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生态环境类课程综合性教学改革与实践
1
作者 付登高 段昌群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4期144-147,共4页
生态环境类课程已成为目前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相应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及教学目标,结合社会生态环境类复合型人才需求,通过十余年教学实践,对生态环境类课程及目标体系、知识模块化构建、... 生态环境类课程已成为目前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相应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及教学目标,结合社会生态环境类复合型人才需求,通过十余年教学实践,对生态环境类课程及目标体系、知识模块化构建、教学实践模式及非标准化过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综合改革与实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把不同认知目标融入到不同教学环节,基于线下和线上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实施非标准化考查模式。通过实践,学生知识体系实现从“点”到“面”的转变,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认识分析能力及社会实践素质有明显提高,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类课程 实践教学 教学综合改革 复合型人才培养 教学理念
下载PDF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生态环境类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
作者 窦攀烽 田蕴枫 杨磊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8期151-154,共4页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深入开展,城乡规划专业在培养具备生态环境意识和生态修复能力的人才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该文首先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进而提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背景...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深入开展,城乡规划专业在培养具备生态环境意识和生态修复能力的人才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该文首先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进而提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要求;然后分析发现莆田学院城乡规划专业的生态环境类课程存在生态环境类课程设置较少、课程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完善课程设置、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特别是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生态环境类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形成“互联网+城乡规划”的教育教学新形态,以期提高城乡规划专业生态环境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具备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能力的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生态环境类课程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农建专业建筑规划与环境类课程整合与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黄仕伟 李保明 +2 位作者 施正香 崔山 王默识 《高等农业教育》 2003年第2期43-46,共4页
本文针对农建专业原有建筑规划与环境类课程及其课程设计的内容设置及教学方法,分析此类课程和课程设计的特点及其教学现存的问题,根据该专业新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结合专业面临的新形势,提出新的课程内容设置和多样化教学方法,并通... 本文针对农建专业原有建筑规划与环境类课程及其课程设计的内容设置及教学方法,分析此类课程和课程设计的特点及其教学现存的问题,根据该专业新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结合专业面临的新形势,提出新的课程内容设置和多样化教学方法,并通过教学实践进行检验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建筑专业 建筑规划 环境类课程 课程整合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 课程设计
下载PDF
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资源应用效果的调查分析——以环境类课程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陈锦芳 张亚平 林建清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09-113,共5页
以问卷方式调查环境类教学中多媒体资源利用的情况,结果表明多媒体教学中存在五大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多媒体对学习效率的促进性不高;部分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内容生动性不够,教师未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实践性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使... 以问卷方式调查环境类教学中多媒体资源利用的情况,结果表明多媒体教学中存在五大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多媒体对学习效率的促进性不高;部分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内容生动性不够,教师未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实践性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较少;多媒体教学中师生交流不够、课件播放速度过快、内容过多;多媒体教学中教师未充分发挥多媒体用途,教师没有自己思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强化多媒体制作,充分发挥多媒体用途;强化多媒体和其他方法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安排思考时间,创建师生交流平台;加强硬件的维护和资源的更新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类课程 多媒体 教学效果
下载PDF
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环境类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志凡 李响 《高教学刊》 2016年第21期88-89,共2页
文章在中外环境地理课程设置、国内不同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环境类课程设置情况以及中学"环境保护"教学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基础上,构建适合时代需求的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环境类课程体系,这对于培养具备系统完善的环境科学知识的... 文章在中外环境地理课程设置、国内不同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环境类课程设置情况以及中学"环境保护"教学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基础上,构建适合时代需求的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环境类课程体系,这对于培养具备系统完善的环境科学知识的中学环境教育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科学 环境类课程体系 优化 环境教育
下载PDF
浅析高等师范院校环境类课程的设置 被引量:9
6
作者 熊瑛 刘金铃 《环境教育》 2003年第3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环境类课程 课程设置 高等师范院校 环境教育 教学管理
下载PDF
环境类课程考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7
作者 王丽涛 张朝红 +2 位作者 艾娇 张晋 王俭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21期166-167,共2页
本文通过对环境类课程考试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尝试的论述,以求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尝试寻求一条环境类课程考试的途径,以达到使学生成为适应... 本文通过对环境类课程考试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尝试的论述,以求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尝试寻求一条环境类课程考试的途径,以达到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环境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类课程 五个模块 教与学 学与考 考试改革
下载PDF
能力导向型环境类课程教学与实践模式探讨
8
作者 付善明 常向阳 +1 位作者 黄羿 李冬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38期71-74,共4页
不同高校环境学科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因而有不同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模式。当前中国环境类人才的培养,即使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仍然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实习实践为辅,培养的人才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再度学习和职业培训。以于韦斯屈... 不同高校环境学科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因而有不同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模式。当前中国环境类人才的培养,即使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仍然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实习实践为辅,培养的人才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再度学习和职业培训。以于韦斯屈莱应用科技大学和广州大学环境类课程为例,对两校环境类课程的设置、培养计划、教学大纲、组成结构、学习过程管理、学习资源、国际化程度、学业进程、毕业要求、毕业生质量保证等教学与实践的多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实际问题—理论学习—实践应用—职业规划”的能力导向型的环境类课程教学与实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类课程 教学与实践 能力导向 模式
下载PDF
园林大专函授植物环境类课程改革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志勤 《中国林业教育》 2006年第S1期73-74,共2页
园林植物环境类课程包括植物学、栽培学、病虫害防治和土壤学等课程,是园林大专函授的主干专业课程。根据函授学员的年龄和工作实际,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加快培养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是植物环境类课程教学的目标。通过3年来的课程... 园林植物环境类课程包括植物学、栽培学、病虫害防治和土壤学等课程,是园林大专函授的主干专业课程。根据函授学员的年龄和工作实际,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加快培养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是植物环境类课程教学的目标。通过3年来的课程教学实践和探索,该文总结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专业 植物环境类课程 教学实践 函授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生态环境类课程讨论的设计和组织
10
作者 范海兰 陈灿 李键 《武夷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95-99,共5页
以地方农林院校生态环境类课程中应用性极强的生态工程学课程为研究对象,重构其讨论课的教学模式。课堂讨论内容的选择和设计需要结合当下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和福建省地域特色,侧重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确保课堂讨论形式的多样化与内... 以地方农林院校生态环境类课程中应用性极强的生态工程学课程为研究对象,重构其讨论课的教学模式。课堂讨论内容的选择和设计需要结合当下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和福建省地域特色,侧重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确保课堂讨论形式的多样化与内容的“接地气”。通过课前小组研讨、课堂讨论和课后交流总结等环节高效组织实施,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以实现人才培养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定位,调查结果和改革建议能够为生态环境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类课程 课堂讨论 设计和组织 新农科建设
下载PDF
基于应用情境导向的环境类课程空间思维培养模式研究
11
作者 佟志军 都瓦莲 刘兴朋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160-162,共3页
环境类专业多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如何结合情境教学将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快速高效地将二维和三维空间衔接起来,扩展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环... 环境类专业多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如何结合情境教学将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快速高效地将二维和三维空间衔接起来,扩展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环境类专业为例,探讨基于应用情境导向的“双主体+多维度”空间思维培养模式,以期为高校环境类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情境导向 空间思维 环境类课程
下载PDF
高职环境类课程多媒体双语教学的思考
12
作者 梁晶 刘际洲 史永纯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第12期25-25,共1页
本文根据高职环境类课程的特点,确立了环境类课程多媒体双语教学的理念和目标,明确了环境类课程多媒体双语教学内容和方法,探索了多媒体双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方式,提出了高职环境类课程多媒体双语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 双语教学 多媒体环境类课程 高职
下载PDF
打造“金课”背景下环境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13
作者 肖鹏飞 吴德东 孟琳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第3期164-167,共4页
为适应现代教育理念及社会对环境类人才需求的变化,探索出一条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应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教学模式,成为了当代高等学校环境类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文章以教育部提出的“淘汰水课,打造金课”为目标,以东北林业大学环境... 为适应现代教育理念及社会对环境类人才需求的变化,探索出一条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应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教学模式,成为了当代高等学校环境类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文章以教育部提出的“淘汰水课,打造金课”为目标,以东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学为例,探讨了高校新时代背景下环境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围绕环境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和实践。努力把专业课程打造成有难度、有深度,含金量十足的“金课”,为高校环境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造“金课” 环境类课程 教学改革与探索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农业院校开设资源环境类课程的教学探析
14
作者 董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93-95,共3页
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当今的热点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重要难题。文章从资源环境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深刻影响入手,探讨了高等农业院校开设资源环境类课程的必要性和意义,分析了农业院校资源环境类课程的特点,进而研究农业院校资源... 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当今的热点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重要难题。文章从资源环境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深刻影响入手,探讨了高等农业院校开设资源环境类课程的必要性和意义,分析了农业院校资源环境类课程的特点,进而研究农业院校资源环境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 资源环境类课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
下载PDF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高校环境类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永新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51-154,共4页
针对环境类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应用型强等特点,在分析现行环境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深度达不到工程要求、课程内容体系与实践联系不紧密、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程度不够、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的基础上,从教材和... 针对环境类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应用型强等特点,在分析现行环境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深度达不到工程要求、课程内容体系与实践联系不紧密、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程度不够、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的基础上,从教材和设置课程中教学内容的选定、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善、课堂授课环节与实践应用的联系、考核方式的革新和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探究,以期提高环境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今后开展环境类课程实际工作的能力,为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类课程 教学方法 实践与探索
下载PDF
环境类课程“互联网+思政”教学设计与创新 被引量:10
16
作者 楚纯洁 周金风 《高教学刊》 2021年第10期82-85,共4页
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新方法,将互联网与环境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研究环境类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若干关键问题。在厘清环境类课程思政元素的基础上,从思政育人目标、思政切入点、思政元素、育人方法和载体等方面进行教学设... 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新方法,将互联网与环境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研究环境类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若干关键问题。在厘清环境类课程思政元素的基础上,从思政育人目标、思政切入点、思政元素、育人方法和载体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然后从提升课程团队教师的“互联网+课程思政”素质与教学本领、建设完善网络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构建“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教学新模式等3个方面提出了环境类课程“互联网+思政”教学创新路径,以期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理念、思维和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思政 环境类课程 教学设计
下载PDF
高校生态环境类课程非标准化考核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8
17
作者 付登高 段昌群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9年第6期24-28,共5页
非标准化考核已成为目前高校检验教学效果、学生课程考核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高校传统课程考核问题的前提下,以生态环境类课程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生态环境类课程非标准化考核体系,从考核内容、形式、成绩评定和反馈机制等方... 非标准化考核已成为目前高校检验教学效果、学生课程考核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高校传统课程考核问题的前提下,以生态环境类课程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生态环境类课程非标准化考核体系,从考核内容、形式、成绩评定和反馈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结合云南大学“环境生物学”教学实践情况,对课程非标准化考核取得的效果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标准化考核 课程教学 生态环境类课程 改革实践
下载PDF
环境类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研究
18
作者 彭方玥 何飞 李永峰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12期256-257,共2页
研究性学习策略是高度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型教学策略。采用文专家访谈和献研究的方法,对研究性学习策略的"教学程序"、"理论基础"、"教学评价"、"教学原则"、"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了... 研究性学习策略是高度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型教学策略。采用文专家访谈和献研究的方法,对研究性学习策略的"教学程序"、"理论基础"、"教学评价"、"教学原则"、"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从理论上证明了研究性学习策略应用于环境类与教学的优势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策略 学习策略 环境类课程
下载PDF
基于环境类课程思政教学的生态文明观解读与教学建构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金风 楚纯洁 《大学教育》 2022年第5期35-38,共4页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呈现的一种文明形态,集中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环境类课程具有思政进专业课堂的先天优势,是大学生环境教育的极佳范本。文章从环境类课程思政教学的角度,围绕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演变...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呈现的一种文明形态,集中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环境类课程具有思政进专业课堂的先天优势,是大学生环境教育的极佳范本。文章从环境类课程思政教学的角度,围绕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演变及相关环境问题进行专题分析,对生态文明观进行专业解读并阐述了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生态文明这一问题进行教学设计,以期使大学生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有更深刻的认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生态文明观,正确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增强建设美丽中国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环境类课程 思政教学 解读 教学建构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环境类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以“环境监测”为例
20
作者 王赫名 《科学咨询》 2023年第20期91-93,共3页
基于新工科环境类专业行业对毕业生的毕业能力要求和专业的培养要求,本文以环境类课程思政教学为研究对象,站在立德树人的视角,以“环境监测”课程教学为例,围绕新工科背景下环境类课程思政教学展开研究。首先,解析新工科、课程思政各... 基于新工科环境类专业行业对毕业生的毕业能力要求和专业的培养要求,本文以环境类课程思政教学为研究对象,站在立德树人的视角,以“环境监测”课程教学为例,围绕新工科背景下环境类课程思政教学展开研究。首先,解析新工科、课程思政各自的内涵,探究两者之间的意义;其次,以“环境监测”课程思政教学为例,对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包括校训与校史、最新时事政治、绿色发展理念与未来职业素养;最后,通过课程思政内容的交叉与覆盖、创新、教学评价等,引发对课程思政教学的思考,详细介绍新工科背景下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希望通过研究可以为理工科类课程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价值,以此促进新工科建设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课程思政 环境类课程 教学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