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马克思生态文化观的时代回响
1
作者 邹广文 李晓白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8,共10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与价值诉求,是马克思生态文化观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与生动实践。基于生态世界观、生态批判观、生态重建观三重论域,马克思揭示出自然与社会辩证交互、双向建构的对象性关联,在历史与价值...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与价值诉求,是马克思生态文化观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与生动实践。基于生态世界观、生态批判观、生态重建观三重论域,马克思揭示出自然与社会辩证交互、双向建构的对象性关联,在历史与价值维度上阐明自然异化的深层成因,探寻人与自然双重解放的整体性变革路径。马克思的生态文化观拓展了感性-人化-历史贯穿融合的生态哲学视野,确立了哲学-经济学视域复合统一的生态批判范式,指明人-社会-自然协同发展的生态治理路径,树立起科学与人文交融互构的思想航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生态文化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云南元阳哈尼族生态文化观的传统与现代关系研究
2
作者 罗芳 何海洋 罗安迪 《文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9-34,共6页
云南元阳哈尼族历史上信仰万物有灵,崇拜祖先神明,其独具特色的神林文化和世所罕见的梯田景观在其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以此为契机展现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延续哈尼族世代发展的血脉传承。从元阳哈尼族传统生态文化观与现... 云南元阳哈尼族历史上信仰万物有灵,崇拜祖先神明,其独具特色的神林文化和世所罕见的梯田景观在其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以此为契机展现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延续哈尼族世代发展的血脉传承。从元阳哈尼族传统生态文化观与现代发展的不同角度出发,分析哈尼族独特的生态文化观,加强对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观的建构研究,为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元阳 哈尼族 生态文化观 传统与现代
下载PDF
论习近平的生态文化观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慧湘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21-134,共14页
作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的生态文化观,既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观的复兴与光大,也是对中国现实生态难题的概括与解答,更是对世界未来生态发展方向的期待与预测。此种生态文化观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弘扬中国... 作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的生态文化观,既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观的复兴与光大,也是对中国现实生态难题的概括与解答,更是对世界未来生态发展方向的期待与预测。此种生态文化观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弘扬中国道家和儒家优秀传统,兼具面向世界的全球化眼光,从而赋予中国生态文化观以现代化内涵:在时间维度上,从节约资源到治理污染再到清洁能源,以节约、治污、清洁为核心范畴;在空间维度上,从原生状态到自在状态再到自为状态,以天然、环保、文明为核心范畴;在时空结合上,从低碳经济到循环经济再到美丽经济,以低碳、循环、美丽为核心范畴,与时俱进和全方位地展开生态目标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化观 生态文化观涵义 生态文化观特征
下载PDF
论青藏高原生态环保立法与高原藏族生态文化观 被引量:12
4
作者 苏永生 简基松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17,共5页
青藏高原在全国乃至亚洲的生态安全中具有战略地位,但近几十年来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在逐年恶化。因而,必须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生态环保法,对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予以保护。由于青藏高原的主体民族是藏族,具有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总体精神的... 青藏高原在全国乃至亚洲的生态安全中具有战略地位,但近几十年来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在逐年恶化。因而,必须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生态环保法,对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予以保护。由于青藏高原的主体民族是藏族,具有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总体精神的生态文化观,并以可持续发展和公众参与原则为集中体现。因而,在青藏高原生态环保立法中,应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要立法指导思想,以可持续发展和公众参与为主要立法原则,对高原藏族生态文化进行充分吸收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藏族 生态文化观 生态环保立法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化观及其现实诉求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海霞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4-18,共5页
生态文化是以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旨趣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及心理意识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化观是指人、自然、社会和谐共存的生态价值观,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的生态实践观,兼顾经济发展与自然价值的生态科技观。它为我国生... 生态文化是以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旨趣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及心理意识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化观是指人、自然、社会和谐共存的生态价值观,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的生态实践观,兼顾经济发展与自然价值的生态科技观。它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效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生态文化观 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梦
下载PDF
基于彝文碑刻的彝族传统生态文化观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沈峥 《保山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6-10,共5页
彝文碑刻是彝族先民留下的珍贵实物史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瑰宝;它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真实记录了彝族先民的生产、生活过程,而且蕴含着彝族人民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有节制改造自然的传统生态文化内涵,通过对... 彝文碑刻是彝族先民留下的珍贵实物史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瑰宝;它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真实记录了彝族先民的生产、生活过程,而且蕴含着彝族人民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有节制改造自然的传统生态文化内涵,通过对彝文碑刻传统生态文化观的考察,能为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文碑刻 彝族 生态文化观
下载PDF
基于S生态文化观视野的休闲农业评价体系研究
7
作者 程众 李琳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第2期11-14,共4页
自从建设"十三五"规划开展以来,休闲农业是适应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科学发展观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而应运而生的新型农业转型方式。文章围绕建设休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与文化产业思想S生态文化观(S-Eco-Culture... 自从建设"十三五"规划开展以来,休闲农业是适应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科学发展观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而应运而生的新型农业转型方式。文章围绕建设休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与文化产业思想S生态文化观(S-Eco-Culture)的关系,重点阐述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中文化发展问题的重要性及其对各个休闲农业载体主体行为的规范和指导作用。本文对指导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生态文化观 休闲农业 评价体系
下载PDF
人与自然——从征服自然文化观到生态文化观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立 王道国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3年第1期38-48,共11页
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把生态危机的产生放到近。现代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并且从当代的文化变革中寻求克服生态危机的方案。文章系统地论证了近、现代文化如哲学、宗教、经济学、科学技术等向... 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把生态危机的产生放到近。现代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并且从当代的文化变革中寻求克服生态危机的方案。文章系统地论证了近、现代文化如哲学、宗教、经济学、科学技术等向人们提供了一种片面的征服自然的文化观,逻辑地证明了片面的征服自然文化观“外化”为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现实必然性,进而站在现实的角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以现代自然科学成果为根据全面地对征服自然文化的片面性进行了批判。最后文章介绍了当代从征服自然的文化观到生态文化观的变革中政治,经济、教育、哲学等方面,从中找到全面确立生态文化观(人,社会的生态化,生态的社会化)是克服生态危机的理想方案。拟分四部分阐述:一、近、现代文化向人们提供了征服自然的文化观二、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征服自然文化观的必然后果三、对征服自然文化观的理性批判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服自然的文化观 生态文化观.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阈值 生态——劳动创造人说 社会的生态 生态的社会化.
下载PDF
文化与生计:青海藏区牧民生态文化观与畜牧活动的互动与变迁
9
作者 苏小洋 《青年与社会》 2020年第3期220-221,共2页
地域性文化与人类活动、自然生态总是在互动制衡过程中形成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以此保持三者之间的稳定发展。青海藏区牧民在长期人与自然调试过程中形成了“万物有灵,禁忌杀生”的生态文化观与游牧生计方式,二者互动制衡,以此保证了高... 地域性文化与人类活动、自然生态总是在互动制衡过程中形成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以此保持三者之间的稳定发展。青海藏区牧民在长期人与自然调试过程中形成了“万物有灵,禁忌杀生”的生态文化观与游牧生计方式,二者互动制衡,以此保证了高原生态的稳态延续。随着社会发展,“以利为先”的生态文化价值取向与畜牧活动模式变迁,使得平衡状态破裂,引发诸多影响生态与社会发展的问题。重新树立“绿色协调”的生态文化观,进行畜牧模式的现代化升级,使高原生态系统与畜牧活动和生态文化良性互动,形成新的平衡状态,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该地区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牧民 生态文化观 畜牧活动 互动变迁
下载PDF
生态文化观下的生态生计耦合与生态安全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罗康隆 吴合显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41,共7页
人类在建构文化和社会的同时,也创造了一套将人类物种的生命与生态、生计耦合的生境,这就是习惯所称的生态文化观。人类可以通过不同的生态文化观去审视生计选择的得与失,建构生态、生计和生命三位耦合的生态安全观,以确保人类物种的不... 人类在建构文化和社会的同时,也创造了一套将人类物种的生命与生态、生计耦合的生境,这就是习惯所称的生态文化观。人类可以通过不同的生态文化观去审视生计选择的得与失,建构生态、生计和生命三位耦合的生态安全观,以确保人类物种的不断发展与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化观 生计功能 生态系统 生态安全
原文传递
生态文化观视阈下儒家语言文化流变的律例印证
11
作者 樊永松 《明日风尚》 2016年第9期176-176,共1页
在儒家看来,"生"是天地万物的本质,它无处不在,不仅是宇宙万物运行不息的法则,而且与"仁"相辅相成,"生生"是道德上的至善,它可谓是儒家生态文化思想的核心。儒家这种日月运行、万物并育、寒暑交替的变化... 在儒家看来,"生"是天地万物的本质,它无处不在,不仅是宇宙万物运行不息的法则,而且与"仁"相辅相成,"生生"是道德上的至善,它可谓是儒家生态文化思想的核心。儒家这种日月运行、万物并育、寒暑交替的变化特性被看作是天地之大德,是人类应该效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化观 儒家 生态文化 律例印证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的哲学阐释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美娜 李桂花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48-251,共4页
工业社会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与生存危机,这迫使人们不得不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以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为精神内核、以探寻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作为基本前提、以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工业社会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与生存危机,这迫使人们不得不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以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为精神内核、以探寻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作为基本前提、以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状态作为最根本目标,突破了传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限制与束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化观 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
原文传递
生态主义文化观与大学外语教学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丽丹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9-50,共2页
生态主义文化观是一种以平等、互补与和谐的态度来对待不同文化的观点。在生态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下进行大学外语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推动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在生态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下来进行大学外语教学,要求我们必须... 生态主义文化观是一种以平等、互补与和谐的态度来对待不同文化的观点。在生态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下进行大学外语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推动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在生态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下来进行大学外语教学,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不同文化间的互补和尊重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主义文化观 大学外语教学 文化导入原则
下载PDF
生态主义文化观下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14
作者 李明心 《语文学刊》 2016年第22期162-164,172,共4页
全球化多元文化的语境对汉语国际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国际化趋势,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二语习得者是时代的要求,文化教学与语言技能训练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主义视野下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模式是在整体性、动态... 全球化多元文化的语境对汉语国际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国际化趋势,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二语习得者是时代的要求,文化教学与语言技能训练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主义视野下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模式是在整体性、动态性、差异性及平等性的原则上构建的,本文从课堂实践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生态主义观照下,帮助二语习得者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以期对外汉语课程达到兼容、动态、和谐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主义文化观 对外汉语 文化教学
下载PDF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与生态问题论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喻见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38,50,共4页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态文化是保护自然、热爱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文化。在当代,这种传统的生态文化受到了冲击,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地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恢复和重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化观是新时代背景下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贵州 问题论 科学发展观 生态文化观 保护自然 民族传统 合理利用 生态问题 必然要求 时代背景 协调发展 聚居地
下载PDF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朴素观与广西生态立区建设 被引量:1
16
作者 庾虎 王美荣 《今传媒》 2016年第1期83-84,共2页
目前的生态危机与自然本身无关,而是人为的结果,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危机。现代性在无限生产、工具理性、控制自然等方面对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观形成了挑战。广西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观能够为生态立区建设提供指导、参与,纠正生态立区建设中的后... 目前的生态危机与自然本身无关,而是人为的结果,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危机。现代性在无限生产、工具理性、控制自然等方面对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观形成了挑战。广西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观能够为生态立区建设提供指导、参与,纠正生态立区建设中的后果,须从善于学习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与少数民族双向交往、保存与延续等方面全面吸取少数民族的朴素生态文化观中的优秀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生态文化观 生态立区
下载PDF
论我国社区生态文化建设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霞 《甘肃农业》 2005年第8期58-58,共1页
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培养社区居民自觉维系自然界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和持续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的一种新型社区建设活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社区生态文化建设要坚持科学性、整体发展、以人为本、因地... 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培养社区居民自觉维系自然界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和持续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的一种新型社区建设活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社区生态文化建设要坚持科学性、整体发展、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大社区基础建设的投入,发挥社区自身优势,在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践上下功夫,引导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生态文化观,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区生态文化建设 小康社会 以人为本 生态文化观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福克纳主要作品中的文化观
18
作者 郭玉莲 《戏剧之家》 2016年第20期249-250,共2页
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杰出的小说家之一,著作颇丰,其思想也十分复杂。他的小说创作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反映了世纪之交之际,美国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变过程中南方社会和南方人的精神危机。本文通过对福克纳的一些主要作品进行分... 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杰出的小说家之一,著作颇丰,其思想也十分复杂。他的小说创作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反映了世纪之交之际,美国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变过程中南方社会和南方人的精神危机。本文通过对福克纳的一些主要作品进行分析,对这些作品中的文化视角进行分类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宗教文化观 消费文化观 生态文化观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野下贵州苗族生态文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丹 《文化产业》 2022年第21期117-119,共3页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创造的极具特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蕴含着苗族丰富的生态文化内涵。现从生态文明视角对贵州苗族生态文化进行剖析,从贵州苗族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方面分析贵州苗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创造的极具特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蕴含着苗族丰富的生态文化内涵。现从生态文明视角对贵州苗族生态文化进行剖析,从贵州苗族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方面分析贵州苗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并取其精华服务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重构贵州苗族生态文化观,探讨其所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使贵州苗族生态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化观 贵州苗族 生态文明视野 苗族传统文化 生态文明思想 现代生态文明 生态文化研究 取其精华
下载PDF
试论彝族原始宗教对生态保护的意义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杨甫旺 伍茜溪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29-33,共5页
彝族原始宗教信仰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反映出彝族“天人合一”、自然至上、尊重生命、人与自然物之间平等的生态文化观,对于构建彝族独特的自然、人文生态系统,美化彝区的生活与自然环境,保护彝族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以及传承... 彝族原始宗教信仰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反映出彝族“天人合一”、自然至上、尊重生命、人与自然物之间平等的生态文化观,对于构建彝族独特的自然、人文生态系统,美化彝区的生活与自然环境,保护彝族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以及传承彝族生态保护传统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原始宗教 生态文化观 生态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