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杆菌L-丝氨酸脱水酶的表达改善甘氨酸营养缺陷型毕赤酵母L-丝氨酸的生长
1
作者 刘璐瑶 李康 +3 位作者 王世杰 白仲虎 杨艳坤 金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6-24,共9页
氨基酸作为一种迟效碳源无法被微生物快速利用。L-丝氨酸脱水酶(L-serine dehydratase,L-SerDH)可以将L-丝氨酸一步催化为丙酮酸和氨进入中心碳代谢生成生物量,且此过程不需要消耗ATP和还原力。L-丝氨酸是甲酸利用途径(还原性甘氨酸途径... 氨基酸作为一种迟效碳源无法被微生物快速利用。L-丝氨酸脱水酶(L-serine dehydratase,L-SerDH)可以将L-丝氨酸一步催化为丙酮酸和氨进入中心碳代谢生成生物量,且此过程不需要消耗ATP和还原力。L-丝氨酸是甲酸利用途径(还原性甘氨酸途径)的关键中间体。因此,改善L-丝氨酸的利用可以为甲酸和丝氨酸作为碳源利用提供参考价值。该文对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进行了丝氨酸耐受性实验,结果显示毕赤酵母可以耐受20 g/L丝氨酸。对内源L-丝氨酸脱水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进行了优化。在甘氨酸营养型毕赤酵母内分别表达了8种异源L-丝氨酸脱水酶,结果表示大肠杆菌tdcG基因编码的L-SerDH对丝氨酸利用改善效果最好,终OD 600提高至出发菌株的1.6倍。该研究验证了巴斯德毕赤酵母对L-丝氨酸的耐受性,并筛选得到了较优的L-丝氨酸脱水酶来源,为毕赤酵母的丝氨酸利用提供了更优的酶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丝脱水酶 巴斯德毕赤酵母 耐受性 甘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 L-丝
下载PDF
L-色氨酸营养缺陷型高产菌株的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新武 杨晓明 +1 位作者 廉娜娜 黄继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4056-4062,共7页
目的以L-色氨酸营养缺陷型高产菌HX22-118为出发菌株,研究探讨L-色氨酸补料分批发酵工艺。方法通过对L-色氨酸补料分批发酵工艺中不同初糖浓度、不同补料方式、碳氮源比例、不同p H值调节方式、添加L-苯丙氨酸、L-酪氨酸对发酵的影响进... 目的以L-色氨酸营养缺陷型高产菌HX22-118为出发菌株,研究探讨L-色氨酸补料分批发酵工艺。方法通过对L-色氨酸补料分批发酵工艺中不同初糖浓度、不同补料方式、碳氮源比例、不同p H值调节方式、添加L-苯丙氨酸、L-酪氨酸对发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通过补料分批发酵工艺能有效地解除了高糖对菌体生长的抑制,促进菌体生长产酸,选择初糖淀粉浓度为90 g/L,保持葡萄糖总浓度160 g/L,在发酵第24 h开始连续流加剩余的糖,并于发酵第12 h和24 h分2次补加各50 mg/L的L-苯丙氨酸、L-酪氨酸,同时用氨水与Na OH控制发酵过程的p H,发酵产酸较分批发酵的33.5 g/L提高49.5%,达到50.1 g/L,缩短了发酵周期,提高了原料利用率。结论形成一套先进的L-色氨酸工业化发酵生产工艺技术,产酸高,生产运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色 营养缺陷 补料分批发酵
下载PDF
谷氨酸棒杆菌L-色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及其高产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新武 侯钢北 +1 位作者 杨晓明 廉娜娜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2323-2329,共7页
目的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HX-22为出发菌株,研究了目标发酵产物L-色氨酸合成途径交叉反馈抑制途径代谢突变与色氨酸分解代谢类似物抗性的营养缺陷型突变诱导过程及L-色氨酸高产复合突变菌株的筛选。方法采用硫酸... 目的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HX-22为出发菌株,研究了目标发酵产物L-色氨酸合成途径交叉反馈抑制途径代谢突变与色氨酸分解代谢类似物抗性的营养缺陷型突变诱导过程及L-色氨酸高产复合突变菌株的筛选。方法采用硫酸二乙酯、紫外线、钴60γ-射线等诱变方法交叉处理起始与突变菌株,通过营养缺陷表型和自杀代谢底物抗性的筛选方法,定向突变和选育L-色氨酸合成与分解代谢突变的色氨酸高产菌株。结果通过多次连续营养缺陷型诱变选育,筛选出一株具有分支酸-Trp/Phe/Tyr代谢途径L-Phe和L-Tyr合成缺陷型和L-Trp分解代谢自杀代谢底物抗性的L-色氨酸高产菌HX22-118(ΔPhe^--ΔTyr^--5FT^r-4FP^r-SG^r);通过连续传代10次发酵,色氨酸产酸最高达到28.4 g/L,平均27.1g/L,较出发菌株HX22产酸水平提高81.8%。结论选育出的高产菌株具有多重代谢途径突变(ΔPhe^--ΔTyr^--5FT^r-4FP^r-SG^r),突变体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具有后续工业化生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色 营养缺陷 选育 交叉反馈抑制
下载PDF
双重营养缺陷型(Met^-,Ile^-)黄色短杆菌突变株SFL8-3的选育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建军 赵祥颖 +4 位作者 李丕武 田延军 张家祥 刘丽萍 韩延雷 《山东食品发酵》 2004年第3期3-8,共6页
以一株黄色短杆菌SFL-8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盐酸羟胺和硫酸二乙酯等多次诱变处理,单菌落分离、摇瓶初筛和摇瓶复筛,获得了一株蛋氨酸和异亮氨酸双重缺陷型突变株SFL8-3(Met-,Ile-),摇瓶发酵L-亮氨酸产量达18.98g/L。
关键词 黄色短杆 L-亮 突变 羟胺 摇瓶发酵 诱变处理 异亮 选育 营养缺陷 二乙酯
下载PDF
利用具有低丝氨酸脱水酶活性的嗜甘氨酸棒杆状菌突变株提高 L-丝氨酸产量
5
作者 Koji Kwbota 余敦寿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1986年第4期39-44,共6页
以甘氨酸为前体,利用嗜甘氨酸棒状杆菌发酵法生产 L-丝氨酸中,由于减少了 L-丝氨酸被酶降解,从而提高了 L-丝氨酸产量。细胞内具有降解 L-丝氨酸能力的 L-丝氨酸脱水酶(SD)活性在不能利用 L-丝氨酸作氮源或作为生长需要的氨基酸的突变... 以甘氨酸为前体,利用嗜甘氨酸棒状杆菌发酵法生产 L-丝氨酸中,由于减少了 L-丝氨酸被酶降解,从而提高了 L-丝氨酸产量。细胞内具有降解 L-丝氨酸能力的 L-丝氨酸脱水酶(SD)活性在不能利用 L-丝氨酸作氮源或作为生长需要的氨基酸的突变株里降低。通过遗传育种技术由 AJ-3170(ATCC21341)获得两株营养缺陷型:L-亮氨酸和 L-异亮氨酸缺陷型突变株(AJ-3414)和 L-毫氨酸和蛋氨酸缺陷型突变株(AJ-3413),前者完全缺失 SD 活性,后者 SD 活性仅为亲株的32%。这两株突变株由30mg/ml 甘氨酸作前体的培养基中分别可以累积13.8和13.9mg/ml L-丝氨酸,其生产收率也由亲株的15.3%提高到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水酶 L-丝 突变 缺陷 杆状 棒状杆 毗哆醛 活性影响 诱变方法
下载PDF
L—缬氨酸生物合成的研究——Ⅰ.钝齿棒状杆菌 AS1.1001发酵产生 L—缬氨酸的条件 被引量:1
6
作者 唐任天 郭永复 陈琦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1986年第1期11-16,共6页
从钝齿棒状杆茵A S1.542诱变获得L—缬氨酸产生茵A S1.1001(AHVr,ILeu^-)。摸索了各种糖类、核酸碱基、维生素、L—异白氨酸、α—酮丁酸及有机营养物等对缬氨酸积累的影响,在适宜条件下,缬氨酸积累可达3.6%。
关键词 钝齿棒状杆 AS1.1001 生物合成 诱变 异白 缺陷 酮丁 碱基 产生 钝齿棒杆
下载PDF
L-赖氨酸的发酵生产 被引量:2
7
作者 喻致详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1985年第2期28-37,共10页
赖氨酸是一种有机酸,又名2.6一二氨基巳酸,因其带有氨基,故属于氨基酸类。赖氨酸有L-型和D-型两种构型,微生物产生的为L-型。L-赖氨酸(以下略称赖氨酸)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必需氨基酸。
关键词 基庚二 缺陷 乳糖发酵短杆 微生物 突变 生物合成 嗜醋棒杆 L-赖 糖质原料 蛋白质营养
下载PDF
发酵法生产 L—酪氨酸 被引量:2
8
作者 周亚璋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1986年第1期54-57,共4页
1、发明的名称:发酵法制备L—酪氨酸2、专利申请范围:采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属的L—苯丙氨酸缺陷型,以及对L—苯丙氨酸类似物及磺酰胺有抗性的突变株制造酪氨酸的方法,该突变株在培养基中可以生成和积累L—酪氨酸。3、本发明的详细说明:本... 1、发明的名称:发酵法制备L—酪氨酸2、专利申请范围:采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属的L—苯丙氨酸缺陷型,以及对L—苯丙氨酸类似物及磺酰胺有抗性的突变株制造酪氨酸的方法,该突变株在培养基中可以生成和积累L—酪氨酸。3、本发明的详细说明:本发明是关于发酵法制备L—酪氨酸。用发酵法生产L—酪氨酸已知的有谷氨酸微球菌的L—苯丙氨酸缺陷型的制造方法、短杆菌属等的对一氟苯丙氨酸抗性株或棒状杆菌属的L—酪氮酸及L—苯丙氨酸的类似物的抗性菌株的制造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类似物 棒状杆 微球 氟苯丙 发酵法制备 棒状杆 缺陷 抗性 短杆 磺酰胺
下载PDF
氨基酸发酵生产的新进展
9
作者 张震元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1984年第3期72-77,共6页
前言氨基酸的市场规模1979年推测约3700亿日元。氨基酸产量1969年25万吨,1979年42万吨,10年中增加约1.7倍,平均增长率5—10%(表1)。其中L-谷氨酸增长减慢,由占整个产量的84%下降至55%,而饲料添加用、医药用氨基酸却在增加。这表明各... 前言氨基酸的市场规模1979年推测约3700亿日元。氨基酸产量1969年25万吨,1979年42万吨,10年中增加约1.7倍,平均增长率5—10%(表1)。其中L-谷氨酸增长减慢,由占整个产量的84%下降至55%,而饲料添加用、医药用氨基酸却在增加。这表明各种氨基酸的生产都有可能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技术 产生 基因图 转化 操纵子 营养缺陷 SERRATIA 缺陷
下载PDF
酶促生物转化丙酮酸生产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穆晓清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41,共4页
建立了一种利用琥珀酰亚胺代谢从延胡索酸生产丙酮酸的新工艺。经诱变得到恶臭假单胞菌 (Pseudomonasputida 15 16 0 )的缬氨酸或 (与 )亮氨酸营养缺陷型变异株M 2 9,该菌株在最优条件下作用 72h将 1mol L延胡索酸转化成为 82 1mmol
关键词 延胡索 丙酮 促生 生物转化 代谢 变异 生产 营养缺陷
下载PDF
炭疽芽孢杆菌A16R株lysA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
11
作者 高飞 王东澍 +4 位作者 冯尔玲 朱力 王恒樑 廖祥儒 刘先凯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7-101,113,共6页
目的构建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A16R株lysA基因缺失突变株,为后续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炭疽杆菌活疫苗A16R株lysA基因为目的缺失基因,利用软件设计上下游同源臂以及抗性基因的引物,用同源重组酶将3个片段连... 目的构建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A16R株lysA基因缺失突变株,为后续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炭疽杆菌活疫苗A16R株lysA基因为目的缺失基因,利用软件设计上下游同源臂以及抗性基因的引物,用同源重组酶将3个片段连入质粒中,构建重组质粒,并将重组质粒导入炭疽杆菌A16R感受态细胞中,筛选炭疽杆菌A16R株lysA基因缺失突变株,对其进行验证。最后绘制缺失突变株和野生株生长曲线并进行生理生化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经同源重组后获得lysA基因缺失突变株。鉴定表明目的基因已经丢失。结论成功获得炭疽杆菌A16R株lysA基因缺失突变株,为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炭疽杆菌重要基因功能的研究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芽孢杆A16R 同源重组 营养缺陷
原文传递
弗氏志贺菌ΔlysA突变株的构建及SILAC技术的应用尝试
12
作者 李月玥 刘先凯 +3 位作者 冯尔玲 王恒樑 陈福生 朱力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5-350,共6页
目的构建弗氏2a志贺菌301株赖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为将细胞培养条件下稳定同位素标记(SILAC)技术应用于志贺菌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λ-Red重组系统对弗氏2a志贺菌301株lysA基因进行缺失,对野生株和突变株进行基本的表型... 目的构建弗氏2a志贺菌301株赖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为将细胞培养条件下稳定同位素标记(SILAC)技术应用于志贺菌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λ-Red重组系统对弗氏2a志贺菌301株lysA基因进行缺失,对野生株和突变株进行基本的表型测评和毒力评价,并利用双向电泳技术比较二者在全菌蛋白表达谱上的差异,最后将突变株分别在含有12C6-赖氨酸和13C6-赖氨酸的培养基中培养,根据双向电泳胶图取对应蛋白点进行胶内酶切及MALDI-TOF/TOF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301 lysA基因缺失突变株,蛋白鉴定结果显示所取对应蛋白点为同一蛋白,在质谱图上轻重同位素峰位移为6 amu。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赖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适合进行SILAC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 弗氏 营养缺陷突变 基因缺失 λ-Red重组系统 双向电泳 SILAC
原文传递
信息
13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50-450,共1页
柞蚕溶菌酶的基因序列及其表达产物的制备方法,氨基酸改性壳聚糖亲核NO供体及其合成方法。
关键词 营养缺陷突变 信息 黄色短杆 L-亮 制备方法 表达产物 基因序列 NO供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