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力对不同SOC锂离子电池阻抗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苏宇 齐琼琼 +3 位作者 李希龙 杨晓璐 王益 张兴华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36期74-77,共4页
不同SOC电池的EIS低频区实部在不同压力下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其中SOC越低,电荷转移阻抗Rct及其他低频区的阻抗实部越容易向大阻值方向偏移。一方面,外部压力会使得正负极的活性材料层变形,从而导致锂离子传输阻力增加;另一方面,大压力也... 不同SOC电池的EIS低频区实部在不同压力下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其中SOC越低,电荷转移阻抗Rct及其他低频区的阻抗实部越容易向大阻值方向偏移。一方面,外部压力会使得正负极的活性材料层变形,从而导致锂离子传输阻力增加;另一方面,大压力也会挤压石墨负极,并导致锂离子的扩散嵌入过程受到较大的阻力。因此,当需要给锂离子电池施加较大的预紧力时,尽量在其高SOC状态下进行施压,才能尽可能地减小外压力对锂离子电池阻抗及循环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电化学阻抗 等效电路 电荷转移阻抗 锂离子的固相扩散
下载PDF
钴酸锂电池低温特性和针刺安全性能研究
2
作者 钱广俊 郑岳久 +2 位作者 卢兰光 孙跃东 韩雪冰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9,共9页
以低温下工作的钴酸锂(LCO)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其在低温下的特性和热失控温度变化情况。首先,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容量测试,对比了-30℃时三元锂离子电池与LCO电池的容量保持率,结果表明,LCO电池在-30℃低温放电容量保持率几乎达... 以低温下工作的钴酸锂(LCO)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其在低温下的特性和热失控温度变化情况。首先,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容量测试,对比了-30℃时三元锂离子电池与LCO电池的容量保持率,结果表明,LCO电池在-30℃低温放电容量保持率几乎达到三元锂离子电池的2倍;其次,利用混合功率脉冲特性测试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电池的内阻;接着,对低温下LCO电池电化学阻抗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0,-20,-30℃时的电荷转移阻抗较0℃时分别增加了180%,702%,2 400%;最后,对LCO进行针刺热失控实验,结果表明,钢针刺破电池背面后,电池表面最高温度不超过530℃,伴有少量火星,很快产生大量烟雾,并没有发生着火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酸锂电池 容量保持率 电荷转移阻抗 针刺实验
下载PDF
微过充下三元镍钴铝锂离子电池的老化机理
3
作者 王岩松 陈顺 +1 位作者 范国栋 张希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电芯的不一致性及电量不均衡,会导致部分锂离子电池单体出现微过充现象,但此情况对于电池容量的影响未被完全揭示。在不同最高截止电压(4.2 V、4.3 V和4.4 V)下对三元镍钴铝(Li_(x)Ni_(0.80)Co_(0.15)Al_(0.05)O_(2))电池进行恒流充电... 电芯的不一致性及电量不均衡,会导致部分锂离子电池单体出现微过充现象,但此情况对于电池容量的影响未被完全揭示。在不同最高截止电压(4.2 V、4.3 V和4.4 V)下对三元镍钴铝(Li_(x)Ni_(0.80)Co_(0.15)Al_(0.05)O_(2))电池进行恒流充电循环老化实验,采用差分电压分析、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测试方法,探究高截止电压循环对电池老化的影响。随着最高截止电压的升高,电池老化速度加快,以2.5 A电流循环280次后,4.2 V、4.3 V、4.4 V下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0.30%、88.19%和86.19%。差分电压分析表明,容量衰减加速的原因是正极活性物质损失和活性Li+损失。EIS测试表明,微过充导致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阻抗略微升高,电荷转移阻抗升高,且程度随截止电压的升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镍钴铝(Li_(x)Ni_(0.80)Co_(0.15)Al_(0.05)O_(2)) 微过充 高截止电压 老化模式 活性物质损失 电荷转移阻抗
下载PDF
液流电池理论与技术——电化学阻抗谱技术原理和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马洪运 范永生 +1 位作者 洪为臣 王保国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4年第5期544-549,共6页
电化学阻抗测定技术是一种研究电极反应动力学和电化学体系中物质传递与电荷转移的有效方法,通过电化学阻抗数据所提供的信息,能够分析电极过程的特征,包括动力学极化、欧姆极化和浓差极化,为电化学过程设计、电极材料开发和电极结构研... 电化学阻抗测定技术是一种研究电极反应动力学和电化学体系中物质传递与电荷转移的有效方法,通过电化学阻抗数据所提供的信息,能够分析电极过程的特征,包括动力学极化、欧姆极化和浓差极化,为电化学过程设计、电极材料开发和电极结构研究提供基本依据。本文在介绍电化学阻抗谱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分别以液流电池、空气扩散电极过程为对象,阐述电化学阻抗谱中电荷转移、物质传递等过程以及多孔电极本身的电荷传递电阻等,并综述阻抗技术在设计电池结构、优化电极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阻抗技术 电荷转移阻抗 物质传递阻抗 气体扩散电极
下载PDF
Ti,F复合掺杂改进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6
5
作者 丁燕怀 张平 +3 位作者 姜勇 尹久仁 卢其斌 高德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839-1841,共3页
Layered LiNi1/3Co1/3Mn1/3O2 as the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was synthesized with the co-precipitated metal carbonate as the precursor. The effects of Ti-F co-substitution on the structure and electr... Layered LiNi1/3Co1/3Mn1/3O2 as the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was synthesized with the co-precipitated metal carbonate as the precursor. The effects of Ti-F co-substitution on the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iNi1/3Co1/3Mn1/3O2 were studi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 and galvanostatic charge-discharge experiments. Ti-F co-substitution leads to the change in the content of transition metal ions with a low valence, thereby induces an expansion in lattice volume. Furthermore, the increase of charge-transfer resistances during the cycling was suppressed by Ti-F co-substitution. The initial discharge capacity of substituted sample is 165.23 mA·h/g and the capacity retention rate is 94.9% up to 20 cy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复合掺杂 电荷转移阻抗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低温嵌脱锂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廖丽霞 方涛 +3 位作者 程新群 胡树林 高云智 马桂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3-165,共3页
对LiFePO4和MCMB电极在不同温度下的脱嵌锂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和充放电测试解析了LiFePO4和MCMB电极低温下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影响电池低温充放电性能的主要过程为LiFePO4和MCMB电极的嵌锂行为,其原因主... 对LiFePO4和MCMB电极在不同温度下的脱嵌锂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和充放电测试解析了LiFePO4和MCMB电极低温下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影响电池低温充放电性能的主要过程为LiFePO4和MCMB电极的嵌锂行为,其原因主要归因于低温下较大的电荷转移阻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性能 锂离子电池 电荷转移阻抗
下载PDF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孟祥东 尹默 +4 位作者 舒婷 胡悦 孙萌 于兆亮 李海波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3-493,共11页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Quantum Dot-Sensitized Solar cells,QDSCs)制备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是一种有希望的新型太阳能电池。QDSCs利用量子点具有光谱吸收强、尺寸可调和多激子效应等优点,能够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同时,利用无机量子...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Quantum Dot-Sensitized Solar cells,QDSCs)制备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是一种有希望的新型太阳能电池。QDSCs利用量子点具有光谱吸收强、尺寸可调和多激子效应等优点,能够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同时,利用无机量子点替代染料作为敏化剂,能够解决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Cs)的稳定性问题。但是,QDSCs光电转换效率较低是制约其应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通过改变和调控对电极的材料和电子特性提高QDSCs的光电效率的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QDSCs对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重点分析了金属化合物、复合材料、杂化材料、多元金属硫族化合物、导电聚合物和碳材料对电极对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电荷转移阻抗、光电性能等参数的影响;并分析影响其电催化活性和电子传输性能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通过表面修饰、复合和杂化等方法构筑新型对电极材料,进而改善和提高QDSCs转换效率和稳定性,是今后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敏化太阳能电池 对电极 电荷转移阻抗 综述
下载PDF
碳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大勇 张海燕 +2 位作者 谢慰 葛鹰 陈天立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08年第4期447-449,469,共4页
主要介绍了石墨、活性炭和碳黑等传统碳材料,以及碳纳米管、纳米碳粉和硬碳球等新型碳材料作为染料敏化纳米晶太阳能电池(DSSCs)对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对电极材料比表面积对DSSCs的光电转换效率影响很大,碳材料的电导率低有助于... 主要介绍了石墨、活性炭和碳黑等传统碳材料,以及碳纳米管、纳米碳粉和硬碳球等新型碳材料作为染料敏化纳米晶太阳能电池(DSSCs)对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对电极材料比表面积对DSSCs的光电转换效率影响很大,碳材料的电导率低有助于提高电池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纳米晶太阳能电池 碳对电极 电荷转移阻抗 催化活性
下载PDF
高镍LiNi_(0.8)Co_(0.1)Mn_(0.1)O_(2)的锂离子导体Li_(3)PO_(4)的包覆改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娟 刘占荣 +1 位作者 梁芳慧 贾鹏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82-3187,共6页
采用典型的溶胶-凝胶法,在高镍LiNi_(0.8)Co_(0.1)Mn_(0.1)O_(2)正极颗粒表面包覆不同含量的Li_(3)PO_(4)锂离子导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对Li_(3)PO_(4)包覆前后的LiNi_(0.8)Co_(0.1)Mn_(0.1)O_(2)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 采用典型的溶胶-凝胶法,在高镍LiNi_(0.8)Co_(0.1)Mn_(0.1)O_(2)正极颗粒表面包覆不同含量的Li_(3)PO_(4)锂离子导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对Li_(3)PO_(4)包覆前后的LiNi_(0.8)Co_(0.1)Mn_(0.1)O_(2)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成材料的层状结构明显,阳离子混排度低,并且Li_(3)PO_(4)成功包覆在LiNi_(0.8)Co_(0.1)Mn_(0.1)O_(2)颗粒表面。另外,对4个样品进行了首次充放电,倍率放电和循环性能比较,结果表明经过Li_(3)PO_(4)包覆后的正极材料的综合电化学性能明显比未包覆样品优越。首次库伦效率从未包覆样品的84.2%提高到2%(质量分数)Li_(3)PO_(4)包覆样品的89.2%。而且在5C高倍率,2%(质量分数)Li_(3)PO_(4)包覆LiNi_(0.8)Co_(0.1)Mn_(0.1)O_(2)的放电比容量是129.7 mAh/g,远远高于未包覆样品的92.6 mAh/g。同时,在常温和高温环境下循环100次后,2%(质量分数)Li_(3)PO_(4)包覆LiNi_(0.8)Co_(0.1)Mn_(0.1)O_(2)的容量保持率比未包覆样品分别高出7.1%和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_(0.8)Co_(0.1)Mn_(0.1)O_(2) Li_(3)PO_(4)包覆 高倍率放电 优异循环稳定性 电荷转移阻抗
下载PDF
富锂锰基材料充电过程中的动态R_(ct)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雅思 吴锋 张存中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3-506,共4页
以过渡金属乙酸盐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两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Li0.13Co0.61Mn0.26]O2和Li[Li0.2Co0.4-Mn0.4]O2,采用XRD、SEM和电化学技术对所得样品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富锂锰基材料为层状固熔... 以过渡金属乙酸盐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两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Li0.13Co0.61Mn0.26]O2和Li[Li0.2Co0.4-Mn0.4]O2,采用XRD、SEM和电化学技术对所得样品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富锂锰基材料为层状固熔体,且一次颗粒粒径为纳米级。采用恒电流法研究充电过程中材料电荷转移阻抗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充电过程中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电荷转移阻抗先增大后减小,当SOC大约在30%~50%时Rct达到最大,分别约为2 164~4 341Ω和4 254~6 741Ω,而在其余状态下Rct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富锂锰基材料 电荷转移阻抗 溶胶-凝胶法 正极材料
下载PDF
高镍正极材料(LiNi0.83Co0.12Mn0.05O2)45℃循环失效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洪运 姚晓辉 +3 位作者 妙孟姚 易阳 伍绍中 周江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1-440,共10页
本文研究了高镍NCM811材料LiNi0.83Co0.12Mn0.05O2高温45℃循环失效机理.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技术分析发现45℃循环失效前后SEI膜阻抗(RSEI)和电荷转移阻抗(Rct)增长率最快,分别达到83.43%和211.34%.采用XPS、TEM及FFT转换、XRD、... 本文研究了高镍NCM811材料LiNi0.83Co0.12Mn0.05O2高温45℃循环失效机理.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技术分析发现45℃循环失效前后SEI膜阻抗(RSEI)和电荷转移阻抗(Rct)增长率最快,分别达到83.43%和211.34%.采用XPS、TEM及FFT转换、XRD、XANES等手段分别分析了RSEI和Rct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RSEI增长因素主要包括部分有机SEI膜组分转化成碳酸锂等无机成分,同时反应生成的LiF富集在活性物质周围,SEI膜厚度增长,阻抗升高. Rct增长因素主要包括晶体结构被破坏,层状晶相结构向尖晶石和岩盐相的转化,材料开裂,使电荷转移阻抗增加.此外,对固相传质阻抗(Rw)影响因素也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锂镍混排加剧,过渡金属元素溶出导致锂离子固相传质阻抗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83Co0.12Mn0.05O2 45℃循环失效 电化学阻抗 固体电解质界面膜 电荷转移阻抗
下载PDF
Effect of linear carboxylic ester on 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LiMn_2O_4-graphite cells 被引量:3
12
作者 洪树 李劼 +2 位作者 王冠超 张治安 赖延清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206-210,共5页
To improve the low-temperature performances of Li-ion cells, three types of linear carboxylic ester-based electrolyte, such as EC/EMC/EA(1:1:2, mass ratio), EC/EMC/EP(1:1:2, mass ratio) and EC/EMC/EB(1:1:2,... To improve the low-temperature performances of Li-ion cells, three types of linear carboxylic ester-based electrolyte, such as EC/EMC/EA(1:1:2, mass ratio), EC/EMC/EP(1:1:2, mass ratio) and EC/EMC/EB(1:1:2, mass ratio), were prepared to substitute for industrial electrolyte(EC/EMC/DMC). Then, 18650-type Li Mn2O4-graphite cells(nominal capacity of 1150 mA ·h) were assembled and studi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cells containing three types of electrolyte are able to undertake 5C discharging current with above 93% capacity retention at-20 °C.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a show that the discharge capacity fading of Li-ion cells at low temperature is mainly ascribed to the charge transfer resistance increasing with temperature decreasing. In comparison, the cells containing electrolyte of 1.0 mol/L LiPF6 in EC/EMC/EA(1:1:2, mass ratio) have the highest capacity retention of 90% at-40 °C and 44.41% at-60 °C, due to its lowest charge-transfer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ion cells 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ELECTROLYTE linear carboxylic ester ionic conductivity charge-transfer resistance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低温性能衰退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齐四清 苏林华 +2 位作者 范新宇 姜楠 王鹏飞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2年第3期19-29,共11页
锂离子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突出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设备、电动汽车以及大规模储能领域。然而,锂离子电池对外界温度敏感,尤其是在较低的工作温度下,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急剧下降,这严重限制了其在寒冷地区的应用。为... 锂离子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突出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设备、电动汽车以及大规模储能领域。然而,锂离子电池对外界温度敏感,尤其是在较低的工作温度下,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急剧下降,这严重限制了其在寒冷地区的应用。为探究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衰减机理,选择磷酸铁锂(LiFePO_(4))、钴酸锂(LiCoO_(2))、层状三元(LiNi_(0.6)Co_(0.2)Mn_(0.2)O_(2))三种商业化正极材料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恒流充放电测试、电化学阻抗测试、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技术,全面系统地比较了三种材料在室温(25℃)和低温(−20℃)下的电化学性能。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显示三种正极材料在低温下均会出现比容量明显降低,三元NCM622表现出最佳的低温循环稳定性,在-20℃循环400圈时容量保持率为95.89%。进一步的交流阻抗测试分析和Li^(+)扩散速率计算表明,在低温条件下电解液电导率的降低、正极材料电荷转移阻抗的增加和Li^(+)扩散速率下降是导致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低温性能退化的主要原因,该研究为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低温性能 正极材料 离子扩散速率 电荷转移阻抗
下载PDF
SrCrO_(4)/Cr_(2)O_(3)复合物电极材料的溶胶凝胶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14
作者 王晶 赵宣铭 《化学工程师》 CAS 2021年第9期14-17,共4页
采用一步溶胶凝胶法以无水SrCl2和Cr(NO_(3))_(3)·9H_(2)O为原材料合成SrCrO_(4)/Cr_(2)O_(3)复合电极材料。XRD结果表明,SrCrO_(4)/Cr_(2)O_(3)复合电极材料的主晶格相为单斜晶系的SrCrO_(4)和菱方晶系的Cr_(2)O_(3)。FTIR和EDX... 采用一步溶胶凝胶法以无水SrCl2和Cr(NO_(3))_(3)·9H_(2)O为原材料合成SrCrO_(4)/Cr_(2)O_(3)复合电极材料。XRD结果表明,SrCrO_(4)/Cr_(2)O_(3)复合电极材料的主晶格相为单斜晶系的SrCrO_(4)和菱方晶系的Cr_(2)O_(3)。FTIR和EDX结果进一步揭示SrCrO_(4)/Cr_(2)O_(3)复合电极材料中不含其它任何杂质。SEM结果表明,SrCrO_(4)/Cr_(2)O_(3)复合电极材料形成了多孔结构,颗粒间出现了粘连团聚。电化学性质分析表明,SrCrO_(4)/Cr_(2)O_(3)复合电极材料可响应可见光,阻抗谱几乎为一条直线,具有低的电荷转移阻抗,可作为电池的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极材料 主晶格 多孔结构 电荷转移阻抗
下载PDF
钒掺杂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Li_(0.2)Mn_(0.54)Ni_(0.13)Co_(0.13)]O_(2)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忽小宇 刘祥欢 +1 位作者 李子坤 任建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6-160,164,共6页
通过在前驱体和锂源的高温固相反应阶段加入五氧化二钒作为掺杂剂,制备了钒掺杂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Li_(0.2)Mn_(0.54)Ni_(0.13)Co_(0.13)]O_(2)。结果表明,钒掺杂后,材料的电荷转移阻抗明显降低,倍率性能也得到有效的改善;对于0.5%(... 通过在前驱体和锂源的高温固相反应阶段加入五氧化二钒作为掺杂剂,制备了钒掺杂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Li_(0.2)Mn_(0.54)Ni_(0.13)Co_(0.13)]O_(2)。结果表明,钒掺杂后,材料的电荷转移阻抗明显降低,倍率性能也得到有效的改善;对于0.5%(wt,质量分数)钒掺杂的正极材料来说,在0.5C、150次循环后,钒掺杂正极材料的容量保持在164.18mAh/g,容量保持率从原始的58.2%提高至86.3%。这主要归因于钒掺杂后,V—O键较强的键能有效抑制了晶格氧的不可逆脱出,缓解了材料的晶体结构转变,改善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钒掺杂 电荷转移阻抗 倍率性能 容量保持率
下载PDF
Li(Ni_(0.6)Co_(0.2)Mn0.2)O_(2)锂离子电池常温失效机理
16
作者 李丽娟 朱振东 +1 位作者 邵素霞 彭文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研究Li(Ni_(0.6)Co_(0.2)Mn0.2)O_(2锂离子电池常温循环失效机理。对比电池循环前、中、后期的电化学阻抗谱、充放电曲线、材料结构及颗粒形貌,得出失效原因为:电荷转移阻抗增加,正极二次颗粒破碎导致内部微裂纹产生,以及过渡金属元素... 研究Li(Ni_(0.6)Co_(0.2)Mn0.2)O_(2锂离子电池常温循环失效机理。对比电池循环前、中、后期的电化学阻抗谱、充放电曲线、材料结构及颗粒形貌,得出失效原因为:电荷转移阻抗增加,正极二次颗粒破碎导致内部微裂纹产生,以及过渡金属元素溶出并在负极沉积。控制正极体积的变化,减少内部微裂纹的产生,并阻止过渡金属元素的溶出与沉积,可延长电池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_(0.6)Co_(0.2)Mn0.2)O_(2 常温 失效分析 电荷转移阻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