲洗法粘接技术,在其上堆砌FihekTM P60树脂。分为3组各30颗跟随飞行、潜水及实验室放置后,所有样本经过1000次冷热循环,品红染色48 h,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比较各组微渗漏情况。结果在飞行和潜水后,材料与牙体之间的微渗漏都有增加,但差异显著性不明显。结论这种新型通用型牙本质粘接剂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可以用于飞行员和潜水员的牙体缺损修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 潜水 通用型牙本质粘接剂 微渗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