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6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87
1
作者 郭晗 侯雪花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1期21-30,共10页
面向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大国竞争加剧的历史性交汇时期,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重要机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数字智能时代关联,能够在产业结构高端化、生产流通智能化、核心技术自主化、数字实体融合化以及... 面向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大国竞争加剧的历史性交汇时期,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重要机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数字智能时代关联,能够在产业结构高端化、生产流通智能化、核心技术自主化、数字实体融合化以及产业发展低碳化等方面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当前,产业体系现代化面临着产业结构“低端锁定”、生产和流通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不充分不平衡以及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环境约束等一系列制约因素。为此,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实现路径在于:以升级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和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以创新配套基础设施、要素资源流动和创新营销模式推动生产流通智能化;以基础研究、创新人才和创新协同体系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化;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实体融合化;以绿色产业、绿色技术和绿色发展政策推动产业发展低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 科技创新 智能化 绿色化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郭朝先 陈小艳 彭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生产力跃迁与工业革命同频共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驱动下,最新的生产力跃迁产生了新质生产力,即创新驱动的新型生产力。从历史来看,每一次生产力跃迁都推动了产业变革和产业体系形成,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新质生产力兴起,必将... 生产力跃迁与工业革命同频共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驱动下,最新的生产力跃迁产生了新质生产力,即创新驱动的新型生产力。从历史来看,每一次生产力跃迁都推动了产业变革和产业体系形成,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新质生产力兴起,必将对现代化产业体系产生极其重要的驱动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情境下,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产业结构体系、产业组织体系、产业要素体系、产业功能体系和产业支撑体系。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赋能效应、组织重塑效应、要素提升效应、补链强链效应、筑基强基效应等不断夯实和优化产业结构体系、产业组织体系、产业要素体系、产业功能体系和产业支撑体系,不断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建设。为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必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应以向“内”、向“实”、向“数”、向“绿”、向“前”为主攻方向。为此提出加强基础研究、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培养劳动者人才队伍、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推进制度型对外开放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结构 产业组织 产业要素 产业功能 产业支撑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梦根 张可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9,共12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不断涌现,生产力发展进入新阶段。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在于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需求,新质生产力不断引领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不断涌现,生产力发展进入新阶段。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在于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需求,新质生产力不断引领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发展动能发生根本性变革,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作用愈发明显。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根本依托,新质生产力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助推器。新质生产力代表了生产力发展的最新阶段和方向,体现了现代科技创新的高度集成与应用,是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动力源泉。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全面融入新质生产力,形成与之高度契合的产业结构、组织形式和生态系统。为更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应积极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优化升级产业链供应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 科技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
下载PDF
以数实融合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被引量:5
4
作者 夏杰长 苏敏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3,共12页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数实融合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智能化、网络化、平台化、服务化等特征,是现代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中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数实融合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智能化、网络化、平台化、服务化等特征,是现代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中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着融合深度不足、融合发展不均衡、融合存在局部梗阻、融合面临安全风险和垄断风险等严峻挑战。以数实融合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全力夯实人工智能底座技术,实现产业发展自主化、产业协同体系化、产业基础高级化,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理论基础、演进逻辑与实践路径——基于实体经济支撑视角 被引量:4
5
作者 徐华亮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6,共8页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体,必须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撑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遵循“单点应用、局部优化、体系融合、生态重构”四个层面的演进逻辑,即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的“...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体,必须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撑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遵循“单点应用、局部优化、体系融合、生态重构”四个层面的演进逻辑,即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实现多业务环节和流程系统的局部集成优化,实现现代服务业与现代产业加速融合,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从产业安全提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跨界融合、产业要素流动等的价值维度认识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应聚焦融合实践路径,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聚焦循环实践路径,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聚焦数字化实践路径,巩固优势传统产业领先地位;聚焦生态化实践路径,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经济 现代化产业体系 演进逻辑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燕梅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11,共9页
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以现代化的装备制造业作为坚实基础。装备制造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部门,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长期稳定在30%以上。2012年以来,中国装备制造业保持了相对较快的增长势头,发展质量有了进... 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以现代化的装备制造业作为坚实基础。装备制造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部门,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长期稳定在30%以上。2012年以来,中国装备制造业保持了相对较快的增长势头,发展质量有了进一步提升,但整体来看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仍然广泛存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先进性和安全性这三大特性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是紧密联系的。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产业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基于在产业关联中的重要位置,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还是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开放合作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保障。因此,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不仅要以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契机,而且要以产业基础再造为解决问题的抓手,以智能化融合化发展、助力产业体系绿色化转型为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方向。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以创新为基础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突出产业链带动创新链,选择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关键节点作为产业政策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现代化产业体系 数字化平台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冬梅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等重大决策部署,并把“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摆在2024年九项重点任务的首位。科技创新在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愈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等重大决策部署,并把“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摆在2024年九项重点任务的首位。科技创新在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愈发突显。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产业体系 自立自强 双轮驱动 现代化产业体系 创新引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发展的现实 决策部署
下载PDF
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赋能城乡融合发展:逻辑、堵点与进路 被引量:2
8
作者 贺灿飞 高原 李志斌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3,共9页
作为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能够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在理论逻辑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通过加速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引领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推动实现农村现代化等路径赋... 作为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能够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在理论逻辑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通过加速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引领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推动实现农村现代化等路径赋能城乡融合发展。针对要素双向流动受阻、乡村空间利用低效、现代农业发展困难、县域支撑不足等现实堵点,应当以破除城乡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推动现代化乡村空间治理体系建设、加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素投入保障、强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县域支撑等为实践进路,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好赋能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产业体系 城乡融合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其仔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2,共8页
新质生产力是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的新提炼和新概括,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和核心要义需要从发展理念、构成要素、产业形态和宏观态势上进行理解和把握。建设与... 新质生产力是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的新提炼和新概括,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和核心要义需要从发展理念、构成要素、产业形态和宏观态势上进行理解和把握。建设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促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应从把握和利用新时代要素禀赋升级、技术创新逻辑、产业分工逻辑、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逻辑以及经济发展规律出发,以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阿兴 张淑倩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4年第5期40-54,共15页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基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结合稳健性检验、内生性检验、中介效应检验和异质性检验等方法,...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基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结合稳健性检验、内生性检验、中介效应检验和异质性检验等方法,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影响机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越完善;数字经济发展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推动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和教育水平高的地区更为明显;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经济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因此,应通过加强“两化”、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等途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结构升级 绿色技术创新 教育投入水平
下载PDF
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刚 王洁蓉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0-165,共6页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第一项任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安全高效、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和协调...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第一项任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安全高效、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和协调融合等特征,新质生产力以创新集成为发展核心动能、以新产业为发展物化代表、以新要素为发展关键要素,二者通过制度变革机制、产业转型机制、多元融合机制和瓶颈突破机制等实现有效耦合。要从加快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创新技术供给体系、完善数字化共建共治共享体系等方面着手,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质生产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
下载PDF
“双链”耦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志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文章基于创新链与产业链耦合的技术突破视角讨论新质生产力,在明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与生产力发展关系的基础上,界定了此轮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视角讨论了既有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对既有生产力的保护和提升;... 文章基于创新链与产业链耦合的技术突破视角讨论新质生产力,在明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与生产力发展关系的基础上,界定了此轮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视角讨论了既有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对既有生产力的保护和提升;从“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视角讨论了前沿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对形成新质生产力作用机理,阐述了资金链和人才链作用;最后,论述了两种技术突破条件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及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路径。研究具有丰富的学理参考价值,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技术创新 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 创新链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数字经济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晓强 《发展研究》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顺应数字化、智能化的大趋势,将发展数字经济视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促进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中国对数字经济发展高度重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不断加深,...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顺应数字化、智能化的大趋势,将发展数字经济视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促进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中国对数字经济发展高度重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但数字经济赋能产业现代化进程仍面临一些痛点、堵点和难点。因此,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应精准发力,针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领域研究实施策略,使数字经济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现代化产业体系
下载PDF
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4
作者 郭朝先 刘琪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4,共11页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确保竞争政策基础地位作用的发挥。科学的竞争政策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促进完整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有利于通过公平竞争激励创新推进先进性...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确保竞争政策基础地位作用的发挥。科学的竞争政策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促进完整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有利于通过公平竞争激励创新推进先进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有利于协同产业政策推动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竞争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遭遇阻碍,不利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地方保护主义对竞争政策价值优先原则抵制与忽视;传统竞争政策理念使竞争政策普遍适用性打折扣;产业政策强势对竞争政策独立性和权威性形成制约。为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更好发挥竞争政策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用,提出需进一步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及其配套措施,更新理念和做法提升数字经济领域竞争政策的适用性,进一步推进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政策 现代化产业体系 公平竞争 公平竞争审查 产业政策
下载PDF
以数实融合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竞争力
15
作者 陈宪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6-90,共5页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也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产业竞争力是其显著标志。数实融合可以通过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产品定制能力等供给方面的作用,以及提升消费体验、拓展市场边界、提高产品品...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也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产业竞争力是其显著标志。数实融合可以通过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产品定制能力等供给方面的作用,以及提升消费体验、拓展市场边界、提高产品品质等需求方面的作用,共同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竞争力。在数实融合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难点挑战,如数据配置效率、核心技术攻关、数实融合广度深度、人才储备与供求匹配等问题。为实现数实深度融合的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完善数据市场、发展数字技术、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采取重点突破战略和培养数字技术人才等,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竞争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数字经济 数实融合 现代化产业体系
下载PDF
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
16
作者 刘建徽 何丹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41,共11页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生产力变革的载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须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支撑。在理论逻辑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加速布局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前瞻战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形成新质...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生产力变革的载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须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支撑。在理论逻辑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加速布局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前瞻战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在路径选择上,应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根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以产业人才为抓手,强化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智力基础;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避免现代化产业体系脱实向虚;以产业政策为导向,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社会软环境。在政策措施上,应夯实产业协同发展能力与创新能力,大力培育新质产业链全球竞争优势,促进全球高水平新质人才加速集聚,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完善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新时代中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经验、制约因素、突破路径
17
作者 杨梦洁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09,共8页
建立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时代在更高起点上实现中部地区全面崛起的硬道理。当前安徽、湖北作为典型代表,中部地区在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做强高技术产业集群品牌,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代... 建立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时代在更高起点上实现中部地区全面崛起的硬道理。当前安徽、湖北作为典型代表,中部地区在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做强高技术产业集群品牌,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面向前推进。但受到内生性、外部性、结构性、周期性多重因素制约,综合来看中部地区整体产业竞争力不及东部地区,增长爆发力不及西部地区,正处在产业新旧动能深度转换、调整成效有待时日显现的艰难过渡期。应深刻研判自身问题与外部形势,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先进制造业基础、补齐市场化营商环境不足、优化区域产业分工体系、构筑内陆开放新优势等方面着重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部地区 现代化产业体系
下载PDF
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及驱动因素研究
18
作者 任英华 王传引 +1 位作者 张晨瑜 高婷婷 《调研世界》 CSSCI 2024年第7期3-14,共12页
本文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使用熵权法测算中国30个省(区、市)2012—2021年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指数,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测算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水平,采用二次指派程序(QAP)考察现... 本文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使用熵权法测算中国30个省(区、市)2012—2021年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指数,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测算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水平,采用二次指派程序(QAP)考察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及中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较高,西部及东北地区发展水平较低;省份间空间关联较弱,区域协同发展程度较低;块模型分析表明,净溢出板块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协同性最好;总体而言,内部驱动因素中的产业绿色化、产业数字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以及外部驱动因素中的政府创新支持度、人口流动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促进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产业体系 区域协同发展 驱动因素 社会网络分析 QAP
下载PDF
对外开放、数字创新韧性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9
作者 常婷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1-66,共6页
借助动态门槛效应模型,探究对外开放背景下数字创新韧性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创新韧性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显著积极影响,过度对外开放会弱化数字创新韧性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推动效能;在数字创新韧性发挥现... 借助动态门槛效应模型,探究对外开放背景下数字创新韧性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创新韧性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显著积极影响,过度对外开放会弱化数字创新韧性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推动效能;在数字创新韧性发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效应过程中,对外贸易市场开放与对外资本市场开放存在异质性影响;在不同水平数字创新韧性地区,对外开放对数字创新韧性发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动作用的影响呈现差异化特征;府际竞争在对外开放与数字创新韧性间存在负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 数字创新韧性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府际竞争
下载PDF
金融科技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基于新质生产力的中介效应分析
20
作者 许东海 卢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0-145,共6页
选取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金融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创新可以显著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新质生... 选取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金融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创新可以显著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新质生产力在金融科技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之间发挥显著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低人口密度地区,金融科技创新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促进作用在高人口密度地区更加显著。基于此,提出夯实金融科技创新基础、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涌现、打造差异化发展模式的建议,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创新 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转型升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