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序生物地层学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源仁 石和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4-257,共4页
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及保存情况与在层序中的部位及关键界面密切相关 ,高分辨率的生物地层学研究是正确划分、对比层序的关键。生物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的密切结合 ,产生了地层学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层序生物地层学 ,在国际范围内 ,尚... 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及保存情况与在层序中的部位及关键界面密切相关 ,高分辨率的生物地层学研究是正确划分、对比层序的关键。生物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的密切结合 ,产生了地层学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层序生物地层学 ,在国际范围内 ,尚属起步阶段。也将成为中国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层学 层序地层学 层序生物地层学 化石分布 界面 沉积相
下载PDF
义县—北票地区义县阶标准地层剖面及其生物地层学新研究——义县阶标准地层剖面建立和研究之二 被引量:46
2
作者 王五力 张立君 +4 位作者 郑少林 郑月娟 张宏 李之彤 杨芳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3-447,共15页
在义县组建组剖面和珍稀化石主要剖面基础上建立了义县—北票地区义县阶单位层型和辅助单位层型。义县地区义县阶中的老公沟层、业南沟层、砖城子层和大康堡层及北票上园地区陆家屯层、下土来沟层和尖山沟层是主要含化石沉积层 ,北票地... 在义县组建组剖面和珍稀化石主要剖面基础上建立了义县—北票地区义县阶单位层型和辅助单位层型。义县地区义县阶中的老公沟层、业南沟层、砖城子层和大康堡层及北票上园地区陆家屯层、下土来沟层和尖山沟层是主要含化石沉积层 ,北票地区三个层可与义县地区前三层对比。这些层均发现较丰富的脊椎、无脊椎和植物化石。生物地层可分为义县阶底部 Jeholosaurus— Eosestheria (Diformograpta) ovata— Cypridea rehensis(热河龙—卵圆双形雕饰东方叶肢介—热河女星介 )组合 ,下部为多门类动物化石组合和 Brachyphyllumlongispicum— Otozamites turkestanica (长穗短叶杉—土耳其斯坦耳羽叶 )植物组合及 Cicatricosisporites— Den-soiporites— Jugella(无突肋纹孢—层环孢—纵肋单沟粉 )孢粉组合 ;上部 Jinzhousaurus— Diestheria yixianensis—K arataviella pontoforma(锦州龙—义县叠饰叶肢介—舟形卡拉达划蝽 )组合。义县阶底界以东方叶肢介、狼鳍鱼(Eosestheris,Lycopt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层学 地层剖面 义县阶 化石
下载PDF
贵州南部地区中三叠统青岩阶底界附近牙形石生物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姚建新 纪占胜 +2 位作者 王立亭 王彦斌 武桂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7-585,i001-i002,共11页
下—中三叠统界线的划分一直是国际地层学研究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中国西南地区从台地相到盆地相不同类型下—中三叠统地层均较发育 ,为奥仑尼克阶—安尼阶界线层型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贵州望谟甘河桥剖面和贵州省贵阳市青岩剖... 下—中三叠统界线的划分一直是国际地层学研究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中国西南地区从台地相到盆地相不同类型下—中三叠统地层均较发育 ,为奥仑尼克阶—安尼阶界线层型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贵州望谟甘河桥剖面和贵州省贵阳市青岩剖面牙形石的研究 ,可识别出 6个可与国内外进行对比的牙形石带 ,自下而上分别为 :1N eospathdus cristagalli间隔带 ,2 N eospathodus pakistanensis间隔带 ,3N eospathodus waageni间隔带 ,4 N eospathodus homeri— N . triangularis组合带 ,5 Chiosella timorensis间隔带 ,6 N eogongdolellaregale延限带。在贵阳青岩剖面和望谟甘河桥剖面 ,早—中三叠世存在一个 N eospathodus— Chiosella—N eogongdolella的牙形石演化系列。在这个演化序列中 ,在 N eospathodus homeri— N . triangularis带上部出现N eospathodus homeri和 Chiosella timorensis之间的过渡类型 N eospathodus qingyanensis,表明在下—中三叠统附近牙形石存在较好的演化关系。在贵阳青岩剖面 ,下—中三叠统界线位于紫云组顶面之下 1.5 m处 Chiosellatimorensis带首现的位置 ,在望谟甘河桥剖面 ,下—中三叠统界线位于紫云组顶面之下 0 .5 m处 Chiosella timorensis带首现的位置。依据上述情况 ,本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三叠统 界线 剖面 层型 早中三叠世 牙形石 台地 生物地层学 间隔 演化关系
下载PDF
新疆寒武纪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化石分类学与生物地层学 被引量:16
4
作者 钱逸 冯伟民 +4 位作者 李国祥 杨爱华 冯曼 赵鑫 肖兵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3-210,共18页
作者系统描述了新疆阿克苏—乌什地区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中上部单壳类软体动物化石10属10种,其中包括3个新种、3个老种和4个未定种,它们是Shabaktiella multiformis sp . nov .,Ilsanella acuta sp . nov .,Xianfengella yuertusiensis ... 作者系统描述了新疆阿克苏—乌什地区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中上部单壳类软体动物化石10属10种,其中包括3个新种、3个老种和4个未定种,它们是Shabaktiella multiformis sp . nov .,Ilsanella acuta sp . nov .,Xianfengella yuertusiensis sp .nov .,Parcaconus xinjiangensis , Protostenotheca xinjiangensis , Aldanella attlebo-rensis , Obtusoconus sp .,Yochelcionella sp .,Bemella sp .和Mellopegma sp .。上述10个属种基本上代表了玉尔吐斯组单壳类软体动物的面貌特征。文中介绍了本研究区10个属和属级以上分类系统在国际学术界的意见分歧后,重申了以壳的对称性和有无肌痕确定纲级界线的最佳分类原则,提出了应用壳型划分目级分类单元和口缘形状、壳顶与口缘的相对位置划分科级分类单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是不能接受把所有单板状软体动物化石通常被归入单板纲的做法,因为寒武纪早期一些单板状软体动物化石不一定符合单板纲的真实含义。文中还回顾了近二十年来建立的始单板纲(Eomonoplacophora)( Missarzhevsky ,1989) ,太阳女神螺纲( Helcionelloida) ,背壳肌纲(Tergomya)(Peel ,1991a ,b)和似腹足纲(Paragastropoda)(Linsley & Kier ,1984)等纲级的新概念。还有一些早期软体动物专家将许多单板状(包括帽状和螺旋状)化石归入单板纲(Runnegar et al .,1976 ,1985) ,而另有一些中青年软体动物专家继承传统理念,将它们归入了腹足纲(Parkhaev in Alexander et al .,2001)。钱逸和本格森将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化石分成了五大形态类别,未确定科级以上分类单元名称( Qian &Bengtson,1989)。总之,目前纲级分类单元界线不清,目级以下分类单元十分混乱,在没有全面清理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百余个属和属级以上分类单元之前,是难以统一本文研究的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10个属和属级以上分类系统。我们认为在确定属级以上分类系统及其与之密切相关的演化谱系关系时,不是利用理论前提,而是在不间断的剖面上对单壳类软体动物化石进行逐层采集并对其构造要素的详细研究,才能使得出的结论和提出的新分类系统发生错误的几率最小。文中还归纳和总结了本研究区玉尔吐斯组中上部单壳类软体动物群面貌的六大特点,其中二点最重要:1)该动物群与梅树村期微软体动物群的面貌有明显的差别,它缺失了梅树村期微软体动物群中最原始、最特征、最丰富的类群,如笠帽状的马哈螺类化石Maikhanella, Purella等和螺旋状的始旋螺类化石Archaeospira等。但是该动物群面貌却与邻区的哈萨克斯坦Atdabanian期的微软体动物和我国峡区西蒿坪动物群面貌接近,出现了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属种,如Shabaktiella,Mellopegma,Aldanella,Yochelcionella等。2)该动物群共生有全球分布的相当于筇竹寺期的标准化石,如原牙形类Gapparodus,Amphigeisina,Hagionella等,有口唇并有背腹分异和复杂口盖的软舌螺类Microconus,Pachytheca等,具有肉茎孔和铰合面的有铰腕足类和像Obolus那样的原始无铰腕足类,有各种形态类型的金臂虫Dabashanella,Liangshanella等,还有可疑的三叶虫颊刺等。上述信息足以说明玉尔吐斯组中上部地层时代应属筇竹寺期而非梅树村期,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有关玉尔吐斯组时代归属的争议。玉尔吐斯组单壳类软体动物群的研究,再次证实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期间,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与小壳动物群一起经历了三次大发展和三次大绝灭事件。这在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化石分类学、生物地层学和早期演化史上均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壳类软体动物 分类学 生物地层学 寒武纪早期 新疆
下载PDF
浅说磁性生物地层学
5
作者 王大锐 《石油知识》 1997年第6期25-25,共1页
众所周知,'生物地层学'是地层学研究中最古老也是最基础的研究方法。几乎与地质学科同时诞生。而磁性地层学则不然.它的基础——古地磁学是一门介于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物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是通过测定岩石中保存的剩余磁... 众所周知,'生物地层学'是地层学研究中最古老也是最基础的研究方法。几乎与地质学科同时诞生。而磁性地层学则不然.它的基础——古地磁学是一门介于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物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是通过测定岩石中保存的剩余磁性来追溯过去地球历史中的地球磁场方向、强度变化的科学。古地磁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地球历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层学 磁性生物地层学 地层学
下载PDF
华南埃迪卡拉(震旦)系陡山沱组生物地层学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尹崇玉 唐烽 +3 位作者 刘鹏举 高林志 王自强 陈寿铭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1-432,F0004,共13页
本文重点介绍华南地区埃迪卡拉(震旦)系陡山沱组生物地层学研究的新进展:(1)贵州江口陡山沱组上部黑色页岩中发现保存完美的八辐射螺旋结构的埃迪卡拉型动物化石——八臂仙母虫,首次确立陡山沱组上部庙河生物群层位有埃迪卡拉型动物化... 本文重点介绍华南地区埃迪卡拉(震旦)系陡山沱组生物地层学研究的新进展:(1)贵州江口陡山沱组上部黑色页岩中发现保存完美的八辐射螺旋结构的埃迪卡拉型动物化石——八臂仙母虫,首次确立陡山沱组上部庙河生物群层位有埃迪卡拉型动物化石的存在,为该层位与澳大利亚典型埃迪卡拉动物群层位对比提供了重要证据。(2)陡山沱组第二段首次发现有饰天柱山藻,确立了陡山沱组中下部出现的以Tianzhushania属为特征的具刺疑源类下组合带,为同期地层的对比提供了新依据。(3)在峡东地区陡山沱组第三段发现以Tanarium属为特征的具刺疑源类上组合带,它们与断面呈圆形和方形的管状化石共生,层位稳定,分布广泛。这些新古生物的发现,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埃迪卡拉(震旦)系陡山沱组的生物地层序列,而且为解决全球埃迪卡拉系划分和对比提供了可靠的古生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埃迪卡拉系 陡山沱组 生物地层学
下载PDF
淮南地区新元古代九里桥组的疑源类化石组合及其生物地层学意义 被引量:13
7
作者 洪天求 贾志海 +1 位作者 尹磊明 郑文武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7-387,共11页
淮南地区新元古代九里桥组主要由砂质和泥质灰岩、叠层石灰岩以及白云质灰岩组成 ,含有著名的“淮南生物群”的重要分子。研究采用浸解法在该组碳酸盐岩中发现了大量的疑源类化石 ,它们以球形亚类为主 ,在组合面貌上继承了其下伏刘老碑... 淮南地区新元古代九里桥组主要由砂质和泥质灰岩、叠层石灰岩以及白云质灰岩组成 ,含有著名的“淮南生物群”的重要分子。研究采用浸解法在该组碳酸盐岩中发现了大量的疑源类化石 ,它们以球形亚类为主 ,在组合面貌上继承了其下伏刘老碑组的疑源类组合特征。但化石个体较大 ,多细胞植物碎片含量明显增加 ,化石在不同层位的分布不均匀是九里桥组疑源类组合的显著特征。另外在该组中还发现了一些新的疑源类化石如 :Bai likaniadiligena ,?LomentunellavaginataHermann。文中还对九里桥组的凝源类组合与宏体化石、叠层石礁体的发育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地区 新元古代 九里桥组 碳酸盐岩 疑源类 化石 生物地层学
下载PDF
华南乐平统放射虫生物地层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冯庆来 吴俊 +3 位作者 张磊 张宁 顾松竹 何卫红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5-473,共9页
以Albaillella分子的地层分布为基础,华南地区晚二叠世地层中已经建立5个放射虫化石带,自下而上分别为:Albaillella cavitata带、Albaillella levis带、Albaillella excelsa带、Albaillella triangularis带和Albail-lella yaoi带。Albai... 以Albaillella分子的地层分布为基础,华南地区晚二叠世地层中已经建立5个放射虫化石带,自下而上分别为:Albaillella cavitata带、Albaillella levis带、Albaillella excelsa带、Albaillella triangularis带和Albail-lella yaoi带。Albaillella cavitata带地层范围相当于牙形石Clarkina postbitteri postbitteri带至Clarkina guang-yuanensis带的底部,其下伏放射虫化石Follicucullus bipartitus-Follicucullus charveti带的地质时代为中二叠世。Albaillella triangularis带层位相当于牙形石Clarkina post wangi带,Albaillella yaoi带与牙形石Clarkina yini带相当。华南晚二叠世放射虫动物群演化明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繁盛期始于中二叠统上部,延续到A.cavita-ta带下部,以Follicucullus的丰富和多样化为特征;第二个繁盛期出现在A.levis带至A.yaoi带之间,以Albail-lella和Neoalbaillella的鼎盛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带 牙形石带 生物地层学 上二叠统 华南
下载PDF
湖北宜昌志留系纱帽组几丁虫生物地层学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孝红 张淼 +1 位作者 王传尚 李志宏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59-1270,共12页
调查分析了湖北宜昌龚家冲志留系纱帽组剖面156件样品,在其中95件泥岩、粉砂岩样品中发现大量保存精美的早志留世几丁虫化石。自下而上识别出Conochitina malleus,Plectochitina pseudoaggltinans, Eisenackitina dolioliformis,Eisenac... 调查分析了湖北宜昌龚家冲志留系纱帽组剖面156件样品,在其中95件泥岩、粉砂岩样品中发现大量保存精美的早志留世几丁虫化石。自下而上识别出Conochitina malleus,Plectochitina pseudoaggltinans, Eisenackitina dolioliformis,Eisenackitina causiata等生物带。每一个几丁虫生物带均代表一次几丁虫多样性发展,由新生分子和已知分子所构成的组合特征能很好地与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外同期地层的几丁虫组合进行对比。宜昌地区志留系几丁虫生物带与笔石、牙形石带的关系显示宜昌地区纱帽组的地质延限大致与笔石Stimulograptus sedgwickii带至Oktavites spiralis带相当,特列奇阶底界位于纱帽组第二段底部,与几丁虫Plectochitina pseudoagglutinans生物带的底界位置接近。同期地层,在重庆涪陵焦石坝等地为产大量笔石的富有机质页岩,是页岩气的重要储层,因此,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深入认识我国南方志留系页岩气储层的分布发育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虫 生物地层学 纱帽组 页岩气 志留系 湖北
下载PDF
南沙深水区第四纪生物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汝建 李保华 +1 位作者 成鑫荣 汪品先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41-548,共8页
根据南沙深水区17957和17959两柱状样多门类的生物事件研究,发现9个生物事件。其中放射虫事件6个,有孔虫事件2个,钙质超微化石事件1个。这些生物事件直接与氧同位素和古地磁资料对比所得的年龄,与赤道太平洋和印度洋... 根据南沙深水区17957和17959两柱状样多门类的生物事件研究,发现9个生物事件。其中放射虫事件6个,有孔虫事件2个,钙质超微化石事件1个。这些生物事件直接与氧同位素和古地磁资料对比所得的年龄,与赤道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年龄均相对应。这是中国海深海区第四纪地层第一次多门类的生物地层学研究,将为南海第四纪古海洋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地层学基础。这两个柱状样沉积速率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区为南海最低沉积速率区(1.0~19cm/103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门类化石 生物事件 生物地层学 第四纪
下载PDF
从生物地层学到大地构造学——以华南奥陶系和志留系为例 被引量:34
11
作者 陈旭 戎嘉余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85-389,共5页
生物地层学是地层学中最基本的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个分支学科。通过多年来对华南扬子区、江南过渡带到珠江区奥陶纪和志留纪生物地层学的研究 ,不但完善了地层的精确对比 ,而且结合岩相、生物相的研究 ,还对广西运动的始末提供了准确的... 生物地层学是地层学中最基本的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个分支学科。通过多年来对华南扬子区、江南过渡带到珠江区奥陶纪和志留纪生物地层学的研究 ,不但完善了地层的精确对比 ,而且结合岩相、生物相的研究 ,还对广西运动的始末提供了准确的时限 ,从而延伸到大地构造学的研究领域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层学 大地构造学 奥陶系 志留系
下载PDF
冀北张家口组、大北沟组的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特征及其在东北亚地层划分对比中的意义 被引量:26
12
作者 王思恩 季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21-828,共8页
冀北张家口组、大北沟组及内蒙古相当地层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的综合对比研究表明:大北沟组与典型的张家口盆地的张家口组上部相当。大北沟组可以区分出一个Nestoria pissovi叶肢介组合和Ambonella lepida-Jibeilimnadia ovata亚组合、... 冀北张家口组、大北沟组及内蒙古相当地层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的综合对比研究表明:大北沟组与典型的张家口盆地的张家口组上部相当。大北沟组可以区分出一个Nestoria pissovi叶肢介组合和Ambonella lepida-Jibeilimnadia ovata亚组合、Keratestheria gigantean-Abrestheria rotunda亚组合;介形类可以区分出Luanpingella-Torinina-Eoparacypris组合和Luanpingella postacuta亚组合、Torinina obesa亚组合。生物组合、亚组合的识别为区域地层的划分、对比树立了标准和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口组 大北沟组 岩石地层学 生物地层学
下载PDF
中国早期具刺疑源类的演化及生物地层学意义 被引量:22
13
作者 尹崇玉 高林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60-371,T002,共13页
本文以我国晚元古代至早寒武世梅树村阶中发现的具刺疑源类化石为基础,结合最近研究的新资料。通过对具刺疑源类化石组合特征、形态对比、微细结构和演化关系的研究,并与国内外资料广泛对比。探讨了我国早期具刺疑源类的演化阶段、各阶... 本文以我国晚元古代至早寒武世梅树村阶中发现的具刺疑源类化石为基础,结合最近研究的新资料。通过对具刺疑源类化石组合特征、形态对比、微细结构和演化关系的研究,并与国内外资料广泛对比。探讨了我国早期具刺疑源类的演化阶段、各阶段的组合特征及生物地层学意义,论证了我国早期具刺疑源类的演化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刺疑源类 晚元古代 演化阶段 生物地层学
下载PDF
泥河湾盆地叶沟晚上新世贺风三趾马动物群及其生物地层学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金毅 张颖奇 +3 位作者 迟振卿 王永 杨劲松 郑绍华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8-323,共46页
目前对于泥河湾盆地晚新生代地层的年代学认识还存在分歧,基于哺乳动物化石的生物地层学对比结果与基于磁性地层学的年代测定结果存在较大矛盾。生物地层学对比表明,泥河湾盆地桑干河峡谷地带与壶流河下游两岸出露的风成红粘土、含砂砾... 目前对于泥河湾盆地晚新生代地层的年代学认识还存在分歧,基于哺乳动物化石的生物地层学对比结果与基于磁性地层学的年代测定结果存在较大矛盾。生物地层学对比表明,泥河湾盆地桑干河峡谷地带与壶流河下游两岸出露的风成红粘土、含砂砾石河湖相红粘土与沼泽相砂质粘土属上上新统;而磁性地层学研究一般将其归为下更新统。记述了泥河湾盆地叶沟晚上新世贺风三趾马动物群,由丁氏貉Nyctereutes tingi,中华貉N.sinensis,比利牛斯硕鬣狗Pachycrocuta pyrenaica,锯齿虎属(未定种)Homotherium sp.,贺风(近)三趾马Hipparion(Plesiohipparion)houfenense,额鼻角犀属(未定种)Dicerorhinus sp.,麂属(未定种)Muntiacus sp.,山西轴鹿Axis shansius,步氏羚羊Gazella blacki,副驼属(未定种)Paracamelus sp.等9属10种构成。这个动物群的组成与经典的泥河湾早更新世动物群显著不同,是泥河湾盆地内上上新统存在的新证据。在系统记述的基础上,对叶沟贺风三趾马动物群的时代和组成进行了讨论,并对泥河湾盆地晚上新世与早更新世大型哺乳动物群的组合特征进行了归纳,以期对今后泥河湾盆地的地层学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盆地 上上新统 大型哺乳动物 贺风三趾马 生物地层学 磁性地层学
下载PDF
马尔库斯海脊富钴结壳的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维林 金翔龙 +1 位作者 钟石兰 初凤友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4-180,共7页
关键词 马尔库斯海脊 富钴结壳 钙质超微化石 生物地层学
下载PDF
南海北部第三纪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段威武 黄永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86-101,T002,共17页
本文根据40口钻井剖面的钙质超微化石分析和研究成果,将南海北部海相第三系,划分出上渐新统至上新统18个超微化石带和始新统1个未命名组合。始新统未命名组合仅见于珠江口盆地东北缘。上渐新统至上新统18个超微化石带为连续沉积,但各带... 本文根据40口钻井剖面的钙质超微化石分析和研究成果,将南海北部海相第三系,划分出上渐新统至上新统18个超微化石带和始新统1个未命名组合。始新统未命名组合仅见于珠江口盆地东北缘。上渐新统至上新统18个超微化石带为连续沉积,但各带的发育程度不尽相同。其中相当于E.Martini(1971)划分的NN4—NN5带,NN11带和NN13—NN15带发育良好,横向稳定,分布广。它们是南海北部上第三系划分和对比的重要标志。结合部分有孔虫分带和岩性资料,探讨了全区海相第三系的沉积特征及沉积间断分布发育情况。文中还讨论了下、上第三系,第三系与第四系的超微化石划分标志以及再沉积超微化石的特点和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超微化石 生物地层学 第三纪
下载PDF
麦哲伦海山群MK海山富钴结壳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任向文 I.PULYAEVA +2 位作者 吕华华 石学法 曹德凯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6-296,共21页
富钴结壳是发育在深海海山之上的一种重要沉积矿产资源,建立准确可靠的年代学格架,无论对富钴结壳成矿作用研究还是对古海洋环境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但迄今为止,由于定年技术的限制,可靠的富钴结壳年代学框架资料并不多。文中以钙质... 富钴结壳是发育在深海海山之上的一种重要沉积矿产资源,建立准确可靠的年代学格架,无论对富钴结壳成矿作用研究还是对古海洋环境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但迄今为止,由于定年技术的限制,可靠的富钴结壳年代学框架资料并不多。文中以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学方法为主要手段,并结合Co经验公式法、样品的结构特征和磷酸盐化作用时代等资料,对麦哲伦海山群MK海山MKD13-3号富钴结壳样品的年代学框架进行了综合限定。研究结果如下。(1)该样品剖面从下到上可以分4层,分别为:磷块岩基岩,其中包括R层(残留层)结壳,时代为112.0~70.6Ma B.P.;I层,进一步划分为I-1和I-2层,其时代分别为55.0~48.0Ma B.P.和44.0~23.0Ma B.P.;Ⅱ层,时代为23.0~14.0Ma B.P.;Ⅲ层,时代为5.0~0Ma B.P.。(2)该富钴结壳样品在生长过程中发育了3个生长间断,分别为:基岩与I-1层之间的生长间断,时代为70.6~55.0Ma B.P.;I-1层与I-2层之间的生长间断,时代为48.0~44.0Ma B.P.;Ⅱ层与Ⅲ层之间的生长间断,时代为14.0~5.0Ma 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钴结壳 钙质超微化石 生物地层学 麦哲伦海山群
下载PDF
松辽盆地白垩纪介形类生物地层学特征 被引量:14
18
作者 叶得泉 徐静慧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29-438,共10页
本文详细论述了松辽盆地白垩系介形类属、种数量及壳饰变化在纵向上的分布规律和介形类组合特征的生物地层学意义。认为介形类属的分布是岩石地层组划分的重要依据,种的分布控制了岩石地层段的划分,并可将萨尔图油层、葡萄花油层和高... 本文详细论述了松辽盆地白垩系介形类属、种数量及壳饰变化在纵向上的分布规律和介形类组合特征的生物地层学意义。认为介形类属的分布是岩石地层组划分的重要依据,种的分布控制了岩石地层段的划分,并可将萨尔图油层、葡萄花油层和高台子油层进一步细分。同时指出松辽盆地介形类的盛衰与湖盆的发育关系密切,介形类的演化周期与湖盆的发育、收缩和沉积旋回相一致,在湖盆最发育的时期,也是介形类繁盛的高峰,湖盆发育的初期和末期,往往是介形类的发生和衰退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形类 生物地层学 松辽盆地 白垩纪
下载PDF
山东莱芜地区晚寒武世炒米店组牙形石生物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武桂春 姚建新 +1 位作者 纪占胜 刘书才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5-195,共11页
本文报道了山东莱芜地区黄羊山剖面炒米店组的牙形石生物地层学研究成果。在该剖面上寒武统的炒米店组建立了9个牙形石带,自上而下分别是Cordylodusangulatus带,C.lindstromi带,C.intermedius带,C.proavus带,Eoconodontusnotchpeakensis... 本文报道了山东莱芜地区黄羊山剖面炒米店组的牙形石生物地层学研究成果。在该剖面上寒武统的炒米店组建立了9个牙形石带,自上而下分别是Cordylodusangulatus带,C.lindstromi带,C.intermedius带,C.proavus带,Eoconodontusnotchpeakensis带,Proconodontusmuelleri带,P.posterocostatus带,P.tenuiserratus带和Prooneotodusrotundatus-Muelleroduserectus带。牙形石动物群的面貌显示该地区炒米店组顶部在时代上已属早奥陶世,表明该地区的寒武-奥陶界线与三山子组白云岩的底界并不一致,后者在层位上稍高。建立并描述了一副牙形石新种Westergaardodinahuangyangshanensissp.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芜地区 晚寒武世 炒米店组 牙形石带 生物地层学 新种 寒武-奥陶界线 黄羊山剖面
下载PDF
中太平洋海山铁锰结壳生物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武光海 PULYAEVA I A +1 位作者 刘捷红 李雪富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9-139,共11页
用生物地层学方法对位于中太平洋同一座海山上的2块铁锰结壳样品进行了生物地层学详细研究,发现2块样品的生长层位对应,生物组合也相同。经鉴定,2块结壳的主要生长期都是晚古新世、中始新世至晚始新世、中中新世至上新世、上新世至更新... 用生物地层学方法对位于中太平洋同一座海山上的2块铁锰结壳样品进行了生物地层学详细研究,发现2块样品的生长层位对应,生物组合也相同。经鉴定,2块结壳的主要生长期都是晚古新世、中始新世至晚始新世、中中新世至上新世、上新世至更新世,2个主要的结壳生长间断分别在渐新世和早始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太平洋 海山铁锰结壳 生物地层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