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6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1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3-163,共1页
2024年6月5日,生态环境部在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上,正式发布《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用全面翔实准确的监测数据客观反映了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情况,全方位展示了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进展和成效。公报显示,2023年,... 2024年6月5日,生态环境部在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上,正式发布《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用全面翔实准确的监测数据客观反映了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情况,全方位展示了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进展和成效。公报显示,2023年,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稳中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环境状况公报 生态环境保护 全方位展示 协同推进 生态环境质量 生态环境状况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青海生态环境状况20年(2000—2020)变化遥感地质评价
2
作者 马彦青 于光喜 +1 位作者 马延景 马文 《矿产勘查》 2024年第3期462-470,共9页
青海省处于青藏高原腹地,属于典型的大陆气候,地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近些年来地质生态环境持续得以改善,对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借鉴生态环境评价技术方法,利用2000年和2020年两期遥感影像数据为研究基础,建立了... 青海省处于青藏高原腹地,属于典型的大陆气候,地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近些年来地质生态环境持续得以改善,对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借鉴生态环境评价技术方法,利用2000年和2020年两期遥感影像数据为研究基础,建立了地质生态环境状况遥感评价模型,在计算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胁迫4个指标指数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指数法得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并开展对比研究,从遥感影像图的角度来评价青海生态环境20年的变化状况。评价结果显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值均小于0.75,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一般”的面积有45.1万km^(2),占比63%。2000—2020年间,青海生态环境状况约60.56万km^(2)(约87%)无明显变化,局部地区趋向变好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生态环境状况 遥感地质评价 评价模型 2000—2020年
下载PDF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2023年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3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6期403-403,共1页
近日,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3)》,公布2023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监测结果显示,中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状况稳中趋好,氮磷污染压力依然存在。2023年,... 近日,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3)》,公布2023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监测结果显示,中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状况稳中趋好,氮磷污染压力依然存在。2023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所属41个监测中心(站),对海洋和内陆重要渔业水域等环境状况进行常规监测。监测范围包括153个海洋和内陆重要天然渔业水域及增养殖水域,总面积1001万公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生态环境 渔业水域 环境状况公报 生态环境监测 养殖水域 生态环境状况 监测中心 监测范围
下载PDF
基于遥感指数的矿区生态环境状况分析与评价
4
作者 高鹏远 王春博 +4 位作者 赵卫常 陈中山 左伟昆 赵兵杰 徐斌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9期44-47,共4页
基于2018年张家口宣下矿区高分卫星影像及相关资料,采用遥感技术手段,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强度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研究区生境质量、水网密度、土地胁迫等指数,并进行生态环境状况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 基于2018年张家口宣下矿区高分卫星影像及相关资料,采用遥感技术手段,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强度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研究区生境质量、水网密度、土地胁迫等指数,并进行生态环境状况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形分类以山地、丘陵为主,植被覆盖度中等占比最高,土壤侵蚀强度以微度为主,部分区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结合其他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综合分析,2018年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属较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植被覆盖度 土壤侵蚀强度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大连市生态环境状况关联性分析及预测研究
5
作者 徐洁 苏静 王琳琳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4期66-71,共6页
基于2013-2020年大连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及同期社会、经济、人口、自然、能源、污染排放数据,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及SHAP机器学习模型解释器法,分析了社会、经济、人口、自然、能源、污染排放与生态环境状况之间的关联性,构建随机... 基于2013-2020年大连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及同期社会、经济、人口、自然、能源、污染排放数据,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及SHAP机器学习模型解释器法,分析了社会、经济、人口、自然、能源、污染排放与生态环境状况之间的关联性,构建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极端梯度提升树、人工神经网络4种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实现大连市EI空间分异模拟预测。结果表明:EI与自然、人口相关性较高;极端梯度提升树模型表现最佳,训练集和测试集R2分别为0.999和0.756;敏感性分析表明,工业取水量对EI贡献最为显著,且主要为单因素影响;基于最佳预测模型,2023年大连市EI预测值为69.81,对大连市各区县的预测结果能够体现较好的空间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生态环境状况 关联性分析 预测
下载PDF
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矿集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斌 吴云霞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60-66,共7页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合理性是评价成功与否的关键。成矿带与矿集区较平原区具有地形地貌复杂、矿山活动频繁、地质灾害频发的特点,以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矿集区为研究区,将矿山开发占地和地质灾害密度作为环境限制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合理性是评价成功与否的关键。成矿带与矿集区较平原区具有地形地貌复杂、矿山活动频繁、地质灾害频发的特点,以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矿集区为研究区,将矿山开发占地和地质灾害密度作为环境限制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合成矿带与矿集区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开展了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矿集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区域特点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能够更加合理、准确地反映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及空间分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燕山—太行山矿集区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生态环境状况时空变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魏杰 马云霞 +2 位作者 刘丽娜 刘洋 申进朝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3年第2期62-70,共9页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是资源合理利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的重要依据。现以河南省行政区为研究区域,基于遥感影像、水资源及环境统计数据,采用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和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综合对比分析河南省2014—2018...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是资源合理利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的重要依据。现以河南省行政区为研究区域,基于遥感影像、水资源及环境统计数据,采用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和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综合对比分析河南省2014—2018年生态环境状况时空变化及其冷热点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2014—2018年河南省EI值变化范围为60.6~63.5,生态环境状况整体呈现稳中趋好态势,除开封市和济源市外,16个省辖市的EI值均有所增加,位于西部山区丘陵地带的三门峡、洛阳和平顶山市EI值增加明显。(2)2014—2018年河南省生态环境的G*i指数的高值区域位于西部地区的三门峡市和洛阳市,且5年内没有发生变化,较为稳定。G*i指数的高、低值区域与EI值的高值和低值区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 遥感 时空变化 冷热点 河南省
下载PDF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和生态质量评价对比分析——以济南市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贵芬 田勇 +4 位作者 姜腾龙 刘建军 孙军 王兆军 侯学会 《自然资源信息化》 2023年第1期21-26,共6页
本文以济南市为例,开展了2021年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和生态质量评价,对比分析了生态环境状况、生态质量现状、空间分布规律等内容。结果表明:2021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58.82,生态环境状况处于“良”等级,12个区(县)生态环境状况处于... 本文以济南市为例,开展了2021年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和生态质量评价,对比分析了生态环境状况、生态质量现状、空间分布规律等内容。结果表明:2021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58.82,生态环境状况处于“良”等级,12个区(县)生态环境状况处于“良”和“一般”等级;生态质量指数(EQI)为50.86,生态质量状况处于“三类”等级,12个区(县)生态质量状况处于“二类”“三类”和“四类”等级。研究结果反映全市土地利用格局不尽合理、个别建成区绿地率不高、公园绿地可达性不好、重要生态空间连通度不好、人为干扰度较高等问题,本文为进一步完善生态质量评价方法提供参考,为济南市乃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生态质量评价 对比 黄河流域 济南市
下载PDF
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以柳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周雪欣 赵晓晨 葛晓霞 《广东水利水电》 2023年第2期51-56,共6页
为提高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科学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选取11项陆生、水生生态评价指标,构建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并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评价流域生态环境状况。以柳江流域为实例,结合实... 为提高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科学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选取11项陆生、水生生态评价指标,构建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并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评价流域生态环境状况。以柳江流域为实例,结合实地调查数据及遥感、GIS技术,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计算赋值,并将评价指标分级结果和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结果成图输出。结果表明,柳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空间差异较大,生态环境状况为一般及良的区域在全流域分布较为广泛,龙江下游、柳江干流中下游及洛清江中上游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相对较差。全流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平均值为64.3,整体处于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综合指数法 柳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以内蒙古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永莉 白力军 +4 位作者 崔晋江 布仁图雅 王玉华 李晶晶 卢玉婷 《环境与发展》 2023年第6期33-38,44,共7页
本文采用原环境保护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的评价方法,对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43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的生态功能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内蒙古43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2019年FEI指数平均值为61.06,FEI指数最高的县... 本文采用原环境保护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的评价方法,对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43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的生态功能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内蒙古43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2019年FEI指数平均值为61.06,FEI指数最高的县域是阿尔山市,为72.70,最低的是开鲁县,为49.57。生态功能区功能状况为“优良”的县域个数比例为62.79%。防风固沙功能区FEI指数为60.84,水源涵养功能区FEI指数为63.14,水土保持功能区FEI指数为52.17。林草地覆盖率及特征指标的不同是导致不同功能区FEI指数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重点生态功能区 生态环境质量 FEI指数
下载PDF
近20 a衡邵娄干旱走廊土地利用/覆被与生态环境状况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沛 陈吟 +3 位作者 赵伟明 邓晓雅 盛东 王燕云 《长江技术经济》 2023年第4期59-65,共7页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区域生态环境关系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态环境变化,影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优劣。为探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环境状况变化的成因与驱动因素,采用空间分析技术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对比分析了衡邵娄干旱走...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区域生态环境关系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态环境变化,影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优劣。为探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环境状况变化的成因与驱动因素,采用空间分析技术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对比分析了衡邵娄干旱走廊2000—202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并探讨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衡邵娄干旱走廊区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主要以林地和耕地为主,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94.22%,但近20 a来林地与耕地面积呈现显著减少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的增长导致城镇化加速,造成了建设用地的面积激增,占用了大量耕地和林地。同时,干旱缺水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区域耕地面积转化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因素作用下,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从“优”降为了“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土地利用转移 衡邵娄干旱走廊
下载PDF
河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12
作者 高勤 张惠娟 +3 位作者 李滨 赵智亮 杨云升 李薇薇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第12期69-71,共3页
本文以河北省2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从环境质量和自然生态状况两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并对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初步评价。与已有评价方法相比,本研究在计算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时增加实地... 本文以河北省2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从环境质量和自然生态状况两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并对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初步评价。与已有评价方法相比,本研究在计算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时增加实地监测的环境质量指数,修订自然生态状况有关指数。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2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保持稳定。本方法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评估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仍然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环境状况 评估指标体系 河北省
下载PDF
2016一2020年珠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状况时空演变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杨阳 刘花 +3 位作者 廖彤 谢志宜 卢颖欣 郭庆荣 《中国高新科技》 2023年第22期100-102,共3页
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城市群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文章以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区域,依据原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分析2016-2020年珠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状况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6-2020年... 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城市群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文章以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区域,依据原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分析2016-2020年珠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状况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6-2020年珠三角城市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保持在59.6~85.0;珠三角城市群EI与城市化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人口密度、工业总产值和电力消费量均呈显著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 时空演变 社会经济因素 相关分析 珠三角城市群
下载PDF
基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的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分析
14
作者 吴建平 《低碳世界》 2023年第5期28-30,共3页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具有积极影响。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因此,从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类型的角度出发,以某市为例,基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对该市生态文...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具有积极影响。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因此,从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类型的角度出发,以某市为例,基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对该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进行系统化分析,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生态文明 文明示范
下载PDF
滨州市生态环境状况及趋势分析
15
作者 邢小勇 任英 +2 位作者 许雨晨 陈江艳 杨玉洁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第19期183-184,187,共3页
本文以滨州市为例,采用滨州市2015—2020年生态环境状况数据,对其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5—2020年滨州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质量较“十二五”末明显变好。2020年滨州市各县(市、区)生态环... 本文以滨州市为例,采用滨州市2015—2020年生态环境状况数据,对其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5—2020年滨州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质量较“十二五”末明显变好。2020年滨州市各县(市、区)生态环境质量均为良好;与“十二五”末相比,沾化区、无棣县生态环境质量显著变好,邹平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变好,滨城区、惠民县、阳信县和博兴县生态环境质量略微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 趋势分析 滨州市
下载PDF
长白山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沈万斌 尚颖 +2 位作者 刘景帅 高凯 王黎黎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1年第2期79-82,共4页
采用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对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60年、2005年和2009年旅游景区EI值均大于75,生态环境为优;与1960年比2,005年和2009年EI值分别减小0.99和1.50,生态环境逐年变差,并呈加剧之势I;bio、IvegI、ero和... 采用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对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60年、2005年和2009年旅游景区EI值均大于75,生态环境为优;与1960年比2,005年和2009年EI值分别减小0.99和1.50,生态环境逐年变差,并呈加剧之势I;bio、IvegI、ero和Ienv值均分别减小1.43、0.87、1.04和5.05,生物多样性和植被覆盖率在下降、土地退化加快和环境质量在下降I;env值下降幅度最大,环境质量明显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旅游景区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旅游承载力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及其动态变化 被引量:72
17
作者 程晋南 赵庚星 +2 位作者 李红 唐秀美 索秋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3-88,共6页
该文以鲁中南山区泰安市为例,构建了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利用RS技术从TM影像上提取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信息,与GIS技术结合,通过土地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模型进行评价,对比两期评价结果研究其土地生态环境状况的变化情况... 该文以鲁中南山区泰安市为例,构建了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利用RS技术从TM影像上提取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信息,与GIS技术结合,通过土地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模型进行评价,对比两期评价结果研究其土地生态环境状况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泰安市土地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优等占总面积的14.34%,良占39.19%,一般占12.40%,较差占15.61%,差占18.46%,与1987年相比有变好的趋势。在各类别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泰安市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该研究探索了RS和GIS技术相结合的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分析了区域土地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对区域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GIS 土地生态环境状况 动态变化 泰安市
下载PDF
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数据的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状况动态评价 被引量:13
18
作者 欧阳玲 马会瑶 +4 位作者 王宗明 路春燕 王菜林 张永生 于显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5906-5921,共16页
科尔沁沙地处于蒙古、华北与兴安植物区系交汇处,是蒙古高原向东北平原的过渡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属于典型农牧交错区,亦是东北平原的重要生态屏障。建国以来,受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城镇化扩张、草原开垦及过度放牧等多重因素影响导... 科尔沁沙地处于蒙古、华北与兴安植物区系交汇处,是蒙古高原向东北平原的过渡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属于典型农牧交错区,亦是东北平原的重要生态屏障。建国以来,受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城镇化扩张、草原开垦及过度放牧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该区生态退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为此,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数据,采用综合评估的方法,对近30年该区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过程及修复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990、2000、2010、2015、2020年该区生态环境指数分别为75.19、70.20、73.51、74.27和74.7,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即退化期(1990—2000年)、恢复期(2000—2010年)和稳定期(2010—2020年)。2000年后,多项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明显推动作用,即科尔沁沙地生态环保工程的保护成效显著。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水资源短缺是该区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制约因素,生态保护和地下水资源利用工程的实施仍需加强。研究可为科尔沁沙地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生态环境状况 土地覆被 生态保护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河口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以黄河三角洲垦利县为例 被引量:54
19
作者 孟岩 赵庚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3-167,共5页
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巴资源卫星多光谱影像数据,通过遥感技术方法提取反映生态环境状况的土地退化指数、植被指数、水体密度指数及人类活动指数,对垦利县生态环境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垦利县生态环境状况整体偏差,优、良等级的土... 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巴资源卫星多光谱影像数据,通过遥感技术方法提取反映生态环境状况的土地退化指数、植被指数、水体密度指数及人类活动指数,对垦利县生态环境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垦利县生态环境状况整体偏差,优、良等级的土地面积仅占全县的24.64%,主要为分布在东北部林地及西南部和中部的部分农用地;中等地面积占44.08%,分布在东部沿海滩涂,西部、中部、东北部的农用地有少量分布;差、劣等级的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0.12%,主要为分布在中部和北部的盐荒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生态环境状况 评价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RS和GIS支持下的四川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被引量:16
20
作者 宋述军 柴微涛 周万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5-147,共3页
以四川省为例,利用RS和GIS技术及相关理论,建立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四川省生态环境本底数据库,采用国家环境监测总站2006年颁布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建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通过模型的空间叠加分析得到四川省... 以四川省为例,利用RS和GIS技术及相关理论,建立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四川省生态环境本底数据库,采用国家环境监测总站2006年颁布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建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通过模型的空间叠加分析得到四川省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将四川生态环境分为5级,分级结果表明:四川省生态环境东部明显好于西部,盆地好于山区,三州地区生态环境压力大。这与四川各地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因素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也与实地考察和历史资料分析结果相吻合,表明评价模型是科学客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四川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