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1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乳杆菌发酵复方中药对阿魏酸和甘草次酸溶出率的影响
1
作者 侯楠楠 谢全喜 +2 位作者 王倩 王梅 谷巍 《广东饲料》 2024年第3期43-46,共4页
建立HPLC法检测中药阿魏酸、甘草次酸含量,比较固体发酵对中药阿魏酸、甘草次酸溶出率的影响。阿魏酸检测色谱条件:色谱柱InertSustain AQ-C18(5μm,4.6 mm×250 mm),柱温箱25℃,进样量10μL,流速1.0 mL/min,流动相乙腈醋酸水溶液,... 建立HPLC法检测中药阿魏酸、甘草次酸含量,比较固体发酵对中药阿魏酸、甘草次酸溶出率的影响。阿魏酸检测色谱条件:色谱柱InertSustain AQ-C18(5μm,4.6 mm×250 mm),柱温箱25℃,进样量10μL,流速1.0 mL/min,流动相乙腈醋酸水溶液,检测波长310 nm。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02~0.1 m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甘草次酸检测色谱条件:色谱柱InertSustain AQ-C18(5μm,4.6 mm×250 mm),柱温箱30℃,进样量:10μL,流速:1.0 mL/min。流动相磷酸乙腈甲醇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05~1.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经检测:发酵中药阿魏酸、甘草次酸溶出率分别为40.50 mg/kg、517.9 mg/kg,发酵前中药阿魏酸、甘草次酸溶出率分别为34.12 mg/kg、387.8 mg/kg,发酵复方中药较未发酵组阿魏酸、甘草次酸溶出率分别增加18.70%、33.55%,复方中药发酵后可显著提高阿魏酸、甘草次酸溶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复方中药 阿魏 甘草次酸
下载PDF
11-脱氧甘草次酸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彩兰 韩永生 +2 位作者 刘文彬 张新迎 王艳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89-192,共4页
本文报道了具有潜在药理活性和应用前景的11-脱氧甘草次酸酯、11-脱氧甘草次酸盐的合成方法。
关键词 甘草次酸 甘草 甘草次酸 甘草次酸
下载PDF
乌头碱配伍甘草次酸前后对衰竭心肌细胞影响的比较研究
3
作者 李雨晴 何苗 +4 位作者 肖阳 任卫琼 徐菲 傅音睿 王志琪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001-1008,共8页
目的比较乌头碱配伍甘草次酸前后对衰竭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将H9c2细胞随机分为9组,即空白组,模型组,甘草次酸组,30、120、480μmol·L^(-1)乌头碱组,30μmol·L^(-1)联用组(30μmol·L^(-1)乌头碱+30μmol·L^(-1)甘... 目的比较乌头碱配伍甘草次酸前后对衰竭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将H9c2细胞随机分为9组,即空白组,模型组,甘草次酸组,30、120、480μmol·L^(-1)乌头碱组,30μmol·L^(-1)联用组(30μmol·L^(-1)乌头碱+30μmol·L^(-1)甘草次酸)、120μmol·L^(-1)联用组(120μmol·L^(-1)乌头碱+30μmol·L^(-1)甘草次酸)、480μmol·L^(-1)联用组(480μmol·L^(-1)乌头碱+30μmol·L^(-1)甘草次酸)。除空白组外,各组均以阿霉素法构建衰竭H9c2心肌细胞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DMEM,其余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24 h。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线粒体微观结构,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ELISA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Na+-K+-ATP酶、Ca^(2+)-ATP酶、Ca^(2+)-Mg^(2+)-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ATP,荧光探针法测定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膜电位、胞内及线粒体内Ca^(2+)浓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AMPK通路和CaMKⅡ通路蛋白。结果与模型组比较,120、480μmol·L^(-1)乌头碱降低细胞存活率,升高MDA含量(P<0.01);480μmol·L^(-1)乌头碱破坏线粒体结构;30、120、480μmol·L^(-1)乌头碱升高ROS含量,降低SOD、CAT、GSH酶活性,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和ATP生成,升高胞内及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降低Na+-K+-ATP酶、Ca^(2+)-ATP酶、Ca^(2+)-Mg^(2+)-ATP酶活性(P<0.05或P<0.01);480μmol·L^(-1)乌头碱抑制AMPK磷酸化,降低SERCA2a和PGC-1α蛋白表达,促进RyR2蛋白表达(P<0.05或P<0.01)。与单用乌头碱比较,配伍甘草次酸改善其线粒体结构损伤,降低ROS含量,升高SOD、CAT、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降低胞内及线粒体内的钙离子浓度(P<0.05或P<0.01);30、120μmol·L^(-1)联用组升高线粒体膜电位(P<0.05或P<0.01);120、480μmol·L^(-1)联用组降低MDA含量,提高GSH、Ca^(2+)-ATP酶活性,升高ATP含量(P<0.05或P<0.01);480μmol·L^(-1)联用组可抑制CaMKⅡ磷酸化,升高PGC-1α蛋白表达(P<0.05或P<0.01)。结论甘草次酸可拮抗乌头碱对衰竭心肌细胞的线粒体毒性,作用环节可能与缓解氧化应激和钙超载,增加线粒体产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碱 甘草次酸 衰竭心肌细胞 线粒体 钙超载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甘草次酸调控铁死亡缓解舒尼替尼肝损伤的机制研究
4
作者 曹蓉 刘灵 +4 位作者 郭林 夏爽 罗欢 颜苗 江志超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8期1993-1998,共6页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GA)对舒尼替尼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首先提取美国FDA药物不良反应数据库(FAERS)中使用舒尼替尼与其他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和胃肠道间质瘤的药物的肝脏不良事件(AEs)数据,采用贝叶斯法计算药物与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GA)对舒尼替尼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首先提取美国FDA药物不良反应数据库(FAERS)中使用舒尼替尼与其他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和胃肠道间质瘤的药物的肝脏不良事件(AEs)数据,采用贝叶斯法计算药物与不良反应的信号关联强度,对比舒尼替尼与其他抗肿瘤药物的肝毒性风险。其次在动物水平上,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舒尼替尼组(120 mg·kg^(-1))、舒尼替尼+GA低剂量组(10 mg·kg^(-1))、舒尼替尼+GA高剂量组(20 mg·kg^(-1)),每组5只,各组小鼠每日灌胃给药,连续2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试剂盒测定肝组织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MDA)及铁(Fe)含量;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血红素氧合酶(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FAERS数据库信号挖掘分析发现舒尼替尼相比于其他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和胃肠道间质瘤的药物,与肝脏AEs存在的信号关联性更为显著,尤其与黄疸、高胆红血素症、AST升高、肝衰竭紧密相关。在动物实验结果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舒尼替尼组血清ALT、AST水平显著升高;HE染色结果显示明显的肝细胞肝索排列紊乱、空泡样变及炎性细胞浸润;LPO、MDA和Fe含量明显升高;Nrf2、SLC7A11、HO-1、GPX4蛋白均表达降低。与GA联合后,ALT、AST水平明显降低;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得到一定的恢复;LPO、MDA和Fe水平降低;Nrf2、SLC7A11、HO-1及GPX4蛋白表达增加。结论GA可有效缓解舒尼替尼所致的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肝损伤 舒尼替尼 铁死亡
下载PDF
甘草酸/甘草次酸抗肝癌作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仲雁 郭雪丽 +3 位作者 吴立娜 李鑫 贾欣陶 郭盼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558-564,共7页
肝癌属难治性恶性肿瘤,是全球第二大癌症死因。化疗是抗癌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目前大多数的抗癌药物是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疏水性分子,普遍缺乏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伴随生物利用率低、毒副作用严重和体内细胞膜以及其他天然生理屏... 肝癌属难治性恶性肿瘤,是全球第二大癌症死因。化疗是抗癌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目前大多数的抗癌药物是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疏水性分子,普遍缺乏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伴随生物利用率低、毒副作用严重和体内细胞膜以及其他天然生理屏障作用等问题,极大限制了治疗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甘草酸是从中药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中提取出的活性成分,也是具备双亲性结构的天然表面活性剂,甘草次酸是它主要水解物。研究表明,甘草酸/甘草次酸能够特异性靶向肝脏,并具有多重抗肿瘤活性。目前甘草酸/甘草次酸已应用于“壳-核”型载药胶束、脂质体、纳米颗粒等多种抗肿瘤纳米载药体系。以甘草酸/甘草次酸修饰的药物递送系统能够实现肝靶向治疗,提高抗肝癌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对人体毒副作用的同时还能发挥自身的协同抗肿瘤效果,最终实现增强抗癌药物体系抗肝癌疗效的目的。文章综述了甘草酸/甘草次酸在抗肝癌载药系统的应用,并详细分析了它们自身的抗肝癌药理作用,以期为肝靶向抗癌药物体系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甘草次酸 靶向载体 肝癌 抗肿瘤机制。
下载PDF
18β-甘草次酸通过PGK1糖酵解途径抑制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韩维维 王博 +2 位作者 钟晴 张蓉 徐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8-484,共7页
基于磷酸甘油酸激酶1(phosphoglycerate kinase 1,PGK1)介导糖酵解途径研究18β-甘草次酸(18β-glycyrrhetinic acid,GA)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采用oxLDL(10... 基于磷酸甘油酸激酶1(phosphoglycerate kinase 1,PGK1)介导糖酵解途径研究18β-甘草次酸(18β-glycyrrhetinic acid,GA)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采用oxLDL(100 mg/L)损伤建立体外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并给予不同浓度的GA(10、20和40μmol/L)及PGK1激动剂进行干预,Western blot法检测糖酵解关键酶PGK1、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己糖激酶(hexokinase 2,HK2)和丙酮酸激酶M2(pyruvate kinase M2,PKM2)表达水平以及凋亡相关Bax、Bcl2、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比色法检测细胞内乳酸和葡萄糖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oxLDL组内皮细胞葡萄糖消耗减少、乳酸分泌量增加,PGK1、GLUT1、HK2、PKM2、Bax、cleaved Caspase-3及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oxLDL组相比,GA治疗组(10、20和40μmol/L)内皮细胞葡萄糖消耗增加、乳酸分泌量减少,PGK1、GLUT1、HK2、PKM2、Bax、Caspase-3及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加入PGK1激动剂后可以逆转GA对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以上结果表明,GA通过抑制PGK1介导的糖酵解途径进而抑制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Β-甘草次酸 PGK1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 BAX BCL2
下载PDF
马铃薯三糖甘草次酸衍生物通过抑制SARS-CoV-2进入靶细胞作为潜在的小分子新冠病毒融合抑制剂
7
作者 万欣 洪崇竣 +2 位作者 王进绅 宋高鹏 刘叔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4-483,共10页
目的 研究马铃薯三糖甘草次酸衍生物能否通过抑制SARS-CoV-2进入靶细胞,作为潜在的小分子新冠病毒融合抑制剂。方法 以天然SARS-CoV-2进入抑制剂甘草酸为先导化合物,利用活性亚结构的拼合原理等设计并合成了系列马铃薯三糖甘草次酸衍生... 目的 研究马铃薯三糖甘草次酸衍生物能否通过抑制SARS-CoV-2进入靶细胞,作为潜在的小分子新冠病毒融合抑制剂。方法 以天然SARS-CoV-2进入抑制剂甘草酸为先导化合物,利用活性亚结构的拼合原理等设计并合成了系列马铃薯三糖甘草次酸衍生物。利用SARS-CoV-2假病毒体外细胞感染模型,检测该系列甘草次酸衍生物的体外抗SARS-CoV-2活性;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及假病毒模型寻找先导化合物1b的抗病毒作用靶点;利用SARS-CoV-2 S蛋白介导的细胞-细胞融合体系,检测先导化合物1b是否作用于SARS-CoV-2病毒入侵宿主的膜融合过程;基于分子对接与定点突变技术,确定先导化合物1b与S蛋白的作用模式等。结果 先导化合物1b对SARS-CoV-2奥密克戎假病毒有显著抑制作用,EC50值为3.28μmol/L(P<0.05),对其它SARS-CoV-2变异株假病毒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细胞-细胞膜融合实验显示1b能够抑制合胞体的形成。分子对接预测先导化合物1b可与S1与S2亚基交界处的空腔中的Glu309、Ser305、Arg765、Lys964等多个保守氨基酸残基产生氢键作用,亲和力为-8.6 kcal/mol。化合物1b在10、5、2.5、1.25μmol/L时对Arg765、Lys964、Glu309和Leu303突变后的假病毒的抑制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 马铃薯三糖甘草次酸衍生物能够靶向作用于S蛋白,特异性干扰病毒-细胞膜融合阶段,继而发挥抗SARS-CoV-2感染的作用,是一类结构新颖的小分子SARS-CoV-2融合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小分子新冠病毒融合抑制剂 刺突蛋白 甘草次酸衍生物
下载PDF
甘草次酸通过抑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促进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M2极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盟盟 尹涛 +1 位作者 王睿健 张文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0-454,共5页
目的探究甘草次酸(GA)通过抑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促进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M2极化。方法将小鼠BV2小胶质细胞分为阴性对照(NC)组、LPS组(100μg/ml LPS)、GA组(100μg/ml LPS+10μmol/L GA)、GA+抑制剂组(... 目的探究甘草次酸(GA)通过抑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促进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M2极化。方法将小鼠BV2小胶质细胞分为阴性对照(NC)组、LPS组(100μg/ml LPS)、GA组(100μg/ml LPS+10μmol/L GA)、GA+抑制剂组(100μg/ml LPS+10μmol/L GA+10μmol/ml p38 MAPK通路抑制剂)、抑制剂组(100μg/ml LPS+10μmol/ml p38 MAPK通路抑制剂)和GA+激活剂组(100μg/ml LPS+10μmol/L GA+300 ng/ml p38 MAPK通路激活剂)。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测定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炎性因子水平,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 blot检测精氨酸酶1(Arg-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p38 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LPS组比较,GA组和抑制剂组细胞足突增多、胞体变大、细胞间隔缩小,白细胞介素(IL)1β、IL-6、iNOS、P53蛋白、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表达显著降低(22.53±0.53、24.13±1.00 vs 29.56±1.46,10.37±0.59、10.16±0.21 vs 15.13±1.00,0.39±0.01、0.38±0.01 vs 1.12±0.01,0.34±0.01、0.31±0.01 vs 0.89±0.01,0.40±0.01、0.40±0.02 vs 0.88±0.01,P<0.05),IL-10、Arg-1表达显著升高(177.33±7.57、187.21±6.87 vs 64.67±11.50,0.41±0.01、0.44±0.03 vs 0.10±0.01,P<0.05)。与GA组比较,GA+抑制剂组细胞足突增多、胞体变大,IL-1β、IL-6、iNOS、P53蛋白、p-p38 MAPK表达显著降低,IL-10、Arg-1表达显著升高(P<0.05);GA+激活剂组细胞足突减少、胞体变小,IL-1β、IL-6、iNOS、P53蛋白、p-p38 MAPK表达显著升高,IL-10、Arg-1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GA可通过阻断p38 MAPK信号通路促进LPS诱导的小鼠BV2小胶质细胞M2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脂多糖类 小神经胶质细胞
下载PDF
甘草次酸对大肠癌HT-29细胞化疗增敏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高野 李凤岩 +2 位作者 闫睿 白剑 苗兰英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8期11-14,共4页
目的:研究甘草次酸增强奥沙利铂对大肠癌HT-29细胞化疗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肠癌HT-29细胞分为对照组、甘草次酸组(甘草次酸浓度为100μmol/L)、联合组(100μmol/L甘草次酸+25 mg/L奥沙利铂)和阳性对照组(奥沙利铂25 mg/L)。采... 目的:研究甘草次酸增强奥沙利铂对大肠癌HT-29细胞化疗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肠癌HT-29细胞分为对照组、甘草次酸组(甘草次酸浓度为100μmol/L)、联合组(100μmol/L甘草次酸+25 mg/L奥沙利铂)和阳性对照组(奥沙利铂25 mg/L)。采用四氮唑蓝法检测各组HT-29细胞增殖率;通过Annexin V/PI双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HT-29细胞凋亡比例;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HT-29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 2,Bcl-2)、激活型胱天蛋白酶3(caspase-3,CASP-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和阳性对照组HT-29细胞增殖率降低(P<0.05),联合组和阳性对照组凋亡细胞比例均升高(P<0.05);甘草次酸组、联合组和阳性对照组NF-κB、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而激活型CASP-3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甘草次酸可能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增强奥沙利铂对大肠癌HT-29细胞的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HT-29细胞 核转录因子ΚB 凋亡 甘草次酸
下载PDF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防治作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刘翼骁 韩欣园 +2 位作者 肖依彤 于昕卓 叶田园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23-932,共10页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甘草次酸是中药甘草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抑制神经炎症、保护神经元等作用,对于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甘草次酸是中药甘草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抑制神经炎症、保护神经元等作用,对于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日益增多。本研究综述了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多发性硬化和小脑萎缩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并对其未来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进行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衍生物 作用机制 神经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18β-甘草次酸通过调控PIM1对宫颈癌细胞及裸鼠移植瘤自噬与凋亡的影响
11
作者 王越 张敏 谢明水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17-525,共9页
[目的]探究18β-甘草次酸(18β-GA)通过调控莫洛尼小鼠白血病病毒前病毒插入位点1(PIM1)对宫颈癌细胞及裸鼠移植瘤自噬与凋亡的影响。[方法]以浓度梯度(50、100、150μmol/L)18β-GA作用于宫颈癌Hela细胞,明场与免疫荧光染色观测细胞形... [目的]探究18β-甘草次酸(18β-GA)通过调控莫洛尼小鼠白血病病毒前病毒插入位点1(PIM1)对宫颈癌细胞及裸鼠移植瘤自噬与凋亡的影响。[方法]以浓度梯度(50、100、150μmol/L)18β-GA作用于宫颈癌Hela细胞,明场与免疫荧光染色观测细胞形态变化,AutoDock Vina软件对18β-GA与PIM1进行分子对接。用100μmol/L 18β-GA处理敲低及过表达PIM1的Hela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增殖抑制率,蛋白印迹检测蛋白表达变化。以Hela细胞构建裸鼠宫颈癌移植瘤模型,成瘤后随机分为18β-GA实验组与对照组,每日分别灌胃100 mg/kg18β-GA与等量生理盐水溶液。14 d后取移植瘤切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对比两组移植瘤组织形态,免疫荧光染色与蛋白印迹检测对比移植瘤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18β-GA作用浓度的增加,PIM1、B细胞淋巴瘤-2(BCL-2)表达降低,自噬蛋白Beclin-1表达升高,细胞增殖抑制率增高(P<0.05)。敲低PIM1与敲低PIM1后加18β-GA处理组比较细胞增殖抑制率、PIM1、Beclin-1与BCL-2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而过表达PIM1与过表达PIM1后加18β-GA处理组比较上述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18β-GA可以与PIM1稳定结合于PHE-100,结合能为-7.3 kcal/mol。18β-GA可抑制裸鼠移植瘤组织中PIM1与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降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进而抑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增加Beclin-1表达(P<0.05)。[结论] 18β-GA通过抑制PIM1进而下调BCL-2促进Beclin-1表达,促进宫颈癌细胞自噬与凋亡,减少裸鼠移植瘤STAT3磷酸化,降低PCNA、IL-6表达,进而发挥对Hela宫颈癌小鼠的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Β-甘草次酸 宫颈癌 PIM1 分子对接
下载PDF
肝细胞靶向甘草次酸表面修饰脂质体的制备 被引量:37
12
作者 毛声俊 侯世祥 +2 位作者 金辉 张良珂 蒋彬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8-331,共4页
目的 :研制靶向于肝细胞的甘草次酸表面修饰脂质体。方法 :化学合成 3 琥珀酸 30 硬脂醇甘草次酸酯 (Suc GAOSt)作为导向分子 ,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甘草次酸表面修饰脂质体 (LP SM GA)。结果 :Suc GAOSt确能掺入脂质膜中 ,掺入比例最高... 目的 :研制靶向于肝细胞的甘草次酸表面修饰脂质体。方法 :化学合成 3 琥珀酸 30 硬脂醇甘草次酸酯 (Suc GAOSt)作为导向分子 ,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甘草次酸表面修饰脂质体 (LP SM GA)。结果 :Suc GAOSt确能掺入脂质膜中 ,掺入比例最高可达总脂质的 9%。结论 :LP SM GA制备成功 ,可作为肝细胞主动靶向给药的潜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表面修饰脂质体 肝细胞 3-琥珀-30-硬脂醇甘草次酸 乙醇注入法
下载PDF
18β-甘草次酸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13
作者 盖倩 梁悦 +6 位作者 王欣瑶 苏英 王慧慧 魏云昭 文佩 张娟娟 姜现瑞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271-1275,共5页
目的:探讨18β-甘草次酸(18β-Gly)对失血性休克(HS)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实验用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SHAM)组、模型(HS)组、18β-Gly低剂量组、18β-Gly中剂量组、18β-Gly高剂量组,通过18β-Gly预处理,采用股... 目的:探讨18β-甘草次酸(18β-Gly)对失血性休克(HS)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实验用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SHAM)组、模型(HS)组、18β-Gly低剂量组、18β-Gly中剂量组、18β-Gly高剂量组,通过18β-Gly预处理,采用股动脉放血制作HS大鼠模型,检测大鼠HS后肾体比、肾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尿素氮(BUN)及血肌酐(CRE)的表达情况。结果:与HS组比较,18β-Gly中剂量组和18β-Gly高剂量组HS 2 h肾体比及CRE水平降低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8β-Gly中剂量组BUN降低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与HS组比较,18β-Gly中剂量组和18β-Gly高剂量组病理损伤减轻较明显。结论:18β-Gly能有效降低HS大鼠肾/体比、BUN和CRE的水平,减轻HS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起到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Β-甘草次酸 失血性休克 肾损伤 血肌酐 尿素氮
下载PDF
精氨酸甘草次酸的制备及核磁共振谱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许卉 刘生生 +2 位作者 姜永涛 刘珂 王峥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7-690,共4页
以18β-甘草次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甘草次酸盐类衍生物——精氨酸甘草次酸,利用1HNMR、13CNMR、DEPT、1H-1HCOSY、HMQC、HMBC等1D和2DNMR技术对其碳和氢质子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并通过与两种原料化合物核磁共振谱数据的对比,揭示了该... 以18β-甘草次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甘草次酸盐类衍生物——精氨酸甘草次酸,利用1HNMR、13CNMR、DEPT、1H-1HCOSY、HMQC、HMBC等1D和2DNMR技术对其碳和氢质子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并通过与两种原料化合物核磁共振谱数据的对比,揭示了该成盐反应的作用机制和产物的结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甘草次酸 甘草次酸 精氨 核磁共振谱 碳氢信号全归属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甘草次酸甲酯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文丛 罗云清 +1 位作者 郑友兰 张崇禧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4-156,共3页
以甘草酸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了甘草次酸甲酯,并通过红外光谱和1H核磁共振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确定了其化学结构.该合成方法具有简便、快速、收率高等优点.
关键词 甘草 甘草次酸 甘草次酸甲酯 水热法 化学位移 核磁共振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刺囊毛霉微生物转化甘草次酸的主产物含量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晶 辛秀兰 +2 位作者 袁其朋 吴志明 李晓燕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64-1667,共4页
采用刺囊毛霉AS3.3450对甘草次酸进行微生物转化,生成的主产物经分析鉴定是7β-羟基甘草次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以C18-ODS为色谱柱,甲醇-0.03%三氟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测得在160r/min、27°C的转... 采用刺囊毛霉AS3.3450对甘草次酸进行微生物转化,生成的主产物经分析鉴定是7β-羟基甘草次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以C18-ODS为色谱柱,甲醇-0.03%三氟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测得在160r/min、27°C的转化条件下,底物加量为130mg/L,转化时间为9d时,主产物得率最高为712mg/g甘草次酸,且在选定色谱条件下7β-羟基甘草次酸的线性范围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平均标准偏差(RSD)为2.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微生物转化 甘草次酸 7β-羟基甘草次酸
下载PDF
甘草次酸、11-脱氧甘草次酸钠盐的制备及抗炎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罗晔 朱茉莉 +1 位作者 孙晓飞 梁中琴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08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11-脱氧甘草次酸的钠盐,并研究甘草次酸钠、11-脱氧甘草次酸钠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在无水乙醇条件下,与氢氧化钠反应分别得到相应的钠盐。并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纸片致小鼠慢性肉芽肿及气囊性滑膜炎...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11-脱氧甘草次酸的钠盐,并研究甘草次酸钠、11-脱氧甘草次酸钠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在无水乙醇条件下,与氢氧化钠反应分别得到相应的钠盐。并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纸片致小鼠慢性肉芽肿及气囊性滑膜炎3个模型观察甘草次酸钠、11-脱氧甘草次酸钠的抗炎作用,并测定小鼠血清和炎症液中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所得钠盐通过熔点、红外、紫外等表征其结构。10、20、40 mg/kg的11-脱氧甘草次酸钠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片肿胀,也可显著抑制滤纸片所致小鼠慢性肉芽肿,可使血清中PGE2含量减少。10、40 mg/kg的11-脱氧甘草次酸钠能使炎症液中的PGE2含量减少。在血清和炎症液中,10 mg/kg的11-脱氧甘草次酸钠可使NOS活性和NO的含量显著下降。结论甘草次酸、11-脱氧甘草次酸的钠盐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这类化合物的水溶性、吸收性,改善了相应的药理作用。其中11-脱氧甘草次酸钠有较好的抗炎活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GE2和NO合成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11-脱氧甘草次酸 一氧化氮 前列腺素E2
下载PDF
甘草次酸类化合物的制备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木合布力·阿布力孜 郑大成 +5 位作者 热娜·卡斯木 郭霞 董长治 马红艳 阿布力孜·阿布杜拉 毛新民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25-133,共9页
目的制备18α-和18β-甘草次酸类复合物,并对体外抗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18β-甘草次酸(Ⅰ)为起点,进行构型转化得到其光学异构体18α-甘草次酸(Ⅱ),再经C30-位羧基的甲酯化分别得到18β-甘草次酸甲酯(Ⅲ)和18-α-甘草次酸甲酯... 目的制备18α-和18β-甘草次酸类复合物,并对体外抗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18β-甘草次酸(Ⅰ)为起点,进行构型转化得到其光学异构体18α-甘草次酸(Ⅱ),再经C30-位羧基的甲酯化分别得到18β-甘草次酸甲酯(Ⅲ)和18-α-甘草次酸甲酯(Ⅳ),并与环磷酰胺的抗癌活性体内代谢产物——二氯磷酰氮芥偶联而得2个抗癌复合物18β-甘甲磷氮芥(Ⅴ)和18α-甘甲磷氮芥(Ⅵ);用四大光谱法(NMR、MS、IR、UV)对各化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鉴定分析;利用人类肝癌细胞株BEL-7402为体外实验模型,用MTT法观察各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抗肿瘤药物顺铂作为阳性对照物。结果对化合物的合成工艺进行优化;18α-甘草次酸的构象转化得率为45%;目标化合物18β-甘甲磷氮芥(Ⅴ)和18α-甘甲磷氮芥(Ⅵ)的产率分别为35%和25%。所制备的甘草次酸衍生物中,化合物Ⅱ和Ⅵ对BEL-7402肿瘤细胞的增殖显示明显强的抑制活性,浓度在5~500μg/mL范围内,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2.6%~86%及1.3%~50.1%;在相同条件下,对照物顺铂的抑制率为20.0%~73.41%。结论目标化合物的制备中磷酰酯化反应的条件控制(无水、物料比1∶1.25,温度65℃和反应时间3~4h)是合成关键;化合物Ⅱ和Ⅵ在中高浓度时,与顺铂具有较类似的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甘草次酸类化合物的构型转化及与抗癌基团偶联可能提高其抗癌潜力。 &nbsp〈/t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Β-甘草次酸 构象转化 18α和18β-甘草次酸甲磷酰氮芥酯 化学合成 人类肝癌细胞株BEL-7402 抗癌活性
下载PDF
相转移催化合成11-脱氧甘草次酸-3-位酯类衍生物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新迎 范学森 +2 位作者 彭宇 王彩兰 渠桂荣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33-535,541,共4页
以甘草次酸为原料 ,经还原制得 1 1 -脱氧甘草次酸 ,然后在聚苯乙烯固载化聚乙二醇 40 0( PS- PEG- 40 0 )的催化下。合成了七种具有潜在药理活性和应用前景的 1 1 -脱氧甘草次酸 - 3-位酯类衍生物。合成方法简单 ,产率较高 。
关键词 相转移催化 聚苯乙烯固载化聚乙二醇400 甘草次酸 合成 11-脱氧甘草次酸-3-位酯类衍生物 中药
下载PDF
11-脱氧甘草次酸的制备 被引量:5
20
作者 谢松梅 崔慧斐 臧恒昌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8-119,共2页
目的制备11-脱氧甘草次酸。方法采用改进的克莱门森反应还原甘草次酸的11位羰基。结果制备了11-脱氧甘草次酸,并通过IR、NMR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结论改进的克莱门森还原法制备11-脱氧甘草次酸收率较高,对环境友好,而且简便。
关键词 甘草次酸 脱氧甘草次酸 克莱门森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