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态磁共振技术在脑内环形强化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曾旖旎 李文君 +3 位作者 朱安定 陈茹 宋治 郑文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16,共10页
目的总结脑内环形强化病变的神经影像学特点,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技术在脑内环形强化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23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就诊的67例脑内环形强化病变患者多模态磁共振特点、影像学诊断、临床确诊报告... 目的总结脑内环形强化病变的神经影像学特点,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技术在脑内环形强化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23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就诊的67例脑内环形强化病变患者多模态磁共振特点、影像学诊断、临床确诊报告及预后等相关临床资料。结果67例脑内环形强化病变患者中,胶质瘤26例,转移瘤20例,脑脓肿7例,脱髓鞘病变5例,淋巴瘤3例,其他病变6例。常规MRI序列(T1WI、T2WI、FIAIR和增强)尽管能清晰显示脑内环形强化灶的部位、形态、灶周水肿程度等特点,但定性诊断困难。结合其他多模态磁共振序列(MRS、DWI、PWI等)的影像学特点,并构建影像学鉴别诊断流程图,57例患者得出了较明确的影像学诊断,其中54例患者的影像学诊断与最终临床诊断相符。结论多模态磁共振技术(MRS、DWI、PWI等)通过解析脑内环形强化病变的病理生理特点,结合程序性鉴别诊断分析,显著提高了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强化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胶质瘤 转移瘤 脑脓肿
下载PDF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诊断乳腺环形强化病变 被引量:11
2
作者 许蕾 王椋 +1 位作者 许道洲 庞闽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61-1665,共5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对动态增强扫描(DCE)表现为环形强化的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7例乳腺病变患者的DCE-MRI、DWI资料,病灶DCE-MRI均表现为环形强化。根据病理结果将67例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比较2组DCE-MR...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对动态增强扫描(DCE)表现为环形强化的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7例乳腺病变患者的DCE-MRI、DWI资料,病灶DCE-MRI均表现为环形强化。根据病理结果将67例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比较2组DCE-MRI病灶整体形态学指标、"强化环"形态学指标、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DWI扩散受限分布位置指标、DCE-MRI半定量参数指标及"强化环"多点ADC值的差异。以病理结果为应变量,上述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为自变量,建立Logisitc回归模型构建新的联合参数并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良、恶性组间"环形强化"环壁形态(χ~2=14.19,P=0.001)、是否具有壁结节(χ~2=12.48,P=0.001)、DWI扩散受限分布位置指标(χ~2=19.60,P=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2组间早期强化率(t=2.35,P=0.02),峰值达峰时间(T_(max);t=-4.66,P=0.007),ADC_(环内)(t=1.35,P=0.001)、ADC_(环壁)值(t=-2.88,P=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新构建"强化环"形态学指标+DWI扩散受限分布位置+T_(max)+ADC_(环内)参数联合诊断乳腺病变性质的约登指数最高为0.83,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5%CI(0.82,,0.91)],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1.96%和91.31%。结论乳腺MR多模态成像对乳腺环形强化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磁共振成像 环形强化 多模态
下载PDF
高分辨MRI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瘤壁环形强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付其昌 管生 +1 位作者 郭新宾 权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瘤壁环形强化(CAWE)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接受钆剂增强HRMRI检测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28例,其中有症状患者13例(警示性头痛8例,患侧动眼神经麻...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瘤壁环形强化(CAWE)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接受钆剂增强HRMRI检测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28例,其中有症状患者13例(警示性头痛8例,患侧动眼神经麻痹5例),无症状患者15例。2名影像科医师独立阅片,确定是否出现CAWE。结果检测发现28例患者31枚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根据Kappa一致性检验,2名影像科医师诊断CAWE结果有较高一致性(Kappa=0.7427,95%CI:0.51-0.98)。13例有症状患者14枚动脉瘤中11枚(11/14,78.6%)出现CAWE,15例无症状患者17枚动脉瘤中5枚(5/17。29.4%)出现CAWE,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3)。结论钆剂增强HRMRI检测显示有症状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CAWE明显较无症状患者多见,提示动脉瘤未来破裂的可能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症状性 无症状性 未破裂 颅内动脉瘤 瘤壁环形强化
下载PDF
环形强化脑脓肿的MRI诊断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廷昱 陈晶 +2 位作者 陈奋 陈大和 陈旭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4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MR扫描对环形强化脑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手术或临床抗感染治疗证实的环形强化脑脓肿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7~60岁。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所有脓肿壁上均有一光滑的低信号“暗带”,增强扫描见脓肿壁呈厚... 目的 探讨MR扫描对环形强化脑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手术或临床抗感染治疗证实的环形强化脑脓肿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7~60岁。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所有脓肿壁上均有一光滑的低信号“暗带”,增强扫描见脓肿壁呈厚度均匀的环状强化,内缘光滑,脑脓肿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尤其“暗带”最具特征性。结论 MR对环形强化脑脓肿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强化脑脓肿 MRI检查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弥散加权成像在脑内常见单发环形强化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何明颖 杨毅 +1 位作者 黄莹 梁礼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7期1086-1088,共3页
脑内单发环形强化病灶在l临床上十分常见,包括肿瘤、炎性感染或出血等疾病,其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相似性,诊断和鉴别诊断一直是个难点。扩散加权成像(DWI)是基于水分子综合微观运动而形成图像对比的一种MR技术,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单发 环形强化
下载PDF
胶质瘤的MRI环形强化特征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于台飞 高建伟 +2 位作者 刘霞 杨金永 张玉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5期696-698,共3页
目的分析胶质瘤(Glioma)的MRI环形强化特征并与病理学表现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胶质瘤的MRI环形强化特征及其病理学表现。结果 76例胶质瘤中有55例增强扫描呈厚薄不一的不规则环状、花环状、花瓣状强化,病灶的... 目的分析胶质瘤(Glioma)的MRI环形强化特征并与病理学表现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胶质瘤的MRI环形强化特征及其病理学表现。结果 76例胶质瘤中有55例增强扫描呈厚薄不一的不规则环状、花环状、花瓣状强化,病灶的边缘可见星芒状强化,以白质侧为著,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可见壁结节及瘤周结节。病理学示瘤细胞密集,异型性明显,胶质母细胞瘤细胞高度间变、不成熟,伴有出血、坏死明显。边缘可见新生血管结构不良,血管内皮细胞明显增生。结论胶质瘤的MRI环状强化表现与瘤体内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认真分析其特征有助于术前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环形强化 病理学
下载PDF
MR弥散加权成像在鉴别颅内环形强化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夏爽 倪红艳 祁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5-378,共4页
目的 研究弥散加权成像 (DWI)及表观弥散系数 (ADC)像在鉴别胶质瘤、转移瘤及脑脓肿中的应用 ,观察病变中心的坏死、瘤周水肿的ADC值对三者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 5 0例颅内单发环形强化病变 ,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增强及DWI... 目的 研究弥散加权成像 (DWI)及表观弥散系数 (ADC)像在鉴别胶质瘤、转移瘤及脑脓肿中的应用 ,观察病变中心的坏死、瘤周水肿的ADC值对三者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 5 0例颅内单发环形强化病变 ,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增强及DWI检查。其中胶质瘤 2 0例 ,脑脓肿 10例 ,单发转移瘤 2 0例。分别计算病变的中心坏死区、周围水肿、对侧正常脑实质及脑脊液的ADC值 ,用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病变的坏死灶与脑脊液、周围水肿与正常脑实质的ADC值有无差别。结果 脑脓肿、转移瘤及胶质瘤中心坏死区的ADC值间均有统计学差异 ,而且三者与脑脊液的ADC值亦有统计学差异。中心坏死区与脑脊液的ADC值从大到小为 :脑脊液、胶质瘤、转移瘤和脑脓肿。脑脓肿和转移瘤周围水肿的ADC值间无统计学差异 ,二者与胶质瘤周围水肿均有统计学差异 ,后者的ADC值低于前二者。水肿区的ADC值明显高于正常脑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弥散加权成像 鉴别 颅内环形强化病变 表观弥散系数图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高分辨MRI颅内动脉瘤瘤壁环形强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付其昌 管生 +1 位作者 郭新宾 徐浩文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61-566,共6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MRI(HR-MRI)中颅内动脉瘤瘤壁环形强化(CAWE)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41例行钆剂增强3.0 T HR-MRI检查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由两名有经验的神经血管影像医师独立阅片,确... 目的探讨高分辨MRI(HR-MRI)中颅内动脉瘤瘤壁环形强化(CAWE)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41例行钆剂增强3.0 T HR-MRI检查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由两名有经验的神经血管影像医师独立阅片,确定患者的颅内动脉瘤瘤壁是否出现CAWE。其中颅内不稳定动脉瘤患者25例,颅内稳定动脉瘤患者16例。对两名医师诊断CAWE结果的一致性进行kappa检验;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动脉瘤影像特征CAWE、个数、位置、大小等以及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等,临床危险因素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41例患者共发现颅内动脉瘤47个,其中颅内不稳定动脉瘤29个、颅内稳定动脉瘤18个;两名有经验的神经血管影像医师诊断CAWE结果的一致性较好(κ=0.828,95%CI:0.668~0.989);颅内不稳定动脉瘤的CAWE明显较颅内稳定动脉瘤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9%(22/29)比33.3%(6/18);χ^2=8.341,P=0.004];颅内不稳定动脉瘤患者的年龄〈60岁者较颅内稳定动脉瘤者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0%(17/25)比31.2%(5/16);χ^2=5.299,P=0.021];而两组颅内动脉瘤均个数、位置、大小以及包括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WE多明显见于颅内不稳定动脉瘤,能将症状性、形态改变及破裂的颅内动脉瘤与颅内稳定动脉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瘤壁环形强化
下载PDF
合成MRI鉴别乳腺环形强化病变良恶性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童秋云 余雪燕 +3 位作者 李迅 蒋宇 戴文海 周智鹏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8-83,共6页
目的 探讨合成MRI(synthetic MRI, syMRI)技术在鉴别乳腺环形强化病变良恶性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收集MRI检查显示乳腺环形强化病例52个,共54个病灶,MRI检查包括平扫、增强syMRI MAG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complication)序列、... 目的 探讨合成MRI(synthetic MRI, syMRI)技术在鉴别乳腺环形强化病变良恶性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收集MRI检查显示乳腺环形强化病例52个,共54个病灶,MRI检查包括平扫、增强syMRI MAG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complication)序列、扩散加权成像、动态对比增强MRI,MRI检查后1周内行手术或穿刺并取得病理结果。经syMRI后处理软件测量肿块增强前的T1(T1pre)、增强前的T2(T2pre)、增强前的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 PD)值(PDpre)以及增强后的T1(T1post)、增强后的T2(T2post)、增强后的PD值(PDpost),计算增强前后的T1相对变化率(ΔT1%)、T2相对变化率(ΔT2%)、 PD值相对变化率(ΔPD%),测量乳腺环形强化病变环壁以及环内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将病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上述syMRI定量值、ADC值在良恶性组别间的差异(P<0.05),采用χ2/Fisher精确检验分析良恶性组别间对比增强成像上的影像特征[形态、边缘、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 signal intensity curve, TIC)]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分别使用logistic回归建立单因素及多因素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并进行DeLong检验评价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54个病灶中,恶性42个、良性12个。良性组T2pre [101.17 (28.42)]高于恶性组T2pre [88.67 (21.75)],良性组PDpost(101.90±14.60)大于恶性组PDpost(84.90±20.00),良性组与恶性组之间TIC类型(P<0.001)、环壁ADC值(P<0.001)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post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763,高于T2pre(AUC=0.758),低于TIC类型(AUC=0.883)、环壁ADC值(AUC=0.901)。上述参数单独应用时,环壁ADC值的诊断效能最高,参数联合应用时,四者联合的多因素模型诊断效能最高(AUC=0.998),TIC类型、T2pre、PDpost作为单因素模型,其诊断效能与四者联合的多因素模型诊断效能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壁ADC值诊断效能与四者联合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yMRI定量测量的T2pre、PDpost可作为鉴别乳腺环形强化病变良恶性的辅助手段,单独应用时诊断价值低于TIC类型、环壁ADC值,与TIC类型、环壁ADC值联合应用诊断时效能最高,环壁ADC值诊断效能与四者联合的多因素模型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环形强化 鉴别诊断 合成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乳腺DCE-MRI环形强化病变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潇潇 姜兴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8-151,共4页
乳腺疾病是女性的常见病,乳腺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检查在临床诊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乳腺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中,环形强化作为一种常见的强化方式,既可见于良性病变,又可见于恶性病变,其病理类型广泛,临床上容易误诊。目前... 乳腺疾病是女性的常见病,乳腺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检查在临床诊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乳腺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中,环形强化作为一种常见的强化方式,既可见于良性病变,又可见于恶性病变,其病理类型广泛,临床上容易误诊。目前,国内外对乳腺MRI上环形强化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缺乏系统性认识。本文从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及扩散加权成像特征等方面对此类病变进行综述,并分析其病理学基础。同时展望分析磁共振波谱成像、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及影像组学鉴别诊断此类病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环形强化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肝脏多房环形强化病变的影像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帅 沙钧平 +2 位作者 丁锋 李栋 胡春洪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6年第4期463-470,共8页
目的:分析肝脏多房环形强化的影像学特征,探讨肝脓肿、肝内胆管细胞癌、肝转移瘤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肝脏病变表现为多房环形强化的影像学特征,其中肝脓肿15例,肝内胆管细胞癌7例,肝转移瘤9例。13例行上腹部CT平扫和三... 目的:分析肝脏多房环形强化的影像学特征,探讨肝脓肿、肝内胆管细胞癌、肝转移瘤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肝脏病变表现为多房环形强化的影像学特征,其中肝脓肿15例,肝内胆管细胞癌7例,肝转移瘤9例。13例行上腹部CT平扫和三期增强检查,7例行MRI平扫及LAVA多期增强检查,11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3种病变在环壁及分隔的强化征象有差异。肝脓肿环壁及分隔均匀、完整(P<0.05),可见病灶缩小征(P<0.05)。胆管细胞癌环形强化呈向心性充填(P<0.05),或出现肝包膜回缩(P<0.05)和扩张胆管壁的局限性增厚。环壁不规则中断或见强化的壁结节,是诊断转移瘤较有价值的征象。结论:肝脓肿、肝内胆管细胞癌、肝转移瘤3种病变各有其影像特点,CT及MR检查对三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环形强化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脑内环形强化病变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2
12
作者 尹利荣 张琳 刘怀军 《河北医药》 CAS 2003年第4期272-273,共2页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脑内环形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脑内环形强化病变 14 4例的CT扫描资料 ,其中星形胶质细胞瘤 5 9例 (4 0 .97% ) ,脑囊虫 30例 (2 0 .83% ) ,脑脓肿 2 1例 (14 .5 8% ) ,脑转...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脑内环形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脑内环形强化病变 14 4例的CT扫描资料 ,其中星形胶质细胞瘤 5 9例 (4 0 .97% ) ,脑囊虫 30例 (2 0 .83% ) ,脑脓肿 2 1例 (14 .5 8% ) ,脑转移瘤 34例 (2 3.61% )。结果 脑内环形病变出现壁结节对脑肿瘤诊断有特征性意义 ,尤其以多发壁结节对星形胶质细胞瘤具有特殊的诊断意义。周围组织结构的改变对病变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中星状胶质细胞瘤大多数占位效应明显。结论 CT诊断脑内环形病变 ,以星形胶质瘤为多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内环形强化病变 CT诊断 鉴别诊断 星形胶质瘤 多发壁结节
下载PDF
颅内环形强化病变的MRI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有禄 肖恩华 +3 位作者 黄永杰 裴锐昌 宋国武 陈琪 《医学研究杂志》 2007年第3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环形强化病变的MRI表现,认识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颅内MRI上环形强化病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结果32例颅内环形强化病变中,胶质母细胞瘤12例(37.50%),转移性肿瘤10例(31.25%),脑脓肿5例(15... 目的探讨颅内环形强化病变的MRI表现,认识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颅内MRI上环形强化病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结果32例颅内环形强化病变中,胶质母细胞瘤12例(37.50%),转移性肿瘤10例(31.25%),脑脓肿5例(15.62%),颅咽管瘤2例(6.25%),结核性肉芽肿1例(3.13%),脑囊虫病1例(3.13%),多发性硬化1例(3.13%)。肿瘤性环形强化表现为厚壁、形态不规则、不光滑;而非肿瘤性环形强化表现为形态规则、光滑、壁厚薄较为均匀。结论颅内环形强化病变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可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环形强化
下载PDF
脑部环形强化灶的MRI及MRS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艳丽 陈国云 +2 位作者 黄绍花 马婷 赵惠菊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5期110-112,共3页
目的观察脑部不同环形强化灶的MRI及MRS不同表现形式为诊断提供重要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患者的MRI表现及其中10例MRS的表现。结果脑部表现为环形强化的病变有:良恶性肿瘤、转移瘤、感染性病变(脑脓肿、结核瘤、寄生虫、获得性免疫... 目的观察脑部不同环形强化灶的MRI及MRS不同表现形式为诊断提供重要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患者的MRI表现及其中10例MRS的表现。结果脑部表现为环形强化的病变有:良恶性肿瘤、转移瘤、感染性病变(脑脓肿、结核瘤、寄生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肿瘤术后,放射性脑损伤(晚期)、脱髓鞘病变及血管性病变等,可通过它们的发生部位、年龄、MRI征象及H-MRS分析测定:胶质瘤NAA下降明显、Cho明显升高、Cr轻度下降、Cho/Cr、Cho/NAA比值明显增高;转移瘤无NAA峰,可出现Lip峰;细菌性脑脓肿Lac峰明显,无NAA峰;脑囊虫Lac、醋酸盐峰和丙氨酸峰升高;弓形体病Lac峰和Lip峰明显升高;淋巴瘤Cho升高较明显,同时有更高的Lip峰,Cr明显降低,Cho/Cr的比值比所有级别胶质瘤都高。结论 MRI增强扫描与H-MRS检查配合起来,既能正确鉴别脑部多种环形强化的病变,又能为临床选择导航、立体定向活检、γ刀等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内环形强化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 造影剂
下载PDF
多模态MRI技术对颅内单发环形强化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悦 周军 +2 位作者 刘学 李丹 郑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6期7-10,共4页
目的分析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对颅内单发环形强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40例经临床确诊或病理证实环形强化病变患者,包括18例高级别胶质瘤(HGG)、14例脑脓肿(BA)及8例脑转移瘤(SBM)。分析病变的MRI常规序列、弥散加权成像(DWI)、... 目的分析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对颅内单发环形强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40例经临床确诊或病理证实环形强化病变患者,包括18例高级别胶质瘤(HGG)、14例脑脓肿(BA)及8例脑转移瘤(SBM)。分析病变的MRI常规序列、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磁共振波谱(MRS)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特点。观察分析常规MRI表现、多模态MRI表现,比较3种病变不同位置表观扩散系数(ADC)、相对脑血容量(rCBV)、胆碱/肌酸(Cho/Cr)、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结果HGG:形态不规则,瘤壁厚薄不均,16例内壁伴结节、外壁毛糙,平扫呈T1WI等、T2WI等信号,增强不均匀环形强化,病变周围中至重度水肿。其中12例侵犯周围脑组织;BA:形态规则,11例呈均匀薄壁,3例厚薄不均内壁伴结节,平扫呈T1WI等、T2WI稍低高信号。增强较均匀环形强化,病变周围重度水肿。其中4例内部伴液-液平面;SBM:形态局限,呈类圆形,位于皮髓质交接区。瘤壁稍厚,内壁毛糙,外壁光整,平扫呈T1WI等、T2WI稍高信号,增强不均匀环形强化,病变周围重度水肿。DWI:HGG及SBM瘤壁弥散受限,ADC略升高,BA内部弥散受限明显,信号明显增高,ADC明显减低,HGG水肿区ADC明显低于BA、SB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WI:灌注强度HGG>SBM>BA,rCBV不同程度升高。3种病变内部坏死区均呈低灌注,HGG周围水肿rCBV高于BA、SB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MRS显示HGG水肿区Cho/Cr高于BA、SBM,NAA/Cr低于BA、SB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17例HGG瘤壁旁见弥漫分布极低信号,5例SBM周围见小范围点状极低信号。结论HGG、BA与SBM常规MRI影像学征象存在重叠现象,鉴别诊断有时困难。多模态MRI技术可综合评价颅内环形强化病变,有助于临床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多模态 颅内单发环形强化病变
下载PDF
1HMRS在鉴别脑内单发环形强化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季洋 高超 王丹 《癌症进展》 2016年第10期1002-1006,共5页
目的分析3.0T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在鉴别脑内单发环形强化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应用PHILIPS 3.0T磁共振扫描仪对65例在MRI增强扫描时表现为脑内单发环形强化病变的患者治疗前行1HMRS扫描,经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为30例高级别胶质瘤... 目的分析3.0T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在鉴别脑内单发环形强化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应用PHILIPS 3.0T磁共振扫描仪对65例在MRI增强扫描时表现为脑内单发环形强化病变的患者治疗前行1HMRS扫描,经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为30例高级别胶质瘤、23例单发脑转移瘤和12例脑脓肿。分别测量病灶中心及周围水肿区的NAA、Cho及Cr峰的峰下面积,计算NAA/Cr、Cho/Cr、NAA/Cho比值,并记录病灶中心Lac和Lip峰是否出现。对各参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明确其对鉴别三种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灶中心的Cho值胶质瘤﹥转移瘤﹥脑脓肿;Cho/Cr值胶质瘤﹥脑脓肿(P﹤0.05);NAA/Cho值脑脓肿﹥转移瘤﹥高级别胶质瘤;NAA及NAA/Cr在三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周围水肿区的NAA/Cr转移瘤组﹥脑脓肿组;Cho/Cr比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胶质瘤组﹥脑脓肿组﹥转移瘤组,高级别胶质瘤组明显高于单发脑转移瘤组(P=0.000)且Cho/Cr临界值为1.5650时诊断为高级别胶质瘤的敏感度为73.3%,特异度为94.4%,ROC曲线下面积为0.921。周围水肿区NAA/Cho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瘤组高于胶质瘤组和脑脓肿组。高级别胶质瘤Lip峰出现率低于转移瘤和脑脓肿,转移瘤和脑脓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HMRS可用于鉴别脑内单发环形强化病变,病灶中心的NAA/Cho和周围水肿区的Cho/Cr比值对高级别胶质瘤、单发脑转移瘤和脑脓肿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 环形强化 周围水肿 代谢物
下载PDF
脑内环形强化转移瘤的MRI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廷昱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6期404-405,共2页
目的 :研究脑内环形强化转移瘤的MRI表现 ,并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经MRI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内环形强化转移瘤 3 5例 ,男 2 5例 ,女 10例 ,年龄 2 1~ 76岁。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3 5例增强后均有不同程... 目的 :研究脑内环形强化转移瘤的MRI表现 ,并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经MRI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内环形强化转移瘤 3 5例 ,男 2 5例 ,女 10例 ,年龄 2 1~ 76岁。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3 5例增强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脑内环形强化转移瘤可出现壁结节和环壁脐样凹陷。结论 :转移瘤的部位、形态、强化程度对诊断有一定价值。MRI是诊断脑转移瘤的可靠方法 ,MRI增强扫描对脑内环形强化转移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环形强化病变 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诊断 病理基础
下载PDF
颅内环形强化病变的MRI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史斌 吴景全 +2 位作者 罗天友 向东 胡志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04年第8期611-612,共2页
目的 :了解颅内环形强化病变的MRI表现 ,认识其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头颅MRI上的环行强化病例 ,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51例颅内环行强化病变中 ,胶质母细胞瘤20例 (39.2 % ) ,转移性肿瘤13例 (25.4 % ) ,脑脓肿11... 目的 :了解颅内环形强化病变的MRI表现 ,认识其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头颅MRI上的环行强化病例 ,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51例颅内环行强化病变中 ,胶质母细胞瘤20例 (39.2 % ) ,转移性肿瘤13例 (25.4 % ) ,脑脓肿11例(21.5 % ) ,听神经瘤3例 (5.8 % ) ,颅咽管瘤3例 (5.8 % ) ,脑膜瘤1例 (1.9 % )。肿瘤性环表现为厚壁 ,形态不规则 ,不光滑 ;而非肿瘤性环表现为形态规则、光滑 ,壁厚薄较为均匀。结论 :颅内环形强化病变的MRI表现形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颅内环形强化 回顾性分析 胶质母细胞瘤 转移性肿瘤 脑脓肿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对高原地区颅内非肿瘤性环形强化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史建玲 银武 +2 位作者 德央 刘海鹏 达珍 《西藏医药》 2018年第2期3-6,共4页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颅内非肿瘤性环形强化病灶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3月西藏某三甲医院颅脑MRI检查为环状强化患者43例,其中15例为脑结核瘤、28例为脑囊虫脑实质型。比较其MRI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分...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颅内非肿瘤性环形强化病灶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3月西藏某三甲医院颅脑MRI检查为环状强化患者43例,其中15例为脑结核瘤、28例为脑囊虫脑实质型。比较其MRI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RI平扫显示:脑结核瘤累及范围较局限(73%),形态多不规则(60%),所有病例均存在周围组织水肿,脑室挤压发生率为53%;脑囊虫累及范围较弥漫(89%),形态多为类圆形(93%),周围组织水肿较少(25%),所有病例无脑室受压;两种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增强扫描显示:脑结核瘤与脑囊虫均表现为环形强化;脑结核瘤环壁较厚,环壁多毛糙,47%病例有脑膜强化;脑囊虫环壁较薄,环壁光滑,无脑膜强化;两种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平扫的形态学特点及增强扫描的强化环特点相结合对高原地区颅内非肿瘤性环形强化病灶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环形强化 脑结核瘤 脑囊虫
下载PDF
环形强化征在增强CT扫描诊断肺结核瘤中的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艺华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02年第2期42-44,共3页
目的 评价CT增强扫描环形强化征对肺结核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肺结核瘤21例、肺癌13例、炎性假瘤8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分析病灶强化程度及强化形态。上述病例中肺结核瘤8例、肺癌13例、炎性假瘤4例经手术治疗,切... 目的 评价CT增强扫描环形强化征对肺结核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肺结核瘤21例、肺癌13例、炎性假瘤8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分析病灶强化程度及强化形态。上述病例中肺结核瘤8例、肺癌13例、炎性假瘤4例经手术治疗,切除标本病理检查,分析标本血管数目与分布。将病灶CT扫描强化程度及强化形态与病灶内血管数目和分布作对照分析。结果 环形强化征仅见于肺结核瘤,结核瘤中央干酪性坏死,周边纤维包膜下含有血管结构丰富的肉芽组织是环形强化的病理基础。结论 环形强化征是肺结核瘤CT增强的形态特征,对结核瘤的论断具有肯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瘤 环形强化 CT增强扫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