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处理含Cr(Ⅵ)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晓霞 刘茹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39,共4页
实验采用低质量浓度的Cr(VI)溶液逐级驯化方法,从电镀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有效吸附Cr(VI)的微生物,经个体、群体形态鉴定,该菌为交链包霉。将该菌扩大培养后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制备成微生物吸附材料,用于处理模拟含铬废水。实验表... 实验采用低质量浓度的Cr(VI)溶液逐级驯化方法,从电镀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有效吸附Cr(VI)的微生物,经个体、群体形态鉴定,该菌为交链包霉。将该菌扩大培养后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制备成微生物吸附材料,用于处理模拟含铬废水。实验表明:经0.1 mol/L的NaOH处理后的吸附剂对Cr(VI)吸附能力较强,在pH值为2.0,吸附时间为105 min,吸附剂投加量为3.0 g,吸附温度为35℃的条件下,处理含质量浓度为50 mg/L的Cr(VI)废液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材料 CR(VI) 交链包霉
下载PDF
用竹叶作为生物吸附材料吸附水中重金属铅的研究
2
作者 赵志霄 《生物化工》 2018年第4期26-29,共4页
为了研究竹叶作为生物吸附材料吸附重金属铅的各影响因素的最佳参数,利用自然中广泛存在的竹叶作为生物吸附材料吸附水中的重金属铅。样品的吸附过程在恒温振荡器上进行,通过用火焰原子吸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作为实验改变量效果的反应参... 为了研究竹叶作为生物吸附材料吸附重金属铅的各影响因素的最佳参数,利用自然中广泛存在的竹叶作为生物吸附材料吸附水中的重金属铅。样品的吸附过程在恒温振荡器上进行,通过用火焰原子吸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作为实验改变量效果的反应参数,以此来确定各改变参数的最佳量。通过改变重金属的浓度、振荡时间、pH值以及吸附材料的投加量来确定各个条件的最佳量。通过解吸实验的效果可以看出,重复利用的效果很好,与第一次作为吸附材料的处理效果相差并不大。结果表明,所研究的竹叶作为生物吸附材料吸附重金属铅不适用于浓度较高的污染物,污染物浓度较高会影响它的去除率,控制在30mg/L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重金属污染 生物吸附材料
下载PDF
柚皮吸附材料制备工艺的设计优化探索
3
作者 吴树铮 《全面腐蚀控制》 2024年第9期49-51,共3页
通过对干燥、活化和改性过程的参数调控,成功提升了柚皮吸附剂的吸附效率和选择性。优化后的吸附剂在处理低浓度重金属离子时表现出优异性能,且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柚皮 生物吸附材料 制备工艺优化 吸附特性
下载PDF
生物基吸附材料在金堤河水体生态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屈优良 《化学工程师》 CAS 2023年第9期53-56,82,共5页
针对金堤河水体存在较为严重的重金属离子污染的现象,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通过添加氯甲烷、环氧氯丙烷、四乙烯五胺、三丙胺和叔丁醇钾等处理剂,制备了一种新型生物基吸附材料SXF-1,并评价了其对重金属离子Cr^(6+)和Pb^(2+)的吸附效果。... 针对金堤河水体存在较为严重的重金属离子污染的现象,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通过添加氯甲烷、环氧氯丙烷、四乙烯五胺、三丙胺和叔丁醇钾等处理剂,制备了一种新型生物基吸附材料SXF-1,并评价了其对重金属离子Cr^(6+)和Pb^(2+)的吸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生物基吸附材料SXF-1的加量为0.5%、水样pH值为5、水样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为50mg·L^(-1)、吸附时间为12h、实验温度为20℃、干扰离子浓度为5000mg·L^(-1)时,Cr^(6+)和Pb^(2+)的去除率分别能够达到96.15%和90.04%。研究结果认为,生物基吸附材料SXF-1对重金属离子Cr^(6+)和Pb^(2+)的吸附处理效果较好,能够满足金堤河水体生态污染治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材料 金堤河 水体生态污染 重金属离子 吸附效果
下载PDF
重金属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5
作者 刘立华 杨正池 赵露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0-108,共9页
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微量即可产生显著毒性,并易在生物体内特别是人体内富集而产生累积性中毒,是一类对人类危害极大的污染物。重金属废水是对环境污染最严重,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废水之一。迄今,已研发了多种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主要... 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微量即可产生显著毒性,并易在生物体内特别是人体内富集而产生累积性中毒,是一类对人类危害极大的污染物。重金属废水是对环境污染最严重,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废水之一。迄今,已研发了多种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铁氧体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浮选法、电化学方法和吸附法等。其中,吸附法因其操作简单、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等优点,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吸附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关键在于吸附材料的性能。用于重金属废水处理的吸附材料按来源可分为天然吸附材料、合成吸附材料和生物吸附材料。综述了重金属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发展趋势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吸附 天然吸附材料 合成吸附材料 生物吸附材料
下载PDF
离子吸附分离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罗正贵 闻荻江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4年第1期55-59,共5页
本文对离子分离材料的类别、分离吸附机理、制备方法作简要叙述,介绍了这类材料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针对应用提出了今后发展应加强研究的范围。
关键词 分离吸附机理 制备方法 离于交换树脂 螯合树指 生物吸附材料 离子分离材料
下载PDF
竹屑基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亚甲基蓝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龚新怀 许琪琛 林维晟 《宿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8期56-59,共4页
为研究竹材废弃物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以竹屑为原料,改性制备了竹屑基吸附材料(BSAC)。考察了制备条件对BSAC吸附水中亚甲基蓝(MB)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出了BSAC的最佳制备条件,并比较了竹屑改性前后对MB的吸附效果。结果... 为研究竹材废弃物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以竹屑为原料,改性制备了竹屑基吸附材料(BSAC)。考察了制备条件对BSAC吸附水中亚甲基蓝(MB)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出了BSAC的最佳制备条件,并比较了竹屑改性前后对MB的吸附效果。结果显示:1)磷酸质量浓度、浸渍比及热解温度增加,BSAC对MB吸附量也增加;2)热解温度是吸附量的最大影响因素,竹屑基吸附材料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磷酸质量分数40%、浸渍时间3h、热解温度700℃、热解时间3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BSAC对100mg/L MB溶液吸附1h,吸附量为90.80mg/g;3)改性后竹屑比未改性竹屑吸附量增加了473%。实验表明,用磷酸活化制备的竹屑基吸附材料对MB吸附速率快,吸附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屑 改性 生物吸附材料 亚甲基蓝 吸附
下载PDF
利用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Ⅲ_a单克隆抗体SZ—21测定生物材料表面粘附血小板数的新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奚廷斐 张京川 +6 位作者 田文华 王春仁 雷学会 万海英 阮长耿 魏燕 徐恒昌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22-229,共8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体外评价方法,用特异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的单克隆抗体SZ-21以固相放射免疫法对人血清白蛋白、人血纤维蛋白原及鼠尾胶原镀膜材料管表面粘附血小板进行定量测定。 试验结果说明本研究建立的...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体外评价方法,用特异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的单克隆抗体SZ-21以固相放射免疫法对人血清白蛋白、人血纤维蛋白原及鼠尾胶原镀膜材料管表面粘附血小板进行定量测定。 试验结果说明本研究建立的新方法可快速、准确、定量地测定生物材料吸附血小板的性能,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生物材料对蛋白抗原决定簇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生物材料吸附 测定
下载PDF
吸附法处理地下水污染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李东凡 李思凡 《当代化工》 CAS 2018年第2期407-410,共4页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地下水的污染日益严重,主要污染物有无机离子和有机大分子物质,在众多治理地下水污染的方法中,吸附法以成本低、工艺简单、吸附速率快、处理效果显著等特点被广泛应用。综述了碳质吸附剂、矿...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地下水的污染日益严重,主要污染物有无机离子和有机大分子物质,在众多治理地下水污染的方法中,吸附法以成本低、工艺简单、吸附速率快、处理效果显著等特点被广泛应用。综述了碳质吸附剂、矿物材料吸附剂、生物材料吸附剂、电吸附法的特性、作用机理和应用于地下水污染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吸附剂处理地下水污染的发展前景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碳质吸附 矿物材料吸附 生物材料吸附 吸附
下载PDF
Adsorption of Heavy Metal Ions,Dyes and Proteins by Chitosan Composites and Derivatives-A Review 被引量:16
10
作者 LIU Bingjie WANG Dongfeng +1 位作者 YU Guangli MENG Xiangho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3年第3期500-508,共9页
Chitosan composites and derivatives have gained wide attentions as effective biosorbents due to their low costs and high contents of amino and hydroxyl functional groups.They have showed significant potentials of remo... Chitosan composites and derivatives have gained wide attentions as effective biosorbents due to their low costs and high contents of amino and hydroxyl functional groups.They have showed significant potentials of removing metal ions,dyes and proteins from various media.Chemical modifications that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tosan derivatives and chitosan composites have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and widely reported in literatures.The aims of this review were to summarize the important information of the bioactivities of chitosan,highlight the various preparation methods of chitosan-based active biosorbents,and outline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e adsorption of heavy metal ions,dyes and proteins from wastewater and aqueous solu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tosan composite chitosan derivative ADSORPTION heavy metal DYE protein
下载PDF
Execution of Measurements for Determining the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Thermochemical Treatment of Brine Treated Biomass and the Adsorption of Dyes
11
作者 Odysseas Kopsida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B)》 2018年第3期83-91,共9页
Brine is a solution of salt (usually sodium chloride) in water. In different contexts, brine may refer to salt solutions ranging from about 3.5% (a typical concentration of seawater, or the lower end of solutions u... Brine is a solution of salt (usually sodium chloride) in water. In different contexts, brine may refer to salt solutions ranging from about 3.5% (a typical concentration of seawater, or the lower end of solutions used for brining foods) up to about 26% (a typical saturated solution, depending on temperature). Adsorption onto activated carbon is the most widespread technology for the removal of pollutants from water and wastewaters. In this study, continuous fixed-bed-column systems were investigated. The adsorbents which authors use are: spruce (Picea abies) untreated, spruce modified by autohydrolysis. The column systems were filed with biomass at various initial dye concentrations, flow rates and bed-depths. The column kinetics of MB (Methylene Blue) adsorption on spruce (Picea abies) untreated, spruce modified by autohydrolysis was simulated. Economies arise when the facility that can use such adsorption materials is near a source of a lignocellulosic waste as agricultural residues, thus saving transportation cost and contributing to industrial ecology at local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SORPTION DESORPTION column studies PRETREATMENT BRIN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