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Al合金的物理本构模型与加工图 被引量:6
1
作者 任书杰 王克鲁 +3 位作者 鲁世强 刘大博 田野 罗飞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89-1296,共8页
借助热模拟试验机研究TiAl合金在变形温度为1273~1523 K、应变速率为0.001~1 s^−1和变形程度为50%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分析流变应力曲线特征,构建基于应变补偿的物理本构模型;考虑TiAl合金的弹性模量和自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基于动态... 借助热模拟试验机研究TiAl合金在变形温度为1273~1523 K、应变速率为0.001~1 s^−1和变形程度为50%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分析流变应力曲线特征,构建基于应变补偿的物理本构模型;考虑TiAl合金的弹性模量和自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基于动态材料模型建立该合金的加工图,确立合适的热加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TiAl合金具有正应变速率敏感性和负温度敏感性,流变应力曲线主要表现为动态再结晶软化机制;所建立的物理本构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具有较好的吻合度;根据加工图的分析,该合金适宜的变形参数范围为1360~1523 K、0.001~0.02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合金 物理本构模型 加工图 流变应力
下载PDF
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应变补偿物理本构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俊 王克鲁 +5 位作者 鲁世强 李鑫 欧阳德来 邱仟 高鑫 张开铭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4-188,共5页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进行了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试验,研究其在变形温度为700~900℃、应变速率为0.001~10 s^(-1)和最大高度下压量为70%下的高温热变形行为;建立了引入物理参量的应变补偿本构模型。结果表明:...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进行了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试验,研究其在变形温度为700~900℃、应变速率为0.001~10 s^(-1)和最大高度下压量为70%下的高温热变形行为;建立了引入物理参量的应变补偿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合金的流变应力具有负温度相关性和正应变速率敏感性,在应变速率为0.001 s^(-1)时,流变应力曲线呈动态软化特征;考虑物理参量的应变补偿本构模型的相关系数R值为0.982,平均相对误差AARE为6.5%,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形状记忆合金 流变应力曲线 物理本构模型
下载PDF
含稀土的Ti_2AlNb基合金高温流动行为及物理本构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峰 王克鲁 +3 位作者 鲁世强 李鑫 刘建军 程静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9-115,134,共8页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Ti-22Al-24Nb-0.5Y合金试样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试验,分析了合金的高温流动行为,考虑温度对Young’s模量和自扩散系数的影响以及真应变对流动应力的影响,构建了Ti-22Al-24Nb-0.5Y合金的物理本构模型...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Ti-22Al-24Nb-0.5Y合金试样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试验,分析了合金的高温流动行为,考虑温度对Young’s模量和自扩散系数的影响以及真应变对流动应力的影响,构建了Ti-22Al-24Nb-0.5Y合金的物理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合金的流动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大;构建的物理本构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合金的高温压缩过程中流动应力,其相关系数R达到0.983,预测值偏差在10%以内的数据点占91.17%,平均相对误差E为8.43%,其中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0%的数据点占90.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22Al-24Nb-0.5Y合金 高温流动行为 物理本构模型
下载PDF
FeCrNi合金静动态物理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潘晓霞 余勇 +1 位作者 谭云 陈裕泽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7-412,共6页
以金属材料塑性变形的位错动力学为基础,将FeCrNi合金的流动应力分解为非热应力和热激活应力两部分.通过对该合金屈服应力随温度变化特性、屈服应力的应变速率特性、孪晶组织的温度特性及位错组态的应变速率特性进行分析,认为非热应力... 以金属材料塑性变形的位错动力学为基础,将FeCrNi合金的流动应力分解为非热应力和热激活应力两部分.通过对该合金屈服应力随温度变化特性、屈服应力的应变速率特性、孪晶组织的温度特性及位错组态的应变速率特性进行分析,认为非热应力不只是应变的函数,还与温度和应变速率相关,因此对Johnson-Cook模型方程形式进行修正以描述非热应力.同时认为影响热激活应力的微结构参数主要为位错阻碍间距△l,定义并推导出表征△l演化的g函数的表达式,将其引入Kocks的热激活方程,从而建立FeCrNi合金的物理型本构模型.该模型初步实现了对FeCrNi合金从室温到高温、从准静态到动态塑性变形行为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Ni合金 非热应力 热激活应力 位错动力学 位错阻碍间距 物理本构模型
下载PDF
基于物理参数和BP神经网络的9310钢本构模型研究
5
作者 王宇航 罗拴谋 +4 位作者 董显娟 徐勇 黄龙 涂泽立 李佳俊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124,共8页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9310钢进行了变形量为70%的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在变形温度为800~1200℃、应变速率为0.01~50 s^(-1)的范围内研究了9310钢的热变形行为。通过不同热变形参数对自扩散系数D和杨氏模量E的影响,建立了...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9310钢进行了变形量为70%的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在变形温度为800~1200℃、应变速率为0.01~50 s^(-1)的范围内研究了9310钢的热变形行为。通过不同热变形参数对自扩散系数D和杨氏模量E的影响,建立了基于物理参数的本构模型,同时基于实验数据构建了BP神经网络本构模型。结果表明:9310钢为负温度正应变速率敏感性材料,且流动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减小。基于不同条件构建的物理本构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98,但BP神经网络模型的r值可达0.996,平均绝对相对误差为3.1%。经过流动应力曲线、相关系数和平均绝对相对误差的综合对比,得出BP神经网络模型对预测9310钢的流动行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310钢 热变形行为 物理本构模型 BP神经网络模型
下载PDF
基于物理参数和响应面法的S280超高强度不锈钢本构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开铭 王克鲁 +3 位作者 鲁世强 柳木桐 钟平 田野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5-115,共11页
采用Thermecmaster-Z型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800~1000℃、应变速率为0.001~10 s-1条件下对S280超高强度不锈钢进行了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分析了S280超高强度不锈钢的热变形行为,计算了热变形激活能。考虑变形温度对自扩散系数... 采用Thermecmaster-Z型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800~1000℃、应变速率为0.001~10 s-1条件下对S280超高强度不锈钢进行了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分析了S280超高强度不锈钢的热变形行为,计算了热变形激活能。考虑变形温度对自扩散系数和杨氏模量的影响,建立了S280超高强度不锈钢基于应变补偿的物理本构模型。以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变为输入变量,流动应力为响应目标,建立了S280超高强度不锈钢的响应面本构模型。结果表明,S280超高强度不锈钢为正应变速率负温度敏感型材料,其流动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增加和变形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热变形激活能对变形条件敏感,其随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变的增加而减小。基于应变补偿的物理本构模型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和良好的预测精度,其相关系数R和平均相对误差eAARE分别为0.971和7.8%。响应面本构模型的响应曲面和等高线图能反映变形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流动应力的影响。建立的两个本构模型都能够用于表征S280超高强度不锈钢在热变形过程中的流动应力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280超高强度不锈钢 物理本构模型 响应面本构模型 热变形激活能
下载PDF
金属材料塑性本构模型建立研究进展
7
作者 夏天 高志玉 +2 位作者 赵斐 樊献金 高思达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35,共13页
本构模型反映了流变应力与应变、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对应关系,在设备选型、有限元仿真计算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综述了几种主要的本构模型建立方法,即经验型本构模型、物理型本构模型以及近年来被广泛使用的机器学习型本构模型。经验... 本构模型反映了流变应力与应变、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对应关系,在设备选型、有限元仿真计算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综述了几种主要的本构模型建立方法,即经验型本构模型、物理型本构模型以及近年来被广泛使用的机器学习型本构模型。经验型本构模型的建立过程简便,但其无法从微观层面解释材料变形的机理。相比之下,物理型本构模型的建立虽然复杂,但由于其包含了微观机制信息,预测精度优于经验型本构模型。机器学习型本构模型相较于前两种建模方法预测精度更高,建模方式更加简便。运用VOSviewer和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金属材料本构模型建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关领域国家、机构研究现况以及之间合作关系,分析表明中国对于金属材料本构模型领域研究最为活跃,采用机器学习进行本构建模的研究是近年来热点。并且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运用机器学习建立本构模型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经验型本构模型 物理本构模型 机器学习型本构模型 文献计量
下载PDF
Zr-4合金热变形行为及物理本构模型 被引量:5
8
作者 冯瑞 王克鲁 +3 位作者 鲁世强 李鑫 周璇 钟明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25-530,共6页
利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Zr-4合金试样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对其热变形行为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变形温度对Young’s模量和自扩散系数的影响,建立了Zr-4合金基于应变耦合的物理本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的峰值应力对变... 利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Zr-4合金试样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对其热变形行为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变形温度对Young’s模量和自扩散系数的影响,建立了Zr-4合金基于应变耦合的物理本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的峰值应力对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敏感,峰值应力会随应变速率的增加或变形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基于应变耦合构建的物理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流变应力,其相关系数R为0.986,预测值偏差在10%以内的数据点占93.2%,平均相对误差为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4合金 热变形行为 应变耦合 物理本构模型
原文传递
10CrNi8MoV钢的拉伸塑性应变物理本构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仝智远 宫旭辉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2022年第5期11-15,共5页
研究了10CrNi8MoV钢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根据位错动力学将流变应力分解为热激活应力和非热激活应力,忽略粘拽阻力的影响。通过对塑性变形过程的分析,在Kocks热激活方程中引入位错间距演化函数,并用线性强化模型... 研究了10CrNi8MoV钢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根据位错动力学将流变应力分解为热激活应力和非热激活应力,忽略粘拽阻力的影响。通过对塑性变形过程的分析,在Kocks热激活方程中引入位错间距演化函数,并用线性强化模型描述非热激活应力的变化,建立了10CrNi8MoV钢的物理本构模型。该模型对10CrNi8MoV钢在低应变速率和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的塑性变形行为有较好的描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CrNi8MoV钢 位错动力学 热激活应力 非热激活应力 物理本构模型
原文传递
Laves相NbCr_(2)/Nb两相合金的应变补偿物理本构关系研究
10
作者 张开铭 鲁世强 +2 位作者 江丰建聪 王克鲁 邓莉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835-2843,共9页
Laves相NbCr_(2)/Nb两相合金因其优良的高温力学性能而具有作为新型高温结构材料应用的潜力;流动应力本构关系反映了合金的热变形行为。本研究基于Laves相NbCr_(2)/Nb两相合金在1000~1200℃、0.001~0.1 s^(-1)条件下的等温恒应变速率压... Laves相NbCr_(2)/Nb两相合金因其优良的高温力学性能而具有作为新型高温结构材料应用的潜力;流动应力本构关系反映了合金的热变形行为。本研究基于Laves相NbCr_(2)/Nb两相合金在1000~1200℃、0.001~0.1 s^(-1)条件下的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数据,首次探讨了该合金在考虑变形温度对合金杨氏模量和自扩散系数影响的应变补偿物理本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蠕变指数n=5的应变补偿物理本构关系的相关系数R和平均绝对相对误差AARE分别为0.974和59.3%,说明该物理本构模型不适于表征该合金的流动应力行为;而基于蠕变指数n为变量的应变补偿物理本构关系的相关系数R和平均绝对相对误差AARE分别为0.984和10.6%,说明该物理本构模型能满意地表征该合金的流动应力行为,且其对流动应力的预测能力优于传统的Arrhenius本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ves相NbCr_(2)/Nb两相合金 应变补偿物理本构模型 蠕变指数 自扩散系数 杨氏模量
原文传递
A nonlinear multi-field coupled model for soils 被引量:15
11
作者 CAI GuoQing ZHAO ChengGang +1 位作者 LIU Yan LI Jia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300-1314,共15页
A nonlinear multi-field coupled model for multi-constituent three-phase soils is derived by using the hybrid mixture theory. The balance equations with three levels (constituents, phases and the whole mixture soil) ar... A nonlinear multi-field coupled model for multi-constituent three-phase soils is derived by using the hybrid mixture theory. The balance equations with three levels (constituents, phases and the whole mixture soil) are set up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soil is composed of multi-constituent elastic-plastic solid skeleton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linearization method) and viscous liquid and ideal gas. With reasonable constitutive assumptions in such restrictive conditions as the principles of determinism, equipresence, material frame-indifference and the compatible principle in continuum mechanic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onstitutive relations modeling three-phase soil in both non-equilibrium and equilibrium states is established, thus the closed field equations are formed. I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e concept of effective generalized thermodynamic forces is introduced, and the nonlinear coupling constitutive relations between generalized dissipation forces and generalized flows within the system at nonequilibrium state are also presented. On such a basis, four special coupling relations, i.e., solid thermal elastic-plastic constitutive relation, liquid visco-elastic-plastic constitutive relation, the generalized Fourier’s law, and the generalized Darcy’s law are put forward. The generalized or nonlinear results mentioned above can degenerate into the linear coupling results given by Bennethum and Singh. Based on a specific dissipation function, the concrete form of generalized Darcy’s law is deduced, which may degenerate into the traditional form of Darcy’s law by neglecting the influence of skeleton deformation and temperature. Without considering temperature and other coupling effects, the nonlinear coupled model in this paper can degenerate into a soil elastic-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field coupled model for soils hybrid mixture theory NON-LINEAR multi-constituent
原文传递
A physical mechanism based investigation on the elasto-plastic-damage behavior of anisotropic aluminum alloys under finite deformation
12
作者 CHEN Cen LIANG NaiGang +1 位作者 LIU Fang FU Qiang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400-410,共11页
The elasto-plastic-damage behavior of anisotropic aluminum alloys is investigated under finite deformation using a physical mechanism based constitutive model.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structural calculation,the pres... The elasto-plastic-damage behavior of anisotropic aluminum alloys is investigated under finite deformation using a physical mechanism based constitutive model.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structural calculation,the present model is used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of anisotropic 6260-T6 aluminum alloy extrusions.For the tensile specimens extracted along three different material orientations from the extruded aluminum profile,twelve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covering four different specimen geometries.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 force-displacement response and central logarithmic axial strain evolution are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From the comparisons,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present model has the capacity to describe the behavior of anisotropic material.From the force-displacement curves,the anisotropy is observed in different material orientations,and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anisotropy is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asto-plastic-damage behavior ANISOTROPY physical mechanism finite deformation constitutive theory componentassembling mode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