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9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主产区大豆生产效率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有宝 王曼曼 +1 位作者 吕博 于寒松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8,共9页
大豆产业的振兴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全面分析主产区大豆的生产效率,基于提高生产效率角度,提出促进大豆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选取2012—2021年我国10个大豆主产区的面板数据,运用DEA-BCC模型和Malmqu... 大豆产业的振兴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全面分析主产区大豆的生产效率,基于提高生产效率角度,提出促进大豆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选取2012—2021年我国10个大豆主产区的面板数据,运用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测算主产区大豆生产效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比分析主产区大豆生产效率。结果表明:在2013年、2017年和2021年,主产区大豆综合技术效率均值分别为0.950,0.975和0.974,整体水平较高,但均未达到有效状态,仍有一定提升空间;2021年非DEA有效大豆主产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2012—2021年主产区大豆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0.988,处于负增长状态,技术进步是推动主产区大豆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关键因素。综上,提出以下建议:强化大豆产业的科技支撑和资源配置能力,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大豆纯技术效率;合理扩大种植规模,优化种植结构,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大豆规模效率;健全灾害防范体系,降低大豆种植灾害风险损失,提高豆农灾害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生产效率 DEA-BCC MALMQUIST指数
下载PDF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与经济韧性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梁坤丽 刘维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94,共5页
文章基于2008—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EBM、核密度估计、Markov链、分位数回归等方法探究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与经济韧性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停滞不前,农业经济韧性波动上... 文章基于2008—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EBM、核密度估计、Markov链、分位数回归等方法探究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与经济韧性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停滞不前,农业经济韧性波动上升,二者耦合协调度整体不高但呈逐步上升态势;耦合协调度呈现空间非均衡特征,西部与东部地区呈高水平“凸起”,东北与中部地区呈中低水平“塌陷”;耦合协调度内部流动性较强,具有显著的空间效应和异质性;产业结构对耦合协调度呈现“U”型影响,财政支农和环境规制表现为负向影响,市场规模具有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 农业经济韧性 耦合协调度 核密度估计 MARKOV链
下载PDF
我国农业数字化生产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变 被引量:1
3
作者 胡艳英 靳梦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146,共8页
基于2011—2021年中国内地地区30个省市(不含西藏)的面板数据,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部和东北4个地区,采用DEA-BCC模型对不同地区的农业数字化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和比较;在此基础上结合莫兰指数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并进一步结合农... 基于2011—2021年中国内地地区30个省市(不含西藏)的面板数据,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部和东北4个地区,采用DEA-BCC模型对不同地区的农业数字化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和比较;在此基础上结合莫兰指数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并进一步结合农业数字化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探索农业数字化生产效率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我国整体农业数字化生产效率水平较高,但只有少数省市处于“最优状态”,地区之间差异性明显;空间分布上表现为“集聚”与“分异”并存特征;农业数字化全要素生产率在技术进步指数的影响下处于增长趋势,其中东部地区技术进步指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数字化生产效率 区域差异 莫兰指数 MALMQUIST指数 收敛性
下载PDF
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基于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许罕多 李梦云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3-123,共11页
基于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探讨环境规制在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之间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 基于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探讨环境规制在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之间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灌溉设施水平和农业规模化水平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发挥正向效应,收入分配和产业结构会抑制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作用效果具有地区异质性,U型关系在中部地区仍旧成立;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使U型曲线拐点右移且形状变平缓,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性服务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 U型曲线 环境规制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钢 《青海金融》 2024年第5期21-27,共7页
数字经济发展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也为农业绿色转型的持续深化提供了更多保障。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为样本,在理论分析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证检验了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 数字经济发展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也为农业绿色转型的持续深化提供了更多保障。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为样本,在理论分析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证检验了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空间聚集现象;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当地及相邻城市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后者效应较前者更为突出;相较省域内,省域外相邻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生产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两区制
下载PDF
“双碳”政策下中国工业生产效率时空演化研究
6
作者 徐伟 李雪颖 +1 位作者 闫妍 阿菲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94-399,共6页
在考虑碳排放的情况下,静态层面建立DEA模型,动态层面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分析中国内地除西藏自治区外的30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2013—2021年生产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并利用Tobit模型研究影响工业生产效率的相关因子。结果表明:地... 在考虑碳排放的情况下,静态层面建立DEA模型,动态层面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分析中国内地除西藏自治区外的30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2013—2021年生产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并利用Tobit模型研究影响工业生产效率的相关因子。结果表明:地区间工业生产效率差距较大,东部地区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总体生产效率正增长;政府制定的低碳环保政策对工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此,提出科学安排技术研发投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重视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以及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等建议,旨在引领工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MALMQUIST 生产效率 “双碳”政策 时空演化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7
作者 李艳 赵田田 +1 位作者 舒泰一 魏雨欣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9-1842,共14页
提高碳排放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是推动我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本研究利用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包括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 提高碳排放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是推动我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本研究利用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包括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和西藏)的面板数据测度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从产业结构视角出发,研究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促进农村三产融合进而影响碳排放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的作用机制。将农村人力资本和农业科技创新作为调节变量,分析在其调节作用下,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数字经济发展提高了我国碳排放约束下的农业生产效率,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讨论后结论依然显著。2)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通过促进农村三产融合提高碳排放约束下的农业生产效率,其中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农业多功能拓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3)农业科技创新进步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强化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碳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4)在我国农村三产融合非试点区、东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本研究从数字经济视角为提高我国碳排放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和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排放 农业生产效率 农村三产融合 农业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县域视角下皖北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及其空间格局演变
8
作者 乔国通 黎寅慧 +1 位作者 许晨 邹鹏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3-512,共10页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选取皖北地区35个区(县)作为决策评价单元,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测度皖北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真实水平,结合空间自相关模型展示皖北农业生产效率的空间集...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选取皖北地区35个区(县)作为决策评价单元,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测度皖北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真实水平,结合空间自相关模型展示皖北农业生产效率的空间集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序列上看,皖北地区整体的农业生产效率呈现波动轻微下滑趋势,研究前期的农业生产效率水平普遍优于后期,调整后处于技术效率前沿面的区(县)增多。人均GDP成为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有利因素,农林水事务支出和第三产业占比对农业生产效率既有正向作用也有负向作用。从全局空间上看,除2017年,其余年份皖北农业生产效率均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集聚现象。从局部空间上看,皖北农业生产效率的空间集聚效应随时间变化在不断减弱,且空间分布格局以同类集聚分布(“高-高”型或“低-低”型)为主。基于此,研究探讨皖北地区真实的农业生产效率水平及其空间分布特性对后续思考皖北农业生产发展路径具有一定意义,以期为精准改善皖北地区农业生产现状及完善相应的农业发展政策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北地区 农业生产效率 三阶段DEA模型 环境变量 空间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环境友好型政策演进中粮食生产效率及分异特征研究——基于保护性耕作政策的验证
9
作者 穆月英 张精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F0003,共12页
文章基于时变动态阈值面板随机前沿模型,对2002—2021年保护性耕作政策不同演进阶段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估算,并将不同模型的估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究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水平的阶段性特征和时空分布格局。研究发现:基于时变阈值面板... 文章基于时变动态阈值面板随机前沿模型,对2002—2021年保护性耕作政策不同演进阶段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估算,并将不同模型的估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究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水平的阶段性特征和时空分布格局。研究发现:基于时变阈值面板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生产效率的估计更准确;在多种投入要素中,土地和资本对粮食生产的贡献较大,但要素配置结构仍有优化空间;在政策的不同演进阶段,制度改革推动技术效率波动上升,资源禀赋差异是技术效率区域差异化的主要诱因。应不断完善环境友好型政策的引导与支持,健全地方自主实践机制;因地制宜推广环境类技术;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效激发土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友好型政策 粮食生产效率 保护性耕作 时变阈值 阶段性 地域性
下载PDF
黄河流域粮食生产效率测度及时空演化研究
10
作者 程刚 西成 李旭辉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18-225,共8页
本文构建了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效率测度模型,对2012—2022年黄河流域9个省(区)进行粮食生产效率测度和分析,研究如下研究结果。(1)考察期内,黄河流域粮食生产效率总体水平低,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无效,粮食生产效率具... 本文构建了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效率测度模型,对2012—2022年黄河流域9个省(区)进行粮食生产效率测度和分析,研究如下研究结果。(1)考察期内,黄河流域粮食生产效率总体水平低,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无效,粮食生产效率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从空间演化特征来看,黄河流域粮食生产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下游地区、上游地区、中游地区,河南省的粮食生产效率处于领先水平。(3)从时间演化特征来看,黄河流域整体的粮食生产效率大致呈现“V”型变化趋势,下游地区的粮食生产效率波动幅度较大,但是其年均增长率最低;中游地区粮食生产效率较为稳定,年均增长率最大;上游地区粮食生产效率最不稳定,年均增长率处于中等水平。此外,自党的十九大以来,黄河流域各省(区)的粮食生产效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内蒙古的粮食生产效率增长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率SBM模型 粮食生产效率 黄河流域 时空演化
下载PDF
数字金融异质性与实体经济生产效率提升
11
作者 张帅 《运城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9-67,共9页
发展数字金融是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以中国2011—2020年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从新兴数字金融和传统银行数字化转型两个角度比较分析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生产效率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实体经济总生产效率受短暂性... 发展数字金融是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以中国2011—2020年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从新兴数字金融和传统银行数字化转型两个角度比较分析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生产效率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实体经济总生产效率受短暂性生产效率和持续性生产效率的共同影响,且持续性生产效率增长停滞是制约总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新兴数字金融发展有助于促进实体经济持续性生产效率提升,而传统银行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促进实体经济短暂性生产效率提升。机制检验表明:新兴数字金融和传统银行数字化转型对颠覆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的差异化调节效应是二者对实体经济生产效率产生差异化影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实体经济 生产效率 随机前沿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研究
12
作者 苗成林 张傲翔 王欣欣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8-90,共13页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能够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而新型城镇化也会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影响。基于2010—2021年的面板数据,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构建农业生产效率和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运用超效率SBM测算农业生产效率,利用耦...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能够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而新型城镇化也会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影响。基于2010—2021年的面板数据,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构建农业生产效率和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运用超效率SBM测算农业生产效率,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生产效率之间的耦合协调度,采用时空加权回归模型分析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作用关系,以及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河南省大多数地级市农业生产效率波动上升,各市之间的发展差异趋势表现为“⌒”型;耦合协调度逐步提升,研究期末位于接近失调和初级协调之间;根据时空回归模型将农业生产效率发展分为技术、产业、人口驱动三种类型。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对策: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全产业链价值循环;发展县域经济,强化农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效率 新型城镇化 效率SBM 耦合协调度 时空加权回归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测度及空间分布
13
作者 徐辉 王抒君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8-85,共8页
论文根据2003~2022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三阶段DEA模型测度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并对该区域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空间分布作分级分析。研究发现:在去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等因素对效率值的干扰后,人... 论文根据2003~2022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三阶段DEA模型测度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并对该区域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空间分布作分级分析。研究发现:在去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等因素对效率值的干扰后,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均有利于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效率,自然灾害受灾面积的增加会阻碍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绿色生产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呈现出南北低、中间高的空间分布趋势,农业绿色生产纯技术效率值都比较高,空间分布上比较集中。为进一步提升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及优化其空间分布格局,应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投向,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差异化举措提升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缩小区域农业绿色发展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 面板三阶段DEA
下载PDF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鄂西地区农业龙头企业的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宜昌市133家农业龙头企业样本数据的分析
14
作者 张晓燕 肖雨男 +1 位作者 马维艳 都春屏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0-76,共7页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的推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成为国家战略层面和各地区实践层面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鄂西地区宜昌市13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据,运用DEA模型对其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并通过Tobit模型对其生产...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的推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成为国家战略层面和各地区实践层面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鄂西地区宜昌市13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据,运用DEA模型对其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并通过Tobit模型对其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研究表明:土地要素投入与龙头企业生产效率呈现“倒U型”关系、传统劳动力要素投入的“红利”正在下降、资本要素投入对于龙头企业发展早期阶段生产效率影响明显、科技要素投入对农业龙头企业生产效率的贡献作用突出;提出在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重视对龙头农企优质“人力资本”的储备、加强对小微新农企的金融支持和帮扶等建议,以期为鄂西地区农业龙头企业生产效率提升和农业现代化提供实证研究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龙头企业 生产效率 DEA模型 TOBIT模型
下载PDF
数字农业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15
作者 朱小栋 李浪 《决策咨询》 2024年第4期50-56,89,共8页
数字农业的发展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必要之举,也是实现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在采用熵值法和DEA-Malmquist指数法分别测算数字农业发展水平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 数字农业的发展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必要之举,也是实现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在采用熵值法和DEA-Malmquist指数法分别测算数字农业发展水平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农业发展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农业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农业会通过推动农业技术创新、扩大生产规模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沿海地区和粮食主产区数字农业对农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 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技术创新 生产规模
下载PDF
电气自动化系统对农业机械生产效率的影响与改进
16
作者 冯润根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5期100-102,179,共4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已成为提升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播种、施肥、灌溉等环节,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具有灵活性高、精度高等优势。然而,现有系统存在适应性不足、可靠...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已成为提升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播种、施肥、灌溉等环节,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具有灵活性高、精度高等优势。然而,现有系统存在适应性不足、可靠性不高以及成本较高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因此,该文提出了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技术、优化控制算法以及加强设备与系统的集成等方式来改进电气自动化系统,有望进一步提升电气自动化系统在农业机械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推动农业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电气自动化系统 生产效率 适应性 发展 深度学习
下载PDF
组态视角下我国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提升路径研究——基于DEA-Malmquist与fsQCA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水情 郑军 张明月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3-1074,共12页
绿色生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薯类作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其绿色生产效率是促进薯类作物稳产保供,实现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构建了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运用DEA-Malmquis... 绿色生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薯类作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其绿色生产效率是促进薯类作物稳产保供,实现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构建了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曼昆斯特指数),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中国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台湾地区) 2000—2020年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的演变趋势和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并从自然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3个方面选择受灾率、有效灌溉面积、城镇化率、劳动力素质、农业财政支持力度5个条件变量,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对其提升路径进行研究,探究其核心因素、关键因素以及根本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从演变趋势看,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整体上增长幅度相对稳定,且增长动力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2)从空间上看,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发展不平衡,且绿色生产率稳步增长的省份以黄淮地区和东北三省为主,大多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绿色生产效率下降的省份分布相对分散,涉及华中、华南、西南部分省份。3)从提升路径看,主要有“城镇化水平”主导型、“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支持”主导型、“农业基础设施+受教育程度+技术创新”推动型、“受教育程度+城镇化水平+技术创新”推动型4条提升路径。其中,财政支持力度是提升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的核心因素,技术创新是关键因素,人力资本是前提条件与根本保障。基于此,提出鼓励绿色新技术研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业劳动力等建议,以此促进我国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类作物 绿色生产效率 曼昆斯特指数 提升路径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
下载PDF
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吕娟 吕雁琴 +1 位作者 杨平 陈静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9,共7页
以2015—2020年重污染行业的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借助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衡量企业绿色生产效率,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探究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其绿色生产效率;重污... 以2015—2020年重污染行业的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借助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衡量企业绿色生产效率,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探究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其绿色生产效率;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以及抑制债务融资成本,进而提升绿色生产效率;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因受经济因素、区位因素、产权性质的影响而不同,较高水平的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更显著,处于省会城市的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效应更明显,国有控股的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效应更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企业 数字化转型 绿色生产效率
下载PDF
产业集聚、空间关联与绿色生产效率--基于非期望投入要素的非径向松弛SBM与空间杜宾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温科 李常洪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4,共11页
产业集聚与空间关联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机制是实践城市绿色发展理念的关键问题。在构建改进后的“非径向松弛SBM”的基础上,运用2010—2020年的中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讨了空间关联在产业集聚对绿色生产效率影... 产业集聚与空间关联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机制是实践城市绿色发展理念的关键问题。在构建改进后的“非径向松弛SBM”的基础上,运用2010—2020年的中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讨了空间关联在产业集聚对绿色生产效率影响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产业集聚与空间关联分别对绿色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倒U型”与“U型”影响;空间关联增强了产业集聚对绿色生产效率的边际效应;产业集聚与空间关联分别对绿色生产效率具有负向与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产业集聚、空间关联对于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具有空间区位、教育水平、环境规制以及发展规模等方面的异质性。因此,应该引导当地企业基于产业链分工形成高质量的空间集聚;以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升级带动自身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促进不同类型城市绿色生产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空间关联 绿色生产效率 SBM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黄淮海、西南、西北地区调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浩然 董晓霞 +2 位作者 彭华 刘浩 余泽田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3-78,共6页
【目的】提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生产效率。【方法】基于2022年全国15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户问卷调查,运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户的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户的生产效率普... 【目的】提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生产效率。【方法】基于2022年全国15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户问卷调查,运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户的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户的生产效率普遍偏低,纯技术效率低是造成生产效率低的主要原因。生产效率在地区间存在差异,西北地区最高,西南地区最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类型、土壤肥力对生产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生产投入费用、机械播种方式、改良机械收获方式对生产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提出鼓励传统农户向现代农业经营模式转变、增强农户技术认知和优化技术参数、完善专用农机设备与社会化服务以及挖掘地区优势,选择适宜推广模式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生产效率 影响因素 DEA-TOBIT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