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6篇文章
< 1 2 1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埋滴灌下氮磷双移减施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王真真 张玉芹 +4 位作者 杨恒山 张瑞富 金玉 王姝璇 鲁敏媛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7期7-13,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浅埋滴灌下氮磷双移减施对春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通过设置常规施肥为对照,设置氮磷双移氮磷常量、氮磷双移氮肥减量30%、氮磷双移磷肥减量30%和氮磷双移氮磷均减量30%4个处理,测定玉米叶片SPAD值和叶面积... 本研究旨在探究浅埋滴灌下氮磷双移减施对春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通过设置常规施肥为对照,设置氮磷双移氮磷常量、氮磷双移氮肥减量30%、氮磷双移磷肥减量30%和氮磷双移氮磷均减量30%4个处理,测定玉米叶片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植株干物质量和籽粒产量。结果表明,与CK相比,N_(2)P_(2)籽粒产量2年分别增加4.71%和3.84%,叶片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增加,干物质积累量、转运量及转运对籽粒贡献率均显著增加。氮磷双移下,常量施肥提高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促进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产量增加;氮肥和磷肥减施30%,干物质积累量、转运量、转运对籽粒贡献率及籽粒产量均降低,N_(1)水平下磷肥减施30%2年产量分别下降3.22%和3.84%,P_(1)水平氮肥减施30%2年产量分别下降了8.23%和16.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滴灌 玉米 氮磷双移减施 物质积累转运 产量 物质积累 转运
下载PDF
绿肥部分替代化肥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2
作者 秦文利 智健飞 +6 位作者 谢楠 张立锋 刘忠宽 刘振宇 冯伟 潘璇 代云霞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549-2567,共19页
【目的】豆科绿肥部分替代化学氮肥是实现化肥减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通过探讨华北冬小麦季节性休耕区冬闲田种植翻压毛叶苕子和减量施氮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形成及花后叶片衰老特征的影响,以期为豆科冬绿肥的氮肥替代及玉... 【目的】豆科绿肥部分替代化学氮肥是实现化肥减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通过探讨华北冬小麦季节性休耕区冬闲田种植翻压毛叶苕子和减量施氮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形成及花后叶片衰老特征的影响,以期为豆科冬绿肥的氮肥替代及玉米氮素资源的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2022年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深州试验站开展二因素裂区田间试验,主处理为冬闲田(FF)、冬闲田种植并全量还田毛叶苕子(HV)2种模式,副处理为玉米施氮,设不施氮(0 N)、67.5 kg·hm^(-2)(25%N)、135.0 kg·hm^(-2)(50%N)、202.5 kg·hm^(-2)(75%N)、270.0 kg·hm^(-2)(100%N,常规施氮水平)5个氮肥用量,研究毛叶苕子还田和减量施氮对玉米产量与产量构成、穗部性状、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叶片衰老特性及土壤养分、酶活性变化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农田的氮素盈余。【结果】毛叶苕子还田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可弥补氮肥减施造成的玉米减产。2021—2022年毛叶苕子还田显著提高玉米产量(8.15%—9.21%),可弥补氮肥减施25%—50%所造成的减产。毛叶苕子连续还田明显降低玉米穗部性状秃尖长,显著提高穗长、穗粗和产量构成因素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毛叶苕子还田后玉米花前、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率、花后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显著增加10.21—12.32 g/plant、39.94—72.37 g/plant、4.67%—4.78%、3.31%—3.99%,能弥补氮肥减施25%—50%对玉米花前干物质积累及花后干物质对籽粒贡献率的负效应。毛叶苕子还田显著延缓玉米花后叶片衰老。2021、2022年HV处理玉米花后绿叶面积分别增加303.44—1115.10、266.23—837.62 cm2/plant,相对绿叶面积分别提高1.12%—13.84%、0.56%—9.13%,Vmax分别降低0.30%、0.05%,Tmax分别延迟6.01、3.56 d。毛叶苕子连续还田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及脲酶、蔗糖酶、淀粉酶、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2021、2022年毛叶苕子还田分别增加土壤氮投入量40.92、72.79 kg·hm^(-2),降低玉米最佳施氮量40.96、48.90 kg·hm^(-2),降低农田氮素盈余7.94、0.14 kg·hm^(-2),替代玉米最高产量施氮量15.71%、19.71%,替代常规施氮量15.71%、26.23%。【结论】毛叶苕子还田能激活土壤酶活性,增强土壤供氮能力,延缓玉米花后叶片衰老,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的贡献率,改善穗性状,协调产量构成,有利于氮肥减施后玉米的增产稳产。毛叶苕子对土壤氮的输入是其部分替代氮肥、弥补氮肥减施后产量损失的基础。华北冬小麦季节性休耕区利用毛叶苕子替代部分化学氮肥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减氮施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叶苕子 减量施氮 玉米 产量 物质积累 土壤供氮能力
下载PDF
不同水氮环境下玉米品种的产量稳定性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差异
3
作者 王辉 陈亚飞 +3 位作者 许吉利 殷俐娜 王仕稳 邓西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84,共14页
为深入解析不同玉米品种对水氮环境的适应机制和产量形成过程,通过8个玉米品种在6种水氮处理组合下的田间试验,采用加性主效应和乘性互作(AMMI)模型分析各玉米品种在不同水氮环境下的产量稳定性,探讨这些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以及干物质积... 为深入解析不同玉米品种对水氮环境的适应机制和产量形成过程,通过8个玉米品种在6种水氮处理组合下的田间试验,采用加性主效应和乘性互作(AMMI)模型分析各玉米品种在不同水氮环境下的产量稳定性,探讨这些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以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差异。结果表明,‘军育535’、‘强盛388’、‘美豫22’和‘盛育367’为产量稳定性较高的品种,‘先耕303’、‘秦龙14’、‘西蒙M1711’和‘金北516’为产量稳定性较低的品种。稳定性较高品种的百粒重以及吐丝期穗和成熟期籽粒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分配系数显著较高,但灌溉和施氮后,稳定性较低品种的百粒重增幅分别比稳定性较高品种提高21.64%和49.22%。补灌处理后,稳定性较低品种的吐丝期穗和成熟期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增幅比稳定性较高品种分别提高14.92%和24.79%,分配系数增幅分别提高58.40%和34.68%;施氮处理后,稳定性较低品种的吐丝期穗和成熟期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增幅比稳定性较高品种分别提高46.96%和27.55%,分配系数增幅分别提高57.93%和61.19%;补灌和施氮后,稳定性较低品种产量增幅分别为5.91%和97.02%,从而使其在W0N0处理下产量比稳定性较高品种低9.60%,但在W1N2处理下提高0.50%。综上,稳定性较低的品种对增施氮肥或补充灌溉的响应更为敏感,其在较优的水氮条件下可表现出更显著的增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水氮调控 AMMI模型 产量 物质积累与分配
下载PDF
施氮量和密度对钵苗机插杂交籼稻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4
作者 许桂玲 管正策 +2 位作者 冯跃华 欧达 苏卫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7-54,共8页
为探明在钵苗机插条件下,施氮量和密度对杂交籼稻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于2017—2018年在贵州省三穗县开展田间试验,以杂交籼稻品种C两优华占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设置施氮量(N)、移栽密度(D)2个因素,主区处理为D,... 为探明在钵苗机插条件下,施氮量和密度对杂交籼稻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于2017—2018年在贵州省三穗县开展田间试验,以杂交籼稻品种C两优华占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设置施氮量(N)、移栽密度(D)2个因素,主区处理为D,设3种密度水平(D1-21.65万穴/hm^(2)、D2-16.84万穴/hm^(2)、D3-12.63万穴/hm^(2));副区处理为N,设4种施氮量水平(N1-0 kg/hm^(2)、N2-75 kg/hm^(2)、N3-150 kg/hm^(2)和N4-225 kg/hm^(2))。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产量、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各时期的叶面积指数、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量、拔节期-抽穗期穗分配率、抽穗期-成熟期的茎分配率、穗后比例均逐渐增加,而千粒重、结实率、拔节期-抽穗期茎分配率、抽穗期-成熟期的穗分配率、茎鞘物质输出率、茎鞘物质转化率、茎叶物质表观输出量、茎叶物质表观输出率均逐渐下降。随着密度降低,产量、有效穗数、各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生育前期、中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拔节期-抽穗期的茎叶分配率、抽穗期-成熟期的穗分配率、茎鞘物质输出率、茎鞘物质转化率、茎叶物质表观输出量、茎叶物质表观输出率均逐渐下降,而每穗总粒数、结实率、成穗率、拔节期-抽穗期的穗分配率、抽穗期-成熟期的茎叶分配率、穗后比例均逐渐增加。在水稻栽培中,栽培密度和施氮量合理配置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综上所述,实现钵苗机插水稻最佳组合为密度21.23万穴/hm^(2)(行株距为33 cm×14.27 cm)、施氮量253.63 kg/hm^(2),最高实际产量为9647.66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钵苗机插 施氮量 密度 物质积累 产量
下载PDF
缓控释肥对青贮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5
作者 王娟 陈萍 +4 位作者 贺萌萌 马玲芳 康建宏 解艳玲 杨宏波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24-29,共6页
为了探究缓控释肥对青贮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于2022年在宁夏农垦巴浪湖农场以先玉1225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缓控释肥下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产量、品质、土壤养分含量及缓控肥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与无肥... 为了探究缓控释肥对青贮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于2022年在宁夏农垦巴浪湖农场以先玉1225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缓控释肥下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产量、品质、土壤养分含量及缓控肥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与无肥区(T1)相比缓控释肥[无磷区(T3)、无钾区(T4)、氮磷钾区(T5)]产量及干物质积累显著增高,其中氮磷钾区(T5)表现最好,产量达73 854.30 kg/hm^(2),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达27 878.41 kg/hm^(2),缓控释施肥区青贮玉米粗蛋白质、淀粉等品质指标均较高,说明缓控释肥可以提高青贮玉米的生产力及品质。缓控肥氮素利用效率为49.30%,钾素利用率为39.80%,磷素利用率为9.70%。缓控肥的施用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土壤容重,显著提高青贮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品质,减少化肥成本,增加农民收益,同时还有利于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土壤肥力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缓控释肥 物质积累 产量 品质 土壤养分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新研7号和隆跃99挑旗后干物质积累及灌浆特性分析
6
作者 张启祥 周浩 +3 位作者 丁文霞 郭文慧 曾广飞 张存岭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4期178-180,183,共4页
为探明大穗大粒型小麦品种新研7号、隆跃99挑旗后叶面积衰落、干物质积累和籽粒灌浆特性,在品种展示田中每8~9 d取20个单茎地上部分,测定叶面积、烘干质量;标记同日扬花单穗,每4~5 d一次剥取20穗中部10小穗籽粒,计数后测烘干质量。结果... 为探明大穗大粒型小麦品种新研7号、隆跃99挑旗后叶面积衰落、干物质积累和籽粒灌浆特性,在品种展示田中每8~9 d取20个单茎地上部分,测定叶面积、烘干质量;标记同日扬花单穗,每4~5 d一次剥取20穗中部10小穗籽粒,计数后测烘干质量。结果显示,新研7号、隆跃99单茎质量、干物质积累量和花后群体干物质量高于济麦22,叶片衰老慢、功能期长,渐增、快增阶段和最大、平均灌浆速率高于济麦22。说明新研7号、隆跃99具有大穗大粒生理基础,高产栽培要以主茎成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功能期 物质积累 灌浆参数
下载PDF
带宽和株距对带状间作大豆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袁晓婷 王甜 +7 位作者 罗凯 刘姗姗 彭新月 杨立达 蒲甜 王小春 杨文钰 雍太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71,共11页
间套作系统中合理的田间配置能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增加系统产量。为进一步完善西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系统高产高效的田间配置技术,本研究以大豆-玉米带状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综合分析2.0 m(B1)和2.4 m(B2)2个带宽... 间套作系统中合理的田间配置能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增加系统产量。为进一步完善西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系统高产高效的田间配置技术,本研究以大豆-玉米带状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综合分析2.0 m(B1)和2.4 m(B2)2个带宽与9 cm(P1)、11 cm(P2)、14 cm(P3)、18 cm(P4)4个株距对大豆物质积累分配、籽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B2带宽下各株距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均高于B1,其2年平均值在B2下较B1增加14.26%;相同带宽下净光合速率在B1P4和B2P4达到最大,开花期较B1P1和B2P1增加13.57%和25.21%。2个带宽下大豆群体物质积累均随株距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分别在B1P3和B2P2下达到最大,完熟期B2较B1增加9.82%~22.08%。同时,带宽与株距的增加促进了大豆花后物质的积累与向籽粒的转移,与B1相比,B2处理使大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与干物质转移量分别增加13.82%~28.01%和13.38%~37.76%,籽粒物质积累占比增加到41.80%~44.26%。物质积累的增加改善籽粒灌浆过程,B2带宽下籽粒灌浆活跃期(D)较B1延长2~3 d;2种带宽下平均灌浆速率均在P4达到最大且分别较P1增加5.80%和6.58%。产量结果表明,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模式中,带宽和株距的增加降低了群体有效株数,增加了单株粒数和百粒重;B2带宽下的大豆产量较B1增加22.32%~36.87%,2个带宽下分别在B1P3和B2P2达到最大值,2年间较B1P1和B2P1增加17.83%~26.44%和10.71%~10.76%。综上所述,2.4m带宽下大豆株距为11 cm时能有效改善大豆花后干物质积累和分配,促进籽粒灌浆,增加单株粒数和百粒重,提高大豆群体产量,实现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系统的高产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大豆 带宽 株距 物质积累 产量
下载PDF
施氮水平对谷子干物质积累分配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郝子义 李亚伟 +6 位作者 何继红 董孔军 任瑞玉 张磊 韦恒 刘天鹏 杨天育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50-59,共10页
为探明施氮水平对谷子干物质积累分配和氮素利用的影响,在西北半干旱雨养农业区,以常规种陇谷13号和杂交种张杂谷13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氮浓度梯度:0(N_(ck))、45(N_(低))、90(N_(中))、135(N_(高))kg/hm~2,测定2个品种在不同施氮水平... 为探明施氮水平对谷子干物质积累分配和氮素利用的影响,在西北半干旱雨养农业区,以常规种陇谷13号和杂交种张杂谷13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氮浓度梯度:0(N_(ck))、45(N_(低))、90(N_(中))、135(N_(高))kg/hm~2,测定2个品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产量、干物质积累、分配和氮素利用效率。结果表明,陇谷13号在N_(高)处理下,较N_(ck)处理花后干物质对籽粒贡献率提高32.5%、穗粒质量提高30.0%、株高提高14.5%、籽粒干物质积累量提高20.5%,产量增加11.1%;张杂谷13号在N_(中)处理下较N_(ck)处理花后干物质对籽粒贡献率提高21.0%、穗粒质量提高20.7%、籽粒干物质积累量提高21.5%、产量增加11.6%。陇谷13号在N_(中)处理下氮肥农学效率最高,为3.75 kg/kg;而张杂谷13号在N_(低)处理下氮肥农学效率最高,为9.57 kg/kg。在不同的施氮水平下,陇谷13号氮肥用量为135 kg/hm~2时产量最高,张杂谷13号氮肥用量为90 kg/hm~2时产量最高,表明杂交谷子品种更耐低氮环境,是化肥减氮生产中的优势品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水平 物质积累分配 氮素利用效率 谷子产量
下载PDF
谷子大豆间作模式对作物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曹宇媛 纪晓玲 +3 位作者 刘琴 贺东东 王小林 张雄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为探究适于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膜际栽培条件下谷子大豆种植的最佳间作方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2行谷子2行大豆间作(I_(22))、2行谷子4行大豆间作(I_(24))、4行谷子2行大豆间作(I_(42))、单作谷子(SG)和单作大豆(SD)共5个处理,... 为探究适于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膜际栽培条件下谷子大豆种植的最佳间作方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2行谷子2行大豆间作(I_(22))、2行谷子4行大豆间作(I_(24))、4行谷子2行大豆间作(I_(42))、单作谷子(SG)和单作大豆(SD)共5个处理,分析不同间作模式下谷子和大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点、种间竞争力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间作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谷子的干物质积累量,且I_(24)处理显著高于I_(42)处理,谷子干物质分配比率孕穗期为叶大于茎,成熟期穗大于叶、茎,3种间作处理穗分配比率均显著高于单作,且I_(24)和I_(22)处理显著高于I_(42)处理;3种间作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大豆的干物质积累量,大豆干物质分配比率开花期为叶大于茎,成熟期荚果大于茎、叶,3种间作处理荚果分配比率均显著高于单作,各间作处理间无显著差异。I_(24)和I_(42)间作处理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10、1.06,土地生产力提高6%~10%,具有间作优势;I_(22)间作处理土地当量比为1.00,无间作优势。间作处理下谷子较大豆表现出了更强的种间竞争力(AG>0)和产量营养竞争比率(CRG>1),且I_(24)处理显著低于I_(42)和I_(22)处理。综上所述,2行谷子2行大豆间作为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最佳谷子大豆间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大豆 间作 物质积累 产量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北疆灌区带状间作青贮玉米-大豆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敏 舒泽兵 +4 位作者 封亮 蒲甜 闫艳红 杨文钰 王小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5-743,761,共10页
【目的】为明确北疆灌区青贮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最佳密度配置,挖掘群体生物产量潜力。【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因素为玉米密度:A1、A2、A3(2021年:6.75、8.25、9.75万株/hm^(2);2022年:9、10.5、12万株/hm^(2)),副因素为大豆密... 【目的】为明确北疆灌区青贮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最佳密度配置,挖掘群体生物产量潜力。【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因素为玉米密度:A1、A2、A3(2021年:6.75、8.25、9.75万株/hm^(2);2022年:9、10.5、12万株/hm^(2)),副因素为大豆密度:B1、B2、B3 (2021年:12、15、18万株/hm^(2);2022年:15、18、21万株/hm^(2)),拟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带状间作玉米大豆物质积累和群体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玉米密度从6.75万株/hm^(2)增至12万株/hm^(2),玉米单株干物质平均下降35.46%,花前积累量平均下降25.42%,达到最大生长速率时间(T_(max))、最大生长速率生物量(W_(max))和活跃生长期(P)平均下降10.99%、39.48%和1.78%。玉米生物产量、干物质日积累量、花后积累量、最大生长速率(G_(max))和平均生长速率(G_(mean))随玉米密度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均在10.5万株/hm^(2)密度达到最大。随玉米密度和大豆密度增加,大豆单株干物质、花前积累量、W_(max)、G_(max)和G_(mean)呈下降趋势,花后积累量、T_(max)和P呈上升趋势。2022年A2B3处理带状间作群体产量最高,为64.99 t/hm^(2),较A1B1增产11.98 t/hm^(2),对群体干物质积累量(Y)和种植密度(A、B)回归分析得出,当A=10.84万株/hm^(2),B=19.41万株/hm^(2),Y取得极大值24.87 t/hm^(2)。【结论】玉米10.5万株/hm^(2)和大豆21万株/hm^(2)密度带状间作群体生物产量最大,可为北疆灌区带状间作玉米大豆适宜种植密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间作 物质积累 种植密度 青贮玉米 生物产量
下载PDF
不同施镁水平对红壤土花生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华鑫 王建国 +1 位作者 张佳蕾 万书波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1,共6页
为探究施用镁肥(Mg)对红壤土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花育25为供试花生品种,通过盆栽试验,设置0、0.1、0.2、0.3、0.4 g/kg(Mg0、Mg1、Mg2、Mg3、Mg4)5个镁肥水平,研究不同施镁水平对不同生育时期花生的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镁... 为探究施用镁肥(Mg)对红壤土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花育25为供试花生品种,通过盆栽试验,设置0、0.1、0.2、0.3、0.4 g/kg(Mg0、Mg1、Mg2、Mg3、Mg4)5个镁肥水平,研究不同施镁水平对不同生育时期花生的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镁含量、干物质积累量及成熟期荚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施用镁肥对花生全生育期的生长和产量均有明显影响,开花下针期、结荚期和成熟期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均以Mg2处理最高;开花下针期Mg2处理花生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气孔导度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结荚期和成熟期,与Mg0处理相比,Mg2处理荚果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16.4%和18.9%,成熟期单株产量和单株饱果数分别增加15.2%和66.5%。继续增加镁肥施用量至0.3~0.4 g/kg,则明显抑制花生生长。综上,本试验条件下,花育25适宜镁肥施用量为0.2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镁肥 红壤土 叶绿素含量 光合特性 物质积累 产量
下载PDF
滴灌条件下施氮量对不同氮效率水稻品种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志文 赵蕾 +3 位作者 毕俊国 唐清芸 王国栋 李玉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25-2038,共14页
研究滴灌条件下施氮量对不同氮效率品种关键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为干旱半干旱区滴灌水稻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技术参考。试验于2021—2022年开展,以氮高效品种(T-43)和氮低效品种(LX-3)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设计;... 研究滴灌条件下施氮量对不同氮效率品种关键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为干旱半干旱区滴灌水稻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技术参考。试验于2021—2022年开展,以氮高效品种(T-43)和氮低效品种(LX-3)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设置4个施氮水平,分别为N0(0 kg hm^(-2))、N1(150 kg hm^(-2))、N2(300 kg hm^(-2))和N3(450 kg hm^(-2))。分析滴灌水稻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对施氮量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1)施用氮肥可以增加滴灌水稻干物质积累量(1.99%~26.02%)和氮素积累量(25.67%~97.69%),提高水稻产量(23.75%~66.75%);但过量施氮(450 kg hm^(-2))会减小对干物质积累的促进作用,导致结实率和穗粒数下降,使氮素主要集中在秸秆中,最终降低水稻对氮素的利用效率。(2)在同一施氮条件下,T-43的有效穗数、结实率、抽穗期叶片和穗部干物质及氮素积累量均高于LX-3(分别为1.65%~5.19%、0.42%~8.47%、7.61%~19.68%、19.81%~40.73%、19.81%~30.23%和20.14%~49.65%),最终产量高于LX-3(4.23%~28.47%)。(3)氮素利用效率对施氮量的响应存在品种间差异(P<0.05)。与LX-3相比,T-43有更高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素回收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高1.05%~25.23%、5.86%~20.05%和10.09%~18.01%)。综上所述,在滴灌栽培条件下,选用氮高效品种(T-43),配施300 kg hm^(-2)氮肥表现出更佳的氮素吸收转运能力和更高的产量,能更好地利用养分资源,是本试验最佳的品种和施氮量组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水稻 氮效率品种 物质积累 氮素积累 氮素利用
下载PDF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甘薯封垄期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及收获期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玥 梁清干 +2 位作者 王蒙召 陈艳丽 朱国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1-771,共11页
为探讨氮肥用量和种植密度对甘薯封垄期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及收获期产量的影响,提升海南地区甘薯栽培技术,于2019—2020年进行田间试验,以鲜食型甘薯品种高系14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种植密度,即47600株/hm^(2)(D_(1))、71400株/hm^(2)(D_(2)... 为探讨氮肥用量和种植密度对甘薯封垄期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及收获期产量的影响,提升海南地区甘薯栽培技术,于2019—2020年进行田间试验,以鲜食型甘薯品种高系14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种植密度,即47600株/hm^(2)(D_(1))、71400株/hm^(2)(D_(2))、142900株/hm^(2)(D_(3));4个施氮量,即0 kg/hm^(2)(N_(0))、60 kg/hm^(2)(N_(1))、120 kg/hm^(2)(N_(2))、180 kg/hm^(2)(N_(3)),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以种植密度为主区,施氮量为副区,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组合对高系14封垄期的光合特性、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茎叶生长、源库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封垄期结薯特性、收获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商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种植密度下,甘薯封垄期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_(n))、茎叶鲜重、分枝数、最长蔓长、单株结薯数及商品薯单薯重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N_(1)处理时最大;甘薯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N_(2)处理时最大,较N0提高了32.0%,但N_(2)与N_(1)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在同一施氮量下,甘薯块根干物质分配比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D_(2)处理达到最大但D_(2)与D_(3)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根冠比和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显著增加,在D_(3)处理时最大,其中D_(3)产量较D_(1)、D_(2)分别提高了30.9%和24.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对块根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效应中,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均有显著影响,而对甘薯收获期产量的影响效应中,种植密度与收获期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04。综合本试验结果,当施氮量为60 kg/hm^(2)、种植密度为142900株/hm^(2)处理(D_(3)N_(1))时,高系14的产量最高,达到30.1 t/hm^(2),其对应薯块商品率为94.3%,均为所有处理中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施氮量 种植密度 物质积累 分配 产量
下载PDF
绿洲灌区绿肥还田利用方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尚永盼 于爱忠 +6 位作者 王玉珑 王鹏飞 李悦 柴健 吕汉强 杨学慧 王凤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6-694,共9页
研究绿肥还田利用方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及产量的影响,对优化区域玉米种植制度具有重要意义。2020—2021年在甘肃内陆河绿洲灌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绿肥全量翻压(tillage with full quantity of green manure incorporated in t... 研究绿肥还田利用方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及产量的影响,对优化区域玉米种植制度具有重要意义。2020—2021年在甘肃内陆河绿洲灌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绿肥全量翻压(tillage with full quantity of green manure incorporated in the soil,TG)、绿肥地表覆盖免耕(no-tillage with full quantity of green manure mulched on soil surface,NTG)、绿肥地上部移除根茬翻压(tillage with root incorporated in the soil and above ground green manure removed,T)、绿肥地上部移除免耕(no-tillage with above ground manure removed,NT)和传统翻耕、休闲(conventional tillage and leisure,CT)5个处理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TG和TG处理具有明显的干物质积累优势,在完熟期二者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较CT处理显著提高20.2%和17.7%,较T处理显著提高20.2%和7.3%,较NT处理显著提高15.7%和13.0%;同时NTG和TG处理促进了干物质向穗部的分配,分别较CT处理显著提高10.3%和9.0%;通过Logistic方程拟合发现,NTG、TG处理的玉米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Vmax)和平均增长速率(Vmean)分别较CT处理显著提高36.6%、24.8%和20.2%、17.7%;且NTG和TG处理增产效果显著,分别较CT处理增产24.9%和25.7%,增产主要归因于穗粒数的提高。因此,绿肥地表覆盖免耕和绿肥全量翻压处理有利于促进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提高产量,其中绿肥地表覆盖免耕处理效果突出,可作为该区推荐的绿肥还田利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物质积累 物质分配 产量
下载PDF
紫云英稻秸秆协同还田与氮肥减量配施对水稻干物质积累、氮素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吕 吴玉红 +4 位作者 秦宇航 淡亚彬 陈浩 郝兴顺 田霄鸿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6-770,共15页
研究紫云英稻秸秆协同还田下氮肥减量对水稻关键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转运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为水稻绿色高效栽培提供技术路径。试验于2019—2021年在陕西省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韩塘试验基地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供试... 研究紫云英稻秸秆协同还田下氮肥减量对水稻关键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转运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为水稻绿色高效栽培提供技术路径。试验于2019—2021年在陕西省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韩塘试验基地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供试水稻品种为优质籼稻‘黄华占’。共设5个处理,(1)冬闲水稻秸秆不还田,不施肥(CK);(2)冬闲水稻秸秆不还田,常规施氮(NPK);(3)冬作紫云英水稻秸秆还田,常规施氮(GRN_(100));(4)冬作紫云英水稻秸秆还田,氮肥减量20%(GRN_(80));(5)冬作紫云英水稻秸秆还田,氮肥减量30%(GRN_(70))。分析了水稻齐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氮素累积量、氮素吸收与利用。结果表明:1)与NPK相比,紫云英水稻秸秆协同还田各处理水稻产量增加3.50%~7.65%;齐穗期茎鞘、叶片、穗干物重分别增加25.54%~44.79%、44.79%~53.74%、33.76%~61.81%,成熟期茎鞘、叶片干物重增加6.87%~25.57%、20.87%~23.46%;且与GRN_(100)相比,GRN_(80)和GRN_(70)水稻产量增加4.00%和2.77%,齐穗期穗干物重增加21.33%、4.56%,GRN_(80)有效穗增加7.77%,千粒重增加2.56%,GRN_(80)成熟期茎鞘、穗干物重增加17.52%、10.91%。2)与NPK相比,紫云英水稻秸秆协同还田各处理齐穗期茎鞘、叶片、穗氮累积量增加34.84%~60.59%、50.41%~69.28%、26.57%~45.35%,成熟期增加48.61%~54.78%、54.67%~91.81%、6.42%~19.96%,茎鞘氮转运量增加16.89%~64.99%,叶片氮转运量增加47.85%~73.05%,氮转运贡献率增加27.75%~41.09%;且与GRN_(100)相比,GRN_(80)穗中氮增量增加19.76%,茎鞘氮转运量、茎鞘转运率、叶片转运率、氮素转运效率分别增加7.46%、2.73%、9.35%、6.86%。3)与NPK相比,紫云英水稻秸秆协同还田各处理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减低10.64%~20.92%,氮肥生理利用率减少17.88%~32.89%,氮肥农学效率增加7.81%~63.03%,氮素回收率增加57.36%~97.19%,氮肥偏生产力增加3.55%~52.00%;且与GRN_(100)相比,GRN_(80)和GRN_(70)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增加13.00%、10.97%,氮肥生理利用率增加12.34%、22.37%,氮肥农学效率显著增加35.66%、51.21%,氮素回收率显著增加21.04%、25.52%,氮肥偏生产力增加30.04%、46.79%。紫云英水稻秸秆协同还田下减氮20%或30%能够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增加氮素吸收转运,提高氮素利用,是适宜汉中地区水稻生产的一种绿色高效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水稻 氮肥减量 物质积累 氮素积累 氮素利用
下载PDF
不同雪茄烟品系农艺性状与干物质积累研究
16
作者 陈克玲 刘洋 +6 位作者 王以慧 聂威 郭全伟 马蒙蒙 白晓杰 张兴伟 马兴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6-453,共8页
为筛选适宜山东烟区栽培的雪茄烟品系,探究雪茄烟在山东烟区的生长发育特征及质量特性,以5个国内优质雪茄烟品系(QX100、QX102、QX103、QX105、QX107)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地点田间试验,按照YC/T142‒2010《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方法》,使用... 为筛选适宜山东烟区栽培的雪茄烟品系,探究雪茄烟在山东烟区的生长发育特征及质量特性,以5个国内优质雪茄烟品系(QX100、QX102、QX103、QX105、QX107)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地点田间试验,按照YC/T142‒2010《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方法》,使用连续流动分析仪和火焰光度计等方法,研究不同雪茄烟品系的田间性状、养分吸收积累和质量性状的表现差异。结果表明:生育期方面,临朐点雪茄各品系的生育期差异较小,沂水点QX102和QX105差别较大,QX102现蕾和中心花开放时间较长,QX105历经时间较短;其他品系无明显差异,两地点的植物学性状表现一致。农艺性状方面,临朐点QX100株高最高,叶片宽且薄,支脉少且细;QX102叶片数最多但叶片较小且支脉数最多;QX103株高较矮,叶长较长,叶片较厚;QX105叶宽最小,支脉较细;QX107叶片较大,支脉最粗。沂水试验点,QX100株高最高,节距、叶长和叶宽最大,除叶长外与其他品系具有显著差异,其茎围、茎叶夹角较小,支脉最细;QX102株高较矮,叶片数多,节距小;QX103叶片厚,支脉粗;QX105株高较矮,叶片较小;QX107叶片较大,叶片薄。干物质及养分积累方面,QX103叶片和总干物质积累量均最高,QX100叶片磷钾含量较高,但养分积累能力弱于QX103;QX103的氮磷钾累积量均最高,QX105的磷累积量最低,QX107的钾累积量最低。QX100晾制后烟叶呈棕色,单叶重最大,QX107原烟厚度最厚,单叶重较重。综合田间表现和物质养分积累以及质量表现来看,QX100和QX103表现相对较好,更适合茄衣烟叶生产,可作为山东烟区的主栽茄衣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 茄衣 品系 田间性状 物质积累
下载PDF
不同覆盖模式与补充灌溉对花生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影响
17
作者 施俊杰 侯献飞 +5 位作者 于月华 李强 苗昊翠 贾东海 顾元国 汪天玲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2-1130,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覆盖模式与补充灌溉对花生干物质积累速率、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花生品种冀花18(半匍匐型)和花育9610(直立型)为供试材料,设置无膜限制灌水(T_(1))、无膜中等灌水(T_(2))、无膜充分灌水(T_(3))和有膜充分... 【目的】研究不同覆盖模式与补充灌溉对花生干物质积累速率、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花生品种冀花18(半匍匐型)和花育9610(直立型)为供试材料,设置无膜限制灌水(T_(1))、无膜中等灌水(T_(2))、无膜充分灌水(T_(3))和有膜充分灌水(T_(4))4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下花生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差异,制定适宜的组合模式。【结果】花育9610生育前期的土壤含水率T_(4)较T_(1)处理高3.26%,冀花18 T_(4)较T_(1)处理高3.63%;相同处理下,冀花18土壤含水量高于花育9610。T_(4)处理下花生干物质积累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T_(1)~T_(3)处理相比,成熟期花育9610干物质积累速率地下部分别提高了0.6%、0.5%和0.3%,地上部分别提高了34.4%、17.9%和4.2%;冀花18干物质积累速率地下部分别提高了1.2%、0.8%和0.2%,地上部分别提高54.9%、37.2%和27.3%。相同处理下冀花18的蛋白质含量、含油量、油酸含量均高于花育9610;无膜处理下花育9610各类指标随着水分的增加而提高。【结论】T_(4)处理下花生各指标最佳。冀花18作为半匍匐型花生,能够增加地表覆盖面积,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加植株干物质积累,提高花生光合速率及品质。半匍匐型花生在无膜栽培模式下综合性状指标相对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覆盖模式 补充灌溉 物质积累 光合特性
下载PDF
氮素水平对雪茄烟苗期干物质积累及氮素营养的影响
18
作者 袁国议 孔光辉 +9 位作者 张光海 赵高坤 吴玉萍 李薇 李永平 白羽祥 周鹏 杜宇 姚恒 王戈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43-51,共9页
【目的】探明氮营养水平对雪茄烟幼苗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为提升雪茄烟产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2个雪茄烟品种(云雪38、云雪39)为供试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法,比较缺氮(N_(0))、正常供氮(210 mg/L,N_(1))、超量供氮(420 mg/L,N_... 【目的】探明氮营养水平对雪茄烟幼苗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为提升雪茄烟产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2个雪茄烟品种(云雪38、云雪39)为供试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法,比较缺氮(N_(0))、正常供氮(210 mg/L,N_(1))、超量供氮(420 mg/L,N_(2))对雪茄烟幼苗生长状况、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缺氮和超量供氮烟苗均表现出典型症状,正常供氮处理在生长指标及长势长相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处理;正常供氮干物质积累量均不同程度高于缺氮和超量供氮处理,且云雪39干物质积累速率整体上均高于云雪38;超量供氮烟苗总氮积累量高于其他处理,且云雪39总氮积累量整体高于云雪38;正常供氮处理烟苗氮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超量供氮处理,且云雪39较云雪38对施氮量的响应更敏感。【结论】缺氮和超量供氮条件下,烟苗干物质积累及氮积累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正常供氮水平(210 mg/L)有效促进烟苗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利用效率,不同雪茄烟品种对氮素供应水平的响应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烟 氮素供应 农艺性状 物质积累 氮素利用率
下载PDF
钙素供应对雪茄烟苗期干物质积累及钙素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19
作者 陈大江 孔光辉 +10 位作者 张光海 赵高坤 吴玉萍 李薇 李永平 王戈 白羽祥 周鹏 王娜 姚恒 杜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5-121,共7页
通过开展雪茄烟品种云雪38、云雪39生长发育进程中钙(Ca)元素缺失与过量溶液培养试验,跟踪调查钙元素丰缺对雪茄烟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及钙元素利用率的影响,明确雪茄烟缺钙和丰钙的外观表征。试验在玉溪市研和烟草栽培基地的温室大棚... 通过开展雪茄烟品种云雪38、云雪39生长发育进程中钙(Ca)元素缺失与过量溶液培养试验,跟踪调查钙元素丰缺对雪茄烟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及钙元素利用率的影响,明确雪茄烟缺钙和丰钙的外观表征。试验在玉溪市研和烟草栽培基地的温室大棚中进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全素(CK)、缺钙(T1)、丰钙(T2)处理。调查并分析不同处理下的烟株形态、干物质积累量及钙元素利用率。结果显示,在T1处理下,云雪38、云雪39烟株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钙素积累均整体显著低于CK,表明缺钙会抑制烟株生长,影响雪茄烟株农艺性状。在农艺性状方面,全素、丰钙处理下差异不明显。在干物质积累方面,2个品种表现有所不同。云雪38总体表现为全素处理干物质积累较大;云雪39除30 d外,其余时期表现为丰钙处理下最大,根冠比除20 d外,其余时期均表现为丰钙处理下最大。在钙素积累方面,云雪38、云雪39均为丰钙处理钙素积累量最大。在钙素利用率方面,同一时期云雪38、云雪39均表现为全素处理高于丰钙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烟 农艺性状 物质积累 钙元素利用率
下载PDF
棉花-花生轮作模式对花生干物质积累量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20
作者 高君 侯献飞 +6 位作者 苗昊翠 贾东海 顾元国 汪天玲 黄奕 陈晓露 李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48-1656,共9页
【目的】研究棉花-花生轮作模式下花生干物质积累量分配规律特性。【方法】以新疆常规连作花生为对照(CK),设置棉花-花生-棉花轮作(CPC处理)、花生-棉花-花生轮作(PCP处理)2个不同的种植模式,在花生苗期、花针期、结荚期、成熟期分别测... 【目的】研究棉花-花生轮作模式下花生干物质积累量分配规律特性。【方法】以新疆常规连作花生为对照(CK),设置棉花-花生-棉花轮作(CPC处理)、花生-棉花-花生轮作(PCP处理)2个不同的种植模式,在花生苗期、花针期、结荚期、成熟期分别测定花生根、茎、叶和果的干鲜比、干物质积累量等指标。【结果】花生荚果干重、叶干重与单株生物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花生全生育期棉花-花生-棉花轮作,花生-棉花-花生轮作的茎、叶、果的干鲜比及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高于CK,其中棉花-花生-棉花轮作的百果重、百仁重和产量比CK增加21.17%、35.33%和78.02%;花生-棉花-花生轮作的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和产量比CK分别增加14.68%、6.64%、1.39%和40.54%。棉花-花生-棉花轮作百果重、百仁重均显著高出CK和花生-棉花-花生轮作处理21.42%和35.28%、5.69%和26.08%。【结论】轮作模式具有加快生育进程的效果,轮作可以显著提高干物质积累量及百果重、百仁重,且有利于花生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花生轮作 物质积累 产量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