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个玉米矮花叶病显性互补抗病基因的发现和定位(英文) 被引量:17
1
作者 吴建宇 丁俊强 +1 位作者 杜彦修 陈伟程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95-1099,共5页
玉米矮花叶病是世界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玉米病毒病害之一。迄今为止 ,只有少数几个抗病基因被发现并定位。优良自交系四一是鉴定出的玉米矮花叶病新抗源 ,它表现为全生育期抗性。通过连续两年的经典遗传学研究发现 ,四一的成株期抗性表... 玉米矮花叶病是世界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玉米病毒病害之一。迄今为止 ,只有少数几个抗病基因被发现并定位。优良自交系四一是鉴定出的玉米矮花叶病新抗源 ,它表现为全生育期抗性。通过连续两年的经典遗传学研究发现 ,四一的成株期抗性表现为一种新的抗病遗传模式 ,该抗性是由两个显性互补抗病基因控制。 87对微卫星标记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以上推论 ,并把两个抗病基因分别定位在第三和第六染色体上 ,第三染色体上的抗病基因与微卫星标记phi0 2 9相距 14 .5cM ,第六染色体上的抗病基因与微卫星标记phi12 6相距 7.2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矮花叶病 显性互补抗病基因 发现 显性互补基因 分子标记
下载PDF
一个新的抗玉米矮花叶病基因的发现及初步定位 被引量:7
2
作者 席章营 张书红 +7 位作者 李新海 谢传晓 李明顺 郝转芳 张德贵 梁业红 白丽 张世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94-1499,共6页
由SCMV引起的矮花叶病是我国的主要玉米病害之一,鉴定和发掘新的抗病基因对于玉米抗病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以抗病自交系海9-21和感病自交系掖478杂交的一个BC2F3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接种矮花叶病毒进行抗病性鉴定,发现该分离群... 由SCMV引起的矮花叶病是我国的主要玉米病害之一,鉴定和发掘新的抗病基因对于玉米抗病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以抗病自交系海9-21和感病自交系掖478杂交的一个BC2F3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接种矮花叶病毒进行抗病性鉴定,发现该分离群体中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数符合1∶3的分离比例,推测其抗病基因是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抗感池和SSR标记连锁分析表明,存在一个新的玉米矮花叶病隐性抗病基因(或等位基因),将该基因命名为scm3。scm3基因来源于抗病玉米自交系海9-21,位于第3染色体短臂3.04~3.05区域,在SSR标记umc1965和bnlg420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45.7cM和6.5cM。连锁的标记还有umc1307、umc2265、bnlg2241和umc2166,它们与scm3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是8.3、13.3、15.5和19.7cM,这些SSR标记与scm3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为umc1965—scm3—bnlg420—umc1307—umc2265—bnlg2241—umc21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矮花叶病 甘蔗花叶病 抗病基因 分子标记 基因定位
下载PDF
玉米矮花叶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新海 韩晓清 +1 位作者 王振华 张世煌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3期67-72,共6页
玉米矮花叶病 (MaizeDwarfMosaicVirus ,MDMV)是一种世界性病毒病害 ,近年来在我国危害越来越重 ,已经成为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危害玉米生产的主要是MDMV_B株系 ,至今尚未发现MDMV_A株系。感染MDMV的症状因寄主抗病能力、生... 玉米矮花叶病 (MaizeDwarfMosaicVirus ,MDMV)是一种世界性病毒病害 ,近年来在我国危害越来越重 ,已经成为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危害玉米生产的主要是MDMV_B株系 ,至今尚未发现MDMV_A株系。感染MDMV的症状因寄主抗病能力、生育时期及环境条件而不同。根据显症叶片数及叶绿素被破坏的程度 ,参考病株高度、单株产量等指标 ,提出了 5级分级标准用以记载植株的发病级别。MDMV可以种子传毒 ,农田杂草为病毒的积累和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些初侵染源为病害发生、流行创造了条件。MDMV是一种借蚜虫传播的非持久性病毒 ,实践证明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 ,辅助以栽培管理的综合防治措施 ,是防治MDMV的有效途径。目前在我国主要的玉米种质资源中 ,只有塘四平头和获白系统抗或高抗MDMV ,而具有国外或旅大红骨血缘的材料基本感MDMV。国外学者对MDMV_A株系的抗性遗传研究较深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矮花叶病 危害 分级标准 发病规律 抗性遗传
下载PDF
玉米矮花叶病毒抗性资源鉴定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新海 韩晓清 +1 位作者 张锦芬 张世煌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8-42,共5页
利用人工接毒方法对 70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两年玉米矮花叶病毒B株系的抗性鉴定。依据病情指数 ( % )将抗病程度分为高抗、抗、中抗及感病 4个等级。试验筛选出高抗自交系 4份、高抗单交种 3个、抗病毒自交系 10份、抗病单交种 3个 ;... 利用人工接毒方法对 70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两年玉米矮花叶病毒B株系的抗性鉴定。依据病情指数 ( % )将抗病程度分为高抗、抗、中抗及感病 4个等级。试验筛选出高抗自交系 4份、高抗单交种 3个、抗病毒自交系 10份、抗病单交种 3个 ;中抗自交系 6份、中抗群体 3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玉米矮花叶病 B株系 抗性鉴定 种质资源
下载PDF
山东省玉米矮花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全序列测定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升吉 尚佑芬 +6 位作者 赵玖华 杨崇良 陈炯 郑滔 路兴波 孙红炜 陈剑平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9-163,共5页
对山东省玉米矮花叶病毒原分离物(SD)进行了寄主范围、血清学等普通生物学鉴定,测定了该病毒的基因组核苷酸全序列。该病毒基因组RNA由9596个核苷酸组成(不包括3′-polyA的长度),整个基因组按一个ORF编码一个3063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 对山东省玉米矮花叶病毒原分离物(SD)进行了寄主范围、血清学等普通生物学鉴定,测定了该病毒的基因组核苷酸全序列。该病毒基因组RNA由9596个核苷酸组成(不包括3′-polyA的长度),整个基因组按一个ORF编码一个3063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序列比较表明,该病毒分离物(SD)与玉米矮花叶病河南分离物(HN,EMBL登录号:AF494510)核苷酸全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8 2%,与已报道的甘蔗花叶病毒(SCMV)7个分离物同源性也高达79 5%~98 2%,但与玉米矮花叶病毒保加利亚分离物(MDMV-Bg,AJ001691)和高梁花叶病毒萧山甘蔗分离物(SrMV-XoS,AJ310197)的同源性仅为67 8%和69 3%,与约翰逊草花叶病毒(Z26920,JGMV)差异最大。系统进化树分析也表明,该病毒与SCMV分离物位于同一进化簇,而与MDMV进化关系很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玉米矮花叶病 生物学特性 基因组 序列分析
下载PDF
玉米矮花叶病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被引量:11
6
作者 马占鸿 李怀方 周广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3-36,共4页
玉米矮花叶病是禾谷类作物的重要病毒病害之一。1963年美国俄亥俄州大发生,十几个县4048hm2玉米田的50%受害,损失惨重。1965年Wiliams等明确由玉米矮花叶病毒(Maizedwarfmosaicvirus... 玉米矮花叶病是禾谷类作物的重要病毒病害之一。1963年美国俄亥俄州大发生,十几个县4048hm2玉米田的50%受害,损失惨重。1965年Wiliams等明确由玉米矮花叶病毒(Maizedwarfmosaicvirus,简称MDMV)侵染所致[1]。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矮花叶病 研究进展 理化特性
下载PDF
玉米矮花叶病毒HC-Pro在蚜虫传毒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向东 李怀方 +1 位作者 范在丰 裘维蕃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7-221,共5页
本文用亲合印迹法测定了玉米矮花叶病毒 ( MDMV)与 MDMV HC- Pro,及二者与蚜虫蛋白之间的互作。结果表明 ,MDMV HC- Pro可以与 MDMV结合 ,也可以直接与 MDMV的介体——麦二叉蚜 ( Schizaphis graminum)中分子量约为 56k D的可溶性蛋白结... 本文用亲合印迹法测定了玉米矮花叶病毒 ( MDMV)与 MDMV HC- Pro,及二者与蚜虫蛋白之间的互作。结果表明 ,MDMV HC- Pro可以与 MDMV结合 ,也可以直接与 MDMV的介体——麦二叉蚜 ( Schizaphis graminum)中分子量约为 56k D的可溶性蛋白结合 ,而 MDMV不能与麦二叉蚜的可溶性蛋白直接结合。无论是 MDMV HC- Pro,还是 MDMV,都不能结合非介体灰飞虱 ( Laodelphaxstriatellus)的可溶性蛋白。酶联板模型的结果与此一致。上述结果说明 ,病毒不能直接与蚜虫口针中的病毒附着位点 ( VAS)结合 ;HC- Pro一端连接病毒 ,一端连接 VAS,在蚜虫传播 MDMV的过程中起桥梁作用。这是关于病毒 H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矮花叶病 辅助成份-蛋白酶 蚜虫传毒
下载PDF
玉米矮花叶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蒋军喜 李桂新 周雪平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7-81,共5页
玉米矮花叶病毒 (Maizedwarfmosaicvirus,MDMV)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重要病毒 ,文中从寄主范围、传播、株系状况、分子生物学及检测等方面 ,对MDMV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玉米矮花叶病 研究进展 株系 分子生物学 检测
下载PDF
田间蚜虫消长与玉米矮花叶病流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玖华 尚佑芬 +3 位作者 路兴波 王升吉 孙红炜 杨崇良 《山东农业科学》 2003年第1期30-31,共2页
玉米田矮花叶病、蚜虫田间定点调查和黄皿诱蚜研究表明,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生流行与传毒介体蚜虫的消长密切相关,有翅蚜始见后10~18天,田间出现矮花叶病株,蚜虫高峰期过后40~50天病害达到高峰。
关键词 玉米矮花叶病 蚜虫 相关性 传毒性
下载PDF
玉米矮花叶病抗病基因Rscmv1新型标记的开发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永霞 赵荣兵 +4 位作者 丁俊强 张学才 陈甲法 武轲 吴建宇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4-87,共4页
在玉米矮花叶病抗病基因Rscmv 1初步定位的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抗病区域内进行BAC-SSR和内含子长度多态性标记(ILP)2种新型标记的开发。共找到16个在抗病材料四一和感病材料Mo17中有多态性的标记,其中BAC-SSR标记12个,ILP标记4... 在玉米矮花叶病抗病基因Rscmv 1初步定位的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抗病区域内进行BAC-SSR和内含子长度多态性标记(ILP)2种新型标记的开发。共找到16个在抗病材料四一和感病材料Mo17中有多态性的标记,其中BAC-SSR标记12个,ILP标记4个,为抗病基因Rscmv 1的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定位 BAC—SSR标记 内含子长度多态性标记 玉米矮花叶病
下载PDF
玉米矮花叶病毒HC-Pro的纯化及抗血清制备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向东 范在丰 +1 位作者 李怀方 裘维蕃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5-138,共4页
本实验提纯了玉米矮花叶病毒 ( MDMV)的辅助成份—蛋白酶 ( HC- Pro) ,并制备了其抗血清。MDMV HC- Pro的分子量约为 57k D,提纯产量为 0 .3mg/ 10 0 g病叶。琼脂免疫双扩散测定证明MDMV HC- Pro抗血清的效价为 1∶ 16;微量免疫沉淀法... 本实验提纯了玉米矮花叶病毒 ( MDMV)的辅助成份—蛋白酶 ( HC- Pro) ,并制备了其抗血清。MDMV HC- Pro的分子量约为 57k D,提纯产量为 0 .3mg/ 10 0 g病叶。琼脂免疫双扩散测定证明MDMV HC- Pro抗血清的效价为 1∶ 16;微量免疫沉淀法测定时其效价为 1∶ 10 2 4。该抗血清只与MDMV HC- Pro有明显的反应 ,与健康玉米汁液和 MDMV无反应。MDMV HC- Pro抗血清可以专化性地抑制 HC- Pro的蚜传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病毒 玉米矮花叶病 HC-PRO 辅助成份-蛋白酶 蚜虫传毒 纯化 抗血清
下载PDF
种子带毒与玉米矮花叶病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苗洪芹 汪志和 +3 位作者 祁景乔 邸垫平 杨彦杰 陈巽祯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玉米矮花叶病 玉米种子带毒 病毒病
下载PDF
甘肃省玉米矮花叶病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满库 陈雨天 朱福成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4期62-64,共3页
玉米矮花叶病是一个世界性的玉米病毒病害。在我省90年代初回升以来,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日趋加重,目前在我省的所有玉米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感病品种田间发病株率在50%~100%,大田产量损失20%~30%,制种田... 玉米矮花叶病是一个世界性的玉米病毒病害。在我省90年代初回升以来,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日趋加重,目前在我省的所有玉米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感病品种田间发病株率在50%~100%,大田产量损失20%~30%,制种田产量损失在50%左右。本文从毒源积累,种子带毒,品种抗病性的丧失,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种植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种子繁殖基地,扩大地膜覆盖种植面积,及早拔除种子带毒苗和早发病株等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矮花叶病 毒源 防治 危害 甘肃
下载PDF
江苏玉米矮花叶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缪倩 任春梅 +3 位作者 吴丽莉 周益军 范永坚 程兆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8-121,共4页
可以感染玉米引起花叶症状的病毒有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甘蔗花叶病毒(SCMV)、约翰逊草花叶病毒(JGMV)和高粱花叶病毒(SrMV)等4种,目前国内主要认为是SCMV。为明确江苏发生的玉米矮花叶病的病原,2011年从姜堰田间采集自然发生的呈现... 可以感染玉米引起花叶症状的病毒有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甘蔗花叶病毒(SCMV)、约翰逊草花叶病毒(JGMV)和高粱花叶病毒(SrMV)等4种,目前国内主要认为是SCMV。为明确江苏发生的玉米矮花叶病的病原,2011年从姜堰田间采集自然发生的呈现玉米矮花叶病典型症状的玉米病叶,初提纯物电镜观察可见750 nm×13 nm线状病毒粒子。根据已经发布的SCMV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扩增获得预期的CP、HC-Pro、NIb和Vpg基因片段,而用MDMV、JGMV和SrMV特异性引物未扩增到预期目的片段。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表明,扩增到的基因片段序列与SCMV对应基因片段序列的同源性在90%以上,与SCMV亚组中另外3个株系MDMV、SrMV和JGMV相应基因片段序列的同源性在80%以下。由此判断姜堰玉米矮花叶病的病原为SC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矮花叶病 CP HC-PRO VPG NIB
下载PDF
玉米矮花叶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吕香玲 张宝石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31,共5页
玉米矮花叶病是玉米的一种重要病毒病害,病原为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和甘蔗花叶病毒SCMV,培育抗病品种是主要的防治途径。研究表明,玉米种质对矮花叶病的抗性,多数表现为主基因控制的质量-数量性状抗性,抗病基因表现为显性或者部分显性作... 玉米矮花叶病是玉米的一种重要病毒病害,病原为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和甘蔗花叶病毒SCMV,培育抗病品种是主要的防治途径。研究表明,玉米种质对矮花叶病的抗性,多数表现为主基因控制的质量-数量性状抗性,抗病基因表现为显性或者部分显性作用,基因间的作用以加性效应为主,杂种一代抗性趋于抗性亲本。控制SCMV的主效抗病基因有3个,分别位于第三染色体和第六染色体上,可以利用回交转育程序构建玉米矮花叶病抗病基因单位点分离群体,使复杂的多基因位点数量性状分析变为简单的单基因位点的分析,进行基因的精细定位,或者通过抗病基因的聚合杂交选育抗病自交系,进而组配高抗杂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矮花叶病 抗源 抗性遗传基因定位 候选基因
下载PDF
玉米矮花叶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高文臣 魏宁生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6-91,共6页
介绍了玉米矮花叶病的症状、分布、危害、寄主范围、病毒株系、病毒传播及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玉米矮花叶病 传播 症状 危害 防治 病毒病
下载PDF
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遗传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吕香玲 宋波 +1 位作者 刘玉梅 李新海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9-173,共5页
以玉米自交系X178和B73杂交培育的183个重组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在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和成株期进行了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183份重组自交系之间对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抽雄期和... 以玉米自交系X178和B73杂交培育的183个重组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在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和成株期进行了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183份重组自交系之间对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抽雄期和成株期各有3个高抗的超亲分离;苗期和拔节期的病株率均呈现正态分布,抽雄期和成株期则表现为感病家系较多的偏态分布,且家系病株率的变异系数随生长发育变得越来越小,但抗性遗传力则越来越大。说明对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鉴定在成株期较准,苗期受环境影响较大;成株期的抗性由2—3对主基因控制,同时存在多基因修饰或互作;抗性基因之间以加性效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矮花叶病 重组自交系 抗性遗传
下载PDF
玉米矮花叶病及其抗性遗传研究进展(二) 被引量:2
18
作者 章履孝 颜伟 +1 位作者 周益军 程兆榜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1-33,共3页
4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遗传研究41抗源筛选抗原是抗病育种的基础,国内外对抗矮花叶病抗源的筛选都很重视。从林肯恕等(1989)、陈雨天等(1988、1996)、张成和等(1992)报道中的资料统计,我国已筛选鉴定了60... 4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遗传研究41抗源筛选抗原是抗病育种的基础,国内外对抗矮花叶病抗源的筛选都很重视。从林肯恕等(1989)、陈雨天等(1988、1996)、张成和等(1992)报道中的资料统计,我国已筛选鉴定了6082份材料(材料可能有重复),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矮花叶病 抗原 抗性遗传 筛选
下载PDF
玉米矮花叶病种子传播与病害发生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益军 程兆榜 +2 位作者 范永坚 章履孝 刘荆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23-123,共1页
玉米矮花叶病(Maize Dwarf Mosaic Virus,MDMV)是世界上分布广泛、为害严重的玉米病毒病之一。自然情况下可由禾缢管蚜、麦二叉蚜、玉米蚜等20余种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有较广泛的禾本科寄主。近年来该病害在江苏及其他地区不断爆发... 玉米矮花叶病(Maize Dwarf Mosaic Virus,MDMV)是世界上分布广泛、为害严重的玉米病毒病之一。自然情况下可由禾缢管蚜、麦二叉蚜、玉米蚜等20余种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有较广泛的禾本科寄主。近年来该病害在江苏及其他地区不断爆发流行,给玉米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导致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目前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品种多数为感病品种,种子带毒和传播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1997年~1998年作者对江苏玉米生产上使用的品种以及部分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矮花叶病 病害发生 种传率 玉米生产 初步研究 种子带毒 爆发流行 感病品种 玉米病毒病 严重危害
下载PDF
1998年山西省玉米矮花叶病流行原因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10
20
作者 石银鹿 王富荣 《山西农业科学》 1999年第1期68-72,共5页
1998年山西省玉米矮花叶病大流行,发病面积近45万hm2,约占全省玉米面积的52%,因病减产5亿kg。流行区域主要在中部,其中祁县、太谷、榆次3县市病情最重,种子田受害最大。晋中地区制种田6800hm2,减产面积占... 1998年山西省玉米矮花叶病大流行,发病面积近45万hm2,约占全省玉米面积的52%,因病减产5亿kg。流行区域主要在中部,其中祁县、太谷、榆次3县市病情最重,种子田受害最大。晋中地区制种田6800hm2,减产面积占92%,其中减产5成及5成以上乃至绝产面积就占75%。根据病害流行学基本原理,结合调查和检测、记录资料,分析了流行原因,提出种子田和大田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矮花叶病 流行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