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9篇文章
< 1 2 1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生态文明思想的经济发展历程与实践检验 被引量:3
1
作者 梁云凤 胡一鸣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9,共17页
我国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基于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历史文化传承,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致力于实现经济社会与绿色发展... 我国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基于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历史文化传承,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致力于实现经济社会与绿色发展的和谐统一。笔者通过文献调查,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承发展脉络。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从起步、发展到完善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在我国生态文明思想史上具有开创与先驱作用,集中体现为毛泽东林业建设思想;发展阶段,我国生态文明思想呈现出接续性、连贯性和发展性,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完善阶段,我国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灵活运用,对前代探索成果的继承,对于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对于时代发展的创新开拓,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体系。在各个阶段的实践中,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尤其是新时代10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标志性成果,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思想 传承发展 实践检验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整体系统观及其方法论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勇强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共1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观念,基于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界作为有机系统整体的精准认识,赓续与拓新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人与自然真实图景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观念,基于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界作为有机系统整体的精准认识,赓续与拓新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人与自然真实图景的系统辩证思想,形成和确立了丰富完备、逻辑严密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整体系统观。秉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理念,这一整体系统观锚定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的目标任务,坚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治理的系统层级观,坚持共同体构架的国内外合作治理的系统联动机制,对其内核“是什么”的问题作了精要而又深邃的回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层层追问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之道,彰显了其整体系统思维在回答生态文明建设根本性问题上的强大方法论功能;以系统工程方式“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治理的全面系统展开,立体呈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整体系统观鲜明的方法论特质,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开拓了中国式现代化恢宏壮丽的生态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整体系统观 生态困局 环境治理 山水林田湖草沙
下载PDF
论“六个必须坚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体现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向军 童成帅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12-23,113,共13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这一思想的理论精髓和哲学精华,是这一思想深层次内涵和立场观点方法的高度凝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精髓要义集中体现于“六个必须坚持”的系统概括:即坚持人民至上是生态文明理...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这一思想的理论精髓和哲学精华,是这一思想深层次内涵和立场观点方法的高度凝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精髓要义集中体现于“六个必须坚持”的系统概括:即坚持人民至上是生态文明理论的价值立场;坚持自信自立是生态文明理论的鲜明态度;坚持守正创新是生态文明理论的本质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是生态文明理论的思想品格;坚持系统观念是生态文明理论的思维方法;坚持胸怀天下是生态文明理论的格局眼光。作为系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六个必须坚持”内在统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生发、体系确立和创新发展,真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规律,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深入学习研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精髓要义,对于新时代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生态文明理论创新、不断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六个必须坚持”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逻辑与世界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庄贵阳 《当代世界》 CSSCI 2024年第2期12-17,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理论、实践、制度等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丰富完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以时代需求和人民关切为起点、以科学回答中国之问和世界之问为落脚点的内在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理论、实践、制度等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丰富完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以时代需求和人民关切为起点、以科学回答中国之问和世界之问为落脚点的内在逻辑,并紧扣“两个结合”,对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作出重要的理论贡献。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超越国家边界的背景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彰显出宽广视野和天下情怀,不仅带领中国走向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也为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治理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下载PDF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维度的特质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雨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维度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上,一方面,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成了其政治维度的逻辑起点;另一方面,要求转换传统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维度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上,一方面,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成了其政治维度的逻辑起点;另一方面,要求转换传统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观,代之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强调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一重要思想,超越了西方生态思潮中单纯“德治主义”和“技术主义”的生态治理观,提出了“德法兼备”的社会主义生态治理观,并要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政绩观和建立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评价体系、追责制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维度的特质,在于坚持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文化维度、经济维度、社会维度和政治维度的有机统一,超越了西方生态思潮在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上的缺陷,实现了人类生态文明思想史上的革命性变革,无论是对于正确把握生态文明的本质,还是对于走好中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西方生态思潮 政治维度 生态发展观 生态治理观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域中的水生态文明建设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云飞 《鄱阳湖学刊》 2024年第1期35-47,F0002,156,共15页
水生态文明是实现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形式。水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在理念维度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本体论、发展观、价值观、方法论、治理观和全球观,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科... 水生态文明是实现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形式。水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在理念维度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本体论、发展观、价值观、方法论、治理观和全球观,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遵循。在生态维度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水生态文明建设看作是由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能源、水灾害防减等方面的治理构成的整体,要求确保国家水安全和人民水权益。在社会维度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水生态文明建设看作是由水工程、水经济、水制度、水文化、水社会等方面构成的整体,要求为实现人水和谐提供社会支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思想观念、生态构成、社会建制等方面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 水安全 水权益 人水和谐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六个必须坚持”的理论意蕴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成莉 蒋林糗 《长征学刊》 2024年第3期1-10,107,共11页
“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基础和思想精髓,贯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全部内容,是该思想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其中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最鲜明的政治标识;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基础和思想精髓,贯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全部内容,是该思想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其中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最鲜明的政治标识;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神特质;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凸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理论品格;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品性;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方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是认识中国和世界的世界观,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高远追求和博大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世界观 方法论 六个必须坚持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亓慧坤 王新茹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应用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中,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应用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中,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共商共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坚持系统观念,构建生态文明协同治理模式;坚持胸怀天下,推动构建全球生态共同体。在实践路径上,坚持协同治理,鼓励政府、市场与社会等多方主体参与生态治理;明确“绿富同行”,推动政治、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坚持世界情怀,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理论逻辑 实践路径
下载PDF
美丽青海:打造具有国家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海的理论与实践
9
作者 黄承梁 孙发平 郭婧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共11页
青海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在全国乃至全球生态安全格局中占据着重要而突出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赴青海考察调研、两次参加全国人大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确立... 青海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在全国乃至全球生态安全格局中占据着重要而突出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赴青海考察调研、两次参加全国人大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许多新理念、新论断、新原则。特别是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明确要求重中之重是把三江源这个“中华水塔”守护好,首次提出“打造具有国家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这极大地拓展和深化了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导向和世界意义。青海要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牢记“国之大者”,把握“省之要情”,全力保护好“中华水塔”,着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统筹生态保护、产业升级、经济发展、人民幸福协调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西部生态资源大省极具典型和示范意义的“青海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美丽青海 国之大者 国家公园
下载PDF
“大学化学”中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实践
10
作者 李曦 李瑜 黄文姬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38期93-96,共4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从和谐发展观、循环经济理念和水资源保护意识三个层次入手,在“大学化学”课程中融入习近平生态文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从和谐发展观、循环经济理念和水资源保护意识三个层次入手,在“大学化学”课程中融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可以在学生脑海中建立起“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人类的发展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课程思政 传统文化 大学化学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学视域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11
作者 李全喜 李培鑫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西方生态政治学是特定西方语境下政治社会变革和学术话语塑造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学破解了西方生态政治学对生态政治现象的意识形态遮蔽,是一种兼具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知识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西方生态政治学是特定西方语境下政治社会变革和学术话语塑造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学破解了西方生态政治学对生态政治现象的意识形态遮蔽,是一种兼具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知识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学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充分彰显出构建中国自主生态政治学理论的自信与自觉。其原创性贡献表现为:在社会主义原则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刻揭示了生态政治的本质规定;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了生态政治的根本保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准确界定了生态政治的实践主体;始终坚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之大者”,科学谋划了生态政治的战略布局;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拓宽了生态政治的全球视野。从学术史层面梳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学的原创性贡献,可以为当下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政治品格提供学理支撑,并推动生态政治学“从西方到东方”的研究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学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原创性贡献
下载PDF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推进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12
作者 朱丽琴 黄荣珍 +2 位作者 邹显花 房焕英 王金平 《中国林业教育》 2024年第3期13-16,共4页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深化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专业课程教师要重点关注如何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融合,实现两者同向同行,发挥协同效应。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联系,并从教...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深化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专业课程教师要重点关注如何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融合,实现两者同向同行,发挥协同效应。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联系,并从教案设计、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考核机制6个方面构建了一套融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形成了“六育”新模式,从而提升专业课程的思想性及德育层次,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南昌工程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通过课程思政改革,为学生成长赋能,为专业教师注入养分,改革成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课程思政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
13
作者 李曦 李瑜 李帅杰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9期5-9,共5页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指导我们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文章从和谐发展观、循环经济理念和水资源保护意识,高、中、低3个层次入手,在“大学化学”课程...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指导我们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文章从和谐发展观、循环经济理念和水资源保护意识,高、中、低3个层次入手,在“大学化学”课程中融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期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这对于美丽中国建设的推进,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课程思政 天人合一 “大学化学”课程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贡献
14
作者 陈学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主要表现在: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更鲜明的人民性;揭示绿色化蕴含着新的经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主要表现在: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更鲜明的人民性;揭示绿色化蕴含着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态经济学”内涵;把生态环境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因素,超越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理论;将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资源的社会价值与人类财富联系在一起,突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观和财富观;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和新发展观,创新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方式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政治经济学 生态生产力 自然资源的社会价值 绿色发展方式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性形成与时代性发展
15
作者 王瑞荣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11-112,117,共3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身借助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思想以及中华传统生态文明智慧,延续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环境治理体系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进一步解决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生产生活建设之间的矛盾问题,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也打造了阶段性、...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身借助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思想以及中华传统生态文明智慧,延续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环境治理体系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进一步解决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生产生活建设之间的矛盾问题,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也打造了阶段性、历史性和转折性的文明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形成与社会不同阶段的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在时代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思想,持续深化国家领导人环境治理的相关理论,并且及时进行创新性延伸,能够推动新时期社会稳定发展和持续性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历史性形成 时代性发展
下载PDF
六种思维能力视野中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16
作者 王铁柱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20-24,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进行实践活动的思维工具。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了丰富的科学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增强科学思维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进行实践活动的思维工具。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了丰富的科学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增强科学思维能力,从辩证思维、历史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角度审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指导中国生态现代化的重要方法论,从六大思维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科学方法论进行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党的二十大 方法论 美丽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财政学》课程教学改进措施研究
17
作者 许文立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7期154-156,共3页
《财政学》课程是经济学的专业基础课程,财政学主要讲述公共产品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内容,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财政学》课程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财政学》课程教学设计中引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意义,分析《财政... 《财政学》课程是经济学的专业基础课程,财政学主要讲述公共产品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内容,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财政学》课程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财政学》课程教学设计中引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意义,分析《财政学》课程教学内容如何引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财政学》课程教学设计中引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容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财政学》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课程设计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价值意蕴与有效策略
18
作者 杨媚 《高教论坛》 2024年第7期10-13,39,共5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容丰富、体系完整、逻辑严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需要在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容丰富、体系完整、逻辑严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需要在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代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的基础上,发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育人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思政教学 价值 策略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域下安徽大别山区乡村建设研究——以六安市金寨县大湾村为例
19
作者 臧玉多 周璠 吴春蕾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绿色是乡村建设的底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及底线思维等方面解读乡村建设内涵、难点及探索乡村建设路径。以六安市金寨县大湾村为例,从自... 绿色是乡村建设的底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及底线思维等方面解读乡村建设内涵、难点及探索乡村建设路径。以六安市金寨县大湾村为例,从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及人与自然关系三个方面分析乡村建设优势及存在难点。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提出乡村建设的实践路径:坚持底线思维,强化生态管控,守住大湾村生态安全底线;坚持系统性思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优化大湾村空间格局;坚持辩证思维,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助推大湾村绿色发展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安徽大别山区 乡村建设 大湾村
下载PDF
立规明矩护航美丽北京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北京的生动实践
20
作者 林震 马明玄 《前线》 2024年第1期56-59,共4页
北京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把北京建设成为美丽中国先行区提供规范指引和制度保障。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美丽北京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